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or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emmetropia in schoolchildren aged 6-11y:the Shenzhen elementary school eye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Xian-Ming Jiang Ying-Ying Lu +2 位作者 Xiao Han Qian Tan Jun-Shu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0年第12期1983-1989,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propor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emmetropia in schoolchildren aged 6-11,especially estimate the normal value of ocular biometric parameters of emmetropia.METHODS: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 AIM:To investigate the propor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emmetropia in schoolchildren aged 6-11,especially estimate the normal value of ocular biometric parameters of emmetropia.METHODS: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children aged 6-11 y in Shenzhen.Totally,2386 schoolchildren from two primary schools were involved.The axial length(AL)and the 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CRC)were measured by partial coherence laser interferometry.Noncycloplegic refraction and refractive astigmatism(RA)was measured using autorefraction.The axial length-to-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 ratio(AL/CRC),corneal astigmatism(CA)and 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R)were calculated.RESULTS:The proportion of emmetropia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s 41.30%.This percentage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6 to 11 years of age and decreased rapidly after 9 years of age.The mean and 95%CI of each parameter were provided for boys and girls aged 6 to 11 years of age with emmetropia according to each age group.The change trend of parameters of boys and girls are similar.After 7 years of age,the AL of non-emmetropia started to increase faster than that of emmetropia.The change trend of AL/CRC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AL.The other parameters tend to be stable after 7 years of age.CONCLUSION:The age of 7-9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changes of refractive state and ocular biometric parameter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and it is a special focus period for children myopia prevention.The normal value and variation of ocular biometric parameters of emmetropia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judgment of whether or not children’s ocular biometric parameters obtained by single measurement and changes obtained by multiple measurements are abnor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length 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 MYOPIA emmetropia children
下载PDF
不同颜色光对正视眼与近视眼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影响的比较
2
作者 张黎悦 郭东煜 +4 位作者 谢忱 杨倩婕 孙远 童剑萍 沈晔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比较视觉显示终端上不同色光产生冲突的刺激对近视眼和正视眼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的影响,探讨色光、调节与近视发生和发展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2~30... 目的比较视觉显示终端上不同色光产生冲突的刺激对近视眼和正视眼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的影响,探讨色光、调节与近视发生和发展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2~30岁受试者41人41眼,其中近视组22人22眼,正视组19人19眼,受试者色觉正常且无眼部器质性疾病。干预措施为不同色光屏幕,共有7种色光类型,分别是3种单色光(红、绿、蓝)、3种双色光(红+绿、红+蓝、绿+蓝)和1种混合光(白色:红+绿+蓝)。受试者持续注视33 cm处可视性视频终端上的黑色E视标20 s以上,随机变换屏幕背景颜色,用Grand Seiko WAM-5500开放视野自动验光仪每0.2 s自动检测1次,记录受试者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以调节反应的标准差计算,比较各组受试眼不同色光条件下调节反应值和调节微波动。结果近视组与正视组调节反应值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分组)=2.626,P=0.113),不同色光条件下调节反应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色光)=39.070,P<0.01)。