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宁西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着农业产业就业动能发挥不足、乡村振兴所需劳动力短缺、就业质量有... 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着农业产业就业动能发挥不足、乡村振兴所需劳动力短缺、就业质量有待提升的现实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议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农村就业空间、加强人力资本开发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等多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劳动力 高质量充分就业 农业农村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基于劳动力回流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鲁烨 《江苏高职教育》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立足劳动力回流的研究视角,采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基于Logit模型探究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新规律。研究认为,数字乡村建设会促进劳动力回流。异质...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立足劳动力回流的研究视角,采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基于Logit模型探究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新规律。研究认为,数字乡村建设会促进劳动力回流。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低、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回流”乡村。乡村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更加多样的就业机会及不断提升的收入水平是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畅通人才“城—乡”流通渠道,激励回流劳动力在乡村创就业,有效对接各方资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劳动力回流 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7
3
作者 于小妹 孔荣 徐彦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6-699,共4页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村经济
下载PDF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俊程 武友德 赵发员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6-11,共6页
以一些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的现状为切入点,以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为依据,揭示了这些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主要通过舆论引导、强化农村教育、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富余... 以一些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的现状为切入点,以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为依据,揭示了这些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主要通过舆论引导、强化农村教育、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富余劳力转移和吸引人才回乡相结合、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等措施使农村富余劳力有序转移,同时避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只有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点,才能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流失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西方国家基于“二元”结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云峰 王录仓 王航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前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很多,西方国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劳动力转移模型等.分别对这几种理论模式进行了评析,并且对西方国... 目前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很多,西方国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劳动力转移模型等.分别对这几种理论模式进行了评析,并且对西方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切合我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 劳动力 转移
下载PDF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兼论劳务经济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利 王金营 王春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本文基于国家人口战略提出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开发人力资本的战略背景,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本的影响和具体作用,同时通过分析劳动转移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实现平衡的条件与机制,探讨劳务经济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劳务... 本文基于国家人口战略提出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开发人力资本的战略背景,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本的影响和具体作用,同时通过分析劳动转移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实现平衡的条件与机制,探讨劳务经济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劳务经济组织根据市场需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人力资本提供定位明确职业技能、技术技能、法律规章和城市规范的培训投资,从而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整体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投资 劳务经济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26
7
作者 惠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和城市就业概率标准、国际标准模型法、农业技术需要法等六种方法。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和城市就业概率标准、国际标准模型法、农业技术需要法等六种方法。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外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多元复合转移等模式,评述这些不同观点,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我国农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本良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9,共5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规模大、行业集中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在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强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开放服务业市场等方面。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现状 意义 对策
下载PDF
农村内部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永兵 文春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Cobb-Douglas函数推导出一种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增加值形成及非农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并据此计算出了从1991-2002年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表明,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 以Cobb-Douglas函数推导出一种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增加值形成及非农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并据此计算出了从1991-2002年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表明,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不但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劳动生产率 经济增长 中国
下载PDF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少元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6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历史经验,特别是20 世纪60年代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干预举措或政策措施,立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教育与培训的多种需求,从国外经验或教训中,寻求借鉴和启示,在比较中提... 本文介绍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历史经验,特别是20 世纪60年代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干预举措或政策措施,立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教育与培训的多种需求,从国外经验或教训中,寻求借鉴和启示,在比较中提出了某些对策建议,加深了对科技进步与教育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良性转移的重要保证的认识,对有关决策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教育培训 经验借鉴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玉祥 朱瑞祥 +2 位作者 刘水长 杨艳红 杨春光 《中国农机化》 2005年第2期7-10,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指出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 推动作用 现实途径 社会发展 促进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柳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来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城镇化 城乡二元结构 农业产业化 农村人口素质
下载PDF
中国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其出路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天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8,共5页
中国农村 ,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 ,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 ,农村人口流动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压力越来越大。怎样解决问题并稳定社会 ?战略上讲 :从时间、数量上稳定推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创造条件 ,积极快速地转移农村... 中国农村 ,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 ,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 ,农村人口流动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压力越来越大。怎样解决问题并稳定社会 ?战略上讲 :从时间、数量上稳定推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创造条件 ,积极快速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政府进行宏观调节和微观管理 ,安全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进城市化 ,合理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中国 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小城镇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忠明 张成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990-6992,7017,共4页
在介绍綦江县域概况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綦江县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有效解决綦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推进新农村建... 在介绍綦江县域概况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綦江县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有效解决綦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剩余劳动力 制约因素 转移对策 綦江县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就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清秀 杨云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4-67,共4页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从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但作为"逆淘汰"式转移,也造成了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及时解决。而农民工从城镇"回流"...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从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但作为"逆淘汰"式转移,也造成了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及时解决。而农民工从城镇"回流"和返乡创业正好弥补了"逆淘汰"式转移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质与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新农村建设 逆淘汰 返乡创业
下载PDF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雪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7,共7页
中国的城市化如果以1994年为分界,此前表现为由乡村工业推动的城镇化,此后表现为由城市工业(或国家工业)推动的城市化。这种“双轮驱动”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区别与发达工业化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独特形式。从农村劳动力转... 中国的城市化如果以1994年为分界,此前表现为由乡村工业推动的城镇化,此后表现为由城市工业(或国家工业)推动的城市化。这种“双轮驱动”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区别与发达工业化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独特形式。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劳动力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固有的二元结构还将在很长时期内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 二元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以陕北吴起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霍丽 常云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了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条件改善投资不足、农产品加工能力低、农村医疗保健差和教育滞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建立新机... 为了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条件改善投资不足、农产品加工能力低、农村医疗保健差和教育滞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建立新机制,要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城乡统筹,工农互动为路径选择;以“企业—产业—产业集聚”为核心,围绕产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互动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卢秉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影响,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以及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影响,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以及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政策协调为主体的加快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剩余劳动力 农村 转移
下载PDF
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海涛 杨为燕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36,共4页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和托达罗模型提出的背景极为相似。应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认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新农村建设 农村劳动力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甘玲 耿永志 《开放导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2,共3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新视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背景,农村建设也不能脱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实际情况。
关键词 劳动力 农村 流动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