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sphine/Benzocyclone-based Neutral Nickel Catalyst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with Polar Monomers 被引量:2
1
作者 Fei Wang Li Pan +2 位作者 Vladislav A.Tuskaev Svetlana Ch.Gagieva Yue-She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2-212,I0007,共12页
The efficient copolymerization of olefin with polar monomers using nickel-based catalysts presents a longstanding challenge. In this contribution, three phosphine-benzocyclone ligands and corresponding neutral nickel ... The efficient copolymerization of olefin with polar monomers using nickel-based catalysts presents a longstanding challenge. In this contribution, three phosphine-benzocyclone ligands and corresponding neutral nickel catalysts(Ni1: Ar = Ph;Ni2: Ar = 2-(C_(6)H_(5))C_(6)H_(4);Ni3: Ar = 2-[2',6'-(Me O)_(2)-C_(6)H3]C_(6)H_(4)) were prepared and applied for the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with polar monomers without any cocatalyst. The bulky substituent groups in complexes Ni2 and Ni3 contributed to high catalytic activities(up to 7.24×10^(6) and 9.04×10^(6)g·mol Ni^(-1)·h^(-1), respectively), and produced 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Mw up to 545.7 k Da). Complex Ni3 exhibited high activitie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t the level of 10^(6) g·mol Ni^(-1)·h^(-1) across a wide range from 30 ℃ to 120 ℃, exhibiting excellent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These nickel complexes were also effectively employed in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with methyl acrylate, ethyl acrylate, butyl acrylate and lauryl acrylate, producing copolymer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s(Mw up to 80.5 k Da) and high polar monomer incorporation(up to 8.2 mol%). Microstructur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large sterically hindered substituents facilitated the incorporation of polar functional units into the polymer backbon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these nickel-based catalysts for efficient copolymerization of olefin with polar mon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al nickel catalyst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COPOLYMERIZATION Polar acrylate monomers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residual crosslinking agent content in UV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oxide) hydrogels for dermatological application by gas chromatography 被引量:1
2
作者 Rachel Shet Hui Wong Mark Ashton Kalliopi Dodou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6年第5期307-312,共6页
Acrylat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ynthesis of pharmaceutical polymers. The quantitation of residual acrylate monomers is vital as they are strong irritants and allergens, but after polymerization, are relatively... Acrylat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ynthesis of pharmaceutical polymers. The quantitation of residual acrylate monomers is vital as they are strong irritants and allergens, but after polymerization, are relatively inert, causing no irritation and allergies. Poly(ethylene oxide)(PEO) hydrogels were prepared using pentaerythritol tetra-acrylate(PETRA) as UV crosslinking agent. A simple, accurate, and robust quantit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on ga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GC), which is suitable for routine analysis of residual PETRA monomers in these hydrogels. Unreacted PETRA was initially identifi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The quantitation of analyte was performed and validat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equipped with a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 