各种色光对近视组和正视组的影响趋势相似,均为红光单色光调节反应值最大,其次为含红光的混合光,而蓝光单色光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视组红、绿、蓝、红+蓝、红+绿、蓝+绿和白色光条件下调节微波动值分别为(0.142±0.033)、(0.128±0.038)、(0.131±0.043)、(0.139±0.039)、(0.127±0.034)、(0.131±0.043)和(0.139±0.042)D,近视组分别为(0.178±0.043)、(0.164±0.043)、(0.159±0.039)、(0.174±0.042)、(0.166±0.036)、(0.159±0.031)和(0.174±0.035)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12.146,P<0.01;F_(色光)=2.782,P<0.05),其中每种色光下近视组调节微波动值均高于正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组红光调节微波动最大,显著大于蓝光,蓝绿混合光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色光的调节微波动与组成该光的2种单色光的调节微波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光(白光)与组成该光的3种单色光的调节微波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组不同色光条件下调节微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近视者调节微波动比正视者大;包含长波长色光的刺激引起的调节微波动更大,但混合色光提供冲突的调节刺激并不会显著增加调节微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正视 眼调节 色光 调节反应 调节微波动
下载PDF
天津市3~15岁儿童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海英 赵堪兴 +2 位作者 郑曰忠 李丽华 谢培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934-937,共4页
目的统计各年龄组儿童屈光参差的检出率,比较儿童屈光参差组与无屈光参差组的双眼视功能状态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以人群为基础、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抽取3~15岁儿童6004名(3035/2969)。在征得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 目的统计各年龄组儿童屈光参差的检出率,比较儿童屈光参差组与无屈光参差组的双眼视功能状态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以人群为基础、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抽取3~15岁儿童6004名(3035/2969)。在征得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NIDEK(ARK-30)手持自动验光仪分别在睫状肌麻痹(美多丽P)前后测其屈光状态,并由有经验的视光师在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结果(1)屈光参差(等效球镜度差为1.0D及以上)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2=91.322,P<0.005);(2)3~7岁组和其他各年龄组的立体视均值有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立体视无差异(P>0.05);(3)无屈光参差组随着近视度的增加,立体视有逐渐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低度屈光参差组差异亦无显著性,但与中、高度屈光参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参差的检出率增加;立体视在3~7岁仍在发育之中,至8~15岁阶段基本趋于稳定。儿童存在较大的屈光参差会引起双眼视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检出率 立体视 屈光不正 正视
下载PDF
正视及低中度、高度近视人群明暗环境对比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雷蕾 张建华 +4 位作者 郑磊 高鹏 王倩 冯华章 樊琪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604-606,609,共4页
目的检测正视及低中度、高度近视3种不同人群在明、暗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评估其视功能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正视及低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各38例(最佳矫正视力均达20/20),分别以CGT-1000和MesotestⅡb对比敏感度仪测试明、暗环境下对比敏... 目的检测正视及低中度、高度近视3种不同人群在明、暗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评估其视功能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正视及低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各38例(最佳矫正视力均达20/20),分别以CGT-1000和MesotestⅡb对比敏感度仪测试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情况。结果明环境有眩光时,低中度近视及高度近视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正视眼(P<0.05);无眩光时,高度近视组对比敏感度低于其他2组(P<0.05),而正视与低中度近视无区别(P=0.087)。暗环境下,高度近视组对比敏感度低于其他2组(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各组间无眩光情况下对比敏感度均优于眩光情况下对比敏感度。结论明、暗环境下,高度近视眼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正视眼,低中度近视界于二者之间。分析高阶像差、近视眼底退行性改变以及戴镜使物像缩小等可能是高度近视眼对比敏感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正视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成人正视眼与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颖 孙静波 +4 位作者 单丽 赵耀 于志红 张丽华 王淑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7期520-524,共5页
目的研究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在成人正视眼与单纯近视和复性近视散光眼的分布。方法选取年龄在18-50岁拟做LASIK手术的患者,单纯近视眼患者149例292眼。按球镜屈光度分成低度、中度、高度3组;复性近视散光患者351例(691眼),按柱镜... 目的研究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在成人正视眼与单纯近视和复性近视散光眼的分布。方法选取年龄在18-50岁拟做LASIK手术的患者,单纯近视眼患者149例292眼。按球镜屈光度分成低度、中度、高度3组;复性近视散光患者351例(691眼),按柱镜屈光度分成低度、中度、高度3组。年龄在18~50岁成人正视眼60例108眼作为对照组,要求电脑验光球镜屈光度在±1.00D以内。柱镜在-1.00D以内,且裸眼视力在1.0以上。角膜波前像差分析采用OPTIKON 2000 Keratron Scout分析仪。角膜波前像差分析均为6mm瞳孔直径。结果无论成人正视眼还是近视眼均存在高阶像差,6mm瞳孔直径均以三阶和四阶为主,高阶像差RMs值呈递减趋势,阶数越高,像差越小。