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Mapping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Cleanup along NAOC Pipeline, Asemoku, Delta State, Nigeria
1
作者 Chineme Christabel Ifuwe Christopher Onosemuode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4年第2期148-165,共18页
During emergency response to oil spills incident accurate information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oil spill disaste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mapping for sustainabl... During emergency response to oil spills incident accurate information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oil spill disaste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mapping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clean-up and contingency planning along the 3.0 km of AGIP pipeline at Asemoku in Delta State, Nigeri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ESI) map in the study area. A 2018 Google Earth Satellite imagery of the study area was downloaded, and landuse/cover classification scheme comprising of Vegetation, Farmland, Water Body, Wetland, built up area and Bare Surface was adopted. Existing categorization, rank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land habitat were adopted and used to create a Landuse/cover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ESI) map, while the buffer zones of 100 m, 200 m, 300 m and 400 m were adopted. In the ArcGIS 10.8 environment, the landuse/cover map was generated and buffer distances of 100 m, 200 m, 300 m and 400 m were created on the landuse/cover map to ascertain the features that are vulnerable and could be at risk in the event of oil spill. This study established that the Natural Vegetation areas are the most vulnerable and sensitive feature as a result of their size along the created buffer zones.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thu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most sensitive land-use/land-cover, in the event of a spill or emergency oil spill clean-up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itivity-index-Mapping 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 Land-Use/Land-Cover Asemoku
下载PDF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evalu ating the eco-community’s sustainability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英 代力民 +2 位作者 赵小汎 于大炮 吴胜男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ncluding environment, socio-cultur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was established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level of community (objective construction), and questionnaire was de...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ncluding environment, socio-cultur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was established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level of community (objective construction), and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paper review for evaluating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The index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four layers: system (A), subsystems (B), categories (C), and indicators (D), and in total of 38 indicators was established. The Xihe community, affiliated to Nanfen district, Benxi City,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index related to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was 0.4355 and was classified as class Ⅲ (moderate); the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index related to the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was 0.4255, belonging to class Ⅲ. In conclusi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Xihe community was moderate and needed to be improved.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was lower than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is able to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 sustainability of community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other similar communities'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Xihe community
下载PDF
Measuring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of India:An application of Pressure-State-Response(PSR)model 被引量:1
3
作者 Surendra Singh JATAV Kalu NAIK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3年第3期218-234,共17页
Analyz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designing and assessing rur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However,accurately measur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s complicated since it involves so many different ... Analyz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designing and assessing rur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However,accurately measur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s complicated since it involves so many different factors.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suite of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t regional and district levels,involv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social security,and economic security.Combining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PSR)model and indicator approach,this study creates a composite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dex for the 14 mainstream agro-climatic regions of India.