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tim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during exercise-induced muscle fatigue
1
作者 Lei Gao Tong Zhang Xia G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4期1057-1061,共5页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exercise-induced local muscle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PD),we used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to record myoelectric signals from the tibialis ant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exercise-induced local muscle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PD),we used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to record myoelectric signals from the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during isometric contraction-induced fatigue until exhaustion.The result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D and healthy controls in 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of the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were also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duration of isometric contraction at 50% 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was shortened in PD patients.In addition,PD patients exhibited a stronger increase in mean square amplitude,but a weaker decrease in median frequency and mean power frequency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during isometric contraction.The skeletal muscles of PD patients revealed specificity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findings,indicating increased fatigability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s disease physical fatigue ptlysical function exercise-induced muscle fatigu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下载PDF
四君子汤调控AMPK-SIRT1蛋白改善运动性疲劳小鼠学习记忆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庞贤妹 耿雪 +2 位作者 陈楚杰 陈道睿 刘刚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23-28,共6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运动性疲劳(EF)小鼠AMPK/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EF认知损伤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四君子汤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运动性疲劳(EF)小鼠AMPK/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EF认知损伤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四君子汤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构建脾气虚证EF小鼠模型。四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四君子汤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连续灌胃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血糖、肝糖原、肌糖原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AMPK和SIRT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实验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摄食量、血糖、肝糖原含量、肌糖原含量、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穿越平台次数、AMPK蛋白表达量、SIRT1蛋白表达量低于空白组,血清乳酸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给药干预后,四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肌糖原含量、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穿越平台次数高于模型组,血清乳酸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四君子汤高剂量小鼠游泳力竭时间高于低剂量组,乳酸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四君子汤高、中剂量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中剂量组AMPK及SIRT1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四君子汤低剂量组SIRT1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与四君子汤低剂量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中剂量组AMPK及SIRT1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在一定程度调控AMPK/SIRT1的活性,进而改善EF小鼠脾虚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脾气虚证 四君子汤 AMPK/SIRT1蛋白 乳酸 糖原
下载PDF
运动-睡眠-心理联合干预措施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心理弹性的改善作用研究
3
