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治疗上中位胸椎椎体骨折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书连 卢义峰 +3 位作者 王振 钟楚楠 高延征 王义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治疗上中位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中胸椎OVCFs患者26例39个椎体,均采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其中男8例,女18...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治疗上中位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中胸椎OVCFs患者26例39个椎体,均采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其中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71.3±1.3岁;原发性OVCFs 19例,继发OVCFs 7例。骨折时间平均3.5周,骨折椎体分布:T3 1个、T4 3个,T5 4个,T6 4个,T7 6个、T8 10个、T9 6个、T10 5个。1个节段17例,2个节段5例,3个节段4例。PVP 15例27个节段,PKP 11例12个节段。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前缘和椎体中间高度的恢复值、VAS评分的改善率、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9个椎体均经单侧胸椎椎弓根外途径穿刺完成PVP和PKP操作。均穿刺成功、骨水泥在椎体内左右对称分布。手术时间为25~35min/椎,无穿刺并发症。骨水泥平均注射量3.5ml/椎。骨水泥渗漏4例,渗漏率10.25%。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为9.8±0.3分,术后1d平均为5.7±0.4分,末次随访时为3.3±0.4分,术前与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比较,疼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和椎体中间高度恢复值分别为为63.1±18.6%和68.5±25.3%,均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达100%。结论:治疗上、中位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和PKP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单侧椎弓根外途径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PVP治疗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姚珍松 叶林强 +5 位作者 江晓兵 梁德 唐永超 佘坤源 张顺聪 晋大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中上段胸椎(T6以上胸椎)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PVP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中上段胸椎(T6以上胸椎)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PVP治疗的12例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SVCF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61~83岁,平均74.5岁。骨折节段:T2 1例,T3 3例,T5 3例,T6 5例。受累节段椎体前缘平均压缩为68%(65%~72%)。腰椎骨密度T值为-3.8^-5.2,平均-4.2。术前胸背痛VAS评分为6.75±1.14分,ODI为(68.58±5.70)%,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0.96±0.09cm,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为18.90°±1.03°。均行PVP,其中10例采用椎弓根入路,2例采用椎弓根外侧入路,所有患者均采取双侧穿刺置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0例经椎弓根入路的手术时间为27~51min,平均41min;2例经椎弓根外侧入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2min。术中出血量为5~16ml,平均10ml。骨水泥注入量为1.7~2.8ml,平均为2.2ml。1例术前CT显示上终板裂口的患者术后发现椎间隙骨水泥渗漏,但无不适症状,未行特殊处理。术后2d,胸背痛VAS评分为3.17±1.03分,ODI为(33.00±17.5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0.98±0.11cm,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为19.10°±0.99°,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1年,手术椎体未再发生骨折及塌陷,未发现相邻节段骨折。末次随访时,胸背痛VAS评分为3.75±0.85分,ODI为(32.33±17.11)%,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0.97±0.12cm,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为19.08°±1.00°,与术后2d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SVCF可以有效缓解胸背痛,但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恢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中上胸椎 骨质疏松 椎弓根入路 椎弓根外侧入路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7
3
作者 戈朝晖 丁惠强 +3 位作者 梁思敏 黑龙 赵浩宁 王自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外穿刺入路行PKP治疗重度OVCFs患者22例(34椎),男性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8(52~74)岁,病程2~6个月。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的X线片测量。结果 22例(34椎)手术均安全完成,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平均2.7 ml,术后平均随访34.2(18~66)个月。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椎体前缘及中线平均高度恢复(2.3±0.6)mm,后凸畸形矫正(1.8±0.4)°。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重度OVFs的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单侧 椎弓根外
下载PDF
脊柱侧凸患者椎弓根形态变化与椎弓根外固定术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建民 崔新刚 +2 位作者 蒋振松 袁泽农 刘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观测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弓根等结构的形态变化,于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脊柱侧凸患者行术前CT扫描,观测椎弓根形态变化及椎体旋转程度,主动脉位置变化等;对过窄或变形... 目的:观测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弓根等结构的形态变化,于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脊柱侧凸患者行术前CT扫描,观测椎弓根形态变化及椎体旋转程度,主动脉位置变化等;对过窄或变形严重的椎弓根行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观察效果。结果:CT扫描发现,侧凸患者凹侧椎弓根直径明显窄于凸侧椎弓根直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凹侧及凸侧椎弓根直径都明显小于相应肋骨-椎弓根单元直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呈楔形变,主动脉位置相对向后外侧移位;临床选择5例侧凸病人共24个胸椎弓根过细(小于2mm)或变形严重不适合经椎弓根内固定,而对这部分椎弓根行椎弓根根外内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经3,6及12个月随访无螺钉拔出或松动,无矫正度丢失。结论:脊柱侧凸病人椎弓根等结构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在脊柱侧凸病人中应用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固可靠等优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胸椎 椎弓根外 固定
