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nsic interrogation of diabetic endotheliti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 in heart failure 被引量:1
1
作者 Merlin C Thomas Pupalan Iyngkara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20年第8期409-418,共10页
Diabetic heart disease(DHD)can be classified as a primary consequence from several pathophysi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M)on cardiac tissues or secondarily in extracardiac tissues and is encountered ... Diabetic heart disease(DHD)can be classified as a primary consequence from several pathophysi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M)on cardiac tissues or secondarily in extracardiac tissues and is encountered as either primary or secondary complications of DM.Endothelitis is inflammation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and is likely to be seen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ho start to manifest an end organ complication of DM in this case DHD.Diabetes is a leading cause for many cardiovascular syndromes and diseases includi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however much remains unknown about the transition from diagnosed DM to clinical state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various mechanical and counterregulatory systems in the manifested complaint.Diastolic heart failure or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DHF/HFpEF),accounts for half of all CHF presentations,has DM as a major contributor,however,there remain large gaps in clin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understanding.This review aims to explore the microscopic aspects in diabetic endothelitis and provide a clinical link to with context to HFp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ic heart disease Diabetes mellitus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endothelitis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FLAMMATION
下载PDF
Surface patterning and modification of polyurethane biomaterials using silsesquioxane-gelatin additives for improved endothelial affinity 被引量:2
2
作者 HOU LinXi PECK Yvonne +1 位作者 WANG XiaoWen WANG DongA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596-604,共9页
Polyurethanes(PUs) are well-known for their biocompatibility but their intrinsic inert property hampers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Surface modifications are thus necessary to widen their us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Polyurethanes(PUs) are well-known for their biocompatibility but their intrinsic inert property hampers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Surface modifications are thus necessary to widen their us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work, surface modifications of PU were achieved first by incorporating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POSS), followed by alteration of the surface topography via the breath figures method. Subsequently, surface chemistry was also modified by immobilization of gelatin molecules through grafting,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urface cytocompatibili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was used to verify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ordered microstructures while static contact angle, FTIR and XPS confirmed the successful grafting of gelatin molecules onto the surfaces. In vitro culture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revealed tha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on the gelatin-modified surfaces, as shown by live/dead staining and WST-1 proliferation assa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rategies yielded an interface that improves cell attachment and subsequent growth. This enhancement i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quality biomedical implants such as vascular gra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TERIALS surface modification pattern POLYURETHANE SILSESQUIOXANE GELATIN endothelization
原文传递
