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capacity transport of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ent in alluvial rivers 被引量:7
1
作者 CAO Zhi-xian HU Peng +1 位作者 PENDER Gareth LIU Huai-h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77-396,共20页
Rivers often witness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 ent transport. For a long tim e,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has been assum ed to be at capacity regime determined exclusively by local flow. Yet whether the capacity... Rivers often witness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 ent transport. For a long tim e,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has been assum ed to be at capacity regime determined exclusively by local flow. Yet whether the capacity assumption for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is justified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Here, the relative time scale of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is evaluated and non-capacity and capacity models are compared for both aggradation and degradation cases with observed data. As characterized by its relative time scale, the adaptation of non-uniform bed load to capacity regime should be fulfilled quickly. However, changes in the flow and sedim ent inputs from upstream or tributaries hinder the adaptation. Also, the adaptation to capacity regime is size dependent, the finer the sediment size the slower the adaptation is, and vice versa. It is shown that the capacity model may entail considerable errors compared to the non-capacity model. For modelling of non-uniform bed load, non-capacity modelling is recommended, in whic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required for adaptation are explicitly appreci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vial process Sediment transport bed deformation Non-uniform bed load Capacity transport
下载PDF
冰碛湖溢流溃决实验研究
2
作者 余斌 杨治义 彭秋建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5期1463-1480,共18页
冰湖溃决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冰崩、岩崩、滑塌等斜坡运动是最常见的冰湖溃决洪水触发因素。巨大的位移波造成冰碛堤被侵蚀下切再溃决的直观想法简单明了,但这种解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冰碛湖为浅长湖... 冰湖溃决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冰崩、岩崩、滑塌等斜坡运动是最常见的冰湖溃决洪水触发因素。巨大的位移波造成冰碛堤被侵蚀下切再溃决的直观想法简单明了,但这种解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冰碛湖为浅长湖泊,物质流产生的涌浪类型只有孤立位移波。在不考虑反射损失的情况下,一次往返反射后的位移波,其振幅不到原振幅的37%,可以翻越冰碛堤的位移波,可能只有第一次传播到冰碛堤的位移波。侵蚀通常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单个位移波通过冰碛堤的水动力过程中,其时间尺度相对较短,要完成对冰碛堤的全部侵蚀是不够的,仅一阵涌浪造成的冰碛堤侵蚀很小,不足以溃决冰碛湖。然而,恒定的水流以溢流的方式侵蚀进而溃决,要比以波浪漫过坝顶的侵蚀方式溃决容易得多。巨大的波浪必须由大体积的冰崩或滑坡进入湖泊而产生,并导致水位大幅上升,水位升高是冰碛湖溃决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西藏6个典型冰湖展开调查,其中3个发生过溃决。在室内进行了一系列冰碛坝溢洪道溢流引发铠甲层破坏的实验研究,当铠甲层被溢流冲走后,就会发生冰碛堤溃决。当溢洪道底床坡度小于19.6°时,起动铠甲层颗粒的模式为河流输运模式。当溢洪道底床坡度大于25.2°时,起动铠甲层颗粒的模式为底床破坏模式。当溢洪道底床坡度在19.6°~25.2°范围内时,起动模式为河流输运和底床破坏两种混合模式。在河流输运模式中,冰碛堤溃决临界水深和铠甲层粒径之比与溢洪道坡度转折点上下游的坡度差成反比。对于铠甲层的底床破坏模式,冰碛堤溃决临界水深与铠甲层粒径之比为一个固定值。本文的冰碛湖溃决临界水位模型在中国西藏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野外资料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湖 溢流道 河流输运 底床破坏 溃决
下载PDF
东营凹陷缓坡带陆相红层砂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3
作者 张倩 王永诗 +2 位作者 王学军 杨怀宇 王天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4,共14页
