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favoring Areas of Subtle Reservoirs in West Taibei Sag
1
作者 YuanMingsheng WangJinsong LiBi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7-98,共12页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subtle reservoir exploration in the shallow to medium formations of the Taibei Sag, Tuha Basin, so far, three kinds of subtle reservoirs (stratigraphic, lithologic and structural-lithologic re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subtle reservoir exploration in the shallow to medium formations of the Taibei Sag, Tuha Basin, so far, three kinds of subtle reservoirs (stratigraphic, lithologic and structural-lithologic reservoirs) have been found. Since both the amount and reserve of the discovered subtle reservoirs are small, a gre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remains in the Taibei Sag. The shallow to medium formations in the west of the Taibei Sag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second-order sequences and ten third-order sequences, of which the rising cyclothems of SQ(J2q) and SQ8 (J2s2) datum level are major exploration targets for the subtle reservoirs (lithologic). The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Qiquanhu and Subashi braided river delta were developed there, where the sedimentary sand body is dominated by the regional slopes and slope break belts. There are four main modes the formation of lithologic traps: deltaic front onlap on the slope belt, deltaic front toplap on the slope break belt, lately tilted frontal sand body and sublacustrine fan—slope fan on the slope break belt, of which the first three modes are the major styles of the formation of subtle reservoirs. Major targets for subtle reservoir explor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include Putaogou Member on the north slope of Huoyanshan, the east slope of Pubei, the nose-like palaeohigh regions of Huobei, Subashi and Lianmuqin, around the Shengbei secondary 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bei Sag subtle reservoir exploration potential target sequence lithologic trap target zone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规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新涛 张藜 刘晓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共16页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但目前对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发育规律还缺乏深入认识。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和氮气吸附等资料,对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但目前对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发育规律还缺乏深入认识。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和氮气吸附等资料,对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孔隙微观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优质储层形成机制与分布。结果表明,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可分为3类:高孔-中低渗型(Ⅰ类储层)、中孔-低渗型(Ⅱ类储层)和低孔-低渗型(Ⅲ类非储层)。Ⅰ类储层由中酸性气孔熔岩叠加隐爆角砾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形成,Ⅱ类储层由中酸性块状熔岩叠加隐爆角砾化作用、溶蚀作用或基性气孔熔岩叠加溶蚀作用形成。原生孔隙、裂缝与溶蚀协同作用及脱玻化作用是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有利储层的主要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化背景下火山岩优质储层纵向多层、横向多中心分布的储层发育模式。多喷发单元、多丘叠置的酸性复合熔岩火山机构和中酸性侵出熔岩穹丘两种类型的火山机构是渤中凹陷火山岩优质储层的重要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中凹陷 火山岩储层 发育模式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饶阳凹陷赵皇庄-肃宁构造带奥陶系潜山勘探潜力简析
3
作者 张成武 张君子 +3 位作者 李娟 陈俊 孙江虹 李冬蕾 《录井工程》 2023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发现潜山最多、潜山油藏规模最大的富油凹陷,尽管经过多年的勘探,饶阳凹陷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饶阳凹陷中部的赵皇庄-肃宁构造带潜山虽然勘探程度较高,但奥陶系潜山一直没有突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由于该构造...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发现潜山最多、潜山油藏规模最大的富油凹陷,尽管经过多年的勘探,饶阳凹陷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饶阳凹陷中部的赵皇庄-肃宁构造带潜山虽然勘探程度较高,但奥陶系潜山一直没有突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由于该构造带的断裂系统复杂、钻井出露的潜山层位多,影响了奥陶系潜山地层的准确落实;而且钻入第三系沙三段地层的井较少,也给奥陶系潜山油源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为此采用了加强潜山层位对比及区域分布特征研究,推算该区奥陶系地层的厚度;以已知井进山层位为依据,重新精细梳理断层,加强潜山断裂结构研究,确定断槽内奥陶系层位的存在;加强下第三系沙三段暗色泥岩分析,寻找奥陶系潜山油气运移通道等方法。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构建该区奥陶系潜山的油藏模式,提出奥陶系潜山有利目标,明确了该区奥陶系潜山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从而为华北油田的增储上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皇庄-肃宁构造带 奥陶系潜山 断裂系统 油源 油藏模式 勘探潜力 有利目标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文 王浩 +2 位作者 谢润成 陈文玲 周秋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9-576,共8页
