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微环境下吻合钉仿生表面对细菌黏附的微流场仿真
1
作者 冯荣川 胡亚辉 +4 位作者 马言 张春秋 刘淑红 刘帮 付蔚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5,共7页
目的模拟在吻合钉植入人体以后,吻合钉表面与肠壁组织之间的微流场环境,研究其仿生疏水化表面对细胞外液流速和壁面处流体剪切力的影响,进而通过流场的变化调控细菌的黏附。方法观察鲨鱼皮肤微结构,建立细菌在微流场环境中的简化二维运... 目的模拟在吻合钉植入人体以后,吻合钉表面与肠壁组织之间的微流场环境,研究其仿生疏水化表面对细胞外液流速和壁面处流体剪切力的影响,进而通过流场的变化调控细菌的黏附。方法观察鲨鱼皮肤微结构,建立细菌在微流场环境中的简化二维运动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模拟静态流场和动态流场中,细菌分别在光滑表面和微织构表面的运动,比较两种表面环境下细菌周围的流场特征和流体剪切力,分析流体剪切力影响细菌黏附的内在机制。结果仿生微织构的加入增强了微流场内细胞外液的流速,在静态流场中流体对细菌的黏滞作用较小;动态流场中流体对细菌的推动作用更强;一定范围内的微坑宽度使微织构壁面所受流体剪切力更大。结论吻合钉的仿生微织构表面,加快了细胞外液的流速,提高了微织构壁面和细菌所受流体剪切力,对细菌的附着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吻合钉抑菌表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鲨鱼皮肤结构 吻合钉 抑菌性 细胞外液流速 壁面剪切力
下载PDF
人体成分与脂肪细胞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刘丽 王新玲 +3 位作者 韩亚军 冯少敏 刘新菊 霍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的人体成分与脂肪细胞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GDM)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常规产前检查单胎自然受孕GDM孕妇90例为GDM组,另选择同期单胎正常妊娠孕妇219例为对照组(NGT组)。在妊娠24~28周时,用生物阻抗法测定其...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的人体成分与脂肪细胞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GDM)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常规产前检查单胎自然受孕GDM孕妇90例为GDM组,另选择同期单胎正常妊娠孕妇219例为对照组(NGT组)。在妊娠24~28周时,用生物阻抗法测定其人体成分。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MP)、去脂体质量百分比(FFMP)、细胞外液/细胞内液(ECW/ICW)、体脂指数(FMI)等人体成分与GDM的关系。所有入组孕妇同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循环脂联素、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瘦素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分析其与人体成分各指标的关系。结果:①GDM组脂联素低于NGT组,而瘦素高于NGT组(P<0.05)。②GDM组FMP、ECW/ICW、FMI显著高于NGT组(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FMP、FMI、ECW/ICW是GDM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FMP升高与GDM发病风险显著相关,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FFMP、MP、PP、M/F是GDM的保护因素(OR<1,P<0.05)。③G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FMI呈正相关(r>1,P<0.05),与PP呈负相关(r<1,P<0.05)。④ROC曲线显示,孕前BMI、FMP、ECW/ICW、FMI对GDM的诊断价值相似,孕前BMI、FMP和F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略优于ECW/ICW(P<0.001)。结论:妊娠期的人体成分与患GDM的风险有关。FMP升高与发展为GDM的风险增加有关,FMP越高,GDM的风险越高。孕前BMI、FMP、FMI对GDM的诊断效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人体成分 体脂百分比 体脂指数 去脂体质量百分比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
下载PDF
三频谱点的人体细胞内外液研究方法
3
作者 李勇 梁竹关 王元元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7期75-82,共8页
通过对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两个参数的特征分析可以预测或诊断人体的某些疾病。应用传统的生物电阻抗谱分析法计算这两个值时,需要用到几百甚至几千个频率点的人体生物电阻抗数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都极为复杂。基于Cole-Cole理论... 通过对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两个参数的特征分析可以预测或诊断人体的某些疾病。应用传统的生物电阻抗谱分析法计算这两个值时,需要用到几百甚至几千个频率点的人体生物电阻抗数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都极为复杂。基于Cole-Cole理论提出了三频谱点法与Moissl方程相结合的人体细胞内、外液研究方法。该方法只需要采集和应用3个频率点的生物电阻抗值,就可以提取出生物电阻抗参数,进一步计算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实验结果表明,方法与常用的生物电阻抗谱分析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且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耗时仅为传统方法的1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e-Cole理论 生物电阻抗 三频谱点法 人体细胞内外液 Moissl方程
下载PDF
卵泡液外泌体在卵泡细胞功能调节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凯全 张婧宜 冒韵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718,737,共7页
卵泡液是卵泡细胞生长发育的内环境,其成分的变化与卵泡细胞的功能状态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许多生物体液中都存在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双层膜囊泡结构——外泌体(exosome),并揭示了它在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媒介作用。研究者... 卵泡液是卵泡细胞生长发育的内环境,其成分的变化与卵泡细胞的功能状态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许多生物体液中都存在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双层膜囊泡结构——外泌体(exosome),并揭示了它在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媒介作用。研究者也在卵泡液中鉴定出了外泌体成分,并发现它与卵泡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间接影响了卵母细胞状态,这对评估卵母细胞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 外泌体 胞外囊泡 MIRNA circRNA 卵母细胞
