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mbrian faults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sedimentation and reservoirs in the Ordos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WEI Guoqi ZHU Qiuying +2 位作者 YANG Wei ZHANG Chunlin MO Wul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5期883-895,共13页
Comprehensively utilizing the seismic,logging,drilling and outcrop data,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brian faults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sedimentation and reservoirs in the Ordos Basin.The res... Comprehensively utilizing the seismic,logging,drilling and outcrop data,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brian faults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sedimentation and reservoirs in the Ordos 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1)Three groups of faults striking North-East(NE),near East-West(EW),and North-West(NW)were developed in the Cambrian.The NE and near EW faults,dominated by the normal faults,are the synsedimentary faults and the main faults of the Cambrian.(2)According to the roles of faults in tectonic units and the development scale of the faults,the Cambrian faul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ades.The second-grade faults,large in scale,controlled the boundary of the Cambrian sags of the Ordos Basin.The third-grade faults,smaller in scale than the second-grade fault,controlled the high and low fluctuations of local structures.The fourth-grade faults,very small in scale,were adjusting faults developed inside the local tectonic units.(3)The Cambrian faults had strong control on the sedimentation and reservoir of the Cambrian.Controlled by the second-grade and the third-grade faults,the paleogeographical framework of the Cambrian presents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lge-sag macro-structures and the high-low differentiation micro-geomorphology.This paleogeographical pattern not only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olitic beach facies in the Cambrian but also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4)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faults,the micro-paleogeomorphological high parts closely adjacent to the margin of the Cambrian sags are the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CAMBRIAN fault characteristics fault grading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SYNSEDIMENTARY fault
下载PDF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多模态过程故障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凯 杨朋澄 +1 位作者 彭开香 陈志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2,共14页
传统的多模态过程故障等级评估方法对模态之间的共性特征考虑较少,导致当被评估模态故障信息不充分时,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共性–个性深度置信网络(Common and specific deep belief network,CS-DBN),该网络充分... 传统的多模态过程故障等级评估方法对模态之间的共性特征考虑较少,导致当被评估模态故障信息不充分时,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共性–个性深度置信网络(Common and specific deep belief network,CS-DBN),该网络充分利用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深度分层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度量多模态数据间分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得到能够反映多模态过程共有信息的共性特征以及反映每个模态独有信息的个性特征;其次,基于CS-DBN,利用多模态过程的已知故障等级数据生成多模态共性–个性特征集,通过加权逻辑回归构建故障等级评估模型;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的故障等级评估中.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多模态故障等级数据的增加,所提方法的评估准确率逐渐增加,当故障信息充足时,评估准确率可达98.75%;故障信息不足时,与传统方法相比,评估准确率提升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过程 故障等级评估 共性–个性特征 深度置信网络 带钢热连轧
下载PDF
基于CUSUM改进算法的实际供热管网泄漏故障分级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军 张雅玲 +4 位作者 张冲 刘鹏飞 李智杰 杨捷钢 周守军 《暖通空调》 2024年第9期159-168,共10页
