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ganic geochemical evaluation of the oil/gas-generative potential of organic matter in Cretaceous strata from the Lower Benue Trough,Nigeria
1
作者 Minapuye I.Odigi Levi C.Amajor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0年第3期233-241,共9页
An analytical procedure involving Rock-Eval pyrolysis of whole-rocks was adopted on fresh outcrop samples covering the three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in the Afikpo Basin of the Lower Benue Trough. Three petroleum syst... An analytical procedure involving Rock-Eval pyrolysis of whole-rocks was adopted on fresh outcrop samples covering the three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in the Afikpo Basin of the Lower Benue Trough. Three petroleum systems are present in the Cretaceous delta frame: the Asu-River Group, the Eze-Aku Group and proto-Niger Delta sequences. The Afikpo Basin has been correlated to three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Lower Congo Basin, Niger Delta and the Anambra Basin. The organic geochemistry of the shales, carbonaceous mudstones and coal beds show relatively moderate to high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The best potential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re the Eze-Aku Group and proto-Niger Delta shales, carbonaceous mudstones and coal beds where maturation was attained. The high total organic contents, thermal maturity and terrigenous characters of the Asu-River Group, Eze-Aku Group and proto-Niger Delta sediments,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amount of natural gas with a small quantity of oil accumulation. Variations in source rock facies were observed from one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to another, and initial HI values as a function of TOC were proposed for each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OC, HI, OI, S2 and Tmax vary from older to younger rocks. The Tmax values discriminate the rocks into immature and mature source rocks. Source rocks with high Tmax suggest high geothermal gradient/or recycled organic matter. Also high Tmax and S2 yield indicate late and post maturity. Recycled organic matter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max. The principal source rocks for gas in the Afikpo Basin are the Eze-Aku Group and proto-Niger Delta beds deltaic systems, consisting mainly of III to IV kerogens with a subordinate amount of type II organic matter. Based on the obtained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retaceous shales, carbonaceous mudstones and coals in the Afikpo Basin of the Lower Benue Trough are capable of generating and expelling hydrocarbons in the case of sufficient mat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单位 有机物质 地球化学评价 尼日利亚 尼日尔三角洲 白垩系 热成熟度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湘中地区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及参数选取 被引量:16
2
作者 步少峰 马若龙 +1 位作者 袁海锋 吴昌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230,共8页
页岩气作为新兴的重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常规的油气评价体系已不能准确地评价其资源潜力。该文旨在探索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以湘中地区下石炭统大塘阶测水段海相页岩层系为例,重点阐述非常规页岩气资源潜力体积法评价所涉... 页岩气作为新兴的重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常规的油气评价体系已不能准确地评价其资源潜力。该文旨在探索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以湘中地区下石炭统大塘阶测水段海相页岩层系为例,重点阐述非常规页岩气资源潜力体积法评价所涉及的参数选取原则,通过离散型参数条件概率分析其期望值,逐个选取评价参数。获得了大塘阶测水段页岩层系在条件概率分别为5%、25%、50%、75%、95%时的面积、厚度、总孔隙度、游离含气饱和度、吸附含气量、有机碳含量等11个参数值。初步估算了大塘阶测水段页岩气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相页岩层系 资源潜力 评价方法 湘中地区
