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落叶松LkF3H2基因克隆及调控类黄酮代谢功能研究
1
作者 李灿 蒋湘宁 盖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目的】日本落叶松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2,LkF3H2)基因在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探究LkF3H2基因在日本落叶松中发挥的具体功能和植物类黄酮生物代谢过程。【方法】根据实验室前期转录组数据克... 【目的】日本落叶松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2,LkF3H2)基因在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探究LkF3H2基因在日本落叶松中发挥的具体功能和植物类黄酮生物代谢过程。【方法】根据实验室前期转录组数据克隆日本落叶松LkF3H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分析。随后将该基因转化烟草进行转基因烟草组织表达分析及类黄酮含量测定,以探究基因表达量与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LkF3H2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074 bp,其蛋白编码358个氨基酸,分子式C_(1785)H_(2807)N_(481)O_(541)S_(18),分子量为40.24 kD,该蛋白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且不含信号肽;同时系统进化分析得出日本落叶松LkF3H2与火炬松、辐射松、白云杉和欧洲云杉F3H亲缘关系较近并且该蛋白含有保守结构域2OG-Fe(Ⅱ)oxygenase superfamily,属于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家族。另外组织表达分析显示LkF3H2基因在一月龄日本落叶松幼苗叶中表达量最高,在一年生日本落叶松幼苗茎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转基因烟草叶中也显示了最高的表达量。值得一提的是,转基因烟草叶中的类黄酮含量也是最高的,其次为茎和根,转基因烟草中类黄酮含量与LkF3H2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日本落叶松LkF3H2基因属于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家族并且在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 转基因烟草 组织表达 类黄酮
下载PDF
苦荞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FtF3H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
作者 曹鑫娴 石佳琪 +4 位作者 王霜 吴琦 赵海霞 吴花拉 李成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2-591,639,共11页
【目的】克隆苦荞FtF3H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探究该基因的生物学效应及启动子对环境因素与激素的响应。【方法】基于苦荞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克隆FtF3H基因及其启动子,对二者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FtF3H对MeJA、ABA和光... 【目的】克隆苦荞FtF3H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探究该基因的生物学效应及启动子对环境因素与激素的响应。【方法】基于苦荞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克隆FtF3H基因及其启动子,对二者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FtF3H对MeJA、ABA和光处理的响应,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拟南芥技术,分析FtF3H的过表达对黄酮合成的影响。【结果】苦荞FtF3H基因DNA序列长2034 bp,包括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其ORF序列为1104 bp,推导的FtF3H蛋白含367个氨基酸残基,归类于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超家族且具有典型的植物F3H的分子特征。启动子PFtF3H在核心启动子基序外,还含有数目众多的光应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qRT-PCR检测结果显示,PFtF3H可强烈响应ABA、MeJA和光照的诱导。转基因拟南芥中,FtF3H的过表达可引起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AtANS、AtDFR和AtF′3H等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拟南芥内源的AtF3H表达受到抑制(P<0.05)。【结论】苦荞FtF3H基因是一个典型的植物黄烷酮3-羟化酶,其表达受到激素和光的调控,在拟南芥中的过表达可促进黄酮的合成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 启动子 黄酮 功能分析
下载PDF
芜菁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克隆和UV-A诱导表达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志茹 崔国新 +2 位作者 李春雷 孙燕 李玉花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1-935,共5页
用UV-A处理‘津田’芜菁和‘赤丸’芜菁块根24h后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分别克隆到BrF3'H1和BrF3'H2基因。BrF3'H1和BrF3'H2的开放读码框为1536bp,均编码51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BrF3'H1和BrF3'H2与... 用UV-A处理‘津田’芜菁和‘赤丸’芜菁块根24h后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分别克隆到BrF3'H1和BrF3'H2基因。BrF3'H1和BrF3'H2的开放读码框为1536bp,均编码51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BrF3'H1和BrF3'H2与甘蓝型油菜F3'H的同源性达99%,在第45~476的肽段含有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的结构域。BrF3'H1和BrF3'H2基因有高度同源性,核苷酸序列的17个位点处有差异,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在5个位点处有差异。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UV-A可以诱导BrF3'H1表达,基因的表达量与UV-A处理时间呈相关,UV-A不能诱导BrF3'H2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中国桔梗PgF3′5′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璐琳 贾文杰 +5 位作者 段青 王祥宁 蒋亚莲 郭燕 李进昆 王继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6,共7页
