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产胞外粗多糖的白灵芝发酵茶培养基配方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卯明娟 刘迪 +5 位作者 周会明 白玉英 洪鹏 王佳琳 杨流波 陈真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0,共8页
为探究白灵芝在液体茶基质上分泌胞外粗多糖的最佳营养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优化了该菇在茶培养基上胞外粗多糖形成的营养条件,并采用相关性与通径分析,探究了其液体培养特性与胞外粗... 为探究白灵芝在液体茶基质上分泌胞外粗多糖的最佳营养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优化了该菇在茶培养基上胞外粗多糖形成的营养条件,并采用相关性与通径分析,探究了其液体培养特性与胞外粗多糖分泌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马铃薯50 g/L、葡萄糖40 g/L、红土3 g/L、普洱茶20 g/L、茶粉颗粒大小0.075 mm的茶培养基上,白灵芝的胞外粗多糖产量最高(1.49±0.33 g/L)且受各营养条件的影响顺序为葡萄糖>茶叶种类>红土>马铃薯>茶粉颗粒大小。此外,该菇胞外粗多糖的分泌受发酵液可溶性固形物、菌球数量的影响显著,其中前者对其间接影响最大,后者对其直接作用与综合作用最大。总之,茶培养基的营养条件(种类、浓度、颗粒大小等)与白灵芝的液体培养特性对其胞外粗多糖的分泌影响较大且存在交互作用,上述结果可为该菇多糖的提取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芝 茶基质 液体发酵 胞外粗多糖 优化试验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王宇星 董浩然 +5 位作者 章炉军 李玉 李巧珍 谭琦 赵勇 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6.10 mm∕d,以木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84 mm∕d;以麸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为4.01 mm∕d,以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19 mm∕d。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糖蜜为主要碳源时,菌丝生物量达8.04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8.69%;以麸皮为主要氮源时,菌丝生物量达7.90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6.5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与菌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与发酵固形物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碳氮源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接种后在木屑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糖蜜和麸皮是香菇液体菌种最佳的碳氮源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香菇液体菌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物量 发酵固形物体积比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发酵配方及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童奇伟 周吉亮 +3 位作者 罗珊珊 曹天旭 蒋佳颖 杜萍 《食药用菌》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蛹虫草是一种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为提高其菌丝体的液体发酵效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优碳源、氮源及适宜培养的pH、温度、装液量和转速6个因素。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葡萄糖、牛肉膏、温度是... 蛹虫草是一种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为提高其菌丝体的液体发酵效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优碳源、氮源及适宜培养的pH、温度、装液量和转速6个因素。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葡萄糖、牛肉膏、温度是影响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的关键因素。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最终获得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配方及条件为:牛肉膏13.34g/L、葡萄糖20.00g/L、MgSO41.5 g/L、KH2PO41.5 g/L,pH 6.5,摇床转速150 r/min,温度27℃。验证试验表明,优化后条件培养的菌丝生物量可达1.489 g/105 mL,是优化前的2倍,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优化效果较好,可为蛹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及后续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液体发酵 响应面法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制备多糖条件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叶树才 侯银臣 +6 位作者 杨盛茹 田腴澍 梁锡坤 胡君易 刘志峰 梁金明 曹必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7,共10页
目的优化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成分,考察其基本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先分别筛选出液体培养基最适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再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对最佳发... 目的优化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成分,考察其基本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先分别筛选出液体培养基最适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再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对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对胞外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后,利用红外光谱扫描法分析其基本结构,最后通过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free radical,DPP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Fe^(3+))还原能力等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长根菇液体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4 g/L、牛肉粉1.9 g/L、维生素B10.03 g/L,在此条件下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384.72μg/mL;红外光谱表明:胞外多糖含有主要官能团O-H、C-H、C=O、C-O,另外还存在吡喃环结构;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其抗氧化能力均低于维生素C,胞外多糖对OH·、DPPH·的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0.68、1.00和8.46 mg/mL。结论本研究确定了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产多糖的最佳培养基,且制备的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为长根菇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液体深层发酵 胞外多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优选及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昕阳 王淑敏 +4 位作者 冷悦 陆珠 王旭 王欢 陈长宝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72-279,共8页