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Trans-Gengatic Plain Region(TGPR)ranks first in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mong India's 14 mainstream agro-climatic regions,while the Eastern Himalayan Region(EHR)ranks last.Higher livestock ownership,cropping intensity,per capita income,irrigation intensity,share of institutional credit,food grain productivity,crop diversification,awareness of minimum support price,knowledge sharing with fellow farmers,and young and working population,as well as better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membership of agricultural credit societies are influencing indicators responsible for higher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TGPR compared with EHR.Although,the scores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of EHR are quite good,its scor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ecurity indicators are fairly low,putting it at the bottom of the rank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dex among the 14 mainstream agroclimatic regions in India.This demonstrates the need of understand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relation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In a nation as diverse and complicated as India,it is the social structure that determines the health of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Last but not least,th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y may be used in a variety of India's agro-climatic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cator approach Agro-climatic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 Pressure-State-Response(PSR)model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Economic security index Social security index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dex
下载PDF
Renewable energy-the path to sustainability 被引量:3
4
作者 Tan Xiaomei Brett Rose 《Ecological Economy》 2008年第1期15-23,共9页
This orticle seeks to address come lingering debates within sustainability studies by reveal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ustainability.Using data from 30 OECD counties,examines the con... This orticle seeks to address come lingering debates within sustainability studies by reveal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ustainability.Using data from 30 OECD counties,examines the connections via regression and geospattal analysis.Findings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about 50% of the variation in Sustainability is accounted for by the degree of renewables Consumption. The geospatial analysis visuaUv illustrates the intimat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Theoretically, renewable energy relates to sustainability in three dimensions. The first dimension is economic. Relying on traditional fassil fuels eventually will bring our economy to a stop. Renewable energies, however; are able to secure our energy supply into an indefinite future. The second dimension links to ethics. To leave an intact planet torture generations is a moral responsibity of our generation, The current energy supply system is built on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the sources of renewable energy are vast and constantly replenished. Tire last dimension is ecologic. How to allocate a proper apportionment of the global biosphere between humankind and the other life on the earth is a critical issue related to sustainability. By using renewable energy, we can greatly reduce our impact on biodiversity and therefore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humankind and other life. Overall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developing renewables can and in many. cases does sustain a nation's economic growth while simultaneously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t is a win-win situation. This finding undoubtedly points out a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pa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tainability Renewable energy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GOVERNMENTS
下载PDF
新疆生态足迹与环境压力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红丽 智颖飙 +6 位作者 张荷亮 陶文辉 王再岚 Emmy Komada 杜永春 白志刚 刘秀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676-4684,共9页
提高生态现代化总体水平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 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足迹和环境压力的变动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新疆生态现代... 提高生态现代化总体水平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 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足迹和环境压力的变动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新疆生态现代化指数在全国排名为27位,仍然为我国生态现代化水平落后的地区之一。1980—2005年,新疆综合现代化水平远低于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1998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由25957hm2增加到2007年的4055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3.1270hm2减少到2.8266 hm2。区域环境水平呈下降趋势。资源转化率、生态保护指数呈明显上升态势。环境治理指数呈剧烈变动,1996-2003年呈"N"型变动态势,区域生态脆弱性没有明显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性 环境可持续性指数 生态足迹 归一化系数 新疆
下载PDF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REA)的方法与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根绪 钱鞠 程国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 .在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 ,确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以 AHP方法为基础的综合模式法 ,对区域不同环境要素状况和...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 .在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 ,确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以 AHP方法为基础的综合模式法 ,对区域不同环境要素状况和区域综合环境状况进行评价 ;并基于区域环境评价特点 ,在景观尺度上 ,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格局进行评价 ,两种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验证 ,以求得区域环境评价的可靠性 .根据评价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黑河流域 资源开发 综合模式法
下载PDF
国家环境可持续能力的评价研究:环境可持续性指数2005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斌 张坤民 彭立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发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其后代人保持良好环境状态的能力,也可考虑作为环境决策的基础之一。其研究处在现有环境可持续指标体...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发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其后代人保持良好环境状态的能力,也可考虑作为环境决策的基础之一。其研究处在现有环境可持续指标体系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本文简介了ESI的进展与内涵;阐述了2005ESI的指标设置、方法学及其改进;列举了2005ESI用于146个国家或地区环境可持续性的测试结果及其政策建议,分析了中国得分很低的原因;最后,概要评述了ESI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 环境可持续性 环境决策 指标体系 变量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永定河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被引量:25
8
作者 付意成 高婷 +2 位作者 闫丽娟 张爱静 阮本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9-217,共9页