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中国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花朵中分离克隆了1个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F3′5′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gF3′5′H(GenBank登录号JQ403611)。PgF3′5′H基因全... 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中国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花朵中分离克隆了1个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F3′5′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gF3′5′H(GenBank登录号JQ403611)。PgF3′5′H基因全长1 787bp,包含1个编码532个氨基酸长为1 599bp的开放阅读框。蛋白序列比对显示,PgF3′5′H基因蛋白与其他物种的F3′5′H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包含有CYP基序、Ⅰ螺旋区和血红素结合区等保守性序列,以及一段类似于风铃草F3′5′H蛋白的9个氨基酸的特殊区。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gF3′5′H的表达量随着花朵发育和花色素的出现而呈递增趋势,在花发育第四阶段的蓝色花蕾中达到最高,而在叶中不表达。研究推测,PgF3′5′H基因可能在中国桔梗蓝色花色素的生化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桔梗 类黄酮-3 5’-羟基化酶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七彩红竹中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毅 王晨晨 +3 位作者 周旭 毕玮 杨宇明 王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49,212,共7页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Flavonoid-3-O-glucosyltransferase,3GT)是花青苷(Anthocyanin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主要负责将不稳定的花色素转变为稳定的花色素苷,虽然目前已经从其他植物中克隆获得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但...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Flavonoid-3-O-glucosyltransferase,3GT)是花青苷(Anthocyanin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主要负责将不稳定的花色素转变为稳定的花色素苷,虽然目前已经从其他植物中克隆获得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但是对竹子中的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并不清楚。该文以产生花青素的七彩红竹(Indosasa hispida Mc Clure cv.Rainbow)为材料,首先通过3GT的同源比对后设计3GT基因特异引物,获得3GT基因片段;然后运用RT-PCR及RACE技术从七彩红竹茎中克隆得到完整的3GT基因(Ih3GT)。结果表明:Ih3GT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为1 730 bp,含有1个1 42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7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七彩红竹3GT与其他禾本科植物的3GT聚类到同一个分支;该基因推断的蛋白与水稻(Oryza sativa)3GT蛋白的相似性为69%,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3GT的相似性为67%;经氨基酸序列比对,推断七彩红竹3GT含有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特有的结构域PSPG-box;半定量PCR的结果显示,七彩红竹3GT基因在微红的幼茎中大量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并不表达,说明Ih3GT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该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七彩红竹花色苷的形成机理、鉴定Ih3GT酶活性以及利用Ih3GT基因培育竹子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彩红竹 CDNA 克隆 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PDF
紫茎泽兰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文坤 程红梅 +2 位作者 郭建英 高必达 万方浩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1-826,共6页
用基因特异引物对紫茎泽兰F3'H基因进行PCR扩增、T-A克隆及测序,采用DNAMAN 5.0和MEGA 3.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对F3'H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原核表达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F3'H基因cDNA全长为1722 bp... 用基因特异引物对紫茎泽兰F3'H基因进行PCR扩增、T-A克隆及测序,采用DNAMAN 5.0和MEGA 3.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对F3'H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原核表达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F3'H基因cDNA全长为1722 bp(GeneBank登录号EF137714),编码570个氨基酸,与翠菊、大豆和非洲菊F3'H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4.4%,57.3%和54.5%。Southe(?)杂交表明该基因为单拷贝。Northe(?)杂交表明F3'H基因在紫茎泽兰叶中表达量最高,且其表达受泽兰酮诱导。SDS-PAGE电泳表明F3'H基因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能表达56.8 kDa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3′-羟化酶 紫茎泽兰 入侵植物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茶树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帆 田艳维 +2 位作者 王云生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1-418,共8页
