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er interpretation of sectional analysis results
1
作者 Juyuan Zheng Yuli Huang Zhe Qu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Displacement control algorithms commonly used to evaluate axial force-bending moment(PM)diagrams may lead to incorrec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trength envelopes for asymmetric sections.This paper aims to offer valuabl... Displacement control algorithms commonly used to evaluate axial force-bending moment(PM)diagrams may lead to incorrec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trength envelopes for asymmetric sections.This paper aims to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by comparing existing displacement control algorithms with a newly proposed force control algorithm.The main focus is on the PM diagrams of three example sections that exhibit varying degrees of asymmetry.The comparative study indicates that conventional displacement control algorithms inevitably introduce non-zero out-of-plane bending moments.The reported PM diagram in such cases erroneously neglects the out-of-plane moment and fails to represent the strength envelope accurately.This oversight results in significant and unconservative errors when verifying the strength of asymmetric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section model Axial force-moment interaction diagram Limit state Failure surface
下载PDF
The Back-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of Radar Wave on Carbon Fiber
2
作者 张建 徐鸿飞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0年第1期77-78,共2页
The radar back-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of the carbonfiber i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The carbon fiber’s crosssection is less than metal fiber’s.The carbon fiber canreduce the scattering of the magnetic wave.
关键词 RADAR the RADAR bach-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carbon fiber.
下载PDF
煤层采动巨厚松散层全断面监测及内部变形特征
3
作者 张平松 许时昂 +1 位作者 傅先杰 吴荣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8-644,共17页
开采沉陷是煤炭资源井工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尤其对于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矿区而言,巨厚松散层的移动变形控制与采动减损评价备受关注。为了研究巨厚松散层内部移动机制,明确其对地表移动变形影响,以淮南新集矿区某井田为研... 开采沉陷是煤炭资源井工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尤其对于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矿区而言,巨厚松散层的移动变形控制与采动减损评价备受关注。为了研究巨厚松散层内部移动机制,明确其对地表移动变形影响,以淮南新集矿区某井田为研究区,通过采用分布式光纤与并行电法联合测试技术,构建超过600 m深度全断面钻孔监测系统,探究巨厚松散层变形特征和内部移动规律。全断面监测系统能够获取煤层采动区域巨厚松散层内部应变、位移信息及监测钻孔周围电阻率变化情况,量化地层监测断面松散层内部移动变形时空关系和渗流场变化数据,分析松散层内地层变形特征与发育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多参量联合测试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对巨厚松散层移动变形的监测效率和变形定位的准确性,获得了工作面回采位置与松散层内部变形时空演变关系。并根据松散层变形特征,将采动影响过程划分为超前影响期、弱采动影响期、强采动影响期、采后沉稳期4个阶段,揭示了超前影响变形表现“台阶状”形态与采动影响期的“反向3字型”移动特征,同时分析了“反向3字型”移动模式的构成条件、影响因素。基于全断面监测数据,提出巨厚松散层变形多场可测信息量化评价方法,阐明了巨厚松散层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分层应力积累与释放的规律。研究内容为巨厚松散层内部移动变形的精细化监测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全断面监测技术的应用,也可为采动损害过程监测与评价、矿山生态源头减损与减沉、沉陷区土地规划与复垦以及松散层内注浆改造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特征 全断面监测 巨厚松散层 开采沉陷 分布式光纤感知
下载PDF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激扬 刘修良 +2 位作者 王树斌 纪恩文 胡志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合板的荷载-挠度关系与裂缝开展特征;用等效截面法计算了开裂应力、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力,验证了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60 mm厚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铺装层在小配筋率(2.6%)和低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厚度(15 mm)条件下呈现出多缝开裂的破坏形态,具备较高的延性和开裂应力,满足规范和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 组合板 抗弯性能 等效截面法 裂缝宽度
下载PDF
CFRP及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恢复力模型研究
5
作者 许成祥 吴永昂 +1 位作者 胡序辉 肖良丽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7,共13页
