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ampling Techniqu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Fire Effluents
1
作者 Abdulrhman M. Dhabbah A. Yacine Badjah-Hadj-Ahmed +1 位作者 Anna A. Stec T. Richard Hull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年第1期23-37,共15页
Huge amounts of various polymers are being used in many fields with numerous benefits. However, their great ability to ignition and rapid flame spreading make these materials dangerous for human life and properties du... Huge amounts of various polymers are being used in many fields with numerous benefits. However, their great ability to ignition and rapid flame spreading make these materials dangerous for human life and properties due to the release of highly toxic combustion products. The present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several methods of samp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produced by controlled burning of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using a toxicity tube furnace. Five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were used: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SPME), syringe, tedlar bags, sorption tubes, and gas-solution absorbers (midget impingers). The produced hydrocarbons were analys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 with and without pyrolysis. Among the tested techniques, the most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was using syringe with a glass vessel which allowed detection of the highest amount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at both 800°C and 600°C, and then followed by SPME.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e of gas-solution absorber (midget impinger) showed poorer results. Regarding the use of tedlar bags and sorption tubes, they did not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Several carcinogenic or possibly carcinogenic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ombustion products, such as benzene, naphthalene, anthracene and pyr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THYLENE Combustion fire effluentS Sampl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GC-MS
下载PDF
Ways of Analysis of Fire Effluents and Assessment of Toxic Hazards
2
作者 Abdulrhman M. Dhabbah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s,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Fire effluents, in most cases,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Exposure to some compounds may show both 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There is a lack of knowledge on the effect of organic pro... Fire effluents, in most cases,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Exposure to some compounds may show both 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There is a lack of knowledge on the effect of organic products on the human body in terms of the rate of organic material production in fires and their degree of toxicity. Thus, there is a nee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studies about the organic products generated from fires and improve 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to be included as part of fire hazard assessment. Different factors can be contributed to this lack of knowledge. For example, the composition of organic products generated from fires changes progressively and rapidly with progression of combustion and in a manner that is dependent on the fire condition. 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individual organic compounds produced during combustion. Another key factor is the lack of suitable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organic products generated from a fire. Also, the lack of procedures that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lethal concentration limits and the lethal dose for a broad range of organic compounds generated from a fire may be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an be contributed to this lack of know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effluent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VOC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Dioxins ISOCYANATES