以茶树叶片为材料,结合同源克隆方法和RACE技术,克隆了1条UFGT基因,命名为CsUFGT。该基因cDNA全长为1526bp,ORF长1380bp,编码459个氨基酸,推测等电点5.96,推测分子量为49.486 kDa。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葡萄UFGT(P51094.2)的一致性为59%... 以茶树叶片为材料,结合同源克隆方法和RACE技术,克隆了1条UFGT基因,命名为CsUFGT。该基因cDNA全长为1526bp,ORF长1380bp,编码459个氨基酸,推测等电点5.96,推测分子量为49.486 kDa。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葡萄UFGT(P51094.2)的一致性为59%,相似性为75%,其C-端含有植物UGT家族成员特有PSPG基序。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茶树根茎叶中均表达,在第4叶表达量最高,根和茎中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亮叶杨桐黄酮提取物抗瘤活性及其对小鼠p53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粤 佘纲哲 陈鸿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从亮叶杨桐中分离提取出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对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和小鼠S-180肿瘤细胞中p53基因表达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亮叶杨桐中总黄酮含量达28.4%,黄酮提取物在剂量50mg·kg^(-1)时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为64.0... 本文从亮叶杨桐中分离提取出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对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和小鼠S-180肿瘤细胞中p53基因表达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亮叶杨桐中总黄酮含量达28.4%,黄酮提取物在剂量50mg·kg^(-1)时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为64.0%,对艾氏腹水癌(EAC)Ⅰ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51.2%,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且药效与用药量有关。同时发现,黄酮类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优于化疗药物呋喃氟尿嘧啶(Ftorafur)。RT-PCR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500mg·kg^(-1)时,黄酮类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小鼠S-180肿瘤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的转录活性,其抑制程度和呋喃氟尿嘧啶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叶扬桐 黄酮类提取物 抗肿瘤活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高等植物F3′HcDNA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苏丽 赵昶灵 +2 位作者 杨晓娜 李会容 李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26,共11页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中拟南芥、油菜、大豆、矮牵牛和高梁等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cD-NA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理化性质、信号肽、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域、功能域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预测和分析。...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中拟南芥、油菜、大豆、矮牵牛和高梁等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cD-NA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理化性质、信号肽、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域、功能域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序列的相似性为69.5%,其起始密码子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均为TAA、TAG或TGA,包括5,′3′非翻译区和一个开放阅读框;不同植物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基本一致,相似性为72.5%,含有6段保守氨基酸序列,是"PPGR"、"AGTDT"、"RPPN"、"AYNY"、"IKALLL"、"TPLS";在进化关系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不同植物类黄酮3′-羟化酶具有一个跨膜结构域、定位于内质网上,并有一段与细胞色素P450功能区相匹配的功能域;类黄酮3′-羟化酶属具转运肽的亲水性稳定分泌蛋白,其二级结构为α-β型,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最主要的结构元件,延伸链和β-转角散布于整个结构。可为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和遗传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 CDNA序列 氨基酸序列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梅花南京红须F3′H全长基于gDNA的TAIL-PCR法克隆(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昶灵 郭维明 +1 位作者 杨清 陈俊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78-2385,共8页
根据从基因组DNA扩增到的梅花‘南京红须’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片段(469 bp)没计3条嵌套的特异性引物,与6条短的随机简并引物组成的引物库分别用热不对称交错PCR法从‘南京红须’基因组DNA扩增该片段的5'和3'旁侧序列。获... 根据从基因组DNA扩增到的梅花‘南京红须’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片段(469 bp)没计3条嵌套的特异性引物,与6条短的随机简并引物组成的引物库分别用热不对称交错PCR法从‘南京红须’基因组DNA扩增该片段的5'和3'旁侧序列。获得的5'和3'旁侧序列分别长1443 bp和1200 bp。将两个旁侧序列在469 bp片段的基础上拼接得到‘南京红须’全长为2 144 bp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被命名为pmhxF3'H。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11条正式发表的、已递交到GenBank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cDNA序列在总体上有52.21%的一致性.具有3个内含子,其启动子含有1个“AGGA盒”、1个“GC盒”和3个“TATA盒”。这是首次用热不对称交错PCR法从木本植物的基因组DNA克隆到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本研究将为梅花花色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探索、花色的基因工程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南京红须’ 类黄酬3’羟化酶基因 全长 基因组DNA TAIL-PCR 克隆
下载PDF
矮牵牛F3′,5′H全长cDNA的克隆及花特异启动子介导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琳 向太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8-364,共7页