正视眼组存在较大的彗差,而单纯近视眼组彗差较小,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正视眼组球差较小,而单纯近视眼组球差较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和近视散光眼2组均存在较大彗差,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像差Z(3,±3)、Z(4,0)、Z(4,±2)、Z(4,±4)、Z(5,±1)、Z(5,±3)、Z(5,±5)、RMSg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近视眼和近视散光眼在各像差Z(3,±1)、Z(3,±3)、Z(4,0)、Z(4,±2)、Z(4,±4)、Z(5,±1)、Z(5,±3)、Z(5,±5)及RMS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差和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0.501,P〈0.001),其他高阶像差和球镜度数无关,但在-6.00D以上的近视眼中,彗差和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0.409,P〈0.005)。球差和散光度无关(P〉0.5),其他像差均和散光度有关(P〈0.05),随着散光度的增加,各像差的RMS值均增加。结论无论正视眼还是近视眼都存在角膜高阶像差,均以三阶和四阶像差为主,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球镜度对球差影响更大,散光对彗差影响更明显,对其他像差也有一定的影响,散光更多是由角膜前表面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眼 近视 散光 角膜波前像差
下载PDF
空海勤人员正视眼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丰菊 孔繁学 +2 位作者 于芳蕾 鲁智莉 王岳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28-531,共4页
目的:分析正视眼高阶像差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为评估高阶像差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视功能的关联性,为临床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波阵面像差仪(WaveLight analyzer,德国)和对比敏... 目的:分析正视眼高阶像差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为评估高阶像差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视功能的关联性,为临床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波阵面像差仪(WaveLight analyzer,德国)和对比敏感度仪(Kontrastometer BA-4,德国)对40例80眼空勤和海勤男性进行检测,年龄16~35(平均21.9±3.4)岁,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为1.0~2.0,平均(1.32±0.30)。结果:左右眼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1(垂直彗差)与远近视力呈负相关趋势(r〈0,P〉0.05)。C3^-1与柱镜呈之间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C3^-3与等效球镜在瞳孔〈7mm时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C4^0(球面像差)与球镜在瞳孔〉5mm时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3~6,RMSh与球镜、柱镜、等效球镜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3^-1,RMS3,RMSh与年龄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C4^0与年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瞳孔直径为4mm和7mm时,C4^0,RMS3,RMS4,RM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3^-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1与WOG(对比敏感度系数之一,值越小对比敏感度越高)在瞳孔≥5mm时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C3^-3与其他对比敏感度系数呈正相关趋势(r〉0.P〉0.05)。结论:眼别对正视眼高阶像差无影响。年龄〈40岁者高阶像差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并随瞳孔增大而增加。C3^-3趋向于越小,即负值越大,视力越好,对比敏感度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 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艳玲 蔡剑秋 +1 位作者 郑穗联 施明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的正视化机制,了解成人各屈光因子的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将129例正视状态健康成人按年龄分为4组:A组为20~29岁,B组为30~39岁,C组为40~49岁,D组为50岁以上.使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测量各组屈光介质参数:角膜总屈光力... 目的探讨成人的正视化机制,了解成人各屈光因子的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将129例正视状态健康成人按年龄分为4组:A组为20~29岁,B组为30~39岁,C组为40~49岁,D组为50岁以上.使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测量各组屈光介质参数:角膜总屈光力、角膜前表面屈光力、角膜后表面屈光力、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总屈光力、晶状体前表面屈光力、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各参数随年龄的变化特点.结果随着年龄增大,眼轴逐渐变短,但同时伴有角膜、晶状体屈光力的增大及前房深度的变浅以维持正视状态,晶状体的增厚、曲率的变大及前房的变浅可能通过屈光指数的减小同样维持了正视状态.除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中央角膜厚度外,各屈光因子均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变化规律.结论成人眼的正视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的过程,是各因素协调配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正视 ORBSCAN系统 屈光因子
下载PDF
