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产氢细菌新种——Ethanologenbacterium sp.X-1的分离鉴定及其产氢效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德峰 任南琪 李秋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4-728,共5页
为获得高效产氢发酵细菌 ,采用改进的厌氧Hungate培养技术 ,从生物制氢反应器CSTR中分离一株产氢细菌X 1。对该株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16SrDNA和 16S 2 3SrDNA间隔区序列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与最相近的种属Clostridium... 为获得高效产氢发酵细菌 ,采用改进的厌氧Hungate培养技术 ,从生物制氢反应器CSTR中分离一株产氢细菌X 1。对该株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16SrDNA和 16S 2 3SrDNA间隔区序列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与最相近的种属Clostridiumcellulosi和Acetanaerobacteriumelongatum等的 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 94 %以下。16S 2 3SrRNA间隔区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保守区域仅为tRNAAla和tRNAIle序列 ,其它可变部位没有同源性区域 ,鉴定为新属Ethanologenbacteriumsp .。该株细菌为专性厌氧杆菌 ,代谢特征为乙醇发酵 ,葡萄糖发酵产物主要为乙醇、乙酸、H2 和CO2 。在pH4 0和 36℃条件下最大产氢速率是 2 8 3mmolH2 (gdrycel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发酵细菌 Ethanologenbacterium gen.nov. 新属 乙醇发酵 产氢速率
下载PDF
Two-step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udy on its enzymology characteristics
2
作者 常玉广 马放 郭静波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3期318-322,共5页
Strain HIT-3,which has good performances in cellulose degradation,was isolated from the campus soil.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servative sequences 16S rDNA and the 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charact... Strain HIT-3,which has good performances in cellulose degradation,was isolated from the campus soil.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servative sequences 16S rDNA and the 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HIT-3 was identified as 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Denitrificans. A two-step fermentation process was conducted by adopting compound-bioflocculant-producing flora constructed by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um HIT-3 and flocculating bacterium F2. The cellulose degradation metabolites of HIT-3 was taken as substrates by flocculating bacterium F2,by which excellent compound bio-flocculant was obtained. In addition,the enzym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HIT-3 were investigated when cultured in cellulose media,which utilized CMC-Na as its sole carb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T-3 achieves a climax of 67.6 U/mL of enzyme production after incubation for 6 d,and the organic carbons produced are sufficient as the substrates required by the fermentation of flocculating bacterium F2(flocculating efficiency of 85.6%),which makes it feasible to reuse bio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stage fermentation cellulose degrading bacterium flocculating bacterium cellulase activity
下载PDF
Effects of Facultative Anaerobic Cellulolytic Bacteria and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Isolated from Cow Rumen Fluid on Rumen Fermentation and Dry Matter Degradation in Vitro
3
作者 Zhang Mei-mei Li Yan-fang Liu Da-s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0年第1期49-59,共11页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CB)mixed with nitrogen-fixing bacteria(NFB)on fermentation in vitro.Nine CB strains and seven NFB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numen fluid of th...