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p基因存在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阮卫 杨祚升 +2 位作者 吴移谋 任林 唐曼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临床株表面蛋白基因(esp)的流行情况及esp基因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法扩增粪肠球菌esp基因并克隆、测序;用琼脂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抗菌药物对粪肠球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1株粪肠球菌...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临床株表面蛋白基因(esp)的流行情况及esp基因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法扩增粪肠球菌esp基因并克隆、测序;用琼脂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抗菌药物对粪肠球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1株粪肠球菌中,esp基因阳性率为42.6%;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MIC>500 mg/L,红霉素耐药粪肠球菌中,esp阳性率分别为33.3%、54.8%、70.6%、51.0%;敏感株中esp阳性率分别为43.6%、30.0%、7.4%、8.3%。结论esp基因的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环丙沙星、红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有显著相关性;esp基因有可能成为粪肠球菌耐药株的分子表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esp基因 抗菌药物 耐药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表皮特异硫蛋白(ESP)的序列分析及其诱导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政 谭小力 +2 位作者 张志燕 顾守来 李冠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9-214,共6页
为了揭示植物激素及环境胁迫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表皮特异硫蛋白(ESP)表达的影响,以中双9号品种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一编码甘蓝型油菜表皮特异硫蛋白(BnESP)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蛋白BnESP含有343个氨基酸,与青花菜... 为了揭示植物激素及环境胁迫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表皮特异硫蛋白(ESP)表达的影响,以中双9号品种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一编码甘蓝型油菜表皮特异硫蛋白(BnESP)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蛋白BnESP含有343个氨基酸,与青花菜(Brassica napus)ESP有99%的相似性,与拟南芥腈特异性蛋白、类黑芥子酶结合蛋白、茉莉酸诱导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甲基茉莉酸和机械伤害快速激活BnESP的表达,苯丙噻重氮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抑制其表达。研究证明BnESP是茉莉酸诱导蛋白,可能在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的互作及油菜对S.sclerotiorum的反应网络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表皮特异硫蛋白 基因克隆 诱导表达
下载PDF
基于esp基因和JCV标记的MST方法在五大流域典型水源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敬琦 孔维文 +3 位作者 刘婷婷 陈南 杨柏云 何晓青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6-252,共7页
非点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水体环境的重要污染。微生物源示踪技术(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MST)是解决非点源污染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确定污染的宿主来源。肠球菌esp基因和多瘤病毒JCV可以作为检测水体中人源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 非点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水体环境的重要污染。微生物源示踪技术(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MST)是解决非点源污染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确定污染的宿主来源。肠球菌esp基因和多瘤病毒JCV可以作为检测水体中人源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为分析五大流域水源地是否受到人源粪便的污染,对辽河、海河、淮河、长江和黄河五大流域典型水源地水样进行采集和检测,选取人源粪便特异病原微生物肠球菌的esp基因和多瘤病毒JCV建立了相应的MST分子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五大流域的典型水源地采样点均有可能受到了人源粪便的污染,可为当地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esp基因 多瘤病毒JCV 水源地 MST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的引物选择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韦玉梅 何晓青 +1 位作者 程钢 李佳素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现今全球水域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粪便污染日趋严重,因此确定水环境是否存在粪便污染对公众健康、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类肠道致病病原体肠球菌中的esp基因作为检测水体中人类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从3对具有代表性的引... 现今全球水域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粪便污染日趋严重,因此确定水环境是否存在粪便污染对公众健康、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类肠道致病病原体肠球菌中的esp基因作为检测水体中人类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从3对具有代表性的引物中选择最佳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得到了较佳的PCR反应条件,并初步应用于湖北武汉地区南湖水中的肠球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引物对2可扩增出esp基因片段,其最佳退火温度为52℃。同时在南湖水样中能够检测到阳性结果,证明了引物对2扩增esp基因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T 水环境 肠球菌 esp基因PCR
下载PDF
屎肠球菌esp和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孙秋 黄文祥 +2 位作者 时正雨 刘成伟 李崇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3-787,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屎肠球菌esp、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PCR检测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hyl、esp基因的分布情况,微量板定量检测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yl...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屎肠球菌esp、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PCR检测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hyl、esp基因的分布情况,微量板定量检测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yl、esp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结果 70株临床分离屎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为18.6%,其中hyl基因阳性株不能形成生物被膜,esp基因阳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36.4%,hyl+esp阳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27.3%,esp基因阴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6%。结论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弱,hyl基因不能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esp基因能够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生物被膜的形成不局限于esp阳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esp、hyl基因 生物被膜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上位抑制基因(esp)的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婧婧 谢彦周 +3 位作者 洪登峰 刘平武 何庆彪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3-539,共7页