下载PDF
脑脊液和血浆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标志物对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5
作者 古力加乃提·麦麦吐逊 麦路德木·麦麦吐逊 +1 位作者 王静静 严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血浆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标志物对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0例纳入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纳入化脓性脑膜炎组、因鉴别诊断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术的脑脊... 目的探讨脑脊液、血浆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标志物对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0例纳入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纳入化脓性脑膜炎组、因鉴别诊断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术的脑脊液正常患者20例纳入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脑脊液及血浆NETs标志物[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DNA复合物、髓过氧化物酶(MPO)-DNA复合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血浆NETs标志物对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NE-DNA复合物水平比较、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MPO-DNA复合物、NE-DNA复合物水平依次增高(P均<0.05)。化脓性脑膜炎组血浆NE-DNA复合物水平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核性脑膜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血浆MPO-DNA复合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脊液NE-DNA复合物、MPO-DNA复合物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1、0.945,灵敏度分别为92.36%、89.44%,特异度分别88.35%、85.29%;血浆NE-DNA复合物、MPO-DNA复合物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AUC分别为0.720、0.709,灵敏度分别为84.62%、80.49%,特异度分别为80.18%、73.55%。结论与化脓性脑膜炎比较,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MPO-DNA复合物、NE-DNA复合物水平及血浆NE-DNA复合物水平降低;脑脊液NETs标志物检测可能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髓过氧化物酶 脑脊液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
6
作者 董庆华 尹建运 +2 位作者 苏杭 黄莉 倪倩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20-526,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对S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重症组(MPP组,n=45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对S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重症组(MPP组,n=45例)和重症组(SMPP组,n=39)。采用ELISA检测2组患儿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分别收集SMPP组患儿的患侧肺及健侧肺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检测BALF中NETs质量浓度。结果MPP与SMPP患儿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PP组患侧肺BALF中的NETs质量浓度高于健侧肺(P<0.001)。SMPP组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高于BALF(P<0.001)。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预测SMPP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 AUC)为0.892(95%CI 0.810~0.963,P<0.001),灵敏度为0.821,特异度为0.875,截断值为17.24 ng/mL;血清中NETs联合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预测SMPP的ROC AUC为0.974(95%CI 0.946~1.000,P<0.001),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950。结论MPP患儿中过度激活的NETs可能与SMPP的发生及SMPP的局部肺损伤有关。检测MPP患儿血清中NETs、CRP、LDH水平可有效预测SMPP,其中以联合预测的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泡灌洗液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Effect of fluid motion on colony formation i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被引量:5
7
