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gitalized Accurate Modeling of SPCB with Multi-spiral Surface Based on CPC Algorithm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Yanhua GU Lizh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The main methods of the existing multi-spiral surface geometry modeling include spatial analytic geometry algorithms, graphical method, interpolation and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 The main methods of the existing multi-spiral surface geometry modeling include spatial analytic geometry algorithms, graphical method, interpolation and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se modeling methods, such as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 complex process, visible errors, and so on. The above methods have, to some extent, restricted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mium and high-precision products with spiral surface considerab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the spatially parallel coupling with multi-spiral surface and spatially parallel coupling body. The typical geometry and topological features of each spiral surface forming the multi-spiral surface body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extraction principle of datum point cluster, the algorithm of coupling point cluster by removing singular point, and the "spatially parallel coupling" principle based on the non-uniform B-spline for each spiral surface. The orientation and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of datum point cluster and coupling point cluster in Euclidean space are determined accurately and in digital description and expression, coupling coalescence of the surfaces with multi-coupling point clusters under the Pro/E environment. The digitally accurate modeling of spatially parallel coupling body with multi-spiral surface is realized. The smooth and fairing processing is done to the three-blade end-milling cutter's end section area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spatially parallel coupling with multi-spiral surface, and the alternative entity model is processed in the four axis machining center after the end mill is disposed. And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and then applied effectively to the transition area among the multi-spiral surface.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s may be used i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multi-spiral surface body products, as well as in solving essentially the problems of considerable modeling errors in computer graphics and engineering in multi-spiral surface's connection available with approximate methods or graphic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ing point cluster algorithm topological features multi-spiral surface coupling spatially parallel coupling body datum point cluster
下载PDF
Compact Car-Body Surface Design with T-spline Surface 被引量:2
2
作者 薛翔 周来水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4年第6期615-621,共7页
Creating proper B-spline surface models is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for designers in car-body surface design.Due to the tensor-product structure of B-spline surface,some undesirable issues of the redundant control poin... Creating proper B-spline surface models is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for designers in car-body surface design.Due to the tensor-product structure of B-spline surface,some undesirable issues of the redundant control points addition,incomplete surface defini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trimming boundary alteration frequently occur,when designing the car-body surface with B-spline surfaces in local-feature-lines construction,full-boundary-merging and visual surface trimming.A more efficient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design the car-body surface by replacing B-spline surface with classical T-spline surface.With the local refinability and multilateral definition offered by Tspline surface,those designing issues related with B-spline surface can be overcomed.Finally,modeling examples of the door,hood and rear-window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 of T-spline surface over B-spline surface in car-body surfac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dy surface design T-spline surface local-feature-line construction surface merging surface trimming
