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3D simulation and optimized management model of groundwater systems based on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1
作者 Zhang Guang-xin Deng Wei He Y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Through the study of mutual process between groundwater systems and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the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is brought into groundwater systems model as the important water consumption item ... Through the study of mutual process between groundwater systems and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the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is brought into groundwater systems model as the important water consumption item and unification of groundwater抯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at Da抋n in Jilin province, a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ed management model of groundwater systems was established. All water balance components of groundwater systems in 1998 and 1999 were simulated with this model and the best optimal exploitation scheme of groundwater systems in 2000 was determined, so that groundwater resource was efficiently utilized and good economic, ecologic and social benefit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systems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model optimized management model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
下载PDF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regional water demand for instream flow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被引量:7
2
作者 ZHANG Yuan YANG Zhi-feng Wang Xi-q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31-1039,共9页
In order to realistically ref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al water demand for instream flow and river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as well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that water demand may be counted repeatedly, a conce... In order to realistically ref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al water demand for instream flow and river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as well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that water demand may be counted repeatedly, a concept of regional water demand for minimum instream flow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concept wa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river functions and calculating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for a river. The Yellow River watershed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calculation methodology for regional water demand. CaI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ater demands among the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gional water demand at the downstream of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largest about 14.893 × 10^9 m^3/a. The regional water demand of upstream, Lanzhou-Hekou section is the smallest about -5.012 × 10^9 m^3/a. The total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23.06 × 10^9 m^3/a, about the 39%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should not exceed 61%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Yellow River Basin. That means the maximum available surface The regional river ecological water demands at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Longyangxia-Lanzhou Section exceed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produced in its region and need to be supplemented from other regions through the water rational planning of watershed water resources. These results provides technical basis for rational plan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water demand instream flow environmental flow METHODOLOGY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Water Pricing Policy on Local Environment-An Analysis of Three Irrigation Districts in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HAN Hong-yun ZHAO Lian-g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72-1478,共7页
As a high priority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water scarcity, the effect of water pricing policy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especially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Using household-level panel data of three irriga... As a high priority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water scarcity, the effect of water pricing policy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especially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Using household-level panel data of three irrigation districts (IDs) in the northern China, this paper prob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water price rising on local environment. The examination shows that farmers will reduce the rice area as a response to the rising surface water prices. The changing cropping pattern will exert three-fol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cluding the dropping groundwater level resulting from the reduction of seepage and percolation of irrigated water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the negative effect of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the loss of field irrigation facilities. Water pricing is not a valid means of significantly reducing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due to the substitution of groundwater for surface water, it will lead to nega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 It is an imperative task for Chines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t 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pricing water demand irrigation district non-point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effect