通过RT-PCR从蓝色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中克隆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F3',5'H)全长cDNA(GenBank登记号EF3710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的F3',5'H基因与GenBank登记号D14588、Z22545和DQ352142等... 通过RT-PCR从蓝色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中克隆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F3',5'H)全长cDNA(GenBank登记号EF3710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的F3',5'H基因与GenBank登记号D14588、Z22545和DQ352142等的F3',5'H基因序列高度一致;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登记号BAA03438.1(矮牵牛)、BAC10997.1(银杯草)和AAV85470.1(马铃薯)的高度同源,同源率分别为99%、88%和87%。利用pBIN19、pBluescript SK(+)和pMD18-PchsA质粒成功构建了花特异性启动子PchsA驱动的F3',5'H基因的表达载体pBIN19-PchsA-F3'5'H,并导入到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599中。利用K599诱导菊花生根,不定根的诱导率可达30.7%。这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蓝色花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类黄酮-3 5′-羟基化酶基因 克隆 花特异性启动子 表达载体
下载PDF
水稻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南南 王宝琴 +2 位作者 李敏 刘雪红 管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9-151,共3页
参考GenBank中发布的水稻品种日本晴位于10号染色体的F3'H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用PCR方法从水稻基因组中克隆F3'H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F3'H基因全长1 789 bp,GenBank... 参考GenBank中发布的水稻品种日本晴位于10号染色体的F3'H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用PCR方法从水稻基因组中克隆F3'H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F3'H基因全长1 789 bp,GenBank登录号为HQ876708,该基因与日本晴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100%。分别将F3'H基因插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PZP2Ha3(-)和pPZP2Ha3(+)中,获得F3'H基因正义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同时转入根癌农杆菌中。该研究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F3'H基因,进一步研究F3'H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 PCR扩增 载体构建
下载PDF
紫色马铃薯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StF3'5'H)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军 龚一富 +1 位作者 胡朝阳 王何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3-28,共6页
类黄酮3',5'-羟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紫色土豆(Solanum tuberosum)F3'5'H基因的克隆将为花青素合成调控和花青素代谢工程研究提供优质基... 类黄酮3',5'-羟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紫色土豆(Solanum tuberosum)F3'5'H基因的克隆将为花青素合成调控和花青素代谢工程研究提供优质基因资源。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紫色土豆F3'5'H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分析,并用半定量PCR技术分析了F3'5'H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了赤霉素和蔗糖处理后F3'5'H基因表达与花青素积累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克隆的紫色土豆F3'5'H的cDNA全长为1854 bp,包含一个1530 bp的完整ORF,共编码50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tF3'5'H基因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的F3'5'H蛋白的相似性很高。StF3'5'H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紫色土豆根、茎和叶柄中都有表达,其中在叶柄中表达最强,而在块茎、叶轴和叶片中几乎检测不到StF3'5'H基因的表达。赤霉素和蔗糖能促进紫色土豆StF3'5'H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花青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豆 类黄酮3 5′-羟化酶 花青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梅花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片段基于基因组DNA的简并PCR法克隆(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昶灵 杨清 陈俊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8-616,共9页
用本研究设计的“预先去杂—SDS法”从梅花嫩叶提取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根据11条已公开发表的并提交到GenBank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的假定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2个正向简并引物和3个反向简并引物组成6对引物,仅有1对引物能以... 用本研究设计的“预先去杂—SDS法”从梅花嫩叶提取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根据11条已公开发表的并提交到GenBank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的假定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2个正向简并引物和3个反向简并引物组成6对引物,仅有1对引物能以PCR法同时从梅花‘南京红须’、‘南京红’和‘粉皮宫粉’的基因组DNA扩增到一个469 bp的核苷酸片段,这3个片段在总体上有99 .72 %的一致性,与11条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的相应区域有65 .57 %的一致性。同时,“GGEK”并非类黄酮3′-羟化酶的特征性模体。这是首次从木本植物的基因组DNA克隆到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片段。本研究结果可为梅花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全长的克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基因组DNA提取 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片段 简并PCR
