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域人工岛填筑及地下互通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邓会元 戴国亮 +2 位作者 龚维明 竺明星 徐国平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5,共11页
针对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下穿广深沿江高速桥梁工程建设过程出现堆载开挖问题,为了保障临近桥梁安全运营,考虑土体硬化特性,重点研究了海域分层填筑及桥桩保护措施,以及人工岛隧道基坑下穿及并行既有桥梁桩基两类典型不利工况,分析了依托... 针对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下穿广深沿江高速桥梁工程建设过程出现堆载开挖问题,为了保障临近桥梁安全运营,考虑土体硬化特性,重点研究了海域分层填筑及桥桩保护措施,以及人工岛隧道基坑下穿及并行既有桥梁桩基两类典型不利工况,分析了依托工程筑岛后互通隧道施工过程与桥梁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分层分块填土、钢板桩加固、旋喷桩加固等措施要点,以及隧道下穿和并行时基坑设计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横桥向两侧分层交替填筑有利于降低对桥梁桩基的影响;钢板桩内先填土方案可降低桩身弯矩50%左右;支护桩从嵌入强风化岩至嵌入中风化岩过程,临近桩基变形可降低30%左右;采取针对性的桥桩保护措施可控制各种不利工况下桩身变形及裂缝在设计规范要求范围内,并保障邻近广深沿江高速桥梁正常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海域明筑地下互通设计与施工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隧道 开挖 桥梁桩基 加固 海域和陆域公路交通系统 立体化快速路网 原状淤泥软土
下载PDF
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山区高速公路软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强兵 苏生瑞 +1 位作者 魏政理 吴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85-88,共4页
以GZ40勉宁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抛石挤淤法、粉喷桩法、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和冲填法对不同路段软基进行了处理,通过现场的静荷载试验和面波剖面测试对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4种方法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分析表明以上4... 以GZ40勉宁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抛石挤淤法、粉喷桩法、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和冲填法对不同路段软基进行了处理,通过现场的静荷载试验和面波剖面测试对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4种方法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分析表明以上4种方法均可适用于山区公路软基处理,而其中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软基处理 抛石挤淤法 粉喷桩法 孔内强夯挤密法 冲填法
下载PDF
不同土质条件下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测试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年廷凯 李鸿江 +2 位作者 杨庆 陈允进 王玉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探讨山谷型与滨海型两种不同土质条件下碎石回填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开展了8000kN·m能级的现场强夯对比试验;同时考虑滨海大型工程建设地基处理施工的需要,在沿海地区实施了10000,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现场试验。通过对... 为了探讨山谷型与滨海型两种不同土质条件下碎石回填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开展了8000kN·m能级的现场强夯对比试验;同时考虑滨海大型工程建设地基处理施工的需要,在沿海地区实施了10000,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现场试验。通过对各场地不同能级试夯前后地基动力触探与静力载荷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采用8000kN·m夯击能处理山谷型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0~11.5m;处理滨海型下卧软弱夹层且存在地下水的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8.5~9.0m;②采用10000kN·m夯击能处理滨海山前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12~12.5m;③采用15000kN·m夯击能处理滨海型下卧软弱夹层且存在地下水的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11.5m;④若采用梅纳公式的修正形式预估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其修正系数取值范围建议为0.29~0.40;对于软弱下卧层浅、高地下水等不利情况应取低值,对于回填碎石层厚、且级配较好时可取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级强夯 碎石回填地基 软弱下卧夹层 动力触探测试 有效加固深度 山谷与滨海地区
下载PDF
深圳市坪西公路软基处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泽福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3,59,共4页
以勘察资料为依据 ,讨论坪西一级公路—山岭海岸沿海地区软基的工程性质特点 。
关键词 深圳市 公路 山岭海岸 沿海地区 软粘土 软基处理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山区沟谷软弱地基的特点与处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治 《公路交通技术》 2010年第5期6-9,15,共5页
在我国山区,广泛分布着山间沟谷相软弱地基。对山区软弱地基特点进行较详细的分析比较,对常用处治措施进行总结,提出山区沟谷软弱地基的处治建议。
关键词 山区 软基 处治 沟谷相
下载PDF
