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1
作者 薛红霞 崔华东 +5 位作者 刘冬梅 付文轶 刘晓丹 杨丽丽 赵丽娟 张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与RA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DD及FIB水平,分析RA血浆DD和FIB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与RA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DD及FIB水平,分析RA血浆DD和FIB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及血红蛋白(Hb)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浆DD水平[(364±325)μg/L]高于健康对照者[(99±91)μg/L](P<0.01);RA患者血浆FIB水平[(3.83±0.78)g/L]高于健康对照者[(2.43±0.63)g/L](P<0.01)。RA患者血浆DD与FIB水平显著相关(r=0.55,P<0.01),且二者分别与ESR(r=0.481,r=0.572;P<0.01)、CRP(r=0.653,r=0.738;P<0.01)、DAS28(r=0.494,r=0.441;P<0.01)、PLT(r=0.611,r=0.461;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Hb呈显著负相关(r=-0.35,r=-0.371;P<0.01)。结论 RA患者血浆DD升高并不必然提示血栓形成,血浆DD及FIB可能成为判断RA病情活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洪军 王海 何成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8期1053-105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imer DD)检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血浆Fg及DD的定量检测,跟踪观察患者病情。结果106例患者有10例并发DVT,并发...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imer DD)检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血浆Fg及DD的定量检测,跟踪观察患者病情。结果106例患者有10例并发DVT,并发DVT组术前、术后第3天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并发DVT组术前、术后第3天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相比较:术前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天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Fg及DD的动态监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肢骨折 DVT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立红 刘敏涓 +1 位作者 马西 刘泽霖 《血栓与止血学》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蕲蛇酶(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498±0.110;②最大吸光度(Amax)...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蕲蛇酶(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498±0.110;②最大吸光度(Amax)为0.250±0.050;③纤维蛋白原的浓度(S)为280±65(mg/dL);④FMPV/Amax比值为1.992±0.180;⑤反应延滞时间(DT)为25±5(sec)。结论: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操作简便,快捷,测出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与传统改良的Clauss法相比,无显著差异。FMPV/Amax比值稳定,表明正常人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与纤维蛋白的量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单体聚合功能
下载PDF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陆良钧 于银坤 +2 位作者 钟志生 周书芳 陈兵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7 d以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9只耳),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作检测,检测结果输入SPSS软件作处... 目的研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7 d以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9只耳),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作检测,检测结果输入SPSS软件作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和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血管性病因中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突发性耳聋 发病机理 血液流变学 血黏度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在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文 高敬华 +2 位作者 李永生 张菁华 李际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9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探讨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期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关系。结果50例手术根治性切除非小细... 目的探讨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期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关系。结果50例手术根治性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占40%,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均相关(P〈O.05)。纤维蛋白原升高的无疾病进展时间26.5个月,3年生存率(40.0%)低于纤维蛋白原正常者(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 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6
作者 程伟宁 李小林 +3 位作者 黄龙虎 朱静 罗旺胜 宋郁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804-2807,共4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 m L+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ivgtt,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ivgtt,qd。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PV和FIB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PV显著减小,FIB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均显著降低,巴塞尔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显著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通过降低MPV和FIB含量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前列地尔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平均体积 纤维蛋白原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科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4项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和P-LCR)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血小板4项参数采用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别采用Clauss法及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急性脑...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4项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和P-LCR)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血小板4项参数采用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别采用Clauss法及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MPV、PDW和P-L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参数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Thrombosis-Associ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Turbidity-Phlegm Blocking Syndrome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云龙 安冬青 +2 位作者 马宁 朱萌 孙红艳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9年第5期337-340,共4页
Objective: To preliminari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ombosis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of turbidity-phlegm blocking syndrome (TPB), and to study its actin... Objective: To preliminari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ombosis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of turbidity-phlegm blocking syndrome (TPB), and to study its acting mechanism. Methods: Plasma levels of thrombosis-associated factors, including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D-dimer, and fibrinogen (Fg), in 85 patients of CHD with TPB, 93 with CHD of non-TPD, and 89 healthy person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Levels of the three factors were increased in all the CHD patients, and were higher in TPB patients than in non-TPB patients (P〈0.01 or P〈0.05). Conclusion: The TPB syndrome in CHD patient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lood coagulation-fibrinolytic system; they might be in prethrombosis state, and the plasma levels of vWF, D-dimer, and Fg could be taken as the objective indices for differentiation of TPB syndrome in CH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urbidity-phlegm bocking syndrome Von Willebrand factor D-DIMER flbrinoge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