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of Flat Plate Model Under DC Voltage in Wind-sand Condi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SIMA Wen-xia MA Gao-quan YANG Qi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70-2574,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sand dust on discharge of external insulation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At present,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wind-sand electricity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 The influence of sand dust on discharge of external insulation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At present,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wind-sand electricity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ator and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gap.The flashover of insulator strings occurs along the insulator surface and air gaps,and the sand dust deposited on the insulator surface may affect the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ator strings.This paper studies the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of flat plate model under DC voltage in wind-sand condi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positive polarity voltage,the flashover voltage of the flat plate model has a maximum value,while under negative polarity voltage,the flashover voltage of the flat plate model has a minimum value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sand dust deposition.The wind or sand in sand-dust weather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at plate model.In certain variation range of electric charge,electric charge of sand dus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flashover voltage of flat plate model under DC voltage.The deposition of sand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lashover process of flat plate model,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eposition den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sand p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条件 平板模型 直流电 放电特性
下载PDF
污秽悬式绝缘子的交流污闪计算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舒立春 范学海 +1 位作者 蒋兴良 杨占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7-1082,共6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附盐密度绝缘子的污闪过程及预测其污闪电压,选取了普通型LXY-160、钟罩型FC-16P和空气动力型FC-160D为研究对象,求取其按爬电距离展开的平板模型,即绝缘子的泄漏距离对应于平板模型的长,沿绝缘子泄漏距离各点处的圆... 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附盐密度绝缘子的污闪过程及预测其污闪电压,选取了普通型LXY-160、钟罩型FC-16P和空气动力型FC-160D为研究对象,求取其按爬电距离展开的平板模型,即绝缘子的泄漏距离对应于平板模型的长,沿绝缘子泄漏距离各点处的圆周长对应平板模型的宽。忽略局部电弧的一些随机性状态,统一认为:导致污闪的局部电弧都是从平板模型两端同时起弧并逐渐相向发展,发展到临界长度时两端同时存在电弧。以此为基础,引入飘弧系数K,推导了剩余污层电阻表达式和双电弧污闪计算模型的临界条件,并编程求解了3个平板模型上、下表面临界电弧长度和临界闪络电压。还制作了3种绝缘子的平板模型进行人工污秽试验,获其50%污闪电压。比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可见双电弧污闪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对污闪电压值作出定量估算。轻污时飘弧现象不严重,试验电压点一般介于K=1和K=1.2两条曲线之间;重污时飘弧现象比较严重,试验点主要集中在K=1.2和K=1.5两条曲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闪模型 平板模型 剩余污层电阻 临界弧长 临界污闪电压 飘弧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像分析的绝缘子污闪过程中干区形成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飞 MacAlpine Mark +1 位作者 关志成 张若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形成干区是污闪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为此重点从热的角度分析了干区的形成过程。