为研究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及外包型钢(Externally Wrapped Steel Section,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恢复力模型,对1榀原型对比试件、1榀无预损加固试件和2榀遭受不同地震损伤加固试件进行... 为研究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及外包型钢(Externally Wrapped Steel Section,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恢复力模型,对1榀原型对比试件、1榀无预损加固试件和2榀遭受不同地震损伤加固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破坏试验,获取了滞回曲线并提取骨架曲线,分析其滞回特性,提出一种弹性段和强化段为双折线、下降段为指数函数且考虑初始损伤的骨架曲线模型;采用试验数据回归拟合方法,定量描述了试件滞回曲线卸载刚度的退化规律,考虑了同级加载承载力退化和定点指向特征,建立了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加固试件滞回曲线捏缩现象明显,呈倒S型,各滞回环分别相交于骨架曲线上正向、负向荷载为屈服荷载0.25倍的点,峰值荷载后EWSS产生包辛格效应;所提出的骨架曲线模型对中度震损和重度震损加固试件下降段指数函数的参数k建议取值分别为3.6和3.4;所建立的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类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框架式桥墩 地震损伤 碳纤维布及外包型钢复合加固 滞回特性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北京宋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综合监测
6
作者 沙特 罗勇 +2 位作者 雷坤超 田芳 王新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867,共9页
针对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传统点式监测技术手段难以实现地质体变形的连续监测,且无法通过地面沉降、地裂缝的综合监测定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实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同步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北京宋庄... 针对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传统点式监测技术手段难以实现地质体变形的连续监测,且无法通过地面沉降、地裂缝的综合监测定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实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同步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北京宋庄地区地下水-地面沉降-地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宋庄地面沉降主要受到地下水开采影响,含水砂层抽水发生压缩变形,地裂缝两侧均存在明显的地面沉降,且差异沉降显著;差异沉降量和地裂缝变形量均持续增大,但增大速率放缓。地面沉降、地裂缝同步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裂缝发育主要受地层差异沉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 地面沉降 地裂缝 差异沉降 北京
下载PDF
区段煤柱变形光纤光栅监测应用研究
7
作者 柴敬 王佳琪 +5 位作者 杨健锋 高登彦 高奎英 陈建华 刘泽宇 杨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发生动静载叠加诱发强矿压显现,导致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为探索基于光纤光栅实时监测区段煤柱变形发育特征,分析进、出遗留煤柱阶段矿压显现机理,将FBG、光栅应力... 针对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发生动静载叠加诱发强矿压显现,导致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为探索基于光纤光栅实时监测区段煤柱变形发育特征,分析进、出遗留煤柱阶段矿压显现机理,将FBG、光栅应力计的光测方法相结合,结合现场实测的区段煤柱变形应力应变水平参量变化规律,研究煤柱应变空间分布规律及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煤柱内部应变时域响应特征,验证光测方法在煤体应变水平观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经过上覆遗留煤柱期间,区段煤柱顶板受集中应力影响,上部岩层块体破断并发生回转导致煤柱载荷增加,随着工作面推进覆岩断裂进一步向上传递,关键层断裂回转发生导致工作面来压,最终导致区段煤柱变形失稳。根据现场光栅应变增量幅度判断煤柱内局部变形的剧烈程度,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区段煤柱变形时发生最大应变为650×10^(-6),上覆岩层集中应力造成煤柱应变水平峰值位置为煤柱宽度11.5 m,沿煤柱宽度方向应变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内部应变随采动过程中影响范围在5 m左右。综合研究工作面回采经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应变对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应变水平变化和煤柱物理力学性质,得到煤柱破坏的前兆特征,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变形峰值前对煤柱提前进行卸压和防护的安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遗留煤柱 矿压显现 光纤光栅 光栅应力计 实时监测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抗震设计探讨
8
作者 陈志强 靳鹏 廖宇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7,共10页
针对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冗余度低,在高烈度地区应用较少,为更好地分析高架车站抗震受力全过程,以某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工程实例为背景,根据建筑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要求设定... 针对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冗余度低,在高烈度地区应用较少,为更好地分析高架车站抗震受力全过程,以某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工程实例为背景,根据建筑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要求设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并研究构件抗震受力历时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采用大型有限元Midas作为主要计算软件,选取合理的地震波,进行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有限元计算时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方法,且对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地震作用进行相应的放大,结果分析构件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进行罕遇地震计算时,为更好地模拟工程实际情况,计算模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采用结构-承台-桩基整体计算建模方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关键构件采用截面纤维模型进行计算,能够反映关键构件在大震作用下进入破损阶段之后的行为,可以查看关键构件截面混凝土的开裂和压碎历史,钢材或钢筋的屈服和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构件均满足抗震性能目标:(1)关键构件的钢材纤维受拉受压均未超过屈服强度,保持弹性工作状态,混凝土纤维受拉开裂,受压未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延性系数D/D1小于1,均说明关键构件满足抗震性能为压弯、抗剪不屈服的目标;(2)桩基的钢筋纤维受拉、受压均未超过屈服强度,混凝土纤维受拉开裂,受压未达到屈服强度,满足抗震性能为压弯、抗剪不屈服的目标;(3)地震作用下,带有桩模型与无桩模型的基底剪力有一定差距,表现为带有桩基模型的地震剪力较大,设计时应考虑桩土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高架车站 独柱大悬臂 钢-混组合框架 抗震性能 纤维截面 关键构件 延性系数
