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Protective Behaviors: The Social Brain and the Mental Immune System
1
作者 Dingyu Chu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8年第1期31-55,共25页
The physical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body consists of the protective organs for vulnerable body parts-functions and the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invaders (pathogens), but to survive, the body also requires ... The physical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body consists of the protective organs for vulnerable body parts-functions and the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invaders (pathogens), but to survive, the body also requires the protective social groups for vulnerable social members-functions and the protective instinctive mental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adversities such as hardship, danger, and unfamiliarity-uncertainty. As a result,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body consists of the social brain to set up the protective social groups for vulnerable social members-functions and the mental immune system to produce the protective mental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advers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from the social brain, the protective social groups include alliance group for vulnerable individuals, kinship-friendship group for vulnerable children, interdependent specialists group for vulnerable pregnant females, territorial group for social boundary, connective group for social connection, and competitive group for social competition. From the mental immune system, the mental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comforter against hardship, hyperactivity against danger, phobia against unfamiliarity-uncertainty, and rationality against unfamiliarity-uncertainty. The overactive mental immune system causes mental allergies and auto immune diseases as personality-mental disorders against ubiquitous harmful and harmless perceived adversities, correlating to physical allergies and auto immune diseases against ubiquitous harmful and harmless detected invaders. The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also produces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moralities, social organizations, social systems, religions, and cultures 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mental protective system is the source of protective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SOCIAL Brain mental Immune SYSTEM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SYSTEM TRAITS PERSONALITY Disorders Psychotherapy Religions Western Culture Eastern Culture protective BEHAVIORS
下载PDF
The Eigh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Dingyu Chu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8年第6期369-398,共30页
The proposed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s the mental protective system whose different parts emerge and mature in the eight differen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 The proposed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s the mental protective system whose different parts emerge and mature in the eight differen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social interactions. The proposed eigh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are childhood (infancy, toddlerhood, pre-juvenile age, and juvenile age), adolescence, early young adulthood, late young adulthood, early middle adulthood, late middle adulthood, early late adulthood, and late late adulthood. The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socialities (collectivistic, individualistic, interdependent, and generativity), three worldviews (territorial,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and the mental immune system for four regulated and unregulated countermeasures (hyperactivity, phobia, comforter, and rationality) against adversities. During childhood, dependent children have collectivistic sociality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committed parents and territorial worldview with the boundary of family. Children start with the unregulated mental immune system without delayed gratification due to mental immaturity, and gradually acquire the regulated mental immune system with delayed gratification through mental maturity. Adolescents transit to adulthood. Independent adults have the regulated metal immune system, individualistic sociality with 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ve-cooperative worldviews without boundary. After the age of 50, older people as elder leaders-mentors develop generativity sociality to protect next generation.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mental protective system as the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explains clearly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the human evolution, the Piage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Erikson’s psychosocial (ego-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fucius’ (educated person’s) six milestones of life,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 in the Abrahamic religions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and Confuci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Brain Human Evolution Jean Piaget. Erik ERIKSON Confucius Abrahamic RELIGIONS Confucianism
下载PD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n Genome Editing
3
作者 石佳友 胡新平 CHEN Feng(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2年第5期837-867,共31页
