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Bacillus velezensis DY-6 on growth performance,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and gut microbiota of Apostichopus japonicus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Jinyan LI Bin +3 位作者 WANG Yingeng LIAO Meijie RONG Xiaojun ZHANG Zhe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449-1459,共11页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DY-6 on the body weight gain rate and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coelom fluid of sea cucumber (Ap...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DY-6 on the body weight gain rate and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coelom fluid of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um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The gut microbiota change in A. japonicus was then analyzed throug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uring the immersion bathing in B. velezensis DY-6 at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for 49 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body weight growth rate of all bathing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highest growth rate (25.3%) was achieved when th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was 1×10^3 CFU/mL. The activities of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s (ACP, AKP, SOD and LZM) of all bathing groups increased,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 of groups bathed with the bacterium at 1×10^3 and 1×10^4 CFU/mL reached the highest on day 21 and day 28. Taking the growth rate and economic cost into consideration,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B. velezensis DY-6 was 1×10^3 CFU/mL. 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B. velezensis DY-6 at 1×10^3 CFU/mL on the gut microbiota of A. japonicus were then evaluated through 16S rDNA sequencing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ut microbiota changed with the addition of B. velezensis DY-6, and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gut microbiota peaked twice on day 14 and day 21, respectively.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and if day 28 was selected as the dividing poin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gut microbiota could be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wer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some gut bacteria (in the phyla Firmicutes, Proteobacteria, and Bacteroidetes) after immersion bathing in B. velezensis DY-6. Our findings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probiotic application in sea cucumber f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stichopus JAPONICUS BACILLUS velezensis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gut microbiota correlation
下载PDF
褐藻寡糖对花鲈幼鱼生长和生理指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马斌 苏航 +6 位作者 徐永江 崔爱君 姜燕 颜寒 冯元 公衍军 冯德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
在饲料中添加低聚糖类益生元可有效提升鱼类的生长和免疫相关性能。褐藻寡糖是一类从海洋褐藻胶中提取的低聚糖类益生元,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和免疫性能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为检验褐藻寡糖在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与免疫性... 在饲料中添加低聚糖类益生元可有效提升鱼类的生长和免疫相关性能。褐藻寡糖是一类从海洋褐藻胶中提取的低聚糖类益生元,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和免疫性能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为检验褐藻寡糖在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与免疫性能方面的应用效果,在基础饲料中按照0、50、100和200 mg·kg-1添加褐藻寡糖配置实验用饲料,开展为期42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褐藻寡糖添加量为100 mg·kg-1时,花鲈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最高,分别为(96.50±7.95)%和(1.73±0.09)%·d-1,且能显著上调生长相关基因(gh)的表达(P<0.05);同时,幼鱼肠道肌层厚度、绒毛高度和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胰蛋白酶(TRY)、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PS)活性高于对照组。随着褐藻寡糖添加量的增加,花鲈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可见,添加褐藻寡糖能显著提升花鲈幼鱼的机体免疫水平,并对其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褐藻寡糖促进花鲈健康生长的使用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褐藻寡糖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发酵浒苔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胡晓伟 刘龙晖 +2 位作者 陈强 李文静 黎中宝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68,共10页