下载PDF
动物毛纤维的剥麟工艺及鉴别
9
作者 王海娟 朱风亮 孙欣 《天津纺织科技》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动物毛纤维通过剥麟方法,可以改善织物的手感、光泽、染色性能以及防起球性能等,经过剥麟后的毛纤维在纤维鉴别上变得难上加难。通过选用高锰酸钾-二氧化硫脲氧化还原法对7种常见毛纤维的标准标样进行剥麟处理,得到一组标准标样剥麟后... 动物毛纤维通过剥麟方法,可以改善织物的手感、光泽、染色性能以及防起球性能等,经过剥麟后的毛纤维在纤维鉴别上变得难上加难。通过选用高锰酸钾-二氧化硫脲氧化还原法对7种常见毛纤维的标准标样进行剥麟处理,得到一组标准标样剥麟后纵截面形态的标准样照。用显微镜观察未知剥麟毛纤维的纵截面形态,通过对照标准样照的纵截面形态来鉴别未知剥麟毛纤维的种类。研究表明,高锰酸钾浓度为0.375%,温度为60℃,振荡时间为40min条件下剥麟效果最好,纵截面形态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纤维 剥麟 纵截面 标准样照 浓度
下载PDF
剪力滞对CFRP板-钢梁加固界面应力的影响
10
作者 朱佩云 李晓章 +1 位作者 余明明 谢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0-1028,共9页
为了分析工字钢梁弯曲变形产生的剪力滞效应对黏结层法向应力和切应力的影响,基于虚功原理的能量变分法建立考虑剪力滞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梁黏结应力计算理论方程.通过与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方程的... 为了分析工字钢梁弯曲变形产生的剪力滞效应对黏结层法向应力和切应力的影响,基于虚功原理的能量变分法建立考虑剪力滞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梁黏结应力计算理论方程.通过与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方程的正确性.开展不同弯矩作用下的工字型钢梁黏结层界面切应力和法向应力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剪力滞引起的翼缘板纵向位移沿横向3次抛物线分布的假定是合理的.剪力滞效应对CFRP加固工字钢梁弯曲变形下的端部界面应力影响不可忽略,影响程度随着截面弯矩和翼缘板宽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工字型钢梁加固 剪力滞 能量变分法 界面应力
下载PDF
222 dtex/30 f收缩卷曲纤维的生产工艺
11
作者 张国仙 蔡晓芬 +2 位作者 沈国荣 王海英 范晓梅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
采用熔体直纺技术,通过一步法工艺,在日本村田卷绕设备上生产222 dtex/30 f易收缩卷曲纤维。结果表明:采用TCS热箱空气受热方式,选择“2C+2C”截面的喷丝板,喷丝孔呈圆周式排列,TCS热箱温度控制在170℃,纺丝无风区高度为12 cm时,生产出... 采用熔体直纺技术,通过一步法工艺,在日本村田卷绕设备上生产222 dtex/30 f易收缩卷曲纤维。结果表明:采用TCS热箱空气受热方式,选择“2C+2C”截面的喷丝板,喷丝孔呈圆周式排列,TCS热箱温度控制在170℃,纺丝无风区高度为12 cm时,生产出的222 dtex/30 f易收缩卷曲纤维的截面形状特殊,满足羊卷绒产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一步法工艺 “2C+2C”截面 TCS热箱 收缩卷曲
下载PDF
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正截面结构设计方法
12
作者 温书亿 阳卫卫 +2 位作者 孔娟 王潘 邓一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11-5515,共5页
为完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方法,加速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正截面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已有对钢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依据地铁管片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影响地铁管片正截面承载力的主... 为完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方法,加速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正截面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已有对钢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依据地铁管片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影响地铁管片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极限拉应变与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差异,结合现行混凝土规范,采用平面假设,把应力和应变作为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设计的特征值;用钢纤维混凝土应变的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设计工况,将不同工况下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验算结果归结到同一张应力应变图中。论述了采用轴力-弯矩包络图进行正截面设计验算的主要流程,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展示不同工况下无筋钢纤维混凝土轴力-弯矩包络图的相互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强度是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特别是偶然荷载作用下,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是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筋钢纤维混凝土 正截面结构设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下载PDF
Triangle Area Representation for Profiled Fiber Shape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莉萍 曾培峰 +1 位作者 吴雄英 徐步高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3期293-299,共7页