Introducing the human rights perspective into the multi-dimensional governance of human genome editing activities would help define boundaries for the behaviors of stakeholders such as the state, researchers, ethics c... Introducing the human rights perspective into the multi-dimensional governance of human genome editing activities would help define boundaries for the behaviors of stakeholders such as the state, researchers, ethics committee members, and the public, and clarify specific practices of these subjects or entiti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rights obligations. Based on the human dignity principle, humans must never be used as a means to an en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right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informed consent, the primacy of life, and risk control in genome editing, as well as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embryos. The right to privacy corresponds to the confidentiality obligations and non-intervention obligations of relevant parti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sensitive personal information points to the special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regard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genome-edited humans requires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justification, and should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ome editing human dignity right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ight to privacy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下载PDF
A Study of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and its Related Issues
4
作者 Liu L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7年第2期12-13,共2页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enacted since October 1, 1993, although the body of consumers rights, right to health and life aspects of the more detailed provisions, but the spirit of da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enacted since October 1, 1993, although the body of consumers rights, right to health and life aspects of the more detailed provisions, but the spirit of damages to th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without effective feasible regulations, so that in judicial practice, judgments of similar cases the results vary greatly. Contrary to the equity of the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same principle, can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deeper.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 necessary trend to make up for the legislative defects of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and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MERS 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下载PDF
中国绿色税收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磊 周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34-44,共11页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实证研究2010—2020年我国绿色税收的双重红利效应。结果显示(:1)绿色税收对工业废水排放、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以及绿色全要素生产...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实证研究2010—2020年我国绿色税收的双重红利效应。结果显示(:1)绿色税收对工业废水排放、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以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现阶段中国绿色税收总体上存在环境红利,暂未实现经济红利。(2)在分绿色税收类型的异质性分析中,资源占用型绿色税收和行为引导型绿色税收具有减排效应,环境保护税并未减少污染物排放;行为引导型绿色税收显著降低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保护税和资源占用型绿色税收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3)在分区域的异质性分析中,东部地区绿色税收对两类污染物排放具有抑制性,中部和西部区域仅有效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三个区域的绿色税收对绿色全要生产率均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为构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中国绿色税收体系,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收 环境保护税 双重红利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刑法保护——对我国《刑法》第236条之一的立法论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8,共12页
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男性的性权益保护存在不均衡、不完整情况。并且学界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益尚未达成共识,致使对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并不完整。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以及以性别不同为基础的心理差异,家长主义应当介入未... 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男性的性权益保护存在不均衡、不完整情况。并且学界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益尚未达成共识,致使对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并不完整。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以及以性别不同为基础的心理差异,家长主义应当介入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根据平等原则以及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要求,加强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具有必要性。为实现对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周延保护,首先,应将身心健康作为被性侵未成年男性的首要法益;其次,应扩充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犯罪对象,将男性也纳入本罪保护范围,并将年龄保护区间扩大至14周岁到18周岁;再次,还需增设负有照护职责人员猥亵罪,以完善对未成年男性的保护;最后,应强化未成年男性保护行政、刑事衔接,凝聚法治保护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未成年男性性权益保护 儿童身心健康利益最大化 未成年人平等保护 特定关系伦理纯洁性
下载PDF
油泥污染土壤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金玉 张钰莹 沙基罗维奇 《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双碳”背景下,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油泥污染土壤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业危险废物,由于其产量大、污染重、具有资源回收价值等特点,其处理和回用已成为目前国内外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油泥污染土壤处理技术也成为了当前从业者的研... “双碳”背景下,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油泥污染土壤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业危险废物,由于其产量大、污染重、具有资源回收价值等特点,其处理和回用已成为目前国内外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油泥污染土壤处理技术也成为了当前从业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当前油泥污染土壤的污染现状和处理现状,综述了油泥污染土壤处理技术方法中热化学清洗法、萃取法、热解法和电化学生物耦合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围绕这几类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性研究展开分析,列举了一些较为前沿的研究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文末,对油泥污染土壤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油泥污染土壤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者进行油泥污染土壤处理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油泥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环境保护 资源回收