作者 Lin LI Wei ZHU +3 位作者 Ting-ting WANG Yong-gang LUO Feng-lan CHEN Xiao TAN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Microcystis aeruginosa, generally occurring in large colonie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mainly exists as single cells in laboratory cultures.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colony formation i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t... Microcystis aeruginosa, generally occurring in large colonie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mainly exists as single cells in laboratory cultures.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colony formation i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their roles in algal blooms remain unknown. In this study,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that fluid motion may stimulate the colony formation in green algae, cul^ar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axenic conditions in a circular water chamber where the flow rate, temperature, light, and nutrients were controlled. The number of cell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the number of cells per colony, and the colonial characteristics in various growth phases were observed and measu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lony formation i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hich was not observed under stagnant conditions, was evident when there was fluid motion, with the number of cells per largest colony reaching 120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number of cells in colonial form to the total number of cells and the mean number of cells per colony reaching their peak values at a flow rate of 35 cr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lony formation process, fluid motion stimulates the colony formation i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the lag growth phase, while flushes and disaggregates the colonies in the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The stimulation effect in the lag growth phase may be attributable to the involvement of fluid motion in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uptake of trace elements and the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exhibiting typical colon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g growth phase were found to have higher cell biomass in the later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olony formation fluid motion flushing effect viscousshear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下载PDF
Fluid balance concepts in medicine:Principles and practice 被引量:3
8
作者 Maria-Eleni Roumelioti Robert H Glew +9 位作者 Zeid J Khitan Helbert Rondon-Berrios Christos P Argyropoulos Deepak Malhotra Dominic S Raj Emmanuel I Agaba Mark Rohrscheib Glen H Murata Joseph I Shapiro Antonios H Tzamaloukas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8年第1期1-28,共28页
The regulation of body fluid balance is a key concern in health and disease and comprises three concepts. The first concept pertain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body water(TBW) and total effective solute and is ... The regulation of body fluid balance is a key concern in health and disease and comprises three concepts. The first concept pertain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body water(TBW) and total effective solute and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tonicity of the body fluids. Disturbances in tonicity are the main factor responsible for changes in cell volume, which can critically affect brain cell function and survival. Solutes distributed almost exclusively in the extracellular compartment(mainly sodium salts) and in the intracellular compartment(mainly potassium salts) contribute to tonicity, while solutes distributed in TBW have no effect on tonicity. The second body fluid balance concept relates to the reg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bnormalities of sodium salt balance and extracellular volume. Estimation of extracellular volume is more complex and error prone than measurement of TBW. A key function of extracellular volume,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effective arterial blood volume(EABV), is to ensure adequate perfusion of cells and organs.