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asa Riot Is Not Ethnic Feud
1
作者 FENG JIANHUA 《Beijing Review》 2008年第16期19-19,共1页
"The riot in Tibet is not only targeted at Han people or othe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 Tibet,but also at lo- cal Tibetans.So the riot is not ethnic feud between the Han and Tibetan peoples,"said Lian Xiang... "The riot in Tibet is not only targeted at Han people or othe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 Tibet,but also at lo- cal Tibetans.So the riot is not ethnic feud between the Han and Tibetan peoples,"said Lian Xiangmin,Director of Research Projects Office,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at a press briefing on the March 14 riot in Lhasa.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held the briefing on April 2. Lian made the above remarks when asked whether the March 14 Lhasa riot is triggered by ethnic conflict.During the press briefing,Lian and three other Tibetology scholars answ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asa Riot Is Not Ethnic feud
原文传递
契丹人与渤海人关系探微 被引量:4
2
作者 康建国 李月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64-867,共4页
公元926年,契丹人一举攻破渤海国都,渤海国灭,从此渤海人成为契丹统治之下的臣民。渤海与契丹两族长期接壤,二者之间的接触一直伴随着两族的成长与发展。提及渤海人与契丹人的关系,学界的观点集中在两族之间的"世仇说"上。有... 公元926年,契丹人一举攻破渤海国都,渤海国灭,从此渤海人成为契丹统治之下的臣民。渤海与契丹两族长期接壤,二者之间的接触一直伴随着两族的成长与发展。提及渤海人与契丹人的关系,学界的观点集中在两族之间的"世仇说"上。有关的研究者便以此为线索,致力于探索两族所谓"世仇"的缘起,寻找导致两族之间结下近百年仇怨的事件及发生时间。通过对十世纪之前渤海与契丹两族之间互动与交流的考察,系统地梳理了两个民族间的恩怨。认为阿保机灭渤海其根本并非仅仅因为"世仇"之说,而是契丹国家发展壮大、经略辽东、稳定后方,向南发展重要战略部署中的一项,并由此一窥渤海与契丹人的早期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渤海 世仇
下载PDF
中外文化中的血亲复仇现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红 岳小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在中外传统社会,血亲复仇均是一种普遍现象。复仇作为“一种部族制度”深深打上了古代部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烙印,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结构及秩序。部族社会的仇杀体现了早期人类的“尚武”精神及英雄崇拜心理。复仇既是一种“神圣的义... 在中外传统社会,血亲复仇均是一种普遍现象。复仇作为“一种部族制度”深深打上了古代部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烙印,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结构及秩序。部族社会的仇杀体现了早期人类的“尚武”精神及英雄崇拜心理。复仇既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也是一种“宗教信仰”行为。在参阅大量中外民族志材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中外血亲复仇现象的社会文化机制及其运行的实践逻辑,并从现代社会“习惯法”或现代法律的角度,就如何应对这一文化现象以促使其现代转型,提出要加快习惯法与现代法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亲复仇 部族制度 “尚武”传统 “赔命金”
下载PDF
《伍子胥变文》与唐代的血亲复仇 被引量:9
4
作者 尹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3-158,共6页
《伍子胥变文》在情节上对唐前史籍特别是《吴越春秋》多有因袭,但在复仇行为等细节上,它又大胆虚构,突破了伍子胥故事在以往流传中所形成的注重史实的模式。这些变化是与唐代血亲复仇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唐代政府对私自复仇的... 《伍子胥变文》在情节上对唐前史籍特别是《吴越春秋》多有因袭,但在复仇行为等细节上,它又大胆虚构,突破了伍子胥故事在以往流传中所形成的注重史实的模式。这些变化是与唐代血亲复仇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唐代政府对私自复仇的严厉打击以及社会主流观念倡导理性复仇的压抑下,民间浓厚的复仇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其文学史意义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子胥变文》 血亲复仇 民间文学
下载PDF
