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3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符号双轴看杂技雅俗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1
1
作者 董迎春 张艳秋 《符号与传媒》 2024年第1期149-162,共14页
杂技在当代的发展一直没有厘清的一个问题是“就雅”还是“就俗”。双轴关系是任何符号文本所固有的品质,杂技作为身体表意的符号美学,其聚合轴与组合轴的选择与组合造就了其在不同时期的雅俗品质。当代杂技艺术在聚合轴的丰富性上不断... 杂技在当代的发展一直没有厘清的一个问题是“就雅”还是“就俗”。双轴关系是任何符号文本所固有的品质,杂技作为身体表意的符号美学,其聚合轴与组合轴的选择与组合造就了其在不同时期的雅俗品质。当代杂技艺术在聚合轴的丰富性上不断做出各种尝试,从身体表意、服装、化妆、道具的配合到叙事内容的意义阐释,有了多样聚合,才有多元文本,聚合轴上的多样选择使得当代杂技呈现出“双轴共现”文本增生现象。解释的力量决定了符号发出者和符号文本的结构方向,解释意义在符号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了群众“聚合参与”的可能性,杂技艺术产业是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表现之一,时代主旋律因素赋能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双轴 当代杂技 雅俗 泛艺术化 当代阐释
下载PDF
器物文化视阈下宋代服饰审美研究
2
作者 张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文章从器物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古籍文献、传世图像与出土文物中钩沉索隐,撷取宋代家具、瓷器类型与服饰形制风格,或就色彩装饰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宋代服饰器物文化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研究表明... 文章从器物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古籍文献、传世图像与出土文物中钩沉索隐,撷取宋代家具、瓷器类型与服饰形制风格,或就色彩装饰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宋代服饰器物文化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研究表明:宋人对待家具、瓷器及服饰器物文化的态度,既有承续传统的“大道至简”思想的体现,也有文人精神与“世俗化”思想的体现。宋代服饰基本遵循清雅简素,但局部装饰却材美工巧、富丽雅致,其服饰形制风格具有一定的“近世化”特征,这是宋制汉服能够在当代社会流行的重要原因。文章为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文化 宋代服饰 造物思想 清雅简素 便身利事 近世化
下载PDF
“粹然一正”与郝经的“风雅”诗学——从《遗山墓铭》对元好问诗作的评价说起
3
作者 侯文宜 王雅丽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粹然一正”是元代批评家郝经诗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既是对元好问诗作的一种评价,也潜含于郝经其他诸篇诗论中,与风雅、雅正相关联,共同构成其对“风雅”诗学的传承与弘扬。面对金元战乱冲击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文化救世是当时士人群体... “粹然一正”是元代批评家郝经诗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既是对元好问诗作的一种评价,也潜含于郝经其他诸篇诗论中,与风雅、雅正相关联,共同构成其对“风雅”诗学的传承与弘扬。面对金元战乱冲击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文化救世是当时士人群体的选择,郝经以宗经为本力倡“性情风雅”说,批评萎坠浮艳“尽有作为之工”的诗风,突出体现了元初北方之学以及诗文审美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粹然一正” 郝经 “风雅”诗学 元好问诗作
下载PDF
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研究成果精选》的阅读文化学内涵阐微
4
作者 徐雁 张宁逸 范莉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第4期5-11,共7页