下载PDF
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螺钉拔出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崔新刚 张佐伦 +2 位作者 孙建民 袁泽农 蒋振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方法与经椎弓根固定方法的螺钉拔出强度,评价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新鲜胸椎标本4具,共32个肋骨-椎骨序列,根据螺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经椎弓根固定,B组采用经横突-椎体固... 目的:比较两种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方法与经椎弓根固定方法的螺钉拔出强度,评价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新鲜胸椎标本4具,共32个肋骨-椎骨序列,根据螺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经椎弓根固定,B组采用经横突-椎体固定,C组采用经改良肋横突法固定。根据所用螺钉规格不同将其分为4种不同测试条件:D1,螺钉直径5.5mm,长度40mm;D2,螺钉直径5.5mm,长度45mm;D3,螺钉直径6.5mm,长度45mm;D4,螺钉直径6.5mm,长度50mm。测试3种固定方法下的螺钉拔出力,并做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D1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787.0±119.3N,B组为706.2±109.4N,C组为616.1±82.3N,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2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862.3±128.7N,B组为811.4±113.6N,C组为655.1±92.2N,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3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855.3±117.1N,B组为938.0±131.5N,C组为861.3±117.8N,A、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4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864.3±120.9N,B组为959.6±135.2N,C组为941.2±115.4N,A组与B、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直径6.5mm、长度45~50mm的螺钉固定时,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螺钉拔出力优于椎弓根固定,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外 内固定 拔出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三维稳定性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崔新刚 孙建民 +1 位作者 蒋振松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胸椎弓根根外内固定方法及椎弓根固定方法的三维稳定性,评价胸椎弓根根外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新鲜胸椎标本14个;随机分为2组(A组:螺钉D=5.5mm,L=40mm;B组:螺钉D=6.5mm,L=50mm),7种固定状态模型。分别测试各状...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胸椎弓根根外内固定方法及椎弓根固定方法的三维稳定性,评价胸椎弓根根外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新鲜胸椎标本14个;随机分为2组(A组:螺钉D=5.5mm,L=40mm;B组:螺钉D=6.5mm,L=50mm),7种固定状态模型。分别测试各状态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并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A组,前屈后伸稳定性排列顺序:M2>M3>M4>M1,左右侧弯:M2>M3>M4>M1,轴向运动:M2>M3>M4>M1,其中M2,M3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前屈后伸稳定性顺序:M6>M7>M5>M1,左右侧弯:M6>M7>M5>M1,左右旋转:M7>M6>M5>M1,其中M6,M7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较粗较长的螺钉固定时,胸椎弓根根外内固定三维稳定性优于椎弓根固定,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外 内固定 运动范围 生物力学
下载PDF
CT引导下椎弓根后外侧途径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胸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珑 倪才方 +4 位作者 肖湘生 刘一之 金泳海 朱晓黎 邹建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椎弓根后外侧途径经皮穿刺活检对胸椎病变诊断的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经椎弓根后外侧途径对12例胸椎病变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 12例病变接受13次活检,其中1例接受2次穿刺活检。CT证实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椎弓根后外侧途径经皮穿刺活检对胸椎病变诊断的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经椎弓根后外侧途径对12例胸椎病变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 12例病变接受13次活检,其中1例接受2次穿刺活检。CT证实13次穿刺活检,活检针均在病灶内,其中12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一致,诊断准确率92.3%。所有病例无穿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椎弓根后外侧途径穿刺活检诊断胸椎病变是安全、准确、微创的介入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CT引导 穿刺活检 椎弓根后外侧途径
下载PDF
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道德 周凌 钟睿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研究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在2004年至2010年治疗13例患者,术前采用CT加密扫描测量进钉点、进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进钉角度和直径,根据测量结果术中椎弓根钉入钉点为横突尖... 目的:研究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在2004年至2010年治疗13例患者,术前采用CT加密扫描测量进钉点、进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进钉角度和直径,根据测量结果术中椎弓根钉入钉点为横突尖,进钉方向为平均向头侧倾斜10°~20°、内倾角26°~40°,顺椎弓根外侧皮质进入椎体。结果:术后CT加密扫描观察螺钉周围的皮质骨是否完整,是否靠近节段血管,是否穿透皮质骨。评价置入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3例患者共置入64枚椎弓根螺钉,术后CT加密扫描和X线片观察到60枚(93.7%)螺钉置入准确,4枚(6.3%)螺钉发生错置。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与胸椎椎弓根内固定相比,具有更宽的置入宽度、更长的螺钉长度及更大的螺钉直径,具有安全可靠、简单实用的优点,并具有生物力学优越性,是胸椎后路内固定的一种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外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经椎弓根外入路补救的力学测试 被引量:2