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CB)mixed with nitrogen-fixing bacteria(NFB)on fermentation in vitro.Nine CB strains and seven NFB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numen fluid of three Holstein cows.Based onhigher activity of cellulose or nitrogenase,three CB types[CB-2(KT725624),CB-5(KT725623)and CB-6(KT725622)]and one NFB type[NFB-3(KT735054)]were screened out,respectively.Two par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first part explored the optimal mixed ratio of CB to NFB through inoculating filter paper medium with the bacteria of 2×10^5 cfu·mL^-1.According to CMCase and FPase activities in the medium,the ratio of 4 to 1 was proven to be more effective.In the second part,rumen fermentation in vitro was conducted at 4:1 of CB to NFB,aiming at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mixed bacteria.Six groups were classified,namely,control group(no bacteria),Group 1(CB-2+NFB-3),Group 2(CB-5+NFB-3),Group 3(CB-6+NFB-3),Group 4(NFB-3)and Group 5(CB-6).All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had the same amount of bacteria(4×10^6 cfu·mL^-1)in the fermentation liquid.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2,4,8,12 and 24 h of incubation.Compared with the groups with CB or NFB alone,gas production,dry matter degradability and bacterial protein expressions in the mixed groups increased.However,NH3-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and p H was stable.Meanwhile,related values among three mix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values in Group 2 were the b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MEN CELLULOLYTIC bacterium nitrogen-fixing bacterium mixed culture in VITRO fermentation
下载PDF
2014~2019年北京某三甲医院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与合理用药的探讨
4
作者 陈曦 毛熠 +2 位作者 王鹏 刘慧宇 杨春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30-41,共12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014~2019年期间采集的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鉴定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测试,为近年院内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定制药敏板通过Trek系统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依...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014~2019年期间采集的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鉴定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测试,为近年院内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定制药敏板通过Trek系统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依据CLSI2021标准进行药敏判读。结果:2014~2019年期间共收集革兰阴性菌464株,其中肠杆菌目细菌355株,社区获得性感染菌株123株、医院获得性感染菌株341株,ICU收集的菌株187株。药敏试验显示: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对目前国内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几乎都呈现不敏感状态,仅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81.8%;除黏菌素外,肺炎克雷伯菌几乎无抗菌药物可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目前对环丙沙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为75.0%。该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菌中,对大肠埃希菌治疗有效率达到82.5%及以上的抗菌药物有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仅在65.0%左右;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可选的抗菌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66.7%)。该院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的敏感率均在93.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71.4%~79.2%;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的敏感率在83.3%以上。无论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还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或者是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黏菌素的敏感率为97.6%~100.0%外,几乎无常规抗菌药物可供选择。结论: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形势比较严峻,持续监测本地区医院病原菌检出率和合理选择对耐药菌株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肠杆菌目细菌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 抗菌药物 耐药
下载PDF
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群发酵条件优化及可湿性粉剂研制
