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lomb stress evolution along the Kongur Extensional System since 1895 and present seismic hazard 被引量:3
1
作者 Wei Xiong Xuejun Qiao +2 位作者 Gang Liu Wei Chen Zhaosheng Nie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The present-day tectonic activities o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Pamir Plateau are mainly E-W oriented extensions, among which the Kongur Extensional System(K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l expansion ... The present-day tectonic activities o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Pamir Plateau are mainly E-W oriented extensions, among which the Kongur Extensional System(K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l expansion of the Pamir. 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since Taxkorgan earthquakes in 1895 and 1896, the Aketao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Muji fault on the northern portion of the KES in 2016. Since then, the trend of seismic activities along the KES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to. Based on the visco elastic layered lithosphere model, we calculate the co-seismic and post-seismic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fiv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on the KES and its adjacent areas since 1895, and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among strong earthquak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of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after 1895 occurred in the areas where the co-seismic and post-seismic Coulomb stress increased. Coulomb stress loading at the hypocenters of the 1896 Taxkorgan earthquake, the 1974 Markansu earthquake and the 2016 Aketao earthquake were 0.251 MPa, 0.013 MPa and 0.563 MPa, respectively. The three earthquakes were catalyzed by such variations.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increased the stress state on most segments of the Southern Kungai Mountain fault and Kongur fault along the KES. In particular, we can identify 2 visible earthquake gaps with increasing seismic hazard formed on the Qimugan segment and Bulunkou segment of the KES. The Qimugan section and the Bulunkou section are located at the fault transition zone with concentrated stress and high extension rate, so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ir seismic hazard at present 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ngur extensionAL SYSTEM COULOMB stress stress accumulation Seismic HAZARD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al stresses in the compressional setting of the Himalayan thrust wedge: inference from numerical modelling 被引量:1
2
作者 Ganesh Raj Joshi Daigoro Hayashi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7期667-680,共14页
The estimation of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deformation in active fold-and-thrust belts are imperative in identifying active geodynamics and resulting faulting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conte... The estimation of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deformation in active fold-and-thrust belts are imperative in identifying active geodynamics and resulting faulting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contemporary extensional tectonics in the overall compressive setting of the Himalayan orogen. Here we examine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upper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Himalayan thrust wedge using a 2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incorporating elastic rheology under plain strain condition. The elastic models demonstrate that the extensional tectonic stress and related nor- mal faulting is extensively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front of the Himalaya at shallow crustal level (&amp;lt;10 km in depth). Our modelling shows a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geological field evidences of active