A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tained over the range of 0.0002%–0.0450%(m/m)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greater than 0.99. The recovery( 4 90%), intra-day precision(%RSD o 0.67), inter-day precision(%RSD o2.5%), and robustness(%RSD o1.62%) of the method were within the acceptable values. The limit of detection(LOD) and limit of quantitation(LOQ) were 0.0001%(m/m) and 0.0002%(m/m), respectively.This assay provides a simple and quick way of screening for residual acrylate monomer in hydrog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thylene oxide) (PEO) RESIDUAL monomer Hydrogel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 (GC–FID)
下载PDF
Strong influences of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on ethylene/1-hexene copolymerization catalyzed by (2-PhInd)_2ZrCl_2/methyl aluminoxane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坚定 范志强 王伟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09-1014,共6页
Ethylene/1-hexene was copolymerized by an unbridged zirconocene, (2-PhInd)2ZrCl2/MAO (methyl aluminoxane) at 0 °C and 50 °C respectively. High copolymerization activity and 1-hexene incorporation were observ... Ethylene/1-hexene was copolymerized by an unbridged zirconocene, (2-PhInd)2ZrCl2/MAO (methyl aluminoxane) at 0 °C and 50 °C respectively. High copolymerization activity and 1-hexene incorporation were observed at 0 °C, with the co- polymer formed having random s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t 50 °C showed high activity, but copolymerization at 50 °C showed much lower activity, which decreased sharply with increasing 1-hexene concentration in the monomer feed. Copolymer formed at 50 °C showed blocky s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broad mo- 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 mechanism model based on ligand rotation hindered by the propagation chain has been proposed to qualitatively explain the observed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sis Catalysts ethylen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onomerS Thermal effects
下载PDF
镍催化剂用于制备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文博 李静静 +1 位作者 蒋文军 宗保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镍催化剂催化乙烯与丙烯酸甲酯(MA)配位共聚制备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概括了从前过渡金属Ziegler-Natta催化剂,到茂金属催化剂,再到后过渡金属镍钯催化剂的发展历程。根据配体的种类对镍催...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镍催化剂催化乙烯与丙烯酸甲酯(MA)配位共聚制备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概括了从前过渡金属Ziegler-Natta催化剂,到茂金属催化剂,再到后过渡金属镍钯催化剂的发展历程。根据配体的种类对镍催化剂进行分类总结,包括[N,N]型、[N,O]型、[P,O]型、[N,P]型等二齿镍催化剂及[N,N,O]型三齿镍催化剂。后过渡金属镍催化剂因具有良好的极性单体耐受性,在催化乙烯与MA共聚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开发新型镍催化剂实现乙烯与MA共聚制备EMA的工业化进程将越来越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催化剂 乙烯 极性单体 共聚 功能化聚烯烃
下载PDF
充油电缆终端用PIB与SR/EP的相容性研究
5
作者 魏亚军 张雨利 +3 位作者 邱雨 许磊 于永进 李长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中既有硅橡胶(SR)、三元乙丙橡胶(EP)和绝缘自粘带等固体介质,也有二甲基硅油或聚异丁烯(PIB)等液体介质,液固介质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文中首先在120℃下开展了16...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中既有硅橡胶(SR)、三元乙丙橡胶(EP)和绝缘自粘带等固体介质,也有二甲基硅油或聚异丁烯(PIB)等液体介质,液固介质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文中首先在120℃下开展了168 h的PIB与SR和EP的相容性试验,接着测量了液固介质的理化性能与电气性能指标,根据不同老化时间下液固介质,以及相同老化时间下不同液固介质组合之间理化和电气性能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电介质性能指标的物理含义,综合比较后得到PIB和SR的相容性优于PIB与EP的相容性。为明确PIB与SR和EP的相容性机理,文中进一步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液固介质的分子模型及界面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获得了不同温度下PIB-SR界面和PIB-EP界面的焓值;计算表明,在温度由363 K升高到393 K时,PIB-EP界面的焓变小于0,有溶解趋势,而PIB-SR界面的焓变值大于0,因此,PIB-SR界面较PIB-EP界面更具稳定性。文中结论可为高压充油电缆中液固介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 相容性试验 硅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 电缆终端