5
作者 陈奕冰 向丹东 +11 位作者 滕凯 肖志鹏 周向平 肖艳松 蔡海林 梅斯钇 李玲玲 刘索妮 伍绍龙 黄妤 唐前君 刘天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1-709,共9页
为获得防治烟草赤星病高效生防菌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群发酵工艺,筛选载体、助剂制备可湿性粉剂,并验证其田间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0 g/L、胰蛋白胨2.5 g/L、酵母粉2.5 g/L、NaC... 为获得防治烟草赤星病高效生防菌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群发酵工艺,筛选载体、助剂制备可湿性粉剂,并验证其田间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0 g/L、胰蛋白胨2.5 g/L、酵母粉2.5 g/L、NaCl 10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8.0、发酵温度35℃、接种量7%、装液量125 mL/250 mL;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为载体白炭黑(15%)、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1%)、润湿剂吐温80(10%)、稳定剂K2HPO4(2%)、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0.1%)。田间小区处理7和14d后,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分别为51.58%和52.81%,生防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群 发酵条件优化 可湿性粉剂 烟草赤星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低酸泡菜发酵乳酸菌与酵母菌筛选及其共发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骏飞 唐蓉 +4 位作者 王晖 刘毕琴 汤回花 李宏 史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该研究以分离自不同发酵蔬菜的异型发酵乳酸菌(编号为L1~L6)和酵母菌(编号为M1~M6)为研究对象,通过酸、盐耐受性和发酵性能研究筛选优良菌株,并以自然发酵芥菜为对照,通过优良菌株组合发酵芥菜,考察发酵芥菜的理化性质和感官特性,筛选... 该研究以分离自不同发酵蔬菜的异型发酵乳酸菌(编号为L1~L6)和酵母菌(编号为M1~M6)为研究对象,通过酸、盐耐受性和发酵性能研究筛选优良菌株,并以自然发酵芥菜为对照,通过优良菌株组合发酵芥菜,考察发酵芥菜的理化性质和感官特性,筛选适用于低酸泡菜的复合发酵菌剂。结果表明,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5在pH 4.5和4%NaCl含量下耐受性较好且24 h产酸量较少;少孢哈萨克斯坦酵母(Kazachstania exigua)M1、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M2和二孢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M4在p H 4.0和4%NaCl含量下耐受性较好且不产气、不产璞。将菌株L5分别和菌株M1、M2、M4组合发酵芥菜时,菌株M1在体系中生长较好,发酵10 d时活菌数达(2.41±0.06)lg(CFU/mL),而菌株M2、M4在发酵4 d后未检出;发酵结束时菌株L5和M1共发酵组乳酸菌活菌数[(5.71±0.02)lg(CFU/m 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总酸含量(2.30±0.03)g/kg和亚硝酸盐含量(1.35±0.02)mg/kg也低于其他两个接菌发酵组,感官评分(85.00±2.12)最高,且有独特坛香味;自然发酵组泡菜未成熟,具有明显的生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发酵乳酸菌 酵母菌 耐受性 发酵性能 筛选 共发酵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拮抗菌HB-10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7
作者 程亮亮 叶磊 +2 位作者 王文凯 唐建林 檀根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447,共13页
为开发对小麦纹枯病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本研究筛选出一株对小麦纹枯病病菌有防治效果的HB-10菌株。并对菌株HB-10进行鉴定、发酵优化及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10对禾谷丝核菌的抑制率为89.72%;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分析... 为开发对小麦纹枯病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本研究筛选出一株对小麦纹枯病病菌有防治效果的HB-10菌株。并对菌株HB-10进行鉴定、发酵优化及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10对禾谷丝核菌的抑制率为89.72%;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分析得出,菌株HB-10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抑菌谱试验表明,菌株HB-10对烟草赤星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稻瘟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盆栽试验中菌株HB-10对小麦纹枯病相对防效为69.42%。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显示HB-10菌株最适在葡萄糖10 g/L、酵母粉20 g/L、KCl 10 g/L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转速215 r/min、温度37℃、接种量为4%、初始p H 7.3、培养时间84 h。经优化后菌株HB-10在24 h的OD_(600)平均值为5.92,比优化前提高了181.8%,对病原菌抑制率也有一定的提升。研究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HB-10生防菌剂的开发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生防菌 发酵优化 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葛根乳酸菌饮料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8
作者 杨欣 相君 +3 位作者 邓梅 杨颂 李文刚 林秋叶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6-203,共8页