A multi-shape representation approach for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profiled fibers was presented.From closed edge chains of a fiber cross section,three evenly spaced vertices were selected to form a triangl... A multi-shape representation approach for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profiled fibers was presented.From closed edge chains of a fiber cross section,three evenly spaced vertices were selected to form a triangle by changing the vertices' spacing,or the step length,the Triangle Area Representation(TAR)was calculated with a special determinant.The bend direction of the two consecutive lines drawn by three vertices determined the sign of the TAR.TARN and TARP were negative and positive extensions of TAR,and used to analyze concave and convex segments on the boundary.The length of TARN measured the size of concaveness.Multi-scale TARPs together with TARN can help to detect fiber congluti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十字节 凹面边 凸的边 纤维粘著 介绍纤维
下载PDF
Mechanism of improving ductility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T-section beam confined by CFRP sheet subjected to flexural loading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苏岩 王泽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46-255,共10页
For the purpose of inventing a new seismic retrofitting method for the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HSC) T-section beam using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sheet, three series, a total of twelve T-secti... For the purpose of inventing a new seismic retrofitting method for the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HSC) T-section beam using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sheet, three series, a total of twelve T-section beams with nine specimens confined by CFRP sheet in the plastic zone and three control beams were conducted up to failure under four-point bending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fining CFRP sheet on improving the flexural ductility of unstrengthened T-section beams was studied.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width and the thickness of CFRP sheet and the type of T-section we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uctility and rotation capacity of plastic hinge can be improved by the confinement of CFRP sheet, and the ductility indic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ment of width and thickness of CFRP sheet. A plastic rotation model considering the width of CFRP sheet and the effect of flange of T-section beam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l of BAKER, and the test results show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erdicted results.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for seismic retrofitting design of beam-slabs system in cast-in-place framework structure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截面梁 碳纤维布 高强度混凝土 高延性 弯曲载荷 碳纤维复合材料 FRP片材 抗震加固设计
下载PDF
碳纤维麦弗逊悬架控制臂铺层优化
15
作者 蔡茂 赵庆龙 +1 位作者 赵英男 王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2期28-31,共4页
根据3种极限工况的悬架硬点载荷,结合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对称平衡的铺层设计方法,开展复合材料控制臂的纤维铺层角度设计,并使用OptiStruct软件以1个超级层关联4个单层铺层的方法进行铺层优化设计。进而通过拓扑分析的方法获得需... 根据3种极限工况的悬架硬点载荷,结合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对称平衡的铺层设计方法,开展复合材料控制臂的纤维铺层角度设计,并使用OptiStruct软件以1个超级层关联4个单层铺层的方法进行铺层优化设计。进而通过拓扑分析的方法获得需要加强的区域,利用铺层尺寸优化方法对控制臂进行形貌优化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较原金属结构减重64%。提出一种非均匀截面结构的铺层优化方法,对复杂截面复合材料结构铺层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控制臂 铺层优化 形貌优化 非均匀截面结构
下载PDF
自制全断面刷毛机变截面隧洞粘贴碳纤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6
作者 王旭君 姜晶 黄珊珊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2期8-12,21,共6页
水工隧洞等截面或变截面碳化混凝土表面需补强加固,以提高隧洞抗渗性能和耐久性。通过试验自制了可调节全断面刷毛机,进行衬砌刷毛,确保刷毛精度,保证碳纤维片粘贴紧密与牢固,与原结构形成整体,共同工作,以满足隧洞补强加固后输水能力... 水工隧洞等截面或变截面碳化混凝土表面需补强加固,以提高隧洞抗渗性能和耐久性。通过试验自制了可调节全断面刷毛机,进行衬砌刷毛,确保刷毛精度,保证碳纤维片粘贴紧密与牢固,与原结构形成整体,共同工作,以满足隧洞补强加固后输水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全断面 自制刷毛机 粘贴碳纤维 补强加固
下载PDF
Size effect on longitudinal MOE of microtomed wood sections and relevan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被引量:2
17
作者 YU Yan JIANG Ze-hui TIAN Gen-li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4期243-248,共6页
关键词 a complete shear restraint model microtomed wood sections a single fiber multi-ply model size effect
下载PDF