为探究发酵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将浒苔发酵后,按比例(0%、2.0%、3.5%、5.0%、6.5%、8.0%)梯度添加到黑棘鲷基础饲料中;将360尾鱼随机分为... 为探究发酵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将浒苔发酵后,按比例(0%、2.0%、3.5%、5.0%、6.5%、8.0%)梯度添加到黑棘鲷基础饲料中;将360尾鱼随机分为6组,饲喂各组对应饲料28 d后,采集相关样品并测量生长指标、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显示:添加2.0%、3.5%和5.0%的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黑棘鲷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其中,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7.6%、20.6%和24.3%。在浒苔添加量为2.0%和5.0%时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18.8%和16.3%;发酵浒苔的添加降低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其中,全体添加组TC含量显著降低(P<0.05),2.0%和8.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T G含量(P<0.05),2.0%、3.5%和8.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LDL-C含量(P<0.05);2.0%和3.5%的添加量显著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此外,添加2.0%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添加3.5%和5.0%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且所有添加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肠道淀粉酶(AMS)(除添加8.0%浒苔)和脂肪酶(LPS)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发酵浒苔能够提高黑棘鲷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肠道消化酶活力,且能够改善黑棘鲷的的血脂,推荐发酵浒苔的适宜添加量为3.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浒苔 黑棘鲷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4
作者 胡晓伟 刘龙晖 +2 位作者 陈强 李文静 黎中宝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将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麦冬...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将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炽壳(Fructus aurantii)、大黄(Rheum palmatum)、神曲(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杜仲(Eucommia ulmoides)、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艾叶(Artemisia argyi)、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粉碎混匀,配伍制成复方中草药。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将复方中草药梯度(0%、0.4%、0.8%、1.2%、1.6%、2.0%)添加到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基础饲料中,饲喂黑棘鲷28d。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量在0.4%时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其中,增质量率提高14.5%,饵料系数降低16.3%;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添加量为0.4%、1.2%、1.6%时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黑棘鲷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并能有效改善血脂;推荐适宜添加量为0.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配合饲料及其交替投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肝胰腺色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刘祥平 朱筛成 +4 位作者 梁梓龙 解志龙 向朝林 邓登 吴旭干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4,共9页
本研究比较了投喂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 L.)幼虫、配合饲料以及二者交替投喂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性能、肝胰腺色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组幼蟹的成活率和体重差异不显著,但黑水虻... 本研究比较了投喂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 L.)幼虫、配合饲料以及二者交替投喂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性能、肝胰腺色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组幼蟹的成活率和体重差异不显著,但黑水虻幼虫投喂组的早熟率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2)3组幼蟹的肝胰腺指数无显著差异,但肝胰腺色泽有显著差异,配合饲料组幼蟹肝胰腺的亮度值(L)和红度值(a)显著高于黑水虻幼虫组;(3)配合饲料组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黑水虻幼虫组和交替投喂组;(4)配合饲料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最低。综上,完全投喂黑水虻幼虫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无负面影响,但会对幼蟹性早熟、肝胰腺色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幼蟹养殖过程中采用配合饲料和黑水虻幼虫交替投喂或混合投喂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黑水虻幼虫 配合饲料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不同盐度胁迫对青海湖裸鲤幼鱼抗氧化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刘艳慧 祁洪芳 +1 位作者 金文杰 李长忠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探究盐度胁迫对青海湖裸鲤幼鱼组织和血液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采用5‰、10‰、15‰盐度分别胁迫6、12、24、48、72 h后,测定青海湖裸鲤幼鱼鳃、肾脏和肝脏中CAT、SOD、ACP和AKP的酶活性,测定肝脏中GPT和GOT的酶活性及血清中LZ... 为探究盐度胁迫对青海湖裸鲤幼鱼组织和血液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采用5‰、10‰、15‰盐度分别胁迫6、12、24、48、72 h后,测定青海湖裸鲤幼鱼鳃、肾脏和肝脏中CAT、SOD、ACP和AKP的酶活性,测定肝脏中GPT和GOT的酶活性及血清中LZM的酶活性。结果表明:经过盐度胁迫后,鳃、肾脏和肝脏中SOD、CAT的酶活性均被激活,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肝脏中ACP及肾脏和肝脏中AKP的酶活性均显著增加;鳃和肾脏中ACP和鳃中AKP的酶活性均未被激活或受到抑制;血清中LZM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各异。各盐度组肝脏中GOT和GPT的酶活性都表现出升高趋势且数倍于对照组,且在不同盐度组中GPT酶活性的增长幅度大于GOT酶活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在经历盐度突变时青海湖裸鲤幼鱼的应答反应、机体受损程度和免疫状况,从而为提高人工增殖放流在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中的贡献率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盐度胁迫 非特异性免疫酶 免疫力 资源恢复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褐菖鲉幼鱼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7