该研究以葛根为原材料,以酶解率和异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法处理葛根的酶解条件;以酶解液为发酵基质,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DA5为发酵菌种,制备葛根乳酸菌饮料,通过单因素试... 该研究以葛根为原材料,以酶解率和异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法处理葛根的酶解条件;以酶解液为发酵基质,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DA5为发酵菌种,制备葛根乳酸菌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葛根最佳酶解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2%、酶解pH 6.5、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240 min;葛根乳酸菌饮料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10^(5)CFU/mL、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12 h、蔗糖添加量10%,在此优化条件下,葛根乳酸菌饮料乳酸菌活菌数为6.89×10^(8)CFU/mL,还原糖含量为17.37 g/L,总酸含量为43.50 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10%,异黄酮含量为0.71 g/L,葛根素含量为27.6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酶解条件 发酵条件 异黄酮 乳酸菌 葛根素
下载PDF
生物饲料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向敏 徐海生 +2 位作者 卢媛 王晓东 赵称赫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3期20-26,共7页
在畜禽饲料端“禁抗”的背景下,生物饲料作为抗生素替代产品备受关注。生物饲料具有改善饲料品质以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升动物免疫力、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等功能,市场接受度日益提高。介绍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以发酵饲料和菌酶协... 在畜禽饲料端“禁抗”的背景下,生物饲料作为抗生素替代产品备受关注。生物饲料具有改善饲料品质以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升动物免疫力、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等功能,市场接受度日益提高。介绍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以发酵饲料和菌酶协同发酵饲料为例,综述生物饲料在牛、羊、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生物饲料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生物饲料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饲料 抗生素 动物养殖 发酵饲料 菌酶协同
下载PDF
厌氧高效产氢细菌的筛选及其耐酸性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任南琪 林明 +2 位作者 马汐平 王爱杰 李建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4,共5页
采用厌氧Hungate技术 ,从生物制氢反应器厌氧活性污泥中分离到 18株发酵产氢细菌 ,并从中优选出 1株高效产氢细菌B4 9。通过间歇试验 ,B4 9获得最大比产氢速率QH2 为 2 5 .0mmol/g·h ,单位体积产氢量YH2 为 1813.8mL/L ,氢气含量为... 采用厌氧Hungate技术 ,从生物制氢反应器厌氧活性污泥中分离到 18株发酵产氢细菌 ,并从中优选出 1株高效产氢细菌B4 9。通过间歇试验 ,B4 9获得最大比产氢速率QH2 为 2 5 .0mmol/g·h ,单位体积产氢量YH2 为 1813.8mL/L ,氢气含量为 6 4 .15 %。B4 9菌株为乙醇型发酵产氢细菌 ,具有良好的耐酸性 ,在 pH3.3仍能生长。发酵产氢和细菌生长的最适 pH值约为 3.9~ 4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 发酵细菌 乙醇型发酵 耐酸细菌
下载PDF
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栾同青 李志军 +4 位作者 钟其顶 孟镇 熊正河 李艺 李敬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细菌通用引物扩增16SrDNA基因V3高变异区,扩增产物进行DGGE,获得表征细菌群落结构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浸米水、麦曲和酒母的细菌群落结构各不相...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细菌通用引物扩增16SrDNA基因V3高变异区,扩增产物进行DGGE,获得表征细菌群落结构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浸米水、麦曲和酒母的细菌群落结构各不相同,其中麦曲的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为丰富;前酵和后酵阶段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同一阶段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类似。测序结果显示,存在于黄酒酿造过程中的细菌主要有乳杆菌(Lactobacill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布丘氏菌(Buttiauxella)等种类,同时,黄酒酿造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可培养(Uncultured bacterium)的优势细菌。PCR-DGGE技术是研究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黄酒 酿造过程 细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LC-04菌株的抗菌蛋白产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术娜 杜红方 +2 位作者 袁洪水 张元亮 朱宝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3-237,共5页
LC-04菌株是从棉花叶部组织中分离出的一株类芽孢杆菌,其发酵液上清液的硫酸铵沉淀物对大丽轮枝菌V-190菌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实验证明发酵液中含有蛋白质类抗菌物质。LC-04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在pH7的LBG培养基中于30℃,180 ... LC-04菌株是从棉花叶部组织中分离出的一株类芽孢杆菌,其发酵液上清液的硫酸铵沉淀物对大丽轮枝菌V-190菌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实验证明发酵液中含有蛋白质类抗菌物质。LC-04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在pH7的LBG培养基中于30℃,180 r.min-1摇床振荡培养48 h,用70%硫酸铵对LC-04菌株发酵液上清液进行盐析,可以沉淀最多的抗菌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拮抗细菌 发酵 抗菌蛋白