作者 俞佳梦 李洁 沈灵姿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探讨运动-睡眠-心理联合干预措施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心理弹性的改善作用。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心胸外科就诊的74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三联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 探讨运动-睡眠-心理联合干预措施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心理弹性的改善作用。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心胸外科就诊的74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三联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三联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运动-睡眠-心理联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显示,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CF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三联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CD-RISC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三联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发现,运动-睡眠-心理三联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优势显著,可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运动-睡眠-心理三联干预 癌性疲乏 心理弹性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Moxibustion for Exercise-Induced Fatigue——A Systematic Review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大可 唐丹 +2 位作者 薛力 文进 李幼平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Objective:To review and assess the effect of single moxibustion for exercise-induced fatigue(EIF).Methods:Computer-search for 8 medical databases and 5 clinical trail registries were conducted for randomized contr... Objective:To review and assess the effect of single moxibustion for exercise-induced fatigue(EIF).Methods:Computer-search for 8 medical databases and 5 clinical trail registries were conducted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added with hand-search for 10 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journals and additional references.Data from included RCTs were pooled by RevMan5.1.Methodology quality of RCTs was judged by Cochrane Collaboration assessment tool while quality of primary outcomes was evaluated by GRADE3.2.Results:Five RCTs were finally included,all reported in small sample size with high risk of bias.Comparisons on single moxibustion and rest relief(without treatment) were studied.Six outcomes were reported,all favored moxibustion to rest relief for EIF.Primary outcomes showed as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 with mean difference(MD)=-0.49,95%confidence interval(CI)[-0.80,-0.19],800-m race performance with MD=^-2.21,95%CI[-3.57,-0.85],and Harvard Step Index(HSI) with MD=14.75,95%CI[8.35,21.15].Moreover,all primary outcomes as RPE,800-m race performance and HSI were rated low quality.Conclusions:Single moxibustion might be considered effective for EIF.However,due to small samples of included RCTs,high risk of bias among studies and poor quality of primary outcomes and subjects restricted to Chinese athletes only,these results present limitation,and should be taken with caution for practice.More large-size studies with rigorous design are warranted to further test effectiveness of moxibustion for E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xibustion exercise-induced fatigu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ystematic review
原文传递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效应研究白肉灵芝多糖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星 路丛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目的:研究白肉灵芝多糖对高强度训练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白肉灵芝多糖低、中、高3个处理组,通过跑台训练建立小鼠运动性疲劳模型,处理组按照多糖浓度10、50、100 mg/mL分别连续给予多糖灌... 目的:研究白肉灵芝多糖对高强度训练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白肉灵芝多糖低、中、高3个处理组,通过跑台训练建立小鼠运动性疲劳模型,处理组按照多糖浓度10、50、100 mg/mL分别连续给予多糖灌胃,其他组灌胃相同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连续训练4周后进行小鼠爬杆实验,记录小鼠爬杆时间,并测定小鼠体内睾酮(TTS)、皮质酮(CTC)、血尿素氮(BUN)、血乳酸(BLA)、肝糖原(HG)、肌糖原(MG)、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等活力,同时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骨骼肌中Keap-1、Nrf2、HO-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低、中、高多糖处理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提高(P <0.05),同时小鼠血清中TTS含量逐渐升高,CTC含量则逐渐下降,HG和MG的含量逐渐升高;另外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CAT、SOD、GSH-Px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 <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Kea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并下调了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白肉灵芝多糖低、中、高多糖处理组的Keap1蛋白表达水平依次下降,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则依次升高。结论:白肉灵芝多糖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提高小鼠骨骼肌细胞抗氧化作用及影响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灵芝 跑台运动 多糖 运动性疲劳 抗氧化酶活性 Keap1/Nrf2/HO-1