下载PDF
EPDM-g-LSBR的制备及其增容EPDM/SBR并用橡胶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曹成程 郭文君 +5 位作者 李振宇 何宏伟 余雯雯 贾兰 刘付永 徐建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采用熔融密炼接枝工艺,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低分子量液体丁苯橡胶(LSBR)为接枝物,制备了接枝聚合物EPDM-g-LSBR,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接枝聚合物红外光谱和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将EPDM-g-LSBR作为相容剂用于EPDM/SBR的增容性共混,并与... 采用熔融密炼接枝工艺,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低分子量液体丁苯橡胶(LSBR)为接枝物,制备了接枝聚合物EPDM-g-LSBR,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接枝聚合物红外光谱和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将EPDM-g-LSBR作为相容剂用于EPDM/SBR的增容性共混,并与常用的商业化嵌段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EVM)和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的增容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其用量对并用胶硫化特性和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SBR接枝到EPDM分子主链上,接枝量的变化未对产物的热降解温度造成显著影响;接枝物EPDM-g-LSBR增容后EPDM/SBR并用胶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添加8份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未添加相容剂的体系提高了24.3%和15%,邵A硬度由未添加的75.4降低到72.6。通过对混炼胶的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EPDM-g-LSBR的加入使EPDM在SBR中的海岛分散结构消失,增加了两相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丁苯橡胶 接枝聚合物 增容剂
下载PDF
碳纤维/六方氮化硼/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其数值模拟
7
作者 刘泽宏 蒋兴华 郭建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3,共9页
5G通讯、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导热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性能导热复合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导热硅胶垫片存在小分子硅油渗出和高温挥发的缺点,不适合用于高洁净度要求的应用场景。文中采用液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 5G通讯、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导热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性能导热复合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导热硅胶垫片存在小分子硅油渗出和高温挥发的缺点,不适合用于高洁净度要求的应用场景。文中采用液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以碳纤维(CF)和六方氮化硼(h-BN)为导热填料,制备了不渗油且无VOC排放的柔性导热复合材料,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了不同体积比和体积分数的混合填料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热行为,预测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并将导热系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二者误差在10%以内,吻合度较高。该研究为混合填料填充柔性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模拟和预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六方氮化硼 液体三元乙丙橡胶 导热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芳纶纤维对EPDM基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鹿寒冰 刘鸣 +3 位作者 阮成煜 黄华栋 袁大有 王鹤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选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考察芳纶纤维(AF)用量以及磷酸、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芳纶纤维(AF-P-Si)对EPDM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F用量为1~5份(质量份,下同)时,EPDM混炼胶焦烧时间变化不大;超过3份时,硫... 选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考察芳纶纤维(AF)用量以及磷酸、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芳纶纤维(AF-P-Si)对EPDM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F用量为1~5份(质量份,下同)时,EPDM混炼胶焦烧时间变化不大;超过3份时,硫化程度增加。随着AF用量增加,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降低,硬度、撕裂强度、耐磨性和热氧老化性能逐渐提高,尤其3份和5份AF补强的EPDM硫化胶的100%定伸应力明显提高。改性后AF-P-Si的添加有利于提高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锥型量热仪数据表明,3份和5份AF添加的EPDM硫化胶表现出较高的火灾行为指数(FPI),而AF-P-Si则表现出更佳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芳纶纤维 阻燃性能 耐磨性能
下载PDF
生物质碳源对EPDM阻燃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彦彬 牛丽丽 +2 位作者 赵晓雅 王峥 齐双春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10期67-71,共5页