faulting,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medium size earthquakes in the several sectors of the Himalaya. Results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tonic analysis and taking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into account, we interpret that the present-day extensional tectonic activity is not restricted in the southern Tibet but distributed in the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Himalayan fold-and-thrust belt co-exist with compressional structures. Modelling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nature, distribu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1) of the Himalaya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intra crustal Main Himalayan d&amp;#233;collement (MHT). The significant amount of shear stress/strain concentration along the MHT in the western Nepal predict that the region is prone to moderate and great future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sionAL stress Field CONVERGENT Displacement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HIMALAYAN WEDGE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Formula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_1 for Semi-Elliptical Surface Crack
3
作者 XU Jing jing, WANG Zhi ling, SHAO Ren xing, WU Yi mi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of the semi elliptical surface crack in the finite body under extensional stress is sclculated by using the FEM software ANSYS release 5.5. The correction factor M f of SIF at ...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of the semi elliptical surface crack in the finite body under extensional stress is sclculated by using the FEM software ANSYS release 5.5. The correction factor M f of SIF at different point along the front of the crack is determined.The relation between M f and the semi elliptical shape a/c , the relative crack depth a/b , the variation of angle θ , the relative crack width 2c/w and the relative height width ratio h/w a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range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formula about SIF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 semi-elliptical surface crack stress intensity facotor extensional stress finite body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emission during the deformation of rock samples with compressional and extensional en-echelon faults 被引量:4
4
作者 蒋海昆 马胜利 +2 位作者 张流 侯海峰 曹文海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4期402-413,共12页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emission (AE) during the deformation of rock samples with compressional and extensional en-echelon faults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existing struc...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emission (AE) during the deformation of rock samples with compressional and extensional en-echelon faults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existing structure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patterns of AE spatial distribution. With increasing of differential stress, AE events firstly cluster around the two ends of pre-existing faults inside the jog and then along the line joining the two ends. The biggish AE events often occur around one end repeatedly. The image of AE clusters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and the area of the fracture propagation. The direction of the macroscopic fracture in extensional and compressional jogs is perpendicular and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axial stress, respectively. The weakening process before the fracturing of jog area is remarkable, and one of the typical precursors for the instability is that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of AE events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After the fracturing of the jog the frequency and releasing strain energy of AE events decrease gradually. During the friction period, there is no precursory increasing of AE activity before the big stick-slip events. The change of b value in jog shows a typical change of decreasing tendentiously returning quickly before the instability. The decrease of b value occurs in the process of stress increasing and sometime goes down to the weakening stage, and the quick increase b values appears in a short time just before the instability.