正视眼瞳孔特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程志兴 陈慷 +1 位作者 王丽娅 丁行振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人不同年龄组正视眼在不同光照度下的瞳孔大小及瞳孔震颤特点。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120例240眼,均为正视眼,男女各半;分为21~30岁、31~40岁和41~50岁3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男女各20人。应用P3000型双眼瞳孔测量仪测量各年... 目的研究健康人不同年龄组正视眼在不同光照度下的瞳孔大小及瞳孔震颤特点。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120例240眼,均为正视眼,男女各半;分为21~30岁、31~40岁和41~50岁3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男女各20人。应用P3000型双眼瞳孔测量仪测量各年龄组正视眼瞳孔大小及瞳孔震颤,测量分别在暗视(0.04lx)、低光照度(0.40lx)和高光照度(4.00lx)下进行。结果所有受试者暗视、低光照度及高光照度下瞳孔直径的均值分别为(6.14±0.95)、(4.90±0.99)、(3.81±0.59)mm,瞳孔震颤的均值分别为0.31、0.46、0.3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瞳孔直径:F=323.78,P=0.00;瞳孔震颤:F=16.94,P=0.00)。21~30岁、31~40岁和41~50岁组在3种不同光照度下瞳孔直径分别为(6.48±0.67)、(5.19±0.73)、(3.99±0.50)mm;(6.01±1.07)、(4.80±1.10)、(3.77±0.68)mm和(5.62±0.88)、(4.26±0.74)、(3.43±0.43)mm。所有受试者瞳孔直径及瞳孔震颤在不同光照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光照度下不同年龄组间瞳孔直径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20,P=0.00;F=14.87,P=0.00;F=13.31,P=0.00)。女性受试者和男性受试者在3种不同光照度下瞳孔直径均值分别为(6.00±0.86)、(6.33±0.99)mm;(4.73±0.83)、(5.11±1.10)mm和(3.73±0.48)、(3.90±0.69)mm,除高光照度组之外,其余2组光照度下男女瞳孔直径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暗视:t=-2.50,P=0.01;低光照度:t=-2.57,P=0.01;高光照度:t=-1.76,P=0.08)。3种光照度下受检者双眼间瞳孔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暗视:t=0.42,P=0.68;低光照度:t=0.95,P=0.34;高光照度:t=-0.01,P=0.99)。结论瞳孔直径受光照强度、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瞳孔震颤在3种光照度下均可发生,低光照度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眼 瞳孔 P3000型双眼瞳孔测量仪 光照度
下载PDF
青少年正视眼与近视眼调节微波动的差异及其与波前像差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乐融融 郑志利 +1 位作者 宋佳丽 吕帆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5-750,共6页
背景 人眼在观察外界的物体时,调节反应呈现出持续波动状态.青少年阶段是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这一人群的调节微波动的特点及眼球像差的分布情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近视的发生和进展.目的 研究持续阅读情况下青少年正视眼... 背景 人眼在观察外界的物体时,调节反应呈现出持续波动状态.青少年阶段是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这一人群的调节微波动的特点及眼球像差的分布情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近视的发生和进展.目的 研究持续阅读情况下青少年正视眼与近视眼调节微波动的差异及其与眼球像差之间的关系,探讨产生微波动差异的原因及其对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0-2011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行定期眼科常规检查的12~15岁青少年54人,包括正视者19人和近视者35例,受试者均进行扩瞳后客观和主觉验光,然后根据受试者近2年来近视屈光度的变化情况将近视眼分为初发性近视组18例和进展性近视组17例.受试者分别在25、33和50 cm距离处阅读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文字,使用WAM-5500红外验光仪测量受试者阅读过程中的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每个注视距离检测5 min.将测得的调节反应值经频谱傅里叶分析后将微波动能量按频率划分为低频段组分(LFC) (0 ~0.6 Hz)、中频段组分(MFC)(0.6~0.9 Hz)和高频段组分(HFC)(1.0~1.4 Hz)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受试者全眼像差,用Humphrey角膜地形图仪采集和计算角膜像差,比较正视眼组、初发性近视组和进展性近视组受试眼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和波前像差的差异,对受试者调节指标与波前像差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在25 cm和33 cm的阅读距离下,正视眼组调节反应值分别为(2.78±0.35)D和(2.19±0.27)D,明显高于进展性近视组的(2.44±0.33)D和(1.89±0.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3).受试者的LFC、MFC及HFC随阅读距离的缩短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阅读距离=8.480、14.270、21.400,均P<0.01),但仅LFC值在3个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115,P<0.05),其中进展性近视眼组LFC能量高于正视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 cm:P=0.044;33 cm:P=0.038;50 cm:P=0.032),3个组间MFC以及HF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859、0.682,均P>0.05).在25 cm和33 cm阅读距离下,LFC值与角膜彗差、眼内彗差、全眼总高阶像差和眼内总高阶像差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MFC和HFC与像差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青少年正视眼的调节反应强于进展性近视眼,而正视眼和初发性近视眼调节微波动能量小于进展性近视眼.近距离阅读下,调节微波动中仅LFC能量与人眼的高阶像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调节/生理 近视/生理病理 正视眼 屈光不正 青少年
下载PDF
近视眼不同屈光状态下调节反应量的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莹 汤欣 李丽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中近视眼调节功能与正视眼的差异。方法根据等效球镜度数的不同,将55例(110眼)受试者分为正视组(24眼)、低度近视组(25眼)、中度近视组(36眼)和高度近视组(25眼)。使用GRAND-SEIKO WAM-5500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测量3D...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中近视眼调节功能与正视眼的差异。方法根据等效球镜度数的不同,将55例(110眼)受试者分为正视组(24眼)、低度近视组(25眼)、中度近视组(36眼)和高度近视组(25眼)。使用GRAND-SEIKO WAM-5500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测量3D调节刺激下诱发的调节反应量,比较正视眼和低、中、高度近视眼在未矫正和矫正屈光状态下调节反应量的差异。结果正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为(1.96±0.43)D。