下载PDF
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护之研究的述评
8
作者 杨菲 王卫红 高德轩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从“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研究现状”切入,收集、整理国内近二十年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其中的规律、特点,阐述代表性研究内容,发现近十年来关于精神障碍患者之权利保护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先冷中热后缓”的状态,高水平... 从“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研究现状”切入,收集、整理国内近二十年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其中的规律、特点,阐述代表性研究内容,发现近十年来关于精神障碍患者之权利保护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先冷中热后缓”的状态,高水平论文数量占比不低但分布不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某几项热点权利,而在研究方法方面则以理论探讨和研究为主、较少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患者 权利保护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保护性约束手套在精神科的应用
9
作者 马秀芹 王芳 黄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制作的保护性约束手套在精神科临床使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病房收治的兴奋躁动、暴力冲动、消极高风险等需进行手部约束的60例精神障碍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型保护约束...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制作的保护性约束手套在精神科临床使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病房收治的兴奋躁动、暴力冲动、消极高风险等需进行手部约束的60例精神障碍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型保护约束带;观察组选择保护性约束手套。观察比较2种保护性约束的效果(病人自伤率、医务人员抓伤率)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病人自伤率、医务人员抓伤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使用保护性约束手套满意度96.67%,传统型约束带满意度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手套能够更加有效地约束和保护病人手部,降低了精神障碍病人自伤率、医务人员抓伤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约束手套 精神障碍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AD大鼠过氧化应激和认知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0
作者 廖冬燕 康雪莹 +5 位作者 吴展帅 韦海宏 农清栋 奚锦要 姜俊玲 屈泽强 《广西中医药》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红景天苷对双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体内过氧化应激和认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红景天苷高剂量组、红景天苷低剂量组,每组1...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红景天苷对双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体内过氧化应激和认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红景天苷高剂量组、红景天苷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通过两次双侧脑室注射STZ制备AD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则双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造模后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分别以高剂量(50 mg/kg)、低剂量(25 mg/kg)红景天苷腹腔注射3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以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大鼠认知行为学的改变,以活性氧(ROS)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海马匀浆ROS水平,以羟胺法测定血浆和海马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以钼酸铵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TBA)检测MDA的含量。结果:MWM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双侧脑室注射STZ后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保留能力明显受损,红景天苷腹腔注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高剂量效果更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匀浆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浆和海马组织中T-SOD、CAT、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大鼠海马匀浆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浆和海马组织T-SOD、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剂量组大鼠血浆和海马组织中CAT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红景天苷对AD模型大鼠认知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应,其作用可能与升高体内T-SOD、CAT、GSH-Px多种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海马ROS水平及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应激 认知损伤 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精神障碍者人权保障法治进路:理论机理与构建指向
11
作者 王奕 姚建宗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从社会现状以及当下司法实践观之,精神障碍者的人权保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精神障碍者人权保障领域,存在着精神卫生类立法不完善、非自愿住院标准欠妥以及社会歧视现象严重三大困境。对此,应坚持有关精神障碍者人权保护的基本原... 从社会现状以及当下司法实践观之,精神障碍者的人权保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精神障碍者人权保障领域,存在着精神卫生类立法不完善、非自愿住院标准欠妥以及社会歧视现象严重三大困境。对此,应坚持有关精神障碍者人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建构具体规则,通过在实践中贯彻法律保留原则,重塑非自愿住院标准,多主体、多方位努力消除对精神障碍者的偏见和歧视,实现精神障碍者人权的多方位保障,推动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者 弱势群体 人权保障 人格权 自由权 隐私权
下载PDF
保护性睡眠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睡眠质量的研究
12
作者 黄啊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07-1509,1513,共4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睡眠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激... 目的:探讨保护性睡眠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睡眠干预。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产妇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McGill规范量表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比较2组产妇心理弹性的变化,并比较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AIS评分、疼痛McGil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护性睡眠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的方案能够显著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睡眠质量,减轻疼痛,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睡眠 激励式心理护理 剖宫产 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心理弹性 疼痛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浅谈朱鹮生态区肉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
13
作者 王成隆 钟红梅 +2 位作者 王占宏 李玉柱 陈琳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做好世界珍禽、国宝朱鹮主要的野生种群栖息地之一陕西省洋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好朱鹮生态区的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稳步增收的矛盾。[方法]总结洋县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措施,提出进一步综合利... [目的]为了做好世界珍禽、国宝朱鹮主要的野生种群栖息地之一陕西省洋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好朱鹮生态区的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稳步增收的矛盾。[方法]总结洋县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措施,提出进一步综合利用秸秆的建议。[结果]截至2022年底,洋县培育建成肉牛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8个、示范村22个、示范场(户)56个,建设饲草青贮处理设施128处,配备青贮处理机械197台(套),年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14.3万t,全县肉牛产业年产值达9.8亿元,做到了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杜绝了焚烧作物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国宝朱鹮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结论]实现了朱鹮生态区环境保护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肉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和谐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生态区 肉牛 秸秆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长远航舰艇部队官兵心理健康防护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修堂 王杨 +2 位作者 樊伟 刘晓春 周锡芳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第6期586-587,共2页