红花黄色素对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文 金鸣 +2 位作者 李金荣 路彤 陈铁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0-701,共2页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 (S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探讨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VEC)和EVC 30 4细胞系分别分为PAF、SY、SY +PAF、银杏内酯(ginkolide)和 ginkolide...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 (S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探讨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VEC)和EVC 30 4细胞系分别分为PAF、SY、SY +PAF、银杏内酯(ginkolide)和 ginkolide +PAF 5组 ,以光镜和结晶紫比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和生物活性变化。结果 HVEC与PAF(10 -11~ 10 -6mol·L-1)孵育 30min后 ,其形态由长梭状或多边形变为椭圆或圆形 ,细胞间隙加大 ,由紧密排列变为疏松的单个细胞 ;HVEC与SY +PAF孵育后 ,形态变化与PAF所致相似 ,生物活性亦见下降趋势 ;HVEC与SY (0 5 71g·L-1)孵育仅 30min即出现形态改变 ,生物活性也有下降趋势 ;EVC 30 4与SY(1 143g·L-1)培养 4h后可致形态改变和生物活性下降。结论 在培养条件下未见SY拮抗PAF损伤内皮细胞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血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中药 植物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小口径微孔聚氨酯人工血管的动物体内植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潘仕荣 李松奇 +3 位作者 唐兴奎 郑欢玲 易武 陶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1-456,共6页
将内径4mm的聚氨酯微孔人工血管植入Beagle狗体内,置换一段腹主动脉,研究血管内腔的内皮细胞化过程。该小口径血管具有以下特点:内腔偶联水蛭素以增加抗血栓性;顺应性接近天然血管;血管内表面孔径为40μm,并且管壁的孔径由内到外呈梯度... 将内径4mm的聚氨酯微孔人工血管植入Beagle狗体内,置换一段腹主动脉,研究血管内腔的内皮细胞化过程。该小口径血管具有以下特点:内腔偶联水蛭素以增加抗血栓性;顺应性接近天然血管;血管内表面孔径为40μm,并且管壁的孔径由内到外呈梯度增大。植入初始,人工血管内腔先吸附血浆纤维蛋白。14d见有少量梭形内皮样细胞生成。41d后形成完整内膜,由表面的内皮细胞单层和其下的平滑肌细胞组成。90d后生成稳定的内膜,平均厚度223μm。偶联水蛭素组和无偶联水蛭素组的通畅率分别为88.9%和75.0%。结果表明,改善抗血栓性、顺应性和微观结构可提高小口径人工血管的性能,有效促进内腔自然内皮细胞化,显著提高长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人工血管 水蛭素 顺应性 超微结构 内皮细胞化
下载PDF
皮肤毛细血管瘤模型鸡冠的激光和光动力学治疗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廖明德 赵劲民 +3 位作者 陈石海 韦强 殷国前 刘庆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进一步探索毛细血管瘤的激光和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机制。方法取6月龄雄性莱亨鸡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鸡冠未处理侧作为自身对照。A组:不作任何处理;B、C组:分别以能量密度10J/cm2和15J/cm2激光照射鸡... 目的进一步探索毛细血管瘤的激光和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机制。方法取6月龄雄性莱亨鸡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鸡冠未处理侧作为自身对照。A组:不作任何处理;B、C组:分别以能量密度10J/cm2和15J/cm2激光照射鸡冠1次,持续2~3min;D组:于左腋下静脉注射血啉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10mg/kg1次;E、F组:同D组注射HMME后10min,分别以能量密度为10J/cm2和15J/cm2激光照射鸡冠。观察处理后动物一般情况,并于处理后14d取各组鸡冠组织块行HE染色观察,计算毛细血管减少率,并行TUNEL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术后动物一般情况良好,无死亡,A组及D组鸡冠外形及色泽无明显变化,其余各组出现灰白斑,组织水肿、坏死和黑痂。组织学观察A、D组鸡冠无明显变化,其余各组可见组织液渗出、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数目减少、血管管径变小及管腔内血栓形成,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A~F组毛细血管减少率分别为7.87%±2.50%、48.58%±5.10%、57.58%±8.17%、8.84%±3.13%、61.26%±16.87%、68.56%±10.54%;凋亡指数分别为1.05±0.76、82.22±6.18、94.13±1.64、1.38±0.52、101.88±5.94、104.88±6.22;B、C、E、F组两项指标与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E组间及C、F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和E、F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及PDT治疗毛细血管瘤除了直接封闭血管外,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也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瘤 光动力学疗法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水蛭素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生成及活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敏 张维东 +3 位作者 崔连群 王晓军 烟玉琴 秦风菊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研究凝血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及重组水蛭素的作用。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第2-5代分组后与凝血酶(4.0 ku/L)共同温育,同时分别加入水蛭素(6.0 ku/L)和肝素(6.0 ku/L),在不同时间,用逆转录聚... 研究凝血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及重组水蛭素的作用。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第2-5代分组后与凝血酶(4.0 ku/L)共同温育,同时分别加入水蛭素(6.0 ku/L)和肝素(6.0 ku/L),在不同时间,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的方法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凝血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重组水蛭素可以有效地阻断凝血酶的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凝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角膜内皮炎房水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DNA及带状疱疹病毒DNA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健华 孙洪臣 李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角膜内皮炎的诊断价值,并以此解释病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角膜内皮炎的患者12例(12眼)及临床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15例(15眼)分别用PCR方法进行房水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DNA...