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应线圈炮电枢与驱动线圈间纵向动态边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治源 关晓存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5,共3页
线圈炮是直线电机的一种,和直线电机一样同样存在端部效应。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单级感应线圈炮的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发现端部效应所产生的后退衰减行波磁场是产生电枢截获现象的源头,为了避免或减少端部效应的影响,该文采用了补偿线圈的... 线圈炮是直线电机的一种,和直线电机一样同样存在端部效应。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单级感应线圈炮的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发现端部效应所产生的后退衰减行波磁场是产生电枢截获现象的源头,为了避免或减少端部效应的影响,该文采用了补偿线圈的方法对单级驱动线圈进行补偿,其优点是提高了感应线圈炮的效率,并且提出一种带补偿新型多级感应线圈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感应线圈炮 边端效应 补偿措施
下载PDF
H型钢端头数控火焰切割机工艺研究与运动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世亮 张建 +1 位作者 陆兵 李伟洪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60,共5页
介绍海洋石油平台上部模块多层结构建造中,主要建造结构件H型钢端头的数控火焰切割下料专用设备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研究采用三把切割枪联动将H型钢切断与端头成型、在切口上开坡口的数控切割工艺,分析计算三把切割枪各自的平面... 介绍海洋石油平台上部模块多层结构建造中,主要建造结构件H型钢端头的数控火焰切割下料专用设备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研究采用三把切割枪联动将H型钢切断与端头成型、在切口上开坡口的数控切割工艺,分析计算三把切割枪各自的平面运动轨迹与要求,并给出生产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H型钢端头 数控三枪联动 工艺研究 运动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大弧厚六翼星孔棒状发射药的燃烧特性
3
作者 贾永杰 杨建兴 +1 位作者 石先锐 崔鹏腾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2-725,共4页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大弧厚六翼星孔棒状发射药,利用密闭爆发器研究了不同长径比(L/D=1,2,6)、不同端面封堵层厚度/发射药弧厚比(s/e_1=0,0.05,0.1)的星孔棒状发射药燃烧特性,并结合某大口径火炮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星孔棒状发...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大弧厚六翼星孔棒状发射药,利用密闭爆发器研究了不同长径比(L/D=1,2,6)、不同端面封堵层厚度/发射药弧厚比(s/e_1=0,0.05,0.1)的星孔棒状发射药燃烧特性,并结合某大口径火炮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星孔棒状发射药燃烧稳定,呈平行层燃烧。长径比L/D由1增加至6时,燃烧渐增性因子Pr由0.285增加至0.447,增加了56.8%,而且最大压力点滞后。端面封堵发射药的L-B曲线显示了明显的降低起始燃烧活性和燃烧破孔特征。s/e_1由0增加至0.05、0.1时,星孔棒状发射药的起始气体生成量降低了约1/2,破孔时间介于燃烧10%~20%(已燃份数)发射药所需燃烧时间之间。选择合适封堵层厚度,可实现发射药燃气生成规律的可控调节。s/e_1由0增加至0.05、0.1时,最大膛压pm分别下降1.3%和3.5%,而离炮口32.5m处的弹丸初速分别提高0.28%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孔棒状发射药 长径比 端面封堵 燃烧特性 内弹道性能
下载PDF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谢春燕 高俊峰 朱齐阳 《上海航天》 2010年第4期49-55,共7页
基于对典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功能、组成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建立了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扩展ADC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系统可用性、可信性指标,对固有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考虑了干扰、对抗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对典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功能、组成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建立了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扩展ADC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系统可用性、可信性指标,对固有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考虑了干扰、对抗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与原模型相比,扩展模型更能反映系统的实战效能,可为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和作战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防御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 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扩展ADC模型
下载PDF
基于富氧顶吹炉喷枪插入深度软测量的喷枪端压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志豪 温开芬 +1 位作者 朱自科 冯丽辉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6年第2期120-123,139,共5页