下载PDF
运动疲劳损害大鼠空间认知能力并导致海马CA1区L-LTP抑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硕 李鸿扬 +2 位作者 张晓晓 祁金顺 孙丽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对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海马突触可塑性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疲劳组(fatigue),选用3级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方案,建立慢性力竭运动疲劳模型。利用Y迷宫空间识别记忆实验评估大...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对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海马突触可塑性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疲劳组(fatigue),选用3级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方案,建立慢性力竭运动疲劳模型。利用Y迷宫空间识别记忆实验评估大鼠的空间识别和记忆变化,使用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并利用在体电生理记录大鼠海马CA1区晚期时相长时程增强效应(L-LTP),随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小清蛋白(PV)的表达。结果:疲劳组大鼠在新异臂的停留时间比和在各臂的总穿梭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频刺激后30、60、120直至180 min,疲劳组大鼠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斜率较对照组大鼠均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疲劳组大鼠海马组织磷酸化CREB(p-CRE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疲劳组大鼠海马CA1区PV表达下调(P<0.05)。结论:运动疲劳可导致大鼠空间认知能力受损,其机制可能与海马L-LTP抑制、CREB磷酸化水平降低以及PV阳性神经元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空间记忆 L-LTP 海马CA1区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小清蛋白 大鼠
下载PDF
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安全现状与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7
作者 吴莉萍 龚茹洁 +1 位作者 孙育红 巫雅萍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调查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安全性现状,探讨其与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403例全麻术后患者,按照患者转运安全性的评判标准,分为风险组(转运存在风险,n=46)... 目的调查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安全性现状,探讨其与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403例全麻术后患者,按照患者转运安全性的评判标准,分为风险组(转运存在风险,n=46)和安全组(转运安全,n=357);按照患者转运后引流管滑脱情况,分为滑脱组(n=38)和未滑脱组(n=365)。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与搬运时间,观察转运前后生命体征、氧饱度和疼痛变化,分析转运安全性的影响因素;选择参与上述403例患者转运的工作人员(1209名临床工作人员),采用主观疲劳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其与转运安全性的相关性。结果全麻术后患者搬运时间为(53.98±6.67)s,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总体得分为(13.12±2.60)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部位、搬运时间与疼痛变化幅度是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发生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人员在风险组患者的运动性疲劳得分高于安全组,在滑脱组患者的运动性疲劳得分高于未滑脱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转运前后心率与收缩压变化幅度与临床工作人员的运动性疲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全麻术后患者存在中低水平的转运风险,性别、手术部位、搬运时间与疼痛变化幅度是患者转运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人员的运动性疲劳总体处于中高水平,且与患者的转运安全性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手术 患者转运 临床工作人员 运动性疲劳
下载PDF
吡咯喹啉醌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8
作者 徐鑫镁 林景鸿 +4 位作者 邹文杰 汪亮 潘鑫杰 欧明珊 刘丽霞 《福建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23-32,50,共11页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寻找关键标志物,揭示PQQ在缓解运动疲劳中的代谢途径及其潜在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反复力竭游泳构建运动性疲劳的小鼠模型,进行为期两周的PQQ补充干预,剂量为每日10 mg/kg...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寻找关键标志物,揭示PQQ在缓解运动疲劳中的代谢途径及其潜在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反复力竭游泳构建运动性疲劳的小鼠模型,进行为期两周的PQQ补充干预,剂量为每日10 mg/kg,利用色谱与质谱联合技术对小鼠血清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并对筛选出的关键代谢物及其相关的代谢路径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反复力竭后,运动性疲劳小鼠与正常安静小鼠相比,血清中有32种差异代谢物;(2)反复力竭后,补充PQQ小鼠,与没有补充PQQ的小鼠相比,血清中有10种潜在差异代谢物;(3)进一步的组间比较揭示了两组小鼠中共有的4种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包含N-乙酰-L-苯丙氨酸、柠檬酸、木糖醇及L-脯氨酸;(4)代谢通路分析显示,主要的差异代谢路径包括由柠檬酸参与的三羧酸循环中的乙醛酸循环支路和木糖醇参与的糖醛酸途径。结论:PQQ在维持运动性疲劳小鼠的正常血清代谢水平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所具有的作用机制或许与调控柠檬酸、木糖醇、L-脯氨酸以及N-乙酰-L-苯丙氨酸等关键代谢物及其所属的代谢通路存在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血清代谢组学 吡咯喹啉醌