下载PDF
大豆F3’H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键 宋雯雯 +3 位作者 张颖 韩雪 田俊 王继安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2,共5页
通过RT-PCR方法扩增了大豆F3’H基因并构建含大豆荚皮绒毛色基因的重组质粒pBI121/F3’H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形成工程菌株,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拟南芥。为进一步研究大豆荚皮绒毛色基因(F3’H)作为... 通过RT-PCR方法扩增了大豆F3’H基因并构建含大豆荚皮绒毛色基因的重组质粒pBI121/F3’H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形成工程菌株,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拟南芥。为进一步研究大豆荚皮绒毛色基因(F3’H)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报告基因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癌农杆菌 F3’H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下载PDF
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矮牵牛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林玲 金志强 +1 位作者 苏伟 徐碧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花色素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它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形成蓝色色素翠雀素。利用PCR方法,从“紫蓝色”品系的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总DNA中,克隆到编码F3’,...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花色素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它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形成蓝色色素翠雀素。利用PCR方法,从“紫蓝色”品系的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总DNA中,克隆到编码F3’,5'H的Hf1、Hf2基因。将Hf2基因正向插入到植物表达中间载体中,通过土壤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淡粉色”品系的矮牵牛。现已得到PCR阳性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3 5′羟基化酶基因 基因克隆 矮牵牛 转基因花卉 花色素苷 植物基因工程
下载PDF
桑树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在35份桑种质资源植株叶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亚君 钱娇 +5 位作者 倪红梅 方荣俊 潘刚 赵卫国 张林 刘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5-782,共8页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其催化黄烷酮合成的二氢黄酮醇又可经不同代谢途径合成花青素等多种黄酮类物质。以鲁桑(Morus multicaulis)品种育711号植株的幼叶cD NA为模板,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其催化黄烷酮合成的二氢黄酮醇又可经不同代谢途径合成花青素等多种黄酮类物质。以鲁桑(Morus multicaulis)品种育711号植株的幼叶cD NA为模板,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桑树F3H基因cD NA的全长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MmF 3H(GenB ank登录号:KU301748)。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1 095 bp,编码一个含有36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0.15 kD,等电点为4.93。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川桑(Morus notabilis)F3H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8%,与其它5种植物F3H也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度(79%~82%),说明F3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也显示来自鲁桑的F3H序列与来自川桑的F3H序列聚在一枝,亲缘关系最近。qRT-PCR检测MmF 3H基因在35份桑种质资源植株幼叶中的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表达量较高的达到0.784 5,而较低的仅为0.012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5份桑种质资源植株桑叶片中的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总黄酮含量的差异与MmF 3H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MmF 3H催化生成的产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上游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黄烷酮-3-羟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水平 黄酮类化合物 花青素 种质差异
下载PDF
菟丝子总黄酮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利娟 刘文涛 +5 位作者 罗欢欢 孟晓彤 柴冰茹 谷雨 廖礼彬 白生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睾丸间质细胞的凋亡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菟丝子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emen cuscutae,TFSC)具有抗凋亡、抗炎等药理活性,并在治疗男性不育方面有一定疗效。目的 观察菟丝子总黄酮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 背景研究表明睾丸间质细胞的凋亡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菟丝子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emen cuscutae,TFSC)具有抗凋亡、抗炎等药理活性,并在治疗男性不育方面有一定疗效。目的 观察菟丝子总黄酮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TM3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不含药物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35μmol/L丙烯醛(acrolein,ACR)]、TFSC低剂量组(100μg/m L)、TFSC中剂量组(200μg/m L)、TFSC高剂量组(400μg/m L)。