下载PDF
生物破胶酶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希明 陈勇 +3 位作者 谭云贤 徐鹏 汪卫东 耿雪丽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4,共3页
针对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常规化学破胶剂存在化学污染、破胶度有限等缺陷,根据生物酶破胶原理,利用国内独特的极端微生物资源,筛选出产半乳甘露聚糖酶的嗜碱菌和产半乳甘露聚糖酶的嗜热菌,开发出具有破胶性能的生物酶制品。介绍了筛选... 针对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常规化学破胶剂存在化学污染、破胶度有限等缺陷,根据生物酶破胶原理,利用国内独特的极端微生物资源,筛选出产半乳甘露聚糖酶的嗜碱菌和产半乳甘露聚糖酶的嗜热菌,开发出具有破胶性能的生物酶制品。介绍了筛选获得的嗜热菌DC-AW6产生酶的特性,生物破胶酶的作用温度、使用浓度、岩心伤害、与压裂液添加剂的配伍性等,并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2口井现场应用压裂液生物破胶酶获得成功。试验表明,生物破胶酶最佳作用温度40~80℃,压裂液酶法破胶后岩心伤害率为15%~25%,破胶残渣7%~8%,现场应用中压裂液的返排率达72%~75%,返排黏度为1.8~2.8mPa·s。生物酶破胶彻底,使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在压裂工艺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破胶酶 菌种 压裂 室内评价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对产几丁质酶细菌C4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陶勇 龙章富 +6 位作者 金虹 谢晶 陶科 冉红艳 葛绍荣 刘昆 刘世贵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系统研究了碳源 ,氮源 ,起始pH值、培养基装量、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细菌C4产几丁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碳、氮源分别以胶体几丁质、KNO3 和蛋白胨最好 ;在起始pH值 7.6~ 8.5 ,培养基装量为三角瓶体积的 12 % ,培养温度 2 8℃ ,振... 系统研究了碳源 ,氮源 ,起始pH值、培养基装量、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细菌C4产几丁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碳、氮源分别以胶体几丁质、KNO3 和蛋白胨最好 ;在起始pH值 7.6~ 8.5 ,培养基装量为三角瓶体积的 12 % ,培养温度 2 8℃ ,振荡培养 (180r/min) 5d时最有利于几丁质酶的产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 :胶体几丁质 1.5 % ,蛋白胨 0 .5 5 % ,KNO3 0 .3% ,MgSO40 .0 9% ,Tween80 0 .0 0 5 %。在该条件下 ,几丁质酶活力达 2 .6 8U/mL ,比在原基础培养条件下的酶活力提高 9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几丁质酶 细菌CA 发酵 优化
下载PDF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许能祥 丁成龙 +2 位作者 顾洪如 侯晓静 程云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8-1312,共5页
为探讨水稻秸秆饲料化的可行性,以中粳水稻秸秆为青贮原料,研究了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料品质的影响。将新鲜稻草切碎后加入添加物,设乳酸菌组、米糠组、乳酸菌+米糠组,乳酸菌添加量为1 kg鲜稻草中加入0.02 g 1.6×105CF... 为探讨水稻秸秆饲料化的可行性,以中粳水稻秸秆为青贮原料,研究了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料品质的影响。将新鲜稻草切碎后加入添加物,设乳酸菌组、米糠组、乳酸菌+米糠组,乳酸菌添加量为1 kg鲜稻草中加入0.02 g 1.6×105CFU/g乳酸菌制剂,米糠添加量为1 kg鲜稻草中加入100 g米糠,同时设对照组(无添加物)。原料装入聚乙烯袋青贮,45 d后开袋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乳酸菌组稻草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分别提高了60.63%、3.82%、134.78%和332.64%,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分别降低了53.74%、36.68%,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米糠组稻草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1.06%、17.08%、157.10%和349.31%,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分别降低了44.90%、46.68%,且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乳酸菌+米糠组的青贮料发酵品质最佳,除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P<0.05)。pH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而与乳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呈较强的负相关性。综合各测定指标结果表明,同时添加乳酸菌和米糠能更好地改善稻草青贮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米糠 稻草 发酵品质
下载PDF
Fe对产氢发酵细菌发酵途径及产氢能力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勇 任南琪 孙寓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经过对 2 0株产氢发酵细菌的静态发酵试验 ,结果发现加入Fe的培养液中细菌发酵由原来的丁酸型发酵过程向乙醇型发酵过程转化 ;在有机物发酵产氢的两个主要途径中 ,Fe为必要成分之一 ,其参与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在相似培养条件下 ,单质F... 经过对 2 0株产氢发酵细菌的静态发酵试验 ,结果发现加入Fe的培养液中细菌发酵由原来的丁酸型发酵过程向乙醇型发酵过程转化 ;在有机物发酵产氢的两个主要途径中 ,Fe为必要成分之一 ,其参与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在相似培养条件下 ,单质Fe与Fe2 + 均可诱导细菌代谢向乙醇型发酵转化 ,其中单质Fe的作用能力优于Fe2 + ;在细菌代谢过程中 ,单质Fe具有提高细菌发酵产氢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发酵细菌 丁酸型发酵 乙醇型发酵