下载PDF
东尼日尔盆地Tenere坳陷上白垩统海相烃源岩评价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邦 潘校华 +3 位作者 万仑坤 毛凤军 刘计国 程顶胜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东尼日尔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Tenere坳陷位于盆地西北部,包括西部凹陷、东Ⅰ凹陷和东Ⅱ凹陷。对Saha-1井上白垩统岩屑样品的分析揭示,干酪根显微组分以不发荧光或弱荧光的无定形体为主,岩石抽提物中C29甾烷... 东尼日尔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Tenere坳陷位于盆地西北部,包括西部凹陷、东Ⅰ凹陷和东Ⅱ凹陷。对Saha-1井上白垩统岩屑样品的分析揭示,干酪根显微组分以不发荧光或弱荧光的无定形体为主,岩石抽提物中C29甾烷优势明显,说明该井上白垩统泥岩有机质输入以陆源植物为主。岩石热解分析表明上白垩统Yogou组泥岩大多数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以Ⅱ2-Ⅲ型为主,Donga组泥岩大部分为差—中等烃源岩,以Ⅲ型为主;岩石热解峰温指示烃源岩成熟门限深度为2300 m左右。生烃史模拟显示,Saha-1井Yogou组泥岩尚未开始生烃,Donga组在白垩纪末期开始生烃,下部已进入生气阶段。综合研究认为Tenere坳陷的西部凹陷勘探潜力较大,而东Ⅰ凹陷和东Ⅱ凹陷潜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尼日尔盆地 Tenere坳陷 上白垩统 海相地层 烃源岩评价 勘探潜力
下载PDF
中国海相盆地油气资源动态评价与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旭辉 陆建林 +4 位作者 王保华 郑伦举 方成名 蔡芃睿 赵琳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83,共11页
中国海相盆地是油气大突破的重要领域。立足中国含油气盆地分析,通过全球超大陆旋回,认为元古代以来3个克拉通海相盆地总体经历了4个地史阶段,明确了海相层系原型盆地演化序列与并列迭加特点,总结梳理了3类原型4种控源模式,表明原型盆... 中国海相盆地是油气大突破的重要领域。立足中国含油气盆地分析,通过全球超大陆旋回,认为元古代以来3个克拉通海相盆地总体经历了4个地史阶段,明确了海相层系原型盆地演化序列与并列迭加特点,总结梳理了3类原型4种控源模式,表明原型盆地决定了烃源岩发育的环境及分布模式,编制了三大盆地主要层系分类型烃源岩分布图,并明确了烃源岩特征;基于海相烃源岩生烃—排烃—滞留油气动态演化模式,建立了海相层系烃源岩有效性动态评价和“常规—非常规”一体化资源评价等方法技术体系。基于新方法计算了海相层系生排烃量和资源量,明晰了重点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布。提出了大于10亿t资源量区带15个、5~10亿t级区带13个,指出了下步海相层系勘探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深层 原型控源 资源潜力 动态评价 新领域
下载PDF
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若干地球化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代演 王华 任大银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7-314,共8页
本文以地球化学过程基本定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和矿区外围八条剖面169件样品的分析数据,采用柯尔莫各洛夫非参数正态检验法,对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Tl、An、Hg、Sb、As、Pb、Zn的丰度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 本文以地球化学过程基本定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和矿区外围八条剖面169件样品的分析数据,采用柯尔莫各洛夫非参数正态检验法,对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Tl、An、Hg、Sb、As、Pb、Zn的丰度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簇群分析探讨了各赋矿地层中的元素组合规律;引入后期作用叠加强度系数,对各地层的含矿性进行了评价,指出本区的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大隆组以及夜郎组第一段,不仅是本区键(包括部分重要金汞锑砷)矿床的主要赋矿地层,而且也是这些矿床(点)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矿床 赋矿地层 成矿元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二次生烃机理在中下扬子高演化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小云 刘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4,共6页
在野外地质观察、油气地球化学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二次生烃特征和生烃机理,将其应用到中下扬子区海相高演化烃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生烃具有明显的迟缓现象,也仍具有相对的生烃高峰,二次生烃量与一次生... 在野外地质观察、油气地球化学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二次生烃特征和生烃机理,将其应用到中下扬子区海相高演化烃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生烃具有明显的迟缓现象,也仍具有相对的生烃高峰,二次生烃量与一次生烃量的总和小于连续热演化的生烃量,这些特征都与一次生烃的演化程度密切相关,初始演化程度成为评价高演化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的关键因素。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发育的6套烃源岩中,下二叠统、下志留统和下寒武统烃源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是主要的烃源层。下古生界烃源岩进入生烃时间较早,在强烈的构造运动背景下,生成的油气难以保存;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燕山—喜山期的再次沉降地区成为二次生烃的供源区。因此,下古生界台地相区和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一定的二次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生烃 海相地层 高演化烃源岩 生烃潜力 中下扬子区
下载PDF
