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平坦型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沙杰 李学良 +2 位作者 林琳 施瑞华 胡小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就诊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随机分为2组,染色组行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后活检;对照组不染色,肉眼判断病灶,常规活检。结果:共入选...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就诊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随机分为2组,染色组行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后活检;对照组不染色,肉眼判断病灶,常规活检。结果:共入选240例,染色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染色组中18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退色,其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现率之和为94.4%(17/18);79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着色不良,其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现率之和为91.1%(72/79)。染色组共检出早期胃癌10例(8.3%)、上皮内瘤变25例(20.8%)、肠上皮化生58例(48.3%);对照组共检出早期胃癌2例(1.7%)、上皮内瘤变6例(5.0%)、肠上皮化生32例(26.7%)。结论: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可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黏膜退色对于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着色不良对于肠上皮化生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 靛胭脂 胃平坦型病变
下载PDF
智能分光染色放大内镜在胃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肖丹 王金林 +4 位作者 李荣香 郭巧珍 胡继芬 陈念钧 程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956-1962,共7页
目的:对胃平坦型病变进行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ujinon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放大内镜观察,对比FICE放大内镜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探讨FICE放大内镜在胃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09/2014-08对江汉大学附属... 目的:对胃平坦型病变进行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ujinon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放大内镜观察,对比FICE放大内镜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探讨FICE放大内镜在胃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09/2014-08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发现的248个胃黏膜平坦性病变进行富士能FICE放大内镜检查.在FICE及放大模式观察病灶腺管开口与毛细血管形态,对其形态进行分型,并结合整体内镜下表现预测病理诊断.将FICE放大内镜下的内镜判定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其一致性与关联性.FICE内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结果:萎缩在FICE内镜下主要表现为C、D、E型胃小凹形态;肠上皮化生在F I C E内镜下主要表现为D、E型胃小凹形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在FICE内镜下主要表现为E、F型胃小凹形态.FICE放大内镜技术判定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早期癌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FICE放大内镜技术有助于对病变性质如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等的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染色技术 胃平坦型病变 癌前病变 胃癌 内镜诊断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及放大内镜联合使用对胃平坦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宋丽秀 田书信 +1 位作者 刘芳 陈卫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及放大内镜的联合使用对胃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发现胃平坦型可疑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普通白光胃镜+病检;观察组:普通白光胃镜+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检查,以病灶...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及放大内镜的联合使用对胃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发现胃平坦型可疑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普通白光胃镜+病检;观察组:普通白光胃镜+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检查,以病灶最可疑处取活检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对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对照组共检出早癌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肠化18例、炎症20例,而观察组检出早癌1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肠化15例、炎症1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检查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诊断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95.0%,准确度为88.0%;观察组诊断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94.1%,准确度为94.0%,观察组灵敏度及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带成像技术及放大内镜联合使用能够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胃镜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胃平坦型病变
下载PDF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胃平坦型病变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龙靖华 陈耀华 +4 位作者 梁浓亮 智发朝 梁健 张国安 周光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内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入组,共120例,入组患者首先完成常规内镜检查,根据普通白光内镜下病变特点分析病变性质并完成内镜诊断,然后...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内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入组,共120例,入组患者首先完成常规内镜检查,根据普通白光内镜下病变特点分析病变性质并完成内镜诊断,然后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病变周围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后做出诊断,并根据黏膜像取病理组织检查,将普通白光内镜下诊断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分别与病例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符合率。结果 120例平坦型病变病理证实慢性炎症68例,炎症伴肠上皮化生24例,炎症伴不典型增生18例,早期胃癌10例,普通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为69.2%,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92.5%,两种情况下总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诊断早期胃癌、炎症伴不典型增生、炎症伴肠上皮化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结论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断和组织病理学上较普通白光内镜有更好的一致性,且能有效提高胃平坦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胃平坦型病变
