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GEOCHEMISTRY STUDY ON GOLD IN WATER-ROCK REACTION UNDER THERMAL FLUID SYSTEM AT MESO-LOW TEMPERATURE
1
作者 GU Li 1, DAI Ta gen 2 (1. Bioengineering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1年第1期140-148,共9页
Based on the know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ll rock in the Mobin gold deposit and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 in ore,water rock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are acquired as followi... Based on the know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ll rock in the Mobin gold deposit and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 in ore,water rock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are acquired as following: Gold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ore bearing wall rock,i.e., a series of epimetamorphic clastic gritstone, sandy slate, and tuffaceous slate in the Wuqiang Banxi Formation, Wuqiangxi Group. In thermal system with middle low temperature chlorine gold may be derived form stable complex ions, so it is quite important in gold metallogenic process. Sulphur and chlorine perform as the major negative ions throughout the gold activation and migration move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phur and chlorine ions, 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are of deciding significance for gold activation, mig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fluid system water-rock interaction GOLD EXPERIMENTAL GEOCHEMISTRY
下载PDF
The Key Influence of Fluid in Metamorphic Rock Preserves, Mineral Assemblages,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Study from High-Pressure Eclogite and Its Amphibolization in the Western Dabie Mountains,Central China
2
作者 LOU Yuxing ZHANG Cong +2 位作者 WEI Chunjing LIU Xiaochun WANG W-(RZ)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S1期228-230,共3页
The most of high/ultrahigh-pressure(HP/UHP)terranes of the worl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numerous pods,lenses or layered blocks of eclogite and amphibolites(e.g.O’Brien,1997;Elvevold and Gilotti,2000;Z... The most of high/ultrahigh-pressure(HP/UHP)terranes of the worl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numerous pods,lenses or layered blocks of eclogite and amphibolites(e.g.O’Brien,1997;Elvevold and Gilotti,2000;Zhang et al.,2003;and references there in).Field and petrolog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amphibolites shou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 Mineral Assemblages Study from High-Pressure Eclogite and Its Amphibolization in the Western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The Key Influence of fluid in Metamorphic rock Preserves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下载PDF
造山型金矿容矿建造分类、成矿模式及找矿勘查
3
作者 王京彬 王玉往 +4 位作者 李庆哲 林寿洪 王晨昇 张会琼 李德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8-919,共22页
