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n Urumqi-Changji Economic Zone,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LI Jiang-n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7期30-34,38,共6页
A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with farmland protection as the target layer,farmland quantity,farmland quality andfarm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criterion layer.And the index layer inclu... A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with farmland protection as the target layer,farmland quantity,farmland quality andfarm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criterion layer.And the index layer includes the quantity change of farmland,per capita farmland area,multiple cropping index,total grain yield,unit grain yield,per capita grain security coefficient,and unit machinery dynamical input.Both expert eval-uation method and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index.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farmland area,grain yiel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rumqi-Changji Economic Zone in the years 1996-2007,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intensive farmland use inUrumqi-Changji Economic Zone is established after data standardization.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farmland protection policy is ana-lyzed by integrating the farmland quantity,farmland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sult shows that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farmland pro-tection shows an upward trend in general in Urumqi-Changji Economic Zone in the years 1996-2007,with a fluctuation in the years 2000-2003and a stable rising phase from 2004 till now.The maximum value is 0.779 in the year 2007;the minimum value is 0.242 in the year 1996;and themean value in the years 1996-2007 is 0.454.Farmland protection at first strictly controls the farmland quantity,then pays attention to farmlandquality,and finally focuses o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farm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protecti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Urumqi-Changji Economic Zone China
下载PDF
Control Effect of Triptolide on Farmland Rats in Sanya City
2
作者 Wang Shuo Yuan Weifang +3 位作者 Chen Chuanfeng Li Zuli Deng Dezhi Luo Hongwe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7年第1期30-33,共4页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deratization and anti fertility effect of triptolide on farmland rats in Sanya City. [ Method] Autumn and spring contro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Potianyang and Miaolinyang, ...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deratization and anti fertility effect of triptolide on farmland rats in Sanya City. [ Method] Autumn and spring contro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Potianyang and Miaolinyang, respectively. [ Result] The rat density in autumn control area decreased from 28.57% ( out break) to 2.86%, 3.81% and 6.80% at 11,41 and 70 d after triptolid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 rat density in spring control area was lower at 19 and 47 d post treatment, and the correction deratization effect was 99.48% -99.88%. The testicular descent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of triptolide. [Conclusion] Triptolide was safe in application, and is hence recommended for large scale extension in the farmland in Sanya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TOLIDE farmland rats Application effect Sanya
下载PDF
Analysis of Hidden Danger in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during Farmland Transfer——An Evaluation of Rights Safeguarding Effect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 Shu-han WU Xiu-mi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8期61-64,共4页