下载PDF
白藜芦醇可调控运动性疲劳大鼠的糖异生 被引量:2
9
作者 阮蓉 娄旭佳 +3 位作者 金其贯 章立冰 徐尚 胡玉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9-1234,共6页
背景:白藜芦醇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的天然抗氧化剂,其改善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主要集中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上,此次研究主要从糖异生角度探讨其对运动性疲劳的保护机制。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糖异生的影响。方法:S... 背景:白藜芦醇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的天然抗氧化剂,其改善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主要集中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上,此次研究主要从糖异生角度探讨其对运动性疲劳的保护机制。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糖异生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适应性训练1周后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运动组、白藜芦醇+运动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和白藜芦醇组正常饲养,不进行游泳训练;白藜芦醇+运动组和运动组采用负重游泳训练模拟长时间中高强度运动,每天负重5%游泳1 h后,分别灌胃50 mg/kg的白藜芦醇溶液或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溶剂,每周6 d,共6周。末次运动后24 h取材,试剂盒检测尿素氮、肌酸激酶、血糖、肝糖原以及肝脏组织中乳酸、丙酮酸水平;微量法检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RT-PCR检测SIRT1、CREB和PGC-1α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运动组大鼠血浆尿素氮和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肝脏乳酸、丙酮酸水平和乳酸/丙酮酸比值明显升高(均P<0.01),血糖和肝糖原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补充白藜芦醇可有效改善以上情况;②运动使大鼠肝脏组织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P<0.05),补充白藜芦醇可明显提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P<0.01);③运动组肝脏组织SIRT1、CREB和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补充白藜芦醇可使该通路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④提示白藜芦醇能缓解长时间中高强度运动导致的运动性疲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糖异生调控通路、提高限速酶活性、促进肝脏糖异生、升高血糖和肝糖原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白藜芦醇 糖异生 限速酶 大鼠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相关特异性基因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照 段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运动过程中肌肉的最大力量与功率输出、最快收缩速度与力量生成率以及肌肉耐力等特征是影响运动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肌肉力量的产生涉及从大脑皮层兴奋到运动单元激活,再到兴奋/收缩耦联等一系列生物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肌肉激活。包括内... 运动过程中肌肉的最大力量与功率输出、最快收缩速度与力量生成率以及肌肉耐力等特征是影响运动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肌肉力量的产生涉及从大脑皮层兴奋到运动单元激活,再到兴奋/收缩耦联等一系列生物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肌肉激活。包括内环境失衡与神经调节紊乱、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能量代谢稳态调节与运动因子介导的肌肉—器官对话机制(crosstalk)诱发神经内分泌功能重塑过程中的功能障碍等都会影响肌肉力量的产生和维持,并可能最终诱发运动性疲劳(exercise-induced fatigue)。合理的运动训练方式和运动代谢调节及转录调控关键靶点的激活在促进运动适应性变化和预防运动性疲劳发生中起到重要保护作用。本文以运动诱发神经内分泌重塑、运动表观遗传调控关键靶点和运动疲劳相关特异性生物标记物为切入点,对运动性疲劳的分子机制及干预途径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早期监测和合理干预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生物标记物 分子调控靶点
下载PDF
冷水浸泡剂量对骨骼肌运动性疲劳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强 季煜钦 叶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732-5740,共9页
目的:冷水浸泡恢复方法在浸泡水温、时长及深度等操作性指标上暂无统一方案,导致在骨骼肌运动性疲劳恢复疗效方面产生争议。文章以此分析不同因素下冷水浸泡对肌肉损伤、肌肉酸痛及肌力恢复的影响,以期探寻最佳的浸泡实施方案,从而为肌... 目的:冷水浸泡恢复方法在浸泡水温、时长及深度等操作性指标上暂无统一方案,导致在骨骼肌运动性疲劳恢复疗效方面产生争议。文章以此分析不同因素下冷水浸泡对肌肉损伤、肌肉酸痛及肌力恢复的影响,以期探寻最佳的浸泡实施方案,从而为肌肉组织疲劳恢复提供证据。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跨度为2000-01-01/2023-08-15,共得文献4759篇,通过筛选排除4735篇,最终纳入文献24篇。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使用Stata-MP 16软件进行效应量合并、亚组分析、Meta回归、敏感性检验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1)共纳入24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17例受试者,整体上方法学质量较高;(2)Meta分析结果显示:冷水浸泡能显著降低肌酸激酶血值(SMD=-0.17,95%CI:-0.29至-0.05,P<0.01),减轻肌肉酸痛(SMD=-0.60,95%CI:-0.81至-0.38,P<0.01)和促进最大肌力恢复(SMD=0.17,95%CI:0.05-0.30,P<0.01);(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水温>14℃(SMD=-0.48,95%CI:-0.76至-0.20,P<0.01)和时长12-14min(SMD=-0.38,95%CI:-0.61至-0.15,P<0.01)的浸泡方案降低肌酸激酶血值效果最好,且对耐力运动(SMD=-0.45,95%CI:-0.71至-0.20,P<0.01)后的干预疗效更显著;水温<10℃(SMD=-0.61,95%CI:-0.79至-0.43,P<0.01)、时长<12 min(SMD=-0.76,95%CI:-0.98至-0.53,P<0.01)以及髂棘以上(SMD=-0.74,95%CI:-0.97至-0.52,P<0.01)的浸泡深度缓解肌肉酸痛效果最好,且对耐力运动(SMD=-0.42,95%CI:-0.61至-0.22,P<0.01)后的镇痛效果更明显;(4)Meta回归结果显示,浸泡水温、浸泡时长及运动类型是影响肌酸激酶效应量的重要调节因子;浸泡水温及浸泡深度是影响目测类比评分效应量的重要调节因子,运动类型是影响最大等长肌力效应量的重要调节因子。