用两端带有铝电极的矩形玻璃板模拟实际绝缘子,用红外热像仪拍摄了雾室中绝缘板表面干区形成中的温度分布变化,同时用泄漏电流测量系统实时记录了泄漏电流... 形成干区是污闪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为此重点从热的角度分析了干区的形成过程。用两端带有铝电极的矩形玻璃板模拟实际绝缘子,用红外热像仪拍摄了雾室中绝缘板表面干区形成中的温度分布变化,同时用泄漏电流测量系统实时记录了泄漏电流的变化。最后,将温度分布变化和泄漏电流趋势联系在一起,细致地分析了干区的形成过程,并得到了干区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加压之初,污层表面温度均匀稳定升高;干区形成之前污层表面会出现持续的高温区,局部干区首先形成在高温区;局部干区向完整干区的发展在温度分布上表现为高温在污层的贯穿;完整干区形成后,污层总体温度下降,但是干区呈现扩大趋势;干区达到稳定后,湿区温度降低为环境温度,干区依旧维持高温且温度由干区中心向两侧递减。因此,干区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电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闪 干区 温度 红外热像仪 泄漏电流 平板模型 人工污秽试验
下载PDF
污秽绝缘子表面干区形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4
作者 梁飞 MacAlpine Mark +1 位作者 关志成 张若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04-2610,共7页
干区的形成是绝缘子污闪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干区的形成受电压、污秽种类和含量、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干区形成的影响因素问题,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干区的形成,而且可以完善外绝缘污闪理论。为此,以矩形污秽玻璃片模拟实际... 干区的形成是绝缘子污闪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干区的形成受电压、污秽种类和含量、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干区形成的影响因素问题,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干区的形成,而且可以完善外绝缘污闪理论。为此,以矩形污秽玻璃片模拟实际绝缘子,在人工雾室中试验研究了污秽和雾对干区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等值附盐密度(ESDD)的增加,干区的形成时间逐渐缩短,干区宽度逐渐减小;随着等值附灰密度(NSDD)的增加,干区的形成时间逐渐变长,干区宽度逐渐增大;随着雾浓度的增大,干区的形成时间不变,干区宽度逐渐减小。此外,基于热量平衡理论对这些影响趋势给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ESDD、NSDD和雾浓度对于干区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闪 干区 等值附盐密度(ESDD) 等值附灰密度(NSDD) 平板模型 人工污秽试验
下载PDF
双伞型绝缘子交流污闪电压值的计算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丽勤 周军 时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2-956,共5页
为了研究双伞型绝缘子交流污闪电压与绝缘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对污秽绝缘子闪络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双伞型绝缘子展开成平面模型,建立了双伞型绝缘子交流污闪电压的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计算出双伞型绝缘子在污秽闪络发... 为了研究双伞型绝缘子交流污闪电压与绝缘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对污秽绝缘子闪络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双伞型绝缘子展开成平面模型,建立了双伞型绝缘子交流污闪电压的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计算出双伞型绝缘子在污秽闪络发展过程中的临界弧长和剩余污层电阻,从而可估算其在各盐密下的污闪电压。为了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选择了XWP-70、XWP-300、XWP-420共3种型号绝缘子进行不同盐密下污闪电压值的实例计算,并对这3种绝缘子进行各盐密下的交流人工污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模型估算出的污闪电压与人工污秽试验所得的污闪电压非常接近,说明了该计算模型对交流双伞型绝缘子污闪电压的估算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伞型绝缘子 平面模型 临界弧长 剩余污层电阻 污闪电压 人工污秽试验
下载PDF
水平井与化学驱结合提高聚驱后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平 李宜强 李瑞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为了老油田可采储量进一步挖潜,提高特高含水油田厚油层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室内实验,研制了含黏土矿物的三维正韵律物理模型,优选了适合于水平井的化学驱油剂(高浓度聚合物、聚表剂、二元复合体系、三元复合体系... 为了老油田可采储量进一步挖潜,提高特高含水油田厚油层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室内实验,研制了含黏土矿物的三维正韵律物理模型,优选了适合于水平井的化学驱油剂(高浓度聚合物、聚表剂、二元复合体系、三元复合体系),设计了合理的井网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水平井最佳化学驱油剂为二元复合体系,最佳井网模式为水平井一注一采井网。在聚合物驱基础上采收率可再提高17.69个百分点,得到了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化学驱 三维 平板模型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搜索平板颤振临界风速的追赶法 被引量:8
