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ng fine motor function to cognitive competence in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 analysis of 42 cases
1
作者 Xiaoli Qu Hong Yang Hui Li Bingpei Shi Wei Shi Dongdong Chen Donghao Xu Jing M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1-344,共4页
BACKGROUN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degree of cognitive competence damage correlates to fine motor function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retardation. Cl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an help... BACKGROUN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degree of cognitive competence damage correlates to fine motor function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retardation. Cl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an help to develop and perform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R).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fine motor function to cognitive competence in MR children using the 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Fine Motor (PDMS-FM) and Symbolic Play Test. DESIGN: Scale evalu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SETTING: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Center & Huajing District Hospital,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42 MR children, 28 males and 14 females, aged 14-69 months, were admitted to the Rehabilitation Center, Children's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between June 2003 and April 2006, and were recruited for this study. All children corresponded to MR diagnosis criteria determined by Chinese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Society in 1989. Written informed consent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evaluation and for evaluated content was obtained from each child's guardian. METHODS: Subsequent to admission and prior to treatment, fine motor function of each MR child was evaluated using PDMS-FM (Chinese version). The scale captured 98 items that formed the grasping (Gr) and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Vi) subtests. Cognitive competenc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ymbolic Play Test (Chinese version), which captured four 6-item specific contents. The original score of each sub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result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Higher scores from the two evaluations indicated stronger abilities.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for analyzing data correlation. MAIN OUTCOME MEASURES: Fine motor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PDMS-FM. Cognitive competence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ymbolic Play Test. Correlations between results from the two evalu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42 MR children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of original scores existed between Gr and Vi subtests in the PDMS-FM (r = 0.761, P 〈 0.01), and between Vi and Gr subtests in PDMS-FM and Symbolic Play Test (r = 0.663, 0.450, P 〈 0.01). CONCLUSION: Fine motor function closely correlates to cognitive competence in MR children. This indicates fine motor function training should be developed in combination with cognitive competence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retardation fine motor function cognitive competence
下载PDF
热身活动对电子竞技选手模拟FPS游戏时精细动作技能及神经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段晓晖 高永艳 +2 位作者 陈岩 沈培鑫 宋祺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目的:电子竞技选手与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一样,需要具有精细动作技能以及神经效率。研究旨在探究热身活动对电子竞技选手精细动作技能和神经效率的影响。方法:招募电子竞技选手33人,分别在无热身和热身两种状态下对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时的... 目的:电子竞技选手与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一样,需要具有精细动作技能以及神经效率。研究旨在探究热身活动对电子竞技选手精细动作技能和神经效率的影响。方法:招募电子竞技选手33人,分别在无热身和热身两种状态下对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时的准确率、反应时间、环数得分,以及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在热身状态下,电子竞技选手的准确率(无热身=52.40%±10.36%,热身后=66.38%±8.75%)及环数得分(无热身=31±6分,热身后=46±5分)均高于无热身状态;反应时间(无热身=453.34±38.29ms,热身后=424.60±34.15ms)短于无热身状态。与此同时,额极区中通道6(无热身=2.31±2.88 mmol×10^(-7),热身后=1.12±2.90 mmol×10^(-7))、通道11(无热身=-1.84±2.85 mmol×10^(-7)-,热身后=0.59±2.19 mmol×10^(-7))和通道12(无热身=1.73±1.88 mmol×10^(-7),热身后=0.20±2.20 mmol×10^(-7))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较无热身时显著下降。此外,无热身时环数得分与额极区(通道6)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显著相关(r=0.372,P=0.033);热身后准确率与额极区(通道6)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显著相关(r=-0.393,P=0.024),环数得分与额极区(通道12)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呈显著相关(r=-0.485,P=0.004)。结论:热身活动可提高电子竞技选手的精细动作技能,增强前额叶皮层额极区的神经效率;精细动作技能的提高可能与神经效率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身活动 电子竞技 精细动作技能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前额叶皮层