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in b value due to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is larger than b value variation caused by increase of the differential stress. For the same sample, the temporal sequence of AE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mechanical state, and the high loading velocity corresponds to the high release rate of strain energy and low b value. Due to its lower failure strength, the broken area is sensitive to small changes in differential stress. Therefore, it offers a potential explanation for the phenomena of precursory window or sensitive point and separation of seismic source and precur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emission rock sample compressional en-echelon fault extensional en-echelon fault biaxial experiment differential stress
下载PDF
不同拉伸方式和速度下的伸展构造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欢 陈应涛 +3 位作者 陶威 陈涛 余文鑫 艾卉卉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36,共10页
砂箱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室内模拟自然界地质构造变形过程、成因机制以及动力学过程的一种高效方法。影响岩石变形的速度和力的作用方式等是影响伸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和构造形态的主要因素。基于此,为探究砂箱物理模拟实验中拉伸... 砂箱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室内模拟自然界地质构造变形过程、成因机制以及动力学过程的一种高效方法。影响岩石变形的速度和力的作用方式等是影响伸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和构造形态的主要因素。基于此,为探究砂箱物理模拟实验中拉伸速度和拉伸方式(力的作用方式)对伸展构造变形特征的影响,笔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高(0.01 mm/s)、中(0.001 mm/s)、低(0.0005 mm/s)3种不同拉伸速度与单向拉伸、双向拉伸2种不同拉伸方式相结合,设计6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拉伸速度对砂体的最终形态无显著影响,但对断层的发育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而拉伸方式对断层的发育过程和最终形态的影响均较为显著,且断层形成前砂体速度会增大到一定高值,并于断层形成后快速减小。②单向拉伸模型砂体最终均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地堑,双向拉伸模型砂体最终均形成一个典型的地堑。③不对称地堑通常形成于相对拉伸或差异拉伸的环境中,相对拉伸侧发育形成一系列阶梯状正断层,而相对固定侧发育一条断距较大的正断层,且先存构造的位置往往决定了后期构造发育的初始位置。这一认识为伸展构造砂箱物理模拟实验中的模型设置和参数选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伸展构造 PIV 几何形态 应变
下载PDF
盐在变形中的作用:库车坳陷与东濮坳陷盐构造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书平 汤良杰 +2 位作者 漆家福 屈东萌 孙萌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5-754,共10页
库车坳陷和东濮坳陷是两种变形性质完全不同的盆地,但构造的发育都与盐有关,通过对它们的对比来理解盐在变形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库车坳陷盐构造主要发育在西部,受古近系库娒格列木群盐岩层分布控制,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 库车坳陷和东濮坳陷是两种变形性质完全不同的盆地,但构造的发育都与盐有关,通过对它们的对比来理解盐在变形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库车坳陷盐构造主要发育在西部,受古近系库娒格列木群盐岩层分布控制,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压性应力场有关,发育的盐构造有盐核滑脱褶皱、盐滑断层、盐成盆地、盐焊接等。东濮坳陷盐构造主要发育在黄河北地区,受古近系沙三段的盐岩层分布的控制,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引起的张性应力场有关,发育的盐构造有强制褶皱、盐滑断层、盐成盆地、盐焊接等。虽然两个盆地盐构造的性质不同,但盐在变形中所表现的主要作用相同,都主要起滑脱面的作用,盐发生流动的机理相同,主要与构造活动或断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东濮坳陷 压应力 张应力 盐构造 对比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30
7
作者 何文渊 李江海 +1 位作者 钱祥麟 郭召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4-240,共7页
塔 (里木盆地 )北 (部 )隆起中生代以来经历了逆冲上隆 ,构造反转和再生前陆盆地斜坡带 3个阶段 ,分别与库车前陆盆地构造运动强、弱、强的演化历史相对应。塔北隆起的大型负反转构造形成于白垩纪 -中新世。白垩纪之前 ,塔北断隆作为库... 塔 (里木盆地 )北 (部 )隆起中生代以来经历了逆冲上隆 ,构造反转和再生前陆盆地斜坡带 3个阶段 ,分别与库车前陆盆地构造运动强、弱、强的演化历史相对应。塔北隆起的大型负反转构造形成于白垩纪 -中新世。白垩纪之前 ,塔北断隆作为库车前陆盆地和北部坳陷的相邻单元 ,发育两组背冲断裂以实现其缩短。在构造宁静期 (白垩纪 -新第三纪吉迪克期 ) ,岩石圈回跳 ,前缘隆起局部伸展 ,早期逆冲断块沿着原逆冲断层面下滑形成负反转构造。中新世以后 ,塔北地区成为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斜坡区 ,负反转构造得以保存且有进一步加剧之势。塔北隆起上伸展应力场的产生与深部岩石圈同步挠曲变形过程中波峰和波长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库车盆地 负反转构造 背冲断裂 塔里木盆地 成因机制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南部岩石圈扩张应力场与羊八井地热异常形成机制 被引量:44
8
作者 徐纪人 赵志新 石川有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61-869,共9页