下载PDF
面向生态环境复苏的生态流量优化计算研究
4
作者 韩会玲 张剑 +2 位作者 朱晓娟 付意成 李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5-247,共13页
当前多数中小河流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亟需开展河道的生态环境复苏工作,在河流生态流量确定过程中也存在计算方法不易推广和生态因子难以量化的问题。面向河道生境最大程度改善的河流生态复苏通常以水量保障和水环境改善为基础,并且... 当前多数中小河流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亟需开展河道的生态环境复苏工作,在河流生态流量确定过程中也存在计算方法不易推广和生态因子难以量化的问题。面向河道生境最大程度改善的河流生态复苏通常以水量保障和水环境改善为基础,并且也是对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中自然化修复理念的有效落实。为满足北方缺水河流的生态水量要求,该研究选取指示物种,借助二维水动力栖息地模拟模型和Penman-Monteith公式,开展恢复河流功能自然化、实现河流径流自然过程的研究。首先以恢复河流自然状态为目标,并以龙河作为典型河流在时空尺度开展指示物种-生态流量计算,得出相应生态流量及年最小生态需水量。然后以生态幅范围广且易于捕获的麦穗鱼为指示物种,开展产卵期(4-6月)、幼鱼期(7-11月)和成长期(12-3月)最适生态流量确定,3个时段对应的流量分别为3.22、4.30和10.81 m^(3)/s,典型河段芦苇的最小年生态需水量为1.51万m^(3)。计算结果均能满足陆域和水体指示物种的生理需水要求。以NbS为基础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广、结果代表性强,可用于流量小、流速低的北方中小河流的生态流量计算,利于实现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复苏 NBS 生态流量 需水量 龙河
下载PDF
基于水文学方法的太平江生态流量研究
5
作者 彭宁彦 李艳红 +3 位作者 赵楠芳 牛娇 张静文 成静清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5期359-364,共6页
划定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是保障河流基本生态需水和提高河道外可利用水量的重要途径。在考虑不同水文时期的基础上选用Tennant法、Q_(P)法、频率曲线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4种生态环境需水方法,结合龙南市太平江长系列(1958-2020年)水文数据... 划定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是保障河流基本生态需水和提高河道外可利用水量的重要途径。在考虑不同水文时期的基础上选用Tennant法、Q_(P)法、频率曲线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4种生态环境需水方法,结合龙南市太平江长系列(1958-2020年)水文数据,计算了不同方法下的基本生态流量取值。通过分析年内、年际保障率合理性以及考虑水生生物对水生生境的基本需求,经比较、复核后建议采纳频率曲线法计算结果作为太平江的基本生态流量,即丰水期7.16 m^(3)/s,枯水期3.15 m^(3)/s。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河道外取水的上限值,倒逼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用水需求的合理化,为丰水地区“四水四定”的推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鄱阳湖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 “四水四定”太平江
下载PDF
基于生物膜的城市水污染生物强化治理方法研究
6
作者 窦荣鹏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为提升城市水污染治理效果,提出基于生物膜技术的生物强化治理方法。以山东省潍坊市弥河水水质为标准配制实验用水,对比不同接种泥和填料下生物膜的启动性能,并探讨DO、pH、水流速度、COD负荷和进水C/N比对生物膜效果的影响。经分析可知... 为提升城市水污染治理效果,提出基于生物膜技术的生物强化治理方法。以山东省潍坊市弥河水水质为标准配制实验用水,对比不同接种泥和填料下生物膜的启动性能,并探讨DO、pH、水流速度、COD负荷和进水C/N比对生物膜效果的影响。经分析可知,接种活性污泥的弹性填料生物膜对NH_(4)^(+)-N和COD的去除率更高,治理效果更佳。同时,当DO浓度为3.5 mg/L、pH在7.0~7.8范围内、水流速度为8.0 L/min、COD负荷为25 g/m^(2)·d、进水C/N比为10.2时,生物膜的去污效果最佳。这一研究成果为城市水污染的生物强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工程 城市水污染 生物强化 生物膜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Suzhou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4
7
作者 Li CHE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0年第2期144-155,共12页
A model of Suzhou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RCC) was set up using the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SD). In the model, three different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programs were adopted: (1) continuity of... A model of Suzhou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RCC) was set up using the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SD). In the model, three different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programs were adopted: (1) continuity of existing water utilization, (2) water conservation/saving, and (3) water exploitation.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the Suzhou WRCC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upply-decided principle for the time period of 2001 to 2030, and the results were characterized based on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e corresponding Suzhou WRCC values for several target year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Based on these results, proper ways to improve the Suzhou WRCC are proposed. The model also produced an optimized plan, which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Suzhou water resources and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water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dynamics (SD)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RCC)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Suzhou City
下载PDF
江苏省车轴河感潮河段建闸调水减淤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成洋 杨啸宇 +1 位作者 王逸飞 缴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165,共7页
针对感潮河段挡潮闸闸下淤积问题,通过实施挡潮闸调水可以达到减淤目的。为了满足河床不淤和生态环境需水要求,通过构建江苏省连云港市车轴河闸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调水方案对于闸下淤积的影响,并进行方案比选。结果表明:保持... 针对感潮河段挡潮闸闸下淤积问题,通过实施挡潮闸调水可以达到减淤目的。为了满足河床不淤和生态环境需水要求,通过构建江苏省连云港市车轴河闸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调水方案对于闸下淤积的影响,并进行方案比选。结果表明:保持车轴河河床不淤的日均下泄流量为1.28 m^(3)/s,车轴河生态环境需水量为0.88 m^(3)/s,因此保持车轴河不淤的流量可满足生态流量要求。在洪季水量充足的情况下,可采取全天闸门常开方案,流量为3.0 m^(3)/s时对下游河床的减淤效果提升显著。在枯季水量较少时,可采取在涨急时段开闸方案,流量取8.0~18.0 m^(3)/s,相对落急时段开闸方案,涨急时开闸对闸门稳定的影响较小且减淤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潮闸 数值模拟 生态环境需水 调水方案 感潮河段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供给服务供需关系动态变化及演化趋势分析
