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述语境与族群诉求:论蚩尤叙事的古今流变 被引量:5
1
作者 余红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3,共8页
蚩尤叙事起自先秦,流传下来的众多文本主要为三重叙事:朝廷叙事、民间叙事、学者叙事。对应的蚩尤形象为:战神与乱臣、恶神和妖鬼、黎苗君长和中华始祖。三重叙事同源异流,各自发展,但在历史进程中,由于表述语境、表述主体、表述诉求的... 蚩尤叙事起自先秦,流传下来的众多文本主要为三重叙事:朝廷叙事、民间叙事、学者叙事。对应的蚩尤形象为:战神与乱臣、恶神和妖鬼、黎苗君长和中华始祖。三重叙事同源异流,各自发展,但在历史进程中,由于表述语境、表述主体、表述诉求的变化,三重叙事消长起伏,则秦汉唐以帝国朝廷叙事最为突出,宋元明在朝廷叙事消减后民间世俗书写继续生长,现当代学者叙事依靠国族叙事掌控局面。当下,蚩尤被纳入文化资源行列,正迎来以遗产开发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叙事。在这场整合性叙事中,蚩尤形象将被重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流变 族群诉求 文化资源
下载PDF
宪政保护背景下少数民族诉权的实现
2
作者 拜荣静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作为人权的基本组成,诉权是公民权利救济的司法途径,也是公民接近正义的基本保障。少数民族由于各种限制性因素使其诉权的实现不能与国家法制化进程同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平等权、自治权、立法权是少数民族诉权实现的宪政... 作为人权的基本组成,诉权是公民权利救济的司法途径,也是公民接近正义的基本保障。少数民族由于各种限制性因素使其诉权的实现不能与国家法制化进程同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平等权、自治权、立法权是少数民族诉权实现的宪政基础,民族语言、诉讼费、起诉权、应诉权是少数民族诉权实现的主要内容。民族立法、法律援助、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诉讼解决纠纷的基本定位是少数民族诉权实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保护 少数民族 诉权 实现
下载PDF
英汉广告审美诉求的民族文化视角分析
3
作者 廖慈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5期71-75,共5页
广告审美诉求是广告表现的关键,也是联结广告商与消费者的有效途径。中西民族在整体观与个体取向、美善向往与美真追求以及性格特征上内敛与张扬诸方面的差异对英汉广告形成迥异的审美诉求影响深刻,而中西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英汉广告... 广告审美诉求是广告表现的关键,也是联结广告商与消费者的有效途径。中西民族在整体观与个体取向、美善向往与美真追求以及性格特征上内敛与张扬诸方面的差异对英汉广告形成迥异的审美诉求影响深刻,而中西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英汉广告共同追求语言的典雅美、洋化美等。英汉广告审美诉求的个性与共性并存,映现出不同民族文化既存异又融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差异 交融 英汉广告 审美诉求
下载PDF
从伦理学角度看广告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莹 许喜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4-145,170,共3页
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广告设计与伦理学的关系,提出了将伦理学引入广告设计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平面广告设计应跳出初级需求的樊篱,向高级需求过渡。
关键词 平面广告设计 伦理学 视觉刺激 广告评价标准 性感广告
下载PDF
身份转变:后现代主义小说伦理诉求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清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7-66,共10页
后现代主义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领域不断反叛,超越的产物深刻地表现出后工业化或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危机。后现代主义小说自身的变化迎合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后现代社会多元,开放的特点。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小... 后现代主义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领域不断反叛,超越的产物深刻地表现出后工业化或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危机。后现代主义小说自身的变化迎合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后现代社会多元,开放的特点。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作者身份、人物身份、读者身份以及小说作为文本自身身份问题的研究,梳理后现代主义小说对传统的颠覆与超越,并进一步发掘各种身份转变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伦理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转变 后现代主义小说 文本中心 读者中心 伦理诉求
下载PDF
中国电影提升国际吸引力的三条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凯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189-197,共9页
在对十余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专业电影学、媒体研究以及东亚文化研究学者,影评人以及国外电影发行公司负责人、首席运营官等就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问题进行访谈时,他们的回答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指向性,那就是其关键在于国际... 在对十余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专业电影学、媒体研究以及东亚文化研究学者,影评人以及国外电影发行公司负责人、首席运营官等就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问题进行访谈时,他们的回答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指向性,那就是其关键在于国际吸引力。其进路在于:首先要保持中国特色、进行东西文明互鉴。其次要取"最大公约数"表达,重视外国观众研究。要在深入研究海外观众心理的基础上,寻求文化"平衡点",取"最大公约数"表达,竭力寻求人类、人性的共同点与共通点来进行表达。最后,要善用"他者"元素。在海外拓展过程中不可忽视对"异质文化"元素或目标市场元素的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海外传播 国际吸引力 民族特色 观众研究
下载PDF
云南蒙古族的民族认同与利益诉求探析
7