造山型金矿床指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后生脉状金矿床,受构造、建造双重控制,是全球最重要的金矿勘查类型。按容矿岩石建造的不同,造山型金矿可分为绿岩带型(包括绿片岩型、BIF型和花岗-片麻岩型3个亚类型)、浊积岩型、碳酸盐岩型和浅成侵入... 造山型金矿床指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后生脉状金矿床,受构造、建造双重控制,是全球最重要的金矿勘查类型。按容矿岩石建造的不同,造山型金矿可分为绿岩带型(包括绿片岩型、BIF型和花岗-片麻岩型3个亚类型)、浊积岩型、碳酸盐岩型和浅成侵入岩型,构成了造山型金矿床完整的成矿谱系。不同类型之间具有紧密的时空和成因联系,可互为找矿标志。绿岩组合和浊积岩系具有高的金丰度,既是容矿岩系,也是重要的矿源层,多类型造山作用驱动大规模区域性流体活动,造就了造山型金矿省/巨型成矿带,岩浆流体叠加和“热机效应”是形成超大型金矿床的重要因素。构建了多源区域性流体+岩浆流体叠加的地壳连续成矿模型和造山型金矿区域成矿模式,强调了多旋回造山作用对造山型金矿的成矿意义。“富金矿源层+剪切变形带+浅成侵入岩”组合是大型金矿系统的勘查选区标志,靶区优选的目标是获取找矿潜力大的优质矿权;矿权区勘查的优先目标是发现可规模化露天开采的矿床(体),通过化探异常评价和浅钻追索次生富集带,可快速发现主矿体;矿区深部找矿(深度>300 m)潜力巨大,主攻目标是资源量大、品位高的热液通道相的厚板状或筒状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 容矿建造 成矿系统 成矿流体 金矿勘查
下载PDF
南翼山浅层油藏Ⅲ+Ⅳ油组压裂技术优化
4
作者 吴明江 杨明敏 +3 位作者 谢泽洪 王传峰 夏旭华 张洲年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青海油田南翼山浅层油藏藻灰岩储层Ⅲ+Ⅳ油组剩余油挖潜程度不高,压裂液对储层伤害大导致压后效果差,通过岩石力学分析、暂堵转向机理研究、压裂液体系优化选择,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形成“机械剖面细分层+层间暂堵转向+缝内暂堵转向”组... 青海油田南翼山浅层油藏藻灰岩储层Ⅲ+Ⅳ油组剩余油挖潜程度不高,压裂液对储层伤害大导致压后效果差,通过岩石力学分析、暂堵转向机理研究、压裂液体系优化选择,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形成“机械剖面细分层+层间暂堵转向+缝内暂堵转向”组合压裂工艺技术,有效解决老井重复压裂挖潜剩余油程度不高难题。现场试验8井次,措施成功率100%,压后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13.3 m3/d,日产油3.4 t/d,效果比常规机械分层压裂提高55%,达到预期增油效果,应用效果显著。该技术对同类型储层压裂改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灰岩 非均质 薄互层 机械剖面分层 暂堵转向 压裂液体系 岩石力学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页岩气井液岩相互作用机理与焖井制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兆中 杜慧龙 +2 位作者 易良平 李小刚 苟良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94,共15页
页岩气生产实践表明,压裂作业结束后焖井能显著提高气井初期产量,但面对特定情况如何制定科学的焖井制度,缺乏对现有文献的全面回顾和总结。基于国内外学者在页岩气井焖井期间液岩相互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和损害机理、模型和影响因素等方... 页岩气生产实践表明,压裂作业结束后焖井能显著提高气井初期产量,但面对特定情况如何制定科学的焖井制度,缺乏对现有文献的全面回顾和总结。基于国内外学者在页岩气井焖井期间液岩相互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和损害机理、模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液岩相互作用机理和现有焖井制度,结果表明,储层条件下液岩相互作用是焖井增产的本质,液岩相互作用程度是制定焖井制度的关键。焖井期间液岩相互作用对储层兼具改造和损害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包括微裂缝的萌生扩展和气液渗吸置换;对储层的损害包括固相堵塞和压裂液侵入引起的水相圈闭,建立液岩相互作用与储层有效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未知桥梁是研究焖井制度的关键。针对目前制约液岩相互作用研究的跨尺度和高度非线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有效裂缝刻画模型和工业级人工智能页岩气井焖井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液岩相互作用 焖井制度 微裂缝扩展 储层损害
下载PDF
沙曲一号煤矿煤岩体系瓦斯抽采技术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林杰 穆永亮 邓存宝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9-153,共5页
为优化煤岩体系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案,提高瓦斯抽采效率,以沙曲一号煤矿煤岩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岩体系瓦斯抽采流-固-热耦合数值模型,设计了13种煤岩体系高位定向长钻孔布置方案,研究对比不同方案的瓦斯抽采效率。结果表明:在2^(#)... 为优化煤岩体系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案,提高瓦斯抽采效率,以沙曲一号煤矿煤岩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岩体系瓦斯抽采流-固-热耦合数值模型,设计了13种煤岩体系高位定向长钻孔布置方案,研究对比不同方案的瓦斯抽采效率。结果表明:在2^(#)煤层底板和5^(#)煤层顶板中同时布置钻孔只需9 d即可抽采达标;在4^(#)煤层和5^(#)煤层中同时布置钻孔抽取瓦斯总量最高;在5^(#)煤层顶板和5^(#)煤层底板中同时布置钻孔产气速率最高;综合分析,在5^(#)煤层顶板和5^(#)煤层底板中同时布置钻孔瓦斯抽采效率最高,对比在4^(#)煤层中布置钻孔,瓦斯抽采总量提升57%,抽采达标时间缩短13 d,可以达到快速消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系 高位定向长钻孔 流-固-热耦合 瓦斯超限 瓦斯抽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岩溶储层流体-岩石系统孔隙发育规律及成岩圈闭定量预测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英民 曹正林 赵锡奎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6,共6页