9
作者 董献成 荆鑫 +3 位作者 张明建 李瑞青 潘晓谨 王以进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比较胸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入路、椎弓根外入路置钉以及置钉失败后椎弓根入路、椎弓根外入路补救置钉的抗拔出力。方法4具尸体脊柱标本(T6~11)分解为单椎体(附双侧肋骨)24个。根据配对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标本分组,测试各组的抗拔出... 目的比较胸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入路、椎弓根外入路置钉以及置钉失败后椎弓根入路、椎弓根外入路补救置钉的抗拔出力。方法4具尸体脊柱标本(T6~11)分解为单椎体(附双侧肋骨)24个。根据配对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标本分组,测试各组的抗拔出力,将椎弓根入路置钉组的抗拔出力结果作为对照组数据。结果椎弓根入路补救组抗拔出力和椎弓根入路组,椎弓根外入路组抗拔出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椎弓根外入路补救组抗拔出力和椎弓根入路组,椎弓根外入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穿破内侧壁导致的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可选择椎弓根外入路的方式进行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 椎弓根外入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肋横突结合区进钉途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欢喜 邓展生 燕好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11期909-912,共4页
目的研究经肋横突结合区置钉固定脊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4具成人防腐胸椎标本及相连的一段肋骨(长5~6cm),在椎体的一侧按常规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对侧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螺钉。对螺钉的位置和螺钉钉道的组成进行解剖学和影像学... 目的研究经肋横突结合区置钉固定脊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4具成人防腐胸椎标本及相连的一段肋骨(长5~6cm),在椎体的一侧按常规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对侧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螺钉。对螺钉的位置和螺钉钉道的组成进行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结果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的螺钉位于肋横突结合区和椎体内。螺钉经过横突,进入椎弓根占居椎弓根外侧的大部分和肋骨内侧部分,再进入椎体。正确放置的螺钉未进入椎间孔,不会损伤血管神经和胸膜。椎弓根螺钉误置率(21.4%)比肋横突结合区螺钉的(5.0%)要显著高。结论影像学和解剖学均证实,以横突中外1/3头侧处为进钉点,沿肋横突沟的方向进钉,可以在肋横突结合区安全地置入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横突结合区螺钉 椎弓根外螺钉 椎弓根螺钉 胸椎
下载PDF
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溢峰 钟姣红 +3 位作者 吴焯鹏 匡光志 杨健胜 李世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对85例96椎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行P... 目的比较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对85例96椎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行PVP,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3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3例38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25例27椎)、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27例31椎)。比较3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后凸Cobb角及胸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5.0±5.6)min vs.(42.2±7.3)min vs.(50.5±5.8)min,P<0.05]。术后3组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改善(P<0.05)。3组间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骨水泥分布均匀情况比其他2组差(P<0.05)。3组间术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术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0±1.2)分,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3.3±1.2)分,明显低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9±1.0)分(P<0.05),术后6个月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经椎弓根入路和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早期疗效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PVP由于手术时间更短,操作风险更小,更适用于胸腰段OVC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椎弓根外入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单侧椎体后外上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晨希 虞宵 +5 位作者 黄安全 王烨峰 朱国清 梁栋柱 欧阳钧 邹天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16-20,26,共6页
目的 比较单侧椎体后外上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型术后的单椎体生物力学效能。方法 收集老年女性尸体的骨质疏松脊柱椎体(L)共2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侧椎体后外上方组(A组)、双侧椎弓根组(B组)。... 目的 比较单侧椎体后外上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型术后的单椎体生物力学效能。方法 收集老年女性尸体的骨质疏松脊柱椎体(L)共2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侧椎体后外上方组(A组)、双侧椎弓根组(B组)。首先测量椎体高度、垂直压缩状态下的单椎体弹性模量。在力学测试仪上将每个椎体制备成压缩骨折模型,记录其失效强度、刚度、失效位移。按每组对应的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型术,术后行X线扫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再次测量椎体高度、垂直压缩运动状态下的单椎体弹性模量及失效强度、刚度、失效位移。结果 A组、B组椎体内骨水泥弥散类型差距不大,均能达到椎体内对称均匀分布。成型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前两组椎体的失效强度、刚度及失效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型后,两组的失效强度、刚度及失效位移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体垂直压缩时的弹性模量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椎体后外上方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型术后的单椎体生物力学效能与传统双侧椎弓根入路相当,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型术 椎弓根外 经椎弓根 压缩性骨折 生物力学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胸椎肋横突入路途径纵向上的形态研究