为了能够对供热管网泄漏故障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诊断,提高管网泄漏位置的搜索效率,本文基于CUSUM改进算法,提出了通过管网拓扑结构的自由组合进行泄漏分级诊断的方法。以某城区集中供热管网为研究对象,将其拆分成5种拓扑结构并建立各自的... 为了能够对供热管网泄漏故障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诊断,提高管网泄漏位置的搜索效率,本文基于CUSUM改进算法,提出了通过管网拓扑结构的自由组合进行泄漏分级诊断的方法。以某城区集中供热管网为研究对象,将其拆分成5种拓扑结构并建立各自的管网水力工况模型,并选取4个1点泄漏工况和4个2点泄漏工况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供热管网泄漏诊断模型压力、流量的仿真值与实际运行数据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不超过10%的条件下,该方法的泄漏位置诊断准确率达到了75%,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管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供热管网 拓扑结构 泄漏故障 分级诊断 CUSUM算法 2点泄漏
下载PDF
交错断层四面体自适应网格分级细化研究
4
作者 陈应显 朱喆 +1 位作者 马慧茹 富颉鹏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60,共8页
目前四面体自适应网格细化技术多集中于简单层状地质体的三维重构与表达分析,对结构复杂、数据不连续的含交错断层等地质体进行自适应网格细化时,易出现过度细化,导致断层区域的网格结构受到影响。为了提高含复杂断层四面体网格模型的精... 目前四面体自适应网格细化技术多集中于简单层状地质体的三维重构与表达分析,对结构复杂、数据不连续的含交错断层等地质体进行自适应网格细化时,易出现过度细化,导致断层区域的网格结构受到影响。为了提高含复杂断层四面体网格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适用于交错断层的四面体自适应网格分级细化方法。首先,根据断层影响范围公式,自适应确定断层网格附近的细化范围;其次,构建四面体和四面体边的分级细分公式,确定细化范围内的四面体和四面体边的分级;然后,针对四面体网格细分时出现的多种情况,通过对边的升级处理,将细分的8种类型统一为3种类型;最后,在细化范围内,通过新增加顶点和原顶点重新连接四面体,改变网格的单元尺寸,生成高质量的网格模型。以内蒙古自治区某含交错断层露天煤矿的四面体网格模型为例,使用三维网格质量评估算法及FLAC3D模拟软件分析细化前后的网格模型,结果表明:细化后的网格模型失真值从0.3317降低到0.3061,表明网格的质量得到提升;在相同参数下,未细化模型的最大位移为1.16 m,稳定性系数为1.27,分级细化后模型的最大位移为1.29 m,稳定性系数为1.23;细化后模型的位移云图处于断层处,且能够体现断层分布特征和断层对边坡的影响规律,而未细化模型的位移云图的位置偏离断层中心,断层对边坡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断层 自适应网格细化 四面体 四面体边 自适应分级细化 网格建模
下载PDF
电工电子技术多维度成绩评定方法设计与研究
5
作者 周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9期117-120,共4页
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高校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原有的笔试考核评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课程发展和对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对具有主动隐蔽式故障的电子电路进行剖析的大作业,检查学生查阅和阅... 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高校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原有的笔试考核评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课程发展和对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对具有主动隐蔽式故障的电子电路进行剖析的大作业,检查学生查阅和阅读文献的能力、绘制原理图的能力以及分析电子电路的能力。同时,课程还采用了雨课堂等手段记录分析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答题成绩,再结合课程的平时作业、单元测试形成多维度成绩评定方法。该成绩评定方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体现了对工程基础知识、工程思维方法、工程素养的考核,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绩评定 多维度 大作业 隐蔽式故障
下载PDF
致密砂砾岩成储界限及分级评价标准——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为例
6
作者 王军杰 卢双舫 +5 位作者 林子智 周能武 张鹏飞 黄宏胜 郅琪 李柏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4,共12页
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是松辽盆地深部重要的致密气藏储层,其孔渗关系复杂,给成储界限的厘定和储层分级评价带来挑战。针对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采用水膜厚度法、充注动力法、试气产能法和力学平衡法厘定了理论下限、... 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是松辽盆地深部重要的致密气藏储层,其孔渗关系复杂,给成储界限的厘定和储层分级评价带来挑战。针对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采用水膜厚度法、充注动力法、试气产能法和力学平衡法厘定了理论下限、成藏下限、有效渗流下限和成储上限,根据不同成岩作用主控因素下的孔渗关系确定成储界限物性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划分储层类型,建立致密储层分级评价标准,并利用测井资料将分级评价标准进行应用,为研究区致密气甜点区优选提供依据。将沙河子组砂砾岩分为常规储层、Ⅰ—Ⅳ级致密砂砾岩储层和非储层,成储界限与分级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匹配关系。其中,常规储层孔隙度大于9%,渗透率大于0.05×10^(-3)μm^(2);Ⅰ级致密储层孔隙度为8%~9%,渗透率为(0.01~0.05)×10^(-3)μm^(2);Ⅱ级致密储层孔隙度为5%~8%,渗透率为(0.001~0.01)×10^(-3)μm^(2);Ⅲ级致密储层孔隙度为3.5%~5%,渗透率为(0.2~1)×10^(-6)μm^(2);Ⅳ级致密储层孔隙度为2%~3.5%,渗透率为(0.05~0.2)×10^(-6)μm^(2);非储层的孔隙度小于2%,渗透率小于0.05×10^(-6)μm^(2)。致密砂砾岩气产量受控于致密储层类型;Ⅰ级、Ⅱ级致密储层是致密气高产的有利层段;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安达—宋站地区有利储层厚度较大,为致密气勘探开发甜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砾岩气 成储界限 分级评价 甜点评价 徐家围子断陷 沙河子组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安全级DCS风扇温度控制设计及测试研究
