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的规训——解放区小说中的“落后-改造”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杜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5,122,共5页
解放区小说中的“落后-改造”模式鲜明地体现了革命意识形态的规范作用。“落后”是非对抗性矛盾状态下,人民群众内部流通的批评话语,对于种种“落后”表现的判定,最终往往会归结于个体伦理道德的“迷失”,而只有自觉地向群体履行责任,... 解放区小说中的“落后-改造”模式鲜明地体现了革命意识形态的规范作用。“落后”是非对抗性矛盾状态下,人民群众内部流通的批评话语,对于种种“落后”表现的判定,最终往往会归结于个体伦理道德的“迷失”,而只有自觉地向群体履行责任,克服私、欲,向公、理皈依,才能依赖于整体的认同而获得一种完善的道德人格。但在关于落后者的批判中,也隐含了对“合理利己主义”原则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 落后 改造 道德 伦理
下载PDF
密尔自由观的伦理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义芳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94-98,共5页
约翰·密尔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特伦理视角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自由就是由社会合法地对个体行施的那种权力的本性和限制。密尔坚持个人自由,主张张扬人的个性,提出自由要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整体的幸福为其价值目标。... 约翰·密尔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特伦理视角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自由就是由社会合法地对个体行施的那种权力的本性和限制。密尔坚持个人自由,主张张扬人的个性,提出自由要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整体的幸福为其价值目标。尤其是密尔对自由的伦理道德诉求、对个性自由的伦理价值分析、给自由以限度、给自由以功利主义解释等伦理主张和理论建构,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自由主义理论,推动了自由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伦理 道德 价值 限度
下载PDF
道德的自主性:弗斯特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批判与重构
3
作者 蒋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3,190,共8页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视“道德”为一种完备性学说,并将其排除在政治的正义观念外,但政治的正义观念又需要自主的道德概念以保证其有效性,由此造成了政治自由主义内在的悖论。对此,弗斯特回到了康德哲学与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立场,对实...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视“道德”为一种完备性学说,并将其排除在政治的正义观念外,但政治的正义观念又需要自主的道德概念以保证其有效性,由此造成了政治自由主义内在的悖论。对此,弗斯特回到了康德哲学与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立场,对实践理性的道德自主性进行重构:他将“道德”作为绝对的、有约束力的规范与对美好生活作出回答的“伦理”概念区别开来,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运用互惠性与普遍性的辩护原则区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与多元的伦理价值观。与康德不同的是,弗斯特从一种主体间性的视角将道德自主性理解为作为道德共同体成员的人的“洞察”,即有限理性的存在对他人负有辩护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自由主义 伦理 道德 道德自主性 莱纳·弗斯特
下载PDF
消费主义:金融危机产生的文化土壤
4
作者 周中之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0,共4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欧美,波及世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促使众多的学者从学理上反思这场危机的根源和土壤。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发生了问题,具体来说是新自由主义提出的“华盛顿共识”所推行的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欧美,波及世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促使众多的学者从学理上反思这场危机的根源和土壤。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发生了问题,具体来说是新自由主义提出的“华盛顿共识”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这是有道理的,但仅仅局限于经济这一点上,显然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文化土壤 消费主义 “华盛顿共识” 经济制度 新自由主义 资本主义 经济体制
下载PDF
浅论鲁迅与妇女解放
5
作者 张佳惠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38-40,共3页
妇女解放 ,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鲁迅极为关注的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
关键词 鲁迅 妇女解放 封建主义 伦理学 文学评论 女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凯麟 周强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8,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上,有学者倾向于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出现的反对道德的表述而得出马克思恩格斯缺乏道德伦理观念、拒斥道德伦理思想的结论。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就根本不可能存在。2018年6月,围绕马克思...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上,有学者倾向于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出现的反对道德的表述而得出马克思恩格斯缺乏道德伦理观念、拒斥道德伦理思想的结论。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就根本不可能存在。2018年6月,围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几个极具争议性的基础问题,我们对唐凯麟教授进行了专门访谈。唐老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道德伦理思想的看法完全是一种误读。通过对体系概念的反思和重新定义,我们不仅可以论证马克思主义存在一种伦理学理论,而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可以构成一种体系性的伦理理论,其理论核心就是人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伦理观 理论体系 人的解放
下载PDF
也谈宝贝作家与身体写作 被引量:2
7
作者 孔炜灵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17-120,共4页
'身体写作'是'宝贝作家'卫慧、棉棉创作的主要特点,宝贝作家所谓的'身体写作'是指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去经历生活,体验生活,然后把这种最本质最真实的经历和体验用文学的手段表现出来.