13
作者 项征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7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人CT影像4、7胸椎椎弓根-肋骨间安全区域。方法通过三维重建,测量20具国人4、7胸椎标本的椎弓根-肋骨间横径、纵径、及矢状面夹角和相应的椎弓根进行比较。结果"椎弓根-肋骨间"横径明显大于椎弓根;肋横突入路矢状... 目的评价国人CT影像4、7胸椎椎弓根-肋骨间安全区域。方法通过三维重建,测量20具国人4、7胸椎标本的椎弓根-肋骨间横径、纵径、及矢状面夹角和相应的椎弓根进行比较。结果"椎弓根-肋骨间"横径明显大于椎弓根;肋横突入路矢状面夹角较椎弓根的更有较大的可选择性。结论进行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时,可以使用肋横突入路途径进行补救;肋横突入路矢状夹角会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肋骨间 椎弓根外入路 肋横入路 矢状夹角
下载PDF
两种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及安全性的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薛广 杨新明 张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4514-4518,共5页
背景:临床上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选择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但两种不同入路方式的骨水泥渗漏情况及安全性报道较少。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胸椎骨质... 背景:临床上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选择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但两种不同入路方式的骨水泥渗漏情况及安全性报道较少。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骨水泥渗漏情况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分为2组,30例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另30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的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椎后凸角、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骨水泥灌注量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 d、3 d、1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均低于术前(P<0.05),病椎后凸角小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与病椎后凸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弓根入路 椎弓根外入路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CT导向侧隐窝入路与椎弓根旁入路臭氧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李涛 牟秦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6期62-64,共3页
目的对比CT导向侧隐窝入路与椎弓根旁入路臭氧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实施CT导向侧隐窝入路臭氧融合术治疗)与B... 目的对比CT导向侧隐窝入路与椎弓根旁入路臭氧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实施CT导向侧隐窝入路臭氧融合术治疗)与B组(实施CT导向旁入路臭氧融合术治疗),各6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d、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 d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向侧隐窝入路与椎弓根旁入路臭氧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在短期内均具有较好效果,但侧隐窝入路注射法具有损伤小、痛苦小、康复快的特征,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 导向 侧隐窝入路 椎弓根旁入路 臭氧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玉盛 董智勇 +2 位作者 范学辉 侯志勇 周晓东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82-185,共4页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常规手段,但用来治疗中上胸椎压缩骨折仍是一个挑战。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外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常规手段,但用来治疗中上胸椎压缩骨折仍是一个挑战。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外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7年1月间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28例(38椎)。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椎体前缘高度。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随访(13.2±1.3)个月。4例患者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2例渗漏至椎体前缘,2例渗漏至椎间隙。无脊髓压迫症、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2.5±0.5)、(2.8±0.3)分vs(7.5±0.5)分,(34.2±1.5)%、(30.5±1.9)%vs(63.5±1.9)%],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增加[(17.8±0.4)、(18.2±0.9)mm vs(12.7±1.3)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患者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椎体前缘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减轻患者背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椎弓根外侧入路
下载PDF
经胸椎肋横突结合区椎弓根外螺钉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坚 温干军 +2 位作者 任绍东 江帝钦 龙厚清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32-34,38,共4页