论文依据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最新编集问世的《全民阅读研究成果精选》,通过概述其“方略与发展”“理论与探讨”“路径与方法”及“儿童与家庭阅读”四编的具体内容,阐发了其中所包含的有关全民阅读认识论及方法论的价值,探析了该书... 论文依据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最新编集问世的《全民阅读研究成果精选》,通过概述其“方略与发展”“理论与探讨”“路径与方法”及“儿童与家庭阅读”四编的具体内容,阐发了其中所包含的有关全民阅读认识论及方法论的价值,探析了该书对于全民阅读推广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于阅读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香中国 《全民阅读研究成果精选》 图书馆阅读推广 阅读文化学
下载PDF
交往的情趣:元末明初江南诗人的风雅之好
5
作者 余来明 李轶男 《长江学术》 2024年第3期41-53,共13页
元末明初诗歌创作呈现丰富、多面的色彩,江南诗人的题画唱和即为其中之一。在社会乱离背景下,江南诗人以题画表达时代之思、离别之情和隐逸之趣,体现出不同一般题画诗的创作趣味和文化内涵。他们以题画送别、交往唱和、共赏题诗等方式,... 元末明初诗歌创作呈现丰富、多面的色彩,江南诗人的题画唱和即为其中之一。在社会乱离背景下,江南诗人以题画表达时代之思、离别之情和隐逸之趣,体现出不同一般题画诗的创作趣味和文化内涵。他们以题画送别、交往唱和、共赏题诗等方式,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江南诗坛的兴盛景象。元末明初江南诗人在文学交往过程中展现的风雅之好,是构成该时期诗歌创作景观的重要面向。今人建构元末明初诗史图像,江南诗人的题画唱和之作应进入关注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江南诗人 唱和 题画诗 风雅之好
下载PDF
音乐雅俗流变与中唐乐人诗的新开拓
6
作者 柏红秀 张梦锦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3,I0005,共12页
中唐雅乐建制整体处于停滞状态,俗乐却因为君王喜好及朝廷鼓励与政策支持、宦官集团的高度重视及藩镇的着力追求而走向全面活跃,这种发展格局带来了中唐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由于诗歌的创作与表演是中国古代社会宴会的传统内容,宴乐之... 中唐雅乐建制整体处于停滞状态,俗乐却因为君王喜好及朝廷鼓励与政策支持、宦官集团的高度重视及藩镇的着力追求而走向全面活跃,这种发展格局带来了中唐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由于诗歌的创作与表演是中国古代社会宴会的传统内容,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对中唐诗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此风气的影响,作为中唐音乐诗重要类别的乐人诗有了新开拓:就内容而言,淡化了乐人的容貌描写,重视刻画他们的表演神态,并以容貌来反衬精湛的技术;注重乐人的技艺描写,详及表演的过程、曲目和歌辞等;全方面描绘乐人的生活,包括拜师学艺、受雇表演、日常生活和人生归宿等;深入乐人的精神世界,涉及其对音乐的热爱精通、丰富情思、文学才华及对友谊爱情的珍视等。就情思而言,不但表达对宴会主人或乐人雇主的感谢,而且涉及诗人的自我人生感怀、对社会弊端的批判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反思等。全面考查音乐雅俗流变、宴乐之风及中唐乐人诗三者的关联,对于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程的丰富及审美风尚的变迁等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雅俗流变 宴乐之风 中唐乐人诗 唐代诗歌
下载PDF
经学思维与古代文论范畴--以“教化”“文质”“风骨”“古雅”范畴为中心
7
作者 高明峰 王淑悦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
经学思维在中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古代文论范畴的研究中,离不开对经学思维的分析讨论。经学思维中明道致用、宗经征圣、权威崇拜、信而好古等特点直接关系到了“教化”“文质”“风骨”“古雅”等文论范畴的生成和演... 经学思维在中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古代文论范畴的研究中,离不开对经学思维的分析讨论。经学思维中明道致用、宗经征圣、权威崇拜、信而好古等特点直接关系到了“教化”“文质”“风骨”“古雅”等文论范畴的生成和演变。经学思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道德文化品格,文学与经学广泛交融,共同满足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思维 文论范畴 教化 文质 风骨 古雅
下载PDF
商周春秋语言演变探略
8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1-12,I0001,共13页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或少可见商周与春秋后汉语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古文 春秋雅言 语言演变 《尚书》