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海相地层中发育多套富有机质泥(页)岩,成为中国南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作者在对油气藏成因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认为该类泥(页)岩油气藏属于源岩油气藏的一种。按照控制源岩型气藏分布的主要地质参数,分... 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海相地层中发育多套富有机质泥(页)岩,成为中国南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作者在对油气藏成因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认为该类泥(页)岩油气藏属于源岩油气藏的一种。按照控制源岩型气藏分布的主要地质参数,分析了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的有机碳含量、有机碳质量分数>2%的页岩层厚度及Ro分布特征。通过分析认为这2套地层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分布广泛,具备页岩气赋存的基本地质条件。根据这2套页岩气储层分布特征,确定筇竹寺组/牛蹄塘组泥(页)岩气藏有利勘探区块在川南、鄂西和黔北地区;龙马溪组泥(页)岩气藏勘探有利区块分布在川南-滇北区块、川东-鄂西区块和川北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区 源岩 储层 页岩气 勘探目标
下载PDF
深埋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与勘探意义 被引量:42
5
作者 张静 胡见义 +1 位作者 罗平 宋金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210,共8页
白云岩是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储集层类型,确定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相应的地质背景对于指导白云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原岩类型和白云石化作用机制是控制白云岩基质孔隙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后期各类岩... 白云岩是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储集层类型,确定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相应的地质背景对于指导白云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原岩类型和白云石化作用机制是控制白云岩基质孔隙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后期各类岩溶作用的改造对于优质白云岩储集层的形成尤为关键。白云岩成岩作用研究表明,在深埋条件下,白云岩既可发育大量晶间孔,又易形成溶蚀孔洞,孔洞形成后保存情况良好,有效储集空间的发育不明显受白云岩埋藏深度的制约,深埋的白云岩仍可具备优越的储集物性而成为优质储集层。由高能相带沉积物转变形成的埋藏成因白云岩、热液成因白云岩以及构造活动和水-岩作用活跃地区的白云岩是潜在的优质储集层和深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深埋 优质储集层 主控因素 勘探目标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选区 被引量:43
6
作者 赵宗举 贾承造 +1 位作者 周新源 王招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4期6-15,共10页
通过对塔中地区钻遇奥陶系的60余口探井油气成藏及失利原因的综合分析,提出该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①中、上奥陶统(相当于黑土凹组—萨尔干组的层位)主力烃源岩控制了塔中地区的油气分布,其主要分布于塔中凸起北部斜坡区;②4... 通过对塔中地区钻遇奥陶系的60余口探井油气成藏及失利原因的综合分析,提出该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①中、上奥陶统(相当于黑土凹组—萨尔干组的层位)主力烃源岩控制了塔中地区的油气分布,其主要分布于塔中凸起北部斜坡区;②4套碳酸盐岩储层(志留纪—泥盆纪古潜山岩溶储层、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古潜山岩溶储层、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棚缘礁滩体埋藏溶蚀储层及下奥陶统内幕白云岩储层)的分布及其非均质性对成岩—岩性圈闭油气藏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二叠纪—早三叠世是塔中地区现今工业性油藏的主要成藏期;④圈闭及其封盖—保存条件决定了油气藏的规模。针对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勘探选区及勘探步骤,提出具体的勘探工作可分3个层次进行:①近期主攻塔中I号断裂带南侧良里塔格组棚缘礁滩体成岩圈闭特大型岩性油气藏,兼探中央断垒带东段(塔中401—塔中9井区)下奥陶统古潜山岩溶储层油气藏;②对塔中10号构造带及其与中央断垒带之间的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形成的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上部古潜山岩溶储层油气藏及塔中1—塔中7—塔中48井区下奥陶统古潜山岩溶储层油气藏进行勘探;③在存在沟通油源断裂的前提下,对满加尔凹陷区上奥陶统浊积砂岩—陆棚—三角洲—滨岸潮坪砂岩的构造及岩性圈闭油气藏进行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 油源 碳酸盐岩储层 失利原因 勘探选区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尚家—太平川地区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施立志 林铁锋 +2 位作者 吴海波 王卓卓 祁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8-568,共11页