职业特殊性对舰艇部队官兵的心理品质产生新的要求,通过总结影响舰艇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素,提出加强舰艇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保障的意义和建议,为舰艇部队官兵心理防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舰艇官兵 心理健康 防护
下载PDF
结构式风险评估在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邵华 李立华 +1 位作者 王黎 谢美香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评价结构式风险评估在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验性评估进行临床判断,对高危患者采用常规保护性约束;试验组患者采用结构式风险评估进行临床判断,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试... 目的评价结构式风险评估在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验性评估进行临床判断,对高危患者采用常规保护性约束;试验组患者采用结构式风险评估进行临床判断,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暴力攻击行为事件的发生率、约束率降低,住院天数缩短(P<0.01或P<0.05)。结论结构式风险评估能够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暴力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降低暴力攻击行为事件的发生,减少了保护性约束的使用,值得在精神科护理领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式风险评估 保护性约束 精神障碍 攻击行为
下载PDF
个体-组织文化契合对敬业度的作用路径研究——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27
16
作者 高建丽 张同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9,共9页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对个体-组织文化契合的结构维度进行提炼和验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个体-组织文化契合对敬业度的作用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在个体-组织文化契合三个维度对敬业度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心理...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对个体-组织文化契合的结构维度进行提炼和验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个体-组织文化契合对敬业度的作用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在个体-组织文化契合三个维度对敬业度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心理资本在精神激励、利益保障对员工敬业度的作用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行为支持对员工敬业度的作用路径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个体-组织文化契合可提升员工心理资本水平,激发员工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敬业态度及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激励 利益保障 行为支持 敬业度 心理资本
下载PDF
法与标准实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约束保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彬 沈念红 +3 位作者 常洁 胡筱峰 张月 王东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调查,总结分析在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神卫生法及《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约束保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法与标准实施前(对照组)后(观察组)的约束保护护理措...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调查,总结分析在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神卫生法及《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约束保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法与标准实施前(对照组)后(观察组)的约束保护护理措施的落实,分析比较两组措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约束保护的护理管理质量影响。结果两组约束保护的医嘱正确执行合格率、护理程序应用合格率、护理记录合格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约束率、依从率、平均每人次约束时间、平均每人约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人员历次考核中对约束保护相关理论及实践操作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卫生法及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约束保护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法 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 精神障碍 约束保护
下载PDF
婚姻对个体精神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东霞 谌新民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4期103-110,共8页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已婚者比离婚、丧偶和未婚者的抑郁水平更低;从未结婚者抑郁程度最高,离婚者抑郁程度次之,再次是丧偶者的抑郁程度;并且婚姻对男性精神健康保护效应大于女性。分居会降低个体精神健康水...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已婚者比离婚、丧偶和未婚者的抑郁水平更低;从未结婚者抑郁程度最高,离婚者抑郁程度次之,再次是丧偶者的抑郁程度;并且婚姻对男性精神健康保护效应大于女性。分居会降低个体精神健康水平,这种作用对农村男性更加显著,说明婚姻对精神健康的保护效应受到婚姻质量的影响。婚姻匹配方式会显著影响女性精神健康:女性与受教育程度相当或者低于自己的男性结婚,其抑郁水平会增加,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高质量的婚姻对个体精神健康具有保护效应,家庭和婚姻能有效改善个体精神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健康 婚姻 保护效应
下载PDF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方案的设计及应用实践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华智 张闻 张华磊 《浙江电力》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提出了包括安全域、网络边界、网络环境3层防护的企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方案,在具体案例中得到应用实践。实现了企业服务器域与桌面终端域的划分、域间路由的动态计算、各网关和链路的热备冗余,全面提高了网络及业务系统的网络容错... 提出了包括安全域、网络边界、网络环境3层防护的企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方案,在具体案例中得到应用实践。实现了企业服务器域与桌面终端域的划分、域间路由的动态计算、各网关和链路的热备冗余,全面提高了网络及业务系统的网络容错性、稳定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 安全域 边界防护 网络环境防护 动态路由
下载PDF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蔡志翔 李宛 李恩慈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8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院241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1名护士中最近6个月发生过针刺伤的185人,占76.8%,主要为注射或抽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28.2%)和浸泡前取下针头时(29.6%);操...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院241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1名护士中最近6个月发生过针刺伤的185人,占76.8%,主要为注射或抽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28.2%)和浸泡前取下针头时(29.6%);操作时不戴手套的124人(51.5%);针刺伤后没有向上级汇报的210人,占87.1%;针刺伤后表现为无可奈何的125人(51.9%),感到害怕的96人(39.8%);护士认为领导对针刺伤不重视的169人,占70.1%;伤后能采取较正确的方法处理伤口的仅占44.0%。[结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发生率高,刺伤后大多数护士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伤 护士 职业防护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