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对秸秆还田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怡燃 王秀薪 +3 位作者 梁耀文 周海峰 周南丁 蒲玉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秸秆还田是一种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经济节约而备受青睐。本文筛选了有关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碳)影响的35篇田间试验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评估了地理位置、还田方式、还田... 秸秆还田是一种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经济节约而备受青睐。本文筛选了有关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碳)影响的35篇田间试验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评估了地理位置、还田方式、还田数量及还田年限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碳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提升土壤质量及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总体上提高了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含量,这一正向效应在西南地区最高(26.5%~43.4%),华北地区最低(2.0%~10.8%),东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居中。在留高茬、覆盖、深翻耕、旋耕4种秸秆还田方式中,旋耕对土壤大、小团聚体碳的增加效应最大,增幅达13.5%~18.7%;留高茬对土壤微团聚体碳的提升效应最高,约为19.5%。总体来看,秸秆还田提升土壤团聚体碳的正效应随秸秆还田量及还田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在还田>8年后的提升效应最显著。地理区域和还田方式是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各粒径团聚体碳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16.2%~28.1%和8.0%~22.4%。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物理机制是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的物理固碳量;建议将秸秆粉碎后以旋耕方式还入土壤15 cm土层内,同时配施适量化肥(如氮肥和磷肥)增强土壤团聚体的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META分析 农田土壤 团聚体有机碳 效应值
下载PDF
农田排水沟植物配置对底泥粒度特征及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何紫琪 方晰 洪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7-1736,共10页
控制和降低农田退水污染物浓度是防治灌区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农田排水沟是农田退水流经的首个场所,为了探究植物配置对农田排水沟底泥粒度特征及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宁夏引黄灌区3条独立的农田排水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控制和降低农田退水污染物浓度是防治灌区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农田排水沟是农田退水流经的首个场所,为了探究植物配置对农田排水沟底泥粒度特征及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宁夏引黄灌区3条独立的农田排水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模式(沟-1),芦苇+香蒲(Typha orientalis)模式(沟-2),芦苇+香蒲+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水葱(Scirpus validus)模式(沟-3)采集0-20 cm底泥,测定底泥颗粒组成、粒度参数及碳氮磷含量。结果表明:3条排水沟底泥属于粉砂壤土,以粉粒为主,黏粒占比最低,平均粒级为5.20-6.07Φ;分选性较差,偏度为近对称和正偏,峰度为中等和尖窄,分形维数为2.19-2.63,质地偏粗;随植物种类和覆盖度增加,底泥粉粒、黏粒体积分数显著增加,砂粒体积分数显著下降,粒度参数显著增大;沟-1、沟-2底泥粒度频率曲线呈单峰分布,沟-3呈双峰分布,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跃移组分为主,沟-3悬移组分累积体积分数显著高于沟-1、沟-2,植物配置显著改变底泥颗粒组成和粒度参数;底泥颗粒组成和粒度参数对碳氮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分形维数、黏粒体积分数是关键影响因素,表明排水沟植物配置通过影响底泥颗粒组成、粒度参数而显著影响底泥对碳氮磷吸附、固定和分解消减能力,沟-2底泥对碳氮磷吸附固定能力最强,沟-3底泥对碳氮磷分解消减能力最强。因此,农田排水沟混种多种植物,适当提高植被覆盖度,可减弱水动力条件,提高底泥粉粒、黏粒占比,优化底泥粒度参数,增强底泥对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的净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农田排水沟 底泥粒度 植物组成 覆盖度 碳氮磷
下载PDF
贵州省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的研究与分析
3
作者 颜少连 朱杰 +1 位作者 罗雪 张柳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42-45,共4页
【目的】阐明贵州省在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协同推进的建议与对策。【方法】基于2023年在建17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统计实施灌区内高标准农田面积覆盖范围... 【目的】阐明贵州省在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协同推进的建议与对策。【方法】基于2023年在建17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统计实施灌区内高标准农田面积覆盖范围,分析灌区与高标准农田的重合度,得出二者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化方案与对策。【结果】全省在建17个中型灌区项目,涉及8个市(州)17个县(市、区),总投资3.6亿元,总设计灌溉面积49.4万亩,截止2023年,灌区内已建高标准农田面积42.19万亩,重合度达85.48%。【结论】根据目前在建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的要求,二者重合度较高,建议各级水务和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工作主体责任,确保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安排在中型灌区范围内实施,实现水源、输水、用水环节工程同步改造,协同推进实施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灌区 协同推进 高标准农田 输配水
下载PDF
江苏省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协同建设研究
4
作者 彭亚敏 韩成银 杨钰晨 《江苏水利》 2024年第5期7-10,共4页
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优先打造成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对江苏省大中型灌区现状调查评估基础上,剖析了协同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灌区 高标准农田 协同推进 规划统筹 创新管护
下载PDF
北京市顺义区农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1 位作者 牛振国 姜广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111,共6页