下载PDF
小天体表面着陆区岩石目标检测算法
3
作者 冯哲 王彬 +2 位作者 黄鹏程 熊新 金怀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5,共12页
针对暗弱环境下小天体表面岩石轮廓特征不明显及岩石尺寸小而造成的难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天体表面着陆区岩石目标检测方法及模型。将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融入YOLOv8x框架,用于提高模型获取图片全局视野的能力,增强模型对深空环境中不同... 针对暗弱环境下小天体表面岩石轮廓特征不明显及岩石尺寸小而造成的难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天体表面着陆区岩石目标检测方法及模型。将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融入YOLOv8x框架,用于提高模型获取图片全局视野的能力,增强模型对深空环境中不同光照条件下岩石特征的自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增加小目标检测层,用于提升模型对小尺寸岩石的关注度,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寸岩石的自适应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相较于改进前算法,岩石检测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6.4%、3%、5%,与其他主流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指标也得到明显提升。该方法为暗弱环境下小天体表面着陆区岩石的自主识别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表面岩石检测 深度学习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特征融合
下载PDF
零件的设计模型向毛坯模型转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宗彦 吴淑芳 秦慧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为了实现CAD/CAPP/CAM的集成,提出了一种由设计模型向毛坯模型转换、进而向制造模型转换的思想。文章重点研究了由设计模型向毛坯模型转换的技术。具体研究了毛坯模型的定义与生成技术,包括毛坯建模、毛坯模型的生成、切削区域的定义、... 为了实现CAD/CAPP/CAM的集成,提出了一种由设计模型向毛坯模型转换、进而向制造模型转换的思想。文章重点研究了由设计模型向毛坯模型转换的技术。具体研究了毛坯模型的定义与生成技术,包括毛坯建模、毛坯模型的生成、切削区域的定义、分解性实体几何造型思想,以及结构实体几何特征模型向分解性实体造型的转化。还研究了设计模型向毛坯模型转换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实现这一转换的具体步骤为:识别零件表面、余量补偿、体加工面的识别和立体形状的构建、采用半空间法构建被移去的体特征和偏移量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模型 制造模型 毛坯模型 面加工特征 体加工特征
下载PDF
温度分层海洋中水下航行体引起水面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猛猛 陈伯义 +2 位作者 张修峰 杜永成 杨立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246,共5页
温度分层海洋中水下航行体引起水面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是发展红外反潜技术的关键课题。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软件,在具有垂直温度分层的海水中,对排放热水的水下航行体热尾流的浮升过程及其与自由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 温度分层海洋中水下航行体引起水面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是发展红外反潜技术的关键课题。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软件,在具有垂直温度分层的海水中,对排放热水的水下航行体热尾流的浮升过程及其与自由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水下航行体引起的自由表面的温度、密度、速度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验证,可为水下航行体的探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分层 水下航行体 热尾流 水面特征
下载PDF
水下运动体尾流水面特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吴猛猛 陈伯义 杨立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39-645,653,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水下运动体尾流的水面冷热特征、水力特征和电导率特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领域,并给出了作者对有关问题的评论和拓展性思考。研究水下运动体尾流的水面特征,是发展反潜技术中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 综述了国内外水下运动体尾流的水面冷热特征、水力特征和电导率特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领域,并给出了作者对有关问题的评论和拓展性思考。研究水下运动体尾流的水面特征,是发展反潜技术中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国防建设中有着迫切和现实的需求。无论是潜艇探测技术还是隐身技术,都应该综合考虑潜艇尾流的水面冷热特征和水力特征及电导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运动体 尾流 水面冷热特征 水面水力特征 水面电导率特征
下载PDF
面向服装设计的人体建模及人体参数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龙 吴恩启 陆国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169-3171,3174,共4页
利用人体曲面重构法构建人体参数化模型,并对人体参数化模型进行参数化变形。人体曲面重建分为预处理和曲面生成两个步骤。预处理包括坐标调整、特征识别,然后利用人体切片技术和曲面光顺技术得到人体曲面和人体参数化模型。对参数化人... 利用人体曲面重构法构建人体参数化模型,并对人体参数化模型进行参数化变形。人体曲面重建分为预处理和曲面生成两个步骤。预处理包括坐标调整、特征识别,然后利用人体切片技术和曲面光顺技术得到人体曲面和人体参数化模型。对参数化人体模型施加尺寸变形和插值变形两种参数化变形手段,得到个性化人体和系列化人体,从而为服装设计提供很好的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建模 人体参数化 特征识别 曲面重建
下载PDF