通过对尚家—太平川地区构造演化、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储盖组合、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和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本区的石油地质条件,认为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排烃能力,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聚集提供较好的沉积环境,良好的储盖组合... 通过对尚家—太平川地区构造演化、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储盖组合、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和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本区的石油地质条件,认为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排烃能力,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聚集提供较好的沉积环境,良好的储盖组合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研究区没有统一油水界面,尚家地区以岩性—构造油藏为主,太平川地区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区内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气成藏受有效性圈闭、优势运移通道、过剩压力、储集条件和构造诱导作用控制。据上述认识确定了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并已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杨大城子油层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勘探方向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9
8
作者 任军峰 刘新社 +2 位作者 喻建 魏柳斌 王前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40,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盐岩、膏岩沉积,封盖性能好,膏盐岩之下的碳酸盐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勘探领域。在对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及沉积相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家沟组马五段膏盐岩盖层之下的马四段碳酸盐岩...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盐岩、膏岩沉积,封盖性能好,膏盐岩之下的碳酸盐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勘探领域。在对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及沉积相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家沟组马五段膏盐岩盖层之下的马四段碳酸盐岩为目标,主要开展了储层及成藏特征研究。研究认为:马四段白云岩分布主要受控于古隆起控制下的台内分异作用,发育滩相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马三段等层段的溶孔型白云岩储层也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加里东期的风化剥蚀作用造成马四段白云岩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奥陶系盐下海相烃源岩形成了空间配置关系,天然气成藏具有双源供烃的特点,形成岩性相变控制下的白云岩岩性气藏。在对不同区域生储盖配置关系及成藏控制因素的差异性对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东部盐下马四段盐岩底辟隆起带和中部乌审旗古隆起控制下的岩性相变带是盐下勘探的有利目标,深层的马三段、马二段也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盐下 天然气 马家沟组 勘探方向 白云岩储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37
9
作者 魏国齐 焦贵浩 +5 位作者 杨威 谢增业 李德江 谢武仁 刘满仓 曾富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9,共5页
迄今为止,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对天然气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此,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图,开展成藏综合研究。结论认为,震旦系—下古生界发育有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迄今为止,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对天然气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此,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图,开展成藏综合研究。结论认为,震旦系—下古生界发育有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优质泥质烃源岩,以及震旦系—奥陶系岩溶白云岩、灯影组台缘高能白云岩以及志留系小河坝组致密砂岩3大类储层,存在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2套成藏系统,共发生4期烃类充注:第1期早成熟液态烃类充注发生在加里东期;第2期大规模液态烃充注发生在印支期;第3期充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以原油裂解为主;第4期发生在喜山期,主要为古气藏调整定型。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核部的岩溶风化壳、古隆起翼部的构造圈闭和川东志留系致密砂岩及震旦系台缘高能带是盆地内3大有利勘探领域。上述成果和认识将对该领域天然气的勘探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世—早古生代 成藏条件 烃源岩 储集层 有利勘探区 包裹体 沉积岩相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构造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晓智 张年富 +4 位作者 石昕 周路 张越迁 杨庚 管树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1期65-68,84,共5页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为南西—北东走向的燕山期古隆起,分布范围大于2×104km2。现今车莫古隆起的深层仍存在低幅度的背斜构造和鼻状构造,浅层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其形成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凸起形成阶段、缓慢发育阶段、强...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为南西—北东走向的燕山期古隆起,分布范围大于2×104km2。现今车莫古隆起的深层仍存在低幅度的背斜构造和鼻状构造,浅层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其形成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凸起形成阶段、缓慢发育阶段、强烈发育阶段、隐伏埋藏阶段和改造调整阶段。车莫古隆起提供了形成各种地层、岩性等隐蔽型圈闭的条件和良好的油气运聚背景,有利于盆地腹部大范围、区域性的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莫古隆起 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7
11
作者 赵宗举 朱琰 李大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共6页