7
作者 许福友 陈艾荣 王达磊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3,共6页
基于平板颤振理论,建立了用于确定含有8个颤振导数的平板颤振临界风速的双参数优化模型;提出了搜索该优化模型最优解的追赶法,该方法融合随机遍历性和反馈功能来快速获得最优目标。经算例验证,基于优化模型的追赶法计算简便,精度令人满... 基于平板颤振理论,建立了用于确定含有8个颤振导数的平板颤振临界风速的双参数优化模型;提出了搜索该优化模型最优解的追赶法,该方法融合随机遍历性和反馈功能来快速获得最优目标。经算例验证,基于优化模型的追赶法计算简便,精度令人满意,为平板颤振参数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借助追赶法的强健性,能够方便地绘出平板颤振临界折算风速和当量频率的诺模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颤振 优化模型 追赶法 颤振参数 诺模图
下载PDF
平板的颤振参数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福友 陈艾荣 梁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65-1370,共6页
基于平板颤振理论 ,建立了颤振双参数优化模型 ;提出了搜索该优化模型最优解的混沌新方法 ,该方法利用混沌的内在随机性和遍历性来获得全局最优解 ;并详细给出了图解法和迫近法搜索优化模型最优解的步骤 .经算例验证 ,上述 3种方法计算... 基于平板颤振理论 ,建立了颤振双参数优化模型 ;提出了搜索该优化模型最优解的混沌新方法 ,该方法利用混沌的内在随机性和遍历性来获得全局最优解 ;并详细给出了图解法和迫近法搜索优化模型最优解的步骤 .经算例验证 ,上述 3种方法计算简便 ,精度高 ,为平板颤振频率、颤振风速和折算风速等颤振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混沌方法人为参与程度低 ,稳定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颤振 优化模型 混沌 颤振参数 诺模图
下载PDF
带有压力梯度的平板边界层转捩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董平 黄洪雁 冯国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09-1914,共6页
对零压力梯度和带有压力梯度的平板边界层转捩实验T3A,T3C1和T3C2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并得出以下的结论:压力梯度的存在对转捩起始的位置有较大的影响;M-L转捩模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转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M-L... 对零压力梯度和带有压力梯度的平板边界层转捩实验T3A,T3C1和T3C2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并得出以下的结论:压力梯度的存在对转捩起始的位置有较大的影响;M-L转捩模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转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M-L一方程转捩模型因为要根据经验选取转捩起始动量厚度雷诺数,所以在通用性上相对M-L二方程转捩模型要弱;使用M-L转捩模型计算过程中,根据湍流的性质选取进口粘性比有助于正确地预测转捩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压力梯度 平板边界层转捩 转捩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带填充墙的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峰 戴国亮 +2 位作者 蒋永生 陈德文 梁书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0-465,共6页
对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一个 9层 1∶1 5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 .结合工程实际 ,试验模型中设置了填充墙 .试验结果表明 :该新型体系能够承受 7度烈度区的作用 ;填充墙的存在使得该体系的竖向刚度分布较为均匀 ,其变... 对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一个 9层 1∶1 5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 .结合工程实际 ,试验模型中设置了填充墙 .试验结果表明 :该新型体系能够承受 7度烈度区的作用 ;填充墙的存在使得该体系的竖向刚度分布较为均匀 ,其变形和破坏形态有从框架型向剪力墙型转化的趋势 ;在底部 ,1阶振型占主导地位 .据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板柱组合结构 试验研究 振动台 缩尺模型试验 填充墙
下载PDF
平板太阳集热器热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孔祥强 林琳 +1 位作者 李瑛 马殿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4-1409,共6页
为对平板太阳集热器进行热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建立平板太阳集热器的稳态性能数学模型,编制热性能模拟程序,分析环境参数、运行参数及结构参数对集热器瞬时效率的影响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工质入口温度降低均可显著提高集... 为对平板太阳集热器进行热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建立平板太阳集热器的稳态性能数学模型,编制热性能模拟程序,分析环境参数、运行参数及结构参数对集热器瞬时效率的影响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工质入口温度降低均可显著提高集热器瞬时效率;降低盖板发射率和吸热板表面发射率有利于提高集热器瞬时效率;减小工质质量流量和增大集热管间距会使集热器瞬时效率减小;环境风速变化对集热器瞬时效率影响较小;夹层间距变化对集热器瞬时效率的影响随工质入口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太阳辐射强度对集热器瞬时效率的影响跟集热器与环境间的热交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太阳集热器 稳态模型 瞬时效率 性能模拟