Taking Shuangliu County,Chengdu City,China as an examp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is established contract from three aspects of basic information,transfer agreemen... Taking Shuangliu County,Chengdu City,China as an examp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is established contract from three aspects of basic information,transfer agreement and legal safeguards in the contracts.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data,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is determined by both entropy weight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 in the flat dam,high hill and low hill in Shuangliu County,Chengdu,China.Result shows that the transfer agreement of farmland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contract greatly affect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five indice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ignature of contract,pricing for payment,time limit for farmland transfer,transfer mode of farmland,and use range of farmland transfer.During the farmland transfer in reality,there are three hidden dangers in farmer's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which are the ill-formed transfer behavior,the relatively low income of farmers from farmland transfer,and the quality decline of farmland and difficult full reclamation in transfer period.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 and investigation data,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rights protection effe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con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transfer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Rights safeguarding effect AHP China
下载PDF
香樟凋落物对杂草萌发与生长的化感作用
4
作者 刘巧丽 陈彩慧 +4 位作者 钟永达 余发新 刘腾云 肖亮 吴照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目的】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之一,化学除草剂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化感作用防治杂草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方法】研究采用培养实验,探究添加不同量(质量分数3%、6%、9%、12%)的香樟含油叶粉和脱油叶粉对田园土种... 【目的】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之一,化学除草剂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化感作用防治杂草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方法】研究采用培养实验,探究添加不同量(质量分数3%、6%、9%、12%)的香樟含油叶粉和脱油叶粉对田园土种子库杂草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1)两种叶粉均能显著抑制杂草的萌发与生长,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且能延迟除稗草外其他禾本科杂草的萌发时间8 d以上。(2)根据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当添加量≤6%时,香樟脱油叶粉对杂草的抑制效果要强于含油叶粉;添加量≥9%时,香樟含油叶粉的抑制效果要强于脱油叶粉。施加同一叶粉时,综合化感效应指数随叶粉量的增加而增强。(3)两种叶粉均能显著提升土壤的肥力,增加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速效钾含量与杂草的萌发、生长之间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两种香樟叶粉均可以抑制土壤种子库杂草萌发和生长,且当浓度≤6%时,脱油叶粉的效果更佳;当浓度≥9%时,含油叶粉抑草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凋落叶 杂草 土壤肥力 化感效应
下载PDF
外出务工、家庭汇款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基于流失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分析
5
作者 张禹书 张应良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5,共18页
本文借助家庭内部分工理论构建外出务工影响耕地撂荒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外出务工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流失效应造成农户耕地生产有效劳动力投入... 本文借助家庭内部分工理论构建外出务工影响耕地撂荒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外出务工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流失效应造成农户耕地生产有效劳动力投入不足,引致耕地撂荒行为的发生。同时,农户外出务工在非农部门获取超额的劳动回报,由此产生的收入效应并不会正向作用于农业生产性投资,实际导致了耕地保障功能的削弱,反而加剧了耕地撂荒。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外出务工主要是通过增加家庭汇款影响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户家庭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耕地撂荒行为的发生;外出务工对具有社会保障的农户家庭耕地撂荒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在保证农户拥有长期稳定的外出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要有效引导土地流转和托管,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缓解耕地撂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务工 耕地撂荒 流失效应 收入效应 家庭汇款
下载PDF
酞酸酯在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和毒性效应
6
作者 朱正意 薛永 +4 位作者 宋科 孙雅菲 孙丽娟 杨湜烟 秦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4-864,共11页