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cardiac output, total and regional capacity of both arteries and veins, Starling forces in the capillaries, and gravity also affect the EABV. Collectively, these factors interact closely with extracellular volume and some of them undergo substantial changes in certain acute and chronic severe illnesses. Their changes result not only in extracellular volume expansion, but in the need for a larger extracellular volume compared with that of healthy individuals. Assessing extracellular volume in severe illness is challenging because the estimates of this volume by commonly used methods are prone to large errors in many illnesses. In addition, the optimal extracellular volume may vary from illness to illness, is only partially based on volume measurements by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for each illnes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termine optimal extracellular volume levels in several illnesses. For these reasons, extracellular volume in severe illness merits a separate third concept of body fluid bal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 fluids BODY water extracellular volume HYPERTONICITY HYPOTONICIT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epatic cirrhosis SEPSIS Nephrotic syndrome
下载PDF
胃肠吻合钉织构表面对细胞外液流速与剪切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言 郑清春 +3 位作者 张春秋 张曌雄 付蔚华 胡亚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7-823,共7页
目的研究胃肠微环境中的吻合钉表面微织构的几何参数变化对细胞外液流速与壁面处剪切力的影响规律,为吻合钉织构化表面对细胞黏附的促进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吻合钉表面微织构结构引入到平板流动腔底面,应用ANSYS Fluent建立平板流... 目的研究胃肠微环境中的吻合钉表面微织构的几何参数变化对细胞外液流速与壁面处剪切力的影响规律,为吻合钉织构化表面对细胞黏附的促进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吻合钉表面微织构结构引入到平板流动腔底面,应用ANSYS Fluent建立平板流动腔的二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研究不同高度、边长、间距参数的织构化底面的平板流动腔中细胞外液流速与壁面处剪切力数值,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吻合钉表面微织构的引入增强了平板流动腔内细胞外液的流速,且合适的微织构几何参数的引入可以增大微织构微脊处的壁面处剪切力。微凹坑内的细胞外液流速较低且会形成漩涡,微织构高度、间距的增加以及边长的减小可以增强微凹坑内漩涡的强度。结论通过控制微织构的参数可以改变细胞外液流速与壁面处剪切力,进而促进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六边形棱柱 吻合钉 平板流动腔 细胞外液流速 壁面剪切力
下载PDF
磁示踪法在硬膜外动脉贴敷术加速丘脑组织间液引流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洁 连婧阁 +7 位作者 任秋实 王卉 孔东生 王伟 刘会坡 李宏峰 程晋 韩鸿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硬膜外动脉贴敷术(epidural arterial implantation,EAI)对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ISF)流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将30只240~280 g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AI组(术后7 d、14 d)、EAI... 目的为了研究硬膜外动脉贴敷术(epidural arterial implantation,EAI)对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ISF)流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将30只240~280 g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AI组(术后7 d、14 d)、EAI对侧测量组(术后7 d、14 d)5组,每组均为6只。用磁示踪法对丘脑区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内ISF引流进行探测,用扩散系数分布图(diffusion of extracellular space-mapping,D_(ECS)-mapping)技术研究ISF引流改变的潜在机制,获取宏观ISF引流分布指标:半衰期T_(1/2),以及ECS结构参数:扩散速率D^(*)、迂曲度λ、容积占比α。同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大鼠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变化,并应用旷场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等方法测试大鼠的运动和认知能力。结果磁示踪法和D_(ECS)-mapping分析显示,EAI7、EAI14组的半衰期较其余组下降(P<0.01),表示同侧丘脑区ISF流动速度加快;EAI7、EAI14组的扩散速率、容积占比较其余组上升(P<0.05),迂曲度较其余组下降(P<0.05),代表同侧丘脑区ECS构象变化导致分子扩散运动加快。空白对照组、EAI14组的脑血流量未见差异(P>0.05),表示该手术短期内未改变大鼠局部脑血流量。大鼠行为学检测各组指标未见差异(P>0.05),表明该手术未损害大鼠运动、认知能力。结论EAI可以通过改变大鼠同侧丘脑区ECS微观结构,促进ISF流动,是一种稳定、安全、有效的脑ECS主动调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动脉贴敷术 细胞外间隙 组织间液 磁示踪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干静娴 徐佳 +1 位作者 阮君英 洪其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8期584-589,共6页