目的从4种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并测量其菌丝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目前4种较常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在相同温度、转速、时间条件下对蜜环菌进行液体发酵,制备菌丝提取物... 目的从4种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并测量其菌丝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目前4种较常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在相同温度、转速、时间条件下对蜜环菌进行液体发酵,制备菌丝提取物和发酵液提取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4种配方菌丝生物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配方1菌丝生物量最高,为1.21 g/L,显著高于其余3种配方(P<0.01,P<0.001)。4种配方菌丝提取物总黄酮、总三萜、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均为配方2最高且显著高于子实体(P<0.001,P<0.01);发酵液提取物主要活性物质含量,配方4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配方2总三萜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子实体(P<0.01,P<0.001)。抗氧化能力方面,配方1菌丝提取物·OH清除率及总还原力最高;配方4发酵液提取物总还原能力表现最佳,且抗氧化能力表现更为稳定。结论针对不同目标产物筛选出了具体的最佳蜜环菌液体培养基配方,对后续蜜环菌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意义,也为今后蜜环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液体深层发酵 菌丝生物量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灵芝亲本及其杂交菌株液态发酵胞外多糖理化特征及刺激Dectin-1受体和巨噬细胞活性比较
6
作者 段语嫣 冯杰 +5 位作者 唐传红 刘利平 谭贻 周帅 刘艳芳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7,共8页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液态发酵培养赤芝(Ganoderma lucidum)G0119、G0154及其杂交菌株GZ36,比较不同发酵时间(24、48、72、96 h)所得胞外多糖的含量、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单糖组成特征和免疫活性差异。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胞外液在21~26、34...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液态发酵培养赤芝(Ganoderma lucidum)G0119、G0154及其杂交菌株GZ36,比较不同发酵时间(24、48、72、96 h)所得胞外多糖的含量、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单糖组成特征和免疫活性差异。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胞外液在21~26、34~44 min时间段均出现2个峰(P1、P3),而GZ36在26~33 min时出现峰P 2。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发酵时间延长,3个菌株的不同组分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发酵终点72 h的胞外多糖P1、P2、P3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5.193×10^(6)~8.957×10^(6)、4.437×10^(6)、6.033×10^(4)~8.148×10^(4)g·mol^(-1)。与60%乙醇沉淀组分(60 E)相比,3个菌株胞外多糖的20%乙醇沉淀(20 E)组分的产量较高。与亲本菌株G0119、G0154的20E组分相比,杂交菌株GZ36的20E组分产量(0.46 g·L^(-1))较高,其多糖含量(82.96%)也较高;3个菌株的60E组分相比,菌株GZ36、G0154的产量(0.13、0.14 g·L^(-1))较高,菌株GZ36的多糖含量(78.76%)较高。杂交菌株GZ 36胞外多糖20 E组分(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和60 E组分(主要由木糖组成)在单糖组成和比例上更接近亲本菌株G0154。与阴性对照相比,3个菌株的胞外多糖20E组分均表现出刺激Dectin-1受体的活性;60E组分均具有诱导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与亲本菌株相比,在200μg·mL^(-1)时,杂交菌株GZ36的60 E组分活性较强。研究结果为了解灵芝亲本与杂交菌株胞外多糖的异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胞外多糖 液态发酵 单糖组成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甘草对银耳菌发酵代谢及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瑜 钟嘉琪 +4 位作者 徐娟 黄茜 刘志挺 段涛 周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11-318,共8页
目的探究甘草对银耳菌液态发酵代谢及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液态发酵制备不同甘草添加量的银耳发酵液,对发酵液的pH、色素含量、生物量、银耳胞外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s)含量及结构变化、抗氧化活性... 目的探究甘草对银耳菌液态发酵代谢及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液态发酵制备不同甘草添加量的银耳发酵液,对发酵液的pH、色素含量、生物量、银耳胞外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s)含量及结构变化、抗氧化活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添加甘草可抑制银耳菌色素的分泌,并影响发酵液的pH;当甘草添加量为10%时,发酵120 h后,生物量由(4.47±0.01)g/L显著增加至(13.04±1.86)g/L(P<0.05);甘草添加量为2%时,发酵24 h,TFPs产量达到最大值(28.00±1.31)g/L。添加甘草还可显著增加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P<0.05),甘草添加量为6%,发酵72 h,发酵上清液对DPPH·清除率最高可到(98.23±0.10)%、发酵96 h,ABTS^(+)·清除率最高可达到(99.11±0.15)%,比未添加甘草的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30%和5.18%。红外光谱确证,添加甘草没有改变银耳菌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结构。结论添加甘草能抑制银耳色素的分泌,同时能增加发酵上清液中的TFPs含量及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为促进银耳菌双向发酵体系的研究及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菌 甘草 液态发酵 抗氧化活性 胞外多糖 色素
下载PDF
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条件 被引量:20
8
作者 欧超 王娣 +3 位作者 张兆轩 李正鹏 蔡永萍 林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6,共7页
以羊肚菌为材料,研究了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条件对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的影响,以及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总糖及还原糖质量浓度、培养基pH值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条... 以羊肚菌为材料,研究了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条件对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的影响,以及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总糖及还原糖质量浓度、培养基pH值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优培养基配比为:玉米粉4.0 g/dL、葡萄糖1.0 g/dL、黄豆粉2.0 g/dL、酵母粉0.3 g/dL、KH2PO40.2 g/dL、MgSO40.1 g/dL、CaSO40.1 g/dL;最优培养条件为:24℃,起始pH 5.8,250mL的摇瓶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10 mL,摇瓶转速140 r/min,发酵时间为10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深层发酵 菌丝体生物量 胞外多糖
下载PDF
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金朝霞 王云龙 +2 位作者 王培忠 孙业兵 张宗申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6-419,共4页
