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结局研究
1
作者
曹舒婉
李跃忠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商人,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凌濛初便在“三言”“二拍”的诸多篇目中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商人形象。就这些商人的结局来看,可分为喜剧结局和悲剧结局,其中喜...
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商人,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凌濛初便在“三言”“二拍”的诸多篇目中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商人形象。就这些商人的结局来看,可分为喜剧结局和悲剧结局,其中喜剧结局又有大团圆结局和其他喜剧结局,悲剧结局有死亡结局和其他悲剧结局。这些结局揭示了明代社会商人地位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及个性解放后物欲的膨胀,并折射了冯、凌二人“导愚适俗”的创作意图,凸显出独特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结局类型
商人地位
价值取向
导愚劝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晋察冀文艺实践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地性的生成
2
作者
高露洋
梁晓晓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2-38,共7页
关于解放区文艺的一体化表述遮蔽了晋察冀文艺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晋察冀文艺的文学史价值。事实上“延安-晋察冀”之间存在丰富的互动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晋察冀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创作与抗战具体任务结合,使文艺既满足群众审美需...
关于解放区文艺的一体化表述遮蔽了晋察冀文艺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晋察冀文艺的文学史价值。事实上“延安-晋察冀”之间存在丰富的互动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晋察冀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创作与抗战具体任务结合,使文艺既满足群众审美需求,又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形成了不同于延安的文艺生态,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和路径参考;落实《讲话》的过程中,晋察冀文艺作为对《讲话》的地方回应,起到示范作用,证明了《讲话》的正确性与普适性;而随着《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讲话》前晋察冀文艺践行文艺大众化的独特价值被削弱了。因此,为避免对解放区文艺的同质化解读,有必要还原晋察冀文艺的主体性,探究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文艺
《讲话》
晋察冀文艺
地方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建构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4
3
作者
牟成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0-35,共6页
当下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民应该具有怎样的主体性,如何来建构这些主体性将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性
政策供给
农民解放
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研究
4
作者
杨宝康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紧扣时代脉搏,感情真挚,语言流畅,雄浑豪放。民族解放意识是彭桂萼诗歌的思想特质与审美意识的灵魂;地方特色与边疆民众的觉醒是彭桂萼诗歌的价值取向原则;服务抗战的诗歌大众化探索则有力推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紧扣时代脉搏,感情真挚,语言流畅,雄浑豪放。民族解放意识是彭桂萼诗歌的思想特质与审美意识的灵魂;地方特色与边疆民众的觉醒是彭桂萼诗歌的价值取向原则;服务抗战的诗歌大众化探索则有力推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炽热的爱国情感使彭桂萼的抗战诗歌保持了澎湃的热情与飞翔的想象力,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与独具魅力的地方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桂萼
抗战诗歌
民族解放意识
边疆民众觉醒
诗歌大众化
诗歌
审美意识
价值取向
地方特色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民文艺中的婚姻家庭叙事与妇女解放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2
5
作者
贺桂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1,共17页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刘巧儿、王秀鸾形象在婚姻、家庭场域中的叙事,尝试对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提出更具历史性的理论思考。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讨论对象为出现在1943-1949年并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叙事...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刘巧儿、王秀鸾形象在婚姻、家庭场域中的叙事,尝试对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提出更具历史性的理论思考。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讨论对象为出现在1943-1949年并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叙事文本及其文体上的大众化特点。其中有关人民与革命主体的叙事,大多呈现为女性的面孔,这也显示出人民政治与妇女解放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与刘巧儿相关的四个叙事文本讨论婚姻自主权和农村女性的主体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刘巧儿叙事文本中存在的六种婚姻形态,进而通过与《小二黑结婚》的对照,分析这些婚姻故事与现代爱情话语的差别,由此讨论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的法律条文修改如何能切实保护农村青年的自主权利,最后对四个叙事文本如何渐次加强刘巧儿主体性叙事做出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解放区四大歌剧”之一的《王秀鸾》来讨论农村女性的当家权问题。首先分析这部歌剧如何在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格局中讲述女性的“当家权”,这种权利的获得如何与女性参与社会化生产密切相关,然后通过与赵树理的《传家宝》《孟祥英翻身》等小说的对照,分析这种当家权的限度。第四部分提出对中国妇女解放历史经验进行重新理论化的三个相关议题,即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与西方当代女权/女性主义理论的差异性与综合性、从多重交互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性别制度中讨论女性群体的独特性、重新理解人民政治实践从内部改造婚姻家庭制度的妇女解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艺
刘巧儿
王秀鸾
婚姻
家庭
妇女解放
原文传递
题名
“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结局研究
1
作者
曹舒婉
李跃忠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文摘