7
作者 张玉婷 王志武 +2 位作者 秦聪 宋冬梅 曾学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4期65-67,共3页
针对安全级DCS风扇温度控制的工作原理、测试方法、设计方案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对2个温度采集值取加权平均值计算的设计方法开展故障注入测试,并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2个风险问题,提出3种优化方案:只设计1个温度传感器;设计2个温... 针对安全级DCS风扇温度控制的工作原理、测试方法、设计方案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对2个温度采集值取加权平均值计算的设计方法开展故障注入测试,并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2个风险问题,提出3种优化方案:只设计1个温度传感器;设计2个温度传感器,取2个采集值的平均值,故障的传感器温度采集值无效;设计2个温度传感器,默认取第1个采集值,仅当第1个温度传感器故障时,取第2个采集值。经对比分析,建议采用2个温度传感器,并多方面考虑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旨在为安全级DCS风扇温度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级DCS 温度控制 故障测试 设计优化
下载PDF
基于正交算法的车规级芯片耦合故障研究
8
作者 张胜强 李明阳 +2 位作者 翟瑞卿 李帅东 李予佳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2期23-26,共4页
从汽车芯片信息安全角度出发,由于汽车安全芯片工作主要受环境中的电磁、电压和光的影响,在阐明了电磁、电压和光对安全芯片的影响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芯片工作的三种因素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多维组合的车规级安全芯片故障... 从汽车芯片信息安全角度出发,由于汽车安全芯片工作主要受环境中的电磁、电压和光的影响,在阐明了电磁、电压和光对安全芯片的影响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芯片工作的三种因素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多维组合的车规级安全芯片故障注入测试技术。以典型安全芯片为例,对其进行电磁操纵、电压操纵、光注入以及三者的组合注入,比较故障注入前后安全芯片加密解密得到的密文或明文,从而能够得出安全芯片的安全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注入 信息安全 车规级 安全芯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储集层的控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魏国齐 朱秋影 +2 位作者 杨威 张春林 莫午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6-847,共12页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和露头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寒武系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3组断裂,其中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是寒武系的主干断裂,以正断层为主,为...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和露头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寒武系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3组断裂,其中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是寒武系的主干断裂,以正断层为主,为同沉积断裂。②根据断裂在构造单元中的作用不同并参考断裂规模差异,将寒武系的断裂分为3个级别,其中二级断裂控制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凹陷的边界且断裂规模较大,三级断裂主要控制局部构造的高、低起伏,规模较二级断裂小,四级断裂是在局部构造单元内发育的调节断层,断裂规模很小。③寒武系断裂对沉积储集层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受二级、三级断裂控制,形成了寒武纪凹凸相间的宏观构造和高低分异的微观地貌相结合的古地理格局,这种古地理格局不仅控制了寒武系滩相的发育,同时也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④受断裂控制,紧邻寒武系凹陷边缘的微古地貌高部位是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系 断裂特征 断裂分级 古地理格局 同沉积断裂
下载PDF
惠州凹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田鹏 梅廉夫 +1 位作者 于慧玲 于水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1-594,共4页
对惠州凹陷断层的断距、延伸长度、断开层位、倾角和空间发育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断层分为3个级别。分析了油气藏分布与断裂的关系后指出,二级断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最强,沿北西向断裂油气富集程度高,断距太大的断层不利于油气富集... 对惠州凹陷断层的断距、延伸长度、断开层位、倾角和空间发育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断层分为3个级别。分析了油气藏分布与断裂的关系后指出,二级断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最强,沿北西向断裂油气富集程度高,断距太大的断层不利于油气富集,晚期活动的断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凹陷 断层分级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基于振动分析的柴油机故障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强 宋士华 +1 位作者 丁志华 刘鑫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利用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来识别故障发展的不同程度,并以柴油机连杆铜套磨损故障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在295柴油机上进行了设定及待定工况实验,获取各工况下的缸盖振动信号;然后利用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故障程度识别;最... 