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建忠 赵文智 +2 位作者 胡素云 杨涛 董大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是指一组受岩相、岩性或地层变化影响而形成的成藏组合,控制了具有相似地质背景和成因类型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要勘探对象,具有明确的勘探目的层系,对描...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是指一组受岩相、岩性或地层变化影响而形成的成藏组合,控制了具有相似地质背景和成因类型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要勘探对象,具有明确的勘探目的层系,对描述手段的要求更高。根据成因主控因素,将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划分为岩性变化带和地层变化带两大类,并进一步按照沉积相类型和地层接触关系划分为前缘带、近岸扇体、河道、超覆带、不整合带5种主要的区带类型。对不同类型区带的基本特征和控藏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 岩性地层油气藏 前缘带 近岸扇体 河道 超覆带 不整合带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识别陆相湖泊浊积砂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长利 朱筱敏 +2 位作者 胡有山 廖飞燕 王正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664,共8页
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通过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对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胜利油田滨682井区沙三中、下亚段以近岸水下扇、浊流和半深湖-深湖沉积为主,浊积砂是该层主要的产... 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通过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对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胜利油田滨682井区沙三中、下亚段以近岸水下扇、浊流和半深湖-深湖沉积为主,浊积砂是该层主要的产油砂体。为了分析该地区浊积砂的分布规律,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运用90°相位调整技术和地层切片技术对滨682井区目的层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垂向上,滨682井区沙三下亚段的下部和上部以及沙三中亚段的下部和上部是浊积砂体发育的有利层段;在平面上,沙三下亚段沉积早期浊积砂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南部,面积最大可达1.71 km2;沙三下亚段沉积晚期浊积砂体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都有发育,南部浊积砂体面积较大,可达3.37 km2,东南部和东部浊积砂体面积较小,在1.61 km2左右;沙三中亚段沉积早期浊积砂体发育在研究区东北和东南,面积可达1.90 km2;沙三中亚段沉积晚期浊积砂体发育在研究区西部和东南部,面积都较小,一般为1.15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地层切片 近岸水下扇 浊流
下载PDF
洪浩尔舒特凹陷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星星 朱筱敏 +3 位作者 张明君 潘荣 吴陈冰洁 张久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8-577,共10页
通过对岩芯、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明确了洪浩尔舒特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的沉积序列、展布特征、演化规律及扇体发育的控制因素。本区近岸水下扇可被划分为内扇、中扇及外扇三个亚相,主要发育具块状层理、递变层... 通过对岩芯、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明确了洪浩尔舒特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的沉积序列、展布特征、演化规律及扇体发育的控制因素。本区近岸水下扇可被划分为内扇、中扇及外扇三个亚相,主要发育具块状层理、递变层理的碎屑支撑中、细砾岩,具鲍马序列的浊积岩以及具滑塌构造的滑塌岩,另可见到震积岩。扇体自早白垩世阿尔善组沉积晚期开始发育,至腾一段时期规模达到最大且向北东迁移3.5 km左右;腾二段时期构造活动减弱,湖盆开始萎缩,扇体规模随之缩小,且至腾二段末期扇体逐渐向扇三角洲沉积过渡。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其分布演化规律主要受控于该区多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和潮湿炎热的古气候因素。陡坡带发育的板式边界断层,断面陡峭平直、活动剧烈,为近岸水下扇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沉积特征 控制因素 下白垩统 洪浩尔舒特凹陷
下载PDF
塔南凹陷南屯组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有利含油相带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苗长盛 刘招君 +4 位作者 方石 张革 张君龙 胡菲 孙晓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展布、演化及有利含油相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近岸水下扇可识别出3种亚相、4种微相,不同相带间沉积特征差异显著;近岸水下扇集中发育于凹陷东部控盆断裂的...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展布、演化及有利含油相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近岸水下扇可识别出3种亚相、4种微相,不同相带间沉积特征差异显著;近岸水下扇集中发育于凹陷东部控盆断裂的下降盘,在多期扇体叠置连片下,形成了东南、东北两套扇裙,其展布、演化具有'南北各自连片,扇裙先盛后衰'的特点,但受控盆断裂幕式活动和东南、东北物源供给差异的影响,东南扇群的发展和消亡均略早于东北扇群;中扇辫状沟道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最好,主要发育中低孔储层,但不同位置及埋深储层渗透率差异较大,很难形成大面积连片的优质储层,因此本区近岸水下扇沉积主要发育个体规模相对较小却数量众多的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南凹陷 南屯组 近岸水下扇 沉积特征 展布演化特征 有利含油相带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构造恢复与内幕旋回划分——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浅层近岸扇体实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亮 张营革 +2 位作者 苏朝光 王楠 张秀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17-120,共4页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浅层近岸扇体埋藏浅,储集性能好,勘探的关键问题是准确落实构造形态和识别有利盖层发育位置。