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ial model fitting algorithm based on active appearance model
1
作者 LI Lu-ning Hernsoo Hahn Youngjoon Han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2012年第4期323-327,共5页
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facial feature points,which is also useful for the subsequent work such as face detection and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In this paper,we m... 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facial feature points,which is also useful for the subsequent work such as face detection and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In this paper,we mainly discuss the AAM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We also propose an efficient facial fitting algorithm,which is named inverse compositional image alignment(ICIA),to eliminat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computation resulting from traditional gradient descent fitting algorithm.Finally,3D facial curvature is used to initialize the location of facial feature,which helps select the parameters of initial state for the improved A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系统 数据处理 数据收集 自动分类
下载PDF
Rheology-based facial animation realistic face model
2
作者 曾丹 裴丽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6期423-427,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rheology-based approach to animate realistic face model. The dynamic and bio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ce member (muscles) and stressed member (face) are considered. The stressed f... This paper presents a rheology-based approach to animate realistic face model. The dynamic and bio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ce member (muscles) and stressed member (face) are considered. The stressed face can be modeled as viscoelastic bodies with the Hooke bodies and Newton bodies connected in a composite series-parallel manner. Then,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is derived, and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established. Using thes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the face model can be animated with the force generated by muscl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realistically simul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face, and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is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al mechanical model viscoelastic model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Hooke body Newton body
下载PDF
Sika Deer Facial Recognition Model Based on SE-ResNet
3
作者 He Gong Lin Chen +6 位作者 Haohong Pan Shijun Li Yin Guo Lili Fu Tianli Hu Ye Mu Thobela Louis Tyasi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2年第9期6015-6027,共13页
The scale of deer breeding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and bet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necessary,which requir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deer.In this paper,a deer face dataset is produced usin... The scale of deer breeding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and bet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necessary,which requir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deer.In this paper,a deer face dataset is produced using face image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angles,and an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based recogni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extract the features of deer faces,which have high similarity.The model is based on ResNet-50,which reduces the depth of the model,and the network depth is only 29 layers;the model connects Squeeze-and-Excitation(SE)modules at each of the four layers where the channel chang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eatures by compressing the feature information extracted through the entire layer.A maximum pooling layer is used in the ResBlock shortcut connection to reduce the information loss caused by messages passing through the ResBlock.The 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activation function in the network is replaced by the Exponential Linear Unit(ELU)activation function to reduce information loss during forward propagation of the network.The preprocessed 6864 sika deer face dataset was used to train the recognition model based on SEResnet,which is demonstrated to identify individuals accurately.By setting