酞酸酯又称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环境激素类有机污染物,作为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橡胶和树脂制品中。随着生产和使用量的大幅增加,PAEs已成为我国农田土壤中残留最多且关注度最高的有机污染物,对农业生... 酞酸酯又称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环境激素类有机污染物,作为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橡胶和树脂制品中。随着生产和使用量的大幅增加,PAEs已成为我国农田土壤中残留最多且关注度最高的有机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根据现有研究,在系统梳理我国农田土壤中PAEs的主要来源与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综述了PAEs在农田土壤中的吸附、生物降解、迁移和挥发等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分别评述了PAEs对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农作物)和人体的毒性效应。农膜覆盖及其残留物是引起我国农田土壤PAEs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约58.5%的PAEs主要分布在农田土壤表层0~20 cm处,并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lg K_(ow))大、脂溶性强的PAEs主要吸附在土壤表层,而lg K_(ow)小、水溶性高的PAEs具有极高的迁移潜力;有机质是阻滞PAEs向下迁移的主要原因;微生物降解是去除农田土壤中PAEs的主要途径,受化合物结构和土壤特性的影响。高浓度PAEs的短期暴露会对土壤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生化毒性乃至遗传毒性影响,最终可通过饮食摄入危害人体(特别是儿童)健康。目前有关农田土壤PAEs的研究仍局限于土壤污染分布和赋存特征的调查性研究,今后可在真实土壤环境中PAEs迁移转化过程、联合毒性效应以及代谢产物的行为和毒性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期为农田土壤环境中PAEs控制标准制定和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酸酯(PAEs) 农田土壤 迁移 转化 毒性效应
下载PDF
农田土壤有效态镉的分析方法筛选与优化
7
作者 苏丹 谭福民 +1 位作者 王晟 张乃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4,共9页
【目的】准确测定污染农田土壤中镉(cadmium,Cd)的有效态含量,并高效预测农作物可食部分的Cd含量。【方法】基于原始碳酸氢铵—二乙三胺五乙酸(ammonium bicarbonate-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AB-DTPA)浸提法,运用正交试验... 【目的】准确测定污染农田土壤中镉(cadmium,Cd)的有效态含量,并高效预测农作物可食部分的Cd含量。【方法】基于原始碳酸氢铵—二乙三胺五乙酸(ammonium bicarbonate-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AB-DTPA)浸提法,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浸提剂pH、加入量及浸提时间3种提取条件进行正交组合,筛选最优条件,确定优化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盆栽2种方式,对土壤—作物系统中Cd的迁移效应进行拟合验证。【结果】优化AB-DTPA法提取土壤有效态Cd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加入量50 mL,pH 7.0,振荡时间60 min。优化AB-DTPA法提取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对作物可食部分Cd吸收量的预测效果最佳。优化AB-DTPA法提取Cd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加标回收率为100.00%~115.00%。【结论】优化后的AB-DTPA法适用于分析污染农田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并预测农作物可食部分吸收的Cd含量,具有可行性、广泛适用性和准确性,能满足有效态Cd的批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有效态镉 有效态分析法 农作物
下载PDF
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对秸秆还田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怡燃 王秀薪 +3 位作者 梁耀文 周海峰 周南丁 蒲玉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秸秆还田是一种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经济节约而备受青睐。本文筛选了有关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碳)影响的35篇田间试验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评估了地理位置、还田方式、还田... 秸秆还田是一种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经济节约而备受青睐。本文筛选了有关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碳)影响的35篇田间试验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评估了地理位置、还田方式、还田数量及还田年限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碳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提升土壤质量及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总体上提高了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含量,这一正向效应在西南地区最高(26.5%~43.4%),华北地区最低(2.0%~10.8%),东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居中。在留高茬、覆盖、深翻耕、旋耕4种秸秆还田方式中,旋耕对土壤大、小团聚体碳的增加效应最大,增幅达13.5%~18.7%;留高茬对土壤微团聚体碳的提升效应最高,约为19.5%。总体来看,秸秆还田提升土壤团聚体碳的正效应随秸秆还田量及还田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在还田>8年后的提升效应最显著。地理区域和还田方式是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各粒径团聚体碳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16.2%~28.1%和8.0%~22.4%。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物理机制是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的物理固碳量;建议将秸秆粉碎后以旋耕方式还入土壤15 cm土层内,同时配施适量化肥(如氮肥和磷肥)增强土壤团聚体的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META分析 农田土壤 团聚体有机碳 效应值
下载PDF
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魏柱才 陈江华 李道和 《现代农业》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农民主观幸福感,与未确权的农民相比,已确权的农民主观幸福...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农民主观幸福感,与未确权的农民相比,已确权的农民主观幸福感更高;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可靠;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增加农业收入和减少家庭抵押借贷是农地确权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健康状况良好、村庄地处丘陵和山区以及东部地区的样本上。为此,应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农地确权成果,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凸显农地生产性功能,不断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主观幸福感 中介效应模型 异质性
下载PDF
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评估
10