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是消除当前农业生产中的负面影响,保证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针对当前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计算中,价值受时空动态变化影响较大、投入成本难以准确计量的弊端,借助能值与价值之间的可转化性,给出基于农业可... 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是消除当前农业生产中的负面影响,保证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针对当前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计算中,价值受时空动态变化影响较大、投入成本难以准确计量的弊端,借助能值与价值之间的可转化性,给出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标准计算体系。选择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流域为研究区,从可更新资源(R)、不可更新资源(N)、物质投入(M)、服务成本(S)的能值计算出发,计算得出永定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的总能值为3.80×1016Sej/hm2,其中可更新的能值为1.59×1016Sej/hm2,不可更新能值2.21×1016Sej/hm2。研究区农业生产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为0.1056,流域农业处于严重不可持续状态,应实施农业生态补偿进行调整。借鉴能值与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可转化性,为实现流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下游区域政府或受益部门应对上游农业水土流失防护补偿约4亿元。该文研究结果的应用表明,基于能值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 环境保护 补偿标准 能值 环境可持续指数 永定河流域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 被引量:162
9
作者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4,共5页
可持续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优先考虑的问题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信息。在分析国际上和国内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 可持续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优先考虑的问题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信息。在分析国际上和国内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 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提出的几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基于货币化估值的指标体系和以具体生物物理衡量的指标体系 ,并系统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ISEW GPI 经济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区域环境承载力在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冉圣宏 薛纪渝 王华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4-88,共5页
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发,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量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值的因素,并将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作为区域发展方式可持续性的判据,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量化的判据。并根据北... 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发,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量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值的因素,并将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作为区域发展方式可持续性的判据,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量化的判据。并根据北海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北海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境承载力 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 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
下载PDF
西部地区生态修复限制因子及评价指标筛选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宣斌 赵军 +1 位作者 李世清 彭珂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5,共4页
全球环境问题与危机的加剧,使生态安全作为与军事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等传统安全不同的一种非传统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生态修复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概念,而且在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生态恢复... 全球环境问题与危机的加剧,使生态安全作为与军事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等传统安全不同的一种非传统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生态修复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概念,而且在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生态恢复学、生态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土壤学、及水土保持学和土壤侵蚀学等多个领域,按照国家制订的“十一五”发展计划之要求,运用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修复中的主要限制因子,探讨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的筛选了生态修复中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评价指标 环境保护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体系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章显 于鲁冀 +1 位作者 梁亦欣 刘春晓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3,38,共3页
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结合我国总量控制的刚性减排制度,为提高污染减排积极性,明确地区环境支持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提出总量指标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阐述了总量预算指标的定义,分析了总量预算指标从哪里来。通过剖析环境容量、污染物现状... 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结合我国总量控制的刚性减排制度,为提高污染减排积极性,明确地区环境支持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提出总量指标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阐述了总量预算指标的定义,分析了总量预算指标从哪里来。通过剖析环境容量、污染物现状排放量、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与总量预算指标的函数关系,建立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指标预算分配模型,以及年度预算演化模型,并对总量指标预算管理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污染减排提供政策激励机制,量化了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指标,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 总量预算 总量指标
下载PDF
西藏生态整体性水平测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智颖飙 陶文辉 +6 位作者 王再岚 马中 张荷亮 郭喜 Emmy Komada 刘秀珍 旺扎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00-2606,共7页
为了探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西藏的生态整体性特征,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I)对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现代化水平在区域之间存在比较明... 为了探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西藏的生态整体性特征,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I)对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现代化水平在区域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异。2004年西藏生态现代化指数为50,在全国排名为3位,较2000年的排名16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进步指数、经济生态化指数好于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但社会生态化指数落后于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人均SO2排放与新疆、广西相同,但高于内蒙古和宁夏;1980—2007年西藏现代化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平均水平和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1996—2007年西藏区域环境水平呈"W"型变动态势。资源转化率和水污染指数呈"N"型不稳定变动,生态保护指数和环境治理指数呈剧烈变动,生态脆弱性和环境支持系统的不稳定性没有明显改观。因此,西藏应立足地缘和资源优势,充分考虑西藏生态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资产、生态敏感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胁迫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依据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大区和高寒草甸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生态地区生态区划,发展人工设计生态方案的生态重建途径。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制度,逐步提升生态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性 环境可持续性指数 现代化 归一化系数 西藏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5
14
