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s of Grass Field Eco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庆存 曾晓东 卢佩生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85-390,共6页
Some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s of grass field ecosystem are developed and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simplified one consists of two variables, living grass biomass and soil wetness. The analyses of such models show tha... Some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s of grass field ecosystem are developed and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simplified one consists of two variables, living grass biomass and soil wetness. The analyses of such model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only desert regime without grasses if the precipitation p is less than a critical value pc; the grass biomass continuously depends on p i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rass biomass and the soil wetness is weak, but the strong interaction results in the bifurcation of grass biomass in the vicinity of pc: the grass biomass is rich as p > pc, but it becomes desertification as p<pc. Periodic solutions also exist in the model, if the seasonal cycle of model's parameters is introduced. An improved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variables, i.e. the living grass biomass x, the nonliving grass biomass accumulat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y and the soil wetness z. The behaviours of such three variables model are more complicated. The initial values of y and z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model Grass field ecosystem BIFURCATION
下载PDF
Maximum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of Grass Field Ecosystem With Two Variables
2
作者 曾庆存 卢佩生 曾晓东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4年第1期94-103,共10页
Based on general consideration and analysis, a maximum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of grass field ecosystem with a single species is developed. 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variables: grass biomass of grass field per unit a... Based on general consideration and analysis, a maximum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of grass field ecosystem with a single species is developed. 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variables: grass biomass of grass field per unit area and soil wetness, and is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their mutual interaction. Other factors such as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recipitation, irrigation, sunlight, temperature and consume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s parameters in the dynamical system.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odel shows that grass biomass of a possible ecological regime is determined by the stabl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dynamical system. For the grass species interacting weakly with soil wetness the grass biomass continuously depends on the precipitation. While, for a species interacting strongly with soil wetness, grass biomass is abundant if precipitation is larger than some critical value; otherwise, it becomes a desertification regime with very little or even zero grass biomass. The model also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a critical (maximum) consuming value, the grass field with abundant biomass can be restored if the consuming is less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otherwise, it becomes deser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model GRASS field ecosystem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田烟蚜的生态效应评估技术
3
作者 李宏 马小洁 +3 位作者 杨林林 杜广祖 陈斌 李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
【目的】建立烟田规模化释放烟蚜茧蜂生物防治烟蚜的生态效应评价技术,为规模化释放天敌昆虫生物防治害虫的生态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6—2017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长年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 【目的】建立烟田规模化释放烟蚜茧蜂生物防治烟蚜的生态效应评价技术,为规模化释放天敌昆虫生物防治害虫的生态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6—2017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长年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烟田和未释放烟蚜茧蜂的烟田为试验地,系统开展释放烟蚜茧蜂烟田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及烟农问卷调查,筛选生态效应评价指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生态效应评价模型。【结果】构建了基于释放烟蚜茧蜂对烟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其他种类蚜茧蜂及蚜虫天敌的影响、烟蚜茧蜂的适生性/适应力、定殖可能性、存在可能性、对人畜健康及植物安全的影响、蚜茧蜂种群扩散与建立的可能性共计7个目标层、19个准则层和76个指标层构成的规模化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生态效应评估技术及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的2016年弥渡县和隆阳区烟田释放烟蚜茧蜂的生态效应值分别为2.65和2.51;2017年两地烟区释放烟蚜茧蜂烟田的生态安全值分别为2.56和2.50,与2016年的生态效应评价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用于烟田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生态效应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应 生物防治 烟蚜茧蜂 烟蚜 烟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WOA-SVR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学国 周诗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双循环格局下,创新生态系统脆弱性成为制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瓶颈,对其有效预警是实现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现状,构建包含群落、资源、经济、环境4个子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双循环格局下,创新生态系统脆弱性成为制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瓶颈,对其有效预警是实现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现状,构建包含群落、资源、经济、环境4个子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建立改进WOA-SVR的脆弱性预警模型,对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综合脆弱指数由2005年的4.28下降到2020年的2.66,警度从较重警情降至中警;经济子系统作为创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子系统,其脆弱性指数下降缓慢,仍处于较高脆弱度水平。对4个子系统指标间耦合关系进行剖析发现,适应能力指标对降低系统脆弱性指数具有较大影响,政府和企业可据此建立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生态系统 WOA-SVR 脆弱性预警 集成电路技术