作者 蒋飞 徐嘉波 +7 位作者 林琪 施永海 贾垂攀 严银龙 邓平平 于爱清 张之文 袁新程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为探讨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幼鱼适应盐度骤变的能力,本文以肠胃消化酶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为指标,研究其在盐度6、8、10和20[分别记为S6、S8、S10和S20(对照)]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盐度胁迫96 h时,S10和S20组... 为探讨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幼鱼适应盐度骤变的能力,本文以肠胃消化酶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为指标,研究其在盐度6、8、10和20[分别记为S6、S8、S10和S20(对照)]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盐度胁迫96 h时,S10和S20组的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S6和S8组(P<0.05);S6和S8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S10和S20组(P<0.05);S6和S8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10和S20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12 h时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表明,褐菖鲉幼鱼适宜的养殖盐度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盐度胁迫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酶
下载PDF
混养凡纳滨对虾对草鱼消化、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代谢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袁新程 施永海 +2 位作者 谢永德 徐嘉波 杨明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为探究混养凡纳滨对虾对草鱼生长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和草鱼单养(对照组)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消化、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代谢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养模式下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大于单养模式,其肠内淀... 为探究混养凡纳滨对虾对草鱼生长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和草鱼单养(对照组)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消化、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代谢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养模式下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大于单养模式,其肠内淀粉酶(AMS)、胃蛋白酶(PPS)、脂肪酶(LPS)和胰蛋白酶(TPS)活力均升高,其中PPS和TPS活力显著大于单养模式;胃内LPS和AMS活力显著降低,TPS活力无显著变化;肝脏内除AMS活力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消化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单养模式。在抗氧化酶中,混养模式下草鱼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有所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与单养模式无明显差异,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大于单养模式。混养模式下草鱼肝脏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均显著降低,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显著升高。综上,混养模式下的草鱼生长更快,肥满度更高,且其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代谢能力并未减弱,更利于草鱼生存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养殖模式 消化酶 抗氧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酶 代谢酶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氮急性胁迫对刺参“鲁海2号”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9
作者 王琦 胡炜 +3 位作者 李成林 韩莎 姚琳琳 赵斌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0,共8页
为探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鲁海2号”对亚硝酸盐氮的适应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0、4.0、15.8、63.0、251.0和1000.0 mg·L^(-1))对刺参“鲁海2号”的急性胁迫实验,在胁迫后1、3、6、9、12、24、48... 为探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鲁海2号”对亚硝酸盐氮的适应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0、4.0、15.8、63.0、251.0和1000.0 mg·L^(-1))对刺参“鲁海2号”的急性胁迫实验,在胁迫后1、3、6、9、12、24、48、72、96 h测定各浓度组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仅亚硝酸盐氮浓度1000.0 mg·L^(-1)处理组刺参有死亡,死亡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在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刺参“鲁海2号”体腔液中ACP、AKP、SOD、CAT活性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研究表明,在低于4.0 mg·L^(-1)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刺参“鲁海2号”体内非特异性免疫酶可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但在高浓度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下降。在刺参“鲁海2号”养殖生产中,建议水体亚硝酸盐氮浓度应控制在4.0 mg·L^(-1)以下,为新品种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更好地体现出良种增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鲁海2号” 亚硝酸盐氮 急性胁迫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抗氧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和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梦洁 储天琪 +3 位作者 刘峰 詹炜 楼宝 徐万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小黄鱼生理的影响,以人工养殖的4月龄小黄鱼(体质量为(12.6±3.1)g)为实验对象,将在自然海水(对照组盐度为22.1)中养殖的小黄鱼转入到盐度为5(低盐组)和34.5(高盐组)的海水中进行急性盐度胁迫处理10 d,测定并分...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小黄鱼生理的影响,以人工养殖的4月龄小黄鱼(体质量为(12.6±3.1)g)为实验对象,将在自然海水(对照组盐度为22.1)中养殖的小黄鱼转入到盐度为5(低盐组)和34.5(高盐组)的海水中进行急性盐度胁迫处理10 d,测定并分析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以及鳃和肾脏中的Na^(+)/K^(+)-ATP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急性盐度胁迫下,小黄鱼肝脏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均上升,其中,低盐组的SOD和高盐组的CAT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盐度条件下,AKP和ACP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AKP活力随着盐度上升不断增强,而ACP活力则逐渐降低;鳃中Na^(+)/K^(+)-ATP酶活力在低盐组最低,而肾脏中高盐组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幼鱼在盐度下降到5时仍可正常存活;不同盐度胁迫可导致小黄鱼肝脏中的非特异性免疫酶以及鳃和肾脏中的Na^(+)/K^(+)-ATP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小黄鱼在适应盐度变化过程中肝脏、鳃和肾脏均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小黄鱼在高盐或者咸淡水区域养殖提供了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胁迫 小黄鱼 非特异性免疫酶 Na^(+)/K^(+)-ATP酶