9012AB是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其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3ms3ms4ms4)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espesp)互作控制。为提高其不育系及同型临保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以9012B和T45为基本材料,构建分离群体,鉴定与esp... 9012AB是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其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3ms3ms4ms4)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espesp)互作控制。为提高其不育系及同型临保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以9012B和T45为基本材料,构建分离群体,鉴定与esp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筛选了1 024对引物组合,鉴定出5个与esp相引相连锁的AFLP标记(L1、L2、L3、L4和L5),2个与esp相斥相连锁的AFLP标记(L6和L7)。所有标记位于esp位点的一侧,L6和L7与Esp基因共分离。其中,L1、L6和L7转化成SCAR标记SCL1、SCL2和WSCL3。在20个基因型已知的验证群体中检测,SCL1、SCL2和WSCL3的准确率分别为90%、100%和100%。结果表明三个SCAR标记可用于9012AB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上位抑制基因(esp)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儿童分离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吕萍 徐樨巍 +3 位作者 宋文琪 董方 杨永弘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基因)的表达与肠球菌致病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自我院住院或门诊患儿分离的152株致病性肠球菌Esp基因。结果152株肠球菌中98株检出Esp基因,占64.5%;30株粪便分离的非致病性肠球菌均未检出Esp基... 目的探讨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基因)的表达与肠球菌致病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自我院住院或门诊患儿分离的152株致病性肠球菌Esp基因。结果152株肠球菌中98株检出Esp基因,占64.5%;30株粪便分离的非致病性肠球菌均未检出Esp基因(P<0.01);粪肠球菌、屎肠球菌Esp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和28.1%,粪肠球菌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1);152株致病肠球菌来自不同的感染部位,尿液、阴道分泌物、痰液、血液和脐分泌物标本Esp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3.7%、55.6%、50.0%、43.0%和33.0%,住院患儿标本中分离的致病性肠球菌的Esp基因阳性率为75.0%,明显高于门诊患儿阳性率37.5%(P<0.001)。结论肠球菌的Esp基因在肠球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定植以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 儿童
下载PDF
基于ExAC数据库分析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位点在不同种群中的分布频率 被引量:1
8
作者 仝敬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8-487,共10页
目的利用ExAC数据库中等位基因发生频率数据,分析世界各地不同人群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位点发生频率分布情况,为运动选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位点,统计ExAC、1 000Genomes和GO-ESP数据库中天赋基因多态性... 目的利用ExAC数据库中等位基因发生频率数据,分析世界各地不同人群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位点发生频率分布情况,为运动选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位点,统计ExAC、1 000Genomes和GO-ESP数据库中天赋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发生频率,比较这3大数据库中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ExAC数据库中世界各地不同人群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结果共筛选出111个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位点,其中43个位点在ExAC中具有详细数据。ExAC、1 000Genomes和GO-ESP数据库中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均比较接近,Pearson相关系数R值大于0.9(P<0.01)。ExAC数据库中世界各地不同人群基因多态性分布表明,非洲人群4个耐力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GNB3/rs5443(T),IL15RA/rs2228059(C),ITPR1/rs1038639(T)和PPARGC1A/rs81926789(G)的发生频率,以及3个爆发力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ACTN3/rs1815739(C),IGF1R/rs1464430(T)和MCT1/rs1049434(G)的发生频率都显著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ExAC、1000Genomes和GO-ESP数据库运动天赋基因多态性分布基本一致,非洲人群在耐力相关基因(GNB3、IL15RA、ITPR1和PPARGC1A)和爆发力相关基因(ACTN3、IGF1R和MCT1)的相应多态性位点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其它人群。该研究对于根据天赋基因进行运动员早期选材和个体化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天赋基因 基因多态性 ExAC数据库 1 000Genomes数据库 esp-GO数据库
下载PDF
蠕虫感染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银娟 何晴 +4 位作者 殷颖璇 潘筱雯 何咏欣 高若兮 李学荣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1期84-89,共6页
感染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约17%的肿瘤患者可归因于慢性感染。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许多寄生蠕虫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寄生蠕虫与肿瘤关系复杂,部分寄生蠕虫可以通过机械损伤、分泌排泄产物刺激、基因突变等方式... 感染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约17%的肿瘤患者可归因于慢性感染。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许多寄生蠕虫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寄生蠕虫与肿瘤关系复杂,部分寄生蠕虫可以通过机械损伤、分泌排泄产物刺激、基因突变等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还有部分寄生蠕虫可以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寄生蠕虫感染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蠕虫感染诱发肿瘤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感染 肿瘤 致病机制 免疫反应 基因突变 分泌排泄产物 细胞外囊泡
下载PDF
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锐睿 杨洋 +3 位作者 熊鹿言 李晶洁 权泰鹏 余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7-830,共4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肠道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84株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为14.3%,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25.0%,其中... 目的了解正常人肠道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84株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为14.3%,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25.0%,其中esp基因阳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为83.3%,esp基因阴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仅为15.3%。结论正常人肠道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弱,esp基因是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重要因素,生物膜的形成不局限于esp阳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esp基因 生物膜
原文传递
内蒙古地区牛乳腺炎致病性粪肠球菌表面蛋白es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竞楠 锡林高娃 +4 位作者 吴金花 布日额 王金良 陈金龙 王赞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 克隆、表达内蒙古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表面蛋白esp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Genbank公布的序列号为CP045045.1粪肠球菌esp基因DNA为模板设计1对引物,对esp基... 目的 克隆、表达内蒙古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表面蛋白esp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Genbank公布的序列号为CP045045.1粪肠球菌esp基因DNA为模板设计1对引物,对es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esp后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DNA Star生物信息软件对表达蛋白的空间构象,理化特性,跨膜区,抗原性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测序显示,克隆的esp基因序列长度为776 bp,与NCBI公布的esp序列(CP045045.1)相似度为100%。经PCR及酶切鉴定,重组表达质粒pET30a(+)-esp构建正确。将其转化至原核表达工程菌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8×10^(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够被相应小鼠抗血清识别。DNAStar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10^(3),等电点为4.33,带负电荷残基总数54个,带正电荷残基总数30个,分子式为C_(1190)H_(1899)N_(309)O_(438),α螺旋占6.98%,β折叠占1.94%,无规则折叠占68.6%;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表面存在较多抗原表位;6-25位氨基酸之间存在跨膜区域,推测该蛋白具有跨膜特性。抗原性分析显示,esp基因编码蛋白在14-55、59-170、186-197、206-255位氨基酸残基区段存在良好的抗原可及性,以59-170位区间抗原可及性较为集中。结论 内蒙古地区分离的牛乳腺炎致病性粪肠球菌esp基因编码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该菌感染检测靶标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粪肠球菌 esp基因 抗原理化特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