下载PDF
粮食分功能区城镇化对稻田生态净价值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杨腾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39-41,44,共4页
基于2010年—2019年中国30个省域层面稻田生态系统的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分析了各粮食功能区城镇化对稻田生态净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与粮食主销区,城镇化对稻田生态净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城镇化对粮食主销... 基于2010年—2019年中国30个省域层面稻田生态系统的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分析了各粮食功能区城镇化对稻田生态净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与粮食主销区,城镇化对稻田生态净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城镇化对粮食主销区的稻田生态净价值存在显著的单重门槛效应。结合粮食功能区城镇化对稻田生态净价值影响的差异性,因地制宜提出了稻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稻田 生态净价值 生态系统 门槛效应
下载PDF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钟锦 潘文泽 +5 位作者 蒋胜兰 杨光源 张轲 户艳霞 夏振远 陈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6期110-119,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这对于了解节肢动物群落的生态功能至关重要。烟田作为一种特殊的农田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研究首先报告了烟田节肢动物...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这对于了解节肢动物群落的生态功能至关重要。烟田作为一种特殊的农田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研究首先报告了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现状,包括中国不同烟区优势害虫和天敌的组成情况、动态、多样性及其测度方法;其次,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如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化学药剂使用、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等这些因素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讨论了DNA条形码技术和人工智能在节肢动物种类快速准确鉴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使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实时动态测量等技术在节肢动物多样性调查中的未来应用。通过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的综合分析和总结,为烟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烟田生态系统 节肢动物 群落 生态学 物种多样性 农业管理 生物防治 有机农业
下载PDF
2005-2020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
7
作者 苏文 郭学兵 +10 位作者 初玉 樊博 姬洪飞 兰中东 李国振 李小军 罗永清 热普开提 王小亮 吴瑞俊 杨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36-49,共14页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西北旱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极为敏感,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地区,土壤有机...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西北旱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极为敏感,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以及空间分布特征日益成为该区域的研究焦点之一,但是数据共享不足与实测数据相对缺乏是造成研究结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在收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位于中国西北六省区的农田、荒漠、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土壤长期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筛选、质量控制后,采用有机碳估算模型计算生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本数据集涵盖了11个站点2005-2020年各类长期观测样地的表层(0-20 cm)和剖面分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以期为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壤碳储量估算和碳循环过程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干旱区 典型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观测 生态站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研究
8
作者 孟继森 孟斯斯 +2 位作者 鲁莎莎 郭兴科 刘庭风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7期23-25,共3页
围绕“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深刻战略意义,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战略的同时,以走实走深一体化保护修复为理念,串联面对的现实和普遍的节点问题,在共性、个性统一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沙... 围绕“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深刻战略意义,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战略的同时,以走实走深一体化保护修复为理念,串联面对的现实和普遍的节点问题,在共性、个性统一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现状,剖析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完善建议,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系统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保护
下载PDF
水氮运筹影响高留残茬黑土稻田碳收支机理分析
9
作者 张作合 张忠学 +3 位作者 龚振平 薛里 周利军 吕项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302,共9页
为探明水氮运筹对稻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浅湿干灌溉(D)和淹水灌溉(F)两种灌溉模式,及110kg/hm^(2)(当地施肥标准,N1)、99kg/hm^(2)(减氮10%,N2)和88kg/hm^(2)(减氮20%,N3)3个施肥水平,观测高留残茬稻田水稻收获后... 为探明水氮运筹对稻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浅湿干灌溉(D)和淹水灌溉(F)两种灌溉模式,及110kg/hm^(2)(当地施肥标准,N1)、99kg/hm^(2)(减氮10%,N2)和88kg/hm^(2)(减氮20%,N3)3个施肥水平,观测高留残茬稻田水稻收获后不同器官的干物质量及碳含量,同时监测稻田CO_(2)和CH4排放通量,计算水稻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稻田净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NECB)。结果表明:水氮运筹会影响稻株各器官干物质及碳含量,所有处理中DN2处理NPP最大(8918.02kg/hm^(2)),浅湿干灌溉模式各处理NPP均大于淹水灌溉模式,分别增加12.13%、36.73%、8.01%;浅湿干灌溉模式增加了稻田土壤呼吸的CO_(2)排放通量,减施氮肥则降低了CO_(2)排放通量,浅湿干灌溉减施氮肥降低了CH_(4)排放通量;两种灌溉模式下各处理CO_(2)和CH_(4)排放总量均随氮肥施用量减少而降低,淹水灌溉模式下各处理CH_(4)排放总量均显著高于浅湿干灌溉模式(P<0.05);各处理稻田生态系碳净收支均为正值,黑土区高留残茬稻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其中DN2处理NECB最高,为1950.96kg/hm^(2)。综合来看,浅湿干灌溉模式+减氮10%处理的稻田生态系统碳“汇”最强。研究可为寒地黑土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水氮运筹 净初级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 碳收支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10
作者 史明珠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53-57,共5页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性变化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于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草地,未利用地转变为水域或其他类型,林地或草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各类型土地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均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的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等措施的效果取得一定成效。ESSV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递增的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 土地利用 荆州市
下载PDF
Insights into community-based bio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us using microphytobenthos in estuarine intertidal ecosystems 被引量:2
11
作者 DU Guoying CHUNG Ik kyo XU Hengl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12-120,共9页