关键词 宝贝作家 身体写作 女性解放 道德 女性文学 性爱描写
下载PDF
当代妇女解放的部分真相——从《创业史》中的四个女性形象谈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丹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97-99,共3页
红色经典《创业史》以大量的笔墨对“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周围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描绘。透过文本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以及梁生宝对待她们的不同态度,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当代妇女解放复杂、混乱的场景,同时也就认识到当代妇女解放的部分... 红色经典《创业史》以大量的笔墨对“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周围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描绘。透过文本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以及梁生宝对待她们的不同态度,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当代妇女解放复杂、混乱的场景,同时也就认识到当代妇女解放的部分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女性 传统男权话语 伦理道德 妇女解放
下载PDF
妇女解放与社会主义空间生产——以费枝《胡同里的笑声》《“家”》为中心
9
作者 宋秋明 《文化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39-256,共18页
1960年,《北京文艺》杂志刊载了一系列以"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虽名不见经传,但在新文化史的视野下,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费枝的《胡同里的笑声》和《"家"》中,妇女解放与空间生产之... 1960年,《北京文艺》杂志刊载了一系列以"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虽名不见经传,但在新文化史的视野下,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费枝的《胡同里的笑声》和《"家"》中,妇女解放与空间生产之间呈现一种交互关系,妇女解放最终被呈现为一种妇女空间实践的变化和实践空间的物理性扩张。而利用这种空间叙事策略来表达"解放"之意,并非妇女解放文本所独有,早在五四文学中便已有范例,不过五四文学与"十七年"文学在空间叙事策略的运用上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空间生产 家庭伦理 工作伦理 解放叙事
下载PDF
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兼论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卫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6,共7页
基督教伦理道德是美利坚民族伦理道德的基础,这种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不相信强权或权力。基于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美国对外政策中具有一种将自身的伦理道德观向世界输出的冲动,但现实主义学派主张在国际政治中去伦理道德化。伦理道德... 基督教伦理道德是美利坚民族伦理道德的基础,这种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不相信强权或权力。基于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美国对外政策中具有一种将自身的伦理道德观向世界输出的冲动,但现实主义学派主张在国际政治中去伦理道德化。伦理道德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其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涉及对权力与道德之间关系的理解,国际政治是道德与权力、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妥协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 美国外交 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哈贝马斯对自由优生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彦明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7,共9页
自由优生学是优生学在新生物技术时代的复兴,它主张个人生育权利和自主选择,甚至要求“制造”完美的下一代。哈贝马斯批判自由优生学,认为它模糊了治疗与增强、自然与人造之间的界限,造成了人的自我理解困境。这种对自由优生学批判的新... 自由优生学是优生学在新生物技术时代的复兴,它主张个人生育权利和自主选择,甚至要求“制造”完美的下一代。哈贝马斯批判自由优生学,认为它模糊了治疗与增强、自然与人造之间的界限,造成了人的自我理解困境。这种对自由优生学批判的新意在于,它不是将人性理解为一个本质主义的概念,而是将之作为人的类伦理的自我理解和道德平等身份的人类学基础。它表明,一旦我们成为“被设计的”,我们将无法把自身看作是自己生活史上负责任的作者,也不再能够将自身理解为“平等出生”的类的成员身份。但是,哈贝马斯的批判也存在明显的局限。他在自然和人造之间的区分,使得他对技术干预生育上陷入悲观,而对道德平等的思考,也没有真正摆脱自由主义的道德语境。为了突破这个思想局限,本文通过福柯后期的“自我技术”思考一种技术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生学 自由优生学 植入前基因诊断 道德 类伦理学
原文传递
公民德性与伦理德性:关怀伦理学的一种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雅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30,共9页
公民德性与伦理德性之间的紧张是"古今之争"在现代西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自由主义与其批评者已陷入僵局。自由主义捍卫个人自主,它主张在公共生活中公民德性应该独立于伦理德性。而自由主义的批评... 公民德性与伦理德性之间的紧张是"古今之争"在现代西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自由主义与其批评者已陷入僵局。自由主义捍卫个人自主,它主张在公共生活中公民德性应该独立于伦理德性。而自由主义的批评者认为,从德性之构成上看,公民德性是建基在伦理德性之上的,它不能独立存在;并且从实践层面讲,公民德性的维持依赖于伦理德性的增援,是公民德性得以在现实中付诸实践的知性源泉。自由主义的困难在于,它难以回应公民德性如何在行为者的心灵中以一种区分于伦理德性的方式被践行。而自由主义的批评者的困难在于,它难以回应在多元现状下特殊的伦理德性如何被辩护,以及这种伦理德性如何不会蜕变为强制。关怀伦理学有望呈现这样一种公民关系,它的要求比自由主义的公民德性更强,但比彻底将公民生活建基于某种伦理德性的主张更弱。这或许有助于克服自由主义及其批评者的理论困境,在实践上使现代西方公共生活更加葆有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德性 伦理德性 自由主义 关怀伦理学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中的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13
作者 汪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8-26,共9页
马克思以“批判”代替“道德说教”的方式来建构其理论版图,道德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了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双重向度。马克思一方面用宗教批判及法哲学批判的方式完成了对道德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再次反转,另一方面从宗教和道德批判入手... 马克思以“批判”代替“道德说教”的方式来建构其理论版图,道德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了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双重向度。马克思一方面用宗教批判及法哲学批判的方式完成了对道德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再次反转,另一方面从宗教和道德批判入手,进而延伸到政治经济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道德批判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始点和内在意蕴,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政治经济学批判下的伦理指向亦是如此。二者所指向的目标都是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因批判维度的转换而将其劳动伦理思想推向了更深刻、更全面、更丰富的论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伦理 道德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自由解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