下载PDF
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胃镜及病理表现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甘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38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38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经病理证实,炎性反应6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 目的 探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38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38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经病理证实,炎性反应6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37例,早期胃癌25例,进展期胃癌11例.病变位于胃窦大于其他部位(P<0.05);胃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91.30%,Kappa值为0.883(P<0.05),一致性较好.NBI-ME胃镜对炎性反应、LGIN、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2%、91.89%、88.00%、81.81%;NBI-ME胃镜对平坦型病变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81.48%、97.29%、94.20%.结论 NBI-ME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中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平坦型病变 胃镜 病理表现
下载PDF
重视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的识别和治疗
6
作者 吴云林 朱燕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共2页
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又称平坦弥漫型早期胃癌,是早期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研究的深入,此类早期胃癌的漏诊和误判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内镜下形态多变,病变黏膜常呈粗糙、颗粒、... 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又称平坦弥漫型早期胃癌,是早期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研究的深入,此类早期胃癌的漏诊和误判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内镜下形态多变,病变黏膜常呈粗糙、颗粒、细结节或糜烂及浅表溃疡等,有时边界难以确定。病灶最大直径超过4 cm。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普通早期胃癌。努力确定病变范围和边界是提高此类早期胃癌治疗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 平坦弥漫型早期胃癌 病灶边界
下载PDF
国产高清放大胃镜对胃平坦型病变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雅惠 薛寒冰 +3 位作者 沈煜枫 龚帅 高云杰 戈之铮 《胃肠病学》 2019年第9期524-527,共4页
背景: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的有效筛查手段,目前主要依赖于价格高昂的进口内镜设备。目的:评估国产高清放大胃镜诊断胃平坦型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行常规白光内镜检查并发现局灶性平坦型胃黏膜... 背景: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的有效筛查手段,目前主要依赖于价格高昂的进口内镜设备。目的:评估国产高清放大胃镜诊断胃平坦型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行常规白光内镜检查并发现局灶性平坦型胃黏膜病变的患者99例,采用国产澳华AQ-200内镜系统进行放大胃镜检查,根据VS分型判断病变性质。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该设备对胃平坦型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国产高清放大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9%、98.8%和98.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和98.8%,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917)。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组内镜下边界线、微血管形态不规则或消失、微腺管结构不规则或消失的比例显著高于非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组(P<0.05)。结论:国产高清放大胃镜可满足临床内镜诊治要求,使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早期胃癌筛查和诊治工作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国产 胃平坦型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平坦型胃黏膜病变的胃镜诊断及病理
8
作者 江南芳 李蜀豫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3期275-276,279,共3页
目的 探讨平坦型胃黏膜病变的胃镜诊断及病理.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9月本院收治并进行胃镜检查示平坦型胃黏膜病变患者71例进行研究.采用电子胃镜在普通白光下显示可疑病灶,再行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检查,采用冰醋酸+靛胭脂染色... 目的 探讨平坦型胃黏膜病变的胃镜诊断及病理.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9月本院收治并进行胃镜检查示平坦型胃黏膜病变患者71例进行研究.采用电子胃镜在普通白光下显示可疑病灶,再行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检查,采用冰醋酸+靛胭脂染色,并在病灶最明显处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71例平坦型胃粘膜病变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2.55:1,男性患者年龄(58.1±2.7)岁,女性患者年龄(56.7±3.5)岁.71例平坦型胃黏膜病变患者胃镜活检组织送病检,炎性反应31例(43.67%),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1例(29.58%),胃癌19例(26.76%).71例平坦型胃黏膜病变患者中,病变位于胃窦、贲门胃底、胃体、胃角的比例分别为29例(40.85%)、16例(22.54%)、12例(16.90%)、14例(19.72%),病变部位多集中于胃窦部(χ^2=13.23,P=0.004〈0.01);胃窦、贲门胃底、胃体、胃角的胃癌发现率分别为4例(21.05%)、10例(52.63%)、1例(5.26%)、4例(21.05%),贲门胃底的胃癌发生率较高(χ^2=9.61,P=0.022〈0.05).结论 平坦型胃黏膜病变中发生胃部癌前病变、恶性肿瘤的几率较高,充分利用电子胃镜联合病理检查,可以提高平坦型胃黏膜病变的诊断率,有效减少胃部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坦型胃粘膜病变 电子胃镜 病理检查 胃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