在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古岩溶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岩石系统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有利区 ,并探讨形... 在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古岩溶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岩石系统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有利区 ,并探讨形成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模式和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化学动力学 化学热力学 流体动力学 古岩溶储层 承压流 潜流 流体-岩石系统 成岩圈闭 定量预测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华北油区岩心老化时间综合确定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萍 胡学军 +1 位作者 许振波 周亚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17,共3页
油藏润湿性是评估油藏可采储量 ,控制油藏流体流动行为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标准中未具体确定岩石老化时间的问题 ,在建立地层原油和地层水原始饱和度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流体系统的岩样润湿指数、端点渗透率比... 油藏润湿性是评估油藏可采储量 ,控制油藏流体流动行为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标准中未具体确定岩石老化时间的问题 ,在建立地层原油和地层水原始饱和度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流体系统的岩样润湿指数、端点渗透率比值和系统组成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观察 ,提出了岩石—流体系统适当的老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当老化 15d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油藏 可采储量 流体 岩石-流体系统 老化时间 华北油区
下载PDF
东营凹陷第三系水-盐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6
9
作者 曾溅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3,共5页
东营凹陷第三系流体 -岩石相互作用对储集孔隙发育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泥岩 (烃源岩 ) -孔隙流体系统的有机 /无机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有机酸和 CO2 的数量是砂岩层孔隙形成和发育的关键 ;(2 )砂岩层中的碳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的溶... 东营凹陷第三系流体 -岩石相互作用对储集孔隙发育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泥岩 (烃源岩 ) -孔隙流体系统的有机 /无机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有机酸和 CO2 的数量是砂岩层孔隙形成和发育的关键 ;(2 )砂岩层中的碳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 ,是控制砂层孔隙形成的主要流体 /岩石相互作用 ;(3)泥岩中碳酸盐含量大小影响着砂岩孔隙的发育规模 ;(4 )流体 -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流体输入和输出能力控制着砂岩孔隙的发育强度和规模。在地质 -地球化学因素和流体 -岩石相互作用影响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孔隙发育 第三系 东营凹陷 储层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分析中流体输导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建武 姜建群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盆地分析研究中流体输导系统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沉积盆地中,烃类流体从源岩到圈闭的过程整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流体输导系统的研究时,必须考虑油气源岩、流体输导层、封闭层在时空上的配置关系,然后才能建立起... 盆地分析研究中流体输导系统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沉积盆地中,烃类流体从源岩到圈闭的过程整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流体输导系统的研究时,必须考虑油气源岩、流体输导层、封闭层在时空上的配置关系,然后才能建立起流体输导系统的整体格架。论述了流体输导系统的研究流程,包括源岩分析、构造格架和断层的分析、水动力学的研究等,并进一步强调了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流体输导系统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了流体输导系统研究在莺─琼盆地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流体输导系统 烃源岩 二次运移
下载PDF
