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0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under flow for the 21st century fine chemical industry 被引量:4
1
作者 Rosaria Ciriminna Mario Pagliaro Rafael Luque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161-166,共6页
Due to metal leaching and poor catalyst stability, the chemical industry's fin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ctors have been historically reluctant to use support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to manufacture fine ... Due to metal leaching and poor catalyst stability, the chemical industry's fin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ctors have been historically reluctant to use support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to manufacture fine chemicals and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With the advent of new generation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and flow chemistry, we argue in this study, this situation is poised to quickly change. Alongside heterogenized metal nanoparticles, both single-site molecular and single-atom catalyst will become ubiquitous. This study offers a critical outlook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chemical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Single atom catalysis Green chemistry chemical industry
下载PDF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PM_(2.5)) in Autumn in Xi'an City 被引量:1
2
作者 GAN Xiao-feng1,2, CAO Jun-ji2,3, WANG Qi-yuan4, SHEN Zhen-xing4, XU Hong-mei2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 710075, China +1 位作者 3. Institut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4.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PM2.5) in autumn in Xi’an City. [Method] By means of mini-volume sampler, PM2.5 sampl...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PM2.5) in autumn in Xi’an City. [Method] By means of mini-volume sampler, PM2.5 samples in atmosphere in Xi’an were collected in October 2009, and the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elements in PM2.5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2.5 in atmosphere in autumn in Xi’an City was 168.44 μg/m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ijing and Pearl River Delta area, and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value were 53.29 and 358.16 μg/m3, respectively.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 Zn, K, Cl, Ca and Fe in PM2.5 was above 1.0 μg/m3, being at high pollution level. In addition, K had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organic carbon (OC) and element carbon (EC),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76 and 0.75 (P<0.000 1), respectively, and it showed that OC and EC had the same source as K, namely biomass burning had certain contribution to OC and EC. Enrichment factor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K, Ca, Fe, Ti, Mn and Cr mainly came from earth crust, rock weathering and other natural sources, while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sources had great effects on S, Zn, Cl, Pb, Br, Mo, Cd and As which were affected by soil dust and other natural sources slightly, and Cd had the highest enrichment factor and mainly came from metal smelting. In a word, coal combustion, biomass burning, vehicle emissions, metallurgic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dust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PM2.5 in autumn in Xi’an. [Conclusion]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chemical element Enrichment factor Factor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fine root N and P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Masson pine plantations across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Zunji Jian Jin Xu +3 位作者 Yanyan Ni Lei Lei Lixiong Zeng Wenfa Xia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463-1473,共11页
Fine roots(<2 mm)play vital roles in water and nutrient uptake.However,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their chemical traits and their controlling mechanism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at a regional scale.This study exam... Fine roots(<2 mm)play vital roles in water and nutrient uptake.However,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their chemical traits and their controlling mechanism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at a regional scale.This study examined these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fine roots in Masson pine(Pinus massoniana Lamb.)plantations across subtropical China and their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Root nitrogen(N)and phosphorus(P)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mass ratios(N:P)ranged from 3.5 to 11.7 g kg^(-1),0.2 to0.9 g kg^(-1),and 7.8 to 51.6 g kg^(-1),respectively.These three chemical trai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ites and in longitudinal patterns across subtropical China.Mean annual temperatur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root N concentration but negatively related to root P concentration.There were significant,neg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ay content and root P concentration and between pH and root N concentration.Available N ha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root N concentration,while available P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root P concentration.The combined effects of altitude,climate(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and soil properties(pH,clay content,available N and P)explained 26%and 36%of the root N and P concentrations variations,respectively.Thes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had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and exhibited disproportionate levels of total effects on root N and P concentrations.Root N and P concentrations explained 35%and 65%variations in their mass ratio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highlight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of chemical trait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n root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these ecosystems.More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 of root chemical traits with abiotic and biotic factors are needed to understand nutrient uptake strategies and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plant tra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root chemical trait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Pinus massoniana Subtropical China
下载PDF
韩国FINE CHEMICAL CO.,LTD在静观其变中掌握主动!