以羊肚菌为材料,采用液体发酵技术,研究了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对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羊肚菌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为:麦芽汁1.5%,玉米粉40mg/L,黄豆粉20mg/L,酵母粉3mg/L。最优培养条件为24℃、140r/min、pH 6.0、接种... 以羊肚菌为材料,采用液体发酵技术,研究了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对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羊肚菌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为:麦芽汁1.5%,玉米粉40mg/L,黄豆粉20mg/L,酵母粉3mg/L。最优培养条件为24℃、140r/min、pH 6.0、接种量10%。在此培养条件下测定羊肚菌的生长曲线,0~48h为延滞期,48~120h为旺盛生长期;在培养144h时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4.11g/L和268.9mg/L。研究结果可为大规模液体发酵生产羊肚菌胞外多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胞外多糖 液体发酵 菌丝体生物量
下载PDF
白灵菇液体发酵工艺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正鹏 林毅 +2 位作者 蔡永萍 李廷春 樊洪泓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探讨了白灵菇最适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1.0%,玉米粉3.0%,酵母粉0.1%,黄豆粉2.0%,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摇瓶装液量80mL,接种量10%,起始pH为6.5,摇瓶转速160r/min。
关键词 白灵菇 菌丝生物量 液体发酵
下载PDF
五株羊肚菌碳、氮源及适合发酵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谢占玲 何智媛 +4 位作者 唐龙清 王学鲁 朱海梅 杨家华 洒威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M.conica、Morchella sp.(50647)、Morchella sp.(50648)和M.esculenta]进行液体发酵,筛选出这5株羊肚菌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适合液体...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M.conica、Morchella sp.(50647)、Morchella sp.(50648)和M.esculenta]进行液体发酵,筛选出这5株羊肚菌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5株羊肚菌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蛋白胨、酵母膏、硝酸钠、硝酸钠。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为Morchella angusticeps,其生长到第7天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5.76g/L;第12天左右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2.1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碳源 氮源 菌丝体生物量 胞外多糖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醇对灰树花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及其发酵动力学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俊杰 吴天祥 +2 位作者 吴彩云 刘昕 赵群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23-127,共5页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对羟基苯甲醇,分析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对羟基苯甲醇后发酵液中菌丝体生长、残糖(还原糖)含量、胞外多糖产量、p H值、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素含量...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对羟基苯甲醇,分析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对羟基苯甲醇后发酵液中菌丝体生长、残糖(还原糖)含量、胞外多糖产量、p H值、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做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醇添加量为200 mg/L时效果最佳,相比于空白组(未添加对羟基苯甲醇)使菌丝体生物量提高了22.73%,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10.24%,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灰树花生长从第8天趋于稳定,葡萄糖作为碳源不断被消耗并且胞外多糖逐渐合成,到第10天二者趋于稳定。此外,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减少,部分转化为天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醇 灰树花 胞外多糖 生物量 发酵动力学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试验 被引量:31
13
作者 邓放明 龚淑莉 杨伟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1,113,共5页
目的:探讨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茯砖茶的功能成分;方法:从不同培养基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液中分离出胞外多糖ECP和ECP#,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选用PPARs、K526和HepG2模型对其减肥降脂和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冠突散囊... 目的:探讨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茯砖茶的功能成分;方法:从不同培养基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液中分离出胞外多糖ECP和ECP#,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选用PPARs、K526和HepG2模型对其减肥降脂和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对PPARα、PPARγ、PPARδ3种模型均有活性,且对PPARγ模型有强的活性,ECP和ECP#对PPARγ模型激活值分别达1.63和1.41;ECP对K56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囊菌 液体发酵 胞外多糖 高通量筛选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几种昆虫水提和醇提物对灵芝深层发酵生产多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高强 章克昌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8-315,共8页
研究了几种昆虫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灵芝深层发酵生产菌体和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毛虫水提物在剂量为30mg/L时,能促进灵芝菌体的生长,生物量从15.23±0.53g/L提高到16.26±0.67g/L。其它昆虫提取物对灵芝菌体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研究了几种昆虫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灵芝深层发酵生产菌体和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毛虫水提物在剂量为30mg/L时,能促进灵芝菌体的生长,生物量从15.23±0.53g/L提高到16.26±0.67g/L。其它昆虫提取物对灵芝菌体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其中斑蝥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灵芝多糖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蜣螂水提物在剂量为50mg/L时,能显著提高灵芝胞内多糖的产量,产值从1.93±0.09g/L提高到2.34±0.13g/L;地鳖虫醇提物在剂量为55mg/L,以及松毛虫醇提物在剂量为35mg/L时,对胞内多糖的生产也具有促进作用。此外,蜣螂醇提物在剂量为20mg/L时,对胞外多糖的生产具有促进作用,产量从520.3±20.2g/L提高到589.5±24.1mg/L。结果提示药用昆虫中含有促进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功能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液体发酵 蜣螂 胞内多糖 胞外多糖
下载PDF
元蘑不同菌株的菌丝发酵液多糖含量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宇 王建瑞 +2 位作者 鲁铁 郝晓东 图力古尔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55-158,共4页