结论:(1)极低到中等强度证据显示,冷水浸泡能有效减轻肌肉损伤、缓解肌肉酸痛和促进肌力恢复;(2)在减轻肌肉损伤方面,浸泡水温、浸泡时长、运动类型是影响浸泡疗效的显著调节因子,其中浸泡水温>14℃、时长12-14 min是降低运动后肌肉损伤的最佳方案,且对耐力运动后的浸泡效果更好;(3)在降低肌肉酸痛方面,浸泡水温、浸泡深度是影响干预效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其中浸泡水温<10℃、时长<12 min、髂棘以上浸泡深度是减轻肌肉酸痛的最佳方案,且对耐力运动后的镇痛效果更好;(4)在促进肌力恢复方面,运动类型是影响最大等长肌力效应量的关键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疗 冷水浸泡 肌酸激酶 肌肉损伤 炎症反应 延迟性肌肉酸痛 最大肌力 运动性疲劳 疲劳恢复 META分析
下载PDF
运动疲劳对大鼠皮层-纹状体通路同步电振荡活动及DA信号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莉娟 王晓昕 +5 位作者 成佳俐 李科 时凯旋 张吉敏 刘晓莉 乔德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53,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初级运动皮层M1-纹状体通路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s)相位同步振荡活动,结合DA信号系统在运动疲劳后代谢表达变化,探讨皮层-纹状体通路电信号编码在运动疲劳中枢调控中的机制及其与黑质-纹状...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初级运动皮层M1-纹状体通路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s)相位同步振荡活动,结合DA信号系统在运动疲劳后代谢表达变化,探讨皮层-纹状体通路电信号编码在运动疲劳中枢调控中的机制及其与黑质-纹状体DA系统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运动疲劳模型,分为对照组(CG),7天力竭运动即刻组(7FG)以及7天重复力竭运动24 h恢复组(24RG)。采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同步记录技术,结合实时视频录像观察M1及纹状体LFPs电振荡活动,分析皮层M1-纹状体同步振荡的相干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背外侧区DA受体及相关转运体蛋白在运动疲劳前后的表达。结果:1)与CG组相比,7FG组皮层M1区及纹状体α及β振荡增强(P<0.05),恢复24 h后较7FG组PSD值显著下降(P<0.05),且皮层M1-纹状体α及β振荡相干系数变大、同步性增强(P<0.05);2)与7FG组相比,24RG组相干系数及STWA比率均显著下降(P<0.05);3)与CG组相比,7FG组纹状体背外侧区D2DR表达降低,VMAT2表达上调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与7FG组相比,24RG组背外侧纹状体区D1DR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运动疲劳后,D2DR减少可能是导致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化的原因之一,造成纹状体GABA能活动增强,使纹状体电活动增强,反馈至皮层影响皮层综合信号的输出,进而影响大鼠行为活动能力。表明皮层M1和纹状体脑区之间同步振荡活动的改变可能是运动疲劳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且D2DR作为黑质-纹状体DA信号系统的关键受体,可作为改善运动疲劳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β振荡 相位同步 D2DR VMAT2
下载PDF
基于RNA测序技术研究推拿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宋红志 王泽中 +4 位作者 钮妍 付国兵 魏培栋 蔡明亨 王康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94-800,共7页
目的应用RNA测序技术探讨推拿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8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予推拿干预15分... 目的应用RNA测序技术探讨推拿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8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予推拿干预15分钟,各组共干预21天。取材后,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TUNEL检测观察大鼠肝脏细胞凋亡情况;提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确定其生物学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大鼠均出现了轻度肝损伤的病理改变,且模型组大鼠的肝脏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推拿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均明显改善,肝窦微狭窄,小叶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细胞趋于正常,且推拿组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经转录组学分析,对照组与模型组共筛选出差异基因491个,其中上调基因244个,下调基因247个,模型组和推拿组共筛选出差异基因513个,其中上调基因257个,下调基因256个,两组共有的差异显著基因筛选出5个,分别为Ppargc1a、Fbp2、Gadd45g、Atp1b2和Myh7。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推拿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肝脏损伤主要涉及信号传递、对刺激的反应以及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分析结果主要包括FoxO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等。结论推拿改善了运动性疲劳引起的大鼠肝脏组织的炎性损伤及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gc1a、Fbp2、Gadd45g、Atp1b2和Myh7基因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运动性疲劳 转录组学 肝脏损伤 细胞凋亡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力竭运动大鼠海马、中脑5-HT及代谢产物含量影响的机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方剑乔 梁宜 +1 位作者 汪存信 邵晓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5-HT机制。方法: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和TEAS组,每组9组。应用跑台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TEAS治疗选用大鼠"后三里"穴(相当于人类的"足三里"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5-HT机制。