在未矫正屈光状态下,低、中、高度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0.34±0.42)D、(0.10±0.27)D、(0.40±0.56)D,正视组与各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低、中、高度近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0、P=1.00、P=0.05);在矫正至正视状态下,低、中、高度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2.07±0.54)D、(2.06±0.41)D、(1.99±0.53)D,正视组与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3,P=0.80)。左、右眼未矫正屈光状态下,正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1.94±0.40)D与各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而矫正屈光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年人群近视眼在屈光不正状态下对调节刺激反应量较低,矫正至正视状态其调节功能与正视眼相近。屈光不正的科学矫正有利于调节的平衡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反应 正视 近视 屈光
下载PDF
维族和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眼压及眼球部分生物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平 朱英 樱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11-1916,共6页
目的:对双眼为正视眼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进行眼压及眼球部分生物学参数测定,通过对族别、性别、眼别间比较分析验证两民族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对门诊进行体检的大学生先行双眼裸眼视力检查,然后采用电脑验光仪测... 目的:对双眼为正视眼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进行眼压及眼球部分生物学参数测定,通过对族别、性别、眼别间比较分析验证两民族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对门诊进行体检的大学生先行双眼裸眼视力检查,然后采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屈光力,再使用裂隙灯及检眼镜检查后纳入符合标准者405例810眼。对纳入对象先采用全自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再采用A/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比较两民族之间、同民族不同性别间、不同民族相同性别间、不同眼别间所测得的眼压及眼球部分生物学参数。结果:维吾尔族与汉族学生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男生与女生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生与女生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眼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男生与汉族男生眼压、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女生与汉族女生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学生比维吾尔族学生眼压高、前房深、玻璃体腔长、眼轴长、晶状体薄;相同民族男生眼轴长度均较女生长,角膜屈光力比女生小,其中维吾尔族男生比同民族女生前房深。汉族男生较维吾尔族男生眼压高、前房深、玻璃体腔长、眼轴长、晶状体薄;汉族女生较维吾尔族女生眼压高、前房深、眼轴长。右眼与左眼眼压及眼球部分生物学参数比较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眼 生物学参数 眼压
下载PDF
正视眼和近视眼在明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的视力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双倩 王勤美 贺极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正视眼和近视眼人群在明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时的视力的对比研究。方法134例受试者,按屈光不正度数分成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先主觉验光,再用卡洞法找出优势眼,屈光矫正后应用多功能视力测量仪检测优势眼在... 目的正视眼和近视眼人群在明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时的视力的对比研究。方法134例受试者,按屈光不正度数分成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先主觉验光,再用卡洞法找出优势眼,屈光矫正后应用多功能视力测量仪检测优势眼在明和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视力。结果高度近视组在明和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时视力均较其它3组差,与正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在明和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时视力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对比度下,明环境中的视力好于暗环境中的视力。在相同环境下,随着对比度的下降,视力随之下降。结论框架眼镜矫正时高度近视眼视觉质量明显差于正视眼及低中度近视眼。其视力受环境照明及对比度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眼 近视 对比度 视力
下载PDF
附加三棱镜对正视眼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凯 李岩 +3 位作者 石晓庆 吴夕 赵明威 黎晓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3-517,共5页
背景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的进展是视光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有学者采用附加底朝内(BI)三棱镜的方法控制近视的进展,然而由于改变眼的集合会影响调节反应,因此这种方法的效果值得讨论。目的观察正视眼附加不同性质的三棱镜后调节反... 背景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的进展是视光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有学者采用附加底朝内(BI)三棱镜的方法控制近视的进展,然而由于改变眼的集合会影响调节反应,因此这种方法的效果值得讨论。目的观察正视眼附加不同性质的三棱镜后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正常受试者22人,年龄21-27岁,受试眼均无屈光不正。受试者分别自愿接受未附加三棱镜、附加3 BI和3 底朝外(BO)三棱镜的干预,各种干预过程间隔3min,测量间隔期间嘱患者眺望远处。采用开放视野红外自动验光仪分别在不同干预情况下记录瞳孔直径和调节反应曲线,采集的屈光度数据减去一3.0D即为调节反应,以调节反应的均方根(RMS)作为调节微波动幅度。采用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调节反应曲线的频谱特征。