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N逻辑在一类中间入侵攻击协议分析中的缺陷
1
作者 杨世平 李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9-151,共3页
BAN逻辑通过对密钥协商协议的运行进行形式化分析,研究密钥协商双方通过相互接收和发送消息从最初的信仰逐渐发展到协议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证明协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以此发现协议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通过一个端到端协议例子的证明和... BAN逻辑通过对密钥协商协议的运行进行形式化分析,研究密钥协商双方通过相互接收和发送消息从最初的信仰逐渐发展到协议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证明协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以此发现协议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通过一个端到端协议例子的证明和分析,指出BAN逻辑对于一类密钥协商协议中存在的中间入侵攻击分析方面存在缺陷,还需要结合非形式化的分析方法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逻辑 密钥协商协议 中间入侵 棣弗-赫尔曼
下载PDF
在线交换密钥的挑战-应答身份认证协议及其形式化验证
2
作者 魏宗秀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4年第6期19-21,共3页
身份认证协议保障应用系统安全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在线交换密钥功能,是很多网络应用系统为解决身份认证方案提出的新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共享密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在线交换密钥新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新方案的交互... 身份认证协议保障应用系统安全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在线交换密钥功能,是很多网络应用系统为解决身份认证方案提出的新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共享密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在线交换密钥新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新方案的交互过程及其安全性证明,并进行了模拟实现。BAN逻辑证明,该方案保证高安全的同时提供了密钥交换功能,协议达到了认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 应答身份认证协议 密钥交换 ban逻辑
下载PDF
潜伏膜蛋白1介导IL-2Rα上调促进NK/T细胞淋巴瘤的形成和化疗耐药 被引量:1
3
作者 Liang Wang Xi-wen Bi +4 位作者 Yu-jia Zhu Ying-zhi He Qiu-yu Lai Zhong-jun Xia Qing-qing Cai 《癌症》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305-316,共12页
背景与目的 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经常发生化疗耐药。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 receptorα,IL-2Rα)在NKTCL患者中血清水平升高,并与疗效和生存期显著相关。... 背景与目的 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经常发生化疗耐药。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 receptorα,IL-2Rα)在NKTCL患者中血清水平升高,并与疗效和生存期显著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代表性细胞系中过表达IL-2Rα来探讨IL-2Rα的潜在作用。方法在人NK细胞系NK-92和NKTCL细胞系SNK-6中检测IL-2Rα的水平。使用慢病毒载体在NK-92细胞中表达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以及在NK-92和SNK-6细胞中表达IL-2Rα,分析这些基因在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和化疗敏感性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IL-2Rα在SNK-6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K-92细胞。在NK-92细胞中表达LMP1可以显著上调IL-2Rα水平,而MAPK/NF-κB途径相关蛋白的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显著下调IL-2Rα。在SNK-6细胞中IL-2Rα的过表达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促进细胞增殖,并诱导产生对吉西他滨、多柔比星和门冬酰胺酶的耐药,这些效应可以被抗IL-2Rα抗体逆转。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在NKTCL细胞中LMP1激活MAPK/NF-κB途径,从而上调IL-2Rα表达。IL-2Rα过表达促进NKTCL的生长和化疗耐药,表明该白细胞介素受体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潜伏膜蛋白1 epstein–Barr病毒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
下载PDF
EB病毒BRLF1基因及EB病毒Rta/IgG抗体在鼻咽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新星 张龙城 +3 位作者 全超坤 韦干观 桂源 杨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BRLF1基因(EBV-BRLF1)表达量及血清EB病毒Rta/IgG(EBV-Rta/IgG)抗体浓度在鼻咽癌(NPC)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量89例NPC组织的EBV-BRLF1基因表达量,采用EBV-Rta/IgG定量抗体... 目的探讨EB病毒BRLF1基因(EBV-BRLF1)表达量及血清EB病毒Rta/IgG(EBV-Rta/IgG)抗体浓度在鼻咽癌(NPC)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量89例NPC组织的EBV-BRLF1基因表达量,采用EBV-Rta/IgG定量抗体试剂盒检测228例血清的Rta/IgG抗体浓度,分析它们与NPC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的相关性。228例血清包括NPC组89例、鼻咽部慢性黏膜炎病例(高危组)19例和同期健康人群120例。结果 89例NPC组血清的EBV-Rta/IgG抗体浓度为(111.81±76.77)U/mL,灵敏度为75.3%(67/89),特异度为94.2%(131/139),诊断符合率为86.8%(198/228);19例高危组血清的EBV-Rta/IgG抗体浓度为(15.14±33.04)U/mL,120例健康体检组血清的EBV-Rta/IgG抗体浓度为(6.63±11.26)U/mL;各组间比较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BRLF1基因在NP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51%(47/74),中位表达量为8.53。NPC组中EBV-BRLF1基因表达量与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T分期差异有关(P=0.061),接近临界范围。