下载PDF
适用于双机架薄板平整机稳态轧制负荷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成龙 王石刚 +2 位作者 梁庆华 顾廷权 徐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4,共6页
针对极薄板小变形平整机稳态轧制负荷计算困难的问题,基于平板压缩复合变形假设,提出了改进的平整稳态轧制力及轧制力矩的数学模型.轧制力模型包括辊缝区等效变形区长度和压缩变形抗力2个经验模型;在轧制力模型计算的基础上,用输出力矩... 针对极薄板小变形平整机稳态轧制负荷计算困难的问题,基于平板压缩复合变形假设,提出了改进的平整稳态轧制力及轧制力矩的数学模型.轧制力模型包括辊缝区等效变形区长度和压缩变形抗力2个经验模型;在轧制力模型计算的基础上,用输出力矩模型对带钢张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修正;通过轧制负荷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和一条生产线的实际参数比较,证明模型具有较高计算精度,平板压缩变形假设合理.将所开发的模型应用于一条新建的极薄板平整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参数的设计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架平整机 极薄板 轧制负荷模型 平板压缩
下载PDF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数学建模及模拟 被引量:18
13
作者 卢郁 于洪文 +2 位作者 丁海成 张艳丽 刘宗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以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进行理论推导,引入效率因子,构建更为准确、便捷的平板集热器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程序模拟。根据模拟数据得出吸热体板芯几何结构、板芯用材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影... 以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进行理论推导,引入效率因子,构建更为准确、便捷的平板集热器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程序模拟。根据模拟数据得出吸热体板芯几何结构、板芯用材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影响。在不降低集热器效率因子的情况下,使翅片的单位面积质量降低45.8%;在材料消耗相同的情况下,集热器效率因子提高了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平板集热器 热性能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红外热图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5,共5页
为了对红外测热与热电偶测热进行比较研究,在马赫数M∞=12,驻点温度T0=650K,驻点压力P0=1630kPa的高超声速稀薄气流中,对一平板斜坡薄壁模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二者所获得的模型表面热流率符合得较好。与此同时,对模型表面发射... 为了对红外测热与热电偶测热进行比较研究,在马赫数M∞=12,驻点温度T0=650K,驻点压力P0=1630kPa的高超声速稀薄气流中,对一平板斜坡薄壁模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二者所获得的模型表面热流率符合得较好。与此同时,对模型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模型物面坐标与热图象素坐标的对应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提出了在大极角情况下对发射率进行修正的方法,即根据模型表面不同位置的法线,调整红外热像仪镜头轴线,使被测量区域的极角尽可能小,以保证发射率在此范围内为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发射率 红外热图技术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实验 温度测量 红外热像仪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平板边界层转捩的仿真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奕 高正红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对计算流体力学(CFD)的难点问题——零压力梯度平板边界层转捩进行了成功仿真。利用商业软件FLUENT的二次开发功能,一种符合现代CFD技术要求的先进转捩模型——Gamma-Theta被用于仿真中,并采用了设置来流粘性比的新方法来进行基于SSTk-o... 对计算流体力学(CFD)的难点问题——零压力梯度平板边界层转捩进行了成功仿真。利用商业软件FLUENT的二次开发功能,一种符合现代CFD技术要求的先进转捩模型——Gamma-Theta被用于仿真中,并采用了设置来流粘性比的新方法来进行基于SSTk-omega湍流模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来流湍流水平下,Gamma-Theta转捩模型可以准确仿真包含自然转捩和bypass转捩现象的平板边界层流动,而设置来流粘性比的新方法对于成功的仿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模型 当地变量 平板边界层 二次开发 来流粘性比
下载PDF
湍流边界层的两层模型积分法(英文)
16
作者 孙江龙 叶恒奎 +1 位作者 沈泓萃 王锡良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6,共7页