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种干预下调节反应值、调节微波动幅度和瞳孔直径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未附加三棱镜、附加3“BI三棱镜和附加3‘BO三棱镜后受试眼的调节反应值分别为(+O.31±0.78)、(+O.5l±0.75)和(+O.18±0.72)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78,P=0.000),其中与未附加三棱镜比较,附加3 BI三棱镜后受试眼调节滞后量增加,而附加3 BO三棱镜后受试眼调节滞后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未附加三棱镜、附加3 BI三棱镜和附加3 BO三棱镜后受试眼调节微波动幅度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062,P=0.879)。未附加三棱镜、附加3 BI三棱镜和附加3 BO三棱镜受试眼调节反应频谱低频信号功率(0-0.5Hz)分别占总功率(0-2.5Hz)的97.5%、98.3%和91.4%。附加3 BI的三棱镜后受试者的平均瞳孔直径为(5.37±0.69)mm,大于未附加三棱镜受试者的(5.07±0.66)mm和附加3 BO三棱镜后的(5.01±0.6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与附加BI三棱镜相比,附加BO三棱镜能够改善调节滞后,缩小瞳孔,同时减少调节反应中的低频信号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调节/生理 近视/预防和控制 眼屈光/生理 眼镜/三棱镜 正视眼
下载PDF
青少年学生的隐性斜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施国荣 金汉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探讨青少年学生的隐性斜视对立体视觉的关系或影响。方法:对年龄15~21岁893例学生采用隐斜仪(马氏杆旋转三棱镜)测定远、近隐斜视度,采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立体视觉,包括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 目的:分析研究探讨青少年学生的隐性斜视对立体视觉的关系或影响。方法:对年龄15~21岁893例学生采用隐斜仪(马氏杆旋转三棱镜)测定远、近隐斜视度,采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立体视觉,包括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分析屈光正常学生中,立体视觉正常与异常者的隐斜视度均值有无差异,分别研究看远、看近时呈内隐斜或外隐斜者的隐斜视度与立体视觉的相关关系。结果:屈光正常学生中,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异常的学生,看远、看近时内、外隐斜视度均值均比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正常的学生高,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不论看远、看近时的隐斜,也不论内隐斜或外隐斜,隐斜视度与立体视锐度均呈现正相关,与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均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看近时的隐斜视度与立体视锐度相关系数内隐斜高于外隐斜,其余相关系数均内隐斜低于外隐斜。结论:青少年学生的隐性斜视同立体视觉关系密切,隐斜视度增大时,对立体视觉的影响是:立体视锐度增大,立体视范围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斜视 立体视觉 屈光正常 青少年学生
下载PDF
不同调节视标下调节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如芝 吕帆 +1 位作者 保金华 欧丽蓉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分析人眼在马耳他十字视标(Maltese cross)、E视标及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erbal presentation,RSVP)系统汉字三种调节视标下的调节反应,探讨注视状态和阅读状态调节反应的差异。方法31位志愿者参加本实验,其中正视15位,... 目的分析人眼在马耳他十字视标(Maltese cross)、E视标及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erbal presentation,RSVP)系统汉字三种调节视标下的调节反应,探讨注视状态和阅读状态调节反应的差异。方法31位志愿者参加本实验,其中正视15位,等效球镜屈光力为-0.25~+0.50D;近视16位,均为稳定性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力为(4.06±2.00)D。利用精工SEIKO-WV500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测量调节反应,比较33cm处不同调节视标下,注视状态和阅读状态调节反应的差异。结果Maltesecross视标、E视标、RSVP汉字视标作为调节视标,调节反应分别为(2.07±0.35)D、(2.08±0.30)D、(1.88±0.42)D。其中RSVP汉字视标与E视标相比较,调节反应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RSVP汉字视标与Maltese cross视标相比,调节反应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3),而Maltese cross视标与E视标之间,调节反应差异无显著性。RSVP汉字作为调节视标时,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调节视标下,正视组和稳定性近视组之间的调节反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RSVP中汉字作为调节视标,在模拟阅读状态时和在低注意力情况下正自主性调节成分减少,调节反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反应 自主性调节 正视 近视 稳定性近视
下载PDF
正视眼波前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振英 褚仁远 周行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正视眼波前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95眼)健康正视眼用WASCA(wavefront supported corneal ablation)波阵面像差仪测眼波前像差,对瞳孔6mm时第2,3,4阶像差的各项Zernike函数(C3-C14)进行分析。用多功能电子视... 目的分析正视眼波前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95眼)健康正视眼用WASCA(wavefront supported corneal ablation)波阵面像差仪测眼波前像差,对瞳孔6mm时第2,3,4阶像差的各项Zernike函数(C3-C14)进行分析。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检测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时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眼波前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离焦像差(C4)与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时的裸眼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平彗差(C8)与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时的最佳矫正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Zernike函数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视眼的波前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有关,其中离焦像差与裸眼视力有关,水平彗差与最佳矫正视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眼 波前像差 低对比度视力