作者 聂迅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9-54,共6页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蒙古族仅对本民族生存所处的地域有较强的认同感,其后随着国家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他们才逐渐产生民族认同感。在对云南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的调查中发现,其村的蒙古族的身份意识在蒙古族和汉族之间游移,具有模...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蒙古族仅对本民族生存所处的地域有较强的认同感,其后随着国家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他们才逐渐产生民族认同感。在对云南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的调查中发现,其村的蒙古族的身份意识在蒙古族和汉族之间游移,具有模糊性和两重性的特点。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蒙古族身份的认同与民族意识不断强化,刺激了蒙古族的民族认同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蒙古族文化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蒙古族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利益诉求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两种方式
8
作者 孙岿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539-542,共4页
当今世界范围解决民族问题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类是把民族问题作为文化问题来解决,另一类是当做社会问题来处理。前者基于争取身份承认的政治诉求,后者基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诉求,通过比较两种民族政策的历史过程,阐述政治经济诉求与... 当今世界范围解决民族问题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类是把民族问题作为文化问题来解决,另一类是当做社会问题来处理。前者基于争取身份承认的政治诉求,后者基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诉求,通过比较两种民族政策的历史过程,阐述政治经济诉求与文化诉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澄清民族问题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问题 政治经济诉求 文化诉求
下载PDF
人文文化论视角下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与制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雪婵 吴长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群众信息和思想交流工具,承载着少数民族群众的智慧与文化,对其进行传承的意义重大。在国家层面制定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语言实践的人文文化论揭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本...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群众信息和思想交流工具,承载着少数民族群众的智慧与文化,对其进行传承的意义重大。在国家层面制定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语言实践的人文文化论揭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本质,也反映了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从人文文化论的视角阐释了语言的本质,分析了语言人文性本质和语言文化性本质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并提出了基于语言人文性本质和语言文化性本质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制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文化论 少数民族语言 传承 政策诉求 政策制定
原文传递
角色、诉求与规制:西南边疆地区扶贫经验探析——以N村调查为例
10
作者 陈鹏 高旸 《中国农村研究》 2020年第1期141-157,共17页
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战略实践,是农村居民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力。现有经验表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在实践层面存在一定特殊性。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加以研究,可产生积极的案例分析价值。文章以西南边疆地区N村... 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战略实践,是农村居民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力。现有经验表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在实践层面存在一定特殊性。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加以研究,可产生积极的案例分析价值。文章以西南边疆地区N村为田野点,在对村民生产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中,展开问题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N村精准扶贫工作在各参与主体围绕自身利益诉求的相互博弈中逐步推进。精准扶贫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强化了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区域内不同行动主体围绕着各自角色位置的选择及资源互动,构建起N村特有的扶贫实践场域,采取将扶贫工作与边贸经济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形成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基层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跨境民族 边贸经济 利益诉求
原文传递
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缘起、结构与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光俊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56,160,共9页
分离运动的兴起以其国际化的态势前所未有地挑战了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分离运动的治理不仅在民族国家与地区区域内展开,而且全球范围也在探索建立治理机制。已有的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的基本结构包括:民族国家的分散治理、地区区域的协... 分离运动的兴起以其国际化的态势前所未有地挑战了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分离运动的治理不仅在民族国家与地区区域内展开,而且全球范围也在探索建立治理机制。已有的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的基本结构包括:民族国家的分散治理、地区区域的协同治理、全球范围的共同治理、非政府组织的辅助治理。推动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的本土化、防止族群分离走向合作抗争、避免族群政治组织化、阻止族群借助国际法上的自决权、用呼吁替代退出、防止分离运动走向暴力恐怖活动是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的核心议题和主要经验。不过,由于族群分离运动本身具有的特性,族群分离运动的治理仍然不得不面对议题的分散性,尤其相关治理机制的建立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分离运动 治理 民族国家 呼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