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阳明燥金之内涵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丛紫东 李晓凤 +4 位作者 都芮 宋博涵 梁嘉钰 苏宇情 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基于气化理论从阳明燥金之性、用、常与变的角度探讨阳明燥金在自然、人体气化中的内涵,阐释如何利用药物气化调节阳明燥金之变。自然气化之阳明燥金揭示了气的收降之势,其性"清凉",其用为收敛肃降,阳明燥金当以气的阖、聚、... 基于气化理论从阳明燥金之性、用、常与变的角度探讨阳明燥金在自然、人体气化中的内涵,阐释如何利用药物气化调节阳明燥金之变。自然气化之阳明燥金揭示了气的收降之势,其性"清凉",其用为收敛肃降,阳明燥金当以气的阖、聚、收、降为顺。阳明燥金在自然气化过程中寓有敛阳入阴、气机右旋、阖降内收的气化趋势。人体气化之阳明燥金对应于肺、胃、大肠,与脾密切相关,司人身气机降敛,与中土、肝木共同维持气机升降。阳明燥金之变以热盛、气逆、积滞为主。以药物气化纠正阳明燥金之变当以斡旋中气、敛降肺金、达肝平木为治疗原则,选用顺应阳明燥金之性、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燥金 气化理论 燥邪 收敛肃降
下载PDF
基于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
2
作者 梁双琴 徐少君 +1 位作者 张金艳 李贻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易出现失眠。与普通失眠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患者有感邪病史,且身体虚弱,因此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故使用补气及滋阴药物以扶正,祛/化/利湿、清热、化痰、散瘀药物以祛邪;最后同普通失眠治法相同,使患者身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阴交于阳,改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新冠病毒感染 恢复期 扶正祛邪
下载PDF
清代医家“扶正避邪”防疫思想和方法探析
3
作者 彭博文 李董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24-928,共5页
清代医家刘奎、陈耕道、王士雄等深入探讨了“正气存内”与“避其毒气”对防疫的重要性,提出了扶正养生为本、避邪隔离为要的基本原则,强调三因制宜的防疫要旨,重视医者自身防护。认为可通过清洁空气、清洁水源、熏蒸衣物、消灭虫害等方... 清代医家刘奎、陈耕道、王士雄等深入探讨了“正气存内”与“避其毒气”对防疫的重要性,提出了扶正养生为本、避邪隔离为要的基本原则,强调三因制宜的防疫要旨,重视医者自身防护。认为可通过清洁空气、清洁水源、熏蒸衣物、消灭虫害等方式,改善卫生条件以防疫。在防疫方药使用方面,比前代医家更多采用了芳香类药物,如苍术、白芷、丁香、降香、菖蒲、冰片、麝香、没药等,及雄黄丸、不染瘟方、透顶清凉散、通气散等防疫复方,采用口服、塞鼻取嚏、点眼、洗浴、熨法。他们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了接种预防,以保护易感人群。充分重视清代医家防疫思想和方法,以期为当今疫病的防治起到启示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预防 清代 扶正 避邪
下载PDF
试述“寒气生积”
4
作者 王子卓 吴圣贤 杜雅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中医理论认为积多因寒生,文章基于对“寒气生积”理论的探讨,提出寒郁生积、寒瘀成积、寒痰化积之病机,寒积于脉络、肠腑、五脏等部位可发为多种疾病,其治疗当以温阳散寒消积为核心,治以散寒行气、温化痰瘀、温阳散结之法,为从病因学角... 中医理论认为积多因寒生,文章基于对“寒气生积”理论的探讨,提出寒郁生积、寒瘀成积、寒痰化积之病机,寒积于脉络、肠腑、五脏等部位可发为多种疾病,其治疗当以温阳散寒消积为核心,治以散寒行气、温化痰瘀、温阳散结之法,为从病因学角度指导中医药临床治疗积证提供思路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气生积 寒邪 积证 温阳散寒
下载PDF
朱子人性“恶”的思想逻辑与管理警示
5
作者 林秀芳 黄永锋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3-81,271,共10页
耙梳《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传统古籍文本,不难发觉有必要厘清朱子人性“恶”思想的理论源流及其内在逻辑。对于由何而产生人性之“恶”,在朱子看来,一念之差时,人心极易朝着人欲放纵,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发动机制;而且,禀气... 耙梳《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传统古籍文本,不难发觉有必要厘清朱子人性“恶”思想的理论源流及其内在逻辑。对于由何而产生人性之“恶”,在朱子看来,一念之差时,人心极易朝着人欲放纵,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发动机制;而且,禀气使至善的天理落实到人身上时,为人欲所蒙蔽,不能充分地展现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影响因素,但禀气不必然导致恶的产生;另外,“欲”是“恶”牵引机制,但“欲”也并不绝对导致“恶”,“欲”不等于“人欲”,“人欲”是做坏的“欲”,这“人欲”便是“恶”。深入分析可知,朱子哲学的人性论对人性“恶”的形成机制有过细致剖析,结合现代管理学来看,它有助于从源头上对治理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难题,进而促成管理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至善 禀气 恶欲 管理
下载PDF
吴万垠治疗肿瘤经验举隅
6
作者 林佩霞 吴万垠(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吴万垠教授临床治疗肿瘤善用“辨病、辨证、对症”三位一体的论治模式。以病为本,明确病性、病位;以证为纲,分期治疗,扶正祛邪有所偏重,并强调中医药对肿瘤治疗的补充和替代作用;以症为佐,在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痰祛湿、... 吴万垠教授临床治疗肿瘤善用“辨病、辨证、对症”三位一体的论治模式。以病为本,明确病性、病位;以证为纲,分期治疗,扶正祛邪有所偏重,并强调中医药对肿瘤治疗的补充和替代作用;以症为佐,在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治疗原则基础上,灵活对症施治。此外,吴教授还注重健运中焦,顾护后天之本,认为健脾为扶正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辨病 辨证 对症 扶正祛邪 健运中焦 吴万垠
下载PDF
阮诗玮从“四纲六目”论“厥”心法初探
7
作者 杨运劼 阮诗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