血清EBV-Rta/IgG抗体浓度与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T分期组间比较中发现,T3期呈一定上升趋势,T2与T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 EBV-BRLF1基因在NPC组织中高度表达;EBV-Rta/IgG定量抗体试剂盒检测可以作为早期筛查NPC的临床指标之一;EBV-BRLF1基因表达量及血清EBV-Rta/IgG抗体浓度与NPC的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与T分期局部组织浸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BRLF1基因 EB病毒Rta/Ig G抗体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提取DNA并定量检测EB病毒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行 屠其华 +1 位作者 陈萍 曹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EB病毒(EBV)的表达。方法对TES水浴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良,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EBV。结果在60例标本中平均提取DNA量为3.97ng(10μm... 目的定量检测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EB病毒(EBV)的表达。方法对TES水浴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良,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EBV。结果在60例标本中平均提取DNA量为3.97ng(10μm厚切片2片),86.7%(52/60)标本DNA的纯度(260nm/280nm)≥1.6,其中50%(30/60)淋巴瘤组织EBV呈阳性表达(100~106拷贝/ngDNA)。结论采用改良TES水浴法能获取石蜡包埋组织中高质量基因组DNA,使用该新的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标本资源进行与疾病相关科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包埋组织 EB病毒 基因组DNA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登革4型病毒Ban18-30减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志文 俞永新 +3 位作者 王志伟 刘文雪 贾丽丽 董关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将登革4型病毒(DEN-4)Ban18原株及其减毒株Ban18-30株在vero细胞传代后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以了解Ban18-30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及其是否为一株有希望的DEN-4减毒活疫苗候选株。方法Banl8原株及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传代减毒的Ban1... 目的将登革4型病毒(DEN-4)Ban18原株及其减毒株Ban18-30株在vero细胞传代后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以了解Ban18-30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及其是否为一株有希望的DEN-4减毒活疫苗候选株。方法Banl8原株及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传代减毒的Ban18-30株在vero细胞中增殖,将两毒株进行中和实验,确证两株的型别,研究传代毒株的病毒滴度、毒力和免疫原性。结果两株病毒与抗DEN-4特异性抗体进行中和实验,中和指数≥316,证明两株病毒确为DEN-4;空斑滴定两株病毒,滴度约为2×10^6-2.5×106PFU/ml;Ban18-30株对乳鼠的脑内毒力较Banl8原株低,≥1.710gID50;Ban18-30株对幼鼠脑内接种不致病,而原株的log LD50值为4.3;腹腔免疫小鼠后用原株进行脑内攻击,能够抵抗大于1000 LD50致死剂量的病毒攻击。结论两株病毒在vero细胞内增殖良好,滴度较高,Ban 18-30对乳鼠和幼鼠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在减毒的过程中仍保留了较高的免疫原性,有望成为一株DEN-4的减毒活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ban 18-30弱毒株 神经毒力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广西鼻咽癌高发区人群初筛后2年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卓霞 翁敬锦 +8 位作者 司勇锋 覃扬达 黄波 兰桂萍 王勇利 杨涌 张本坚 韩星 熊伟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 分析广西鼻咽癌高发区初筛2年后鼻咽癌一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组血清EB病毒抗体的差异及鼻咽癌发病情况。方法 2013年8~12月广西梧州市、玉林市和南宁市参加鼻咽癌初筛,且2015年8~12月再次接受随访的人群2 022例,对比其初筛时与随访时E... 目的 分析广西鼻咽癌高发区初筛2年后鼻咽癌一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组血清EB病毒抗体的差异及鼻咽癌发病情况。方法 2013年8~12月广西梧州市、玉林市和南宁市参加鼻咽癌初筛,且2015年8~12月再次接受随访的人群2 022例,对比其初筛时与随访时EB病毒抗体[病毒壳抗原(VCA)-IgA和早期抗原(EA)-IgA]的阳性率,比较鼻咽癌一级亲属(亲属组)和一般人群组中EB病毒抗体的变化及鼻咽癌检出情况。结果 初筛时亲属组VCA-IgA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组(P〈0.05),两组E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VCA-IgA变化与一般人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一般人群组EA-IgA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亲属组VCA-IgA转阴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组(P〈0.05)。随访时两组VCA-IgA、E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亲属组检出鼻咽癌2例(1.12%),一般人群组检出10例(0.54%),两组的鼻咽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筛后鼻咽癌一级亲属鼻咽癌检出率并未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组,可能无需选择性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抗体 筛查 一级亲属 随访 广西