目的调查细胞外液/细胞内液(extracellular fluid/intracellular fluid,ECF/ICF)、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长期生存的联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调查细胞外液/细胞内液(extracellular fluid/intracellular fluid,ECF/ICF)、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长期生存的联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0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接受MHD且接受过常规生物电阻法身体成分分析的48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从病历中采集患者人口学和临床数据以及ECF/ICF,计算GNRI。患者按GNRI中位数[94.53(84.22,99.17)]和ECF/ICF中位数[0.56(0.41,0.87)]分为高GNRI组和低GNRI组、高ECF/ICF组和低ECF/ICF组、高GNRI+低ECF/ICF组(G1)、低GNRI+低ECF/ICF组(G2)、高GNRI+高ECF/ICF组(G3)、低GNRI+高ECF/ICF组(G4)。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ECF/ICF与GNRI独立相关(β=−0.247,P=0.001)。G1、G2、G3和G4组7年生存率分别为74.4%、57.6%、38.7%和20.9%(Log rankχ^(2)=28.845,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以G1为参照,G2、G3和G4死亡的调整HR分别为8.733(95%CI 3.620~47.715)、16.272(95%CI 6.416~64.333)和20.322(95%CI 11.383~73.261)。在基础模型中单独加入GNRI、单独加入ECF/ICF以及二者结合建立死亡风险模型后的C指数从0.714改善至0.743、0.813和0.831。结论ECF/ICF与GNRI独立相关,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较强的预测因子。GNRI和ECF/ICF相结合可以提高预测死亡结局的能力。建议将二者纳入MHD患者常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 身体成分分析
下载PDF
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评估患儿围手术期容量状态的有效性
12
作者 汲玮 白洁 黄悦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讨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IDVG)预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围手术期细胞外液(ECF)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0年3—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纠治的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IDVG)预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围手术期细胞外液(ECF)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0年3—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纠治的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0~3岁。气管插管后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测量细胞外液(ECF)量,抽取动脉血测定血糖浓度基础值,然后通过右颈内静脉在30 s内注入50%葡萄糖1 g,抽取动脉血测量注射前及注射葡萄糖后3、5 min时的血糖浓度值,分别计算注射葡萄糖后3、5 min时的儿童近似IDVG(IDVG1)及修订的近似IDVG(IDVG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ECF量、年龄与IDVG1、IDVG2的相关性。结果 2例因ECF量测量失败而被排除,共有28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为(1.8±0.5)岁,身高为(86.9±1.8) cm,体重为(11.78±1.84) kg,室间隔缺损(VSD)10例、房间隔缺损(ASD)15例、房室间隔缺损(AVSD)3例。根据公式计算得出IDVG1值为(143.6±10.5) mL/kg, IDVG2值为(154.6±9.4) mL/kg。ECF量与体重之比为(0.25±0.10) L/kg。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IDVG1[相关系数(r1)=0.65,判定系数(R2)=0.42]、IDVG2(r2=0.66,R2=0.44)与ECF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值均<0.01),IDVG1(r1=-0.39,R2=0.15)、IDVG2(r2=-0.43,R2=0.18)与年龄均呈弱负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IDVG1、IDVG2均可作为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容量状态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液 儿童 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 容量监测
下载PDF
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的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王卉 周洁 +14 位作者 成雨萌 王缪天 刘会坡 操江峰 习科 张弘 李楠 牛田野 谢肇恒 张研 薛言学 吕鹏宇 卢嘉宾 徐萌 韩鸿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5,124,共8页
目的基于经典扩散方程建模求解,设计并研制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材料与方法建立信号源导入系统,设计多频段射频激发与信号采集单元,开发图像处理、建模计算与可视化模块,集成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将12只成年雄性斯普拉... 目的基于经典扩散方程建模求解,设计并研制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材料与方法建立信号源导入系统,设计多频段射频激发与信号采集单元,开发图像处理、建模计算与可视化模块,集成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将12只成年雄性斯普拉-道来氏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应用传统磁示踪法技术方案(n=6)与本研究系统方案(n=6)进行探测,计算并比较扩散系数和容积占比等参数,对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ISF)引流过程进行可视化。结果该仪器可同步提供鼠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结构参数及其内分子扩散情况,实现ISF引流途径的全脑示踪。