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商人,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凌濛初便在“三言”“二拍”的诸多篇目中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商人形象。就这些商人的结局来看,可分为喜剧结局和悲剧结局,其中喜剧结局又有大团圆结局和其他喜剧结局,悲剧结局有死亡结局和其他悲剧结局。这些结局揭示了明代社会商人地位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及个性解放后物欲的膨胀,并折射了冯、凌二人“导愚适俗”的创作意图,凸显出独特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三言“”二拍”
结局类型
商人地位
价值取向
导愚劝善
Keywords
“San Yan”and“
er
Pai”
type of outcome
m
er
chant status
value orientation
individual
liberation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晋察冀文艺实践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地性的生成
2
作者
高露洋
梁晓晓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2-38,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20303109)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关于解放区文艺的一体化表述遮蔽了晋察冀文艺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晋察冀文艺的文学史价值。事实上“延安-晋察冀”之间存在丰富的互动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晋察冀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创作与抗战具体任务结合,使文艺既满足群众审美需求,又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形成了不同于延安的文艺生态,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和路径参考;落实《讲话》的过程中,晋察冀文艺作为对《讲话》的地方回应,起到示范作用,证明了《讲话》的正确性与普适性;而随着《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讲话》前晋察冀文艺践行文艺大众化的独特价值被削弱了。因此,为避免对解放区文艺的同质化解读,有必要还原晋察冀文艺的主体性,探究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
关键词
解放区文艺
《讲话》
晋察冀文艺
地方路径
Keywords
lit
er
ature in
liber
ated Area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Art and Lit
er
ature
Shanxi-Chaha′
er
-Hebei Lit
er
ature
local path
分类号
I209.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建构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4
3
作者
牟成文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0-3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编号:12AZD032)
文摘
当下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民应该具有怎样的主体性,如何来建构这些主体性将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性
政策供给
农民解放
建构
Key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farm
ers
' subjectivity
policy supply
farm- ers liberation
construction
分类号
D42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研究
4
作者
杨宝康
机构
临沧教育学院科研处
出处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文摘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紧扣时代脉搏,感情真挚,语言流畅,雄浑豪放。民族解放意识是彭桂萼诗歌的思想特质与审美意识的灵魂;地方特色与边疆民众的觉醒是彭桂萼诗歌的价值取向原则;服务抗战的诗歌大众化探索则有力推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炽热的爱国情感使彭桂萼的抗战诗歌保持了澎湃的热情与飞翔的想象力,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与独具魅力的地方色彩。
关键词
彭桂萼
抗战诗歌
民族解放意识
边疆民众觉醒
诗歌大众化
诗歌
审美意识
价值取向
地方特色
现实主义
Keywords
Peng Gui-
er
's
Anti-Japanese War
National
liberation
Consciousness
Awakethe Fronti
er
Town
Popular Poems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民文艺中的婚姻家庭叙事与妇女解放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2
5
作者
贺桂梅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1,共1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刘巧儿、王秀鸾形象在婚姻、家庭场域中的叙事,尝试对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提出更具历史性的理论思考。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讨论对象为出现在1943-1949年并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叙事文本及其文体上的大众化特点。其中有关人民与革命主体的叙事,大多呈现为女性的面孔,这也显示出人民政治与妇女解放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与刘巧儿相关的四个叙事文本讨论婚姻自主权和农村女性的主体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刘巧儿叙事文本中存在的六种婚姻形态,进而通过与《小二黑结婚》的对照,分析这些婚姻故事与现代爱情话语的差别,由此讨论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的法律条文修改如何能切实保护农村青年的自主权利,最后对四个叙事文本如何渐次加强刘巧儿主体性叙事做出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解放区四大歌剧”之一的《王秀鸾》来讨论农村女性的当家权问题。首先分析这部歌剧如何在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格局中讲述女性的“当家权”,这种权利的获得如何与女性参与社会化生产密切相关,然后通过与赵树理的《传家宝》《孟祥英翻身》等小说的对照,分析这种当家权的限度。第四部分提出对中国妇女解放历史经验进行重新理论化的三个相关议题,即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与西方当代女权/女性主义理论的差异性与综合性、从多重交互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性别制度中讨论女性群体的独特性、重新理解人民政治实践从内部改造婚姻家庭制度的妇女解放路径。
关键词
人民文艺
刘巧儿
王秀鸾
婚姻
家庭
妇女解放
Keywords
People's Lit
er
ature
Liu Qiao-
er
Wang Xiuluan
marriage
family
Women's
liberation
Movevement
分类号
D44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结局研究
曹舒婉
李跃忠
《昌吉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晋察冀文艺实践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地性的生成
高露洋
梁晓晓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建构的几点思考
牟成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研究
杨宝康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人民文艺中的婚姻家庭叙事与妇女解放的历史经验
贺桂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