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羊八井地区存在着温度高达93℃以上,热流值高达364mWm2的地热奇观.本文利用国际以及中国地震台网资料,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地震活动性和岩石圈脆性破裂深度范围,进而讨论了高地热异常区... 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羊八井地区存在着温度高达93℃以上,热流值高达364mWm2的地热奇观.本文利用国际以及中国地震台网资料,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地震活动性和岩石圈脆性破裂深度范围,进而讨论了高地热异常区的岩石圈应力场背景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有高于高原内部平均活动水平的震级为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活动,其震中分布呈现出与地热活动相似的、沿近南北向断陷带的带状特征;并且在高热流区域内有高原内部罕见的中深地震活动,地震震源从100km左右深处到地表呈现柱状地震群活动的空间分布等特征.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高原中南部应力场主压、主张应力方向与青藏高原的整体特征相符,但是地震发生类型与青藏高原周缘的挤压逆断层型地震完全不同,均属于东西向扩张力作用下的正断层型地震活动,特别是在羊八井高热流区域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在岩石圈应力场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推测其控制深度可达岩石圈底部100多公里处.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在强烈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作用下,岩石圈东西向扩张并发生一系列的大规模正断层活动,致使深部软流圈高温热流可以沿着活动正断层及其形成的深裂隙上涌,穿过岩石圈到达地表面,形成了高地热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热异常 正断层型地震 扩张应力场 震源深度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复合伸展构造 被引量:52
9
作者 孙冬胜 刘池阳 +3 位作者 杨明慧 杜金虎 张以明 张锐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4-491,共8页
通过对大量地震剖面的重新解释,并结合盆地的钻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揭示了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①燕山中晚期(J3-K1)与阜平变质核杂岩形成有关的热力伸展,变质核杂岩拱升隆起导致侧向伸展,太行山东缘拆离断层发育并在... 通过对大量地震剖面的重新解释,并结合盆地的钻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揭示了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①燕山中晚期(J3-K1)与阜平变质核杂岩形成有关的热力伸展,变质核杂岩拱升隆起导致侧向伸展,太行山东缘拆离断层发育并在其下降盘形成同期断陷盆地(保定凹陷);②古近纪(E)区域应力伸展,太行山东缘断裂及其下降盘的保定凹陷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并有"早盛早衰"的特点。而中区东部边缘断裂及其控制的沉积洼槽主要发育于该阶段,断裂强烈活动时间相对晚,但持续时间铰长;⑧古、新近纪之间(N/E)重力伸展,区域不均衡隆升导致饶阳凹陷南部发生大型重力滑覆构造,其运动轨迹类似昆虫前行时的"褶曲蠕动",与经典的重力滑动构造模式有所不同。三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伸展作用有机相联,彼此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类伸展构造的个性特征、形成演化及其盆山耦合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复合伸展构造 地震剖面 热力 应力 重力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蚌埠隆起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内变形记录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宋利宏 朱光 +1 位作者 赵田 林少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0-418,共19页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蚌埠隆起上出露了一系列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记录了丰富的变形过程。本次与前人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该区经历过两期岩浆活动,分别是中—晚侏罗世(167~148 Ma)和早白垩世(130~112Ma)。区内晚侏罗世蚂蚁山岩体记录了切...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蚌埠隆起上出露了一系列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记录了丰富的变形过程。本次与前人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该区经历过两期岩浆活动,分别是中—晚侏罗世(167~148 Ma)和早白垩世(130~112Ma)。区内晚侏罗世蚂蚁山岩体记录了切过该岩体的一条北北东向左行韧性变形带,是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的产物。该走滑变形带在走滑隆升中又被脆性平移断层所叠加。走滑活动时间可以限定在148~130 Ma之间。研究区在130~112 Ma期间转变为强烈的伸展活动,区域拉张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并伴随着岩浆活动与区域隆升。在此伸展过程中,中—晚侏罗世荆山—涂山岩体与早白垩世淮光岩体记录了深部韧性伸展拆离变形带抬升至浅部被脆性正断层所叠加的变形过程,而其它岩体内均记录了地壳浅部的脆性正断层活动。这些岩体的变形记录,指示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由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变发生在148~130 Ma期间,提供了在早白垩世克拉通峰期破坏中目前非盆地区构造过程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隆起 晚中生代花岗岩 走滑变形带 伸展构造 应力场
下载PDF
伸展盆地区断裂构造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三忠 岳云福 +3 位作者 高振平 郝德峰 单业华 许淑梅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3年第2期1-8,共8页