根据南方多期构造改造及油气演化复杂性的特点 ,将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分成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 3类。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凹陷邻近的古隆起及古斜坡控制 ,再生烃油气藏分布主要受“二次生烃”或晚期生烃中心控... 根据南方多期构造改造及油气演化复杂性的特点 ,将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分成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 3类。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凹陷邻近的古隆起及古斜坡控制 ,再生烃油气藏分布主要受“二次生烃”或晚期生烃中心控制。南方现存的中、古生界工业性油气藏特别是天然气藏的成藏期均较晚 ,以第三纪为主 ;南方中、古生界烃源岩存在早期—晚期的多期生烃、多期成藏 ,而勘探的重点应该是晚期生烃及晚期成藏的油气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它控制了现今南方中、古生界主要油气藏成因类型———次生型及再生烃型油气藏的分布。上扬子地区主要考虑次生气藏的勘探 ,中、下扬子地区主要考虑再生烃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古生理 油气藏 中生界 成因 控制因素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金晓辉 闫相宾 +1 位作者 张哨楠 马晓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4,6,共4页
志留系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之一,主要为一套滨岸或潮坪、滨外陆棚相沉积,在沙雅隆起、北部坳陷和塔中低凸起均有较广泛的分布,其沉积中心位于满加尔坳陷的草1井区,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地层由薄变厚,岩性由粗变细,泥岩颜... 志留系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之一,主要为一套滨岸或潮坪、滨外陆棚相沉积,在沙雅隆起、北部坳陷和塔中低凸起均有较广泛的分布,其沉积中心位于满加尔坳陷的草1井区,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地层由薄变厚,岩性由粗变细,泥岩颜色由紫变灰,笔石化石增多.志留系自下而上分为4个岩性段,下砂岩段是盆地内著名的沥青砂分布层位,构成三套储盖组合.志留系具有近源聚集油气的优越条件、良好的储集岩发育背景、多种圈闭类型和多期成藏的特征.志留系油气勘探的主攻领域应在轮南地区、环哈拉哈塘周缘地区、塔河油田南部、孔雀河斜坡、塔中隆起北斜坡以及巴楚隆起南缘地区.加强海西期古构造研究,寻找海西期以前形成的型圈闭是志留系大中型油气藏勘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沉积特征 成藏条件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幕式成藏规律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明友 张云银 +1 位作者 宋传春 刘国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准噶尔盆地油气田的形成经历了多幕成藏、多期改造及后期调整的过程。根据主要构造幕、主要生油期、主要输导体系以及主要油气田成藏期,初步划分出5幕主要油气成藏期,即印支Ⅱ幕(T末)、燕山Ⅱ幕(J末)、燕山Ⅳ幕(K末)、喜马拉雅Ⅱ幕(E末... 准噶尔盆地油气田的形成经历了多幕成藏、多期改造及后期调整的过程。根据主要构造幕、主要生油期、主要输导体系以及主要油气田成藏期,初步划分出5幕主要油气成藏期,即印支Ⅱ幕(T末)、燕山Ⅱ幕(J末)、燕山Ⅳ幕(K末)、喜马拉雅Ⅱ幕(E末)、喜马拉雅Ⅲ幕(N末)。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东道海子北凹陷北斜坡、玛湖凹陷东南部、陆梁油田北部以及昌吉凹陷东北斜坡等将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主要目的层是侏罗系-白垩系,以隐蔽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幕 成藏期 幕式成藏 勘探方向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冉波 单俊峰 +2 位作者 金科 李春峰 张菊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14,共5页
针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地质条件复杂的勘探现状 ,从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析入手 ,运用勘探新理论和新方法 ,加强多学科的有机配合 ,树立岩性勘探的找油新理念 ,将勘探重点转移到寻找隐蔽油气藏中来。通过储层反演预测和勘探... 针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地质条件复杂的勘探现状 ,从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析入手 ,运用勘探新理论和新方法 ,加强多学科的有机配合 ,树立岩性勘探的找油新理念 ,将勘探重点转移到寻找隐蔽油气藏中来。通过储层反演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 ,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岩性勘探 储层反演 目标优选 西部凹陷 辽河坳陷
下载PDF
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河勇 杨建国 +1 位作者 王世辉 李子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3,共5页
通过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区域研究,确定了叠合型、继承型和残留型3种盆地类型;明确了早白垩世和古近纪地层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古近系和下白垩统为主力烃源岩,中上部组合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重点盆地的勘探进展包括:方正断陷石油... 通过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区域研究,确定了叠合型、继承型和残留型3种盆地类型;明确了早白垩世和古近纪地层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古近系和下白垩统为主力烃源岩,中上部组合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重点盆地的勘探进展包括:方正断陷石油勘探获得突破,断陷勘探规模扩大;在汤原断陷、虎林盆地首次见到少量油流,在孙吴.嘉荫盆地钻探见到较好的烃源岩和储层。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的攻关方向是开展3个层次的勘探:第一勘探层次是寻求新的接替;第二勘探层次是寻求突破;第三勘探层次是落实资源、优选坳陷。在比较详细地总结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类型 勘探目的层 成藏条件 勘探方向 大三江地区
下载PDF
柴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目标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汪立群 庞雄奇 +2 位作者 党玉琪 马达德 马立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6-702,共7页
柴北缘马海 -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可概括为 :深部为早期原生成藏 ,长期充注模式 ,具有多期 (至少两期 )油气运移成藏特征 ;浅部为早期排烃聚集 ,晚期次生成藏模式 ,具有晚期一次成藏的特征。古凸起区的两大构造运动、两套断裂体系所... 柴北缘马海 -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可概括为 :深部为早期原生成藏 ,长期充注模式 ,具有多期 (至少两期 )油气运移成藏特征 ;浅部为早期排烃聚集 ,晚期次生成藏模式 ,具有晚期一次成藏的特征。古凸起区的两大构造运动、两套断裂体系所对应的圈闭形成期和成藏期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关键。绿南山前构造带、马海 -黄泥滩构造带、南八仙 -东陵丘背斜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海-大红沟凸起 油气成藏 成藏模式 勘探目标 柴北缘