up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structures,the model reduces the amount of parameters,ensures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and improves the calculation speed of the model.Using the improved method in this paper to compare with the classical model and facial recognition models of different anima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gnition eff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he best,with an averag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97.48%.The sika deer face recognition model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s effective.Th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nimal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the breeding of sika deer and other animals with few distinct facial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ka deer facial recognition model ResNet-50 se module shortcut connection ELU
下载PDF
3D Modelling,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Facial Wrinkles
4
作者 Sokyna Alqatawneh Ali Mehdi Thamer Al Rawashdeh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4年第4期365-370,共6页
关键词 面部皱纹 3D建模 预测 NURBS曲线 仿真 三维系统 警察部门 研究人员
下载PDF
Active Shape Model of Combining Pca and Ica: Application to Facial Feature Extraction
5
作者 邓琳 饶妮妮 王刚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Active Shape Model (ASM) is a powerful statistical tool to extract the facial features of a face image under frontal view. It mainly relies 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statistically model the variabil... Active Shape Model (ASM) is a powerful statistical tool to extract the facial features of a face image under frontal view. It mainly relies 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statistically model the variability in the training set of example shape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has been proven to be more efficient to extract face features than PCA.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the PCA and ICA by the consecutive strategy to form a novel ASM. Firstly, an initial model, which shows the global shape variability in the training set, is generated by the PCA-based ASM. And then, the final shape model, which contains more local characters, is established by the ICA-based ASM.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accuracy of facial feature extraction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applying the ICA modes after the PCA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al feature extraction Active Shape model (ASM) Principle ComponentAnalysis (PCA)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最佳建模方法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媛 张亚荣 +1 位作者 李振刚 张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8-954,共7页
背景面部压力性损伤是俯卧位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创面局部暴露可增加全身感染风险,影响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局部组织永久性功能损害。探讨其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对于预防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 背景面部压力性损伤是俯卧位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创面局部暴露可增加全身感染风险,影响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局部组织永久性功能损害。探讨其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对于预防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最佳建模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3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59例接受俯卧位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面部压力性损伤分为压力性损伤组(n=22)和非压力性损伤组(n=137),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疾病诊断、治疗措施、实验室检查。分别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及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面部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区分度;应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应用决策曲线评价模型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比较三种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差异选择最佳建模方法。结果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39.041)、糖尿病(OR=7.256)和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间(OR=6.705);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26.882)、糖尿病(OR=1.770)、ICU住院时间(OR=2.610)和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间(OR=5.340);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38.256)、糖尿病(OR=1.094)、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间(OR=5.738)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OR=1.179)。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0.959和0.750,优于逐步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AIC和BIC分别为44.634和55.745,低于逐步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校准曲线显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拟合效果最佳。决策曲线显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临床收益对应风险阈值为0.01~0.98,优于逐步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年龄、糖尿病、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长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是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是最佳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溃疡 面部损伤 危险因素 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共形几何的面部模型插值构建算法