下载PDF
视觉“解密”:贺兰岩画题材的“编译性”设计创新实践
9
作者 王奕麟 张怡涵 朱旭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6-286,共11页
目的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作为本土文化图形创新设计研究对象,以理念融合引导设计实践,探索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推动本土文化走向国际,发挥当代价值。方法首先,梳理贺兰山岩画的“本土价值”;其次,提炼并融合国际主义风格及“信达雅”的准... 目的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作为本土文化图形创新设计研究对象,以理念融合引导设计实践,探索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推动本土文化走向国际,发挥当代价值。方法首先,梳理贺兰山岩画的“本土价值”;其次,提炼并融合国际主义风格及“信达雅”的准则优势,总结出一套能够快速复用、高效传达的设计理念;最后,通过此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实践进行论证。结果构建了“编译性”设计理念,为本土文化通过设计创新实现国际化传播提供了有益参考。结论为贺兰山岩画图形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实践范例,并论证“编译性”设计理念的有效性。将古老的岩画图案与现代的国际化视觉语言融合,使得贺兰山岩画在能够保持其独特性价值的同时,更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化发展的需求,为当代本土文化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主义风格 信达雅 “编译性”设计 本土文化 贺兰山岩画
下载PDF
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儒风素语”建筑设计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林海 孙捷城 +3 位作者 张晋毅 周立民 刘伟 武朝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文化属性和建筑景观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建筑设计对城市社会发展和地域文化展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创新提出了“儒风素语”建筑设计概念,并贯穿全线建... [目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文化属性和建筑景观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建筑设计对城市社会发展和地域文化展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创新提出了“儒风素语”建筑设计概念,并贯穿全线建筑、结构、装修等方面;创建了结构侧立面外倾10°的高架车站鱼腹岛式造型,提升路中高架车站景观效果。[结果及结论]高架车站建筑景观采用“一站一景,和而不同”的设计方法,在地面幕墙、室内文化墙、屋顶天窗等装饰装修中结合站点周边环境及文化属性进行特色设计;高架区间桥梁采用圆型墩柱+宝石型盖梁+预制U型梁结构造型,与高架车站建筑景观融合呼应,浑然天成;地下车站装修设计采用“融合文化,传承经典”的设计方法,融合站点周边地域文化打造主题车站;车站结构施工运用清水混凝土建造技术,实现了现代建造工艺与建筑结构、装饰美学、文化艺术的融合统一,塑造素雅朴质、自然稳重的建筑韵味,彰显儒家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设计创新及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筑设计概念 儒风素语 清水混凝土
下载PDF
理想的文学鉴赏何以可能?
11
作者 周凹凸 薛富兴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一个关于理想性文学鉴赏的理论模型,此模型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理想鉴赏者的两项必备要素--一是大量文学鉴赏感性经验之积累,二是对作品的客观、理性态度;其次是由“六观”组成的完善鉴赏视野系...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一个关于理想性文学鉴赏的理论模型,此模型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理想鉴赏者的两项必备要素--一是大量文学鉴赏感性经验之积累,二是对作品的客观、理性态度;其次是由“六观”组成的完善鉴赏视野系统,此“六观”实由前四观--位体、置辞、通变与奇正构成,后两观属于“置辞”,且以文学作品自身之要素、体裁与存在语境为根本依据;最后,以对文学创作--“情动而辞发”之心理回溯构成的文学鉴赏论--“披文以入情”。刘勰自信的文学鉴赏观实基于儒家对人类语言符号的自信。刘勰的文学鉴赏理论模型实质上是文学鉴赏的专业化、精英化模型,是魏晋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在创作环节进入专业化和精英化的产物。刘勰持精英立场将此模型视为关于文学鉴赏的唯一恰当模式,然而雅俗共存,而非以雅代俗才是更为合理的文学鉴赏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观 六观 披文入情 自信的鉴赏 雅俗共存