中医学对“厥”的认识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因其概念在历史的发展中多有变迁,论述较为散乱,难以对“厥”形成系统、客观的理论框架。基于此,阮诗玮教授发皇古义,融汇新知,指出“厥”的内涵主要为“四肢厥冷”“神志昏厥”二者,... 中医学对“厥”的认识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因其概念在历史的发展中多有变迁,论述较为散乱,难以对“厥”形成系统、客观的理论框架。基于此,阮诗玮教授发皇古义,融汇新知,指出“厥”的内涵主要为“四肢厥冷”“神志昏厥”二者,病机系“阴阳气血逆乱”,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休克等联系紧密。阮教授临证治“厥”,主张“四纲六目”。“四纲”,即“阴、阳、正、邪”,是从“阴阳”判别“厥”之真假,“正邪”评估病情整体发展趋势,具有提要钩玄的意义。“六目”,即“机、位、势、体、时、象”,是在“四纲”基础上,分别从“病机、病位、病势、体质、时令、病象”对“厥”临床辨治的具体指导。希冀对传统中医药“厥”领域的开发,并为构建中医“厥”诊疗体系有所助益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诗玮 四纲六目
下载PDF
“纳气于心”:王阳明思想中“气”的伦理面向
8
作者 郭敏科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气”是王阳明思想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气”不仅与存在论的基础相关,也有着自身的伦理面向。王阳明没有忽略“气”,只是采取了不同的表达形式。无论是道德价值的前提依据、恶的发生逻辑还是道德修养方法及实践,都不可避免与“气”有... “气”是王阳明思想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气”不仅与存在论的基础相关,也有着自身的伦理面向。王阳明没有忽略“气”,只是采取了不同的表达形式。无论是道德价值的前提依据、恶的发生逻辑还是道德修养方法及实践,都不可避免与“气”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王阳明之所以将“气”隐现于“心”之后,采取“纳气于心”的方式,是由心学的立场决定的。以“心”率“气”既是从意义生成论的角度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也是凸显伦理本体化的要求。阐明阳明思想中“气”的伦理面向,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良知概念,也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儒学话语的道德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气” “心”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合病机理论指导下温滋解毒法的构建
9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2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提出以温滋解毒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温滋解毒法是温法、滋法、解毒法三法并用或次第应用,共同发挥温滋并用,调和阴阳;行气解郁,调畅情志;消癌解毒,破兼夹之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复合病机 正虚邪盛 阴阳俱损 气机郁滞 癌毒深伏 温滋解毒法
下载PDF
唐蜀华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证经验
10
作者 艾英 刘春玲 +2 位作者 陈玲玉 郦心瑶 李鑫琪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介绍唐蜀华教授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治用药特点。唐老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病理性质以正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当治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利水。同时强调治疗时需明辨病情发展阶段,把握病机变化,结合现代药理,衷中... 本文介绍唐蜀华教授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治用药特点。唐老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病理性质以正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当治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利水。同时强调治疗时需明辨病情发展阶段,把握病机变化,结合现代药理,衷中参西,灵活遣方用药,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正虚邪实 衷中参西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疗思路
11
作者 何志晨 徐浩田 +2 位作者 李睿 杨天舒 张永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疗原则,并报道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HNL的病机以正虚邪伏为主,表现为在正虚基础上,外感邪气伏于膜原,阳郁化热,外发少阳三焦,内生痰瘀浊毒为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重在祛邪,针对伏邪、郁热和病理产物内生三个病机环节,制定疏利透达、祛邪清热和清理夹邪、解毒散结的治疗原则;扶正重在顾护气阴和愈后调养,预防余邪复遗。所举医案为应用伏气温病理论治疗HNL一例,证属湿热毒蕴、痰瘀互结,先后方选升降散合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治疗,随证加减,效果显著。[结论]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HNL的诊治思路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可为诊治HNL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菊池病 伏气温病 伏邪 少阳三焦 膜原 祛邪扶正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刺络拔罐疗法临床应用特点研究
12