7
作者 庞敏 张元 +2 位作者 熊风光 焦世超 霍昕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4-881,共8页
针对传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难以获取连续维度的高质量面部模型问题,提出一种以不同表情的多面部模型为数据源基于共形几何的面部模型插值构建技术。利用准共形映射算法将面部模型降维到二维平面;提出一种插值算法对多模型形状特征进行线... 针对传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难以获取连续维度的高质量面部模型问题,提出一种以不同表情的多面部模型为数据源基于共形几何的面部模型插值构建技术。利用准共形映射算法将面部模型降维到二维平面;提出一种插值算法对多模型形状特征进行线性插值,为构建过渡模型定义几何约束,同时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选择算法在数据源中自适应选择基础模型;通过几何约束引导准共形迭代改变基础模型形状;将变化后的二维模型转化到三维空间,构建具有过渡表情的三维面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和运行效率都得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面部模型 建模 插值 降维 几何约束 共形几何 准共形迭代
下载PDF
改进Wav2Lip的文本音频驱动人脸动画生成
8
作者 孙瑜 朱欣娟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2期276-283,共8页
为了提高中文唇音同步人脸动画视频的真实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Wav2Lip模型的文本音频驱动人脸动画生成技术.首先,构建了一个中文唇音同步数据集,使用该数据集来预训练唇部判别器,使其判别中文唇音同步人脸动画更加准确.然后,在Wav2... 为了提高中文唇音同步人脸动画视频的真实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Wav2Lip模型的文本音频驱动人脸动画生成技术.首先,构建了一个中文唇音同步数据集,使用该数据集来预训练唇部判别器,使其判别中文唇音同步人脸动画更加准确.然后,在Wav2Lip模型中,引入文本特征,提升唇音时间同步性从而提高人脸动画视频的真实性.本文模型综合提取到的文本信息、音频信息和说话人面部信息,在预训练的唇部判别器和视频质量判别器的监督下,生成高真实感的唇音同步人脸动画视频.与ATVGnet模型和Wav2Lip模型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模型生成的唇音同步人脸动画视频提升了唇形和音频之间的同步性,提高了人脸动画视频整体的真实感.本文成果为当前人脸动画生成需求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音频驱动 人脸动画 Wav2Lip模型 动画生成
下载PDF
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模式
9
作者 孟楠 周凤华 高敏行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治疗模式对周围性面神经炎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2组均接受相同的对症治疗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面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于肌力分级... 目的:观察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治疗模式对周围性面神经炎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2组均接受相同的对症治疗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面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于肌力分级法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H-B分级量表)和Sunnybrook评分量表评估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评价2组的治愈率,6个月随访时评价2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从第3周开始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均从第2周开始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6.7%,χ^(2)=10.181,P=0.003);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17.8%,χ^(2)=4.050,P=0.044)。结论: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的个性化治疗模式可以精准描述面部肌肉损伤情况,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联带运动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分级法 周围性面神经炎 个性化 康复治疗模式
下载PDF
基于YOLOv5模型的驾驶疲劳研究
10
作者 蔡姗姗 郭寒英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打哈欠是判定驾驶员疲劳状态的关键因素,考虑到驾驶疲劳检测易受驾驶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实时性差等情况研究了驾驶员的打哈欠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YOLOv5网络模型进行疲劳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LabelImg对处理过的YawDD开源... 打哈欠是判定驾驶员疲劳状态的关键因素,考虑到驾驶疲劳检测易受驾驶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实时性差等情况研究了驾驶员的打哈欠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YOLOv5网络模型进行疲劳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LabelImg对处理过的YawDD开源数据集进行标注,再经过深度学习模型对样本进行多次迭代训练得到最优权重数据,最后将其用于测试集上进行测试。检测结果表明,样本平均识别准确率可达98%以上,所建模型具有高精度检测打哈欠行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检测 YOLOv5模型 面部表情识别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自主最大笑容三维面像与数字化三维牙列模型整合方法的建立及其准确性研究
11