通过对1980,1995,2006年顺义区农田景观规模和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总结出其作为典型的大城市近郊区域农田景观变化的显著特征:第一,农田景观规模呈加速缩减趋势,农村居民点等低密度建设用地是侵占农田的主体;第二,农田景观斑块的空间重... 通过对1980,1995,2006年顺义区农田景观规模和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总结出其作为典型的大城市近郊区域农田景观变化的显著特征:第一,农田景观规模呈加速缩减趋势,农村居民点等低密度建设用地是侵占农田的主体;第二,农田景观斑块的空间重心由原来较为居中的位置,持续向远离城市组团中心的东北方向移动;第三,从全境镶嵌体和农田单一景观水平上分析,其景观格局演变均呈破碎化、离散性和均一化趋势。顺义区农田景观因社会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的调整而发生巨大改变,被道路和大量小规模的无序建筑侵占和切割,正在逐步丧失农田景观美感,应通过探索不同模式的农田景观治理和建设途径,对城市近郊农田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景观 规模 空间重心 格局 顺义区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绿洲发育适度规模分析——以酒泉绿洲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明 李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6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绿洲规模扩张超过阈限,将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是决定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子,确定水量与适度绿洲面积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典型农业型绿洲-酒泉绿洲为例,以研究区1986年Landsat TM和2000年ETM+数据为基础遥感数据源,... 绿洲规模扩张超过阈限,将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是决定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子,确定水量与适度绿洲面积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典型农业型绿洲-酒泉绿洲为例,以研究区1986年Landsat TM和2000年ETM+数据为基础遥感数据源,结合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了该区基于生态需水的适度绿洲规模。结果表明,1986年实际绿洲面积小于适宜绿洲面积,绿洲还有扩张的潜力;但实际耕地面积已经大于适宜耕地面积;2000年,实际绿洲面积和实际耕地面积均超出了其适宜规模。1986年和2000年绿洲规模安全系数均为负值,而且2000年绿洲规模不安全性增大。在现状水资源水平下,绿洲内水量不能满足绿洲的生态需求,应协调绿洲生态用水和建设用水的关系,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生态需水 适宜绿洲规模 适宜耕地规模 规模安全系数
下载PDF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64
7
作者 徐成波 王薇 温立萍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25,共3页
近年,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多,如何保证工程建后的正常运行与管护并持续发挥工程效益,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管理维护 水费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桂东伟 雷加强 +4 位作者 曾凡江 穆桂金 杨发相 苏永亮 潘燕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0-735,共6页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基于农田表层土壤样品的体积粒径分布数据,通过分形理论重点探讨绿洲农田这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变异状况,并根据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变化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洲范...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基于农田表层土壤样品的体积粒径分布数据,通过分形理论重点探讨绿洲农田这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变异状况,并根据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变化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洲范围内农田土壤分维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值介于2.11~2.27之间,总体偏低;土壤粒径分布分维值与小于50μm粒径土壤颗粒体积含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农田利用年限的差异性对土壤粒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而农田分布位置的差异性则对土壤粒径分布未体现出规律性影响。因此,保证农田长期合理的耕作管理方式将有助于土壤粒径分布属性的稳定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策勒绿州 农田 土壤粒径分布 分形特征 耕作方式
下载PDF
农地流转背景下地块规模对农户种粮投入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倩 余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137,共9页
近年来粮食安全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农地投入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要素,是保障粮食稳定产出的前提。学者就农地规模对农户种粮投入的影响已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受农地流转的影响,土地要素更具多样化,土地规模与农户种粮投入的关系发... 近年来粮食安全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农地投入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要素,是保障粮食稳定产出的前提。学者就农地规模对农户种粮投入的影响已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受农地流转的影响,土地要素更具多样化,土地规模与农户种粮投入的关系发生变化。随着农地流转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探析农地流转影响下土地规模对农户种粮投入影响的变化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地块的异质性,本文基于山东、河南、安徽三个粮食主产省622户农户1 284个地块的粮食生产数据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次控制了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地块要素等非主观因素,进行多层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特征及地块特征对农户粮食生产单位面积投入有显著影响。地块规模和转入地占比对农地投入影响为负,转入地占比越大,地权稳定性越低,农户投入积极性受到挫伤越明显,在转入地上的投入减少。随着转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大,使其有更强的动力增加种粮投入,地块规模的负向影响程度降低。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3点结论:(1)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降低单位面积种粮成本;(2)农地流转发生时,地块规模对种粮投入的影响发生改变,成片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必然趋势;(3)提高土地综合条件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并提高农户投入积极性。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从降低种粮成本、提高农户收益着手,建议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推动粮食规模化生产,同时也要注重增加财政拨款,建设高标准粮田,强化高标准粮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配套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地块规模 种粮投入 多层模型 政策启示
下载PDF
土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陈菁 孔祥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本文构建规模经营与粮食单产、"非粮化"之间的分析模型,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和小麦的经营规模与单产之间呈U形曲线,但曲线拐点超过绝大多数农户的实际经营面积,样本位于拐点左侧,... 本文构建规模经营与粮食单产、"非粮化"之间的分析模型,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和小麦的经营规模与单产之间呈U形曲线,但曲线拐点超过绝大多数农户的实际经营面积,样本位于拐点左侧,达不到最优规模,因此单产是随经营规模增加而递减的。玉米的经营规模和单产之间呈倒U形曲线,存在最优规模,而且最优面积为400亩左右。从经营规模与"非粮化"的关系来看,播种面积与种粮比例虽然呈倒U曲线关系,但是样本点位于曲线顶点左侧,即规模越大越倾向种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经营规模 粮食单产 非粮化
下载PDF