作者 殷陆芸 金晓飞 +2 位作者 冯慧敏 闫婧 邱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研究刺络拔罐疗法在相关文献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使用刺络拔罐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刺络拔罐疗法临床应用特点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审核、整理、提取和录... 目的:研究刺络拔罐疗法在相关文献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使用刺络拔罐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刺络拔罐疗法临床应用特点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审核、整理、提取和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刺络拔罐疗法在临床运用中以皮肤科最多,外科、内科、妇科次之,五官科、儿科应用较少,其中以带状疱疹应用居多;刺络拔罐应用腧穴多以阿是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工具多选三棱针和玻璃罐;针刺深度一般为0.1~0.5 cm,放血量一般为1~5 mL,留罐10 min后取罐;刺络拔罐常配合毫针刺法使用效果更佳;治疗频次大多2~3 d 1次,多数疾病在1个月内治疗6~10次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结论:本研究发现带状疱疹是刺络拔罐疗法的优势病种,在临床其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数据挖掘 临床应用 选穴规律 使用频次 疏通气血 治病祛邪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从免疫紊乱角度探讨脓毒症与“阴阳交”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靳敏燕 胡渊龙 +5 位作者 许一飞 侯超 刘影 阮梽珅 陈宪海 邱占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250-1255,共6页
脓毒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免疫紊乱是其关键机制。近年来,中医药在脓毒症免疫调节方面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基于免疫紊乱这一现代微观机制,从病机认识、临床表现及传变脏腑三方面探讨了脓毒症与“阴阳交”的相关性,... 脓毒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免疫紊乱是其关键机制。近年来,中医药在脓毒症免疫调节方面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基于免疫紊乱这一现代微观机制,从病机认识、临床表现及传变脏腑三方面探讨了脓毒症与“阴阳交”的相关性,认为可将脓毒症归属于中医“阴阳交”的疾病范畴,并提出了“泻其热”“实其阴”的两大治疗原则,从疾病传变、正气虚实、病理产物的堆积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兼顾痰瘀等病理因素,且全程需固护胃气,慎用苦寒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阴阳交” 免疫紊乱 微观机制 正邪交争
下载PDF
从伏邪理论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新路 刘宏潇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10,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为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特点为感而伏发,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因正虚邪伏,邪入于经络脉隧中而发病。疾病发作期表现为正邪相争剧烈,风、寒、湿、热、火、瘀相兼为病;缓解期表现为... 强直性脊柱炎为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特点为感而伏发,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因正虚邪伏,邪入于经络脉隧中而发病。疾病发作期表现为正邪相争剧烈,风、寒、湿、热、火、瘀相兼为病;缓解期表现为正邪不争,邪气潜伏。总体治疗原则为扶助正气,防止邪气内陷,促进正邪相争,驱邪外出。扶正护本以补肾为要,兼顾脾胃气血。祛邪需辨明其性,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伏邪 正气 正邪之争
下载PDF
基于正邪理论掣引法的肿瘤免疫疗法新思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伟琛 齐元富 李慧杰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从恶性肿瘤、掣引法、正邪理论的中医学概述,恶性肿瘤、正邪理论、掣引法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掣引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3方面入手探讨基于正邪理论的掣引法的肿瘤免疫疗法新思路,指出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以正气亏虚为主,... 从恶性肿瘤、掣引法、正邪理论的中医学概述,恶性肿瘤、正邪理论、掣引法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掣引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3方面入手探讨基于正邪理论的掣引法的肿瘤免疫疗法新思路,指出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以正气亏虚为主,虚不受补,宜缓缓图之,尤以《黄帝内经》掣引之法扶正祛邪,即从肺、脾、肾3脏论治、从缓补之法论治、从中药配伍论治,同时配合免疫疗法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增强患者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正邪理论 扶正祛邪 掣引法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基于元气亏虚浅析针灸“标本配穴”法防治糖尿病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林 严江天 唐宏图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96-99,共4页
元气亏虚是贯穿糖尿病整个过程的根本病机,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其迁延日久、难以根治的病理基础。因此,以元气亏虚为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以“双固一通”针灸法为核心,强调“正气”... 元气亏虚是贯穿糖尿病整个过程的根本病机,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其迁延日久、难以根治的病理基础。因此,以元气亏虚为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以“双固一通”针灸法为核心,强调“正气”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标本配穴”法,推测此法运用于防治糖尿病可通过固护先、后天之气针对性地治疗元气亏虚这一根本病机,但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糖尿病 治未病 标本配穴 扶正祛邪 理论基础
下载PDF
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论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7