下载PDF
由刺到雅:宋代笔记中苏轼戏谑书写变迁
12
作者 司聃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5,共9页
宋代笔记中,苏轼戏谑书写早在北宋元祐年间便已成熟,又在不同时局中得到再解读,戏谑内涵在流传中不断重构。早期宋人笔记中,苏轼的戏谑之语讥刺意味过甚,以至俚俗,后来逐渐雅化,戏谑书写由直露讥刺向文字游戏转变,向思想政治性叙事转变... 宋代笔记中,苏轼戏谑书写早在北宋元祐年间便已成熟,又在不同时局中得到再解读,戏谑内涵在流传中不断重构。早期宋人笔记中,苏轼的戏谑之语讥刺意味过甚,以至俚俗,后来逐渐雅化,戏谑书写由直露讥刺向文字游戏转变,向思想政治性叙事转变,凸显其刚正之德。这种书写风格的转变既是宋学背景下叙事的严肃发展的结果,又受到南渡以来政治再评价的影响。苏轼戏谑书写经过宋人的反复阐释,其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已超越戏谑语言本身,更加契合受众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戏谑 雅化
下载PDF
雅俗之间:苏轼饮食赋的经典构建
13
作者 王祖琪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苏轼的饮食赋写作祖述《诗》《骚》,导源于俳辞,将《楚辞》的高洁旨趣与俳辞的幽默诙谐寓于一身,体现了有意变革的文学主张,使赋体完成了由娱神,到娱人,再到娱己的功用。苏轼以全部生命体验投入,在审美取向与情志追求上打破雅与俗的边界... 苏轼的饮食赋写作祖述《诗》《骚》,导源于俳辞,将《楚辞》的高洁旨趣与俳辞的幽默诙谐寓于一身,体现了有意变革的文学主张,使赋体完成了由娱神,到娱人,再到娱己的功用。苏轼以全部生命体验投入,在审美取向与情志追求上打破雅与俗的边界,克服内在情志的对立冲突,不再刻意强调赋体书写对象的雅俗性质,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以审美的态度书写日常生活。可以说,苏轼对雅俗关系的思考递嬗过程也是逐渐实现自我的人格养成过程。苏轼的饮食赋不是简单的“游戏文字”,而是奠定了一种经典范式,对后世有开创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饮食赋 雅俗 辞赋史
下载PDF
易代之际的遗民园林雅集与文学书写——以水绘园与稊园为中心
14
作者 彭敏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水绘园和稊园的设计都出于对现实中王朝兴替带来的痛苦的规避,但又各具特色,分别代表了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遗民园林的两种典型。易代之际的遗民园林雅集是“诗可以群”的文化传统与文人雅集的文化记忆之承续,“园隐”则是园林雅集文学... 水绘园和稊园的设计都出于对现实中王朝兴替带来的痛苦的规避,但又各具特色,分别代表了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遗民园林的两种典型。易代之际的遗民园林雅集是“诗可以群”的文化传统与文人雅集的文化记忆之承续,“园隐”则是园林雅集文学书写的一大主题,是易代之际文人面临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生存困境后作出的安全选择。遗民园林对易代之际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象征着“精神桃源”。易代之际的遗民借助现实的文化空间,将非常态的人生境遇、改朝换代的沧桑之感揉进纵情逸乐的极致享受中,勾连起对往事的追忆与挽留,代表着一种重返故国、回归故园的人生渴望。园林的封闭性与自足性隔绝了永失故园的沉痛悲苦,代替故园成为一处超越现实的精神存在,存放鼎革之际的文化记忆,寄托着遗民们对现实世界与个人处境的迫厄之感与避世之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代 遗民 园林雅集 文学书写
下载PDF
隋代文武二舞述论
15
作者 蔡菲 田可文 《北方音乐》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文武二舞是在周代礼乐制度下形成的雅乐舞,自周代“六代乐舞”始分文武二舞至历代相沿,虽历经秦汉时期的嬗变又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更迭却一直成为宫廷雅乐舞的主体与典范。隋代作为结束南北战乱和分裂局面,进而使国家走向大一统的朝代,... 文武二舞是在周代礼乐制度下形成的雅乐舞,自周代“六代乐舞”始分文武二舞至历代相沿,虽历经秦汉时期的嬗变又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更迭却一直成为宫廷雅乐舞的主体与典范。隋代作为结束南北战乱和分裂局面,进而使国家走向大一统的朝代,在恢复汉魏旧俗重塑礼乐制度的治国理念下开展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乐议,这场被称为“开皇乐议”的音乐讨论直接促成了隋代文武二舞的建制。隋代文武二舞的构建虽追溯周礼之源,但在规制上寻求了一种兼容南北文化传统又经世致用的路径,使得唐代乃至后世文武二舞的发展皆是在其舞制规范和理念上的延伸与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雅舞 文舞 武舞