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与茨威格小说创作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63-66,共4页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论基石,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茨威格研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其创作深受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家茨威格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样,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论基石,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茨威格研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其创作深受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家茨威格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样,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影响在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中有较明显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无意识理论 茨威格 小说创作 心理分析
下载PDF
夏代有扈氏历史地理问题考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尚书·甘誓》中记载了夏王朝与有扈氏的战争,《甘誓》篇是我们研究夏初历史的重要资料。根据文献记载,从族属上来看,有扈氏与夏应是同姓诸侯而非异姓诸侯,其主要活动区域应在今河南新乡原阳县原武镇西北一带。在与夏启的战争失败... 《尚书·甘誓》中记载了夏王朝与有扈氏的战争,《甘誓》篇是我们研究夏初历史的重要资料。根据文献记载,从族属上来看,有扈氏与夏应是同姓诸侯而非异姓诸侯,其主要活动区域应在今河南新乡原阳县原武镇西北一带。在与夏启的战争失败后,有扈氏部落北徙至易水流域。夏启与有扈氏的战争冲突反映了历史进步的曲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扈氏 同姓 地望 迁徙
下载PDF
关于春秋时代晋县的性质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关于春秋时代晋县的性质,学术界多认为是卿大夫的采邑。但从晋县主官不世袭和赋税受国家支配等情况来看,晋县当为国君的直属地。至于对卿大夫赏与县,是指委任其做县大夫,并非所谓的授以为采。由于县大夫能从所辖县邑的赋税中得到实际利... 关于春秋时代晋县的性质,学术界多认为是卿大夫的采邑。但从晋县主官不世袭和赋税受国家支配等情况来看,晋县当为国君的直属地。至于对卿大夫赏与县,是指委任其做县大夫,并非所谓的授以为采。由于县大夫能从所辖县邑的赋税中得到实际利益,所以卿大夫总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县的控制权。春秋后期,随着卿权向君权蜕变,晋县多落入卿大夫之手,但从制度层面看,这种变化无改于晋县为君主集权政治服务的政区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秋时代 晋县 采邑 政区
下载PDF
东汉分封诸侯王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刚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2-26,共5页
东汉时封王主要集中在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始封王分为宗室王和皇子王两类,但宗室王逐渐被遏制。东汉的绍封都出现在和帝以后,被绍封的诸侯国是因为没有子嗣、犯罪等。绍封王来源于被绍封者的父兄辈,或是宗室的其他支系,但要求与当... 东汉时封王主要集中在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始封王分为宗室王和皇子王两类,但宗室王逐渐被遏制。东汉的绍封都出现在和帝以后,被绍封的诸侯国是因为没有子嗣、犯罪等。绍封王来源于被绍封者的父兄辈,或是宗室的其他支系,但要求与当朝皇帝的血缘关系较近。宗室王封地的范围远小于皇子王,皇子王之间封地的大小亦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皇子个人及其母亲的地位高低。章帝时对诸侯王衣食租税作出调整,封国广狭就不再具有决定意义。因诸侯王犯罪,始封国的地理位置或政策的调整还导致了徙封现象。以上三个方面是中央政权对诸侯王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诸侯王 始封 绍封 封地 徙封
下载PDF
北宋吕夷简与范仲淹结仇问题再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仝相卿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6期61-66,共6页
北宋仁宗朝名臣吕夷简与范仲淹在仕宦过程中曾有"结仇"之说,二人结仇与范仲淹天圣年间上书论事及被贬斥并无直接关系,明道二年(1033年)事件中伏上书期间,吕夷简与范仲淹因政见不同而正面交锋,虽尚不具备结仇的核心要素,或为... 北宋仁宗朝名臣吕夷简与范仲淹在仕宦过程中曾有"结仇"之说,二人结仇与范仲淹天圣年间上书论事及被贬斥并无直接关系,明道二年(1033年)事件中伏上书期间,吕夷简与范仲淹因政见不同而正面交锋,虽尚不具备结仇的核心要素,或为二人结仇埋下伏笔。景祐三年(1036年)政争导致二人最终结仇,并孕育了庆历新政期间的范仲淹集团,拉开了北宋大规模党争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吕夷简 范仲淹 吕范结仇 景祐政争
下载PDF
晋卿封地与赵鞅在晋南建晋阳城时间考略
10
作者 任振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0-26,共7页
晋国六卿赵、魏、韩、范、智、中行的封地,除范氏的封地先后有所变动外,其余皆在晋南。晋顷公十二年灭祁氏、羊舌氏后,六卿专权,晋室弱,相互间形成了矛盾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晋侯为防范逃亡华山的羊舌氏子孙勾结强秦对晋国造成威胁,赵... 晋国六卿赵、魏、韩、范、智、中行的封地,除范氏的封地先后有所变动外,其余皆在晋南。晋顷公十二年灭祁氏、羊舌氏后,六卿专权,晋室弱,相互间形成了矛盾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晋侯为防范逃亡华山的羊舌氏子孙勾结强秦对晋国造成威胁,赵鞅则侧重以应对六卿间的内斗,在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己的条件与形势下,约于公元前513年秋,在自己封地赵邑(即赵伊)境内破土动工建边秦城堡晋阳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卿封地 赵鞅 赵伊 蒲坂 晋阳