作者 唐振兴 钱语然 +2 位作者 任芮葶 宋万忠 李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目的拟建立一种将自主最大笑容(AMS)三维面像与数字化三维牙列模型整合的方法,以实现在三维面像背景下显示数字化正畸终末位设计的目的。方法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通过手动注册和全局注册功能,将AMS三维面像和初始牙列模型进行配准... 目的拟建立一种将自主最大笑容(AMS)三维面像与数字化三维牙列模型整合的方法,以实现在三维面像背景下显示数字化正畸终末位设计的目的。方法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通过手动注册和全局注册功能,将AMS三维面像和初始牙列模型进行配准对齐,然后用终末位牙列模型在原位替换初始牙列模型,并去除AMS三维面像口内区域,从而实现AMS三维面像和终末位牙列模型的融合显示。计算AMS三维面像和初始牙列模型上4组对应标志点对间的距离,通过配对t检验评估配准操作的准确性。结果该方法成功实现了AMS三维面像与初始、终末三维牙列模型的整合。两次配准对齐后,点对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19±0.55)mm和(1.55±0.59)mm。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组内相关性系数=0.91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AMS三维面像与数字化初始、终末三维牙列模型整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实现在三维面像背景下数字化正畸终末位设计效果的显示,从而提升以隐形正畸为代表的数字化正畸终末位设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正畸 排牙 三维面像 三维牙列模型 隐形正畸 自主最大笑容
下载PDF
贝尔面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段庭筠 胡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88-894,共7页
目的探讨贝尔面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数据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贝尔面瘫3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226)以及验证组(n=... 目的探讨贝尔面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数据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贝尔面瘫3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226)以及验证组(n=97)。对建模人群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疗效的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对两组人群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GiViTI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决策分析曲线进行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有效性的验证。结果建模组226名贝尔面瘫患者中,治愈125例(55.31%),未治愈101例(44.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不同患者的年龄、就诊时的House-Brackman等级、激素治疗时间、针灸治疗时机、针灸治疗方案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就诊时的House-Brackman等级、激素治疗时间、针灸治疗时机、针灸治疗方案是贝尔面瘫经针灸治疗后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7、0.981(P均>0.05),提示模型区分度较好;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重复自抽样1000次,获得建模组及验证组的校准曲线,两组校准曲线观测值和预测值的重合度较好,提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良好一致性;经Hosmer-Lemeshow检验,建模组(χ2=7.190,P=0.636)与验证组(χ2=6.236,P=0.8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模型校准度较高;建模组及验证组的决策分析曲线均显示净收益较高,提示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贝尔面瘫患者经过治疗后仍然存在无法痊愈的可能,患者的年龄、就诊时的House-Brackman等级、激素治疗时间、针灸治疗时机、针灸治疗方案是贝尔面瘫治疗后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创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针灸 疗效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伪造人脸检测分析
13
作者 黄祖超 叶锋 黄添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深度学习图像生成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其中扩散模型是一种高效的生成模型,它被广泛用于图像生成。然而,由扩散模型生成的图像存在潜在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风险,尤其是伪造人脸图像可能被恶意用于伪造身份和欺骗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对主流伪... 深度学习图像生成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其中扩散模型是一种高效的生成模型,它被广泛用于图像生成。然而,由扩散模型生成的图像存在潜在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风险,尤其是伪造人脸图像可能被恶意用于伪造身份和欺骗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对主流伪造人脸图像检测器的评估,揭示了扩散模型与生成对抗网络在频域上存在差异的特征,验证了基于频域分析的有效检测方法,为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扩散模型 隐私安全 生成人脸检测
下载PDF
基于人脸表情特征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评估模型
14
作者 张成叔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针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评估模型识别率较低,评估过程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提出基于人脸表情特征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评估模型。提取高校课堂人脸表情特征,利用图像层、S1层、C1层、S2层和C2层进行特征匹配和评选,使用贝叶斯分类模型... 针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评估模型识别率较低,评估过程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提出基于人脸表情特征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评估模型。提取高校课堂人脸表情特征,利用图像层、S1层、C1层、S2层和C2层进行特征匹配和评选,使用贝叶斯分类模型对特征图像的平滑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使用率先验概率,判断学生的状态,评估课堂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评估模型的评估率优于传统评估模型,在10~30 min内,学生的听课率最高,因此可以将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第10~30 min内讲解,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特征 贝叶斯分类 教学质量 质量在线评估 评估模型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15
作者 翟秀玲 王永霞 +2 位作者 丁卉 张利兵 李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58例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面部压力性损伤将患儿分为损伤组31例和未损伤组127...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58例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面部压力性损伤将患儿分为损伤组31例和未损伤组12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对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组年龄<3岁者占比、有并发症者占比、俯卧位通气时间、使用镇静药物者占比、营养状态不良者占比、未应用减压敷料者占比、医务人员未行俯卧位通气培训者占比高于或长于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有并发症、俯卧位通气时间长、未应用减压敷料、医务人员未行俯卧位通气培训均为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40,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58~0.999),预测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拟合良好(χ^(2)=12.416,P<0.05)。结论 本研究基于5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可尽早识别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患儿 俯卧位通气 面部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模型研究