为了改善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阻燃性能和粘接性能,本文以EPDM为基体材料,添加适量的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并以葡萄糖、糊精、环糊精和淀粉等天然产物为碳源,制备了阻燃型EPDM粘接剂。考察了各种生物质碳源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 为了改善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阻燃性能和粘接性能,本文以EPDM为基体材料,添加适量的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并以葡萄糖、糊精、环糊精和淀粉等天然产物为碳源,制备了阻燃型EPDM粘接剂。考察了各种生物质碳源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葡萄糖、糊精、环糊精和淀粉作为碳源,与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复合,都可以明显改善EPDM的成碳效果。若要进一步提高阻燃性能,需要添加膨胀效果显著的物质。(2)葡萄糖、糊精、环糊精和淀粉都富含羟基,极性较大,可以明显改善EPDM的粘接性能;但与EPDM的相容性差,导致橡胶本体的拉伸强度明显降低。若要进一步提高粘接性,寻找合适的增容剂是主要突破口。(3)固定聚磷酸铵为25份,通过氧指数、拉伸性能和粘接性能的比较,环糊精的综合性能最好,最佳用量为25份左右;糊精次之,最佳用量为35份左右;葡萄糖和淀粉的最佳用量为15份左右。但是葡萄糖的熔点太低,硫化温度较高,不适合作为阻燃碳源。而糊精、环糊精和淀粉都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生物质碳源 阻燃性能 粘接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预测研究
10
作者 李睿佳 汪元冶 +2 位作者 龚琛杰 王帆 丁文其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3-300,共8页
为对盾构隧道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进行预测,通过总结以往的密封垫性能预测方法与老化试验方法及成果,参考以往研究将老化试验温度控制在90℃以内、老化时长控制在168 h以内,开展哑铃Ⅰ型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 为对盾构隧道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进行预测,通过总结以往的密封垫性能预测方法与老化试验方法及成果,参考以往研究将老化试验温度控制在90℃以内、老化时长控制在168 h以内,开展哑铃Ⅰ型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热氧老化试验,分析EPDM试件拉断伸长率、拉伸强度和拉断永久变形率的变化规律,给出化学层面的解析,并与以往EPDM密封垫老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根据试验结果认为:EPDM拉断伸长率和拉断永久变形率的衰减是EPDM密封垫防水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EPDM拉伸强度对EPDM密封垫防水能力影响较小,采用EPDM单个拉伸性能指标老化规律预测密封垫长期防水能力不可靠。最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动力学曲线直化法,预测EPDM拉断伸长率100年后的老化系数约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 热氧老化 防水性能
下载PDF
炭黑的微观结构及其在三元乙丙橡胶中的应用性能
11
作者 李慧 胡琪 +2 位作者 顾兆磊 刘显贞 陈琪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对三种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同一牌号炭黑(N550)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宏观物理机械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方式,分析三种炭黑聚集体在结构和粒径分布等微观结构上的区别。对比了三种炭黑的微观结... 对三种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同一牌号炭黑(N550)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宏观物理机械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方式,分析三种炭黑聚集体在结构和粒径分布等微观结构上的区别。对比了三种炭黑的微观结构及应用过程中分散状态的差异,并且探究了其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物理机械性能和制品加工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炭黑粒径小,原生粒子之间黏连程度低,炭黑的分散性、补强效果更优,胶料的流动性好,在加工过程中能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微观结构 三元乙丙橡胶 物理机械性能 分散性 补强效果
下载PDF
Double stimulus-responsive palladium catalyst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12
作者 Hailong He Wenbing Wang +2 位作者 Wenmin Pang Chen Zou Dan Pe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407-411,共5页
The external stimulus response strategy has been evolved rapidly in the field of olefin polymerization.In this work,we modularly synthesized three types of double stimulus responsiveα-diimine palladium catalysts,comb... The external stimulus response strategy has been evolved rapidly in the field of olefin polymerization.In this work,we modularly synthesized three types of double stimulus responsiveα-diimine palladium catalysts,combining redox regulation and other regulation together,such as light,Lewis acid and alkali cations.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ethylene products can be regulated for 4 times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These palladium complexes were also used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of ethylene and polar monomers,such as methyl 10-undecylenate and methyl acrylate,effectively regulat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polar monomer incorporation of the prepared copolymers.The research on these dual-regulated palladium complexes makes full use of prepared catalysts and provides new inspirations for regulating olefin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regulated Stimulus-responsive Palladium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Polar monomer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加速模型的三元乙丙橡胶贮存寿命预测