作者 刘亦文 邓楠 +1 位作者 颜建军 胡宗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19-4732,共14页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其退耕成效直接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为新征程中巩固和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经验镜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文件明确的14个...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其退耕成效直接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为新征程中巩固和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经验镜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文件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20年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数据集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对比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退耕区和未退耕区AGPP和NDVI的年际变化差异,以此来评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1)2000—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为178554km2,占2000年耕地总面积的44.71%;(2)研究期内,退耕区与未退耕区AGPP和NDVI整体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退耕区AGPP和NDVI呈现极显著和显著上升趋势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07%和86.51%,未退耕区的占比分别为65.88%和72.61%,且退耕区AGPP和NDVI的年均值和相对变化率均高于未退耕区;(3)2000—2020年整个区域、退耕区以及未退耕区AGPP和NDVI年际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表现出线性递增态势,且退耕区AGPP和NDVI的增长始终高于整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和未退耕区。因此,研究通过探讨原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AGPP和NDVI的影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区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效应
下载PDF
土地转出的决定:非农就业调节农地确权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梦瑶 戴理政 梅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56-162,共7页
文章以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依托,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出发,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和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对农户土... 文章以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依托,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出发,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和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对农户土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具有时间的滞后性;(2)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非农就业增强了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正向影响。因此,为激活土地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在保证农户的耕地权益和健全现行的耕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多渠道促进农民实现非农就业,从而提升农户土地流转面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非农就业 调节效应 LOGIT模型
下载PDF
农地撂荒与粮食生产——一个非线性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庄健 罗必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8,共11页
农地撂荒现象已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关于农地撂荒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通过将农地撂荒与粮食生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使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地撂荒对粮食产出的... 农地撂荒现象已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关于农地撂荒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通过将农地撂荒与粮食生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使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地撂荒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农地撂荒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会影响粮食产出。(2)机制分析表明,农地撂荒与粮食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由于撂荒地块的质量差异与剩余地块要素配置水平变化共同引起的。小规模的撂荒主要涉及劣等地块,造成的粮食损失相对较小;同时,撂荒劣等地块还会提升剩余地块上的要素配置水平,带来粮食增产的效果,从而部分抵消了粮食损失。然而,这种增产效果会随着非农就业规模的增加而逐渐减弱。(3)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进农业技术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有效削弱农地撂荒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文章强调,当前阶段的农地撂荒主要以产粮率较低的劣等地为主,并未对粮食安全构成明显威胁。此外,是否有必要采用行政手段促使劣等地块复耕种粮,应予以审慎考虑。相比之下,退耕还林(草)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等措施可能更具可行性和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撂荒 粮食生产 非线性关系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农户分化对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以常德市为例
13