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在山区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强兵 刘悦 +1 位作者 彭建兵 苏生瑞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介绍了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DDC)的作用机理,针对山区高速公路软基的工程地质特点,首次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对GZ40勉宁高速公路软基进行了处理,通过对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现场静荷载试验和理论分析计算,得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 介绍了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DDC)的作用机理,针对山区高速公路软基的工程地质特点,首次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对GZ40勉宁高速公路软基进行了处理,通过对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现场静荷载试验和理论分析计算,得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了近2倍,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处理山区软基效果良好,具有施工方便简单、速度快、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 山区公路软基 复合地基承载力
下载PDF
山区斜坡湿软地基路基病害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荣华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5-47,50,共4页
我国西南地区公路位于山区斜坡湿软地基的路段,经常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基底滑移沉陷、路堑边坡滑坡与坍塌等工程病害。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不可避免经过这种地段,为了保证路基稳定性、路面的结构完整性和道路... 我国西南地区公路位于山区斜坡湿软地基的路段,经常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基底滑移沉陷、路堑边坡滑坡与坍塌等工程病害。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不可避免经过这种地段,为了保证路基稳定性、路面的结构完整性和道路良好的服务水平,有必要加强对山区斜坡湿软地基路基病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斜坡 湿软地基 路基 病害
下载PDF
山区公路软基病害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雪岭 苏生瑞 周新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山区公路所面临的路基病害特别是软土路基病害问题也逐渐增多。结合对陕南勉(县)—宁(强)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对山区软土成因及其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山区软土属以坡洪积、湖积和冲积为主的软土,...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山区公路所面临的路基病害特别是软土路基病害问题也逐渐增多。结合对陕南勉(县)—宁(强)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对山区软土成因及其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山区软土属以坡洪积、湖积和冲积为主的软土,也有少量是由坡残积物堆积而形成。山区软土的特殊性表现在成分的复杂性、分布的不均匀性、隐蔽性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特殊性。根据其特性以及中国山区公路软基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总结了山区公路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剪切拉裂破坏、浸水沉陷破坏、剥蚀坍塌破坏、推挤滑动破坏。还提出了相应的软基处理方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破坏 软基处理 坍塌 物理力学性质 浸水 剪切 冲积 堆积 陕南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含硬壳层软土地基破坏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四汉 刘鑫 +2 位作者 洪宝宁 徐奋强 单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7-345,共9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含有连续和不连续硬壳层的水平层状软基的破坏模式,针对路堤坡脚外硬壳层不连续的情况(如存在鱼塘等),提出以局部剪切破坏模式失稳的破坏模式判定参数,即临界距离L_(cr);借助正交试验原...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含有连续和不连续硬壳层的水平层状软基的破坏模式,针对路堤坡脚外硬壳层不连续的情况(如存在鱼塘等),提出以局部剪切破坏模式失稳的破坏模式判定参数,即临界距离L_(cr);借助正交试验原理,对L_(c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各因素的敏感性顺序;利用逐步回归迭代方法,分别给出上限临界距离L_(cr U)和下限临界距离L_(cr D)的数学表达公式,并根据工程实例的验算论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硬壳层连续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硬壳层不连续时,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小于L_(cr U)或大于L_(cr D)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大于L_(cr U)且小于L_(cr D)时软基为局部剪切破坏。硬壳层厚度为L_(cr)的主要影响因素,软土层厚度为次要因素,硬壳层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硬壳层 路堤荷载 软土地基 破坏模式 临界距离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山区软基监控技术与稳定判别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富成 陈虹宇 +1 位作者 吴贤国 凌诚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22,共8页