下载PDF
饲料n-3 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免疫力及相关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文强 董晓慧 +5 位作者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章双 刘泓宇 杨原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3-2137,共15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n-3 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对抵抗哈维氏弧菌能力的影响。配制n-3 HUFA水平分别为0.65%(对照组)、1.00%、1.35%、1.70%、2.05%和2.40%的6...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n-3 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对抵抗哈维氏弧菌能力的影响。配制n-3 HUFA水平分别为0.65%(对照组)、1.00%、1.35%、1.70%、2.05%和2.40%的6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06 ± 0.0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显示:①饲料n-3 HUFA水平对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均无显著性影响;1.35%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2.40%组。②1.00%组的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1.70%和2.40%组。③攻毒前,1.35%和1.7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补体C3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后,血清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活性和C3含量急剧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攻毒前,2.40%组肠道TLR22和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2.05%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35%组;此外,1.70%组肾脏TLR22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攻毒后,1.35%组肠道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70%~2.40%组,1.70%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有最小值;1.70%组肾脏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IL-1β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显著低于2.40%组。研究表明,适宜的饲料n-3 HUFA(1.47%~1.70%)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并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n-3高不饱和脂肪酸 非特异性免疫 炎症相关基因
下载PDF
两种饵料条件下点篮子鱼幼鱼酶活力及其消化道菌群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艳秋 李琪 +7 位作者 刘鉴毅 庄平 杨俊 彭彪彪 秦搏 赵峰 冯广朋 黄晓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人工饲料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饲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化分析方法,系统对比两种饵料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肝脏及消化道相关酶活力和消化道菌群的...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人工饲料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饲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化分析方法,系统对比两种饵料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肝脏及消化道相关酶活力和消化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浒苔组点篮子鱼幼鱼虽然生长性能低于人工饲料组,但其淀粉酶活性更高,点篮子鱼对浒苔有良好的摄食和消化能力,浒苔足以满足点篮子鱼生长的需求;此外浒苔组点篮子鱼幼鱼消化道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表现出了更高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在两种饵料条件下,菌群多样性随消化道延伸呈上升趋势,点篮子鱼幼鱼消化道菌群组成与饵料有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共有优势菌门;浒苔组消化道菌群整体多样性较饲料组高,组成结构更加丰富多样,有利于鱼类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摄食浒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基础,生态价值显著,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浒苔 消化道菌群 消化酶活性 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点篮子鱼
下载PDF
酸化剂对黄颡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波 徐伟 +5 位作者 关舒 郭凯 张付贤 罗凯 郜卫华 王卓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90-250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酸化剂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对照组饲料不含酸化剂,试验组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05%组)、0.10%(0.10%组)、0.20%(0.20%组)和0.50%(0.50%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酸化剂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对照组饲料不含酸化剂,试验组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05%组)、0.10%(0.10%组)、0.20%(0.20%组)和0.50%(0.50%组)的酸化剂,共配制5种等氮等脂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7.27±0.38)g的黄颡鱼67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鱼,养殖试验进行64 d。结果表明: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在0.10%组达到最高值,0.50%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颡鱼全鱼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在0.10%组达到最高值,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0.10%组达到最高值。饲料添加酸化剂后,黄颡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随着饲料中酸化剂添加水平的升高,酸化剂添加组肠道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0.10%组的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0.20%组的黄颡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10%组的黄颡鱼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0.10%组达到最高值。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0.10%的酸化剂可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消化能力,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酸化剂 生长性能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凹凸棒石对杂交鲟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14