作者 张凤 张馨瑶 文高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7,共9页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追求绿色低碳农业的背景下,提高耕地碳生产率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途径。研究基于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分化对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征农民分...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追求绿色低碳农业的背景下,提高耕地碳生产率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途径。研究基于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分化对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征农民分化特征的两个变量中,农户职业分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收入分化强化了职业分化对偏非农型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负向影响效应;收入分化对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受到农户职业分化程度的制约,收入分化对偏农型农户耕地碳生产率有正向影响,职业分化强化了收入分化对偏农型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效应;职业分化削弱了收入分化对偏非农型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此外,在其他控制变量中,受教育程度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耕地碳生产率 碳排放 TOBIT模型 交互效应
下载PDF
培养农业生产专业户能抑制农地撂荒吗?
14
作者 洪炜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44,共8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采用Probit、OLS和2SLS计量模型,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培养农业生产专业户是否能够抑制农地撂荒。结果表明:从直接效应来看,相对于一般农户,农业生产专业户的农业...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采用Probit、OLS和2SLS计量模型,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培养农业生产专业户是否能够抑制农地撂荒。结果表明:从直接效应来看,相对于一般农户,农业生产专业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更多,种粮收益更高,从而其农地撂荒发生率更低;从溢出效应来看,农业生产专业户通过转入其他农户的农地而降低一般农户的农地撂荒发生率,但不能对一般农户产生示范效应,提高一般农户的务农积极性;异质性分析显示,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农业生产专业户发生撂荒的概率均低于一般农户,而在各类专业户中,种植业专业户发挥主要作用。据此,建议在培育种植业专业户的同时,持续完善基础性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确保农地经营权的顺畅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专业户 农地撂荒 农地流转 溢出效应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源汇现状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后亚斌 代晓燕 +4 位作者 刘灿 杨杰 张玉银 张铜津 陈培钰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全球微塑料(MPs)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成为近年来环境污染的热点研究之一。本文通过总结当前有关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 全球微塑料(MPs)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成为近年来环境污染的热点研究之一。本文通过总结当前有关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类型和丰度)及农田土壤微塑料的迁移规律,综合分析了微塑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微塑料在植物中的富集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所形成的复合污染对作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最后就目前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总结了防控微塑料的相关技术措施,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微塑料(MPs) 来源 迁移 富集 生态效应
下载PDF
旱地农田氮磷淋溶发生特征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瀚文 栾好安 +3 位作者 张亦涛 习斌 董奎军 王伟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0-1533,共14页
氮磷淋溶是旱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直接导致水体污染风险尤其是地下水氮磷含量超标,明确氮磷淋溶发生特征是制定针对性措施阻控农田养分流失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1984—2022年国际农田氮磷淋溶研究热点,论述... 氮磷淋溶是旱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直接导致水体污染风险尤其是地下水氮磷含量超标,明确氮磷淋溶发生特征是制定针对性措施阻控农田养分流失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1984—2022年国际农田氮磷淋溶研究热点,论述当前主要淋溶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影响淋溶的关键因素及其所带来的环境效应,探讨了氮磷淋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1984—2022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同水肥条件和管理方式下土壤氮素、磷素、硝酸盐等溶质的淋溶特征:NO_(3)^(−)-N为氮素淋溶主要形态;磷多以难溶颗粒态固持在土壤中,垂直迁移较少,但随着磷肥用量增加,淋溶逐渐成为磷损失的重要途径。当前的氮磷淋溶定量化方法主要包括原位实地监测和人工模拟降雨重塑淋溶过程,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根据土壤、作物、目的等因地制宜地选择监测方法。受施肥、降雨灌溉、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影响,各地农田氮磷淋溶风险不一,主要农区肥料投入量大,土壤氮磷盈余量、地下水污染情况较其他地区更严重,环境风险仍十分严峻。未来面对极端气候变化,应在评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程度的同时加强旱地深层土壤微生物过程、驱动机理研究,准确识别主要污染物类型从而进行针对防控,继续研发适合长期、连续和与自然条件相似的监测方法,综合运用原位监测、遥感、模型模拟等方法,量化同一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磷淋溶贡献,开展分类分区分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淋溶 旱地农田 监测 影响因子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农田系统中兽用抗生素污染特征及生态效应
17
作者 崔嵩 洪嘉轩 +1 位作者 张福祥 刘志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8,共14页
兽用抗生素(Veterinary antibiotics,VAs)作为一类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动物细菌感染及畜禽促生长,其使用量已超过全球抗生素使用总量70%。VAs进入农田后产生的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引起广泛关注。分析农田系统中VAs来源、环境行为及生物危... 兽用抗生素(Veterinary antibiotics,VAs)作为一类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动物细菌感染及畜禽促生长,其使用量已超过全球抗生素使用总量70%。VAs进入农田后产生的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引起广泛关注。分析农田系统中VAs来源、环境行为及生物危害,结果表明,VAs主要通过有机肥施用及污水灌溉等途径进入农田系统,其环境行为会受自身理化性质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吸附能力、迁移速率、半衰期等指标呈差异性特征,其生物活性还受土壤微生物、动物及作物富集影响。研究对农田系统中VAs污染特征及其生态效应作系统性综述,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为保障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系统 兽用抗生素 污染来源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