本文通过对中浅层近岸扇体进行正演模拟,剖析了速度陷阱产生的原因,理清了地震反射与实际地层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结合...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浅层近岸扇体埋藏浅,储集性能好,勘探的关键问题是准确落实构造形态和识别有利盖层发育位置。本文通过对中浅层近岸扇体进行正演模拟,剖析了速度陷阱产生的原因,理清了地震反射与实际地层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结合构造变速成图技术,完成了砂砾岩体构造的恢复;采用井震时频分析精细划分扇体内幕旋回,进一步明确了有利盖层的层序特征。应用此方法的结果表明:变速成图后构造圈闭更加落实,井震时频分析技术可有效指导砂砾岩体内幕旋回的划分,确定有利盖层发育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释 近岸扇体 时频分析 变速成图 正演模型 砂砾岩储层
下载PDF
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鑫 张金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38,共6页
砂砾岩扇体是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最重要的沉积体系,形成于坡度陡、物源近、构造活动强烈的深湖环境。根据岩心观察并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识别出了近岸水下扇及与之相关的重力流水道和滑塌浊积扇沉积。近岸水下扇多夹于暗色泥岩之中,... 砂砾岩扇体是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最重要的沉积体系,形成于坡度陡、物源近、构造活动强烈的深湖环境。根据岩心观察并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识别出了近岸水下扇及与之相关的重力流水道和滑塌浊积扇沉积。近岸水下扇多夹于暗色泥岩之中,垂向上具有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特征,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陈南断层东段下降盘,根部紧贴基岩断面。重力流水道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夹砾岩和砾状砂岩,反映了块体搬运的特征,垂向上缺乏浊积扇的扇相层序。滑塌浊积砂体具线状物源,缺乏主水道,岩性较细,部分砂层发育典型的鲍马层序。各沉积体系的形成受构造特征、古地貌和物源区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断裂活动十分活跃,是该区复合沉积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坨地区 近岸水下扇 重力流水道 滑塌浊积扇 沉积模式 复合沉积体系
下载PDF
义东地区陡岸扇体沉积特征及相模式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善文 王永诗 纪友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1-45,共5页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义东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陡岸碎屑岩沉积体系的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出近岸水下扇、深水湖底扇两种类型,描述了每种扇体的微相特征和砂体展布特征。结合沉积背景和边界断层活动特征,总结了陡岸...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义东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陡岸碎屑岩沉积体系的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出近岸水下扇、深水湖底扇两种类型,描述了每种扇体的微相特征和砂体展布特征。结合沉积背景和边界断层活动特征,总结了陡岸沉积扇体的两种沉积相模式。认为:该区沙三段沉积期徒岸断层的活动,为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湖底扇的沉积提供了地形和物源条件。两种扇体形成机制不同,沉积规模和砂作展布规律不同,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构造断裂活动控制着两种扇你沉积模式和砂体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相 水下扇 油田 济阳坳陷
下载PDF
高邮凹陷深凹带南部戴南组沉积演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伊伟 王伟锋 辛也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2期13-16,64,共5页
通过对岩心分析和录井资料分析得出,研究区戴一段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戴二段发育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同时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对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得出戴一段期间近岸水下扇的前积能力逐... 通过对岩心分析和录井资料分析得出,研究区戴一段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戴二段发育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同时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对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得出戴一段期间近岸水下扇的前积能力逐渐增强,沉积粒度逐渐变粗;戴二段期间扇三角洲长轴逐渐向西偏移。