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村信息贫困的农民信息购买力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贵珍 王栓军 李亚青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366,共3页
为了解决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的信息贫困问题,从农民信息需求层面,探讨造成农村信息贫困的原因,以期为农村信息贫困的解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利用ELES模型建立农民信息购买力... 为了解决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的信息贫困问题,从农民信息需求层面,探讨造成农村信息贫困的原因,以期为农村信息贫困的解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利用ELES模型建立农民信息购买力的数量模型,分析农民的信息购买力。结果显示:在现有消费结构下,6.24%的农户无信息购买能力,约20%的农户信息购买能力不足。由此,农民信息购买力不足是农村信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农民信息购买力是破解农村信息贫困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信息贫困 农民 信息购买力 ELEs模型
下载PDF
1927—1937年间中国火柴工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7,共6页
1927年至1937年间的中国火柴工业发展状况,从一个行业的角度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特点提供了一些值得注意之处。民族工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意愿、国民政府努力提高关税税率,使中国火柴工业取得了抗御洋货倾销、扩充国货生存空... 1927年至1937年间的中国火柴工业发展状况,从一个行业的角度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特点提供了一些值得注意之处。民族工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意愿、国民政府努力提高关税税率,使中国火柴工业取得了抗御洋货倾销、扩充国货生存空间的可喜成绩。但中国近代社会内部的痼疾———农村经济落后导致的农民生活水平低下、购买力薄弱,从根本上制约了民族火柴工业的发展。市场狭小下的白热化竞争,使年轻的中国火柴工业很早就自动走上了行业“统制”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7—1937年 中国火柴工业 农村购买力 火柴统制 中国近代社会 火柴工业 工业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 民族工业 近代工业
下载PDF
从农村固定观察点看贵州农户家庭购买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筑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0-47,共8页
文章以1999—2008年贵州1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800跟踪观察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对贵州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购买力、生产与生活劳动购买力、家庭经营用生产资料购买力、房屋建设购买力、现金性生活消费购买力等生产、生活两方面的... 文章以1999—2008年贵州1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800跟踪观察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对贵州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购买力、生产与生活劳动购买力、家庭经营用生产资料购买力、房屋建设购买力、现金性生活消费购买力等生产、生活两方面的购买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这些年来贵州农户对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市场化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农户家庭 购买力
下载PDF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对策刍议 被引量:2
4
作者 梅少粉 张英魁 《行政与法》 2010年第7期57-59,共3页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一大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为保证新农保制度科学有效的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充分考虑农民享受新农保金额的实际购买力,建立动态的新农保标准计算体系;健...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一大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为保证新农保制度科学有效的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充分考虑农民享受新农保金额的实际购买力,建立动态的新农保标准计算体系;健全新农保基金的社会监督机制,以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关注投保期内农民境况的变化,完善未达到最低参保时限要求的农民参保金过户与返还制度;探索最需要新农保却无力参保问题的解决途径,确保新农保政策涵盖最需要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民 实际购买力 社会监督机制
下载PDF
价格认知对不同类型农民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基于辽宁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5
作者 李宝库 高玉平 吴正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218-222,255,共6页
将农民分为远离城市的全职农民、靠近城市的兼职农民和在城市生存的农民3类。在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价格认知、过去的购买行为2个变量,从心理认知层面对不同类型农民价格认知如何影响购买意愿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 将农民分为远离城市的全职农民、靠近城市的兼职农民和在城市生存的农民3类。在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价格认知、过去的购买行为2个变量,从心理认知层面对不同类型农民价格认知如何影响购买意愿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个体态度、过去的购买行为对购买意愿均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且在3类农民中,过去的购买行为影响最大,主观规范和个体态度的影响存在差异。2主观规范还通过个体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3远离城市的农民的价格认知通过个体态度间接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靠近城市的兼职农民的价格认知主要通过主观规范间接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在城市生存的农民的价格认知通过个体态度和主观规范间接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行为模型 价格认知 过去的购买行为 购买意愿 农民