利用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来识别故障发展的不同程度,并以柴油机连杆铜套磨损故障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在295柴油机上进行了设定及待定工况实验,获取各工况下的缸盖振动信号;然后利用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故障程度识别;最后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对待定工况进行故障程度的判定.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各设定工况,诊断模型可以定量地识别出来,准确率达到100%;对于待定工况,诊断模型也可以给出定量的故障程度描述.从而使操作者能及时了解故障的发展情况,并根据网络模型的定量输出结果对故障部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故障程度 振动分析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密井网条件下井震联合低级序断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昕 甘利灯 +1 位作者 刘文岭 姜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2-468,358+518,共7页
低级序断层是影响剩余油聚集和注采关系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之一,油田开发后期对准确描述低级序断层的位置和走向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本文基于叠后地震资料,通过地震数据高频响应增强处理及蚂蚁体地震属性的提取,采取井点钻、测井、... 低级序断层是影响剩余油聚集和注采关系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之一,油田开发后期对准确描述低级序断层的位置和走向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本文基于叠后地震资料,通过地震数据高频响应增强处理及蚂蚁体地震属性的提取,采取井点钻、测井、井间地震资料的联合解释方式,对工区断距2m以上的低级序断层进行了识别和描述,并得到开发动态数据的验证。由此认识到:充分利用并挖掘井-震联合勘探的潜力,能有效提高开发阶段小尺度地质体的描述精度,并为油藏描述提供更准确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 震联合解释 断层描述 低级序断层 地震属性 小波变换 图像反褶积 蚂蚁追踪
下载PDF
海原断裂的古地震及特征地震破裂的分级性讨论 被引量:25
13
作者 冉勇康 邓起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1-278,共8页
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三维探槽揭露了全新世5次事件的位移量。由老至新走滑位移量分别为:5.6±2.3,1.5±1.1,1.5±1.2,2±1和7±0.5m。古地震对比反映出,晚第四纪以来断裂带发生的14次事件中,仅有2~3... 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三维探槽揭露了全新世5次事件的位移量。由老至新走滑位移量分别为:5.6±2.3,1.5±1.1,1.5±1.2,2±1和7±0.5m。古地震对比反映出,晚第四纪以来断裂带发生的14次事件中,仅有2~3次事件为贯穿全断裂的破裂事件,说明古地震并不都具有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强度。特征地震和段落存在分级性。破裂分级的现象不是孤立的,但多发生在走滑断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断裂 古地震 特征地震 分级性 地震地质
下载PDF
STATCOM保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旭 刘文华 林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3期32-35,共4页
当 STATCOM装置处于异常、紧急及故障等不同状态时 ,保护系统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当系统发生故障或大扰动时 ,装置可能工作于异常状态 ,此时应采用安全运行区内的正序电流控制。紧急状态下 ,采用了“封锁脉冲运行方式”。文中对 STAT... 当 STATCOM装置处于异常、紧急及故障等不同状态时 ,保护系统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当系统发生故障或大扰动时 ,装置可能工作于异常状态 ,此时应采用安全运行区内的正序电流控制。紧急状态下 ,采用了“封锁脉冲运行方式”。文中对 STATCOM的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补偿器 分级保护系统 STATCOM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吴堡断裂带低序级断层分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岩 陈清华 马婷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究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吴堡断裂带低序级断裂发育的构造断裂特征,寻找有利于形成油气圈闭的断层。方法应用里德尔单剪模式理论,以活动期次、规模、成因机制等因素为依据进行分级。结果吴堡断裂带可分为4级:一级主断裂,二级断裂(二级... 目的探究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吴堡断裂带低序级断裂发育的构造断裂特征,寻找有利于形成油气圈闭的断层。方法应用里德尔单剪模式理论,以活动期次、规模、成因机制等因素为依据进行分级。结果吴堡断裂带可分为4级:一级主断裂,二级断裂(二级走滑断裂、二级转换断裂),三级断裂(R面断裂和T断裂),四级断裂(次级张性成因机制的正断层)。结论吴堡断裂系由郯庐走滑裂带影响与作用下产生,经多期次长期活动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为"隐伏型"的走滑-伸展性质断裂;三级断裂中的走滑断层与其派生羽列状断层交汇处、低序级走滑成因的雁列断层走向发生弯曲处等均为断层的应力释放区,多形成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伸展 断裂分级 力学成因 低序级断层 高邮凹陷
下载PDF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 被引量:124
16
作者 李阳 王端平 刘建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96,共6页
陆相复杂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总体分散、局部集中,主要受油藏分割性控制,仍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富集区。揭示了剩余油富集区形成机理,建立了断层分割控油、夹层分割控油和优势渗流通道控油等3种主要控油模式,阐明了其对剩... 陆相复杂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总体分散、局部集中,主要受油藏分割性控制,仍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富集区。揭示了剩余油富集区形成机理,建立了断层分割控油、夹层分割控油和优势渗流通道控油等3种主要控油模式,阐明了其对剩余油富集区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并形成了低级序断层预测、夹层定量预测、优势渗流通道预测等油藏分割性预测技术,在胜利油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油藏分割性 低级序断层 夹层 优势通道