下载PDF
“激进派”与“温和派”的碰撞:“赵汤之争”的思想缘起
11
作者 刘向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6-51,共6页
作为美国亚裔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事件,“赵汤之争”自20世纪70年代爆发以来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但讨论主要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升级阶段的“赵汤之争”,对20世纪70年代的酝酿生发阶段关注不足,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赵汤之争”... 作为美国亚裔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事件,“赵汤之争”自20世纪70年代爆发以来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但讨论主要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升级阶段的“赵汤之争”,对20世纪70年代的酝酿生发阶段关注不足,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赵汤之争”思想缘起的认识。“赵汤之争”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亚裔内部两种文学创作思想碰撞的必然结果,是以赵健秀为代表的激进派思想与以汤亭亭为代表的温和派思想碰撞的外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汤之争” 《女勇士》 美国亚裔文学批评
下载PDF
现代职业警察建立前的英国传统警务模式研究
12
作者 王力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4-78,共5页
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建立起现代职业警察制度,创现代治安管理模式之先河。然而在现代职业警察制度建立之前,英国经过原始部落时期、罗马不列颠时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孕育出了适应其历史发展的... 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建立起现代职业警察制度,创现代治安管理模式之先河。然而在现代职业警察制度建立之前,英国经过原始部落时期、罗马不列颠时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孕育出了适应其历史发展的警务工作模式。通过对各个时期的警务模式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得出英国传统警务模式的发展轨迹,即由早期的“自我警务”到“社区集体警务”再到“王权监督下的地方自治警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务模式 血亲复仇 太兴保甲制 保安官 治安法官
下载PDF
动物园大型猫科动物犬瘟热的免疫监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梅荣 唐泰山 +4 位作者 张常印 王凯民 李明杰 程家求 陆承平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4期368-370,共3页
虎、狮、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可发生犬瘟热(CD),有必要进行预防。采取某动物园未免疫的东北虎、非洲狮、猞猁血样,用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动物的犬瘟热病毒(CDV)抗体水平均小于1:5。用CD弱毒疫苗接种以上动物,幼龄动物免疫14d逐步产... 虎、狮、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可发生犬瘟热(CD),有必要进行预防。采取某动物园未免疫的东北虎、非洲狮、猞猁血样,用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动物的犬瘟热病毒(CDV)抗体水平均小于1:5。用CD弱毒疫苗接种以上动物,幼龄动物免疫14d逐步产生抗体;成年动物体内抗体水平在两月内迅速升高,并维持在1:64以上,9~11个月后逐步下降,加强免疫后抗体又迅速升高至≥1:112。该疫苗对所有接种的动物均安全可靠。白化的孟加拉虎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CDV中和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弱毒疫苗 猫科动物 免疫 中和试验
下载PDF
商洛地方志关于殷契始封地的认定
14
作者 余方平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64-65,68,共3页
曾经建立了商朝的商族,其始祖契的始封地究在何处?商洛历代地方志一致认定在陕西商洛。本文对其观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商朝 始祖契 始封地 地方志 商洛 陕西
下载PDF
On Alice's Death in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15
作者 LI Xia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2期191-192,197,共3页
Among the chain of mysterious destructions of Pyncheons,Alice’s death arouses divergent critical views in that the death befalls upon a female member of Pyncheon who is depicted as an innocent seventeen-year-old maid... Among the chain of mysterious destructions of Pyncheons,Alice’s death arouses divergent critical views in that the death befalls upon a female member of Pyncheon who is depicted as an innocent seventeen-year-old maiden with great beauty,elegance and tenderness.This paper intends to draw a tentative conclusion that Alice is the blameless victim of class conflict by making a close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novel The Ho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TIM class ANTAGONISM ARROGANCE family feud