下载PDF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彬 李斯丹 +5 位作者 刘国青 吴润晖 朱光华 杨骏 周翾 秦茂权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EB病毒(EB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为儿童HSCT后EBV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6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EBV感染检测的HSCT患儿共253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儿童HSCT术... 目的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EB病毒(EB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为儿童HSCT后EBV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6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EBV感染检测的HSCT患儿共253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儿童HSCT术后EBV感染的发病特点。结果 253例患儿中男153例,女100例,中位年龄4(1~16)岁。移植前采用定量PCR检测方法EBV-DNA阳性率17.8%,移植后90d内定量PCR检测EBV-DNA阳性共102例(40.3%)。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4例(1.6%)。移植前EBV-DNA阳性患儿移植后EBV-DNA阳性率(72%)高于移植前EBV-DNA阴性患儿(5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66)。自体移植90d内EBV-DNA阳性率(17.9%)明显低于异体移植(69.6%)(P<0.01)。同胞全相合移植(MRD-HSCT)、无血缘移植(MUD-HSCT)与单倍体移植(Haplo-HSCT),移植后90 d内EBV-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MRD、MUD及Haplo-HSCT的EBV-DNA阳性率依次升高。应用ATG的患儿移植后90d内EBV-DNA阳性率(57.6%)明显高于未应用ATG患儿(30.2%)(P<0.01)。结论儿童HSCT后EBV感染是常见并发症,移植前EBV阳性、Haplo-HSCT、MUD-HSCT及ATG应用是移植后发生EBV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EB病毒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儿童EB病毒抗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颖 冯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3期2795-2797,共3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B病毒抗体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66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患儿血中的EBV-CA Ig G抗体及亲和力、EBV-CA Ig M、EBV-EA Ig G、EBNA。结果 1 166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患儿中,...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B病毒抗体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66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患儿血中的EBV-CA Ig G抗体及亲和力、EBV-CA Ig M、EBV-EA Ig G、EBNA。结果 1 166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患儿中,发生EBV感染的病例数为1133例(97.17%),无EBV感染33例(2.83%)。1133例EBV感染患儿涉及的相关疾病包括呼吸、消化、血液等多个系统,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63例(23.21%),扁桃体炎160例(14.12%),肺炎149例(13.15%),发热待查149例(13.15%),支气管炎132例(11.65%),紫癜107例(9.44%);EBV感染患儿分为原发感染组(10.47%)、既往感染组(81.13%)、复发感染组(2.57%)和极少见血清组(3%),原发感染组中以EBV-CA Ig M阴性、EBV-CA Ig G阳性、EBV-EA Ig G阳性或阴性、EBNA阴性、EBV-CA Ig G低亲合力的反应模式最常见,共83例(7.12%),既往感染组中以EBV-CA Ig M阴性、EBV-CA Ig G阳性、EBV-EA Ig G阳性或阴性、EBNA阳性、EBV-CA Ig G高亲合力的反应模式最常见,共823例(70.58%)。结论 EBV抗体谱检测在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很有价值,能更准确地判断EBV的感染分期,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儿童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性脑炎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国军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性脑炎(EB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和(或)脑脊液EBV-VCA IgM抗体阳性患儿3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EB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EB脑炎多...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性脑炎(EB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和(或)脑脊液EBV-VCA IgM抗体阳性患儿3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EB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EB脑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36/36),头痛、呕吐(21/36),抽搐(9/36),昏迷(3/36),嗜睡、精神萎靡(2/36)和肢体活动障碍(1/36)。36例脑脊液EBV-VCAIgM阳性,其中26例血清和脑脊液EBV-VCA IgM同时阳性。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如果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要考虑EBV感染可能。确诊有赖于血清和(或)脑脊液EBV-VCA IgM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EB病毒性 儿童
下载PDF
Kerberos协议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小烈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给便携式无线设备提供更加便捷的认证服务,提出融合无线公钥基础设施、质询-响应协议、密钥随机化处理等技术来改进Kerberos协议的应用方案,而后用形式化的协议证明语言对改进后的协议进行了安全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能完成... 为给便携式无线设备提供更加便捷的认证服务,提出融合无线公钥基础设施、质询-响应协议、密钥随机化处理等技术来改进Kerberos协议的应用方案,而后用形式化的协议证明语言对改进后的协议进行了安全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能完成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认证工作,并且协议在通信机密性与防口令猜测方面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网络安全 无线网络 KERBEROS协议 质询-响应协议 ban逻辑
下载PDF