下载PDF
基于渠道权力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焕勇 浦徐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8-183,共6页
本文基于Hotelling模型,分别构建了单一"农超对接"和多渠道并存这两种不同流通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中合作社、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行为,探讨了合作社利用农贸市场来缓解超市渠道压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策略。研究发现当超市在... 本文基于Hotelling模型,分别构建了单一"农超对接"和多渠道并存这两种不同流通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中合作社、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行为,探讨了合作社利用农贸市场来缓解超市渠道压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策略。研究发现当超市在渠道中具有的谈判权力较大时,合作社将更偏好于采用多渠道并存的流通模式;反之,则采用单一"农超对接"的流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农超对接 渠道权力 HOTELLING模型
下载PDF
对人民币汇率分析和预测
7
作者 张锴 吴骏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世界各国发展数据,通过对世界各国偏差系数分析.指出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是计划经济的产物。1994年以后的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价值规律所决定的。并认为稳中有升将是人民币的长期趋势,最后建立了一个...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世界各国发展数据,通过对世界各国偏差系数分析.指出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是计划经济的产物。1994年以后的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价值规律所决定的。并认为稳中有升将是人民币的长期趋势,最后建立了一个人民币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购买力平价 偏差系数
下载PDF
权利不对等条件下的“农超对接”收益分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洁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102,共10页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创新模式之一。当前关于“农超对接”模式研究主要基于合作成员权利对等的假设,但现实成员因拥有资源或所处地位不同,权利不对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从合作成员的参与贡献度和联盟结构地位差异两个角度研...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创新模式之一。当前关于“农超对接”模式研究主要基于合作成员权利对等的假设,但现实成员因拥有资源或所处地位不同,权利不对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从合作成员的参与贡献度和联盟结构地位差异两个角度研究“农超对接”中的权利不对等情形,并通过考虑权重权利指数的修正Shapley值和限制结盟结构的Average Tree Solution(A-T解)给出权利不对等下的相应收益分配策略。研究表明,“农超对接”中各参与成员的获利能力不仅取决于它对合作收益的边际贡献程度,同时也取决于成员所在合作联盟结构及其所处的具体位置。此研究可解释现实“农超对接”合作收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也为深入探讨农产品流通中参与成员综合地位差异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超对接 收益分配 权利不对等 限制结盟 合作博弈
原文传递
性别失衡、社会地位寻求与农户置业 被引量:5
9
作者 魏世勇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113,共9页
性别失衡加剧了男孩家庭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寻求高的社会地位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家庭可以通过购房置业、创业、投资教育等不同路径来寻求社会地位,最终的选择取决于不同路径之间的权衡。本文使用CHNS数据研究发现,农户是否置业及置业... 性别失衡加剧了男孩家庭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寻求高的社会地位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家庭可以通过购房置业、创业、投资教育等不同路径来寻求社会地位,最终的选择取决于不同路径之间的权衡。本文使用CHNS数据研究发现,农户是否置业及置业价值都不取决于家庭中是否有未婚的男孩,而是取决于家庭收入。即使在控制了不同地区婚姻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有男孩的农户会更多地投资于创业,因此创业作为一种社会地位寻求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置业。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基于有男孩和没男孩农户之间的行为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信贷、税收等政策,可以激发更多的创业活动和优化人力资本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失衡 社会地位寻求 农户置业
原文传递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经济危机再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清宏 《军事历史研究》 2016年第2期64-78,共15页
20世纪3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学界对这次经济危机是否存在及产生的原因,仍存在诸多争论。在这些争论中,似乎最为可靠的论据就是统计数据。然而,有些统计数据只是说明"统计真实"而不能说明"... 20世纪3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学界对这次经济危机是否存在及产生的原因,仍存在诸多争论。在这些争论中,似乎最为可靠的论据就是统计数据。然而,有些统计数据只是说明"统计真实"而不能说明"历史真实"。如果仔细考察这些统计数据背后的历史信息,我们将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本文即着重考察这些统计数据背后的"历史真实",从而证明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经济危机的史实存在,危机的原因则是国际物价结构性下跌经过银汇率传导造成中国消费品工业短暂兴盛,农产品价格下降,由此农村购买力丧失,工业品市场萎缩,工业企业陷入危机,无力清偿贷款,金融业最终也被拖入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 经济危机 农民购买力 银行贷款 消费品工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