下载PDF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赵黎阳 袁俊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足背屈角较治疗前均减小,且观察组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较治疗前均增大,且观察组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BBS评分较治疗均升高,且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M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3个月后F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FAC评分、6MWD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且观察组FAC评分、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减轻肌肉痉挛程度,改善平衡能力,还可调节下肢关节活动度,促进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精细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艳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康复训练联合应用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脑性瘫痪患儿,经信封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康复训练)、观察组(150例,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语言功... 目的探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康复训练联合应用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脑性瘫痪患儿,经信封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康复训练)、观察组(150例,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卧位、坐位、爬跪、站立、走跑跳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卧位、坐位、爬跪、站立、走跑跳评分分别为(40.23±5.46)、(50.63±4.78)、(34.23±3.98)、(31.25±4.35)、(58.64±5.78)分,较对照组的(32.18±5.35)、(41.27±4.62)、(29.01±3.86)、(26.54±4.21)、(51.05±5.63)分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上肢关节活动、视觉追踪、手眼协调能力、抓握能力、操作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肢关节活动、视觉追踪、手眼协调能力、抓握能力、操作能力评分分别为(28.76±2.45)、(19.92±1.67)、(45.76±2.99)、(30.25±2.54)、(33.54±2.56)分,较对照组的(25.43±2.40)、(16.87±1.62)、(39.02±2.84)、(27.11±2.43)、(28.46±2.45)分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语言理解评分(64.76±3.45)分、语言表达评分(62.89±3.25)分较对照组的(59.62±3.37)、(57.04±3.17)分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康复训练,可提高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脑血流动力学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 精细运动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手-臂双侧强化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林春玲 康春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手-臂双侧强化训练(HABI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其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手-臂双侧强化训练(HABI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其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HABI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百分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MFM评分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FM中A区、B区评分及总分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FM量表中C区、D区、E区评分百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抓握、视觉-运动整合、精细运动商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HABIT联合rTMS治疗能够改善其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患儿 重复经颅磁刺激 手-臂双侧强化训练 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雷敏 薛菲 穆林静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2100-210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0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0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使用基于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两组患儿均持续接受3个月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粗大运动评估88项(GMFM-88)评分、Pr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Gesell发育商(DQ)值、儿童生存质量核心通用量表(PedsQL)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BBS评分、GMFM-88评分分别为(42.37±3.19)分、(156.70±18.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8±3.34)分、(139.72±15.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PDMS-FM评分中的抓握、视觉运动评分分别为(43.05±3.06)分、(68.92±6.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83±3.24)分、(61.32±5.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DQ值、Peds QL评分分别为(59.01±5.23)分、(57.39±4.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4±4.80)分、(51.42±4.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ICF-CY框架 康复护理 精细运动功能 满意度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孟辰 李惠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究运动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脑瘫患儿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A区、B区、C区、D区和... 目的 探究运动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脑瘫患儿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A区、B区、C区、D区和E区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精细运动功能(F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平素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疗法可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与精细运动功能,改善了肌张力,提高了平素生活能力,亦提升了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脑瘫 肌张力 精细运动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评价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李晓慧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8期139-141,共3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模式)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44例。比较两...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模式)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能改善其神经缺损情况,增强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调节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精细化护理模式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素娟 李惠 +3 位作者 史惟 张建萍 徐秀娟 杨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进行分析。结果:sGr、sVI和FMQ在不同类型的脑瘫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四肢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最差,双瘫患儿较好,而偏瘫患儿介于二者之间,两两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脑瘫患儿总体的抓握能力较差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较强(P<0.001),四肢瘫患儿在<12月、12—24月和≥24月三个年龄段中,抓握能力均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双瘫患儿在<12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1),在1岁以上的两组中,二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偏瘫患儿则在12—24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在<12月和≥24月组中,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DMS-FM可以很好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在脑瘫的临床分型和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运动 患儿 运动发育 痉挛型脑瘫 运动功能 量表 四肢瘫 能力 精细 结论