方法: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和TEAS组,每组9组。应用跑台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TEAS治疗选用大鼠"后三里"穴(相当于人类的"足三里"穴),刺激参数:连续波、频率2Hz、强度5mA、时间30min,左右交替,每日1次,连续治疗7d。力竭运动后,记录力竭运动时间;用乳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乳酸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脑内5-HT、5-HIAA含量。结果:TEAS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长于运动组(P<0.05);运动组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TEAS组(P<0.05);各组间海马和中脑5-HT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TEAS组大鼠海马5-HIAA含量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运动组大鼠中脑5-HT/5-HIAA比值显著高于TEAS组(P<0.01)和安静对照组(P<0.05)。结论:促进海马、中脑5-HT代谢速率可能是TEAS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经皮穴位电刺激 乳酸 海马 中脑 5-羟色胺 5-吲哚乙酸
下载PDF
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亮氨酸脑啡肽、强啡肽A_(1-13)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家旭 杨维益 +3 位作者 梁嵘 黄启福 董浩 刘晓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和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象分析,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亮氨酸脑啡肽、强啡肽A113 在长期( 共7 周)大强度(速度由15 m/min 递增至35 m/min、运动时间为20 ~25 min/d) 的运... 目的和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象分析,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亮氨酸脑啡肽、强啡肽A113 在长期( 共7 周)大强度(速度由15 m/min 递增至35 m/min、运动时间为20 ~25 min/d) 的运动下的变化。结果:安静状态下在丘脑室旁核(PV) 、下丘脑背内侧核(DM) 、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等核团NPY 无显著性变化;在此基础上的末次急性运动结束后3 h NPY 变化尤为明显。安静状态下大鼠尾壳核LENK 下降;而末次急性运动后大鼠下丘脑LENK 被迅速激活而升高。该强度运动能激活下丘脑DYNA113 ,尤以运动结束后30 min 最为明显。结论: NPY、LENK、DYNA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神经肽Y 亮氨酸脑啡肽 强啡肽
下载PDF
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春燕 吴智春 宋惠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6,66,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连续4周的无负重递增强度游泳,每周游泳时间依次为3...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连续4周的无负重递增强度游泳,每周游泳时间依次为30、60、90和120分钟,每天训练1次,每周6天,休息1天。对照组动物于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不参加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取材。观察两组小鼠体重,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睾酮指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两组小鼠海马GDNF、GFRα-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体重、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海马GDNF、GFRα-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运动疲劳引起小鼠海马GDNF和GFRα-1 mRNA表达水平上调,提示GDNF和GFRα-1参与了运动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海马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FRα-1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运动疲劳通过基底神经节输出核团损伤大鼠工作记忆能力
17
作者 金硕 李鸿扬 +2 位作者 吉宸萱 祁金顺 孙丽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基底神经节输出核团[脚内核(EPN)和黑质网状部(SNr)]内小清蛋白(PV)阳性神经元参与运动疲劳损害工作记忆能力的神经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疲劳组(Fatigue),选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训... 目的:探讨基底神经节输出核团[脚内核(EPN)和黑质网状部(SNr)]内小清蛋白(PV)阳性神经元参与运动疲劳损害工作记忆能力的神经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疲劳组(Fatigue),选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方案,建立慢性力竭运动疲劳模型。利用Y迷宫自主交替实验评估大鼠的工作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EPN和SNr内PV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Y迷宫自主交替实验表明,疲劳组大鼠自主交替正确率较对照组大鼠呈显著性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疲劳组大鼠EPN和SNr内PV阳性细胞密度和阳性纤维染色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大幅降低(P<0.05,P<0.01)。同时,疲劳组大鼠EPN和SNr内caspase-3阳性细胞密度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运动疲劳导致大鼠工作记忆能力受损,其机制可能与EPN和SNr内PV阳性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工作记忆 基底神经节输出核团 小清蛋白 CASPASE-3 大鼠
下载PDF
高压氧可消除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
18
作者 裴云祥 吴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79-2988,共10页