目的总结中上胸椎椎弓根外置钉技术,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011年,我科共采用经胸椎肋横突结合区椎弓根外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6例,通过术后正侧位x光片、CT(矢状位、横断面重建)评估螺钉的位置,通过随访观察内固定的稳定... 目的总结中上胸椎椎弓根外置钉技术,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011年,我科共采用经胸椎肋横突结合区椎弓根外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6例,通过术后正侧位x光片、CT(矢状位、横断面重建)评估螺钉的位置,通过随访观察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术中置钉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壁,术后未出现脊髓损伤及神经症状加重,手术平均矫正后凸7°;在平均12.5月的随访中,无患者出现断钉及螺钉脱出情况,1例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由D级恢复到E级。结论在中上胸椎,椎弓根外置钉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横突结合区 椎弓根外固定 中上胸椎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5月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单侧组(34...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5月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单侧组(34例,41个椎体)和双侧组(34例,42个椎体),分别采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PK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骨水泥灌注量及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s角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骨水泥灌注量[(46.64±9.71)min、(5.14±1.42)m L、(3.24±0.72)m L]均明显少于双侧组[(64.27±12.71)min、(7.29±1.78)m L、(4.38±0.94)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37、2.29,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s角和VAS评分[(22.84±4.43)%、(15.31±3.07)°、(2.72±0.49)分、(21.73±4.12)%、(14.87±2.95)°、(2.60±0.45)分]均较术前[(35.82±6.48)%、(24.26±5.17)°、(8.16±1.37)分、(36.07±7.05)%、(23.92±4.97)°、(7.92±4.9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34、4.07、2.41、2.37、4.15,P〈0.05或P〈0.01),且两组患者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神经及脊髓损伤,单侧组和双侧组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5例和3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KP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两者在缓解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Cobb's角上的疗效相当,前者的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和骨水泥灌注量相对较少,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单侧椎弓根 双侧椎弓根
下载PDF
椎弓根外穿刺法在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常峥 周明 +1 位作者 张宏波 刘志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穿刺法在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抛币法分为A组(n=24)和B组(n=21),分别采取椎弓根外入路及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记...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穿刺法在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抛币法分为A组(n=24)和B组(n=21),分别采取椎弓根外入路及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记录网袋位置、手术时间、穿刺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术后3天及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22例(91. 7%)实现网袋中置,B组8例(38. 1%)网袋中置,A组明显高于B组(χ~2=14. 464,P=0. 000)。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19. 0±1. 8) min vs.(22. 6±3. 3) min,t=-3. 080,P=0. 004]。A组曝光次数明显少于B组[(7. 1±1. 2)次vs.(13. 8±1. 8)次,t=-14. 832,P=0. 000]。2组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16±0. 66) ml vs.(3. 89±0. 60) ml,t=1. 449,P=0. 155]。2组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A组8. 3%,B组9. 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0,P=1. 000)。术后3天VAS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中位数2分(1~4) vs. 3分(1~5),Z=-2. 145,P=0. 032],术后1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中位数2分(1~3),Z=-1. 708,P=0. 088]。结论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椎弓根外穿刺法能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射线暴露,缩短穿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外穿刺法 骨填充网袋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20
作者 史德军 朱浩玮 +2 位作者 张杰彪 李之斌 叶勇健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PKP治疗的50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23例)和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PKP治疗的50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23例)和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伤椎椎体高度压缩率、VAS评分及ODI。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单侧组明显少于双侧组(P<0.01);每椎骨水泥注入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骨水泥渗漏:单侧组2例,双侧组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及伤椎椎体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3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OVCF均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单侧椎弓根旁入路较双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入路 椎弓根旁入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