下载PDF
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效度和反应度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徐东浩 史惟 +3 位作者 李惠 杨红 张建萍 苏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量表的效度和反应度。方法:共有612例大于6个月的脑瘫患儿参加了本研究,男423例(69.1%),女189例(30.9%);平均年龄(30.6±25.5)个月;其中痉挛型四肢瘫224例(36.6%)、痉挛型双瘫208例(34.0%)...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量表的效度和反应度。方法:共有612例大于6个月的脑瘫患儿参加了本研究,男423例(69.1%),女189例(30.9%);平均年龄(30.6±25.5)个月;其中痉挛型四肢瘫224例(36.6%)、痉挛型双瘫208例(34.0%)、痉挛型偏瘫122例(包括2例单瘫)(19.9%)、徐动型30例(4.9%),肌张力障碍型20例(3.3%),共济失调型8例(1.3%)。分析FMFM量表精细运动能力分值的平行效度(与PDMS-FM原始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效度(样组间差异分析)和反应度(效应尺度)。结果:FMFM量表精细运动能力分值PDMS-FM量表原始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能有效地区分同一偏瘫患儿健侧和患侧上肢精细运动能力分值之间差异,同时也能有效地区分相同月龄段双瘫和四肢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之间的差异;此外本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应尺度。结论:FMFM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反应度,可以有效地评定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精细运动发育 量表 效度 反应度
下载PDF
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单维性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史惟 李惠 +2 位作者 杨红 苏怡 张建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量表的单维性、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方法共纳入69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男481例(69.1%),女215例(30.9%);年龄2-183个月,平均(30.0±25.9)个月,0-3岁496例(71.3%),〉3岁200例(28...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量表的单维性、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方法共纳入69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男481例(69.1%),女215例(30.9%);年龄2-183个月,平均(30.0±25.9)个月,0-3岁496例(71.3%),〉3岁200例(28.7%);其中痉挛型四肢瘫239例(34.3%)、痉挛型双瘫212例(30.4%)、痉挛型偏瘫185例(包括2例单瘫)(26.6%)、徐动型30例(4.3%),肌张力障碍型21例(3.0%),共济失调型9例(1.3%)。由86项测试项目组成FMFM的取样量表,所有研究样本均接受过至少1次FMFM取样量表测试。采用Rasch分析中的局部评分模型(PCM)对696例样本和86项取样量表进行分析,以项目不适合标准(FITI)中的均方来确定量表的单维性,同时确定FMFM量表的最终入选项目,然后分析由这些项目组成的FMFM量表的测试独立性和样本独立性,通过选取研究样本中最初的23例进行重测信度研究(间隔1-7d),同样选取最初的49例进行评分者间信度研究。结果经过Rasch分析的3轮筛选,从86项取样量表项目中筛除25项,剩余的61项中仅有3项属于不适合项目,占总项目的4.9%(3/61),表明其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具有良好的单维性,由此形成正式的FMFM量表。通过分析不同项目状态下的样本能力分值之间的相关性,显示FMFM量表具有很好的测试独立性;通过在分析了不同样本状态下的项目难度值的相关性后,确定FMFM量表具有很好的样本独立性。FMFM量表还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0.9893,95%CI:0.9753-0.9954)和测试者间信度(ICC=0.9961,95%CI:0.9932-0.9978)。结论脑瘫患儿FMFM量表具有良好的单维性、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为将来使用FMFM量表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FMFM量表的效度和反应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运动 功能 评估 单维性 信度
下载PDF
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38
12
作者 任素伟 林春 +3 位作者 孟兆祥 王继兵 尹正录 陈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4月,60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20)、悬吊组(n=20)和观察组(n=20),分别接受常规康复、常规康复+悬吊训练、常规康复+悬吊...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4月,60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20)、悬吊组(n=20)和观察组(n=20),分别接受常规康复、常规康复+悬吊训练、常规康复+悬吊训练+肌内效贴。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Mallet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C区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各组Mallet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GMFM-C区评分均提高(t〉2.074,P〈0.05),观察组效果最佳(F〉10.032,P〈0.001)。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显著降低(t=4.767,P〈0.001),且在三组中最低(F=4.262,P〈0.05)。结论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可更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促进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改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偏瘫 肌内效贴 悬吊训练 精细运动 粗大运动 儿童
下载PDF
小组式作业治疗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汤敬华 朱琳 +3 位作者 徐磊 孙瑞雪 周瑾 张朋 《中国康复》 2016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组作业治疗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组式作业治疗。治疗前后应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及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 目的:探讨小组作业治疗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组式作业治疗。治疗前后应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及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PDMS-FM各项评分及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小组式作业治疗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小组式作业治疗 精细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电脑游戏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萌 王磊 +3 位作者 朱毅 顾一煌 张丽华 汤敬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研究电脑游戏配合作业疗法改善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11)和电脑游戏组(n=11)。对照组应用常规作业疗法,电脑游戏组应用常规作业疗法配合电脑游戏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电脑游戏配合作业疗法改善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11)和电脑游戏组(n=11)。对照组应用常规作业疗法,电脑游戏组应用常规作业疗法配合电脑游戏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周5 d,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显著提高(P<0.001),且电脑游戏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游戏配合作业疗法可以有效改善精细运动功能,优于单纯作业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电脑游戏 作业疗法 精细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61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施炳培 卜怀娣 +4 位作者 李惠 史惟 杨红 王素娟 侍孝娟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61例患者经过1个总疗程的治疗后,52例分值上升(85.3%);40例患者经过2个总...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61例患者经过1个总疗程的治疗后,52例分值上升(85.3%);40例患者经过2个总疗程的治疗后,37例分值上升(92.5%);23例患者经过3个总疗程的治疗后,分值均上升。均值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针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水针 作业疗法 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下载PDF