东营凹陷古近系红层已被证实拥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断陷盆地缓坡带广泛分布以砂、泥岩频繁互层为特征的红层沉积,而这种沉积物究竟形成于何种环境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为明确这种干旱气候背景下发育的大规模陆相红层的沉积类型,以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古近系红层已被证实拥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断陷盆地缓坡带广泛分布以砂、泥岩频繁互层为特征的红层沉积,而这种沉积物究竟形成于何种环境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为明确这种干旱气候背景下发育的大规模陆相红层的沉积类型,以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王家岗地区W1、W2和W3井为例,系统解剖了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红层储层的粒度分布特征、粒度参数特征及粒度概率累计曲线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红层储层砂岩具有单砂体厚度较薄(1~7.7 m)、粒度较细(平均粒径为2.24?~4.73?)的特点;粒度频率曲线主要为单峰正偏态型,表明沉积物以粗组分为主;粒度参数判别函数和判别图解均指示河流沉积环境;大多数样品的累计概率曲线具有显著的过渡组分(>50%),C-M图形与C=M线平行,表现出密度流特征。测井曲线主要为中-高幅箱型和钟型,指示加积和侧积作用占主导地位;岩心上常见反映快速堆积的块状层理、代表单向水流的平行层理和反映弱水流的小型交错层理等构造。基于研究区盆山相间的古地貌格局和炎热干旱的古气候背景的综合分析表明,红层砂岩形成于分支河流体系,其沉积特征表现为:从上游至下游,随着水动力条件的衰减,河道分汊加强,洪水侵蚀能力减弱,单砂体厚度和沉积物粒度逐渐减小,流体性质由密度流逐渐演变为牵引流。该研究的新认识为研究区红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开展此类型储层预测工作时,应重视古物源、古流向的分析,并加强对单期水道的识别和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陆相红层 粒度分析 干旱湖盆 分支河流体系
下载PDF
斜坡上非均匀沙起动条件初探 被引量:22
4
作者 何文社 曹叔尤 +1 位作者 袁杰 戴会超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81,87,共5页
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 ,以某一概率作为定量起动标准。考虑到床面颗粒的相互隐暴影响 ,引入了等效粒径来研究泥沙的起动条件。推导了斜面上非均匀沙的起动条件。计算得到了泥沙起动时临界无量纲切应力参数。采用实测资料对文中所得结论进... 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 ,以某一概率作为定量起动标准。考虑到床面颗粒的相互隐暴影响 ,引入了等效粒径来研究泥沙的起动条件。推导了斜面上非均匀沙的起动条件。计算得到了泥沙起动时临界无量纲切应力参数。采用实测资料对文中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学 泥沙起动 理论探讨 斜坡 非均匀沙 冲积河床
下载PDF
水库下游河流再造床过程中的河岸侵蚀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春燕 陈立 +1 位作者 张俊勇 王志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6-360,共5页
根据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分析了水库下游河床演变中的河岸侵蚀现象,包括不同横向边界约束条件、不同床沙组成和不同河型河段的河岸侵蚀的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①水库下游均会有河岸侵蚀发生,但初期一般以下切为主,后期以展宽为主。②对... 根据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分析了水库下游河床演变中的河岸侵蚀现象,包括不同横向边界约束条件、不同床沙组成和不同河型河段的河岸侵蚀的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①水库下游均会有河岸侵蚀发生,但初期一般以下切为主,后期以展宽为主。②对于横向边界约束较强的河段,河岸侵蚀相对较弱;相反,则河岸坍塌严重,河岸侵蚀强烈;③对不同的河床组成和边滩组成的河段:河床较粗特别是形成抗冲粗化层,且边滩组成较细的河段,河岸侵蚀现象非常剧烈;河床组成较细的河段,如果边滩抗冲性较强,则河岸侵蚀现象相对较弱,如果滩地组成较细、容易坍塌,河岸侵蚀也会较强;④不同的河型有着不同的河岸侵蚀现象。分汊河段以主汊为主;游荡段的游荡特性在初期受到抑制;弯曲河段的撇弯切滩现象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床 河岸侵蚀 冲刷 河床演变 河床稳定性
下载PDF
沙波波高随水流强度变化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詹义正 余明辉 +2 位作者 邓金运 陆晶 黄良文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共4页
基于河床与水流交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动力学变化过程的事实,从微动量变化对比分析入手,建立了临界动量方程,从理论上探讨了沙波波高与相对水流强度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分析表明,公式所能描述的规律与室内外资料完全一致,能较好地反映沙波发... 基于河床与水流交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动力学变化过程的事实,从微动量变化对比分析入手,建立了临界动量方程,从理论上探讨了沙波波高与相对水流强度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分析表明,公式所能描述的规律与室内外资料完全一致,能较好地反映沙波发生、发展以及消亡的全部变化过程.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波运动 临界动量方程 河床形态 河床演变 推移质运动
下载PDF
河北省阳原台儿沟剖面泥河湾河湖相层岩石地层的划分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宗祜 闵隆瑞 朱关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9-383,共5页