软基的稳定性判别方法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山区软土仍需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山区软基监控技术;研究表观判断法、预警值法、拐点法判别山区软基路基稳定判别方法,基于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展开研究,分析传统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 软基的稳定性判别方法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山区软土仍需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山区软基监控技术;研究表观判断法、预警值法、拐点法判别山区软基路基稳定判别方法,基于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展开研究,分析传统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应用。根据实际工程应用并比较三种常用山区软基稳定性评判方法后得出,表观判断法只能应用于初步判别路基稳定性,准确的判断还需要应用多种监测指标综合分析;预警值法需要采用多个预警值来判断不同处理方法、不同路段的路基稳定性;拐点法判别山区软基的稳定性与路基实际稳定状态较相符,确保了路基快速安全填筑,是一种较适合于山区软土路基稳定的判别方法。单一的评价方法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将各种方法应用于合适的阶段,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软基 稳定性评判 表观判断法 预警值法 拐点法 应用优化
下载PDF
南通地区高速公路软土特性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建建 涂圣武 +1 位作者 曹文涛 卜勇 《现代交通技术》 2014年第5期12-14,46,共4页
文章介绍了南通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点,并结合南通的形成过程分析了软土的成因,特别是海门和启东两市双层软土的成因。根据南通地区软土工程特性,研究适合南通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对双层软土地基提出了具体处理方案,可为区域... 文章介绍了南通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点,并结合南通的形成过程分析了软土的成因,特别是海门和启东两市双层软土的成因。根据南通地区软土工程特性,研究适合南通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对双层软土地基提出了具体处理方案,可为区域性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土地基 工程特性 南通地区 处理方法
下载PDF
山区岩溶地带桥梁桩基成孔技术比选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旋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02,共4页
针对山区岩溶地带桥梁桩机械,从工艺适用性、成孔质量、施工安全、环保水保、进度控制等方面,通过地质条件和桩基成孔工程难度分析,对桩基机械成孔与人工挖孔施工技术进行比选。结果表明:人工挖孔施工具有工程质量易于控制、设备经济适... 针对山区岩溶地带桥梁桩机械,从工艺适用性、成孔质量、施工安全、环保水保、进度控制等方面,通过地质条件和桩基成孔工程难度分析,对桩基机械成孔与人工挖孔施工技术进行比选。结果表明:人工挖孔施工具有工程质量易于控制、设备经济适用、施工工艺简单、生态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但作业人员安全风险高,应按规定提前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并认真执行专项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岩溶地带 高速公路 桥梁桩基 成孔技术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上顺 刘碧容 史嵩松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其路基工程的设计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以松建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方案和全过程动态设计理念进行介绍。本项目在工程设计阶段重视现场地形、地质等资料的收集...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其路基工程的设计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以松建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方案和全过程动态设计理念进行介绍。本项目在工程设计阶段重视现场地形、地质等资料的收集,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心细致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成果的质量。实践表明,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高速公路 动态设计 路基工程 不良地基 排水设计
下载PDF
云贵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滑移处治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柯劲波 顾松 +2 位作者 徐峻 孟雄 张荣 《公路交通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外侧分布有稻田或沟渠时,易引起路基坡脚软化,从而导致路基整体失稳。为研究该类软土路基的失稳机理和处治措施,选取云贵高原某山区高速公路软基整体滑移路段,对其工程病害特征、失稳机理和处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处...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外侧分布有稻田或沟渠时,易引起路基坡脚软化,从而导致路基整体失稳。为研究该类软土路基的失稳机理和处治措施,选取云贵高原某山区高速公路软基整体滑移路段,对其工程病害特征、失稳机理和处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处治后路基的水平位移与沉降进行了跟踪观测。提出了设置抗滑桩、拆除滑移挡墙、重新处理挡墙基底后再浇注挡墙和反压护道+CFG桩3种初步处理方案,从工程费用、减少报废工程、节省工期及施工过程中对路基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选分析,并对反压护道+CFG桩处治后路基的水平位移与沉降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表明:连续强降雨入渗,致使路基的抗剪强度产生一定衰减,路基填方体重力增大,对挡墙施加的侧土压力也随之增大,加之挡墙外侧即是稻田,坡脚处地基软化造成挡墙发生了向外滑移,滑移同时牵引路基体,引起路基坡面和顶面均产生纵向拉裂缝,进而发展为路基体纵向拉裂和错台式垂直下沉;反压护道+CFG桩的软基处治为最优方案;路基的沉降和水平位移量均可控且逐步收敛,地基和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良好。采用CFG桩+反压护道综合处治山区高速公路软土失稳路基有效可行,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滑移处治 数值计算 软土路基 山区高速公路