13
作者 刘龙涛 付丽强 +3 位作者 周典 尚宇晴 李昱霖 胡恩来 《环境技术》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通过恒定应力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四个不同应力量级的高温加速贮存试验,预测三元乙丙橡胶的贮存寿命。三元乙丙橡胶在80 ℃、90 ℃、100 ℃、110 ℃四种应力量级高温加速贮存试验后出现性能退化。高温加速贮存试验的应... 通过恒定应力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四个不同应力量级的高温加速贮存试验,预测三元乙丙橡胶的贮存寿命。三元乙丙橡胶在80 ℃、90 ℃、100 ℃、110 ℃四种应力量级高温加速贮存试验后出现性能退化。高温加速贮存试验的应力量级越高,三元乙丙橡胶性能退化越快。采用改进的Arrhenius模型对三元乙丙橡胶老化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常温贮存条件(20 ℃)下三元乙丙橡胶贮存寿命为1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加速贮存 改进加速模型 寿命预测
下载PDF
新型氧钒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共)聚合活性研究
14
作者 刘金海 赖新鑫 +4 位作者 任丽 郝俊鹏 李小英 吴玥莹 卢令攀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烯烃和功能化单体共聚合是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催化烯烃和功能化单体共聚合过程中,钒系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失活是目前最具挑战的问题。为发现热稳定性好、极性单体耐受性优良的新型钒系催化剂,设计并合成了[NOON]型多齿配... 烯烃和功能化单体共聚合是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催化烯烃和功能化单体共聚合过程中,钒系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失活是目前最具挑战的问题。为发现热稳定性好、极性单体耐受性优良的新型钒系催化剂,设计并合成了[NOON]型多齿配体螯合的6,6′-((2-(二甲胺基)乙基)氮甲双基)双(2-甲氧基-4-甲基苯酚)(2a)和6,6′-((2-(吡啶-2-基)乙基)氮甲双基)双(2-甲氧基-4-甲基苯酚)(2b),并通过^(1)HNMR、^(13)CNMR、^(51)VNMR以及XRD的方法确认分子结构。乙烯均聚结果表明,两种钒配合物均能在高温下高活性催化乙烯聚合(活性最高达40.2 kg/mmol V·h),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乙烯与5-降冰片烯-2-甲醇共聚合中,两种钒配合物同样表现出较高活性,极性单体插入率最高可达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配体 氧钒配合物 极性单体 乙烯均聚合 共聚合
下载PDF
电压稳定剂对电缆附件三元乙丙橡胶本体与绝缘界面耐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春阳 陈先胜 +3 位作者 胡巍 孙煜煊 韩志东 赵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81-5293,共13页
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增强绝缘作为高压电缆附件中的关键部件,其电树枝化和绝缘界面沿面放电问题严重。为改善EPDM本体和绝缘界面的耐电性能,采用4种电压稳定剂对EPDM进行改性,系统地研究电压稳定剂对E... 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增强绝缘作为高压电缆附件中的关键部件,其电树枝化和绝缘界面沿面放电问题严重。为改善EPDM本体和绝缘界面的耐电性能,采用4种电压稳定剂对EPDM进行改性,系统地研究电压稳定剂对EPDM交流耐电树枝性能和交、直流击穿强度的影响,探究电压稳定剂的抗迁出性以及电压稳定剂对压力下EPDM直流击穿强度和沿面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电压稳定剂均能提高EPDM的交流电树枝起始电压,并抑制电树枝生长;电压稳定剂对EPDM交流击穿强度改善的作用有限,但均能提高EPDM的直流击穿强度;该文所选电压稳定剂能参与交联反应并接枝在EPDM大分子上,因此具有良好的抗迁出性;随着外施压力的增大,EPDM直流击穿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高压力下电压稳定剂作用效果有所削弱。沿面击穿实验结果表明,4种电压稳定剂对于EPDM表面击穿电压有提高作用,且对EPDM-交联聚乙烯绝缘界面击穿电压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绝缘 三元乙丙橡胶 电树枝 电压稳定剂 绝缘界面 击穿强度
下载PDF
泡沫和橡胶组合层状结构静态吸能性能研究
16
作者 宋云雪 闫义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5-261,共7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的泡沫和橡胶组合层状吸能结构,通过仿真对比分析该结构静态压缩特性和缓冲性能。方法采用发泡聚苯乙烯(EPS)、三元乙丙橡胶(EPDM)2种材料,以3种不同厚度比(1∶3、1∶1、3∶1)、2种叠置顺序进行组合构建层状结构,应用LS...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的泡沫和橡胶组合层状吸能结构,通过仿真对比分析该结构静态压缩特性和缓冲性能。方法采用发泡聚苯乙烯(EPS)、三元乙丙橡胶(EPDM)2种材料,以3种不同厚度比(1∶3、1∶1、3∶1)、2种叠置顺序进行组合构建层状结构,应用LS-DYNA进行组合层状结构静态压缩变形特性、吸能特性分析,并与2种材料单独压缩时的特性作了对比。结果2种材料相互组合的层状结构静态压缩力学特性、吸能能力与叠置顺序无关,与2种材料的厚度比有关。组合层状结构的承载能力、总吸能和平台应力均优于单一EPS的;组合层状的比吸能优于单一EPDM的,比单一EPS的差,是单一EPS比吸能的1/60~1/20。能量吸收率在不同应力水平存在差异,调整EPS或EPDM子层厚度占比可提高组合层状结构的缓冲效率。结论EPS和EPDM 2种材料相互组合的层状结构具有较大的结构承载能力和吸能优势,可为抗冲击的缓冲系统设计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聚苯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 组合层状结构 静态压缩 吸能性能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张兆红 刘彤 +2 位作者 陈帅 季昌雷 王胜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藻土复合材料,研究了硅藻土用量和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对复合材料工艺性能、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硅藻土、陶土和碳酸钙对EPDM的补强性。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用量的增加,复合材... 