作者 郭慧玲 侯树旺 +3 位作者 冯洪超 尤宏争 石洪玥 孙学亮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48-51,共4页
为研究凹凸棒石对杂交鲟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使用添加凹凸棒石的饲料连续投喂杂交鲟28 d,检测血液和组织等样本的相应指标。结果表明:杂交鲟肝脏内丙二醛(MDA)含量在试验第28天时达到最低,且显著低于0 d(P&... 为研究凹凸棒石对杂交鲟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使用添加凹凸棒石的饲料连续投喂杂交鲟28 d,检测血液和组织等样本的相应指标。结果表明:杂交鲟肝脏内丙二醛(MDA)含量在试验第28天时达到最低,且显著低于0 d(P<0.05)。试验第0天杂交鲟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14 d和28 d(P<0.05)。杂交鲟肝脏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试验第14天和28天时显著高于0 d(P<0.05)。淀粉酶活性在试验第14天和28天时显著高于0 d(P<0.05)。杂交鲟血液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在试验第14天时达到最低,且显著低于0 d和28 d(P<0.05)。在饲料中添加凹凸棒石对杂交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肝功能和消化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但添加时间过长会损伤杂交鲟肝脏,同时对于杂交鲟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杂交鲟 抗氧化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亚硝态氮慢性胁迫对斑节对虾(非洲群体)行为、消化酶活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友红 王晓璐 +8 位作者 于晓清 许拉 盖春蕾 王淑娴 刘洪军 刁菁 叶海斌 樊英 付壤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49,共7页
为探讨亚硝态氮(NO_(2)-N)慢性胁迫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非洲群体,以下称金刚虾)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体质量为(6.06±0.76)g的金刚虾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NO_(2)-N浓度下金刚虾的行为、非特异性免疫以及消化功能。研究显... 为探讨亚硝态氮(NO_(2)-N)慢性胁迫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非洲群体,以下称金刚虾)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体质量为(6.06±0.76)g的金刚虾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NO_(2)-N浓度下金刚虾的行为、非特异性免疫以及消化功能。研究显示,NO_(2)-N浓度≤6 mg/L时,金刚虾的活力、摄食不受影响;NO_(2)-N浓度≥8 mg/L时,金刚虾摄食缓慢、游动异常、胃肠道模糊;NO_(2)-N浓度为14 mg/L时,金刚虾开始死亡。金刚虾肝胰腺中脂肪酶(Lipase)、胰蛋白酶(Trypsin)活性在NO_(2)-N浓度为6 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当NO_(2)-N浓度升至14 mg/L时活性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NO_(2)-N浓度由0上升至14 mg/L,血淋巴谷胱甘肽(GSH)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则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NO_(2)-N浓度为6 mg/L时,GHS、ACP活性达到最大值;NO_(2)-N浓度为14 mg/L时,GOT、GPT活性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综合以上结果,工厂化养殖金刚虾时,建议将水体中NO_(2)-N浓度控制在6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非洲群体) 亚硝态氮 行为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百草霜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生长及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梦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8,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百草霜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 V”)幼鱼生长、肠道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将1440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20尾鱼,其中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百草霜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 V”)幼鱼生长、肠道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将1440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20尾鱼,其中3组分别投喂百草霜添加量为0.2%(A组)、0.4%(B组)、0.8%(C组)的试验组,另外1组投喂百草霜添加量为0%(D组)的对照组,进行为期7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四组中,C组生长最快,增重率较D组提高了15.49%(P<0.05);日增重A组和C组较D组分别提高了10.14%和15.99%(P<0.05),C组为各组的最大值;A组肥满度和脏体指数显著高于D组(P<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比D组降低了9.02%~20.90%。C组肠道结构完整,杯状细胞含量最多,肠绒毛排列整齐且高度最大(P<0.05),褶皱个数最多。消化酶活性显示:C组淀粉酶(AMS)活性比D组提高了48.16%,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组脂肪酶(LPS)活性较D组提高了24.97%(P<0.05);各试验组肠道胰蛋白酶(TRY)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C组TRY活性最高,比D组提高了126.48%(P<0.05)。非特异免疫酶活性显示:各试验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但C组与D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C组比D组提高了12.78%(P<0.05);各试验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C组为各组最大值且较D组提高了62.58%(P<0.05);各试验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D组均有所提高,其中C组为各组最大值(P<0.05)比D组提升了20.08%。在饲料中添加0.8%百草霜可有效提升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组织结构,提升消化酶活性,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强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霜 异育银鲫“中科5号” 生长性能 消化酶 非特异免疫酶
下载PDF
两种配合饲料对美洲鲥幼鱼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17