4
作者 晓慧 《环球聚氨酯》 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
近日,中国聚氨酯网走访了韩国FINE CHEMICAL CO.,LTD.(简称:KFC)的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朴昌瑞先生热忱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家临时办事处位于上海虹桥,今年2月刚刚成立,是KFC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经营的起点。
关键词 韩国fine chemical有限责任公司 TDI 二异氰酸甲苯酯 亚洲 市场 产量 投资 价格 中国
下载PDF
合成气乙二醇产品质量提升技术综述
5
作者 刘应杰 成春喜 +2 位作者 胡燕 刘华伟 雷军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7期14-18,共5页
总结合成气制乙二醇产品质量提升的4种技术手段:液相加氢,精馏加碱,产品塔釜加药剂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析4种方法的作用原理和效果,提出产品质量提升的根本在于加氢催化剂性能的提高,液相加氢需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从而简化生产工... 总结合成气制乙二醇产品质量提升的4种技术手段:液相加氢,精馏加碱,产品塔釜加药剂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析4种方法的作用原理和效果,提出产品质量提升的根本在于加氢催化剂性能的提高,液相加氢需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从而简化生产工艺。综述对乙二醇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乙二醇 产品质量 液相加氢
下载PDF
高校化学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探析
6
作者 周立敏 张岩 陈岩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随着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也体现得愈加明显。精细化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安全性,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地运转。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我校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强化实验... 随着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也体现得愈加明显。精细化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安全性,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地运转。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我校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精细化与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本文将从实验室管理的现状、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精细化管理重在解决怎样管、管什么和谁来管的问题,通过实施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将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效益,进一步助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精细化管理 管理举措 管理效果
下载PDF
《精细化工与生活》通识教育选修课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7
作者 王璐 闫海军 +2 位作者 张萌 买买提江·依米提 阿布都克尤木·阿布都热西提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结合自身教学和实践,分析了新疆大学《精细化工与生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改善课程教学理念、加强课程的规范化管理、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措施,为系列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建设... 结合自身教学和实践,分析了新疆大学《精细化工与生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改善课程教学理念、加强课程的规范化管理、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措施,为系列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 通识选修课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精细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8
作者 何秀娟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我国目前水资源紧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化工企业存在污水排放不达标等问题。为此,针对精细化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工程服务范围主要是某县产业集聚区。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设计进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工艺方... 我国目前水资源紧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化工企业存在污水排放不达标等问题。为此,针对精细化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工程服务范围主要是某县产业集聚区。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设计进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该工程建成后能够有效改善水环境,降低对地方水系的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提高地方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精细化工 工程设计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倩 杨兴兵 +1 位作者 刘长路 赖川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理论课程每章节前,需引入与本章节相关联的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和市场企业生产情况,同时融入具体生产案例,并开展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前期需进行企业调研,优化实验教...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理论课程每章节前,需引入与本章节相关联的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和市场企业生产情况,同时融入具体生产案例,并开展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前期需进行企业调研,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主要途径包括: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同时将教学内容与企业见习实践密切结合.这些有效措施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和环境友好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从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品化学 理论 实验 教学改革 课程