The feasibility of community-based bio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us was studied using microphytobenthos(MPB) in estuarine intertidal ecosystems.The sediment samples of MPB were collected monthly during ... The feasibility of community-based bio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us was studied using microphytobenthos(MPB) in estuarine intertidal ecosystems.The sediment samples of MPB were collected monthly during a 1-year cycle(September 2006-August 2007) at four sampling stations in the Nakdong River Estuary,Korea.Environmental variables,such as salinity,radiation,grain size of sediment,Si(OH)4(Si),nitrate(NO3^-),nitrite(NO2^-),ammonium(NH4~+) and phosphates(PO4^(3-)),were measured synchronously for comparison with biotic parameters.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for assess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tic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MPB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four sampling stations;(2)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MPB commun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especially the nutrient NH4+ in combination with salinity and grain size;(3) three species(Navicula lacustris,Pleurosigma anglulatum and Fragilaria sp.1)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utrients and/or Si;and(4) the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grain size.It is suggested that MPB communities may be used as a potentially robust bioindicator for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us in estuarine intertidal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bioassessment field community MICROPHYTOBENTHOS estuarine intertidal ecosystem Nakdong River
下载PDF
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彦军 张子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5,46,共8页
“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 “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等六大特征及与此相对应的供给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等“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同时对当前符合“互联网+教育”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建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以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场域 互联网+ 互联网+教育 生态体系
下载PDF
2016-2021年海南文昌菜地土壤微生物数据集
13
作者 陈淼 李勤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95-104,共10页
随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结构变化加快,新的耕作管理模式对菜地生态系统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监测热带地区菜地种植制度下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及代... 随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结构变化加快,新的耕作管理模式对菜地生态系统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监测热带地区菜地种植制度下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及代谢,对于探究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和养分循环等微观机理尤为重要。本数据集基于土壤微生物DNA/RNA分子生物学技术,整合了2016–2021年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文昌观测场菜地单施化肥、秸秆还田、化肥+秸秆还田三种模式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数据,样地的设置、观测和维护、样品的采集、样品制备与保存、数据填报和质控严格按照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统一规范执行。本数据集对于研究热带地区菜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分析环境要素与生产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调整作物耕作管理方式和养分投入、提高热带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2016–2021年 菜地生态系统 扩增子高通量测序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Impacts of Overgrazing and Reclamation on Soil Resources in Rangeland Ecosystems in Huailai Basin, Hebei, China
14
作者 ZHANGHong HEWei-ming JIANGShi-zho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5年第4期721-729,共9页
The soil constituent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soil resources and plant communities in three adjacent sites representing the overgrazing, reclamation and comparatively undisturbed communities respectivel... The soil constituent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soil resources and plant communities in three adjacent sites representing the overgrazing, reclamation and comparatively undisturbed communities respectively were quantified and examined in study area in Huailai Basin, Hebei Province, China.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greater constituent of C, N, P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site. Corg, Ntotal, Navail and Pavail were between 1.18 and 3.90 times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sit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two sites. Although the Ptotal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in shrubland soils than in overgrazed rangeland soils, the Pavail concentration, however,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site, and increased by 59.1% and even 289.6%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site comparing to those in the soils of range-land and millet field sites. Among the three sites, CV exceeding 40% were found for SO4, Cl, and F ion. The CV of organic carbon also exceeded 40% but only in the soils of millet field site. The highest CV were found for F, SO4 ion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and overgrazed rangeland sites, while for Cl and SO4 ion in those of millet field site.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introductions of shrubs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nutrients and maintenance of soil fertilities, and also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sertified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resources rangeland ecosystem OVERGRAZING RECLAMATION SHRUBLAND millet field Huailai basin
下载PDF
水氮耦合下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忠学 薛里 +3 位作者 李铁成 齐智娟 王忠波 周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0-338,共9页