下载PDF
爱欲解放与现代文明——评《爱欲与文明》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国玉 唐代虎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95-798,共4页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2 0世纪 5 0年代后 ,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 ,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 ,将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2 0世纪 5 0年代后 ,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 ,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 ,将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异化劳动、人类解放等思想相结合。一方面 ,马尔库塞试图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 :他拓宽了弗洛伊德的“爱欲”涵义 ,使其不再局限于“性欲”的范围 ;他修改了弗洛伊德认为爱欲与文明相互对立的观点 ,提出了爱欲与文明共同协调发展的未来社会发展蓝图。另一方面 ,马尔库塞试图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修正” :他引入“额外压抑”概念来修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他用所谓的“爱欲解放”论来改造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马尔库塞的思想 ,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西方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 “爱欲解放论”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国古代血亲复仇小说“罗衫”母题的嬗变
17
作者 邓无瑕 王前程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罗衫"母题是中国古代血亲复仇小说中的一个典型母题,它形成于唐代,经两宋的短暂沉寂,至元明时期日臻繁盛。不同时期血亲复仇小说中的"罗衫"母题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唐代"罗衫"母题的基本模式得以确... "罗衫"母题是中国古代血亲复仇小说中的一个典型母题,它形成于唐代,经两宋的短暂沉寂,至元明时期日臻繁盛。不同时期血亲复仇小说中的"罗衫"母题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唐代"罗衫"母题的基本模式得以确立,情节简单,线索单纯;宋代在故事情节和角色设置方面有所省略,"罗衫"母题的特征得不到充分的显现;元明时期,"罗衫"母题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丰富多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亲复仇小说 “罗衫”母题 嬗变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从永恒的结构到变动的整体——《伊隆戈人的猎头》释读
18
作者 姜志刚 《南海学刊》 2015年第4期39-46,共8页
针对民族志书写的"表述危机",罗纳托·罗萨尔多引入历史角度描述、解释所谓的原始部落,使之前永恒的社会变成了缓慢变动的整体,实现了历史与结构的动态统一,避免了虚假社会样本的制造,成功实验了历史民族志的书写。在《... 针对民族志书写的"表述危机",罗纳托·罗萨尔多引入历史角度描述、解释所谓的原始部落,使之前永恒的社会变成了缓慢变动的整体,实现了历史与结构的动态统一,避免了虚假社会样本的制造,成功实验了历史民族志的书写。在《伊隆戈人的猎头》中,围绕个体与群体行动,通过深描"猎头"习俗,罗纳托·罗萨尔多提供了认识伊隆戈社会的新途径,克服了小型部落社会研究中共时性描述和均质化倾向造成的认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坦 仇杀 历史 伊隆戈 猎头
下载PDF
晚清政治八大失误
19
作者 王建华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7-53,共7页
本文从总结政治得失的角度,从晚清统治者在全球变局中对发展机遇的把握、自强政策、吏治、统治集团内部高层争斗、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中利益分配、清末新政等八个方面,对晚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治国过程中所犯的一系列严重失误进行剖析,... 本文从总结政治得失的角度,从晚清统治者在全球变局中对发展机遇的把握、自强政策、吏治、统治集团内部高层争斗、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中利益分配、清末新政等八个方面,对晚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治国过程中所犯的一系列严重失误进行剖析,力图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政治 自强 吏治 高层争斗 新政
下载PDF
试析法的产生过程
20
作者 丁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认为 ,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到阶级社会初期的习惯法 ,再到后来的成文法典的过程 ,并以原始社会的血族复仇习惯的演变作为例证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氏族习惯 习惯法 成文法 血族复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