不同技术培训主体的效果评估及政策启示——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莎莎 马骥 《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利用9个粮食主产省份1 224份农户调查数据,建立C-D生产函数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服务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对玉米增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接受过培训的农户玉米产量比未培训农户高91.54... 利用9个粮食主产省份1 224份农户调查数据,建立C-D生产函数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服务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对玉米增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接受过培训的农户玉米产量比未培训农户高91.54斤/亩;在促进玉米产量水平提高的培训主体中,按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农资店、肥料企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站、合作社。基于研究结果,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力度和广度,培育多元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主体是提高培训效果、促进粮食增产、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培训 产量 劳动力 耕地规模
下载PDF
三峡库区有限顺坡耕作坡耕地表土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韦杰 金慧芳 +2 位作者 贺秀斌 鲍玉海 郑红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23-29,共7页
在三峡库区忠县境内选择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地埂植物篱模式以及无措施的4种典型坡耕地采集了48个表土(0 ~ 20 cm)样本,利用分形维数研究不同模式有限顺坡耕作坡耕地的表土颗粒组成、分形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模式坡耕地... 在三峡库区忠县境内选择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地埂植物篱模式以及无措施的4种典型坡耕地采集了48个表土(0 ~ 20 cm)样本,利用分形维数研究不同模式有限顺坡耕作坡耕地的表土颗粒组成、分形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模式坡耕地土壤颗粒黏粒体积分数均较低(均值8.03%~11.47%),粉粒较高(均值62.39%~83.24%).无措施、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坡耕地的砂粒体积分数为22.95% ~29.58%,而地埂植物篱模式坡耕地的砂粒均值仅5.29%.4种模式坡耕地表土的粒径体积分形维数分别为无措施2.579 ~ 2.708、水平沟模式2.603~2.706、埂坎模式2.581 ~2.701、地埂植物篱模式2.610~2.827.粒径分形维数均值表现为地埂植物篱模式(2.737)>水平沟模式(2.674)>埂坎模式(2.659)>无措施坡耕地(2.654).4种模式坡耕地表土的粒径分形维数与黏粒(<0.002 mm)体积分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砂粒(>0.05 mm)体积分数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但与粉粒(0.002 ~0.05 mm)体积分数线性关系差异较大.其中,无措施、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地埂植物篱模式二者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顺坡耕作 坡耕地 粒径 体积分形维数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农户农业收入差异视角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小虎 朱玉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6,共7页
近年来,随着财政农业农村支出持续增加,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河南、宁夏、陕西3省1 434户农户实地调查表明,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效果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 近年来,随着财政农业农村支出持续增加,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河南、宁夏、陕西3省1 434户农户实地调查表明,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效果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一结果与不同农户间农业收入差异有密切关系。通过采用有序Logit模型,基于1 434户微观农户数据,探析不同农业收入水平农户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需求是否满足、与邻村比较情况、农田水利设施灌溉的便利性及其维护管理情况是影响不同农业收入差异农户评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关键因素。农户性别、子女是否上学、近五年供给变化情况、水利管理部门重视程度、灌溉用水价格对部分农业收入差异组农户评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影响也较显著。从进一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加强基层水利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监管机制和农户需求表达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收入差异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供给效果评估 有序LOGIT模型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红梅 刘新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5年第1期96-101,共6页
在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区选择农田、退耕地、人工林地和荒漠草原4种生境类型,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线虫(Namatoda),常见类群为螨类(Acari na)和弹尾类(Collembola).从4种生... 在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区选择农田、退耕地、人工林地和荒漠草原4种生境类型,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线虫(Namatoda),常见类群为螨类(Acari na)和弹尾类(Collembola).从4种生境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对比分析看,退耕地的丰富度较高,多样性较大,荒漠草原的各种指数相对较低.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看,个体数和类群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表聚性明显.不同生境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春季,人工林地个体数较多,退耕地个体数较少,农田类群数较多.夏季,农田个体数较多,荒漠草原个体数较少,退耕地类群数较多.秋季,人工林地个体数较多,农田个体数较少,人工林地类群数较多,退耕地类群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类群 人工林地 农田 土壤动物群落 地类 荒漠草原 个体数 生境类型 垂直分布
下载PDF