下载PDF
羟乙基乙二胺的连续流制备工艺
10
作者 董凡 朱建民 +3 位作者 董振鹏 陈慕华 朱新宝 付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8-464,共7页
以乙二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连续流微反应器内发生乙氧基化反应合成羟乙基乙二胺。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乙二胺含水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二胺)∶n(环氧乙烷)=3∶1、乙二胺含水量为0.... 以乙二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连续流微反应器内发生乙氧基化反应合成羟乙基乙二胺。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乙二胺含水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二胺)∶n(环氧乙烷)=3∶1、乙二胺含水量为0.9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80℃、停留时间为60 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接近100%,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7.4%,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9.2%。间歇釜式反应工艺在相同物料比和反应温度条件下,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3.5%,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15.9%。连续流微反应器能有效提高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乙氧基化反应 羟乙基乙二胺 连续流微反应器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催化剂酸碱性与催化酯醛缩合性能的关系
11
作者 张伟 贾鑫 +3 位作者 王兴永 孙培永 傅送保 姚志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96,共10页
以γ-Al_(2)O_(3)和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引入不同含量Na^(+)、K^(+)和Cs+碱金属离子,制备了一系列酯醛气相缩合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和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表征,并以丙酸甲酯与甲醛为原料,考察... 以γ-Al_(2)O_(3)和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引入不同含量Na^(+)、K^(+)和Cs+碱金属离子,制备了一系列酯醛气相缩合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和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表征,并以丙酸甲酯与甲醛为原料,考察了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0.2 MPa、370℃和质量空速为1.2 h^(-1)的条件下,以10%(以载体SiO_(2)质量为基准,下同)Cs/SiO_(2)为催化剂时,丙酸甲酯转化率最高(41.03%),甲基丙烯酸甲酯选择性为99.20%。在有丰富碱活性中心的前提下,催化剂表面弱碱性位点含量与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呈正相关关系,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和中强碱性位点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醛缩合 催化剂 酸性 碱性 丙酸甲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Q[6]-PW_(12)自组装体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春燕 胡智 +3 位作者 刘琪 庞会霞 曾庆雨 张云黔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以六元瓜环(Q[6])及Keggin型磷钨酸(PW_(12))为原料,制备Q[6]-PW_(12)自组装体。将Q[6]-PW_(12)自组装体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结果表明,Q[6]与PW_(12)发生了自组装作用,且Q[6]-PW_(12)自组装体具有多孔结... 以六元瓜环(Q[6])及Keggin型磷钨酸(PW_(12))为原料,制备Q[6]-PW_(12)自组装体。将Q[6]-PW_(12)自组装体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结果表明,Q[6]与PW_(12)发生了自组装作用,且Q[6]-PW_(12)自组装体具有多孔结构特征;Q[6]-PW_(12)自组装体对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具有催化作用,且自组装体催化剂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六元瓜环 磷钨酸 自组装体 乙酸乙酯
下载PDF
HBeta沸石高效催化芳醇/酚酯化
13
作者 孟从玮 张原 唐天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将自制的HBeta用于催化4-甲基苯甲醇与乙酸酐的酯化反应,确定了其最优条件为:以10 mg酸性HBeta沸石为催化剂、0.5 mmol 4-甲基苯甲醇、0.5 mmol乙酸酐、1.0 mL环己烷,N_(2)氛围下室温反应1 h,在该条件下以>99%的产率合成了乙酸4-甲... 将自制的HBeta用于催化4-甲基苯甲醇与乙酸酐的酯化反应,确定了其最优条件为:以10 mg酸性HBeta沸石为催化剂、0.5 mmol 4-甲基苯甲醇、0.5 mmol乙酸酐、1.0 mL环己烷,N_(2)氛围下室温反应1 h,在该条件下以>99%的产率合成了乙酸4-甲基苄酯。探索了底物的普适性,并以较广的底物范围合成了32种芳香族酯化反应产物。在沸石中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磷(0.2%~1.0%),通过XRD、N_(2)吸附-脱附、NH_(3)-TPD、Py-IR对催化剂的织构参数和酸性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HBeta强Br?nsted酸酸性位点(SBAS)酸量的降低,芳醇/酚酯化反应产率从>99%逐渐降至57%,说明催化剂上的SBAS是芳醇/酚反应的活性中心。此外,HBeta催化剂在芳醇/酚的酯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循环4次而没有明显失活。提出了4-甲基苯甲醇在催化剂的SBAS上首先转化成对应的碳正离子中间体,随后与乙酸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从而生成目标产物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ta沸石 酯化反应 芳醇/酚 碳正离子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固定化c-ω-转氨酶催化合成(4S)-四氢萘酮
14
作者 高嵩 邵小芙 +3 位作者 果波 李前 王佩 曹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60,共9页
