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mily Planning Policy Safeguards & Promotes Human Rights in China
1
作者 BY OUR STAFF REPORTER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3年第4期2-5,共4页
China has effectively curbed the excess growth of its popul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his represents a change of historical importance in its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Thanks to this success, the Chinese people's ... China has effectively curbed the excess growth of its popul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his represents a change of historical importance in its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Thanks to this success, the Chinese people's health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llowing is the full text of an interview by our staff reporter with Zhang Weiqing, minister in charge of the State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We hope it will help our readers ac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has helped safeguard and promote human rights in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on of IT IS for Promotes Human Rights in China family planning policy Safeguards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s Impact on China’s Future Population
2
作者 Zhai Zhenwu Li Long Chen Jiaju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2期100-115,共16页
The most essential step in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childbearing policy,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will produce far-reaching impact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pulation. With its implementation, t... The most essential step in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childbearing policy,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will produce far-reaching impact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pulation. With its implementation, the country’s total population will peak later, the underage population and its proportion will increase substantially, the working-age population will experience a slower decline, and the aging of China’s population will be eased. However, the drop in the proportion of working-age people over the last 15 years has expedited the reduction of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the elderly population will remain unaffected over the next 60 years,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ill continue to deepe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d child dependency burden will expand the overall dependency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underage POPULATION working-age POPULATION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DEMOGRAPHIC structure DEMOGRAPHIC DIVIDEND
下载PDF
The Trade-Off between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Family Fertility Decision:Evidence from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3
作者 Shangao Wang Xu Tian Yingheng Zhou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1年第1期67-104,共38页
Based on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6 and 2008 data,this paper asse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on the quali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using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individual income... Based on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6 and 2008 data,this paper asse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on the quali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using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individual income of only children versus children with siblings as parameters.Our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only children are better-educated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siblings;(2)only children earn higher income in comparison to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siblings;(3)the income and education gaps between girls with and without sibling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between boys;(4)the education gaps between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 are greater for those born in the 1970s,but the income difference between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 is only significant for those born in the 1980s;and(5)the income and education gaps between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 are higher in urban regions.Results indicate that families with only one child invest more resources in children's quality under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quantity-quality trade-off"theory proposed by Gary Bec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y planning policy quantity-quality trade-off only child child with siblings education attainment personal income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影响因素分析:1990-2010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慧 朱道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2-56,共5页
受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快速流向城市的影响,农村人口空心化已成为中国普遍事实且不可逆转趋势。借助线性回归方程、Eviews等方法,利用1990-2010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交通因素对农村人口空心化... 受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快速流向城市的影响,农村人口空心化已成为中国普遍事实且不可逆转趋势。借助线性回归方程、Eviews等方法,利用1990-2010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交通因素对农村人口空心化形成均有正向影响,而计划生育政策并不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有直接影响。因而,可以采取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增加政府直接补贴、以农业机械化增农业产值、以农业转型促农业现代化等措施解决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心化 计划生育政策 农业产业化