在此基础之上对有利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认为邵11井以东和真81井西南的地区以及真63井与曹62井附近地区为有利砂体较集中发育区,可作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凹带 戴南组 沉积演化 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 高邮凹陷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段Es_4近岸水下扇有效储层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康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段胜坨地区Es4为例,探讨了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通过井震结合来研究该区砂砾岩扇体扇根宽度与基岩面坡角和储层埋深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现随着埋深的增加和基岩面坡角变陡,扇根... 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段胜坨地区Es4为例,探讨了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通过井震结合来研究该区砂砾岩扇体扇根宽度与基岩面坡角和储层埋深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现随着埋深的增加和基岩面坡角变陡,扇根变宽;并根据砂砾岩扇体扇中和扇根地震反射特征的差异,在平面上确定储层根部的发育边界,结果表明沙四段砂砾岩扇体扇根宽度范围在200~750 m。根据该区的岩性电性解释模板及孔隙度、渗透率正逆累积曲线来确定该区有效储层的岩性和电性标准,最终通过多重因素刻画砂砾岩扇体有效储层的发育区和发育规模,发现该区有效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砂砾岩扇体的埋深和沉积相带,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砂砾岩扇体 近岸水下扇 有效储层 储层评价
下载PDF
利津油田砂砾岩扇体发育特征及储层评价 被引量:20
10
作者 亓雪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0-414,共5页
沙四上—沙三下亚段近岸水下扇是利津油田目前主要的勘探目标。本文针对扇体发育控制因素、储层分布规律进行的研究表明,扇体展布范围受湖盆演化、古地貌特点及边界断裂类型控制;结合各类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扇体储层微观特征及其成岩演化... 沙四上—沙三下亚段近岸水下扇是利津油田目前主要的勘探目标。本文针对扇体发育控制因素、储层分布规律进行的研究表明,扇体展布范围受湖盆演化、古地貌特点及边界断裂类型控制;结合各类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扇体储层微观特征及其成岩演化,确定其处于晚成岩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及溶蚀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岩石的结构、泥质杂基含量和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储层评价 成岩作用 盆地演化 东营凹陷 陡坡带
下载PDF
胡力海洼陷九佛堂组上段沉积相特征
11
作者 许晓宏 戴立飞 姚意迅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5期5-8,4,共4页
胡力海洼陷白垩系断陷层九佛堂组是该地区基底大断裂剧烈活动时期沉积的主要含油气层段,相对而言,九佛堂组上段综合条件更好。为明确该层段含油气前景,通过野外仔细观察、测量,结合对测井、录井、岩心、地震剖面等资料的系统研究,对胡... 胡力海洼陷白垩系断陷层九佛堂组是该地区基底大断裂剧烈活动时期沉积的主要含油气层段,相对而言,九佛堂组上段综合条件更好。为明确该层段含油气前景,通过野外仔细观察、测量,结合对测井、录井、岩心、地震剖面等资料的系统研究,对胡力海洼陷九佛堂组上段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九佛堂组上段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泊3种主要的沉积类型,其中东部缓坡发育扇三角洲,西部陡坡发育近岸水下扇,湖泊分布于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周边及深洼带中央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力海洼陷 九佛堂组上段 扇三角洲相 近岸水下扇相
下载PDF
近岸水下扇沉积样式及地震响应特征新认识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蕾 韩宏伟 于景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1158,I0013,共9页
东营凹陷近岸水下扇内幕地震反射特征复杂,圈闭识别困难;并且对地层产状认识不足,导致油藏油水关系出现矛盾。为此,依据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分析近岸水下扇沉积样式,并通过三维正演模拟明确其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多物源近岸水下扇可以... 东营凹陷近岸水下扇内幕地震反射特征复杂,圈闭识别困难;并且对地层产状认识不足,导致油藏油水关系出现矛盾。为此,依据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分析近岸水下扇沉积样式,并通过三维正演模拟明确其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多物源近岸水下扇可以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端、扇间4种亚相,内幕存在有规律的微相变化,导致4种亚相存在不同类型的构造及岩性圈闭。不同相带的圈闭具有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因此,建立了沿相带变化的地震响应特征量板以指导不同类型圈闭的识别。此外,正演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扇体高速陷阱导致时间域地震资料中扇根出现上拉现象,地层真实产状存在回倾。该观点能合理解释油藏油水关系,为同类型近岸水下扇油气藏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沉积样式 三维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特征 高速陷阱