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角膜内皮炎的诊断价值,并以此解释病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角膜内皮炎的患者12例(12眼)及临床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15例(15眼)分别用PCR方法进行房水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DNA及带状疱疹病毒(VZV)DNA的检测,结果采用分类变量资料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确切概率比较。结果共扩增角膜内皮炎患者12例(12眼),HSVⅠ阳性者5例(5眼),阳性率为41.67%,共扩增对照组15例(15眼),HSVⅠ阳性者0例,阳性率为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CR技术检测角膜内皮炎患者房水中的HSVⅠ,可在分子水平上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聚合酶链反应 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下载PDF
16例角膜内皮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建国 谢南明 +2 位作者 吕旭菁 潘恂 陶剑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始3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部分患者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及其它诱因,所有患者均具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经抗病...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始3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部分患者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及其它诱因,所有患者均具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经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疗效满意。结论角膜内皮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手段;临床诊断后,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振 郝芳芳 +3 位作者 罗良生 李莉 米琼宇 黄宗堃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组,②假穿刺组,③SAH组,④SAH+E2组,⑤SAH+安慰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内皮素-1(ET-1...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组,②假穿刺组,③SAH组,④SAH+E2组,⑤SAH+安慰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内皮素-1(ET-1)含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判断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SAH后7 d SAH+E2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与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明显变大(P<0.01);与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SAH+E2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减少(P<0.01);TUNEL染色显示SAH+E2组颞叶皮质神经元凋亡程度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显著性减轻。结论持续给予E2维持其生理浓度可以有效预防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部分可能与E2可以抑制ET-1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内皮素-1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型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欧降红 阿不来提.艾则孜 万雪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监测两组偏头...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监测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次、头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疗程6周后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水平均较前有所下降(P<0.05),一氧化氮水平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辨证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治疗有效,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痰浊上扰型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芪脂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海英 杨晓庆 +1 位作者 李海敏 樊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652-1654,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芪脂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心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取材后观察各组家兔血浆及心肌组织的内皮索(ET)含量...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芪脂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心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取材后观察各组家兔血浆及心肌组织的内皮索(ET)含量和血清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E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NOS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芪脂饮可能是通过调节ET和NOS的平衡,以改善AS所致的心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最终起到防治AS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脂饮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舒缩功能 内皮素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E-cadherin/β-catenin和LYVE-1在人肺癌细胞、血管及淋巴管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洋 翁姗姗 +5 位作者 赵玲辉 周显礼 肖建兵 李晓冬 叶桐 徐晓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6-207,210,共3页