腕手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拇指内收初探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晓捷 吕智海 +2 位作者 王立苹 时人杰 张士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观察腕手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分为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加腕手矫形器治疗拇指内收异常姿势。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 目的观察腕手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分为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加腕手矫形器治疗拇指内收异常姿势。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ROM、FMFM均提高(均P<0.05)。结论腕手矫形器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外展活动度,提高精细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拇指内收 腕手矫形器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
下载PDF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对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冬冬 钟宁 +3 位作者 黄华玉 施炳培 史惟 杨红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门诊脑瘫患儿45例,进行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儿肌张力有所降... 目的:探讨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门诊脑瘫患儿45例,进行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儿肌张力有所降低,抓握、手眼协调能力有所提高,精细运动功能分值从治疗前的(51.42±13.14)分上升到治疗后的(55.53±1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运动发育推拿法 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
下载PDF
痉挛型偏瘫儿童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发育进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史惟 丁俊杰 +5 位作者 杨红 李惠 苏怡 侯方华 王艺 俞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患侧和对侧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一步明确痉挛型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纳入2000至2012年在上海地区8家儿童康复机构和6所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的先天...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患侧和对侧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一步明确痉挛型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纳入2000至2012年在上海地区8家儿童康复机构和6所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的先天性痉挛型偏瘫连续病例。采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进行精细运动功能评估,分别测定以患侧和对侧为主导的FMFM分值。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患侧和对侧的精细运动发育曲线,获得FMFM极限值以及达到极限值90%时的年龄(年龄-90)用于临床解释。结果 536例偏瘫患儿进入分析,男360例(67.2%),女176例,右偏瘫284例(53.0%),左偏瘫252例。首次评估时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7.8岁,平均年龄为(3.4±3.2)岁。共有792对FMFM测试结果用于模型构建,平均每例患儿有1.48对FMFM测试结果,其中73例完成了2次测试,54例完成3次以上测试。采用Stablelimit模型拟合对侧精细运动发育模型,采用Peak/decline模型拟合患侧精细运动发育模型,两模型均拟合成功。对侧的FMFM极限值为73.4分,明显高于患侧的64.0分。年龄-90对侧为2.7岁,患侧为3.3岁。患侧FMFM分值在到达极限值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降幅约为12%(极限值64.0分降至56.5分)。结论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上肢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极限低于对侧,到达发育极限的时间晚于对侧,且在到达极限后呈逐步下降趋势。针对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训练应充分重视两侧功能发育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偏瘫 精细运动 上肢 功能 评估 发育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改善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谭晓如 赵伊黎 +5 位作者 谢洁珊 符文杰 罗冠君 李诺 招文健 辛晶 《中医儿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配合功能训练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儿采用针刺配合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并以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 60例患儿经过3个小疗程治疗后,84.2%患儿抓握能力上升,89.4%患儿视觉...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配合功能训练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儿采用针刺配合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并以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 60例患儿经过3个小疗程治疗后,84.2%患儿抓握能力上升,89.4%患儿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分值上升,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50%患儿精细动作发育商提高,36.7%降低,12.1%无明显改变,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有确切疗效,但其精细运动发育商仍明显落后,提示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明显差于正常同龄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瘫 精细运动功能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下载PDF
基于ICF-CY的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鹏 宋福祥 +6 位作者 姜志梅 汤敬华 吕智海 王立苹 孙瑞雪 时人杰 庞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分析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定的内容。方法由3名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小组讨论确定PDMS-FM中每项包含的概念。由2名康复医生根据联系规则,将PDMS-FM项目概念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类目... 目的分析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定的内容。方法由3名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小组讨论确定PDMS-FM中每项包含的概念。由2名康复医生根据联系规则,将PDMS-FM项目概念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类目进行匹配,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方做出非正式决定。结果 98个PDMS-FM项目与ICF-CY的21个三级类目,13个二级项目关联,涵盖b1精神功能、b7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d1学习和应用知识、d4活动、d5自理共5个一级类目。其中80个项目可被关联到d4及其下级类目,40个项目可被关联到d1及其下级类目。结论 PDMS-FM主要评估患儿的活动,特别是其中"搬运、移动和操纵物体",以及学习和应用知识中"基本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 内容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