台儿沟剖面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化销营郝家台南侧,主要出露晚新生代泥河湾河湖相层———阳原群,总厚129.25m。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和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将剖面地层划分为122层。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第四纪河湖相层自下而上划... 台儿沟剖面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化销营郝家台南侧,主要出露晚新生代泥河湾河湖相层———阳原群,总厚129.25m。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和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将剖面地层划分为122层。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第四纪河湖相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组,即泥河湾组、钱家沙洼组和郝家台组。剖面下部河流相含砾中粗砂层至中部河流相砂砾层之间的湖相灰绿、灰黄色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层称泥河湾组;剖面中部厚层河流相砂砾、粉细砂夹粘土质粉砂层称钱家沙洼组;剖面中部河流相地层之上的滨浅湖相灰黑、浅灰绿、灰黄、浅红色粘土质粉砂层称郝家台组。第四纪时期古湖经历了河流相→滨浅湖相→河流相→滨浅湖相至湖泊消失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河湖相层 台儿沟剖面 岩石地层 河北阳原
下载PDF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纪友亮 周勇 +2 位作者 吴胜和 史长林 岳大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5,共8页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道侵蚀前期沉积物掠夺可容空间并逐渐充填、洪水期形成洪泛泥岩后形成;共有5种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和对比模式,而且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比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地层 单层 界面形成机制 界面识别 方法
下载PDF
基于小井距检查井的夹层分布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萨尔图油田北二西区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兰丽凤 平晓琳 +1 位作者 白振强 付志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7,117,共5页
特高含水后期,河道砂体内部夹层是影响层内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不同类型的河道砂体,以萨尔图油田北二西区5口小井距密闭取心检查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和预测分析方法,对曲流河河道、辫状河河道、高弯... 特高含水后期,河道砂体内部夹层是影响层内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不同类型的河道砂体,以萨尔图油田北二西区5口小井距密闭取心检查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和预测分析方法,对曲流河河道、辫状河河道、高弯曲分流河道、低弯曲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夹层进行了定量描述,对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部位及稳定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河道—曲流河河道—高弯曲分流河道—低弯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夹层的岩性呈泥砾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的变化趋势,夹层厚度呈明显变薄趋势;不同类型河道砂体内部夹层厚度较小,厚度小于5 cm的夹层占总夹层数的65.5%;夹层的分布部位和倾角差异大,层内薄夹层多,测井资料无法识别的夹层占总夹层数的69.6%;辫状河河道砂体内部夹层的稳定性较好,曲流河河道砂体内部夹层稳定性最差。辫状河河道砂体剩余油主要受沉积韵律影响,曲流河河道砂体中的剩余油主要受侧积夹层控制,低弯曲分流河道发育水平稳定层理,削弱了油层内部流体因重力作用而导致的水淹程度差异,砂体内部水淹程度相对均匀,有利于驱油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夹层 夹层倾角 夹层稳定性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埕岛油田河流相储层地震描述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凤丽 印兴耀 吴国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28,共5页
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河流相的储层作出预测描述是提高我国东部油田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根据埕岛油田河流相(曲流河)薄互层砂岩沉积特点,开展了以综合参数转换法、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变换等... 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河流相的储层作出预测描述是提高我国东部油田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根据埕岛油田河流相(曲流河)薄互层砂岩沉积特点,开展了以综合参数转换法、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变换等方法的岩性、有利富集带和含油气面积的预测描述,应用于该油田的前景预测、勘探目标选择、探井部署、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设计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中,经实际的勘探实践证实,皆达到了预期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储集层 地震勘探 地震描述 埕岛油田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河床纵剖面的调整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保生 邓玥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通过对三门峡水库建库40多年来的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不同运用时期的河床纵剖面特点,对潼关至段河床比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汛期来水量小,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小,非汛期回水在潼关附近河段形成的淤积,汛... 