下载PDF
惠州市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案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令斌 邓军 张洋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2期134-140,共7页
惠州市陈江街道办二号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万m^(3)/d,采用全地下形式,设计出水水质指标执行地表“准Ⅳ类”(除TN外,其余常规指标均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设计采用“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池+膜格栅+AA O-MBR+紫外线消毒”处理工艺,膜格... 惠州市陈江街道办二号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万m^(3)/d,采用全地下形式,设计出水水质指标执行地表“准Ⅳ类”(除TN外,其余常规指标均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设计采用“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池+膜格栅+AA O-MBR+紫外线消毒”处理工艺,膜格栅采用内进流式网板格栅,栅条间隙为1 mm;AAO生物池总停留时间为9.6 h,有效水深为6.0 m,曝气管采用膜管式微孔曝气器,气水比为4.71:1;MBR膜类型为中空纤维膜,膜孔径≤0.1μm,平均运行通量为12.50 L/(m^(2)·h)。操作层分为9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且面积不大于2000 m^(2);管廊层区域为水池或检修平台,且同时使用人数小于10人,不计防火分区。试运行期间平均进水量为2.5万~3.5万m^(3)/d,出水稳定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准Ⅳ类水 工艺选择与设计 防火分区 出水稳定达标
下载PDF
火灾烟气毒性评价和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军军 李风 +1 位作者 张智强 兰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6-82,共7页
总结火灾烟气毒性的评价与预测技术,对火灾烟气毒性评价和预测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介绍火灾烟气毒性评价和预测技术在材料产烟毒性危险性评价和性能化评估中的应用现状;比较动物动态染毒与静态染毒法对材料毒性评价的影响;... 总结火灾烟气毒性的评价与预测技术,对火灾烟气毒性评价和预测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介绍火灾烟气毒性评价和预测技术在材料产烟毒性危险性评价和性能化评估中的应用现状;比较动物动态染毒与静态染毒法对材料毒性评价的影响;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烟气毒性评价与预测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表明,火灾烟气中各组分的毒性作用并非简单的加合协同作用,可能起拮抗作用,实际火灾中造成死亡的原因往往是亚致死效应使人丧失逃逸能力引起,现有的毒性数据与真实火灾烟气毒性及对人的作用均存在差别,因此,需通过采用火灾烟气毒性评价与预测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建立火灾中人员丧失逃逸能力的毒性指标和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材料 烟气 毒性 性能化
下载PDF
不同辐照强度下阻燃聚氨酯泡沫的燃烧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俊胜 刘丹 +4 位作者 王国辉 韩伟平 张清林 汪秀丽 王玉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7,共4页
利用锥形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仪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FRPU)在不同辐照强度下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加入能明显降低FRPU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但大大增大了FRPU的生烟速率、总生烟量和燃... 利用锥形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仪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FRPU)在不同辐照强度下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加入能明显降低FRPU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但大大增大了FRPU的生烟速率、总生烟量和燃烧烟气中CO、HCN和HCl等有毒气体的生成量;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FRPU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总生烟量和燃烧烟气中的CO、HCN和HCl浓度的最大值分别由131 kW/m2、8.0MJ/m2、3.8m2/m2、192.7μL/L、42.7μL/L和77.4μL/L增大到260kW/m2、39.7MJ/m2、13.8m2/m2、734.5μL/L、157.7μL/L和210.5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 阻燃 燃烧行为 火灾烟气 锥形量热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下载PDF
有机保温材料燃烧烟气毒性及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葛欣国 何瑾 +4 位作者 刘微 刘军军 张泽江 尹朝露 张怡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性能、材料燃烧总热值及微型量热测试,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小白鼠动物染毒试验,系统对比研究了模塑聚苯乙烯泡沫(EPS)、硬质聚氨酯泡沫(PUF)及酚醛泡沫(PF)等3种常见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热稳定性... 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性能、材料燃烧总热值及微型量热测试,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小白鼠动物染毒试验,系统对比研究了模塑聚苯乙烯泡沫(EPS)、硬质聚氨酯泡沫(PUF)及酚醛泡沫(PF)等3种常见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热稳定性、气相分解产物及产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保温材料 TG—FTIR 材料产烟毒性