近十年来断裂构造研究进展迅速 ,研究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 ,强调应变与应力在断裂形成过程中的同等重要性。重点论述了断裂位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断裂位移在断层中部最大 ,端部最小至零 ,具有与断层规模无关的特征 ,但它受断裂分段、连接... 近十年来断裂构造研究进展迅速 ,研究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 ,强调应变与应力在断裂形成过程中的同等重要性。重点论述了断裂位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断裂位移在断层中部最大 ,端部最小至零 ,具有与断层规模无关的特征 ,但它受断裂分段、连接、近端过程等影响而发生变化。位移作为应变的结果 ,控制着横向褶皱的形成和分布、沉积中心的迁移 (断裂单侧扩展时 )或沉积位置不变但范围扩大 (断裂双侧扩展时 )以及沉积充填结构等。探讨了断裂三维几何形态分类及断裂形成与形态的控制因素 :深部与浅部耦合 (基底构造的活化与沉积盖层的响应 ) ,建造与改造的耦合 ,边界条件与构造应力场 ,沉积压实和埋藏作用等。提出了断裂分级和组合规律 ,总体上伸展区断裂可分五级 ,一级控盆 ,二级控坳 ,三级控带 ,四级控圈 ,五级复杂化 ;不同级别的断裂三维组合规律可分为软连接组合和硬连接组合。伸展区断裂生长史可划分为成核、扩展、释压、连接、消亡和活化 6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盆地 断裂构造 构造特征 成因 应变 应力 断裂位移 横向褶皱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纪人 赵志新 石川有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 000 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 000 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该区正断层型地震的断层走向多为南北方向,断层位错矢量的水平分量均位于近东西方向,这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存在着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地震震源应力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E-W向或WNW-ESE向的水平扩张作用控制着该区的地壳应力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是该区引张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其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持续隆升的高原自重增大引起的重力崩塌及其周边区域构造应力状况有关.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除了东部边缘外,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前沿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西部边缘所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是逆断层型或走滑逆断层型地震.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北东或者北北东方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为优势应力场.在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主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位于NE-SW方向,形成了一个广域的NE-SW方向的挤压应力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的北上运动以及它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挤压应力场是高原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形成了近东西向引张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并以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部分释放其应力积累.研究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引张应力场和近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的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正断层型地震 扩张运动 应力场 重力崩塌
下载PDF
下扬子区不同应力场下的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少春 王惠娟 +2 位作者 任怀强 史祥明 谈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5,31,共5页
通过对下扬子区三叠系青龙组和侏罗系象山组的野外露头观察、普通光学镜下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分析、X-衍射分析和包裹体观察等一系列分析测试,研究表明下扬子区构造应力场可分为挤压和拉张两种:挤压应力场对应构造缝合线、泥缝、... 通过对下扬子区三叠系青龙组和侏罗系象山组的野外露头观察、普通光学镜下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分析、X-衍射分析和包裹体观察等一系列分析测试,研究表明下扬子区构造应力场可分为挤压和拉张两种:挤压应力场对应构造缝合线、泥缝、泥质不均匀富集、分散的微缝合线和局部的重结晶现象等构造成岩作用特征,其不同变形程度的褶皱中岩石构造成岩现象和强度存在差别,随褶皱程度的增强,构造成岩作用强度增大;拉张应力场对应后期形成的构造裂缝和石英张裂缝等构造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证实,不同的应力作用下岩石表现出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成岩强度与变形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应力场 拉张应力场 构造成岩作用 成岩强度 下场子区
下载PDF
Lyocell纺丝溶液细流直径在气隙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瑞刚 沈弋弋 +1 位作者 胡学超 邵惠丽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66-70,共5页
简要介绍了一种纺丝溶液细流直径在线测量的方法和激光远场衍射测量纺程上纺丝溶液细流直径的原理。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安装的He-Ne激光衍射仪和单孔纺丝机,在线测量了Lyocell纺丝溶液细流的直径在气隙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纺丝溶液细流... 简要介绍了一种纺丝溶液细流直径在线测量的方法和激光远场衍射测量纺程上纺丝溶液细流直径的原理。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安装的He-Ne激光衍射仪和单孔纺丝机,在线测量了Lyocell纺丝溶液细流的直径在气隙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纺丝溶液细流的细化在靠近喷丝板很短的距离内就基本完成,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纺丝溶液细流完成细化的距离(L_B)缩短,纺丝溶液细流进入凝固浴时的直径(d_E)减小。根据纺丝溶液细流直径的变化推算了纺丝溶液细流在气隙中运动速度和拉伸应力的变化趋势。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纺丝卷绕速度下气隙中纺丝溶液细流直径变化的经验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OCELL 激光衍射 在线测量 纺丝溶液细流直径
下载PDF
