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东通过借贷诉讼追回“投资款”行为的刑法定性
1
作者 刘水灵 《犯罪研究》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注册资本“认缴制”模式下,在出资期限届满之前,股东汇入公司的款项性质并不当然属于“投资款”,不能因为款项最终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而倒推款项的性质,应当结合公司会计账簿、股东出资证明等能体现股东实缴信息的客观证据予以审慎认定... 注册资本“认缴制”模式下,在出资期限届满之前,股东汇入公司的款项性质并不当然属于“投资款”,不能因为款项最终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而倒推款项的性质,应当结合公司会计账簿、股东出资证明等能体现股东实缴信息的客观证据予以审慎认定。对于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在民事裁判对于同一事实已经作出合法性评价的情况下,刑法的介入应当保持克制,充分尊重先决裁判的法律效力。严防通过刑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除非刑事案件中的证据达到了“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实践中股东将投资款虚构成出借款,通过提起借贷诉讼追回相应款项,充其量只是为了弥补或者减少投资损失而进行的民事欺诈,不具备诈骗罪所要求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此种情形下,由于股东与公司之间存在基础的民事纠纷事实,对于将投资款虚构成出借款的行为,不属于虚假诉讼罪所规制的“无中生有”型诉讼行为类型,应以手段行为可能触犯的其他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 民事欺诈 刑事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虚假诉讼罪
下载PDF
对犯罪既遂标准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永升 张超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3-39,45,共8页
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是我国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通说,在我国各种教材和论著中处于统治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但是这一理论存在着缺陷,必须要进一步发展和修正。基于此,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反思和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 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是我国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通说,在我国各种教材和论著中处于统治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但是这一理论存在着缺陷,必须要进一步发展和修正。基于此,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反思和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本文认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应当是具备全部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包含主观与客观两部分的内容,而把彰显犯罪目的的状态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既遂 构成要件 犯罪目的
下载PDF
“非法占有目的”理论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利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非法占有目的是取得罪中独立于“故意”的特殊主观构成要件,这种观念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通说。但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对该通说提出了质疑,甚至进而否认了刑法的目的犯理论。笔者认为,“非法占有目的”适用范围并不以法律明文规定为限,故... 非法占有目的是取得罪中独立于“故意”的特殊主观构成要件,这种观念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通说。但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对该通说提出了质疑,甚至进而否认了刑法的目的犯理论。笔者认为,“非法占有目的”适用范围并不以法律明文规定为限,故应当承认非法定目的犯的存在,且非法占有目的属于开放的构成要件。本文拟通过对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理论的探讨,达到为通说辩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构成要件 犯罪目的 目的犯
下载PDF
刑事诉讼目的之内涵及现有理论之评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位锦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0-44,共5页
刑事诉讼目的是刑事诉讼所追求的诉讼目标,是由国家和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对诉讼结果的正当期望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刑事诉讼目的有三个特点,即目的要素的层次性、目的要素的多元性、目的要素的平衡性。现有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均存在不同层面... 刑事诉讼目的是刑事诉讼所追求的诉讼目标,是由国家和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对诉讼结果的正当期望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刑事诉讼目的有三个特点,即目的要素的层次性、目的要素的多元性、目的要素的平衡性。现有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均存在不同层面的理论缺陷,未能科学而准确地体现出刑事诉讼目的的内涵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目的特征 刑事诉讼目的要素
下载PDF
犯罪构成与刑事诉讼及人权保障 被引量:2
5
作者 钱洪良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犯罪构成是刑法的核心概念。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与刑事诉讼紧密相连 ,在动态意义上发挥了保障人权的作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排除了“有责性”和“违法性”的查证 ,缺乏有效的保障、限制机制 ,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刑事诉讼 人权保障
下载PDF
目的解释之再提倡——基于刑事诉讼法目的与刑法目的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杜齐 罗健文 赖善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5-61,共7页
鉴于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力量上的悬殊以及进入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事实上可能无罪,因此刑事诉讼法目的主要在于保障人权,而非打击犯罪。疑罪从无与有利于被告应只适用于对证据与事实存有疑问时,而不应成为刑法解释的方向。刑法条文是正... 鉴于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力量上的悬殊以及进入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事实上可能无罪,因此刑事诉讼法目的主要在于保障人权,而非打击犯罪。疑罪从无与有利于被告应只适用于对证据与事实存有疑问时,而不应成为刑法解释的方向。刑法条文是正义的文字表述,亦是刑法解释的对象。"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因此刑法解释应以刑法条文背后的法益保护目的为解释目标。当对刑法解释存有疑问时,应在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框架内,根据刑法条文背后的目的,尽可能实现规范内的处罚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被告原则 刑法解释 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法目的 刑法目的
下载PDF
犯罪构成中的程序依附性要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玉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6,共11页
程序依附性要素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构成要素,要求犯罪的成立必须介入特定的行政行为,并根据行为人的反应来判断是否需要定罪处罚。程序依附性要素常以行政命令性规定为表现形式,具有客观性、补救性和介入性的特征。对于该要素的体系定位... 程序依附性要素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构成要素,要求犯罪的成立必须介入特定的行政行为,并根据行为人的反应来判断是否需要定罪处罚。程序依附性要素常以行政命令性规定为表现形式,具有客观性、补救性和介入性的特征。对于该要素的体系定位,应结合不同罪状中的具体表述分别加以探究,不能一概而论。客观处罚条件说无法契合程序依附性要素的特殊性,不能合理解决该要素所面临的问题,应支持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说。对于程序依附性要素的认定,应侧重考察该要素的规范目的是否实现。只要具体行政行为能够起到协助行为人认识到自身行为不法的实质作用,就可认为该程序性限制得到满足,若行为人拒不悔改且符合其他条件的,就可对其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依附性要素 客观处罚条件 刑行衔接机制 规范目的 行政行为效力
下载PDF
犯罪既遂问题研究
8
作者 张爽 孙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要件 犯罪既遂 犯罪目的 犯罪结果 刑事政策
下载PDF
保险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反思及重构
9
作者 王骄阳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46-51,共6页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保险诈骗行为,不断翻新手段花样,法律上对其犯罪行为的界定也日趋复杂。当前,我国刑法关于保险诈骗犯罪的规定采用严格的列举式叙明罪状的模式,这种模式缺乏张力和适应性,其构成要件中存在主体...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保险诈骗行为,不断翻新手段花样,法律上对其犯罪行为的界定也日趋复杂。当前,我国刑法关于保险诈骗犯罪的规定采用严格的列举式叙明罪状的模式,这种模式缺乏张力和适应性,其构成要件中存在主体过窄、主观方面的规定不明确、客观方面的列举不全面等问题。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需要回应社会现实的要求进行重构,在立法中应对保险诈骗罪的主体进行扩大,直接表明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客观方面有必要将实践中新出现的保险诈骗行为纳入该罪的调整范围,对于保险诈骗罪规定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的保险诈骗行为,应强调其主观目的要素,在表述时应当更加明确,以减少不必要的分歧和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诈骗 犯罪构成重构 犯罪主体 犯罪目的 客观方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