9
作者 官冬杰 孙灵丽 +1 位作者 蒋赖寒 周李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5,共11页
水供给服务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水循环平衡调节和人类生产、生活、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InVEST模型对三峡库区水源供给量评估,采用人口、工业、生态农业用水指标求取水需求量;然后计算水供给服务的供需比,揭示其供... 水供给服务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水循环平衡调节和人类生产、生活、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InVEST模型对三峡库区水源供给量评估,采用人口、工业、生态农业用水指标求取水需求量;然后计算水供给服务的供需比,揭示其供需关系的空间差异;最后分析三峡库区水供给服务供需不匹配影响因素,明确其空间自相关性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三峡库区水供给服务总量呈现先减少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共缩减了1.13×10^(10)m^(3),下降了19.68%,中部地区产水深度大于东部地区;2000—2015年,三峡库区水供给服务的需求总量逐年增加,共增加了11.37×10^(8)m^(3),增长率402.93%,需水量从西向东逐级递减;2000—2015年,三峡库区供需比例从20.69%降低到10.66%,供需关系逐年紧张;三峡库区水供给服务的供需关系始终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供需关系的集聚效应有所加强,受土地利用、经济结构、水资源条件、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维持区域水资源平衡,需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水,减少供需不匹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水供给服务 InVEST模型 供需关系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不同设计水文条件下近岸海域水环境容量的研究
10
作者 李茜 程乾坤 +1 位作者 方皓 符云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21期59-60,66,共3页
本文以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近岸海域为例,应用MIKE 21软件建立了水动力与污染物输运数学模型,模型范围包括鸡啼门水道、虎跳门水道和崖门水道3条入海河流,并采用实测潮流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模型探讨了6... 本文以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近岸海域为例,应用MIKE 21软件建立了水动力与污染物输运数学模型,模型范围包括鸡啼门水道、虎跳门水道和崖门水道3条入海河流,并采用实测潮流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模型探讨了6种不同设计水文条件下水环境容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情景1至情景4水文条件下计算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总容量较为接近,分别为413.6 t、403.7 t、390.3 t、387.3 t,情景5和情景6水文条件下计算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总容量较为接近,分别为234.9 t、193.6 t。由此可见,外海边界潮位数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化学需氧量(COD) 设计水文条件 环境容量
下载PDF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Ⅰ)——理论 被引量:126
11
作者 王西琴 刘昌明 杨志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4-547,共4页
从水污染问题出发 ,探讨河道环境需水的内涵 .指出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是指维系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 ,所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着的最小水量的阈值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染比较严重河流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的... 从水污染问题出发 ,探讨河道环境需水的内涵 .指出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是指维系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 ,所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着的最小水量的阈值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染比较严重河流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的确定方法———段首控制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环境需水量 河流功能 计算方法 理论 水环境 段首控制法 生态系统 污水排放量
下载PDF
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与前瞻 被引量:215
12
作者 王西琴 刘昌明 杨志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7-514,共8页
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进展情况 ,包括研究内容、定量计算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等。在此基础上 ,指出目前生态、环境需水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提出了生态。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环境需水 水资源 需水量
下载PDF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Ⅱ)——应用 被引量:57
13
作者 王西琴 杨志峰 刘昌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8-552,共5页
以黄河支流渭河为例 ,概算了渭河 4个断面及其干流现状年及不同水文年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 .结果表明 ,在多年平均状况下 ,渭河最小环境需水量为 19 8亿m3 a ,占年径流量的 12 9% ,占基流量的 6 4 9% .考虑河道环境用水后渭河的水资... 以黄河支流渭河为例 ,概算了渭河 4个断面及其干流现状年及不同水文年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 .结果表明 ,在多年平均状况下 ,渭河最小环境需水量为 19 8亿m3 a ,占年径流量的 12 9% ,占基流量的 6 4 9% .考虑河道环境用水后渭河的水资源利用率应为 14 2 % ,比未考虑环境用水的利用率降低约 14% .为满足最小环境需水量的要求 ,渭河废污水排放量必须低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环境需水量 河流功能 应用 黄河流域 水资源利用 计算 污水排放量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4
作者 汤洁 佘孝云 +1 位作者 林年丰 麻素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学科前沿研究之一,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文章论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进展,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的内涵、概念、分类和特征,总结了河流、植被、湖泊、湿地和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学科前沿研究之一,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文章论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进展,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的内涵、概念、分类和特征,总结了河流、植被、湖泊、湿地和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最后,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今后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方向与技术、区域性范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研究进展 计算方法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杨志峰 赵彦伟 +1 位作者 崔保山 胡廷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提出了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原则,强调了水质水量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生态环境需水的优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概念框架,并对供需平衡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以广州为例,进行了实证... 