湍流边界层的两层模型(TLM)微分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目前除了对简单的模型外,还未能得到完全可靠的速度剖面模型。本文针对平板湍流边界层讨论一种新的两层模型积分法,该方法的内层采用壁面率,而外层使用了剪应力... 湍流边界层的两层模型(TLM)微分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目前除了对简单的模型外,还未能得到完全可靠的速度剖面模型。本文针对平板湍流边界层讨论一种新的两层模型积分法,该方法的内层采用壁面率,而外层使用了剪应力呈抛物线分布的Clauser湍流粘性公式。计算结果与1/7幂次律单层模型进行了比较,吻合较好。如果考虑压力梯度的影响,还可以将该方法推广到轴对称和三维湍流边界层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模型 积分法 平板 湍流边界层 单层模型
下载PDF
扁平钢箱梁横隔板非线性稳定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卫星 李俊 强士中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研究施工阶段吊机集中荷载作用下斜拉桥扁平钢箱梁横隔板的稳定性,以主跨383 m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独塔斜拉桥为背景,对扁平钢箱梁横隔板进行非线性稳定有限元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梁段有限元数值仿真... 为研究施工阶段吊机集中荷载作用下斜拉桥扁平钢箱梁横隔板的稳定性,以主跨383 m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独塔斜拉桥为背景,对扁平钢箱梁横隔板进行非线性稳定有限元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梁段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计算设计荷载作用下梁段应力分布,得到吊机荷载作用时横隔板的弹性屈曲系数为5.2。引入初弯曲缺陷并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计算得到吊机荷载作用下扁平钢箱梁横隔板非线性稳定系数为2.2。采用1∶2.5缩尺比例,对扁平钢箱梁梁段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得到设计荷载作用下梁段测点应力及变形。通过梁段模型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得到吊机荷载作用时横隔板的非线性屈曲系数为1.6。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斜拉桥扁平钢箱梁横隔板设计合理,吊装过程中其稳定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扁平钢箱梁 横隔板 非线性稳定 有限元分析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主桥流线形薄壁扁平钢箱梁分析的新方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丽萍 王应良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1-53,62,共4页
本文介绍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主桥流线形扁平薄壁钢箱梁横隔板的空间节段模型和采用梯形纵向加劲肋钢桥面计算的等效格子梁法,分析了正交异性板的第二体系的应力,和传统的Peklian Esslinger法相比较,采用空间节段模型和等效格子梁法得... 本文介绍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主桥流线形扁平薄壁钢箱梁横隔板的空间节段模型和采用梯形纵向加劲肋钢桥面计算的等效格子梁法,分析了正交异性板的第二体系的应力,和传统的Peklian Esslinger法相比较,采用空间节段模型和等效格子梁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形薄壁钢箱梁 正交异性板钢桥面 空间节段模型 等效格子梁
下载PDF
高超声速表面摩擦应力油膜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代成果 张长丰 +1 位作者 黄飓 周清展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1,85,共5页
针对高超声速摩阻测量的需求,将基于表面图像的摩擦应力油膜干涉测量技术(SISF)应用于Φ0.5m常规高超声速风洞。通过平板模型的风洞实验,进行了硬件设备平台研制、模型表面材料、油膜物性参数的影响特性以及干涉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针对高超声速摩阻测量的需求,将基于表面图像的摩擦应力油膜干涉测量技术(SISF)应用于Φ0.5m常规高超声速风洞。通过平板模型的风洞实验,进行了硬件设备平台研制、模型表面材料、油膜物性参数的影响特性以及干涉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SISF硬件设备和技术能够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平板模型表面摩擦应力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研制的SISF系统可以可靠地应用于高超声风洞模型表面摩擦应力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应力 油膜干涉法 高超声速风洞 平板模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平底气泡船凹槽气层波动特性
20
作者 吴浩 欧勇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9-184,共6页
为提高大型平底气泡船底部凹槽设计的有效性,基于RANS方程及VOF两相流模型构建了大型平板船凹槽气层数值计算模型。研究气层在凹槽中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速度对气层波动的影响规律,并阐述三维凹槽气层的波形特性及其与二维气层波动的区... 为提高大型平底气泡船底部凹槽设计的有效性,基于RANS方程及VOF两相流模型构建了大型平板船凹槽气层数值计算模型。研究气层在凹槽中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速度对气层波动的影响规律,并阐述三维凹槽气层的波形特性及其与二维气层波动的区别,揭示气层波动的相似律。数值结果表明:气层在凹槽中呈现波动形态,气层波长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波长等于速度平方的0.64倍;气层在凹槽侧壁的干扰及反射下呈现相干波系,从而其波高及局部厚度也随之改变;气层波动满足傅汝德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船 波动形态 回归分析 相似律 VOF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