下载PDF
基于负关联度的DGA故障诊断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斌 刘志雄 +1 位作者 李恩文 王国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27-2632,共6页
三比值法是电力变压器进行潜伏性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存在缺码问题,并且对位于比值边界附近的数据易造成误判。在对大量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同种故障类型的数据之间,H2、CH4... 三比值法是电力变压器进行潜伏性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存在缺码问题,并且对位于比值边界附近的数据易造成误判。在对大量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同种故障类型的数据之间,H2、CH4、C2H6、C2H4、C2H2这5种故障气体变化折线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即对同种故障的2条数据,从一条数据到另一条数,5种故障气体之间倾向于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小,而不同故障类型的数据之间,折线容易出现相反的变化,相似性差。以此规律为基础,对已有的斜率关联度进行分析探讨,对其所能刻画的斜率区间过窄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构建了负关联度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定量分析故障气体折线的相似性,并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摒除了比值法的思想,保留了DGA的全部信息,能对变压器故障进行判断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三比值法的缺码问题,以及在边界附近误判的问题。该方法为DGA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气体分析 三比值法 关联度 故障诊断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中生界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新平 惠潇 +3 位作者 邓秀芹 左静 张文选 曾凤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8-279,共12页
基于井震结合,精细刻画低级序断层特征,分区带分析油藏类型及分布,研究中生界油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发育西缘冲断带、过渡带及天环拗陷带3个区带。西缘冲断带大断层发育,构造起伏大,主要发育断块油藏,油... 基于井震结合,精细刻画低级序断层特征,分区带分析油藏类型及分布,研究中生界油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发育西缘冲断带、过渡带及天环拗陷带3个区带。西缘冲断带大断层发育,构造起伏大,主要发育断块油藏,油层分布层位分散,油藏规模较小,孤立分布。过渡带低幅度构造、低级序断层发育,低级序断层主要为早白垩世末之前形成的逆断层(Ⅰ期),少数为古新世(Ⅱ期)形成; Ⅰ期断层早于中生界油藏的主成藏期,断层的封闭与否关乎油藏的形成及流体分布,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局部形成连片。天环拗陷带油藏以岩性油藏为主,大面积连片分布。过渡带、天环拗陷带油藏主要分布在延长组中下组及侏罗系。研究认为,该区构造控藏作用明显,具备Ⅰ期低级序断层沟通油源是基础,发育低幅度构造及相对高渗储集区是核心,油藏是否遭受Ⅱ期断层作用调整改造是关键。早白垩世末期,原油在异常压力驱动下,沿Ⅰ期开启断层及叠置砂体输导运移,受围岩遮挡或Ⅰ期封闭断层封堵,在西缘冲断带的构造圈闭、过渡带及天环拗陷的低幅度构造、相对高渗储集区聚集成藏,形成断块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及岩性油藏;受Ⅱ期断层影响,部分油藏遭受调整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盐池地区 低级序断层 断层封闭性 储层颗粒定量荧光
下载PDF
断块油藏中的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邓俊国 刘泽容 杨少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47-54,共8页
本文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形成条件,以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为依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建立了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及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研究了桥口油田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论述了该区断层对油气的遮挡作用。建立... 本文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形成条件,以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为依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建立了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及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研究了桥口油田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论述了该区断层对油气的遮挡作用。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模糊综合评判 最大隶属度
下载PDF
基于不平衡电流的电机定子故障模糊诊断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雨傧 阎桂荣 +1 位作者 张道立 盛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本文基于模糊理论和定子不平衡电流检测法,提出了电机定子故障的模糊诊断方法,建立了模糊推理算法和诊断规则,借助实验电机取得了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诊断结果。这种方法将模糊理论与领域专家知识结合起来,不需要建立确切的故障模... 本文基于模糊理论和定子不平衡电流检测法,提出了电机定子故障的模糊诊断方法,建立了模糊推理算法和诊断规则,借助实验电机取得了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诊断结果。这种方法将模糊理论与领域专家知识结合起来,不需要建立确切的故障模型,即可进行故障诊断;由于直接选取不平衡电流作为特征信号,可方便地实现定子故障的在线监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定子 模糊诊断 故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