提出了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原则,强调了水质水量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生态环境需水的优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概念框架,并对供需平衡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以广州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需水对供需平衡状态影响显著,2000年花都区与中心区非汛期分别缺水0.91,4.86亿m3/月;基本控制方案下,各目标年(2005,2010,2020年)全市非汛期缺水量将分别高达19.74,41.78,77.62亿m3/月;实施以污染负荷控制和节水为主导的综合强化方案才能保证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平衡 生态环境需水 广州市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需水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俊峰 叶茂 +2 位作者 范文波 蓝明菊 余书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3,共5页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和环境需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需水的内涵。结合国内外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和玛纳斯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和环境需水的研究思路、计算内容和方法,并对...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和环境需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需水的内涵。结合国内外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和玛纳斯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和环境需水的研究思路、计算内容和方法,并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与环境需水进行了分析计算,从而为定量评价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生态需水 生态与环境需水
下载PDF
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以北京市六海为例 被引量:34
17
作者 肖芳 刘静玲 杨志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1-786,共6页
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城市湖泊蒸发需水量、城市湖泊自身存在的需水量、生物栖息地的需水量、城市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景观、娱乐需水量。需水量计算在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大值原则和等级制原则的基础... 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城市湖泊蒸发需水量、城市湖泊自身存在的需水量、生物栖息地的需水量、城市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景观、娱乐需水量。需水量计算在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大值原则和等级制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时间性原则。计算了北京市六海各季节(冬季除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北京六海春、夏、秋及全年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96 82、643 94、474 59和1415 35万m3,其中净化需水量分别占35 87%、71 23%、70 08%和63 42%。根据研究和计算结果,对改善六海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生态环境 需水量 计算原则 北京
下载PDF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38
18
作者 刘静玲 杨志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4-609,共6页
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湖泊面临不断干枯、萎缩和水质污染严重的局面。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维护湖泊和水库的合理水位及其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基本保证。确定和保... 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湖泊面临不断干枯、萎缩和水质污染严重的局面。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维护湖泊和水库的合理水位及其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基本保证。确定和保证湖泊生态系统必需的最小水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计算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有:①水量平衡法;②换水周期法;③最小水位法;④功能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受损严重的湖泊,功能法无论从理论基础、计算原则和计算步骤,还是从需水量的分类和组成,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和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防止湖泊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和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针对不同类型湖泊、生态环境特性和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在确定了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北方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将进入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计算方法 水量平衡法 换水周期法 最小水位法 功能法
下载PDF
山东省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俊英 杜金辉 +2 位作者 吕培茹 张媛 慕金波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94-98,共5页
水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作为衡量区域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环境协调程度的判据.以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水环境容量作为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构建了山东省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建立了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 水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作为衡量区域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环境协调程度的判据.以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水环境容量作为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构建了山东省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建立了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山东省2000~2005年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成果为有关决策部门指导水环境管理、水资源保护和推进生态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需水量 水环境容量 评价 山东省
下载PDF
黄河干流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9
20
作者 郝伏勤 黄锦辉 +2 位作者 高传德 王新功 张建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3,共4页
本研究在收集分析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黄河水环境和水生态特点,界定了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和组成。对宁蒙(下河沿—头道拐)、龙三(龙门—三门峡)和下游3个重要河段的河道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计算... 本研究在收集分析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黄河水环境和水生态特点,界定了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和组成。对宁蒙(下河沿—头道拐)、龙三(龙门—三门峡)和下游3个重要河段的河道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及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耦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黄河干流10个重要水文断面的适宜生态环境水量和最小生态环境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环境需水量 水质目标 河道湿地 耦合研究 黄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