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藻土复合材料,研究了硅藻土用量和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对复合材料工艺性能、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硅藻土、陶土和碳酸钙对EPDM的补强性。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焦烧时间缩短、硫化时间延长、门尼黏度增大,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呈下降趋势,当硅藻土用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扯断伸长率较大;偶联剂用量为硅藻土的1.5%时对硅藻土的改性效果较好,经改性的硅藻土对EPDM的补强性与陶土相当、优于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硅藻土 偶联剂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二元乙丙橡胶共混胶的硫化动力学及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为健 刘旭 +2 位作者 高振良 刘莉 张保岗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3-407,共5页
采用Isayev模型和Piloyan模型拟合得到不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二元乙丙橡胶(EPR)质量比的EPDM/EPR共混胶硫化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活化能,考察了EPDM与EPR质量比对共混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sayev模型和... 采用Isayev模型和Piloyan模型拟合得到不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二元乙丙橡胶(EPR)质量比的EPDM/EPR共混胶硫化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活化能,考察了EPDM与EPR质量比对共混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sayev模型和Piloyan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EPDM/EPR共混胶的硫化反应过程,但Piloyan模型无法描述共混胶的焦烧期反应;随着EPR用量的增加,共混胶硫化反应活化能升高,硫化速率减慢;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下降,耐老化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二元乙丙橡胶 硫化反应动力学 Isayev模型 Piloyan模型 耐老化性能
下载PDF
MPP/EG阻燃改性PP/EPDM发泡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志强 李明朝 +2 位作者 王云飞 沈春晖 高山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高填充量的阻燃剂会对聚丙烯(PP)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造成影响。为制备兼具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发泡效果良好的PP发泡复合材料,使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膨胀石墨(EG)共同作用提高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发泡复合材料的阻... 高填充量的阻燃剂会对聚丙烯(PP)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造成影响。为制备兼具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发泡效果良好的PP发泡复合材料,使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膨胀石墨(EG)共同作用提高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发泡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发现MPP/EG总添加量为20份且MPP和EG的质量比为1∶1时,材料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为29.9%。并且通过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分析可知,该配比下800℃的残炭率为13.59%,且炭层非常致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至178.00 kW/m^(2),比未阻燃改性前低了81.54%。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阻燃改性后的试样断面进行分析,观察材料内部泡孔结构,结果发现阻燃效果最佳(MPP和EG的质量比为1∶1,总添量为20份)的试样,其泡孔平均直径为64.51μm。为减少阻燃剂对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按照MPP和EG的质量比为1∶1的配比降低MPP/EG总添加量至15份时,泡孔平均直径下降至56.47μm,泡孔密度达到了3.917×10^(6)个/cm^(3)。而微小密集的泡孔同样能够扩大受力面积,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元乙丙橡胶 发泡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膨胀石墨 阻燃
下载PDF
基于不同算法优化的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在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门尼黏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高伟 李佳 +3 位作者 朱金梅 鉴冉冉 苗清 曾宪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8-494,共7页
分别采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炼胶门尼黏度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保持... 分别采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炼胶门尼黏度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保持较高的拟合度和相关性;相比单一的BP神经网络,GA优化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提高了58.9%,PSO优化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提高了3.57%,说明两种算法优化后的预测模型,特别是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EPDM混炼胶门尼黏度的预测精度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三元乙丙橡胶 混炼胶 门尼黏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