下载PDF
通过L-乳酸脱氢酶1的上下游DNA序列鉴定Lactobacillus sp.DMDL 9010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冬梅 费永涛 +4 位作者 王盼 陈谷 肖性龙 吴晖 唐语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7-144,共8页
从发酵蔬菜中分离到乳杆菌DMDL 9010,将此菌与LCR 719、LB 1.83、ST 1.204和LP 8140等4株乳酸菌用于MRS培养基体系中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24h后发现,DMDL 9010的降解效果最好并具有显著性(P≤0.001).利用16S rDNA将鉴别的范围缩小到植物... 从发酵蔬菜中分离到乳杆菌DMDL 9010,将此菌与LCR 719、LB 1.83、ST 1.204和LP 8140等4株乳酸菌用于MRS培养基体系中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24h后发现,DMDL 9010的降解效果最好并具有显著性(P≤0.001).利用16S rDNA将鉴别的范围缩小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或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生理生化实验将DMDL 9010鉴定为戊糖乳杆菌.但在后续的PCR中无法得到戊糖乳杆菌的特异性条带.通过分析两种菌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它们都具有编码L-乳酸脱氢酶1的同源DNA序列(ldhL1),序列相似度达到90%.同时这段同源序列上下游片段序列相似度较低,其序列的差异可以作为鉴别依据.对DMDL 9010的L-乳酸脱氢酶1基因上下游900bp左右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序列比对分析,DMDL9010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鉴定 DNA序列 发酵
下载PDF
耐盐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剁辣椒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博涵 吴晖 +1 位作者 赖富饶 徐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4,70,共5页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各种高盐发酵制品进行耐盐乳酸菌的筛选,并对乳酸菌的培养备件进行优化,获得混合发酵剂发酵鲜红辣椒制备剁辣椒产品。结果表明;获得两株乳酸菌L1和L2,能在含盐24%的基质中正常生长,而且在最优配方为3%葡萄糖、1...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各种高盐发酵制品进行耐盐乳酸菌的筛选,并对乳酸菌的培养备件进行优化,获得混合发酵剂发酵鲜红辣椒制备剁辣椒产品。结果表明;获得两株乳酸菌L1和L2,能在含盐24%的基质中正常生长,而且在最优配方为3%葡萄糖、1.5%牛肉膏、0.3%K2HPO4、15%番茄汁的培养基中生长好。将L1和L2按2:1比例混合,以6%接种量接种至含盐为11%~16%的红辣椒中,在28℃发酵9d,制成的剁辣椒酸味柔和、味道鲜美、质地爽脆,具有农家风味剁辣椒的特殊香气,筛选出的乳酸茵能运用于剁辣椒工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 乳酸菌 剁辣椒 发酵
下载PDF
海洋细菌Bacillus pumilus PLM4产抗肿瘤多糖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静娟 王松柏 +3 位作者 庞宗文 詹萍 白先放 黄日波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6-260,共5页
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海洋淤泥中筛选到的海洋细菌Bacillus pumilus PLM4具有产生抗肿瘤多糖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找到了该海洋细菌产生抗肿瘤多糖的最佳发酵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最佳发酵pH和海盐用量分别为pH7.0和... 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海洋淤泥中筛选到的海洋细菌Bacillus pumilus PLM4具有产生抗肿瘤多糖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找到了该海洋细菌产生抗肿瘤多糖的最佳发酵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最佳发酵pH和海盐用量分别为pH7.0和6%~10%。通过正交试验XCB.pumilus PLM4产生抗肿瘤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3.0%,牛肉膏1.5%,海盐6.0%,pH7.0,30℃下发酵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抗肿瘤多糖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及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洪鲲 张豪 +1 位作者 乙引 张习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3-105,109,共4页
为给扩大脂肪酶的生产源提供基础资料,对富含油脂的67份土壤样品进行了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及目标菌株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分离出15株脂肪酶产生菌,经过对其发酵液脂肪酶活力的比较,菌株D9-1发酵液脂肪酶活力最高。目... 为给扩大脂肪酶的生产源提供基础资料,对富含油脂的67份土壤样品进行了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及目标菌株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分离出15株脂肪酶产生菌,经过对其发酵液脂肪酶活力的比较,菌株D9-1发酵液脂肪酶活力最高。目标菌株D9-1产脂肪酶最佳培养条件:最适氮源为1%蛋白胨,最适碳源为1%橄榄油,表面活性剂为1%OP-10,最适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为170 r/min,发酵培养时间为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细菌 筛选 发酵 培养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