Porosity Effects on Interlaminar Fracture Behavior in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被引量:2
18
作者 Issa A. Hakim Steven L. Donaldson +1 位作者 Norbert G. Meyendorf Charles E. Browning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7年第2期170-187,共18页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come materials of choice for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due to their high specific stiffness, strength and fatigue life, low density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come materials of choice for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due to their high specific stiffness, strength and fatigue life, low density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However, there are some types of defects such as porosity that form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composites and alter their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In his study, hand lay-up was conducted to fabricate samples of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three different vacuum levels in order to vary porosity content.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destructive techniques and mechanical testing were conducted.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e trend in percentages of porosity through-thickness. Serial sectioning images revealed significant details about the composite’s internal structure such as the volum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porosity. Mechanical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porosity led to a decrease in both Mode I static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and Mode I cycl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rate fatigue life. The fractographic micrographs showed that porosity content increased as the vacuum decreased, and it drew a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ure mechanism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under different modes of loading as a result of the porosity effects. Finally, in order to accurately quantify porosity percentages included in the samples of different vacuum levels,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parameters and percentages resulted from th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and mechanical testing and the features resulted from fractography and serial sec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POROSITY Fatigue Fracture Behavior SERIAL sectioning
下载PDF
基于非包埋法纤维横截面的混纺织物成分智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介垚 卢铭曦 +2 位作者 刘小亮 王静 巫莹柱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4,共6页
为了解决纤维横截面法在混纺织物的成分测定中常遇到图像失真、定性效率较低、定量测定软件准确率不稳定、测定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改进了非包埋纤维横截面图像采集方法,测定纤维横截面轮廓特征结构参数,依据圆形度、异形度指标,同时增... 为了解决纤维横截面法在混纺织物的成分测定中常遇到图像失真、定性效率较低、定量测定软件准确率不稳定、测定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改进了非包埋纤维横截面图像采集方法,测定纤维横截面轮廓特征结构参数,依据圆形度、异形度指标,同时增加了可原位溶解观测的微通道超薄纤维切断装置,建立了混纺织物智能定性模型,对常规纤维进行初步分类,利于快速自动检测。应用YOLOv5模型的图像识别算法,建立混纺织物智能识别模型,提高了纤维横截面图像边缘特征提取准确性和混纺织物定量模型的测定准确性。经实际样品验证,与化学溶解法相比,算法识别96%的样品数据偏差在5%以内,实现了混纺织物成分测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织物 非包埋纤维横截面法 图像处理 YOLOv5模型 轮廓特征
下载PDF
RC偏压构件分段光滑的承载力相关方程
20
作者 陈致 杨绿峰 郑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4-630,共7页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RC)偏压构件在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建立了分段光滑的压弯承载力相关方程的显性表达式。首先考虑相关方程一阶导数在界限点连续的条件,利用二次分段光滑函数建立了适用于大、小偏心受压状态的承载力...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RC)偏压构件在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建立了分段光滑的压弯承载力相关方程的显性表达式。首先考虑相关方程一阶导数在界限点连续的条件,利用二次分段光滑函数建立了适用于大、小偏心受压状态的承载力相关方程;其次,通过重新定义轴压承载力调整系数,使承载力相关方程能够合理反映大、小偏压构件的破坏机理,且能够平稳回归到轴压点和纯弯点,从而正确表达RC构件在轴压、偏压和纯弯3种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克服了基于现行规范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建立的相关方程以及现有文献中相关方程的缺陷;最后利用纤维模型法与119组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试验数据验证了所建立的承载力相关方程在不同截面参数和偏心率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承载力相关方程 偏压 调整系数 纤维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