下载PDF
特殊地基处理技术在国道G318邛崃至名山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小平 《公路交通技术》 2014年第1期15-18,28,共5页
以国道G318邛崃至名山高速公路为依托,介绍特殊地基如软土、膨胀土及高液限粘性土等的治理原理和处治措施。实践表明,邛名高速公路特殊地基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可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山区公路 软土路基 治理原理 工程措施
下载PDF
山区公路高架桥基穿越采空区处治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晶晶 席志飞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8年第3期18-19,共2页
依托四川省某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方法,对高架桥18~#桥墩桩基下部采空区采用布袋注浆处治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布袋注浆能够有效发挥浆液固化作用,在确保桥基满足设计承载力同时变形得到有... 依托四川省某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方法,对高架桥18~#桥墩桩基下部采空区采用布袋注浆处治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布袋注浆能够有效发挥浆液固化作用,在确保桥基满足设计承载力同时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结果均验证该方法处治采矿区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高速公路 高架桥基础 采空区 控制效果
下载PDF
软土地区顶管基坑开挖对高速路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志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6期242-245,共4页
借助上海某顶管工程下穿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高速路堤的影响.通过数值模型与实测数据对比,变形规律基本相似,最大数值偏差在13%以内,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工作坑距离路堤坡脚大于3倍开挖深度,路堤的变形... 借助上海某顶管工程下穿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高速路堤的影响.通过数值模型与实测数据对比,变形规律基本相似,最大数值偏差在13%以内,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工作坑距离路堤坡脚大于3倍开挖深度,路堤的变形非常微弱,可忽略.接收坑距离路堤坡脚2.6倍开挖深度,路堤有了明显的变形.建设条件允许时,基坑与高速坡脚的距离宜控制在3倍开挖深度以上.当基坑距离路堤小于3倍开挖深度时,建议硬路肩做适当坡面防护等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顶管基坑 高速路堤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南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焕猛 阎月兰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2期223-224,共2页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积累了南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经验,以确保高速公路路基填筑质量,更好地保证行车舒适及安全。
关键词 山区 高速公路 路基 质量
下载PDF
软岩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尺寸对基础承载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昕 《重庆建筑》 2012年第3期45-49,共5页
山区建筑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岩地基的情况,为了探讨这类情况下基础的尺寸效应影响及其与常规的土质地基的区别,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不同基底尺寸下软岩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的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可作为... 山区建筑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岩地基的情况,为了探讨这类情况下基础的尺寸效应影响及其与常规的土质地基的区别,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不同基底尺寸下软岩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的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可作为相关工程实践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软岩地基 柱下独立基础 承载力 有限元
下载PDF
宁夏银川地区软弱土地基处置措施
20
作者 丁辰 《建材世界》 2019年第6期80-82,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建设工程项目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宁夏银川地区建设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银川平原在贺兰山东麓,位于宁夏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冲积扇之间,由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建设工程项目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宁夏银川地区建设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银川平原在贺兰山东麓,位于宁夏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冲积扇之间,由于其地质情况的特殊,软弱土普遍存在于银川地区,因此经常要应对软弱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问题。随着时代变化,软弱土的地基处理技术也在发生改变,该文主要从软弱土的特点出发,对软弱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与原则以及两种具体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软弱土 地基处置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