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的水岩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2 位作者 岳书仓 刘晓东 赵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文章分析了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类型和特征。估算和讨论了水岩作用过程中的质量_体积变化和动力学问题。结论认为 :水岩作用对流体成矿系统中夕卡岩和蚀变矿化作用的发生、发展 ,成矿流体的形成 ,成矿物质的富... 文章分析了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类型和特征。估算和讨论了水岩作用过程中的质量_体积变化和动力学问题。结论认为 :水岩作用对流体成矿系统中夕卡岩和蚀变矿化作用的发生、发展 ,成矿流体的形成 ,成矿物质的富集 ,矿床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 ;水岩作用的水岩比值 (W/R)小于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型矿床 水岩作用 流体成矿系统 动力学 安徽 成矿物质 铜矿床 金矿床
下载PDF
鲁西地区张夏组碳酸盐岩成岩系统 被引量:9
12
作者 樊爱萍 杨仁超 +2 位作者 韩作振 崔明明 蔡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8,共12页
鲁西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广泛发育,但针对该区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较少。镜下鉴定显示研究区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这两种破坏性成岩作用及溶解作用、压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等三种建设性成岩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可分两... 鲁西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广泛发育,但针对该区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较少。镜下鉴定显示研究区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这两种破坏性成岩作用及溶解作用、压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等三种建设性成岩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可分两种情况,退变新生变形作用对改善岩石物性意义不大,进变新生变形作用有利于晶间孔的形成。结合流体包裹体分析,将研究区张夏组划分为海水、大气淡水、封存压实卤水、温压水4个连续演化的成岩系统,不同成岩系统中发育不同的成岩流体体系和成岩作用类型。海水成岩系统的特征为:在浅海海底成岩环境下,成岩温度低,流体包裹体为单相;成岩作用有压实、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形成纤维状、共轴纤维状、共轴增生胶结物),海水和淡水过渡带鲕粒发生白云石化作用。在大气淡水系统:早成岩期的成岩体系为Ca Cl2-H2O、Na Cl-H2O、Mg Cl2-H2O和Na Cl-Mg Cl2-H2O盐水体系,且盐度较低,发育等轴粒状方解石胶结作用和淡水溶解作用;古表生期和表生期发育溶解作用。封存压实卤水成岩系统,成岩流体体系为Na Cl-Mg Cl2-Mg SO4和KCl-Ca Cl2-H2O体系,主要发育胶结作用和压溶作用。温压水系统中,成岩流体体系为Ca Cl2-H2O、Na Cl-Ca Cl2-6H2O、Na Cl-Mg Cl2-Mg SO4、Mg Cl2-H2O和Fe Cl2-H2O,发育胶结作用、埋藏溶蚀、压溶作用(表现为粗缝合线)和进变新生变形作用。淡水成岩系统和温压水系统都有利于溶解作用的发育,但是淡水成岩系统中选择性的溶解作用造成的溶蚀孔隙多被后期胶结物充填,而温压水体统中的溶蚀作用可新增1%~5%次生孔隙;压溶作用形成的未被完全充填的粗缝合线和进变新生变形作用发育的晶间孔,均有利于改善岩石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区 寒武系 成岩体系 流体包裹体 碳酸盐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和机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震亮 魏丽 +7 位作者 王香增 王念喜 范昌育 李彦婧 赵雪娇 赵晓东 任来义 曹红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99-110,共12页
延安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主体位于古岩溶斜坡,勘探证实含气性良好,但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和机理研究相对薄弱。主要采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出关键地质时期的古流体动力特征,分析天然气运移方向,总结上、下古生界输导体系的配置关系,根... 延安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主体位于古岩溶斜坡,勘探证实含气性良好,但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和机理研究相对薄弱。主要采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出关键地质时期的古流体动力特征,分析天然气运移方向,总结上、下古生界输导体系的配置关系,根据马家沟组微观流体活动记录,如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反映的成岩环境和活动期次,及与上古生界储层的对比,探讨了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和机理。研究认为,下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自上古生界。三叠纪末,山西组发生第一期油气充注,因规模较小且向下运移动力不足,未能在马家沟组充注。中、晚侏罗世,山西组发生第二期油气充注,在向下运移动力的驱动下,沿着砂体-裂缝输导体向下运移到风化壳,由古沟槽处和岩溶高地铝土岩缺失部位进入马家沟组,在储集性能较好的古地貌构造高点以及沟槽附近聚集成藏。早白垩世,上古生界烃源岩进入生、排烃高峰期,山西组发生第三期油气充注,是天然气向下运移的主要时期,除在第二期油气充注的区域外,在东部酸性流体活动形成的次生孔隙中也可聚集成藏。晚白垩世,烃源岩生气能力降低,天然气进入运聚调整阶段。