通过对三门峡水库建库40多年来的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不同运用时期的河床纵剖面特点,对潼关至段河床比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汛期来水量小,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小,非汛期回水在潼关附近河段形成的淤积,汛期得不到有效冲刷;如果来水量较丰,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大,两种形式的冲刷相互叠加形成全库区的普遍冲刷下降。潼关至段河床比降主要取决于坝前水位条件,与7年移动平均坝前水位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受最近3年坝前水位条件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 河床比降 潼关高程
下载PDF
水库下游卵石河床冲淤演变规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琴 邓安军 +1 位作者 郭庆超 董先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共7页
通过实测资料和模型试验研究了某水电站下游河道卵石河床冲淤演变规律,探讨了宽级配卵石河床的自动调整作用。在天然条件下,水电站下游河道河床稳定,水库运行后,水流的挟沙能力有很大富余,下游河道发生了较大冲刷。试验表明:在不同流量... 通过实测资料和模型试验研究了某水电站下游河道卵石河床冲淤演变规律,探讨了宽级配卵石河床的自动调整作用。在天然条件下,水电站下游河道河床稳定,水库运行后,水流的挟沙能力有很大富余,下游河道发生了较大冲刷。试验表明:在不同流量作用下,河床自上而下以冲刷为主,流量越大,冲刷强度越大;在冲刷过程中,水深变大,流速减小,床沙变粗,河道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卵石河床 水库下游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荆江重点浅滩整治的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永军 刘建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51,共15页
本文针对荆江河道边界形状复杂、长宽相差悬殊及水沙具有明显的二维特征,建立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河道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数值解法、边界条件及动边界技术。细... 本文针对荆江河道边界形状复杂、长宽相差悬殊及水沙具有明显的二维特征,建立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河道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数值解法、边界条件及动边界技术。细致地模拟了荆江卵石夹沙河床及沙质河床浅滩河段的水面线、流速场、含沙量浓度场及河床变形。计算的水位、流速分布及河床变形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在分析河床演变规律及浅滩成因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组次来水来沙水文年的多个整治方案的数值试验,探讨了重点浅滩段整治原则及整治工程的初步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 河床变形 河道 水面线 河床演变 沙河 流速分布 浅滩整治 整治原则 整治工程
下载PDF
三峡水库建成后对长江河床演变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4
作者 刁承泰 刘树人 穆桂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长江三峡水库是特大型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水动力条件改变,引起水库上、下河段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对环境产生如下冲击和影响:①基准面抬高,流入水库各条支流在入库河口区及以下区域迅速产生水下淤积,形成河口... 长江三峡水库是特大型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水动力条件改变,引起水库上、下河段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对环境产生如下冲击和影响:①基准面抬高,流入水库各条支流在入库河口区及以下区域迅速产生水下淤积,形成河口拦门沙和水下三角洲.②水库上游河道发生变形.水库蓄水后引起库岸变形,这种库岸变形可能延续几十年的时间,影响到库岸的稳定性、水库库区附近淹没浸没以及水库渗漏等.水库运营时清水下泄,引起水库下游河床冲刷以及下游河道变形,受影响最大的是武汉及其以上荆江河段.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认为影响最大、最应该立项和进行综合研究的问题有3个方面:第一,入库河流河口地区的水下淤积问题;第二,水库运营过程中引起的库岸变形及库岸的稳定性问题;第三,水库下游清水下泄河床重新调整时,对下游荆江等河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长江 河床演变 河流地貌
下载PDF
葛洲坝枢纽下游河床护底结构型式比选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牛兰花 张小峰 李云中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葛洲坝下游河床冲刷下切及枯水位下降,为保护河床和遏制枯水位下降,拟采用河床护底加糙措施.通过混凝土系结块软体排、散抛石块、散抛土工织物充填袋3种河床护底结构型式试验,经水文泥沙原型观测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3种结构型式的稳定... 葛洲坝下游河床冲刷下切及枯水位下降,为保护河床和遏制枯水位下降,拟采用河床护底加糙措施.通过混凝土系结块软体排、散抛石块、散抛土工织物充填袋3种河床护底结构型式试验,经水文泥沙原型观测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3种结构型式的稳定性及护底效果.试验表明,混凝土系结块软体排具有较好的护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底结构型式 试验 河床冲刷 葛洲坝枢纽