首先对喷枪工作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生产台账数据,建立了喷枪插入深度机理软预测模型和喷枪端压动态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其次重点进行了基于喷枪插入深度软预测的喷枪端压模糊控制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效果优于... 首先对喷枪工作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生产台账数据,建立了喷枪插入深度机理软预测模型和喷枪端压动态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其次重点进行了基于喷枪插入深度软预测的喷枪端压模糊控制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效果优于PID控制。同时,通过OPC接口,在Win CC中实现了喷枪端压模糊控制曲线显示,为富氧顶吹炉喷枪控制的进一步工程实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富氧顶吹炉 喷枪插入深度 机理软预测模型 喷枪端压动态数学模型
下载PDF
醋酸丁酸纤维素对发射药涂覆层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鹏飞 廖昕 王泽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1,196,共7页
为提高发射药涂覆层在低温环境下的力学强度,选择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和TiO_2粉末作为钝感剂,分别按照不同比例与三胍-15药片(主要组分为NC和NG)混合,用醇酮溶液(乙醇与丙酮体积比为1∶1)配制成涂覆液,进而制成拉伸样品进行拉伸试验,来... 为提高发射药涂覆层在低温环境下的力学强度,选择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和TiO_2粉末作为钝感剂,分别按照不同比例与三胍-15药片(主要组分为NC和NG)混合,用醇酮溶液(乙醇与丙酮体积比为1∶1)配制成涂覆液,进而制成拉伸样品进行拉伸试验,来比较涂覆层与发射药的黏结强度,并通过三维视频观察分析涂覆位置断裂情况;采用端面局部阻燃(阻燃位置为发射药的端面,且发射药内孔保持通气状态)的方法,利用喷涂工艺制备得到涂覆发射药,并进行了密闭爆发器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钝感剂配方涂覆的发射药在不同温度下的L-B曲线。结果表明,在-40℃时,含有TiO_2的涂覆层力学强度较差,在TiO2质量分数为35%时达到相对最大值7.871MPa;而含有CAB的涂覆层黏结强度有所提高,在CAB质量分数为35%时达到9.970MPa。采用CAB作为钝感剂的涂覆发射药在-40℃下的燃烧渐增性相比采用TiO_2时提高了9.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端面局部阻燃 冷脆性 黏结强度 燃烧渐增性 钝感剂 醋酸丁酸纤维素 CAB
下载PDF
小口径异形线圈炮汇流端的结构优化与仿真
7
作者 黄小龙 王东方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2-36,70,共6页
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讨论了小口径异形线圈炮的工作原理。针对早期小口径异形线圈炮汇流端电流过大、应力分布不均匀,易造成汇流端局部断裂的问题,利用Ansys和Abaqu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汇流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 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讨论了小口径异形线圈炮的工作原理。针对早期小口径异形线圈炮汇流端电流过大、应力分布不均匀,易造成汇流端局部断裂的问题,利用Ansys和Abaqu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汇流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汇流端电流分布更加均匀,各薄弱点应力均在安全阈值内,满足了设计的裕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炮 汇流端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星型稳流器端部结构对水枪内流体整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海春 鄢利群 《机械工程师》 2021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星型稳流器结构简单,是消防直流水枪内部流动的整流装置。设计了凹陷、平齐、凸起3种星型稳流器的端部结构,形成9种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三叶片星型稳流器端部结构对直流水枪流动阻力和湍流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流器表面积越大,流... 星型稳流器结构简单,是消防直流水枪内部流动的整流装置。设计了凹陷、平齐、凸起3种星型稳流器的端部结构,形成9种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三叶片星型稳流器端部结构对直流水枪流动阻力和湍流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流器表面积越大,流动阻力越高;稳流器轴向长度增加,湍流动能损失越大。其中,稳流器入口侧凹陷、出口侧凸起是三叶片星型稳流器的最优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直流水枪 稳流器 端部设计 整流性能
下载PDF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发展动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车国帅 戚振东 王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11期1-4,22,共5页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是现代末端防御的关键武器,是现代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型作战力量的出现,人类对传统防空的认识在逐渐转变,末端防御装备的研制变得十分迫切,以适应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末端防御面临的挑战和几种典型弹炮...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是现代末端防御的关键武器,是现代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型作战力量的出现,人类对传统防空的认识在逐渐转变,末端防御装备的研制变得十分迫切,以适应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末端防御面临的挑战和几种典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炮结合 末端防御 现代防空