以T4噬菌体衣壳为载体,探索了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P-ω-TA)的自组装固定化,以将P-ω-TA与T4噬菌体非必需小外壳蛋白(Soc)融合的方式实现了P-ω-TA在T4噬菌体衣壳上的亲和固定及较高的位点结合数。对固定化P-ω-TA的适应性、回收性能、... 以T4噬菌体衣壳为载体,探索了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P-ω-TA)的自组装固定化,以将P-ω-TA与T4噬菌体非必需小外壳蛋白(Soc)融合的方式实现了P-ω-TA在T4噬菌体衣壳上的亲和固定及较高的位点结合数。对固定化P-ω-TA的适应性、回收性能、(S)-型异构体选择性拆分及(1S,4S)-去甲基舍曲林的催化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的P-ω-TA保持了完整的活性及适应性,可通过离心操作轻松地回收,并进行重复使用。在5次回收和重复使用过程中,每次酶活回收率均>91%,经5次催化,最终酶活保持率约为84%。固定化P-ω-TA保持了在底物手性中心处的(S)-型异构体选择性拆分以及对(1S,4S)-去甲基舍曲林的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 T4噬菌体 手性拆分 酶固定化 舍曲林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封育年限对武夷山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李震凯 张贻荣 +5 位作者 邓智文 柳佳莹 荣俊冬 陈礼光 何天友 郑郁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725-7737,共13页
自然封育是培育森林资源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细根作为植物体重要的资源获取型器官,在森林群落发挥生态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明晰自然封育对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正常经营和封育年限为3... 自然封育是培育森林资源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细根作为植物体重要的资源获取型器官,在森林群落发挥生态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明晰自然封育对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正常经营和封育年限为3、5、10、15年和40年的毛竹林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封育年限下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差异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1)封育年限对毛竹细根的功能性状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封育年限的增长,毛竹细根的比根长、比根面积、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组织密度、碳氮比和碳磷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其他封育毛竹林群落相比,封育10和15年的毛竹林群落中细根比根长、比根面积和养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土壤层次和细根径级对细根功能性状同样具有显著影响。(2)毛竹细根功能性状间随封育年限的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比根长、比根面积、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彼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碳氮比、碳磷比和组织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随着封育演替进程,毛竹林群落中土壤因子的变化驱动着细根功能性状发生改变,土壤容重同细根养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碳磷含量与细根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含量与细根养分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自然封育促使毛竹细根通过自身表型可塑性合理权衡不同功能性状之间的资源配置,当封育10—15年,毛竹细根将更多养分集中于资源获取型性状的构建,吸收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功能较优,在封育10—15年后适当进行科学的人为经营活动有助于毛竹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封育毛竹林群落 形态特征 养分性状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碳酸铯催化胺与CO_(2)有效转化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
16
作者 熊南妮 王春蓉 +1 位作者 陈阳 周明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2-2088,共7页
以CO_(2)和有机胺为原料直接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无任何脱水剂参与,考察反应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时间、溶剂、催化剂与助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0℃、CO_(2)压力4.5 MPa、以无机盐碳酸... 以CO_(2)和有机胺为原料直接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无任何脱水剂参与,考察反应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时间、溶剂、催化剂与助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0℃、CO_(2)压力4.5 MPa、以无机盐碳酸铯(Cs_(2)CO_(3))为碱性催化剂、溴化四正丁铵(n-Bu4NBr)为助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有机胺的浓度为6.67 mol/L、反应时间6 h(部分24 h),在该条件下制备了15种对称型不同烷基或芳基取代的有机脲类化合物,气相色谱(GC)分离产率可达42%~80%,采用^(1)HNMR和^(13)CNMR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法具有方便高效、环境友好和原子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有机胺 无机盐碳酸铯 对称型有机脲 机理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明泉 张衡臣 +3 位作者 杨雪娇 苑任旭 刘阳 方岩雄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采用MoCl_(5)为核心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的开环易位聚合物,实现稳定的100%单体转化率,凝胶率0%。并采用Al_(2)O_(3)负载的Ru催化剂和SiO 2/Al_(2)O_(3)负载的Ni金属催化剂对相同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开环易位... 采用MoCl_(5)为核心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的开环易位聚合物,实现稳定的100%单体转化率,凝胶率0%。并采用Al_(2)O_(3)负载的Ru催化剂和SiO 2/Al_(2)O_(3)负载的Ni金属催化剂对相同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开环易位聚合物进行非均相加氢,可实现100%的加氢率,且简单过滤即可将催化剂与聚合物溶液完全分离。两种加氢催化剂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质,Ni负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含量10%、反应温度190℃、初始氢气压力4 MPa、反应时间2 h,加氢产物的熔融指数76 g·min^(-1),玻璃化转变温度126℃;Ru负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含量2%、反应温度180℃、初始氢气压力4 MPa、反应时间2 h,加氢产物的熔融指数10 g·min^(-1),玻璃化转变温度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开环易位聚合 非均相加氢 环烯烃 环烯烃聚合物(COP) 氯化钼