目的观察E-cadherin和β-catenin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探讨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在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肺癌手术材料30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cadherin、β-catenin和LYVE-1在癌细胞、血管及淋巴管的表达。结果... 目的观察E-cadherin和β-catenin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探讨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在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肺癌手术材料30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cadherin、β-catenin和LYVE-1在癌细胞、血管及淋巴管的表达。结果癌细胞的E-cadherin、β-catenin呈阳性表达;低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E-cadherin表达减弱。淋巴管的LYVE-1阳性表达,E-cadherin阴性表达,β-catenin弱阳性表达。各分子在血管均为阴性表达。结论LYVE-1在淋巴管特异性表达;E-cadher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呈负相关;E-cadherin/β-catenin复合物在肿瘤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钙粘蛋白 Β-连环素 淋巴管内皮细胞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形成影响因素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唤青 杨锦嫒 +1 位作者 周佩文 黄石兵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1期14-16,共3页
30例SLE患者伴血栓形成7例,发生率为23.3%。通过PAGT、vWF:Ag、Fn、APTT、ATⅢ:Ag、ATⅢ:C、PLG及LA、ACA的检测并复习文献,认为血管内皮损伤、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获得性抗血栓形成机制的缺陷(PC、PS、ATⅢ)及纤溶机制的改变... 30例SLE患者伴血栓形成7例,发生率为23.3%。通过PAGT、vWF:Ag、Fn、APTT、ATⅢ:Ag、ATⅢ:C、PLG及LA、ACA的检测并复习文献,认为血管内皮损伤、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获得性抗血栓形成机制的缺陷(PC、PS、ATⅢ)及纤溶机制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 红斑狼疮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烧伤大鼠早期脏器通透性变化与病理改变的联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晓明 朱兆明 +9 位作者 梁延杰 陆江阳 王晓虹 孔秋华 王亚平 秦勤 杨毅 杨建法 张桂香 李玲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烧伤早期脏器通透性变化与病理变化的联系。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Ⅲ度面积烫伤模型,观察了伤前及伤后八个时相点的五种脏器(心、肺、肝、肾、肠)含水量及蛋白含量值的改变,及相应条件下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目的:为了探讨烧伤早期脏器通透性变化与病理变化的联系。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Ⅲ度面积烫伤模型,观察了伤前及伤后八个时相点的五种脏器(心、肺、肝、肾、肠)含水量及蛋白含量值的改变,及相应条件下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1)烧伤后3h起各脏器出现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或0.01),峰值在48h内,心、肺出现早于其它脏器(8h、12h),增幅以肺、肾两脏器最高;(2)各脏器蛋白含量值,烧伤后8~72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0.01),以心、肝、肾为著;(3)病理形态学观察(光、电镜),8h病变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肺、肾等脏器内皮细胞变性、水肿改变和一些脏器实质细胞的局灶性变性坏死。(4)ET-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8h组各脏器实质细胞ET-1阳性反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大鼠烧伤早期可出现内皮细胞变性、微血管通透性升高等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病理学 毛细血管通透性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健肾冲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TGF-β_1、ET-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建伟 刘占民 +5 位作者 徐丽梅 蔡庆 陈宝 魏汉林 侯杰 董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 :观察健肾冲剂对慢性肾衰竭 (CRF)大鼠残肾组织中 TGF-β1 、ET- 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 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 CRF模型 ,将 5 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病理对照组、保肾康组、洛汀新组、健肾冲剂组、正常组 ,用 RT- PCR技... 目的 :观察健肾冲剂对慢性肾衰竭 (CRF)大鼠残肾组织中 TGF-β1 、ET- 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 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 CRF模型 ,将 5 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病理对照组、保肾康组、洛汀新组、健肾冲剂组、正常组 ,用 RT-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残肾组织中 TGF-β1 、ET- 1m RNA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肾组织中 TGF-β1 、ET- 1m RNA表达最弱 (P<0 .0 1) ,病理对照组肾组织中 TGF-β1 、ET- 1m RNA表达最明显 (P<0 .0 1) ,健肾冲剂组肾组织中 TGF- β1 、ET- 1m RNA表达较保肾康组及洛汀新组有明显下降 (P<0 .0 1)。结论 :健肾冲剂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 TGF- β1 、ET- 1m RNA表达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肾冲剂 慢性肾衰竭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素-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在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海洋 冯静茹 +4 位作者 史贺 王腾飞 王紫监 程光慧 毕胜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132只,为探究去卵巢对心肌IR损伤的影响,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去卵巢组、联合组,每组12只;为探究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132只,为探究去卵巢对心肌IR损伤的影响,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去卵巢组、联合组,每组12只;为探究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iNOS)在去卵巢加重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84只大鼠IR造模前进行去卵巢、尾静脉注射过表达eNOS或敲低iNOS的腺相关病毒,分为阴性假手术组、阴性IR组、阴性联合组、eNOS+IR组、eNOS联合组、iNOS小干扰RNA(si-iNOS)+IR组、si-iNOS联合组,每组12只。