下载PDF
改造型盆地油气成藏与勘探目标——以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岳伏生 王新民 +1 位作者 马龙 李天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62-465,共4页
多期改造并叠合复合是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发育的共同特点,此类盆地可采用从盆地保存单元入手的研究思路来进行研究。保存单元的改造类型、叠合方式等对油气成藏及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研究保存单元的改造类型、叠合(置)方式可预测油... 多期改造并叠合复合是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发育的共同特点,此类盆地可采用从盆地保存单元入手的研究思路来进行研究。保存单元的改造类型、叠合方式等对油气成藏及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研究保存单元的改造类型、叠合(置)方式可预测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综合应用含油气系统、盆地模拟及勘探目标评价方法能解决油气成藏的定时、定界、定位、定量、定向和定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油气藏 形成 勘探 叠合方式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有利储层展布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2
18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7 位作者 金惠 谢增业 施振生 谢武仁 朱秋影 刘满仓 李德江 沈珏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重点勘探接替层系,随着勘探形势的变化,需要以全盆地为单元,弄清各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将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重点勘探接替层系,随着勘探形势的变化,需要以全盆地为单元,弄清各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将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2个体系域;以体系域为单元编制了全盆地须家河组沉积微相展布图,指出须家河组形成了6大三角洲砂体,有利储集砂体主要分布于低位体系域,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而水进和高位体系域湖泊相沉积发育,砂体规模较小。综合考虑各砂体的分布面积、生烃强度、资源潜力、储层类别、勘探现状及顶面埋深等条件,对须家河组进行了勘探潜力综合评价,指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①须二段应集中在广安—营山和蓬莱—金华2个砂体上;②须四段应集中在蓬莱—金华、安岳—合川2个砂体上;③须六段则应集中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蓬莱—金华、宜宾—观音场和古蔺—泸州砂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砂体展布 层序 储集层特征 成藏条件 生储盖组合 勘探潜力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沉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特征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21
19
作者 唐华风 孔坦 +3 位作者 刘祥 杨迪 霍宏宇 黄玉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1-643,共13页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沉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高丰度气藏,但对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以王府断陷CS6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利用铸体薄片、压氦法、压汞法和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孔喉和孔隙直径,探...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沉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高丰度气藏,但对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以王府断陷CS6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利用铸体薄片、压氦法、压汞法和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孔喉和孔隙直径,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优质储层岩性为沉集块岩和沉角砾岩,为向上变粗的序列。进一步识别出3类7种储集空间类型,其中具有丰富原生孔隙的岩屑内气孔是沉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独有特征,为大孔隙-小喉道型储层;沉集块岩孔渗稍高于沉角砾岩、二者均明显高于沙河子组沉积岩,其孔隙度与埋深关系密切。沉火山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为母岩挥发分逸出、颗粒支撑、溶蚀和构造改造作用,其中前两者为主控因素。研究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沉火山碎屑岩扇体平面位置的中部,其中颗粒支撑、颗粒粗、岩屑内气孔碎屑含量高和埋深小于3 000 m的沉火山碎屑岩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火山碎屑岩 储层形成机理 有利勘探目标 沙河子组 王府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奥陶系储集层类型与分布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田雷 崔海峰 +3 位作者 刘本明 张现军 张年春 刘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2套储集层:中上奥陶统灰岩为裂缝型储集层,主要受多期断裂活动及断裂相关岩溶作用控制,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断裂发育区;下奥陶统白云岩为裂缝-孔洞型储集层,主要受埋藏重结晶作用、埋藏岩...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2套储集层:中上奥陶统灰岩为裂缝型储集层,主要受多期断裂活动及断裂相关岩溶作用控制,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断裂发育区;下奥陶统白云岩为裂缝-孔洞型储集层,主要受埋藏重结晶作用、埋藏岩溶(有机酸与热液)作用控制,该类型储集层在Q5井三维区、S1井三维区及盆地西部台地区均有分布,地震反射特征为"串珠状"。储集层分布规律表明,下奥陶统白云岩领域是斜坡区奥陶系寻找油气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储集层类型 分布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