下载PDF
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细根功能性状的序级变化特征
18
作者 牛莹莹 袁在翔 +3 位作者 谷雨晴 吴茜 邹朋峻 关庆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63,共10页
【目的】明晰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细根功能性状在序级间的变化特征,为深入理解不同根序细根在地下生理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糙叶树、朴树和枫香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20 m×20 m的样方... 【目的】明晰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细根功能性状在序级间的变化特征,为深入理解不同根序细根在地下生理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糙叶树、朴树和枫香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20 m×20 m的样方,采集优势树种的细根,分析不同树种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C、N及P含量等功能性状随序级的变化特征。【结果】1)树种对细根形态性状和化学性状都有显著影响,而序级只对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细根N、P含量和C/N有显著影响。2)随着序级升高,3种优势乔木的细根直径和C/N呈现增加趋势,比根长、比表面积、N含量和P含量整体呈现减小趋势,根组织密度和C含量随序级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3)在1~5级根中,朴树的直径最小,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糙叶树的根组织密度最大;朴树的C含量最高;枫香的C/N最小。在1级根中,糙叶树的N含量最高,朴树的P含量最高。糙叶树和枫香的细根生物量随着序级升高而增加,朴树的1级根生物量大于2、3级根生物量。4)主成分分析表明,3种优势乔木的细根功能性状分为两个变异维度,糙叶树偏向于资源获取型,朴树偏向于自主觅食资源获取型,而枫香偏向于不同策略的权衡。【结论】细根功能性状和多维度根系策略在树种之间存在差异,表明糙叶树和朴树细根对养分的获取效率较高,枫香细根养分获取效率较低;但枫香细根的分解速率可能快于糙叶树和朴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细根形态 化学性状 优势树种 细根序级
下载PDF
三氨基甲苯的工程化合成工艺及其反应安全性
19
作者 张浩然 吴凡 +9 位作者 李宁 何欢 马凡杰 刘巍 孙明 姜广雨 迟虹 牛立伟 余开甲 王风云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以2,4,6-三硝基甲苯(TNT)为原料,商业钯碳(Pd/C)为催化剂,通过催化氢化实现了一种芳香多胺类化合物——2,4,6-三氨基甲苯(TAT)的规模化合成。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测试证明成功合成了TAT。当TNT用量为1 kg,乙酸乙酯... 以2,4,6-三硝基甲苯(TNT)为原料,商业钯碳(Pd/C)为催化剂,通过催化氢化实现了一种芳香多胺类化合物——2,4,6-三氨基甲苯(TAT)的规模化合成。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测试证明成功合成了TAT。当TNT用量为1 kg,乙酸乙酯用量为10 L时,TAT合成反应的最优工艺参数为:5%Pd/C用量40 g(干料)、反应温度60℃、氢气压力1 MPa、搅拌速率650 r·min^(-1)。TNT氢化反应安全性研究表明:TNT氢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平均放热速率为38.2 W·kg^(-1),绝热温升为150.85℃,不存在由于其反应失控而引发二次分解反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三硝基甲苯 三氨基甲苯 工艺优化 合成反应安全性
下载PDF
运城冬季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棕碳吸光特性
20
作者 张伊琳 赵正昱 +5 位作者 谷欣 李玉霞 陈楚昭 唐泽雨 茹晓宁 李杏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0-1158,共9页
为了更好地探究我国城市地区大气污染问题,2019年10月15—2020年3月1日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仪每23 h进行1次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离子的浓度... 为了更好地探究我国城市地区大气污染问题,2019年10月15—2020年3月1日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仪每23 h进行1次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对比分析了甲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光特性.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_(2.5)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6.21—325μg·m^(−3),其中有41 d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轻度污染及以上的标准,占总天数的64%,说明运城市冬季污染严重.其中,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和有机质为PM_(2.5)的主要组成成分,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39.6%、29.7%(优良天),38.9%、30.8%(轻-中度污染),40.4%、29.1%(重度污染),38.9%、26.5%(严重污染).NO_(3)^(−)是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离子,并且4个时期NO_(3)^(−)/SO_(4)^(2−)的比值分别为2.15、2.11、2.31和1.93,说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_(x)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对运城市水溶性棕碳(WSBrC)和甲醇溶性棕碳(MSBrC)在365 nm下不同时期Abs、AAE、MAE进行分析,发现所有时期甲醇提取液的有机组分光吸收效率均高于水提取液.对MSBrC与SOC和POC进行线性拟合,结果显示Abs_(365,M)与SOC(r=0.80)和POC(r=0.69)都具有较强相关性,表明其二次光化学反应为BrC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子 化学成分 棕碳 吸光性质 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