宁夏某医院成人Epstein—Barr病毒感染情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师志云 赵玥 +7 位作者 张玉英 赵倩颖 郭雅琪 何学虎 梁小燕 董洁 赵志军 贾伟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 探讨宁夏某医院成人患者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疑似EBV感染成人患者19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EB... 目的 探讨宁夏某医院成人患者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疑似EBV感染成人患者19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EBV DNA.结果 1955例疑似病例中,最终确认EBV感染538例,总阳性率为27.52%,阳性样本的平均病毒载量5.68×104拷贝/mL,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8.66%(331/1155)和25.88%(207/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35,P〉0.05).〉6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37.39%(89/238),各年龄段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11,P〈0.05).EBV感染者可见于各类科室,主要来源于感染科204例(37.92%),放疗科126例(23.42%),肿瘤内科53例(9.86%).各科室间EB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858,P〈0.01).临床诊断以鼻咽癌(19.52%)、慢性活动性肝炎(12.08%)、淋巴瘤(9.48%)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10.78%)、肝功能异常(8.55%)为主.结论 EBV感染成人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毒载量、临床科室分布、临床诊断及表现方面不完全相同,EBV DNA检测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epsteinban病毒 成人患者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EB病毒感染特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黄志卓 谢正德 +3 位作者 闫静 高立伟 刘春艳 申昆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患儿的EBV血清学抗体及病毒复制水平等特征。方法对67例EBV-HLH患儿和60例原发性EB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EBV特异性抗体...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患儿的EBV血清学抗体及病毒复制水平等特征。方法对67例EBV-HLH患儿和60例原发性EB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EBV特异性抗体和血清EBV DNA载量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 EBV-HLH患儿EBV特异性抗体结果:EBV-CA-IgM、EBV-CA-IgG、EBV-EA-IgG和EBV-NA-IgG的阳性率分别为28.8%、100.0%、51.5%和78.8%,EBV-VCA-IgG高亲和力为78.9%,低亲和力为12.1%;血清学抗体结果显示,71.2%的患儿为EBV再激活感染,其余为急性原发EBV感染;45.5%的EBV-HLH患儿可在血清中检测到EBV DNA,其拷贝数中位数为1.976×103copies.L-1。EBV-IM患儿的EBV-CA-IgM、EBV-CA-IgG、EBV-EA-IgG和EBV-NA-IgG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58.3%和26.7%,EBV-VCA-IgG高亲和力为18.3%,低亲和力为81.7%,EBV DNA阳性率为10.0%,DNA拷贝数均值为8.495 copies.L-1。IM患儿均为EBV原发感染状态。结论EBV-HLH可发生在EBV原发感染或既往EBV感染再激活时期,但多数患儿由既往EBV感染再激活所致。EBV-HLH患儿血清中EBV复制水平显著高于EBV-IM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原文传递
双环醇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滕旭 许玲芬 +1 位作者 孙梅 郭静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82-185,共4页
【摘要】目的评估双环醇片治疗EB病毒感染所致儿童肝功能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对照临床研究,对121例EB病毒感染肝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时应用的保肝药物不同分成双环醇组(63例)和复方甘草酸苷组(58... 【摘要】目的评估双环醇片治疗EB病毒感染所致儿童肝功能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对照临床研究,对121例EB病毒感染肝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时应用的保肝药物不同分成双环醇组(63例)和复方甘草酸苷组(58例),分别用双环醇片(百赛诺)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EB病毒载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8周血常规、尿常规、ALT、AST,同时观察一般状况及相关症状、体征。结果(1)双环醇组患儿ALT水平较复方甘草酸苷组患儿降低更为显著,且治疗8周疗效优于治疗1周和4周(P〈0.01);(2)治疗8周后双环醇组的转氨酶恢复情况较复方甘草酸苷组更为显著(P〈0.05);(3)两组患儿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对儿童EB病毒感染肝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炎 EB病毒 双环醇
原文传递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张廷光 刘希双 +2 位作者 郝正魁 孙学国 张凌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3期30-33,共4页
目的检测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l)在作为癌前病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4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63... 目的检测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l)在作为癌前病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4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组织、36例胃癌组织中EBV—LMP1的表达。结果45例CSG和36例胃癌组织中未见EBV-LMP1的表达,63例CAG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有23例阳性,阳性率为36.5%(23/63),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明显高于CSG及胃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值均为0.000)。结论CAG伴肠上皮化生组织中存在EBV-LMP1表达,明显高于CSG及胃癌组织,提示EBV感染可能在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肠上皮化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