下载PDF
农田水位与施氮对拔节孕穗期受涝后冬小麦的调控效应
18
作者 何平如 俞双恩 +3 位作者 丁继辉 马韬 戴妍 李金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3-385,共13页
为探明拔节孕穗期受涝后农田水位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籽粒品质、水氮利用及氮磷负荷的调控效应,于2020—2021年在南京市江宁区开展测坑种植试验。以冬小麦品种“扬麦25”为试验材料,在冬小麦拔节孕穗期受涝后设置高、中、低3个... 为探明拔节孕穗期受涝后农田水位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籽粒品质、水氮利用及氮磷负荷的调控效应,于2020—2021年在南京市江宁区开展测坑种植试验。以冬小麦品种“扬麦25”为试验材料,在冬小麦拔节孕穗期受涝后设置高、中、低3个农田水位(即受涝1 d后农田水位3 d内降至-40、-60、-80 cm)和低、中、高3个施氮量(160、190、220 kg/hm^(2)),以不受涝且常规施氮190 kg/hm^(2)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涝渍条件下,冬小麦株高、干物质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赖氨酸含量均随农田水位的降低和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氮肥偏生产力随农田水位的降低和施氮量的减小而逐渐增大,总氮、总磷等污染物负荷随着农田水位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与对照处理相比,试验设计农田水位下,增施氮肥(220 kg/hm^(2))可以缓解涝渍对冬小麦植株的不良影响,促进冬小麦干物质量和产量分别增加4.76%~23.81%、2.75%~9.19%;中、高农田水位下氮肥减施(160 kg/hm^(2))导致冬小麦分别减产2.20%和14.0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下降4.55%和9.74%;低农田水位可以降低因氮肥减施导致的减产效应,使得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98%、23.49%。农田水位越高,其控水期间综合涝渍程度越大,对应产量越低。此外,短期内涝对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具有积极效应,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对应粗蛋白含量提高11.50%~20.21%。综上,以高产、高效、减污、提质为目标,建议冬小麦拔节孕穗期5 cm水层受涝1 d后,农田水位3 d内降至-80 cm,施氮量为220 kg/hm^(2)。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南方以及类似易涝易渍农业区冬小麦种植及涝渍灾害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品质 涝渍胁迫 农田水位 排水 面源污染 调控效应
下载PDF
河南洛阳农田土壤中硒锌的有效态与形态关系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周刊 周建川 +3 位作者 王喜宽 刘俊芳 黄岚 侯进凯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9,共15页
农田土壤中元素的形态和有效态是评价元素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不同研究者利用有效态来代表哪几种形态大多是引用文献,两者之间的关系缺少专门的研究资料参考,影响了土地质量评价的精准度。本文按照国家相关分析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 农田土壤中元素的形态和有效态是评价元素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不同研究者利用有效态来代表哪几种形态大多是引用文献,两者之间的关系缺少专门的研究资料参考,影响了土地质量评价的精准度。本文按照国家相关分析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分析方法对河南洛阳市农田土壤Se高背景区土壤中Se、Zn的有效态和不同形态进行分析,采用含量对比、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地质背景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有效态Zn的平均含量为3.63mg/kg,高于(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Zn的平均含量2.74mg/kg,远高于(水溶态+离子态)Zn的平均含量0.42mg/kg。有效态Zn可以用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Zn之和代表。在玄武岩区发育的农田土壤中有效态Zn含量为0.023mg/kg,与水溶态Zn含量0.027mg/kg相当,具有低活性特征。种植小麦的农田土壤中有效态Se平均含量为0.019mg/kg,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Se含量之和平均值为0.019mg/kg,Se的有效态可以用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之和代替。种植玉米、谷子、芝麻、花生、红薯的农田土壤中,有效态Se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mg/kg、0.007mg/kg、0.007mg/kg、0.009mg/kg、0.007mg/kg。水溶态、离子态Se之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09mg/kg、0.010mg/kg、0.013mg/kg、0.007mg/kg、0.010mg/kg,这些农作物种植的土壤中Se的有效态可以用水溶态、离子态之和代替。农田土壤中Se、Zn的有效态及形态主要受全量的影响,同时受种植农作物、p H和有机质的影响。对于农田土壤,利用形态代替有效态进行Se、Zn的有效性评价时,需要结合农业种植、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进行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洛阳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效态 形态
下载PDF
忻州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建议
20
作者 殷文娟 《山东水利》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为分析农田灌溉用水现状水平,忻州市选取了20个样点灌区,在测算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基础上推算全市系数。结果表明:全市2021年、2022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552、0.560,2022年较2021年增幅为1.45%。文章指出了... 为分析农田灌溉用水现状水平,忻州市选取了20个样点灌区,在测算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基础上推算全市系数。结果表明:全市2021年、2022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552、0.560,2022年较2021年增幅为1.45%。文章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测算系数水平和精度的建议,可为忻州市灌溉工程建设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州市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样点灌区 首尾测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