作者 张志强 程国栋 徐中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4-360,共17页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 ,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 .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 /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 ,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 .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 /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指标选取的原则的基础上 ,全面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 (体系 )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世界保护同盟 (IUCN)、世界银行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这些系统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深入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 (指数 )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 .最后 ,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 (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评估 指数 指标框架模式 社会指标 经济指标 生态环境指标
下载PDF
基于LCA框架的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长波 曾海燕 +1 位作者 陈新庚 陈继伟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3,共3页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是规划建设城市可持续水系统的基础。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系统性结构框架,构建了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评估流程和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能从更广的视野来全面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或效益)、有助于...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是规划建设城市可持续水系统的基础。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系统性结构框架,构建了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评估流程和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能从更广的视野来全面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或效益)、有助于识别和选择一些重要的因素,诸如营养成分回用和能源回收等,更好地体现了城市水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系统 环境可持续性指标(esi) 生命周期评价(LCA)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指标及模型建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蒲向军 徐肇忠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16,26,共6页
阐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要求 ,探讨了环境容量的含义、分类及指标体系 ,研究了环境容量的评价与建模方法 .采用多层次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详细介绍了建立城市环境容量模型的运算方法 ,为城市环保。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模型 城市环境
下载PDF
宁夏人地系统的物质代谢和生态效率研究——基于能值分析理论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晓佳 陈兴鹏 +1 位作者 张子龙 逯承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7-973,共7页
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985-2005年人地系统的物质代谢和生态效率(即可持续性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21年来,宁夏地区的产出效率不断降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值废弃率、环境负荷率均呈持续增长趋势;人... 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985-2005年人地系统的物质代谢和生态效率(即可持续性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21年来,宁夏地区的产出效率不断降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值废弃率、环境负荷率均呈持续增长趋势;人口与环境的矛盾不断激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降低。最后,文章在定量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宁夏人地系统演变的趋势进行了简要预测及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向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人地系统 可持续发展指数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环境可持续性状态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春兰 谢高地 +2 位作者 甄林 鲁春霞 章予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中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也不同,因此,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政策制定需要与区域发展实际相结合。选取上海、德州和固原三个地区作为中国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选择可操作和可比... 中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也不同,因此,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政策制定需要与区域发展实际相结合。选取上海、德州和固原三个地区作为中国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选择可操作和可比性强的指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环境可持续性趋势系数,对比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环境发展的状态、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以下结论:近20年来,虽然中国总体环境保护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污染物排放压力持续增长,环境质量普遍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上海、德州和固原环境可持续性趋势系数分别为0.82、0.55和0.45,发达地区环境可持续性最强,发展中地区一般,欠发达地区最差;目前我国环境政策领域往往注重经济发展的“两极”:高度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面积占全国67%、人口占全国40%的发展中地区环境问题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发展阶段地区 环境可持续性 趋势系数
下载PDF
环境友好城市建设初探——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敏 黄沈发 王虹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53,共3页
文章试图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运用"环境友好"的理念,研究和阐述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内涵。并以上海为例,提出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向,选用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对城市的环境友好程度进行评估,提出... 文章试图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运用"环境友好"的理念,研究和阐述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内涵。并以上海为例,提出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向,选用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对城市的环境友好程度进行评估,提出了推进和实施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城市 指标体系 上海
下载PDF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流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剑 赵进勇 +1 位作者 彭文启 付意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72,共4页
针对流域系统治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评估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效果的概念框架,是以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特征、微栖息地地貌环境和现行生态保护法规为着眼点,结合河湖健康评价方法,将自然属性、社会投入和生态响应综合考虑,定量评估经济社... 针对流域系统治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评估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效果的概念框架,是以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特征、微栖息地地貌环境和现行生态保护法规为着眼点,结合河湖健康评价方法,将自然属性、社会投入和生态响应综合考虑,定量评估经济社会活动影响下的水生态系统演变态势。评估过程中,选取敏感水生生物指示物种鱼类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实时监测,综合运用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手段开展大型脊椎动物特性的量化研究。借助河湖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依托适应性管理策略,对生态风险评估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识别。借助环境可持续性指数以能值三角形为表征方法,对修复后的流域水生态多样性状况进行判定。提出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流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方法可对不同治理及修复水平下的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为检验河湖生态系统的自然化修复效果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标 生态恢复 生态风险评估 环境可持续性指数 自然解决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