下载PDF
我国燃煤电厂气载流出物的辐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瑞香 刘新华 +1 位作者 姜希文 夏益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0-36,共7页
本文估算了我国燃煤电厂生产单位电能(1GWa)由气载流出物排入大气的铀系、钍系和^(40)K放射性核素的归一化排放量,及由此产生的最大个人归一化年有效剂量当量De和对周围80km范围内居民的归一化集体有效剂量当量负担M^c。根据对24省(自治... 本文估算了我国燃煤电厂生产单位电能(1GWa)由气载流出物排入大气的铀系、钍系和^(40)K放射性核素的归一化排放量,及由此产生的最大个人归一化年有效剂量当量De和对周围80km范围内居民的归一化集体有效剂量当量负担M^c。根据对24省(自治区)563个煤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测定结果的按产量加权均值,并假定:生产1GWa电能的耗煤量为3×10~9kg,飞灰占总灰渣的重量比为85%,集尘效率为90%,富集因子除^(210)Pb和^(210)Po为2外,其余核素为1;估算得^(238)O、^(232)Th、^(210)Pb和^(222)Rn的归一化排放量分别为9.18、7.65、18.4和108GBq/GWa。D_e和M^c的估算,分别采用我国核工业三十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剂量学模式和UNSCEAR1982年报告附件U中的模式,结果分别为51.5μSv/GWa和54人·μSv/GWa秦山核电厂在正常极限工况下D_e和M^c分别为57μSv/GWa和3.7人·Sv/GWa。计算结果还表明:照射的关键途径是吸入,关键核素是^(232)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气载 流出物 辐射 环境
下载PDF
性能化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伍爱友 肖国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
针对我国现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一系列规范对建筑物进行防火设计的不足之处,在比较传统指令性设计规范与性能化设计规范对建筑消防设计的要求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以性能化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的概念及支持体系;阐述性能设计的核... 针对我国现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一系列规范对建筑物进行防火设计的不足之处,在比较传统指令性设计规范与性能化设计规范对建筑消防设计的要求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以性能化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的概念及支持体系;阐述性能设计的核心、规范体系和运行过程;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大空间防火分区及中庭防排烟设计的实践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其理论分析与实践证明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为实现建筑设计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建筑功能需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该设计理念和评估方法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性能设计 指令性规范 防火分区 防排烟设计
下载PDF
燃煤火力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控制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华 王鑫印 +1 位作者 任建兴 施泉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8-200,共3页
如何降低污染物排放是燃煤火电厂目前乃至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1个燃煤火力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控制专家系统,旨在指导电厂操作人员通过改变燃煤发电机组运行参数的方式把污染物排放浓度降低到设定值。给出了系统的... 如何降低污染物排放是燃煤火电厂目前乃至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1个燃煤火力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控制专家系统,旨在指导电厂操作人员通过改变燃煤发电机组运行参数的方式把污染物排放浓度降低到设定值。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及知识学习和系统优化2个核心模块的设计思路,最后对系统的实现进行了介绍。该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和报警,在线根据用户的要求给出操作指导,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并易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火力发电机组 污染物排放 专家系统
下载PDF
燃煤发电厂气态流出物辐射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卫杰 程卫亚 《同位素》 CAS 2018年第6期375-379,共5页
目前,燃煤发电厂对环境和公众产生的辐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选择长江沿岸具有代表性的三家燃煤发电厂为研究对象,基于电厂气态流出物中主要放射性核素的年排放量,采用烟囱直接排放和沉降进入水体两种途径的评价方法,评估燃煤发电... 目前,燃煤发电厂对环境和公众产生的辐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选择长江沿岸具有代表性的三家燃煤发电厂为研究对象,基于电厂气态流出物中主要放射性核素的年排放量,采用烟囱直接排放和沉降进入水体两种途径的评价方法,评估燃煤发电厂气态流出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辐射影响。结果表明:三家燃煤发电厂气态流出物排放造成80km范围内辐射影响很小,归一化最大个人年有效剂量分别为3.02×10^(-4)、4.32×10^(-5)、8.50×10^(-5 )Sv/GW;辐射剂量主要来自^(210)Po和^(210)Pb直接排放通过食入照射途径的贡献,远大于其进入水体及222Rn排放对剂量的贡献。由于210Pb具有相对较长的半衰期,导致其在土壤中的比活度增加;基于文中210Pb沉积浓度的分析,建议相关研究关注燃煤发电厂下风向30km范围内210Pb的长期辐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厂址的辐射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为内陆核电建设中公众沟通和技术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厂 气态流出物 评价方法 辐射影响