为探寻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于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淹灌(F)和稻作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同时设置常规施氮水平(N,110 kg/hm~2)、减氮10%水平(N1,99 kg/hm~2)、减氮20%水平(N2,88 kg/hm~2)... 为探寻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于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淹灌(F)和稻作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同时设置常规施氮水平(N,110 kg/hm~2)、减氮10%水平(N1,99 kg/hm~2)、减氮20%水平(N2,88 kg/hm~2)3种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水稻各器官干物质量、碳含量、稻田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和CH_(4)排放通量及两者排放总量的影响,并采用净生态系统碳收支(NECB)评价体系对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耦合方式下,各处理水稻穗固碳量与根固碳量分别占其总固碳量的26.61%~40.92%、24.63%~31.95%。相同施氮量下,稻作控制灌溉相较于常规灌溉能提高水稻各器官碳含量、干物质量。在水稻全生育期内,各处理CH_(4)排放通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均在分蘖期与拔节孕穗期出现峰值;各处理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呈现单峰变化,在分蘖期出现峰值。相同灌溉模式下,除返青期外,各处理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相同施氮量下,稻作控制灌溉与常规灌溉相比降低了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及排放总量,但提高了CH_(4)排放通量及排放总量。不同水氮耦合方式下,水稻净初级生产力为4245.82~6958.19 kg/hm~2,穗净初级生产力最高、凋落物净初级生产力最低,分别占其水稻净初级生产力的42.88%~51.82%、3.19%~3.90%。相同施氮量下,稻作控制灌溉模式各处理水稻净初级生产力均大于常规灌溉模式,其中CN、CN1、CN2各处理净初级生产力较FN、FN1、FN2各处理分别增加11.17%、31.92%、2.98%。此外,不同水氮耦合方式下NECB均为正值,表示该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为净碳“汇”,其中CN1处理净碳收支(1082.8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这说明稻作控制灌溉模式下减氮10%处理的稻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稻田 水氮耦合 净生态系统碳收支 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丽娜 杨红艳 +1 位作者 左智 何琪婧 《农业展望》 2023年第6期93-99,共7页
全球变暖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稻田则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在农业领域中,减缓... 全球变暖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稻田则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在农业领域中,减缓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发挥稻田碳汇潜力是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水稻作为中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在梳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影响因素及核算方法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为助力统筹规划粮食安全与减排以及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综合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不同领域交叉研究、深入探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和影响因素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场理论的企业创新生态伙伴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占永志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1期77-84,共8页
企业伙伴选择是一个具有时序性、信息模糊性的多属性决策过程。以正交投影、时间度与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相结合建立决策方法,以协同创新能力为基础构建伙伴选择的能力场模型,设计企业创新生态伙伴选择过程,对伙伴企业进行择优和淘... 企业伙伴选择是一个具有时序性、信息模糊性的多属性决策过程。以正交投影、时间度与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相结合建立决策方法,以协同创新能力为基础构建伙伴选择的能力场模型,设计企业创新生态伙伴选择过程,对伙伴企业进行择优和淘汰。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做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伙伴 协同创新 伙伴选择 场理论
下载PDF
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497
18
作者 谢高地 肖玉 +1 位作者 甄霖 鲁春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0-13,共4页
试验研究证明农田生态系统产生生态服务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出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因自然生态过程和人类种植业活动过程共同作用,为人类年提供19509.1亿元生态服务和经济产品总价值,其中41.9%是由农田生态系统自然过程提供和产生的,58.1... 试验研究证明农田生态系统产生生态服务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出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因自然生态过程和人类种植业活动过程共同作用,为人类年提供19509.1亿元生态服务和经济产品总价值,其中41.9%是由农田生态系统自然过程提供和产生的,58.1%是由人类种植业活动过程产生的。目前我国统计系统计量的年度种植业总价值中仅计量了人类种植业活动过程产生的经济价值和部分由自然生态过程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得到计量和反映的仅为64.7%,未计量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5.3%,年达6881.06亿元。由于粮食生产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生态服务属公共服务范畴,国家应为粮食生产提供公共财政补贴的额度高限可达5140元/hm2·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态服务价值 中国 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补贴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锐劲特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陆贻通 周培 +1 位作者 吴银良 林丽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9-221,231,共4页
建立了青菜、土壤中锐劲特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的方法。对锐劲特及其降解产物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 ,明确了锐劲特在青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 ,锐劲特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7.88d,在青菜中的... 建立了青菜、土壤中锐劲特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的方法。对锐劲特及其降解产物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 ,明确了锐劲特在青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 ,锐劲特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7.88d,在青菜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2 .5 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劲特 降解 菜地 生态系统 农药残留动态 杀虫剂 消解 土壤污染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下亚热带稻田土壤碳、氮演变特征及其耦合关系 被引量:46
20
作者 刘畅 唐国勇 +3 位作者 童成立 夏海鳌 蒋平 林蕴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89-1493,共5页
在湖南省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点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稻田土壤碳、氮演变及其耦合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3年,无肥处理(对照,CK)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略呈下降趋势;化肥(NPK)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有机-无机肥... 在湖南省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点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稻田土壤碳、氮演变及其耦合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3年,无肥处理(对照,CK)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略呈下降趋势;化肥(NPK)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化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3%和18%,低量有机肥(LOM)处理分别提高54%和45%,高量有机肥(HOM)处理分别提高89%和67%.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稻田土壤C/N为8.5~12.9,多数分布在10左右.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稻田土壤碳、氮的固定与积累;稻田土壤碳、氮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全氮 稻田生态系统 施肥措施 碳氮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