总体上,延安地区西部、中部,因长期接受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而发生充注,并在马家沟组内发生侧向运移,容易形成较大规模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古流体动力 输导体系 流体包裹体 成藏模式 延安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烃源岩孔隙流体压力模拟新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光玉 吴冲龙 吴景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9,45,共5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对烃源岩孔隙流体压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成熟烃源岩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压力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两个次级系统 ,即压力增加次级反馈控制系统和压力降低次级反馈控制系统。前者是由压力与生烃...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对烃源岩孔隙流体压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成熟烃源岩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压力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两个次级系统 ,即压力增加次级反馈控制系统和压力降低次级反馈控制系统。前者是由压力与生烃组成的负反馈控制系统 ,在其作用下孔隙流体压力不断增加 ;后者是由压力与排烃组成的负反馈控制系统 ,在其作用下孔隙流体压力不断降低。在常规模拟方法的基础上 ,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 ,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拟的新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水位方程、速率方程、辅助方程和初值方程这 4种方程组成 ,它们都是一些简单的线性方程。以新疆库车盆地为实例进行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流体压力 反馈控制 系统动力学 模拟方法 库车盆地
下载PDF
塔中西部二叠系井壁失稳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明瑞卿 张时中 王越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0,158,共3页
在塔中西部钻探过程中,多口井二叠系地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井壁失稳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块钻井时效和经济效益。对塔中西部二叠系地层泥岩黏土矿物组分、扫描电镜成像、泥岩理化性能及现场钻井液体系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认为二叠系地层井壁... 在塔中西部钻探过程中,多口井二叠系地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井壁失稳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块钻井时效和经济效益。对塔中西部二叠系地层泥岩黏土矿物组分、扫描电镜成像、泥岩理化性能及现场钻井液体系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认为二叠系地层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是钻井液体系的选择失误。对现场实际使用的4种钻井液体系防塌性能和常用的抑制剂组合的性能进行了评价,优选了满足塔中西部二叠系井壁稳定要求的KCL-聚合物钻井液推荐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 二叠系 钻井液 岩石力学 塔中西部
下载PDF
增强型地热系统中液-岩化学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继良 黄文博 +1 位作者 曹文炅 蒋方明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1期48-55,共8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利用深层岩石中连通的裂隙网络进行流体工质循环,从而实现地热能的持续开采。EGS运行时循环流体工质会与深层岩石产生化学反应,引起岩石中矿物的溶解/沉积,使热储中的裂隙网络形貌产生... 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利用深层岩石中连通的裂隙网络进行流体工质循环,从而实现地热能的持续开采。EGS运行时循环流体工质会与深层岩石产生化学反应,引起岩石中矿物的溶解/沉积,使热储中的裂隙网络形貌产生动态变化,对地下流动与传热过程造成影响。本文分析了EGS中液–岩化学作用特点,详细阐述了在多孔介质热流动模型中耦合入液–岩化学反应的方法,基于已开发成功的EGS传热传质数值模型初步建立了传热–流动–化学(Thermal-Hydraulic-Chemical,THC)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五井布局EGS的长期运行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时仅考虑方解石在水流体中溶解和沉积。模拟结果显示,循环流体的注入温度以及注入流体中的矿物离子浓度的设定十分重要。如果二者没有达到较为合适的"平衡",就会导致注入井附近渗透率和孔隙率的持续变化,对EGS的导流能力造成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地热系统 液-岩化学作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有机酯前置酸加砂压裂隔离液体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立强 杜娟 +2 位作者 刘平礼 赵振峰 刘书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5,108,共3页