下载PDF
郑元祐题画诗典型意义与元末南北诗学之分
16
作者 燕颖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39,76,93,共6页
郑元祐题画诗受图画题材、诗歌意象与交游活动的影响,呈现出清峻苍古的风格特征。以情带画,重视对画作整体气韵、意境的传达,同时将情感心绪和历史见解融入其中,画情融合,以人论画,体现出“浸入式”的图画品题方法。郑元祐题画诗风格和... 郑元祐题画诗受图画题材、诗歌意象与交游活动的影响,呈现出清峻苍古的风格特征。以情带画,重视对画作整体气韵、意境的传达,同时将情感心绪和历史见解融入其中,画情融合,以人论画,体现出“浸入式”的图画品题方法。郑元祐题画诗风格和创作路径在元末江南文坛很有典型性,迥异于元初中期王恽、虞杨范揭等雅正雍容的诗风,反而与赵孟頫、袁桷等南方文人尚清、师古、言性情之自然的诗学宗尚异代相合。二者代表了元代题画诗创作的两种典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元祐 题画诗 雅正诗风 性情论
下载PDF
清人词论中的雅俗之辨诠论
17
作者 彭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词之雅俗是词学长久以来热衷论争的重要话题。清人处于千年古代词史的收束期,对词之雅俗进行了持续性探讨。清初,论词者尝试矫正明中后期以来的近俗风气,并借助于辨析关涉雅俗的各类范畴,推动了崇雅之风的崛起与近俗习气的日益式微。清... 词之雅俗是词学长久以来热衷论争的重要话题。清人处于千年古代词史的收束期,对词之雅俗进行了持续性探讨。清初,论词者尝试矫正明中后期以来的近俗风气,并借助于辨析关涉雅俗的各类范畴,推动了崇雅之风的崛起与近俗习气的日益式微。清中叶,接续前贤对词之雅俗的阐述,论词者分从语言运用、音律表现、体制特征、情感呈现等方面考量雅正在词体中发挥的作用,促使去俗崇雅成为衡量词体的重要标准。清末,围绕词之雅正展开了更具广度、深度的探讨,其中尤以陈廷焯的系列论述最为深刻全面。经过清朝两百多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论词以雅正为宗尚的目标,是为古代词学批评史中关涉雅俗问题的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词论 雅俗之辨 去俗崇雅
下载PDF
明清竞奢风气下李渔居室设计思想的3个维度
18
作者 陆兴忍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居室部》从文人和市民阶层的经济实用角度出发,在居室设计上敢于突破旧制,体现为以下3个维度:一是其居室设计强调“脱窠臼”以致“新趣”,或巧创人所未见的新制,或变俗为雅、点铁成金,从而在居室设计中将陶... 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居室部》从文人和市民阶层的经济实用角度出发,在居室设计上敢于突破旧制,体现为以下3个维度:一是其居室设计强调“脱窠臼”以致“新趣”,或巧创人所未见的新制,或变俗为雅、点铁成金,从而在居室设计中将陶冶性情与自我实现完美结合以致“新趣”;二是其居室设计强调量力而为,不以富丽、侈靡为美,以自然、适用为美,体现出人居与自然和谐的“天趣”;三是其居室设计注意实用、比例和舒适度,“忌奢靡”而贵“雅趣”,其雅趣非文震亨“旷士之怀”的“古雅”之趣,而是中下层文人知识分子满足个人趣味和实用功能的新雅、时雅。李渔设计观念的超前性和时代性,仍是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的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室设计 新趣 雅趣 天趣
下载PDF
浅谈中国当代日用陶瓷的素雅风格
19
作者 方世浩 《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中国当代日用陶瓷风格多样,其中素雅风格在当代日用陶瓷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笔者从日用陶瓷的风格化现象入手,简析素雅风格的缘起与兴盛,最后重点分析探索素雅风格在中国当代日用陶瓷中多样化的体现形式。
关键词 日用陶瓷 素雅风格 风格化 体现
下载PDF
《过日集》的诗学主张
20
作者 王乐为 徐守会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3-145,共3页
作为清初最重要的诗歌选本之一,《过日集》的诗学主张体现为以发乎性情为准绳的选诗原则、以沉雄典雅为主导的选诗风格和崇尚唐诗的倾向,并由此彰显出其对当时诗坛风气的批评意义。
关键词 《过日集》 诗学主张 性情 沉雄典雅 宗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