相对于传统技术方案组,本研究系统组扩散系数和容积占比均下降(P均<0.01),且两个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均减小。结论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的研发将ECS探测过程标准化、自动化,使得探测结果更加稳定、更趋向于真实水平,为后续兼容电阻抗、化学等多种信息的ECS探测仪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细胞外间隙 磁示踪 组织间液 系统设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PAD4依赖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加重包虫囊液所致过敏性休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金盼 崔键 戴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89-1396,共8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依赖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包虫囊液所致过敏性休克(AS)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PAD4敲除(PAD4^(-/-))的C57/B6小鼠分为4组:WT组、WT模型组、PAD4^(-/-)组和PAD4^(-/-)模型组,每... 目的探讨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依赖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包虫囊液所致过敏性休克(AS)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PAD4敲除(PAD4^(-/-))的C57/B6小鼠分为4组:WT组、WT模型组、PAD4^(-/-)组和PAD4^(-/-)模型组,每组10只。WT模型组和PAD4^(-/-)模型组腹腔注射包虫囊液建立包虫感染小鼠模型。1个月后,两个模型组小鼠再次注射包虫囊液,监测各组小鼠休克和死亡情况。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绿菁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NETs形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4、IL-5和IgE水平。体外将NETs与小鼠PBMC共孵育,分为对照组和NETs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Th1/Th2细胞比例,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4、IL-5和IgE水平。结果与WT组比较,WT模型组小鼠休克率和死亡率升高,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和NETs形成水平升高(P<0.05),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降低(P<0.05),IL-4、IL-5和IgE水平升高(P<0.05)。与WT模型组比较,PAD4^(-/-)模型组小鼠休克率和死亡率降低,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和NETs形成水平降低(P<0.05),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升高(P<0.05),IL-4、IL-5和IgE水平降低(P<0.05)。与PAD4^(-/-)组比较,PAD4^(-/-)模型组小鼠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和NETs形成水平、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以及IL-4、IL-5和Ig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ETs组Th1/Th2细胞比例降低(P<0.05),上清中IL-4、IL-5和IgE水平升高(P<0.05)。结论包虫囊液感染可诱导PAD4依赖的NETs形成,加重小鼠过敏性休克。敲除PAD4可抑制NETs形成,并通过恢复失衡的Th1/Th2细胞比例最终缓解包虫囊液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囊液 过敏性休克 精氨酸脱亚胺酶4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TH1/TH2失衡
下载PDF
小剂量照射的脾细胞外液对较大剂量照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龚守良 刘建香 +2 位作者 刘淑春 张迎春 刘树铮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39,共4页
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小鼠脾细胞经ConA刺激48h,其细胞外液使2Gy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凋亡降低,尤其在培养后72h降低明显(P<0.05)。与此同时,脾细胞CD25表达(P<0.01)及IFN-γ分泌(P〈0.05)明显增... 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小鼠脾细胞经ConA刺激48h,其细胞外液使2Gy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凋亡降低,尤其在培养后72h降低明显(P<0.05)。与此同时,脾细胞CD25表达(P<0.01)及IFN-γ分泌(P〈0.05)明显增高。上述结果提示,小剂量辐射改变了免疫器官的微环境及其信息传递过程,使免疫功能增强,细胞成熟和分化加速,凋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照射 脾细胞外液 胸腺细胞 放射损伤
下载PDF
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晓峰 张晓凯 +1 位作者 滕立东 张梅梅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7-255,共9页
通过模拟细胞外液浸泡及动物骨内种植的方法研究了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机理。借助于SEM/EDAX,薄膜XRD,IRRS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在生理环境中表面羟墓碘灰石层的形成过程。根据微晶玻璃中主晶相... 通过模拟细胞外液浸泡及动物骨内种植的方法研究了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机理。借助于SEM/EDAX,薄膜XRD,IRRS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在生理环境中表面羟墓碘灰石层的形成过程。根据微晶玻璃中主晶相种类、显微结构特点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等讨沦了羟基碑灰石层的形成机理。