作者 张丽莉 牛广华 +1 位作者 张婷婷 张程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3期125-129,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中医学将其纳入“痹证”“腰痛”等范畴,认为AS的发病以肾虚为本,督脉失养,标实多因而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出自《素问•刺法论篇》的中医经典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中医学将其纳入“痹证”“腰痛”等范畴,认为AS的发病以肾虚为本,督脉失养,标实多因而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出自《素问•刺法论篇》的中医经典理论。文章详细阐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之内涵,意从正气不足,外邪入侵的角度探讨AS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现状,“正气”不足,则“邪气”易袭,致疾病发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认为AS的治疗方法当扶正以祛邪,通过扶正气、补肾脏、强督脉的方法达到祛邪气之用,进一步证实了治疗AS当用补肾强督法,该法不仅在疾病发生阶段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更能在疾病发展后期稳定病情,较大程度减少了疾病发生,因此,应以补肾强督之疗法贯穿该疾病的治疗始终。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临床诊疗思路,主要从治疗原则及方法、临床运用、调养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临床治疗AS更需强调补肾、温肾原则,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治疗AS提供参考价值,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肾虚 补肾强督法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悦 靳楠 +1 位作者 张朝畅 唐旭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615-618,636,共5页
《黄帝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应四时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五脏六腑气血运行各有法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中医学称“髓毒劳”,髓为病位脾肾虚损,邪毒内郁为基本病机,虚、毒、... 《黄帝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应四时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五脏六腑气血运行各有法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中医学称“髓毒劳”,髓为病位脾肾虚损,邪毒内郁为基本病机,虚、毒、瘀三者相互胶结,导致疾病的形成与进展,根据疾病特点,及脏腑与病位之间的整体性与相关性,于扶正中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大补人身精血,使精有所藏;针对毒邪在以毒攻毒基础上加入轻清芳香药物,助疏调气血引邪外出,给邪以出路,共奏解毒祛邪之效,以扶正祛邪,助人体恢复气血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之征 扶正 补肾益精 血肉有情之品 祛邪 以毒攻毒 雄黄 轻清芳香药物 透邪法
下载PDF
基于从化理论探讨中风毒邪致病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喜 梁晓 +5 位作者 魏竞竞 申伟 刘悦 迟显苏 付国静 张允岭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3期37-40,46,共5页
阐述中风毒邪致病相关问题,基于从化理论进行辨析溯源,分析邪从火化,以火热之邪为质变载体,蕴化成毒,毒邪酷烈亢盛,损正伤络,败坏形质,变生猝疾的过程。毒邪作为中风急性发作的催化剂,是促使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从量变到质变演化的核心要... 阐述中风毒邪致病相关问题,基于从化理论进行辨析溯源,分析邪从火化,以火热之邪为质变载体,蕴化成毒,毒邪酷烈亢盛,损正伤络,败坏形质,变生猝疾的过程。毒邪作为中风急性发作的催化剂,是促使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从量变到质变演化的核心要素,临证辨治当以清热解毒为法,祛除有形实邪,调理素体火热,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祛除诸邪,使正气来复,体质调和,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化理论 邪气 火邪 毒邪 中风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异常探讨扶正祛邪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丽惠 胡凯文 +3 位作者 李靖华 庞皓玥 周相男 周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16-420,共5页
脂质代谢重编程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异常脂质代谢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调节异常脂质代谢途径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但目前相应药物尚处于研发阶段。从中医理论来看,异常脂质代谢相当于“浊邪”(痰、湿、瘀等邪气聚集)... 脂质代谢重编程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异常脂质代谢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调节异常脂质代谢途径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但目前相应药物尚处于研发阶段。从中医理论来看,异常脂质代谢相当于“浊邪”(痰、湿、瘀等邪气聚集),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其贯穿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始终,且“浊邪”的产生也与恶性肿瘤病机“本虚标实”相吻合,“扶正祛邪”法,可有效抑制恶性肿瘤生长,又可调节异常脂质代谢。基于此,本研究以脂质代谢重编程为着眼点,探讨“扶正祛邪”法在治疗恶性肿瘤和调节异常脂质代谢(祛除“浊邪”)中的应用和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脂质代谢异常 中医药 扶正祛邪 浊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