下载PDF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对现行生育政策的认识--来自江浙沪粤的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江浙沪粤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调查>课题组 顾宝昌 +3 位作者 王涤 周长洪 谭克俭 陈友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4,共6页
中国计划生育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处在一个新经济背景下的转型社会,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已成为社会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根据对江浙沪粤三省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干部的调查,通过他们的视角与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遇... 中国计划生育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处在一个新经济背景下的转型社会,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已成为社会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根据对江浙沪粤三省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干部的调查,通过他们的视角与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对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 生育政策 基层调查
下载PDF
2011-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避孕模式变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理 张婧文 庄亚儿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7,共13页
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重大调整,其对生育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避孕是生育的中间变量,通过对避孕模式变化的深入探究可洞察人群生育取向的变化趋势。流动人口中育龄人口比重大,避孕方法使用率高,可能有较为明显的政策效果辨识度。文... 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重大调整,其对生育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避孕是生育的中间变量,通过对避孕模式变化的深入探究可洞察人群生育取向的变化趋势。流动人口中育龄人口比重大,避孕方法使用率高,可能有较为明显的政策效果辨识度。文章利用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交叉分类的分层结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HAPC-CCREM)解决一般线性模型的共线性问题,探讨流动育龄妇女是否采用不可逆避孕方法的影响因素并描述其动态变化。研究不仅探讨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和区域(主要从政策角度)层面因素对流动妇女避孕模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考察了可能存在的时期与队列效应,即政策效应及作用人群。研究发现中国流动育龄妇女采取不可逆避孕比例随年龄下降而减少;不同出生队列避孕方法选择存在差异,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较大的1976-1984年的出生队列更倾向采用不可逆避孕措施,而年轻队列主要使用短效避孕方法;时期因素对流动人口避孕方法选择的效应最为明显,主要体现在生育政策调整后不可逆避孕的使用率大大降低,对未生育的或已育一孩的流动妇女的避孕模式有显著影响,子女性别构成在短期内并没有改变性别偏好对避孕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避孕方式的改变是长期趋势性因素影响的结果,生育政策的调整对其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流动人口 避孕模式 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下载PDF
公共政策反馈如何影响政府机构变迁?——基于生育政策的历史追踪分析(1949-2021)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友浪 王培杰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8,共15页
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政府机构的变迁?我国政府机构变迁背后存在怎样的发生机制?在现有机构变迁解释的基础上,基于政策反馈理论补充了一个新的理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政策反馈与... 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政府机构的变迁?我国政府机构变迁背后存在怎样的发生机制?在现有机构变迁解释的基础上,基于政策反馈理论补充了一个新的理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政策反馈与机构变迁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及其主管机构的变迁历程进行翔实的历史追踪分析,检验了上述分析框架的合理性与适用性。研究发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生育政策及其主管机构共发生6轮“互相强化变迁”和2轮“互相弱化变迁”。具体发生机制是,生育政策的政策设计和资源分配分别通过阐释效应和资源效应影响了主管机构的合法性(即决策者支持和民众满意)和能力(即行政层级、职能范围、人员编制和财政投入),导致了生育政策主管机构变迁(计生委、人口计生委、卫计委和卫健委)。政策主管机构变迁进而影响了下一时期的生育政策变迁。在此期间,决策者和民众对生育政策执行效果的学习效应导致了“互相强化变迁”阶段向“互相弱化变迁”阶段的彻底转变。因此,政策反馈与机构变迁的过程机制解释了生育政策与其主管机构之间的“趋势一致性”演变逻辑。综上,分析框架探索了政策与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有助于理解中国机构改革的动力机制和演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反馈 政策过程 机构变迁 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ffecting the Contraceptive Needs of Adolescent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8
作者 Dieudonné Mpunga Mukendi Eric Mafuta Musalu +4 位作者 Fidèle Mbadu Muanda Guy-Octave Lutumba Faustin Chenge Mukalenge Mala Ali Mapatano Gilbert Wembodinga Utshudienyema 《Health》 2020年第9期1241-1261,共21页
<strong>Background: </strong>Poor regulation is a barrier to adolescents’ accessing family planning (FP) services. We aimed to assess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eptive needs o... <strong>Background: </strong>Poor regulation is a barrier to adolescents’ accessing family planning (FP) services. We aimed to assess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eptive needs of adolescent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DRC). <strong>Methods:</strong> A mixed method study was conducted in 74 structures, including 13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 and 61 facilities offering FP.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review. Using a health policy analysis framework, we analyzed the types of policies;their availability at the delivery points;the actors and the context of the policy formulation process. The content of policies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WHO recommendations to ensure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in the provision of contraceptive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strong>Results: </strong>Of the policies targeting th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RH), 18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FP of which 5 were the standards and directives;5 implementing documents;3 guidelines;3 laws and 2 policies. Twelve documents were classified “important” for the FP extension. However, a few targeted adolescents and were translated into operational instructions for providers. Of 9 WHO recommendations, one was fully and two partially integrated into FP policies. Adolescents and FP providers were less involved in the policy formulation process. <strong>Conclusion:</strong> The FP regulation remains problematic in the DRC. FP policies are unsuitable to adolescents’ expectation;they do not guarantee a secure and unrestricted access to FP services. The ministry of health should put in place evidence-based regulations to improve access to SRH services by adolesc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CIES family planning Needs Adolescents