下载PDF
阻燃绝缘聚氯乙烯电线槽产烟对小鼠的毒性试验
11
作者 严家荣 郑玉连 +3 位作者 吴贤生 王弋 李金凤 邝少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4,共5页
采用动物试验研究阻燃绝缘聚氯乙烯电线槽产烟对小鼠的毒性试验,3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5.0mg/L组、50.0mg/L组和100.0mg/L组,10只/组,雌雄各半。各组小鼠置于产烟毒性测试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5.0mg/L组小鼠,染毒期及染毒3d后... 采用动物试验研究阻燃绝缘聚氯乙烯电线槽产烟对小鼠的毒性试验,3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5.0mg/L组、50.0mg/L组和100.0mg/L组,10只/组,雌雄各半。各组小鼠置于产烟毒性测试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5.0mg/L组小鼠,染毒期及染毒3d后均未见明显异常症状,体重正常增长,动物无死亡,脏器剖检未见异常;50.0mg/L组小鼠,染毒期及染毒3d后均见毒性反应,体重下降,动物无死亡,脏器剖检未见异常;100.0mg/L组小鼠,在染毒期内均发生毒性反应并死亡,脏器剖检见脾脏、肾脏、肝脏、心脏、肺脏呈鲜红色,气管及肺脏见出血点。结果提示聚氯乙烯电线槽产烟对小鼠有毒性,毒性分级为ZA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烟毒性 动物试验
下载PDF
燃煤电厂灰水pH值变化规律及其CO_2调整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绍银 郝吉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9-472,共4页
讨论了燃煤电厂水力除灰系统灰浆pH值变化规律.灰浆初始pH值受除尘器类型影响,干式除尘器远大于湿式除尘器;灰浆在输往灰场过程中,灰中游离氧化钙的溶出会使灰浆pH值不断上升;在灰场入口,灰浆pH值达到最高;水与灰在灰场中分离,并吸收... 讨论了燃煤电厂水力除灰系统灰浆pH值变化规律.灰浆初始pH值受除尘器类型影响,干式除尘器远大于湿式除尘器;灰浆在输往灰场过程中,灰中游离氧化钙的溶出会使灰浆pH值不断上升;在灰场入口,灰浆pH值达到最高;水与灰在灰场中分离,并吸收空气中CO2,使水pH值下降,最后排出灰场.针对灰浆pH值变化规律和除灰系统的结构特点,从理论上论证了CO2投入点的选择依据及投加量的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水力除灰系统 灰场水 PH值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燃煤电厂末端废水调质与干化技术研究及其工程示范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子麟 袁伟中 +2 位作者 陈彪 刘春红 童小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3,共6页
为了顺应燃煤电厂对废水零排放的需求,实现燃煤电厂末端废水合理处理,在分析梳理末端废水水质与现有零排放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燃煤电厂末端废水调质及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研究了含盐雾滴的干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比选雾化方... 为了顺应燃煤电厂对废水零排放的需求,实现燃煤电厂末端废水合理处理,在分析梳理末端废水水质与现有零排放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燃煤电厂末端废水调质及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研究了含盐雾滴的干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比选雾化方式和烟气分配方式,最终确定了以烟气旁路干化的方式来处理末端废水的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完成了工程示范项目,并对其工程效果和运行经济性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末端废水调质 烟气旁路干化 工程示范
下载PDF
电工电子产品燃烧产物的中毒危险评估
14
作者 陈灵 《环境技术》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当电工电子产品陷入火灾后会产生含有毒性物质的燃烧产物,受害者吸入后会导致窒息或使感官或上呼吸道受到刺激,从而降低或失去逃生的能力,造成伤害或死亡。中毒危险评估是以毒物学、燃烧试验、化学分析等方法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评... 当电工电子产品陷入火灾后会产生含有毒性物质的燃烧产物,受害者吸入后会导致窒息或使感官或上呼吸道受到刺激,从而降低或失去逃生的能力,造成伤害或死亡。中毒危险评估是以毒物学、燃烧试验、化学分析等方法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评估电工电子产品燃烧时使人体产生中毒危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产品 燃烧产物 中毒危险评估
下载PDF
电工电子产品燃烧产物烟模糊试验
15
作者 陈灵 《环境技术》 2006年第3期10-14,32,共6页
当电工电子产品陷入火灾后因燃烧而产生的烟雾,除含有毒性物质外,其模糊性(不透明性)会妨碍受害者逃生而造成伤亡。烟模糊试验适用于测量和评估这种危险性。
关键词 电工电子产品 燃烧产物 烟模糊试验
下载PDF
电工电子产品燃烧产物的腐蚀损坏效应
16
作者 陈灵 《环境技术》 2005年第5期20-23,共4页
电工电子产品陷入火灾后所产生的腐蚀性燃烧产物,可能会对电路和电工电子元器件的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使设备出现故障。测量和评估燃烧产物的腐蚀损坏效应对于保证与安全有关的电工电子设备正常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电工电子产品 燃烧产物 腐蚀损坏效应
下载PDF
小尺度和中尺度产烟模型烟气毒性评价研究
17
作者 邓小兵 李西黎 朱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76-1379,共4页
以现行燃烧性能分级框架内的小尺度动态管式炉法和中尺度单体燃烧试验为产烟模型,选取典型阻燃和非阻燃材料开展燃烧产烟试验,利用FTIR等气体分析技术实时测量烟气组分数据,借助有效剂量分数(FED)等计算模型进行烟气毒性量化研究。结果... 以现行燃烧性能分级框架内的小尺度动态管式炉法和中尺度单体燃烧试验为产烟模型,选取典型阻燃和非阻燃材料开展燃烧产烟试验,利用FTIR等气体分析技术实时测量烟气组分数据,借助有效剂量分数(FED)等计算模型进行烟气毒性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动态管式炉产烟气体分析计算的FED1值约为单体燃烧试验FED3max值的4~17倍;难燃材料单体燃烧试验获得的FED值较小,通常在0.15以下,而易燃材料的FED值则高达0.65;以小尺度动态管式炉和中尺度单体燃烧试验为产烟模型,应用毒性组分计算模型FED1和FED3,可对材料在火灾无焰燃烧(氧化热解)阶段和通风充足的有焰燃烧阶段的烟气毒性做出具有代表性的有效便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管式炉法 单体燃烧试验 产烟模型 烟气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