以元蘑栽培种和野生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发酵培养时间菌株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的浓度含量,并对发酵时间与元蘑3种菌株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外多糖含量等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5℃,180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元蘑... 以元蘑栽培种和野生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发酵培养时间菌株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的浓度含量,并对发酵时间与元蘑3种菌株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外多糖含量等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5℃,180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元蘑菌丝体生物量在第12天达到最大值,栽培菌株相对于2个野生菌株生长速度更快;在元蘑的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内多糖含量的变化与菌丝体生物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在发酵前期胞内多糖的含量随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发酵菌株达到稳定期或者衰退期时,胞内多糖含量开始降低,其中栽培菌株较2个野生菌株含量高;胞外多糖含量随着发酵培养时间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多糖 胞外多糖 菌丝体生物量 液体发酵培养
下载PDF
基于胞外多糖和菌丝生物量的香菇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颖 陈琰 +4 位作者 陈文强 彭浩 邓百万 解修超 何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6-181,共6页
为研究液体发酵培养基对香菇胞外多糖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秦巴山区香菇808菌株为试材,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曲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其它营养物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菇胞外多糖发酵培... 为研究液体发酵培养基对香菇胞外多糖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秦巴山区香菇808菌株为试材,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曲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其它营养物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菇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是(g/500 m L):蔗糖7.18,玉米粉15.00,麦麸14.05,酵母膏0.35,KH2PO40.50,Mg SO4·7H2O 0.50,p H自然,胞外多糖实测值为0.967 g/500 m L;香菇菌丝生物量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是(g/500 m L):蔗糖7.18,玉米粉15.00,麦麸14.05,酵母膏0.35,KH2PO40.75,Mg SO4·7H2O 0.50,p H自然,菌丝生物量实测值为28.146 g/500 m L。优化后的香菇胞外多糖产量和菌丝生物量较优化前分别提高12.44%和11.00%。此研究结果可为香菇液体发酵的中试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糖 生物量 香菇 发酵培养基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白灵菇多糖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兰蓉 张震 +2 位作者 吴迪 陈亚菲 马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4,共3页
以胞外多糖为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蛋白胨0.75%、CaCl20.2%;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 以胞外多糖为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蛋白胨0.75%、CaCl20.2%;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装液量120mL,培养天数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液体发酵 胞外多糖
下载PDF
不同营养基质与发酵条件对灰树花菌丝体及其多糖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维明 卞冬萍 杨振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108,153,共4页
采用摇瓶发酵法对灰树花液态发酵的碳氮营养需求及发酵条件对灰树花茵丝体的生物量与多糖产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具有较广泛的碳源谱和氮源谱,最佳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麸皮-豆饼粉培养基。最适发酵条件为25℃,摇床转速100r... 采用摇瓶发酵法对灰树花液态发酵的碳氮营养需求及发酵条件对灰树花茵丝体的生物量与多糖产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具有较广泛的碳源谱和氮源谱,最佳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麸皮-豆饼粉培养基。最适发酵条件为25℃,摇床转速100r/min,接种量10%,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100mL发酵液,pH在5.0~6.0,发酵周期为8d,在上述营养和发酵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积累最多,同时灰树花多糖可达到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液态发酵 生物量 多糖
下载PDF
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翠翠 尉玉晓 郭立忠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48,共3页
实验研究了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组成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以菌丝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氮源为麦... 实验研究了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组成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以菌丝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氮源为麦麸,最佳碳氮比为20: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0g·L-1、麦麸50g·L-1、KH2PO42g·L-1、MgSO41g·L-1、VB1300μg·L-1、VB2400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液体发酵 生物量 多糖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淑俐 邓放明 周向荣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7年第2期48-50,共3页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生产过程中形成茯砖茶独特品质的优势菌。从茯砖茶中分离纯化出冠突散囊菌,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并对其产生的胞外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中最优的多糖提取条件为: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液浓缩...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生产过程中形成茯砖茶独特品质的优势菌。从茯砖茶中分离纯化出冠突散囊菌,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并对其产生的胞外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中最优的多糖提取条件为: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4,乙醇浓度95%,乙醇沉淀时间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茯砖茶 液体发酵 胞外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