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公安民警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岳松 田凤石 +4 位作者 汤乃军 雒瑢 赵紫琴 马晓明 刘乾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天津市公安民警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天津市公安民警MS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4160名公安民警进行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进行... 目的:了解目前天津市公安民警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天津市公安民警MS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4160名公安民警进行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进行体检及采集空腹血样检测相关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天津市公安民警MS患病率为17.52%,年龄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5.16%,M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女性(OR=1.927)、高龄(OR=1.329)、肥胖(OR=1.461)、有糖尿病家族史(OR=2.356)和吸烟(OR=3.742)。结论:天津市公安民警MS患病率水平较高,针对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横断面研究 LOGISTIC 模型 危险因素 天津
下载PDF
479例肝细胞癌先证者家族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书瀚 肖军 黎乐群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通过肝细胞癌(HCC)先证者一级亲属发病调查情况,探讨HCC病例分布的家族聚集性的特点。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04~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HCC先证者家系中一级亲属HCC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回顾性采用Poisson... 目的通过肝细胞癌(HCC)先证者一级亲属发病调查情况,探讨HCC病例分布的家族聚集性的特点。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04~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HCC先证者家系中一级亲属HCC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回顾性采用Poisson(泊松)分布模型拟合,并用频数分布拟合优度的χ2检验进行验证。对有家族史的HCC分布用二项分布(p+q)n模型拟合。HCC分离比采用Li-Mantel-Gart法估算。结果 HCC先证者479例,占住院人数16.91%(479/2832)。该家族中实际病例数分布超越了二项分布的概率范围(P=0.028)。HCC的分离比为0.04,分离比方差为0.00001509,标准误为0.003885,95%可信限区间:0.033784~0.046216。结论 HCC发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主要集中在一级亲属,HCC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HCC先证者家系是HCC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临床流行病学 横断面研究 二项分布
下载PDF
日温差对湖南省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人次的影响
3
作者 周浩 王仕文 +5 位作者 史静琤 邓静 史千山 赖静敏 肖桂真 童卓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8-534,共7页
目的研究日温差对湖南省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南省122个区/县2019年1至12月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和疾病资料,气象数据资料,空气质量资料,人口、经济和卫生资源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日温... 目的研究日温差对湖南省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南省122个区/县2019年1至12月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和疾病资料,气象数据资料,空气质量资料,人口、经济和卫生资源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日温差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人次的关系,以及不同季节日温差、极高日温差、极低日温差累积滞后效应。结果2019年湖南省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152875人次,日温差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人次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春冬两季,随着日温差减小,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风险增加(P_(趋势)<0.001、P_(趋势)=0.002);夏季,随着日温差增大,入院风险增加(P_(趋势)=0.024);秋季,日温差的变化不会引起入院风险的变化(P_(趋势)=0.089)。除秋季极低温差滞后效应不明显外,其余季节在极低、极高温差下均呈现滞后效应。结论夏季高日温差、春冬两季低日温差会增加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风险,且在以上三季极低、极高温差下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入院风险均会出现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日温差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骨性安氏Ⅲ类错的家族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爽 丰培勋 +3 位作者 陈曦 姜庆生 王菲 张智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先证者一级亲属骨性安氏Ⅲ类错发病的调查,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分布的家族聚集性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2003~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125例骨性安氏Ⅲ类错先证者家族中骨性安氏III类错... 目的:通过对先证者一级亲属骨性安氏Ⅲ类错发病的调查,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分布的家族聚集性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2003~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125例骨性安氏Ⅲ类错先证者家族中骨性安氏III类错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家族中病例分布进行二项分布模型拟合,经x2检验进行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并用分离分析推断其可能的遗传方式。先证者的诊断标准为:ANB<0°,前牙反,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下前牙舌倾。结果:骨性安氏Ⅲ类错先证者家系中的病例分布不服从二项分布。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论:骨性安氏III类错的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且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Ⅲ类错 流行病学 横断面研究 二项分布
原文传递
我国一般人群血液中锑元素含量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兴富 丁春光 +10 位作者 潘亚娟 张爱华 吴邦华 黄汉林 朱醇 刘徳晔 朱宝立 许光 邵华 郑玉新 闫慧芳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7年第2期89-92,95,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一般人群血液中锑元素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建立我国一般人群生物样本中锑元素含量参考值和横断面基础数据。方法在2009-2010年间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东、中、西部3个地区抽取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完成18... 目的了解我国一般人群血液中锑元素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建立我国一般人群生物样本中锑元素含量参考值和横断面基础数据。方法在2009-2010年间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东、中、西部3个地区抽取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完成18 120名调查对象的全血样品的采集。应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液中锑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我国一般人群血液中锑元素含量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我国一般人群血液中锑元素含量中位数为3.46μg/L,其中男性为3.42μg/L,女性为3.48μg/L,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P>0.05)。锑元素含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8;P<0.01)。我国人群血液中锑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国外相关报道。结论自大样本测定、提供了我国一般人群中锑元素含量的可靠数据,也是评估环境污染的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现况研究
原文传递
广东省秋冬季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联 被引量:4
6
作者 罗佳丽 许燕君 +11 位作者 陈子慧 陈思齐 纪桂元 许晓君 肖建鹏 何冠豪 孟浩蓉 胡建雄 曾韦霖 李杏 郭凌川 马文军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18,124,共7页
[背景]以往研究发现血清尿酸呈现季节性变化,高温作业环境增加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但缺乏气温对普通人群血清尿酸水平急性效应的研究。[目的]探讨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为开展相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 [背景]以往研究发现血清尿酸呈现季节性变化,高温作业环境增加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但缺乏气温对普通人群血清尿酸水平急性效应的研究。[目的]探讨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为开展相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项目中抽取研究对象,并调查其社会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饮食情况、体格和实验室检查信息。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取同期全国698个气象监测站点气象资料(日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使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薄板样条函数软件插值获取全国的气象资料的栅格数据,尺度为0.01°×0.01°,并从中提取广东省气象栅格数据,根据参与者居住地址匹配气象栅格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滞后0~14 d日均气温和居民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按照性别、年龄(<65岁和≥65岁)、体重指数(<24 kg·m^(-2)和≥24 kg·m^(-2))、是否患高血压和是否患高血脂进行分层分析,控制日均气温及滞后天数的自由度及PM2.5、PM10、NO2、O3、水产品摄入量,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 670人。总人群血清尿酸浓度为(335.7±92.4)μmol·L^(-1),日均气温中位数为17.3 (P5~P95:8.5~25.0)℃。日均气温和血清尿酸累积14 d的暴露-反应关系是非线性的,以日均气温最低点(2℃)为参考点,当日均气温上升至25℃(P95),血清尿酸水平累积增加了113.8(95%CI:71.1~156.6)μmol·L^(-1)。日均气温P95(25℃)对人群血清尿酸影响的效应在第1天开始出现,约第4天达最低值后开始上升,约10 d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日均气温P95(25℃)对女性、年龄<65岁、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尿酸水平的累积效应分别大于男性、年龄≥65岁、正常体重、血压正常和血脂正常人群,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调整变量后,模型的结果均较稳定。[结论]气温对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且气温上升可能会增加人群血清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尿酸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急性效应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