采用CCK-8法筛选ACR的半数致死量和TFSC的作用剂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TFSC浓度为100、200、400、600μg/m L时明显促进TM3细胞增殖(P<0.05);ACR浓度为33.97μmol/L时,达到细胞半数致死量。与模型组比较,TFSC中、高剂量组可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流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TFSC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FSC低、中、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TFSC中、高剂量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TFSC能够促进TM3细胞的增殖,抑制TM3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以及升高抗凋亡的蛋白Bcl-2的表达来改善抗凋亡与促凋亡蛋白之间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总黄酮 凋亡 睾丸间质细胞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Bcl-2相关X蛋白 CASPASE-3蛋白
下载PDF
Changes of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 and its synthesis-associated genes expression in Xuehua pear fruit during development 被引量:14
19
作者 HE Jin-gang CHENG Yu-dou +2 位作者 GUAN Jun-feng GE Wen-ya ZHAO Z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71-477,共7页
According to synthetic pathway of plant chlorogenic acid (CGA),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enes encoding enzym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CGA synthesis were studied in normally developed Xuehua pear fruit. The stud... According to synthetic pathway of plant chlorogenic acid (CGA),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enes encoding enzym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CGA synthesis were studied in normally developed Xuehua pear fruit.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CGA content in peel and flesh of Xuehua pear decreased as fruit development progressed, with a higher level in peel.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bPAL 1, PbPAL2, PbC3H, PbC4H, Pb4CL 1, Pb4CL2, Pb4CL6, PbHC T1 and PbHC T3 genes decreased in fruit,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attern of variation in CGA content. That indicated that these genes might be key genes for influencing fruit CGA synthesis in Xuehua pear. However, Pb4CL7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s not consistent with variation of CGA content, hence, it may not be a key gene involved in CGA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namate 4-hydroxylase gene hydroxy cinnamoyl CoA shikimate/quinic acid hydroxycinnamoyl transferasegene p-coumarate 3'-hydroxylase gene 4-hydroxycinnamoyl-CoA ligase gene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gene Xuehua pear
下载PDF
丹参F3′5′H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黎 刘琬菁 +3 位作者 杨成民 张建红 陈泓宇 罗红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689-695,701,共8页
目的:为了验证丹参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与丹参花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紫花丹参99-3株系和一些白花丹参中的F3′5′H基因。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总R... 目的:为了验证丹参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与丹参花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紫花丹参99-3株系和一些白花丹参中的F3′5′H基因。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总RNA,再将其反转录得到cDNA,以此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F3′5′H基因全长序列。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状、结构域、系统进化等特点,并预测了该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跨膜区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异性;利用毛状根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过表达阳性毛状根株系。结果:F3′5′H基因全长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7.4 kDa。该基因在丹参花中高丰度表达。在42份(紫花25份;白花17份)丹参样品中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在紫花和白花丹参中呈现与花色相关的稳定变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丹参F3′5′H与美女樱的F3′5′H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获得了过表达F3′5′H的毛状根株系。结论:本研究在丹参中克隆到F3′5′H基因,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丹参F3′5′H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类黄酮-3 5′-羟基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SNP位点分析 丹参花色 转基因毛状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