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策勒绿洲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桂东伟 雷加强 +4 位作者 曾凡江 穆桂金 杨发相 苏永亮 潘燕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1-417,共7页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重点探讨了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2008年9月对策勒绿洲范围内农田表层土壤粒度测定数据,首先通过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分析,表明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差异性显著,并根据分...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重点探讨了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2008年9月对策勒绿洲范围内农田表层土壤粒度测定数据,首先通过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分析,表明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差异性显著,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假设,认为农田利用年限及空间位置的不同是土壤粒径分布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排序方法对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分维值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差异性方面,利用年限为主导因素,其相对贡献率达67%。因此,保证农田长期合理的耕作管理方式将有助于土壤粒径分布属性的稳定及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径分布 分形维数 排序 绿洲 农田 策勒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增洋 朱华岳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提高农民收入是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发展农业机械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基于2005—2019全国1 929个县级样本数据,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机械... 提高农民收入是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发展农业机械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基于2005—2019全国1 929个县级样本数据,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能够通过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分地区的回归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通过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显著,但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规模小,农业机械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土地规模
下载PDF
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系统大型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海霞 殷秀琴 周道玮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84-89,共6页
对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系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以及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43类、1234只,优势类群是蚁科(Formicidae)和金龟子科(Scarabaeidae)幼虫,常见类群14类,稀有类群27类... 对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系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以及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43类、1234只,优势类群是蚁科(Formicidae)和金龟子科(Scarabaeidae)幼虫,常见类群14类,稀有类群27类。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垂直分布类群数上均匀递减,个体数上表聚性明显。夏季类群数和个体数都明显多于秋季。地温对大型土壤动物影响最明显,其次是气温和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农牧林复合系统 群落生态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志勇 陈新闯 +4 位作者 郭建英 董智 李锦荣 温挨树 田世民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7期50-53,73,共4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段流动沙丘、沙丘前草地、沙丘前农田为研究对象,对沙丘各部位和草地、农田不同深度(0~1m)土壤粒度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以细砂为主,农田以粉粒为主,草地以细砂和中砂为主;随着土层深度的... 以乌兰布和沙漠段流动沙丘、沙丘前草地、沙丘前农田为研究对象,对沙丘各部位和草地、农田不同深度(0~1m)土壤粒度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以细砂为主,农田以粉粒为主,草地以细砂和中砂为主;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农田土壤粒径增大,草地粒径减小,沙丘无明显变化;流动沙丘粒度分布曲线为单峰,而草地和农田为双峰。农田偏度呈现近对称到极正偏态的分布趋势,分选较差;草地则呈近对称到正偏态再到极正偏态分布的趋势,分选较好到很差;沙丘分选很好,分选性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分析 流动沙丘 草地 农田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大数据库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19
作者 卢华 周应恒 +1 位作者 张培文 耿献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9-68,共10页
研究目的: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耕地撂荒的影响机理,利用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定量估计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耕地撂荒的影响效果,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耕地撂荒的影响机理,利用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定量估计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耕地撂荒的影响效果,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研究结果:(1)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显著减少农户耕地撂荒,但这种作用主要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中部地区较为明显;(2)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户转入土地,但没有证据表明其对小农户转出土地有显著抑制效应。研究结论:中国应大力推动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降低服务作业成本,健全服务标准和强化合同监管,更好发挥其对减少耕地撂荒的促进作用。鼓励小农户连片作业外包,增强集体行动对提升社会化服务供给能力的作用,以此减少耕地撂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地流转 经营规模
下载PDF
农田风沙流结构中风蚀物粒度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要洁 魏立涛 常春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763-10766,共4页
[目的]了解河北坝上康保县农田风沙流中风蚀物的粒度在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上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康保县选择农田进行野外观测,再对农田风蚀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结果]风沙流中的风蚀物以>0.01 mm粒径为主,含量均在80... [目的]了解河北坝上康保县农田风沙流中风蚀物的粒度在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上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康保县选择农田进行野外观测,再对农田风蚀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结果]风沙流中的风蚀物以>0.01 mm粒径为主,含量均在80%以上。各类耕地风蚀物粒径均集中在0.05~0.25 mm,且在这一粒径范围内风蚀较为严重。在垂直高度上,风蚀物的平均粒径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采取防风措施、防治农田风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风沙 风蚀物 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