水下运动体尾流的浮升规律及其水面冷热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伯义 雷渡民 +3 位作者 吴猛猛 谢志辉 陈圣涛 张士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0-1146,共7页
水下运动体尾流的浮升规律及其水面冷热特征是潜艇红外探测技术的基础。采用FLUENT软件中的多相流模型,对排放冷却水的水下航行潜艇尾流的浮升规律及其水面冷热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在温度均匀和温度分层及有、无气泡的海水中,获得... 水下运动体尾流的浮升规律及其水面冷热特征是潜艇红外探测技术的基础。采用FLUENT软件中的多相流模型,对排放冷却水的水下航行潜艇尾流的浮升规律及其水面冷热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在温度均匀和温度分层及有、无气泡的海水中,获得了潜艇尾流不同横截面上和不同水平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尾流水平截面上的最大温差随水深的变化规律和尾流的浮升轨迹。结果表明:在温度均匀海水中,无论有、无气泡尾流都呈现"热"特征,尾流引起的水面热特征很微弱,但有气泡时的水面热特征比无气泡时要显著些;在温度分层海水中,无论有、无气泡尾流几乎都呈现"冷"特征,而且温度分层时的水面冷特征比温度均匀时的水面热特征要显著得多,但温度分层时尾流的浮升角比温度均匀时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运动体 尾流 温度分层 温度均匀 浮升规律 水面冷热特征
下载PDF
温度分层水槽中水下航行体尾流水面热特征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猛猛 陈伯义 +2 位作者 张修峰 杨立 袁宝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5-1431,共7页
温度分层海洋中水下航行体尾流引起的水面热特征是发展红外反潜技术的关键课题。在具有垂直负温度梯度的水槽中,对水下航行体热尾流的浮升过程及其与自由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显示和测量,得到了水下航行体尾流引起的自由表面温度变化规... 温度分层海洋中水下航行体尾流引起的水面热特征是发展红外反潜技术的关键课题。在具有垂直负温度梯度的水槽中,对水下航行体热尾流的浮升过程及其与自由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显示和测量,得到了水下航行体尾流引起的自由表面温度变化规律以及热尾流的浮升图像和其自由表面的红外图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航行深度、温度梯度、水面波浪和太阳辐射等对自由表面热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水下航行体的红外探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尾流 温度分层 水下航行体 水面热特征
下载PDF
火灾现场的尸体检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通过对火灾现场尸体表面的观察,以一起火灾事故现场分析的案例,讨论了烧死征象、尸表特征以及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尸表和解剖征象,结合法医出具的尸检报告等认定火灾的性质,为正确处置火灾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尸体 尸表特征 解剖征象 火灾原因认定
下载PDF
面向复杂形面匹配的边界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翔 王华 陈关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51,共6页
针对车身封闭件装配过程中的匹配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形面匹配的边界特征提取方法.对匹配边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边界点的提取信息、采样间距大小及其搜索邻域.对采样后的点云数据,建立k-d树进行索引.对采样点在搜索邻域内的邻近... 针对车身封闭件装配过程中的匹配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形面匹配的边界特征提取方法.对匹配边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边界点的提取信息、采样间距大小及其搜索邻域.对采样后的点云数据,建立k-d树进行索引.对采样点在搜索邻域内的邻近点建立最小二乘微切平面,利用投影到微切平面局部坐标系内的邻近点分布特性,判断边界特征点及其匹配特征.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处理复杂形面匹配边界特征点提取时的有效性,在不影响匹配效果的前提下,本文方法可显著提高复杂形面边界特征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装配 复杂形面匹配 点云数据 边界特征提取
下载PDF
贯穿缝合技术在皮下肿瘤切除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达圆 沈頔 +2 位作者 王晓云 张敬德 邢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应用贯穿缝合技术修复体表肿瘤切除后的死腔,探讨一种有效封闭死腔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08例体表肿瘤患者。其中手术切除后形成较大腔隙者共17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常规分层缝合并放置引流,97例... 目的应用贯穿缝合技术修复体表肿瘤切除后的死腔,探讨一种有效封闭死腔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08例体表肿瘤患者。其中手术切除后形成较大腔隙者共17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常规分层缝合并放置引流,97例)和B组(贯穿缝合加压包扎,7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1%,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6%,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体表肿瘤切除后,应用贯穿缝合技术封闭死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穿缝合 死腔 体表肿瘤
下载PDF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特征建模与分类的肺结节检测方法
13
作者 郭薇 魏颖 +1 位作者 周翰逊 薛定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5-1158,1163,共5页
根据肺结节的特征模型对感兴趣区域(ROI)进行分类来检测肺结节。首先,使用蚁群算法构造初步的规则集合,根据条件元素的相关度对规则进行修改确定最终的规则集合。然后,对规则集合中的特征进行建模,定义特征变量表示选定特征。最后,根据... 根据肺结节的特征模型对感兴趣区域(ROI)进行分类来检测肺结节。首先,使用蚁群算法构造初步的规则集合,根据条件元素的相关度对规则进行修改确定最终的规则集合。然后,对规则集合中的特征进行建模,定义特征变量表示选定特征。最后,根据ROI的这些特征变量值以及总体特性,利用蚁群算法对ROI进行分类。分类中根据蚂蚁尸体堆积模型确定分类中心,采用蚂蚁觅食模型进行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肺结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医生后续的肺癌诊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规则 特征提取 特征建模 蚂蚁尸体堆积模型 蚂蚁觅食模型
下载PDF
过剩压法合成金刚石的表面特征与体缺陷的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小清 唐敬友 +1 位作者 孟川民 赵敏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4-527,共4页