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在油气田现场增产改造作业中已进行了大量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在压裂注入过程中前置酸与压裂液接触提前破胶等问题。为此,根据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的要求,从确保施工成功、提高增产... 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在油气田现场增产改造作业中已进行了大量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在压裂注入过程中前置酸与压裂液接触提前破胶等问题。为此,根据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的要求,从确保施工成功、提高增产效果出发,提出了采用前置酸加砂压裂隔离液隔离前置酸和压裂液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优选出了有机酯类物质作为前置酸加砂压裂隔离液体系主剂,提出了高性能有机酯前置酸加砂压裂隔离液配方和制备方法。对系列实验评价分析结果的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有机酯前置酸加砂压裂隔离液体系能较好满足前置酸加砂压裂要求,有效隔离前置酸液和压裂液,提高了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岩石) 前置酸 压裂液 隔离液 有机酯 体系 施工效果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风化壳储层孔隙分布定量预测及非构造圈闭形成模式探讨
18
作者 曹正林 王英民 赵锡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6-301,共6页
从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角度 ,建立了接近实际地质条件的古风化壳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在计算机上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 -岩石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 从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角度 ,建立了接近实际地质条件的古风化壳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在计算机上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 -岩石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有利区和古风化壳储层孔隙演化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化壳储层 承压流 潜流 流体-岩石系统 成岩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 形成模式 孔隙 非构造圈闭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古生界热液作用及其成藏成矿效应初探 被引量:42
19
作者 刘树根 黄文明 +4 位作者 陈翠华 张长俊 李巨初 戴苏兰 秦川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50,共10页
震旦纪—古生代期间四川盆地发生过兴凯地裂运动及峨眉地裂运动两次强烈的构造热液活动。盆地周缘的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晚二叠世,与峨眉山岩浆活动相关,形成了会泽、大梁子、天宝山等一系列MVT型铅锌矿,及会理小石房、汉源黑区-雪区... 震旦纪—古生代期间四川盆地发生过兴凯地裂运动及峨眉地裂运动两次强烈的构造热液活动。盆地周缘的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晚二叠世,与峨眉山岩浆活动相关,形成了会泽、大梁子、天宝山等一系列MVT型铅锌矿,及会理小石房、汉源黑区-雪区SEDEX型铅锌矿。盆地内部常见热液矿物组合,有:白云石-石英-黄铁矿组合、黄铜矿-黄铁矿-孔雀石组合、天青石-硬石膏-石英及白云石-萤石组合、白云石-天青石等组合;其主要呈溶蚀脉或孔洞状、以及交代状交代白云岩、页岩及生物屑含云灰岩或灰岩等。四川盆地二叠系长兴组礁白云岩与阳新统灰岩中发育的砂糖状白云岩可能均是热液作用产物,或经历过热液蚀变。震旦系87Sr/86Sr比值对比表明在深埋过程中,震旦系具有三期外来侵蚀性富87Sr/86Sr比值的流体充注;震旦系裂缝中白云石,奥陶、志留系裂缝中的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明显高于自身围岩与同期海水87Sr/86Sr比值,三者相近的值表明在后期构造隆升过程中超压热液释放,发生跨层流动。热液可影响区域热流值,使川西南地区地温梯度明显高于川东(北)地区,致使二叠系-三叠系及下寒武统具有相对较高的沉积期地温。盆地周缘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及盆地油田卤水具有密切关系。热液作用为震旦系—古生界储层中与构造相关的溶蚀孔洞缝提供了一种新的溶蚀机理,以及先前多解释成埋藏成因砂糖状白云石、礁白云岩可能均是热液成因;热液白云岩与围岩基质相比具有相对较高储层物性,特别是在区域性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震旦系—古生界中形成热液白云岩优质储层,为今后四川盆地震旦系—古生界碳酸盐岩勘探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古生界 热液作用 碳酸盐岩 成藏效应 成矿效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我国造山型金矿床的围岩蚀变、流体包裹体特征综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晓磊 马瑞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7-39,共3页
主要依据我国现有的造山型金矿围岩蚀变的现状,来探究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特征.在流体包裹体中方面,通过定性的分析,研究发现造山型金矿床中,流体成分为低盐度的碳质流体.CO2的初熔温度严格限于-62.5至-56℃.经拉曼光谱分析,含金矿... 主要依据我国现有的造山型金矿围岩蚀变的现状,来探究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特征.在流体包裹体中方面,通过定性的分析,研究发现造山型金矿床中,流体成分为低盐度的碳质流体.CO2的初熔温度严格限于-62.5至-56℃.经拉曼光谱分析,含金矿床的气相成分除有CO2外,有由少量的H2S,可见CO2-H2O不混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围岩蚀变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