认为微晶玻璃中残余玻璃相的Ca^(2+)溶出及溶液相对于羟基磷灰石的过饱和状态,对材料表面羟基碑灰石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形成的羟基磷灰石层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它是由最初的无定形态含水富CaO,P_2O_5薄层晶化转变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玻璃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体液分布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胜 程庆砾 +2 位作者 张晓英 杨光 王晓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液体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3期老年CKD患者66例(CKD组),同期在老年病房住院体检或治疗的老年非CKD患者68例(对照组)。使用生物电阻抗方法评估受试者体液组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液体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3期老年CKD患者66例(CKD组),同期在老年病房住院体检或治疗的老年非CKD患者68例(对照组)。使用生物电阻抗方法评估受试者体液组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KD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2%vs41.2%,P<0.05);3期CK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2期CKD患者(80.0%vs 48.4%,P<0.05);CKD组体液总量及细胞外液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期CKD患者体液总量及细胞外液容量明显高于2期CK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KD患者即使没有临床显性水肿,其体液成分已经发生变化;2~3期老年CKD患者高血压可能与体液总量和细胞外液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疾病 体液分布 电阻抗 细胞外液 氯化钠 膳食
下载PDF
应用生物阻抗频谱法对循经体液分布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云洁 王燕平 +7 位作者 张维波 李刚 刘近贞 王广军 田宇瑛 贾术永 李宏彦 王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3-856,共4页
目的:比较胃经大腿段与非经体液分布的差异。方法:10例健康受试者平卧30 min后,使用四电极生物阻抗频谱测量大腿段胃经与旁开非经部位,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后得到细胞内外液阻抗,结合大腿周长计算经上与经外细胞内外液电阻率。结果:经上... 目的:比较胃经大腿段与非经体液分布的差异。方法:10例健康受试者平卧30 min后,使用四电极生物阻抗频谱测量大腿段胃经与旁开非经部位,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后得到细胞内外液阻抗,结合大腿周长计算经上与经外细胞内外液电阻率。结果:经上细胞外液电阻率比经外小,差异百分比为1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上与经外细胞内液电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腿段胃经经脉线上细胞外液含量多于旁开非经部位,细胞内液含量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生物阻抗频谱法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四电极法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评估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利军 穆立芹 +2 位作者 任广伟 刘小英 李明明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体液分布特点和干体重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血液维持中心行血液透析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液透析患者(MHD)...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体液分布特点和干体重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血液维持中心行血液透析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液透析患者(MHD)患者透析前后身高(H)、体重(W)、细胞内液体积(ICV)、细胞外液体积(ECV)、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等指标,对比两组体成分指标差异和观察组透析前后ECV、ICV、ECV/ICV、ICV/H^2、ECV/H^2、ICV/W、ECV/W等指标的变化,分析ECV/ICV比值与心胸比(CTR)、尿素清除分数(Kt/V)、Hb、Alb的相关性。结果透析前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ECV%、ECV/ICV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后ECV、ICV、ICV/H^2、ECV/H^2、ICV/W、ECV/W均明显下降,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析后ECV/ICV比值与CTR呈显著负相关(r=-0.634,P=0.00),与Kt/V、Alb、Hb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生物电阻抗法检测ICV、ECV可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预测、评估及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干体重 血液透析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下载PDF
小剂量照射的淋巴细胞外液诱导其亚群细胞 DNA 合成的适应性反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孔向蓉 苏燎原 +1 位作者 刘永彪 赵雨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预先给予4.0cGyγ射线照射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刺激24h后提取细胞外液,观察其对大剂量照射后受损伤的亚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CD+8、CD+4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且损伤剂量分别为1.5、3.0Gy时,适应... 预先给予4.0cGyγ射线照射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刺激24h后提取细胞外液,观察其对大剂量照射后受损伤的亚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CD+8、CD+4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且损伤剂量分别为1.5、3.0Gy时,适应性反应最强。结果还显示,CD+8细胞较CD+4细胞对辐射更为敏感,且在1.5Gy剂量点附近,适应性反应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辐射 淋巴细胞亚群 适应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