下载PDF
How did women’s education and differential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shape transition to second and third births in historical China? New evidence from micro data
9
作者 Min Qin Sabu S.Padmadas Jane Falkingham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2022年第1期1-33,共33页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on fertility transition is widely acknowledged in research studies.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improve-ments in women’s education have shaped reproductive deci...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on fertility transition is widely acknowledged in research studies.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improve-ments in women’s education have shaped reproductive decisions of Chinese women across different family planning regimes,particularly at micro level.This study uses retrospective pooled birth history data from five consecutive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surveys collected over the period 1982-2006 to systematically examin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and women’s education,and their interactive effect on the second and third birth transitions.We hypothesize that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had a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n educational groups in reduc-ing the transition to second and third births.The results from discrete time com-plementary log-log survival model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of differential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education groups across time in China,and the simultaneous influence of women’s educ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in lowering risks to higher parities.The rates of progression to second and third births tend to be lower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rigid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and more importantly,the policy impact persisted even after adjusting for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The increase in women’s education overall had a depressing effect on transi-tion to higher parities,and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implemented overtime have had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women from different educational groups.The findings show that both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and women’s education have been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fertility behavio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China Women’s education Second birth Log-log survival analysis Micro birth history data
原文传递
70年来中国人口与社会政策的演变--兼论“问题”“主义”与“GPP”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社英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第3期5-17,共13页
本文试图从总体公共政策(general public policy,简称GPP)角度高度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曲折经历,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和历史-比较方法提炼出"变迁中的经济国家"概念范畴,打破国... 本文试图从总体公共政策(general public policy,简称GPP)角度高度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曲折经历,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和历史-比较方法提炼出"变迁中的经济国家"概念范畴,打破国际上社会政策学科由福利国家统领的局面,使各种发展型与非/反发展型国家GPP模式探讨亦成为可能,为深刻理解中国经验提供比以往"问题"与"主义"焦点之分更为完整贴切的理论框架。概言之,关于人口与社会70余年变迁的主要观点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的是与西方福利国家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国家;(2)"主义"之争导致GPP政治化,"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于计划经济及计划生育的失误负有重要责任;(3)经济方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是经济国家GPP去政治化,改革开放搁置"主义"之争更是进一步加速了物质生产自由化发展;人口方面,则在经济国家"两种生产"指导思想下推行计划生育,不惜采取强制性一胎化政策;(4)"唯GDP论"和"一切向钱看"积累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同时,政府在改革开放中被去经济化(下放企业自主权、利改税等)亦越来越有余力研究解决这些问题;(5)21世纪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既求充分又求平衡的发展战略,标志着"后经济国家"新时代的到来;(6)面对婚姻家庭解组、生育意愿低下、人口急剧老龄化等严峻挑战,新时期GPP重点再次转变,很大程度上将从"人口与经济"转向更为全面和动态平衡的"人口与社会"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之初被搁置的"主义"之争亟待在更高水平上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答案,以彻底解决各种"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 总体公共政策(GPP) 后经济国家 “问题”与“主义”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与历史-比较研究
下载PDF
数字空间生育议题的公众表达及性别差异:以新浪微博为例的分析
11
作者 吴帆 高旭瑶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20,共11页
分析数字空间生育议题的公众表达,既能深化对人口动态变化微观逻辑的理解,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公众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直接证据。研究基于5300条微博文本数据,采用LDA主题模型和SnowNLP情感分析工具,探讨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初期及两年后公众... 分析数字空间生育议题的公众表达,既能深化对人口动态变化微观逻辑的理解,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公众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直接证据。研究基于5300条微博文本数据,采用LDA主题模型和SnowNLP情感分析工具,探讨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初期及两年后公众对生育议题的态度表达及变化。研究显示,支持和批评共同构成了生育政策公共讨论的主要内容,生育率—女性的共现频次最高,女性对生育的关注度明显更高,负面情绪也更多。同时,随着政策实施时间的推移,讨论从相对广泛议题逐渐聚焦于生育率问题。在数字空间里,公众对传统婚育观念的挑战、对个人幸福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反映出社会价值观、个人权利与政策导向之间的多维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空间 生育政策 微博 爬虫分析
下载PDF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能否改变生育意愿?