下载PDF
12~14岁视力不良学生眼屈光状态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续美如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对12~14岁学生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的34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眼底检查除外屈光不正以外的其它眼疾,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结果发现:正视眼43只(6.2%),近视眼627只(90.6%),远视眼22只(3.2%);近视眼按年龄和近... 对12~14岁学生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的34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眼底检查除外屈光不正以外的其它眼疾,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结果发现:正视眼43只(6.2%),近视眼627只(90.6%),远视眼22只(3.2%);近视眼按年龄和近视程度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随年龄增长近视屈光度升高:12岁组与13岁组间、12岁与14岁组间近视屈光度均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低度近视的比例减少,而中度、高度近视的比例增加。在防治近视工作中,不应仅以远视力作为唯一指标,必需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方可了解屈光状态,再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 远视 正视 近视 假性近视 视力测定 儿童
下载PDF
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道源 文为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计算方法。方法:以Gullstrand(1号)模型眼及标准人工晶状体眼部分数据为基础,应用几何光学理论进行数理推导,从无晶状体眼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理论值计算入手,总结出个性化角膜数据计算...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计算方法。方法:以Gullstrand(1号)模型眼及标准人工晶状体眼部分数据为基础,应用几何光学理论进行数理推导,从无晶状体眼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理论值计算入手,总结出个性化角膜数据计算法;得出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r1)、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r2)、角膜厚度(T)、眼视轴长(L)、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ELP)的数理关系。结果:应用个性化角膜数据计算法,可计算出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结论:各类无晶状体屈光不正眼,通过植入适度的人工晶状体,均可成为配合性正视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配合性正视眼 理论参数
下载PDF
芪明颗粒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静 滕月红 肖蕾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高度近视或正视眼合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102例,治疗组46例,为芪明颗粒治疗高度近视合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对照组56例,为芪明颗粒治疗正视眼合并2...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高度近视或正视眼合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102例,治疗组46例,为芪明颗粒治疗高度近视合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对照组56例,为芪明颗粒治疗正视眼合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均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及停药半个月后有效率分别是33.2%、54.3%、78.2%、73.9%,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眼视力均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对高度近视或正视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视眼 芪明颗粒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张力性调节和正视、近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18-1619,共2页
目的:研究张力性调节(tonic accommodation)与正视、近视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日本精工wv-500红外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正视、近视屈光度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的主觉验光,结果以等效球镜表示。在完全黑暗的暗室中适应10min后,以日本精工... 目的:研究张力性调节(tonic accommodation)与正视、近视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日本精工wv-500红外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正视、近视屈光度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的主觉验光,结果以等效球镜表示。在完全黑暗的暗室中适应10min后,以日本精工wv-500红外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张力性调节,结果以等效球镜表示。张力性调节和屈光度数均仅测量右眼。利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大学学生47名,年龄19~23(平均20.9±0.76)岁。主觉验光屈光度数-7.50^+0.25(均值-2.78±1.82)D;张力性调节-0.08~3.16(均值0.61±0.61)D。右眼屈光度数与张力性调节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仅为0.107,无明显的相关性。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张力性调节=0.71+0.035×屈光不正度数。结论:张力性调节和正视、近视度数存在有一定相关性,但是相关性不明显。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张力性调节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调节 正视 近视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