检测每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心肌e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联合组心肌iNOS表达、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和CK-MB水平增高,心肌eNOS表达、LVEF和LVFS水平降低(P<0.05)。与阴性联合组比较,eNOS联合组和si-iNOS联合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和CK-MB水平降低[(23.51±3.22)%、(26.21±2.93)%vs(58.78±5.42)%,(176.31±15.48)U/L、(169.52±17.12)U/Lvs(328.85±37.12)U/L,(35.41±6.41)U/L、(34.77±5.94)U/Lvs(88.73±9.14)U/L,P<0.05],LVEF、LVFS水平增高[(41.31±3.12)%、(42.09±3.41)%vs(30.77±2.15)%,(21.47±1.57)%、(21.32±1.42)%vs(15.92±1.33)%,P<0.05]。结论eNOS表达降低、iNOS表达增高可加重去卵巢大鼠心肌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卵巢切除术 内皮型NOS 诱导型NOS
下载PDF
磷酸酶PHLPP1转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兴利 杨丁友 +4 位作者 颜伟 尚爱加 卢才义 许会彬 王士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酶PHLPP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基础表达及转基因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分3组处理,分别为未转染组、转染pcDNA3-GFP组和转染pcDNA3HA-PHLPP组。通过构建pcDNA3HA-PHLPP1质粒并瞬时转染HUVEC。以细胞... 目的探讨磷酸酶PHLPP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基础表达及转基因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分3组处理,分别为未转染组、转染pcDNA3-GFP组和转染pcDNA3HA-PHLPP组。通过构建pcDNA3HA-PHLPP1质粒并瞬时转染HUVEC。以细胞计数及噻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 ting定量磷酸酶PHLP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基础状态下HUVEC不表达PHLPP1。转染pcDNA3HA-PHLPP1组明显增加PHLPP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pcDNA3-GFP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3组的细胞增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MTT吸收度A值分别是0.134±0.015,0.133±0.014,0.137±0.016,细胞计数为(8.293±0.962)×105,(7.937±0.101)×105,8.127±0.112)×105。结论 PHLPP可能不是调节HUVEC增殖的最重要信号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PHLPP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转基因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彬 何胜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障碍是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首要因素,内皮祖细胞能够定向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促进内皮修复和血管新生,因此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内皮祖细胞移植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冠心病 内皮修复 血管新生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不对称二甲精氨酸的影响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菊香 汪进益 +3 位作者 苏海 饶芳 程晓曙 吴清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 o X-LDL)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HUVECs)上清液中不对称二甲精氨酸 ( ADMA)浓度的影响及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 Jaffe法培养原代 HUVECs,取生长良好的 3~6代 HUVECs用于实验 ,分为 ... 目的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 o X-LDL)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HUVECs)上清液中不对称二甲精氨酸 ( ADMA)浓度的影响及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 Jaffe法培养原代 HUVECs,取生长良好的 3~6代 HUVECs用于实验 ,分为 1空白对照组 :加 DMEM培养液 ;2 ox-L DL组 :分别加入 ox-LDL ( 10 0 mg/L,15 0 mg/L) ;3 o X-LDL+卡托普利组 :同时加入 15 0 mg/L o X-LDL 及卡托普利 ( 5 0 mg/L、10 0 mg/L)共孵 2 4h后 ,分别测定上清液中 ADMA、左旋精氨酸 ( L-arg)、一氧化氮 ( NO)和内皮素 ( ET)的浓度 ,并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的活性。结果  ox-L DL组 ADMA、ET的量及 ACE活性增加 ,而 NO的量减少 ,且呈浓度依赖性。卡托普利干预后 ,上清液中 ADMA、ET的浓度减少 ,ACE活性降低 ,NO的量增加 ,而 L -arg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ox-L DL通过增加 ADMA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卡托普利则能通过减少 ADMA减轻 ox-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型 内皮细胞 不对称性二甲精氨酸 卡托普利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30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3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临床收集30例角膜内皮炎的患者,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病毒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愈后。结果:盘状型角膜内皮炎视力恢复和(角膜后沉着物)KP消退时间最快,线状型角膜内皮炎视力恢复和KP消退时间最慢...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临床收集30例角膜内皮炎的患者,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病毒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愈后。结果:盘状型角膜内皮炎视力恢复和(角膜后沉着物)KP消退时间最快,线状型角膜内皮炎视力恢复和KP消退时间最慢,所有患者KP消退的时间均要长于视力恢复的时间。结论:抗病毒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角膜内皮炎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抗病毒制剂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