利用不同的高温高压条件在石墨-Ni_(70)Mn_(25)Co_5体系中合成出金刚石晶体。借助于多功能光学显微镜的明场和暗场观察,分析了金刚石几种常见晶面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缺陷。实验观察到一些有规律性的生长现象:当过剩压力太大时,较低的合成... 利用不同的高温高压条件在石墨-Ni_(70)Mn_(25)Co_5体系中合成出金刚石晶体。借助于多功能光学显微镜的明场和暗场观察,分析了金刚石几种常见晶面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缺陷。实验观察到一些有规律性的生长现象:当过剩压力太大时,较低的合成温度容易形成骸晶;当过剩压力适度时,较低的合成温度会使金刚石产生大量的包裹体并形成枝蔓状的粗糙表面,而较高的合成温度导致金刚石形成生长台阶;当压力有明显的波动时,金刚石晶体出现层状结构甚至间断生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成优质金刚石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剩压法 合成 金刚石 表面特征 体缺陷 形成原因
下载PDF
基于体表心电图的房颤自动识别算法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高艳 陆宏伟 +1 位作者 谷雪莲 孙毅勇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8年第5期539-544,550,共7页
首先介绍了房颤的症状、发病率及危害,然后重点阐述了基于体表心电图的房颤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分析自动识别技术,最后对文献报道的房颤识别算法辨别房颤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准确率进行统计,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首先介绍了房颤的症状、发病率及危害,然后重点阐述了基于体表心电图的房颤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分析自动识别技术,最后对文献报道的房颤识别算法辨别房颤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准确率进行统计,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经过对比发现,利用多个R-R间期关联性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可以提高检测房颤的精度。此外,仅基于R-R间期的算法需较长的心电才能准确识别房颤,结合心房活动识别精度明显提高,当房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或者当心电节律快速改变时,此时信号更加适用于频域分析。非线性算法是对时域基于R-R间期算法的一种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自动识别 体表心电图 时域 频域 非线性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女装衣身前浮余量与人体胸凸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文 李小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3,共5页
为解决个体化女装衣身胸部浮余量获取繁琐、误差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体型特征的数学模型。通过人体胸凸形态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取胸围和上下胸围差作为体型特征参数,基于立体几何原理构建前衣身浮余量的数学模型;随机选取实验对... 为解决个体化女装衣身胸部浮余量获取繁琐、误差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体型特征的数学模型。通过人体胸凸形态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取胸围和上下胸围差作为体型特征参数,基于立体几何原理构建前衣身浮余量的数学模型;随机选取实验对象对数学模型进行立体裁剪和实际样衣试穿的实验验证,并对二者所得浮余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实际获取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前浮余量角度可表示为胸围和胸围差的函数;依据体型特征参数构建的衣身浮余量设计方法可更为准确、高效地表征胸凸形态,满足个体化女装结构设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身浮余量 胸凸曲面 体型特征 个体化服装 数学建模 女装
下载PDF
尸体特征对爆炸现场的证明作用
17
作者 王炜 王净 杨朝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3-794,共2页
通过对河北省某县一起爆炸事故中的9具尸体进行检验,归纳其特征规律,对认定事故性质及原因提供依据,为最终成功破案奠定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 爆炸事故 火场勘查 尸体特征 火灾调查
下载PDF
车身曲面重构中特征消失的处理方法
18
作者 邢鲁超 孙涛 +2 位作者 范萍萍 尹永福 徐家川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1年第11期22-25,共4页
车身设计是汽车开发的关键步骤,而曲面特征消失现象在车身曲面设计中是普遍存在的,采用恰当处理方法,对快速高质量的完成车身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Bézier曲面连续性条件和曲面特征消失的概念;总结了在车身曲面设计中曲面特... 车身设计是汽车开发的关键步骤,而曲面特征消失现象在车身曲面设计中是普遍存在的,采用恰当处理方法,对快速高质量的完成车身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Bézier曲面连续性条件和曲面特征消失的概念;总结了在车身曲面设计中曲面特征消失的两种基本情况,并给出了对应的处理方法;最后以UG软件为平台,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曲面特征消失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曲面 特征消失 UG
下载PDF
基于体表特征点的青年女性上半身形态特征细分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宇婕 金红淑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了获得描述青年女性上半身体表形态差异的三维形态特征(宽度、厚度和高度)细分,基于12个上半身体表特征点,以华中地区116名在校女大学生为对象采集了共计30项二维形态特征及体表测量数据。基于二维形态特征变量间的关系,提取了厚度、... 为了获得描述青年女性上半身体表形态差异的三维形态特征(宽度、厚度和高度)细分,基于12个上半身体表特征点,以华中地区116名在校女大学生为对象采集了共计30项二维形态特征及体表测量数据。基于二维形态特征变量间的关系,提取了厚度、高度、腰部形态和肩部宽度等4个上半身形态特征因子;进而,将从以上因子中筛选的8个变量归纳为5个表征上半身三维形态特征的典型指标并进行样本聚类;最后,根据同维度交叉复合指标的样本覆盖率,验证了上半身各维度形态差异化描述的合理性,为构建差异化上半身形态特征数据库提供关键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特征点 青年女性 三维形态特征 典型指标 K-MEANS聚类
下载PDF
WDR系列0.35~1.4 MW电热锅炉及其设计
20
作者 曹习功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电热锅炉具有无噪音 ,无污染 ,技术先进 ,绿色环保 ,制造简单 ,结构紧凑及安全高效等特点。文章介绍了郑州锅炉厂WDR系列 0 35~ 1 4MW承压电加热热水锅炉产品的设计情况及其特点。
关键词 电热锅炉 电加热 承压 筒体 受热面 设计 WDR系列 热水锅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