下载PDF
无坝引水工程闸前泥沙淤积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纪伟 李静 +1 位作者 王志国 谢利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0-293,共4页
为了研究取水闸前泥沙淤积和闸前河床的边界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新疆某无坝引水工程进行了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在取水闸前有严重的泥沙淤积现象。从河床演变角度进行分析,闸前泥沙淤积严重主要是由于在取水口前进行人工取直,致使河... 为了研究取水闸前泥沙淤积和闸前河床的边界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新疆某无坝引水工程进行了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在取水闸前有严重的泥沙淤积现象。从河床演变角度进行分析,闸前泥沙淤积严重主要是由于在取水口前进行人工取直,致使河床边界条件由弯曲型向顺直型改变,以及闸前流速的减小。这一研究结果对泥沙淤积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坝引水 动床试验 河道演变 闸前淤积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河型发育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肖毅 邵学军 +1 位作者 周建银 周刚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9-603,共5页
改进已有二维平面水沙模型,进一步考虑河床粗化、弯道二次流及河床结构对泥沙输运的影响;并针对河湾形态对崩岸的影响提出新的非粘性土崩岸模拟方法,使其能模拟边滩的形成。利用改进后模型分别对Yen弯道水槽泥沙冲淤试验及Friendkin室... 改进已有二维平面水沙模型,进一步考虑河床粗化、弯道二次流及河床结构对泥沙输运的影响;并针对河湾形态对崩岸的影响提出新的非粘性土崩岸模拟方法,使其能模拟边滩的形成。利用改进后模型分别对Yen弯道水槽泥沙冲淤试验及Friendkin室内弯曲小河塑造试验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观测资料吻合较好,表明考虑弯道对泥沙输运及河岸崩塌影响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反映天然河流演化过程,为研究河型演化机理及各控制因素变化规律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二次流 河床粗化 非粘性土崩岸 二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河床演变的均衡稳定理论及其在黄河下游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绪坚 胡春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2,共9页
在系统分析有关河床演变均衡稳定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河流熵理论的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及其表达式完整地表达了冲积河流河床演变的自动调整作用基本原理,应用河流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的表达式封闭河床演变方程组,建立河床演变均衡... 在系统分析有关河床演变均衡稳定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河流熵理论的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及其表达式完整地表达了冲积河流河床演变的自动调整作用基本原理,应用河流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的表达式封闭河床演变方程组,建立河床演变均衡稳定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黄河下游各河段在不同水沙条件下的河槽均衡稳定断面,并计算分析了小浪底水库下游的清水冲刷、拦粗排细和水温变化及涨冲落淤等因素对河槽均衡稳定的影响,分析了河道输水输沙优化的临界指标,提出了强化非恒定流调水调沙、调控60-100 kg/m3的不利来水含沙量和以滞洪拦粗排细运用为主等改善小浪底水库运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均衡稳定理论 河流熵理论 数学模型 黄河下游 调水调沙
下载PDF
河套灌区总干渠冲淤数学模型及渠床演变预测
19
作者 徐建新 牛文臣 吴汉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利用总干渠实测水沙资料建立了具有时序特征的渠床冲淤变形计算公式。对总干渠近年来的渠道冲淤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渠道在现状和整治两种条件下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冲淤计算 输沙率 冲淤分布 灌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渐新统红层的成因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宏文 钱凯 《地球科学》 EI CAS 1987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柴达木盆地渐新统下部的红层,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内陆湖盆中湖水间歇性涨缩及河湖两种营力交替作用形成的河湖交互相红层。勘探实践表明,这种红层具备形成油气藏的良好条件。岩石矿物分析鉴定表明,该组红层并非碎屑成因,而是同沉积作... 柴达木盆地渐新统下部的红层,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内陆湖盆中湖水间歇性涨缩及河湖两种营力交替作用形成的河湖交互相红层。勘探实践表明,这种红层具备形成油气藏的良好条件。岩石矿物分析鉴定表明,该组红层并非碎屑成因,而是同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产物。红色染色素含量的多寡及其在岩石中的分布形式是决定岩石能否呈现红色及红色色调深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红层 河湖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