16
作者 王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5-8,13,共5页
生物识别技术常被用于网络安全领域以认证和授权访问为目的的身份识别过程中,用户提供的生物特征数据由数据安全系统采用的协议进行处理和转换,再与已提交和被认证的授权用户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的结果决定是否授予和授予该用户... 生物识别技术常被用于网络安全领域以认证和授权访问为目的的身份识别过程中,用户提供的生物特征数据由数据安全系统采用的协议进行处理和转换,再与已提交和被认证的授权用户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的结果决定是否授予和授予该用户何等访问权限。在信息安全领域,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是一个成熟和有效的安全验证机制,错误率低。近些年,网络安全面临着严峻形势,各信息安全认证系统中预存储的生物特征图像面临着被盗取并被入侵者滥用的风险。由此,该文提出一种不涉及修改存储用户生物特征图像的安全加固的存储系统,该系统将提交的生物特征图像生成用于认证和访问授权的无规律密码。为确保生物特征提取的准确性,该研究还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将生物特征图像转换成二进制字符串形式存储。该研究通过实验计算得出一阶和二阶错误概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加密系统不但实现可靠提取图像中生物特征的功能,还能保证生成的二进制字符串的高安全性和识别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图像 深度学习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生物识别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D算法的学生面部及其关键点检测研究
17
作者 梁岱立 殷文雪 +2 位作者 肖艳辉 李嘉欣 李鑫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2期133-134,162,共3页
课堂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可以通过其面部信息反映出来,为了准确地获取学生的面部信息,提出了一种更加适用于教室中学生的面部及面部关键点检测模型。由于教室中后排落座的同学属于小目标,为了准确检测后排同学... 课堂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可以通过其面部信息反映出来,为了准确地获取学生的面部信息,提出了一种更加适用于教室中学生的面部及面部关键点检测模型。由于教室中后排落座的同学属于小目标,为了准确检测后排同学,将网络前端的三张特征图进行了融合,使网络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有所提升;根据学生面部生理结构的特点,改进了预测候选框的生成比例。为了验证算法的先进性,设计了对比实验,所提的模型在三种难度的数据集上均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D模型 人脸关键点检测 特征融合 学生面部检测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回归模型和视频面部跟踪的三维动画表情驱动研究
18
作者 米娜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人脸识别和表情驱动也得到更多的应用。但由于该技术的设备要求较高,运用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如何在保证完成三维动画表情驱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推广其实际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人脸识别和表情驱动也得到更多的应用。但由于该技术的设备要求较高,运用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如何在保证完成三维动画表情驱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推广其实际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融合自适应回归模型和视频面部跟踪的三维动画表情驱动模型。首先利用三维形状回归模型、局部约束模型与模型方法进行对比,然后将它们的运行时间、准确程度进行分析。最后计算得出单帧运行消耗时间、模型准确性,验证了模型方法在三维动画表情驱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回归模型 表情驱动 面部跟踪 三维动画
下载PDF
融合人脸图像深度和外观特征的BMI估计方法
19
作者 向成豪 郑秀娟 +1 位作者 庄嘉良 张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38,144,共5页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人类健康重要指标。从2D正脸图像中估计3D人脸信息并提出一个端到端BMI估计框架,以进一步提高BMI估计性能。首先,计算人脸468个3D关键点,并根据关键点相对头部质心的深度绘制深度人脸图;其次,提取人脸图像的方向梯...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人类健康重要指标。从2D正脸图像中估计3D人脸信息并提出一个端到端BMI估计框架,以进一步提高BMI估计性能。首先,计算人脸468个3D关键点,并根据关键点相对头部质心的深度绘制深度人脸图;其次,提取人脸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并可视化以表示外观特征;最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VGGNet、ResNet分别对深度人脸图和HOG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Hadamard积融合2个骨干网络的特征以估计BMI。与目前已有方法的对比实验中,本文提出方法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的整体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比最优结果低0.38和1。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融合3D人脸图像深度和外观特征的BMI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质量指数估计 人脸3D关键点 人脸网格模型 方向梯度直方图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局部遮挡表情动态识别算法
20
作者 陈曦 蔡现龙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503-508,共6页
针对因人脸局部遮挡,导致表情动态特征较难提取和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局部遮挡表情动态识别算法。建立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将前一层输出值作为后一层输入值,设计特征堆叠单元,计算可见层中神经元的状态变量分布情况,根据... 针对因人脸局部遮挡,导致表情动态特征较难提取和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局部遮挡表情动态识别算法。建立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将前一层输出值作为后一层输入值,设计特征堆叠单元,计算可见层中神经元的状态变量分布情况,根据面部五官间动态关联性,将可见层的状态值作为隐藏层的输入值求得隐藏神经元状态变量。将识别过程分为训练和正向传播2个步骤,输出特征变化规律,在正向传播过程中查找符合规律变化的像素点,求解该像素点权重,同时作为损失函数标准,比对面部多个位置的识别权重,约束识别率,完成人脸局部遮挡表情动态识别。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能降低图像失真和细节丢失,提高图像分辨率,识别率高,针对不同局部遮挡情况均能完成高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表情动态识别 动态关联性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隐藏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