作者 严银龙 袁新程 +4 位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张之文 邓平平 蒋飞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普通膨化配合饲料和特种绿色膨化配合饲料对美洲鲥幼鱼生长特性、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以人工繁育的初始体质量为(2.81±0.61)g的美洲鲥幼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并测定了幼鱼的生长和酶活指标。... 为探究普通膨化配合饲料和特种绿色膨化配合饲料对美洲鲥幼鱼生长特性、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以人工繁育的初始体质量为(2.81±0.61)g的美洲鲥幼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并测定了幼鱼的生长和酶活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普通膨化配合饲料组(CF组)美洲鲥幼鱼体质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特种绿色膨化配合饲料组(SF组),CF组幼鱼的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大于SF组(P<0.05),饲料系数则显著小于SF组(P<0.05),CF组和SF组幼鱼的摄食率分别为3.31%/d、3.38%/d,成活率分别为98.50%、98.83%,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酶方面,CF组幼鱼的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PS)活力均显著大于SF组(P<0.05),而胃蛋白酶(PPS)活力显著小于SF组(P<0.05),两组间胰蛋白酶(TPS)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特异性免疫酶方面,SF组幼鱼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大于CF组(P<0.05),两组间的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投喂普通膨化配合饲料可提高美洲鲥幼鱼的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肥满度,降低饲料系数,并可显著提高幼鱼对淀粉和脂肪的消化能力,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提升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无明显效果;投喂特种绿色膨化配合饲料可提高美洲鲥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对其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配合饲料 生长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酶
下载PDF
盐度对长江刀鲚幼鱼非特异性免疫酶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邓平平 施永海 +4 位作者 汪洋 徐嘉波 谢永德 刘永士 税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3-537,共5页
以人工繁育的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幼鱼(体质量为2.12 g±0.88 g)为对象,研究了盐度对其肝脏非特异性免疫酶和胃、肠、盲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6个盐度(3、6、9、12、15、18)处理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50尾鱼,试... 以人工繁育的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幼鱼(体质量为2.12 g±0.88 g)为对象,研究了盐度对其肝脏非特异性免疫酶和胃、肠、盲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6个盐度(3、6、9、12、15、18)处理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50尾鱼,试验共进行55 d。结果表明:盐度为15时,长江刀鲚幼鱼肝脏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均处于最低值,分别为104.77、60.72 U/g,盐度为18时,肝脏ACP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盐度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盐度变化的趋势相同,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趋势相反,盐度对肝脏CAT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相同盐度下,肠淀粉酶(AMS)、脂肪酶(LPS)、蛋白酶(胃蛋白酶PPS、胰蛋白酶TPS)活力比胃和盲囊高,胃LPS活力明显低于盲囊和肠;盐度为9时盲囊LPS活力以及盐度为15时肠TPS活力出现最大值;相同盐度下,不同消化组织AMS活力总体上为肠〉盲囊〉胃,盐度为12时,各消化组织AMS活力处于较低水平,盐度为15时,各消化组织AMS活力整体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根据盐度对不同组织不同酶活力的影响规律,得出适宜长江刀鲚生存的盐度为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刀鲚 盐度 非特异性免疫酶 消化酶
下载PDF
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9
19
作者 王国霞 黄燕华 +3 位作者 周晔 董尚智 黄文庆 严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8-234,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450尾初始平均质量为1.4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450尾初始平均质量为1.4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5%、10%和15%的液体乳酸菌制剂。试验虾在室内循环水簇箱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添加10%的乳酸菌组试验虾生长性能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13%(P>0.05)和4.23%(P>0.05);饵料系数较对照组也降低了8.38%(P>0.05),且显著低于5%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5%组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溶菌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且10%和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血清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组,除0.5%组外的试验组PO活性都高于对照组,除15%组外的试验组SOD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并显著低于10%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乳酸菌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凡纳滨对虾 消化酶活性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盐度对暗纹东方鲀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0
20
作者 边平江 邱成功 +1 位作者 徐善良 林少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实验比较不同盐度处理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6‰、12‰、18‰、24‰和30‰5个盐度处理组,淡水组设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的第1、第5、第10、第15、第20、第30、第40和第50... 实验比较不同盐度处理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6‰、12‰、18‰、24‰和30‰5个盐度处理组,淡水组设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的第1、第5、第10、第15、第20、第30、第40和第50天进行取样测定,并进行溶菌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当盐度≤18‰时,鱼的生长受影响较小,而在盐度为24‰和30‰的高盐度组中鱼体生长受到较大抑制,并且死亡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高。经盐度处理后,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先逐渐增加,在达到最高峰后又逐渐降低,在24‰和30‰的高盐度组中,最终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保持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结果表明,高盐度(24‰和30‰)对暗纹东方鲀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酶活力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鲀暗纹东方 盐度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