惠民凹陷含煤地层生气潜力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永红 林玉祥 姜慧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从有效气源岩的概念出发 ,通过实验测定了该区含煤地层最大吸附气量 ,结合模拟实验中产气量与总有机碳 (TOC)、热解生烃潜力 (S1+S2 )、氢指数 (HI)、最大镜质组反射率 (Rmax)等指标的相关关系 ,提出了不同演化阶段煤系地层有机质生气... 从有效气源岩的概念出发 ,通过实验测定了该区含煤地层最大吸附气量 ,结合模拟实验中产气量与总有机碳 (TOC)、热解生烃潜力 (S1+S2 )、氢指数 (HI)、最大镜质组反射率 (Rmax)等指标的相关关系 ,提出了不同演化阶段煤系地层有机质生气潜力下限及各指标适用范围 ,并据此对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系煤岩、泥岩等气源岩进行了评价 ,证实了该区煤岩和泥岩可以作为有效气源岩。该成果对该区的煤型气勘探有一定指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吸附实验 生气潜力 气源岩评价 惠民凹陷
下载PDF
双河油田提高非主力层动用挖潜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建伟 郭恩常 +3 位作者 王中华 翟明群 曹雪佳 张秀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87-88,114,共3页
相对主力油层而言,非主力层因其含油面积小、厚度薄、叠合程度低等客观原因,在历次井网调整中都不是重点调整对象。但随着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对象由主力层逐渐向非主力层转移,非主力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以双河油... 相对主力油层而言,非主力层因其含油面积小、厚度薄、叠合程度低等客观原因,在历次井网调整中都不是重点调整对象。但随着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对象由主力层逐渐向非主力层转移,非主力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以双河油田非主力层为研究对象,在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对不同类型的非主力层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实践表明:只要对非主力层地质特征认识到位、措施针对性强,也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主力层 非主力层 分类评价 挖潜对策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重建型海相烃源油气领域评价及勘探对策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沪生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2期33-41,共9页
下扬子及邻区的岩石圈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太古宙古陆核形成期;元古宙下扬子板块形成期;古生代南方古陆形成期;中生代南、北陆拼贴期;中—晚燕山运动以来的大陆边缘离裂期。其中的第三个阶段即古生代南方古陆形成期是下扬子地区海相油... 下扬子及邻区的岩石圈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太古宙古陆核形成期;元古宙下扬子板块形成期;古生代南方古陆形成期;中生代南、北陆拼贴期;中—晚燕山运动以来的大陆边缘离裂期。其中的第三个阶段即古生代南方古陆形成期是下扬子地区海相油气领域的形成期,海相中—古生界厚度可达上万米,含三套生烃岩系,厚度大,叠合连片,原始生烃条件属于一流,且有两大套区域性盖层,形成下古和上古两套成油气组合。在中生代南、北陆拼贴期,上述原生海相油气领域遭受重创,但主要是对当时已形成的油气系统的破坏,对烃源岩的破坏不是太严重,大部分生烃潜力得以保存,这为喜马拉雅期重建型海相烃源油气领域的形成保存了基础,这也是下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的前提。对下扬子地区重建型海相油气领域可划分出五种类型:陆相中一新生界覆盖型:火山岩覆盖型;推覆体上盘覆盖型;龙潭煤系致密砂岩含油层领域;龙潭煤系煤层气领域。下扬子地区重建型海相烃源油气领域属于大盆地的范畴,其中最主要的是陆相中一新生界覆盖型,但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油气领域。文中对勘探思路、勘探部署、综合研究、方法攻关及老资料利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油气 盆地演化 海相沉积 烃类演化 二次生烃 远景评价 下扬子地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鄂西鹤峰区块大隆组含页岩气地层潜力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露露 刘早学 +2 位作者 张焱林 邱艳生 段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鄂西地区二叠系含有机质页岩地层研究较少的实际,对该区二叠系大隆组地层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对大隆组分布面积、厚度展布及地层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采集露头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及含气量测试分析,最后对大隆组页岩气资... 针对鄂西地区二叠系含有机质页岩地层研究较少的实际,对该区二叠系大隆组地层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对大隆组分布面积、厚度展布及地层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采集露头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及含气量测试分析,最后对大隆组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大隆组分布面积较小,厚度稳定,以黑色炭质及炭硅质岩为主,主要沉积于水体较深的浅海外陆棚相沉积环境;大隆组TOC平均值为6.03%,R_o平均值为2.29%,达到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型和腐殖型;大隆组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黏土矿物,脆性矿物含量高;岩石孔隙度为1.45%~4.26%,属于低—特低孔储层;渗透率为0.000 17×10^(-3)~0.003 85×10^(-3)μm^2,属于特低渗储层。样品等温吸附测试含气量平均值为3.76 m^3/t,页岩气潜在资源量为1 654.8×10~8m^3。大隆组含页岩气地层研究可为鄂西二叠系页岩气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层特征 潜力评价 大隆组 鹤峰区块 鄂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