12
作者 梁同贵 李安琪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87,共12页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从主观猜测的角度进行阐述。文章基于量化研究推进了人口学领域中这一主题研究。将理想子女数作为衡量生育意愿的指标,采用均值分析、面板线性双重差分模型,基于样本所属生育政策对比分...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从主观猜测的角度进行阐述。文章基于量化研究推进了人口学领域中这一主题研究。将理想子女数作为衡量生育意愿的指标,采用均值分析、面板线性双重差分模型,基于样本所属生育政策对比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前后同一人群的生育意愿。双重差分模型结果显示,受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影响,原属一孩半政策的女性生育意愿平均提高了0.164个孩子。这与一孩半政策女性对子女较多的需求效应有关,又与全面二孩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措施降低了生育经济成本有关。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提高其他人群的生育意愿。据此,建议重点支持原属于一孩半政策妇女的生育,促其将生育意愿转换成生育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面板线性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双减”政策实施后父母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与家庭教养负担的关系:年级的调节作用
13
作者 焦玉珍 赵国军 《校园心理》 2024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的生涯规划是否能够预测较轻的家庭教养负担,而且这一关系是否受到年级的调节。方法调查1002名小学到初中的家长,运用教养压力问卷简版、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简版),同时控制了父... 目的探讨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的生涯规划是否能够预测较轻的家庭教养负担,而且这一关系是否受到年级的调节。方法调查1002名小学到初中的家长,运用教养压力问卷简版、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简版),同时控制了父母角色和父母对“双减”政策的意义认同。结果父母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子女年级与家庭教养负担互相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218、-0.420、-0.072,P均<0.001),父母对子女的生涯规划越有信心、对“双减”意义越认同,家庭教养方面的心理负担相对越轻松,父母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对高年级的预测作用更明显。结论父母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可能作为缓解家庭教养负担的有效途径,但要考虑年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政策 生涯规划 父母 年级 家庭
下载PDF
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 被引量:40
14
作者 王金营 赵贝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9,共9页
我国妇女生育率已经稳定在更替水平之下20多年且将持续运行。文章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探究在低生育水平下未来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取向,研究结果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效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新的人口形势下必须... 我国妇女生育率已经稳定在更替水平之下20多年且将持续运行。文章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探究在低生育水平下未来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取向,研究结果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效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新的人口形势下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公共政策效用来看,现有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其他公共政策需求压力增大,带来一系列较高的执行成本,需要适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握好公共政策的整体性和预见性,使计划生育工作和政策可以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和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工作 公共政策 政策激励效应
下载PDF
生育公平、人口质量与中国全面鼓励二孩政策 被引量:16
15
作者 于长永 刘二鹏 代志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0,共16页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绝对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一孩政策",而是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当前的全面二孩政策既解决了"一孩政策"约束下的生育不公平,又避免了"多孩政策"带来...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绝对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一孩政策",而是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当前的全面二孩政策既解决了"一孩政策"约束下的生育不公平,又避免了"多孩政策"带来的人口质量问题,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在中国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甚至即将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背景下,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内六个地区的二孩政策生育实践,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当务之急,不应仅停留在全面放开二孩,也不应全面放开生育,而是要全面鼓励二孩,即对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不惩罚,对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进行奖励。这样的生育政策既符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渐进调试,稳中求变"的发展路径,也有利于促进生育公平和人口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 生育公平 人口质量 全面鼓励二孩政策
下载PDF
变迁中的生育意愿及其政策启示——中国家庭生育意愿决定因素实证研究(1991—2011)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91,共13页