背景:高压氧作为新兴的疲劳消除手段之一,在体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疲劳消除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影响,并从血液生化指... 背景:高压氧作为新兴的疲劳消除手段之一,在体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疲劳消除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影响,并从血液生化指标和代谢组学方面进行相应机制研究。方法:在首都体育学院招募20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高压氧组(n=10),均进行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为期2周,共12次,具体训练方案为先以50%HR_(max)的强度热身10 min,再以90%-95%HR_(max)强度蹬车4 min,重复5组,组间休息2.5 min,最后再进行50%HR_(max)强度蹬车30 min。对照组受试者训练后自然恢复,高压氧组受试者训练后进行高压氧恢复,每次干预60 min,压力为131.722 kPa。在试验前、试验中期、试验后1 d和试验后3 d采集血液分析生化指标及代谢组学指标,并进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其中氧化应激指标与疲劳监控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运动性疲劳指标变化:与训练前相比,对照组训练后血尿酸、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而高压氧组在高压氧干预后血尿酸、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变化不大;组间相比,对照组试验后1 d血尿酸、肌酸激酶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高压氧组;②氧化应激指标变化:与训练前相比,对照组训练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升高,而高压氧组在高压氧干预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水平降低;③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丙二醛与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呈正相关;④代谢组学指标变化:显著变化的代谢通路是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代谢,富集通路上差异代谢物质有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D2、白三烯D4等。结果表明,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导致机体发生氧化应激,促进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高压氧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引起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代谢,从而减少氧化损伤,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和运动性疲劳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 运动性疲劳 氧化应激 代谢组学
下载PDF
纹状体A_(2A)R/D_2DR表达及DARPP-32磷酸化在运动疲劳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军 刘晓莉 乔德才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0-467,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跑台运动大鼠力竭前后纹状体腺苷A2A受体/多巴胺D2受体(A2AR/D2DR)表达、磷蛋白DARPP-32表达及其磷酸化,探讨A2AR/D2DR通过纹状体-苍白球通路对运动疲劳调控的可能机制,为寻求新的抗疲劳药物及手段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 目的通过观察跑台运动大鼠力竭前后纹状体腺苷A2A受体/多巴胺D2受体(A2AR/D2DR)表达、磷蛋白DARPP-32表达及其磷酸化,探讨A2AR/D2DR通过纹状体-苍白球通路对运动疲劳调控的可能机制,为寻求新的抗疲劳药物及手段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选用8周龄雄性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力竭即刻组(EG)和力竭后恢复90 min(RG)组,每组10只,建立一次性力竭运动疲劳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大鼠安静状态、力竭即刻及恢复90 min时纹状体A2AR和D2DR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大鼠在安静状态、力竭即刻及恢复90 min时纹状体苍白球神经元(D2-MSNs)内DARPP-32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特征。结果大鼠跑台运动至力竭时纹状体A2AR阳性细胞个数显著增高(P<0.01),D2DR阳性细胞个数显著下降(P<0.01),且A2AR和D2DR共表达于D2-MSNs的胞膜上;恢复90 min时A2AR阳性细胞依然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5),D2DR依然低于安静状态(P<0.05);相比安静状态,力竭运动即刻Thr34-DARPP-32磷酸化增加(P<0.01),恢复90 min时表达显著下降(P<0.05),p-Thr34-DARPP-32/DARPP-32比值增加(P<0.01),恢复90 min后有所下降,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2AR和D2DR共同参与了对运动中枢疲劳的调控;大鼠力竭运动过程中,A2AR和D2DR是通过调节Thr34-DARPP-32磷酸化程度而发挥对运动疲劳的调控作用;运动至力竭时A2AR和D2DR调节作用异常,可能是运动疲劳时纹状体神经元异常兴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纹状体 腺苷A2A受体 多巴胺D_2受体 DARPP-32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对大鼠脊髓前角5-羟色胺和色胺酸羟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传香 刘洪涛 王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0-56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性疲劳后脊髓前角5-羟色胺(5-HT)及色胺酸羟化酶(TPH)表达的变化,阐明运动性疲劳在脊髓水平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运动疲劳组(E)和对照组(C),E组进行10天反复力竭运动,建立运动性疲劳动物... 目的:探讨运动性疲劳后脊髓前角5-羟色胺(5-HT)及色胺酸羟化酶(TPH)表达的变化,阐明运动性疲劳在脊髓水平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运动疲劳组(E)和对照组(C),E组进行10天反复力竭运动,建立运动性疲劳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脊髓前角5-HT及TPH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及终末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结果:E组大鼠脊髓前角5-HT及TPH阳性反应纤维和终末减少,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脊髓前角5-HT含量在运动性疲劳后降低提示脊髓前角5-HT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关。而疲劳后前角TPH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引起5-HT降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前角 5-HT TPH 运动性疲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