下载PDF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储层的地震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建生 邓传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3,共4页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纵向上的期次叠加和横向上的频繁摆动迁移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准确地预测扇中发育区和有利含油气区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根据研究区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特点和实钻情况,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相方法预...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纵向上的期次叠加和横向上的频繁摆动迁移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准确地预测扇中发育区和有利含油气区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根据研究区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特点和实钻情况,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相方法预测近岸水下扇体的发育规模和期次。利用三维可视化、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落实了近岸水下扇体扇中亚相发育区。基于扇中亚相发育区预测结果,结合属性叠加方法,预测了宁晋断裂陡坡带2号近岸水下扇体的扇中亚相发育区和含油气有利区域。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探井Gy33井,钻探结果表明该井产油为23.36 t/d,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近岸水下扇 属性叠加 地震预测 扇中亚相
下载PDF
近岸水下扇的重力流砂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鲁克沁油田东区梧桐沟组3油组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昊 宋爽 +1 位作者 杨少春 宋维琪 《河南科学》 2018年第10期1599-1606,共8页
通过岩性、岩石颜色、搬运机制等典型特征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并总结出粗粒沉积物会"瀑布状"平铺散开使水道微相具有垂物源方向宽的特点以及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的主要水动力搬运机制分别为重力流和... 通过岩性、岩石颜色、搬运机制等典型特征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并总结出粗粒沉积物会"瀑布状"平铺散开使水道微相具有垂物源方向宽的特点以及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的主要水动力搬运机制分别为重力流和牵引流的主要不同.充分利用岩心、测井、粒度、薄片分析等方法明确目的层砂岩主要属水道、水道间微相,为重力流成因,砂岩均在鲍马序列内部,并分析了重力流砂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认为影响砂岩厚度的主要因素为沉积物的总量和其中砾石颗粒的含量.结合重力流砂岩成因的分析结论和研究区沉积体系特点,认为平面上单层砂岩难以大面积发育,但多层砂岩平面上可较大面积"筛状"分布.以井资料标定,利用地震属性聚类平面图识别出砂岩、砾岩的平面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宽水道 重力流 砂岩
下载PDF
关家堡滩海区近岸水下扇体研究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廷辉 梁惠兰 +4 位作者 胡永军 常德双 孔凡东 姚以泰 赵春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1-564,共4页
关家堡滩海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向埕宁隆起过渡的斜坡区,沙河街组为该区主要勘探层系之一。沙河街组主要为湖盆边缘相沉积,近岸水下扇发育。该区沙河阶组沉积体系以海岸线为界分为:东部海域为长石及火成岩颗粒含量高的水下扇体沉积... 关家堡滩海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向埕宁隆起过渡的斜坡区,沙河街组为该区主要勘探层系之一。沙河街组主要为湖盆边缘相沉积,近岸水下扇发育。该区沙河阶组沉积体系以海岸线为界分为:东部海域为长石及火成岩颗粒含量高的水下扇体沉积;西部陆地为碳酸盐岩颗粒含量高的水下扇体沉积。东部扇体储层物性好,西部扇体储层物性差。本文通过地震相识别、地震属性预测、测井约束反演、微相分析、分频解释等手段精细刻画了扇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结合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该区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的条件,储层的分布对油气富集具明显控制作用,沿形成扇体的主水道应成为扩展勘探领域的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地震属性 近岸水下扇 水下扇体 勘探意义 滩海区 岩性油气藏 沉积体系 沙河街组 储层物性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段下亚段沉积相识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志全 《河南石油》 CAS 2003年第4期22-25,6,共4页
利用钻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的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研究,识别出了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相、湖泊相和盐湖相等5种相类型,其中研究区南部以扇三角洲相为特征,北部边缘发育近岸水... 利用钻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的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研究,识别出了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相、湖泊相和盐湖相等5种相类型,其中研究区南部以扇三角洲相为特征,北部边缘发育近岸水下扇相,东部和西部均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中部发育湖泊相和盐湖相沉积,为该亚段油藏开发地质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相 网状河 近岸环境 水下扇 沙河街组
下载PDF
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南屯组沉积相及展布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林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6期13-17,3-4,共5页