构建影响中国家庭生育决策的四维模型,并利用1991—2011年CHNS面板数据分析家庭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个人、家庭、区域和政策因素都会影响生育意愿。城乡、区域和不同结构家庭之间的生育意愿趋同意味着现行的差别性生... 构建影响中国家庭生育决策的四维模型,并利用1991—2011年CHNS面板数据分析家庭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个人、家庭、区域和政策因素都会影响生育意愿。城乡、区域和不同结构家庭之间的生育意愿趋同意味着现行的差别性生育政策的基础已经逐步发生改变,政策重点需要从维持低生育水平转向考虑家庭内在生育意愿的主导因素,由"约束型"转向"引导型";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一些情况下不可预估,政策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可能导致生育意愿产生意想不到的逆向变化,因此未来更应关注政策过渡的平稳性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引导人们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政策的人性化、家庭化和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也应成为未来调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计划生育政策 家庭结构
下载PDF
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视角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1,共5页
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合理调控人口出生率已经成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计划生育政策起主导作用,四类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影响... 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合理调控人口出生率已经成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计划生育政策起主导作用,四类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保障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负,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正。基于此,我国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同时考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政策强化或抵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 社会保障 人口出生率
下载PDF
“单独二孩”政策的人口红利效应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云彦 向华丽 黄瑞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13,共7页
"单独二孩"政策广受社会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普遍认为其可以延长人口红利的持续期。本文基于人口红利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湖北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情况,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 "单独二孩"政策广受社会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普遍认为其可以延长人口红利的持续期。本文基于人口红利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湖北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情况,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红利的影响机理,然后基于湖北省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30年人口发展的预测结果,评估了"单独二孩"政策的人口红利影响。基本结论是:"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数量红利效应较小,但是对人口结构红利会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可持续深化人口素质红利。要继续有效实现和收获人口结构红利和人口素质红利,应尽快实现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对现有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独二孩”政策 人口红利 三维人口红利 总和生育率 计划生育
下载PDF
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了出生性别比吗?——基于微观行为主体的考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华 钟甫宁 +1 位作者 朱晶 王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共12页
出生性别比偏高且逐渐走高是中国过去近30年最显著的人口结构变化之一,对于"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出生性别比"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在努力探索,也一直在争论。本文从微观行为主体... 出生性别比偏高且逐渐走高是中国过去近30年最显著的人口结构变化之一,对于"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出生性别比"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在努力探索,也一直在争论。本文从微观行为主体的生育决策出发,试图理顺性别偏好、生育政策和性别选择技术可及性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考察不同生育政策背景下微观决策主体的生育行为,通过构建概率模型考察不同生育政策下的无选择生育和有选择生育的出生性别比,从理论上分析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观家计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评估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存在性别偏好且生育选择技术可及,计划生育政策确实会影响生育行为,造成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具有性别倾向的一孩半生育政策反而加剧第二胎出生性别比的失衡问题;政策实施的严格程度显著影响出生性别比;生育性别选择的成功概率越高,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越严重。最后就生育政策的调整思路及如何有效地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 出生性别比 生育决策 微观主体
下载PDF
中国生育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政策选择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友华 陆建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20,共7页
本文对中国妇女生育率的发展现况进行了客观的估计 ,分析了生育率及其地区差异的特点 ,从内容、可行性、合理性等不同角度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审视 ,指出了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中国妇女生育率的发展趋势。面对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过程中... 本文对中国妇女生育率的发展现况进行了客观的估计 ,分析了生育率及其地区差异的特点 ,从内容、可行性、合理性等不同角度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审视 ,指出了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中国妇女生育率的发展趋势。面对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人口问题与挑战 ,从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幅度与如何调整三方面对生育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讨论了各种可能的生育政策调整方案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 生育政策 更替水平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