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地壳速度结构及其俯冲、折返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纪人 赵志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三维P波速度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地壳速度结构均具有上地壳明显高速且上凸、中地壳增厚、下地壳埋藏较深且莫霍面下凹等基本特征。与大别地区相比较,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存在着上地壳波速更高,且地表高速区面积... 三维P波速度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地壳速度结构均具有上地壳明显高速且上凸、中地壳增厚、下地壳埋藏较深且莫霍面下凹等基本特征。与大别地区相比较,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存在着上地壳波速更高,且地表高速区面积与上地壳高速体体积大于大别;而莫霍面下凹程度不如大别地区,地壳山根已逐步趋向消失等独特的区域特征。显示了苏鲁地区曾发生过更激烈的俯冲与折返构造运动,与大别地区相比,有更多高速、高密度的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上地壳与地表;然而在造山运动过程中比大别更早进入了造山运动后期等特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苏鲁—大别地段的造山、演化过程中,在构造运动基本相似的背景下,存在着区域性特征。苏鲁地区的造山运动以及超高压变质作用,有起始略晚、发生时期较短但相对激烈、结束早、比大别更早进入了造山运动的后期等特征。笔者分析了苏鲁区域性特征形成的主要构造原因是,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左旋走滑运动以及通过中国华北区域的大范围NW-SE向扩张应力场的影响。其中,中生代以来大华北地区的大区域扩张应力场的影响可能是该区俯冲到地幔内的超高压变质岩能够大量折返回地表或上地壳的重要构造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地壳结构 P波速度高速异常 郯庐断裂 扩张应力场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临清坳陷东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伟 吴智平 +1 位作者 侯旭波 于洪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6,41,共5页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应力场表现为北东—南西向挤压;在侏罗纪—早白垩世,区内进入张性伸展发育阶段,研究区表现为受兰聊大断层控制的北东向大型初始裂陷盆地;在晚白垩世,盆地性质由拉张转变为挤压,整体缺失上白垩统,中生界剥蚀厚度约为400m;在古近纪,研究区进入大规模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应力场优势拉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在新近纪—第四纪,研究区进入整体拗陷阶段,表现为轻微拉张性质,盆地演化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盆地演化 应力场 张性构造 临清坳陷东部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井筒延伸方位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永清 张阳 +3 位作者 邓红琳 王翔 王锦昌 闫吉曾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红河油田长8油藏为裂缝性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主体开发方式为水平井配合压裂改造.在长8储层水平井实际生产情况的基础上,从地质、钻井、压裂、采油的角度论证了水平井井筒延伸方位对工程、产能和防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延伸方位和最... 红河油田长8油藏为裂缝性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主体开发方式为水平井配合压裂改造.在长8储层水平井实际生产情况的基础上,从地质、钻井、压裂、采油的角度论证了水平井井筒延伸方位对工程、产能和防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延伸方位和最大水平地应力夹角介于25~75°时,可获得较高的砂岩钻遇率和显示钻遇率;夹角介于60~90°时,同时避开泥岩和断层,是钻井过程中利于井壁稳定和储层保护的最优方向;夹角介于50~90°时,避开泥岩和断层,是减少出现压裂施工复杂情况的最优方向;夹角介于50~80°时,可获得较好的防水效果;夹角介于40~75°时,可获得较高的单井产能,是利于工程施工、提高单井产能和防水淹的最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致密砂岩 水平井 井筒延伸方位 地应力方向 红河油田
下载PDF
聚丙烯熔体拉伸流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笑喃 刘鹏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7,53,共4页
采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对两种不同摩尔质量的等规聚丙烯的剪切及拉伸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Cogswell方法计算了熔体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聚丙烯为假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熔体的表观剪切黏度下降,呈现出假塑性流体典型的... 采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对两种不同摩尔质量的等规聚丙烯的剪切及拉伸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Cogswell方法计算了熔体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聚丙烯为假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熔体的表观剪切黏度下降,呈现出假塑性流体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剪切速率下,平均摩尔质量较小、分布较宽的聚丙烯的表观剪切黏度及拉伸黏度均较小,但熔体的拉伸强度较大,意味着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并具有较高的可拉伸性,可以达到较大的拉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拉伸流变 剪切流变 熔体拉伸强度
下载PDF
湘中地区造山运动期后的拉伸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岩 沈修志 +1 位作者 施泽进 戴春森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711-719,共9页
湘中地区经历了四次大的造山作用,其中以印支期造山运动期后的拉伸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山地和盆地交接地带的倾滑断裂先压后张、先逆向后正向的滑动。以及边缘上叠盆地的层滑拉仲枸造等。显示出沿同一滑脱而先推覆后滑覆、... 湘中地区经历了四次大的造山作用,其中以印支期造山运动期后的拉伸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山地和盆地交接地带的倾滑断裂先压后张、先逆向后正向的滑动。以及边缘上叠盆地的层滑拉仲枸造等。显示出沿同一滑脱而先推覆后滑覆、挤压和拉伸在同一运动系统中叠次出现的复杂结构现象。这种断裂构造力学性质的转化归因于区域性,调节性和局部性构造应力场的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运动 拉伸作用 倾滑断裂
下载PDF
福州盆地断层擦痕构造解析及其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4
20
作者 强祖基 王辉 王洪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本文通过野外测量众多的断层擦痕,经过计算机反演应力场,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本区自中生代末至第四纪存在着四期构造应力场。
关键词 盆地 断层 擦痕 构造 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