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K1n)沉积类型、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n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和湖泊等3种沉积体系。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凹陷东部控盆断裂的下降盘一侧,在盆地东南、东北部形成... 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K1n)沉积类型、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n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和湖泊等3种沉积体系。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凹陷东部控盆断裂的下降盘一侧,在盆地东南、东北部形成了2套规模较大、相对独立的朵状扇体,而在中央断裂低洼处发育远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由于控盆断裂活动的差异,影响了东南、东北物源供给的速度,导致东南部扇体发展和消失速度均略早于东北部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南凹陷 南屯组 近岸水下扇 远岸水下扇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兴西洼陷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的识别 被引量:4
18
作者 喻林 杜英杰 +5 位作者 向晟 陈红 朱晓曦 谢亮 朱虹 刘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88-91,163+170-171,共4页
兴西洼陷是一个位于辽西凹陷中段的狭长沉积构造,以往大多认为该区沙四段地层不发育,从而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深化。本文通过对兴西洼陷的地震层位进行对比,落实了该区的最有利储层———沙四段。综合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特点,认为... 兴西洼陷是一个位于辽西凹陷中段的狭长沉积构造,以往大多认为该区沙四段地层不发育,从而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深化。本文通过对兴西洼陷的地震层位进行对比,落实了该区的最有利储层———沙四段。综合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特点,认为该区存在东部陡坡带控制下的近岸沉积扇体;运用多种物探技术手段预测和刻画了一系列近岸水下扇储集体。部署在该区的兴西2井成功揭示了沙四段近岸沉积扇体的存在,并喜获工业油流,打开了该区的油气勘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储层预测 沙四段 兴西洼陷
下载PDF
Seismic sedimentology of conglomeratic sandbodies in lower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Palaeogene) in Shengtuo area, East China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勇 张金亮 +2 位作者 李存磊 孟宁宁 李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630-4639,共10页
The sand-conglomerate fans are the major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lower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Shengtuo area, which formed in the deep lacustrine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steep slope gradient, ne... The sand-conglomerate fans are the major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lower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Shengtuo area, which formed in the deep lacustrine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steep slope gradient, near sources and intensive tectonic activity. This work was focused on the sedimentary feature of the glutenite segment to conduct the seismic sedimentology research. The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and its relative gravity channel and slump turbidite fan depositions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cores combining with the numerous data of seismic and logging. Then, the depositional model was built depending on the analysis of palaeogeomorphology. The seismic attribute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hydrocarbon but relative independent were chosen to conduct the analysis, the reservoir area of the glutenite segment was found performing a distribution where the amplitude value is relatively higher, and finally the RMS amplitude attribute was chosen to conduct the attribute predic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 wa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t last, the sparse spike inversion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acou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and the inversion result can distinguish glutenite reservoir which is greater than 5 m. This method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s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favorable reservoir s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地震属性 胜坨地区 沙河街组 沉积学 中国东部 古近纪 反演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