下载PDF
身管受端部效应影响的主测试截面的选取原则
10
作者 王换玉 张玉诚 才鸿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9-52,共4页
从身管的实际形态出发,分析讨论了自紧身管受端部效应影响时,阶梯圆柱段主测试截面的选取原则。其结果与圣维南原理定量判断相当。
关键词 端部效应 阶梯圆柱段 火炮 炮身
下载PDF
尾枪开闭对圆形喷灌机变量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与改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静 严海军 王春晔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77-1584,共8页
为了增加方形地块四角的灌溉面积,工程应用时经常在圆形喷灌机末端安装尾枪,而尾枪周期性地关闭和打开会改变喷灌机入机流量,导致喷灌施肥均匀性降低。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北斗技术控制尾枪开闭的圆形喷灌机变量施肥系统,并以安装D3000... 为了增加方形地块四角的灌溉面积,工程应用时经常在圆形喷灌机末端安装尾枪,而尾枪周期性地关闭和打开会改变喷灌机入机流量,导致喷灌施肥均匀性降低。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北斗技术控制尾枪开闭的圆形喷灌机变量施肥系统,并以安装D3000低压喷头和P85A摇臂式喷头为尾枪的圆形喷灌机为对象,研究了在尾枪关闭和打开两种工况下变量喷灌施肥均匀性。结果表明,圆形喷灌机行走状态下,尾枪关闭和打开两种工况时喷灌施肥均匀C*(UH)系数为66.1%-68.4%,电导率变异系数CV为0.9%-3.7%;圆形喷灌机停止状态下,尾枪关闭和打开两种工况时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为98.2%-99.2%,电导率变异系数CV为0.9%-2.1%。试验过程中尾枪定位和开闭切换由变量施肥系统自动控制,表明研发的变量施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喷灌机 尾枪 变量 喷灌施肥均匀性 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航炮的近距空战仿真结束判定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文海 张楠 +2 位作者 周思羽 孔繁峨 叶希贵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9-573,共5页
为改进当前基于航炮的近距空战仿真中过于简化的结束判定方法,首先分析了航炮攻击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空战中各个因素对航炮攻击的影响分析,构建了航炮攻击效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仿真结束判定方法。在不... 为改进当前基于航炮的近距空战仿真中过于简化的结束判定方法,首先分析了航炮攻击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空战中各个因素对航炮攻击的影响分析,构建了航炮攻击效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仿真结束判定方法。在不同空战想定条件下,对新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新仿真结束判定方法准确、实用,更能有效检验机动决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空战 航炮 仿真 结束判定方法
原文传递
Beam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the injector for a compact THz source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骥 裴元吉 +4 位作者 尚雷 冯光耀 胡桐宁 陈曲珊 李成龙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03-110,共8页
Terahertz radiation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due to its ability to penetrate deep into many organic materials without the damage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s. A free electron laser (FEL)-based THz source is ... Terahertz radiation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due to its ability to penetrate deep into many organic materials without the damage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s. A free electron laser (FEL)-based THz source is the best choice to produce high-power radiation. In this paper, a 14 MeV injector is introduced for generating high-quality beam for FEL, is composed of an EC-ITC RF gun, compensating coils and a travelling-wave structure. Beam dynamics simulations have been done with ASTRA code to verify the design and to optimize parameters. Simulations of the operating mode at 6 MeV have also been exec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ITC RF gun compensating coils travelling-wave structure start-to-end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