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YOLOv7的棉田虫害检测
1
作者 孙俊 贾忆琳 +3 位作者 吴兆祺 周鑫 沈继锋 武小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4,共9页
棉田虫害的快速检测与准确识别是预防棉田虫害、提高棉花品质的重要前提。针对真实棉田环境下昆虫相似度高、背景干扰严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ECSF-YOLOv7棉田虫害检测模型。首先,采用EfficientFormerV2作为特征提取网络,以加强网络... 棉田虫害的快速检测与准确识别是预防棉田虫害、提高棉花品质的重要前提。针对真实棉田环境下昆虫相似度高、背景干扰严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ECSF-YOLOv7棉田虫害检测模型。首先,采用EfficientFormerV2作为特征提取网络,以加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并减少模型参数量;同时,将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嵌入到模型的主干输出端,以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并削弱背景干扰;其次,使用GSConv卷积搭建Slim-Neck颈部网络结构,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保持模型的识别精度;最后,采用Focal-EIOU(focal and efficient IOU loss,Focal-EIOU)作为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加速网络收敛并提高模型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表明,改进的ECSF-YOLOv7模型在棉田虫害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为95.71%,检测速度为69.47帧/s。与主流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v7、SSD、YOLOv5l和YOLOX-m相比,ECSF-YOLOv7模型的mAP分别高出1.43、9.08、1.94、1.52个百分点,并且改进模型具有参数量更小、检测速度更快的优势,可为棉田虫害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图像处理 棉田虫害 YOLOv7 注意力机制 Slim-Neck focal-EIOU
下载PDF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7.1级地震震源参数的初步分析
2
作者 徐佳静 韩光洁 +2 位作者 席楠 张雅茜 孙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70,共11页
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41.26°N,78.63°E)发生7.1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12.2s产出首报预警信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3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 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41.26°N,78.63°E)发生7.1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12.2s产出首报预警信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3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产出震源参数、地震构造、历史地震、余震精定位、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等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青藏高原西缘的逆冲型地震事件,余震展布呈NEE向;主震破裂持续时间约15s,主要能量约在震后8s释放,最大位移量约2.3m,破裂长度约32km;极震区推测烈度达Ⅷ度,区域涉及乌什县、阿合奇县,面积约4614km2;震中附近多个台站峰值加速度值大于该区设防标准,存在造成部分房屋和道路损坏的可能,经对比,与实际震害调查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地震 数据产品 震源机制 破裂过程 地震烈度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仁 王小强 +1 位作者 史雪峰 张新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神经影像学特征是临床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部分类型FCD在MRI表现异常,对于MRI阴性的FCD,诊断和治疗...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神经影像学特征是临床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部分类型FCD在MRI表现异常,对于MRI阴性的FCD,诊断和治疗仍存在诸多困难。基于形态学的影像后处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后处理工具如Matlab、3D slicer、SinoPlan、MRIcro等越来越受到广大癫痫外科学者的青睐,不仅可将MRI显示的异常病灶进行剥离并三维重建,同时还可辅助显现出肉眼难以辨识的潜在异常部位,大大提高了FCD病灶检出率,进一步满足了临床对精准诊断和治疗FCD的需要,为难治性癫痫的诊治创造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临床更加全面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影像后处理技术 MRI阳性 MRI阴性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2022年四川泸定M_(S)6.8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
4
作者 舒甜甜 罗艳 朱音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6,共18页
首先,利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拟合,反演了2022年泸定M_(S)6.8地震序列主震和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其次,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使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数据反演了此次泸定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并根据得到的震源破裂模型计算了峰值地... 首先,利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拟合,反演了2022年泸定M_(S)6.8地震序列主震和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其次,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使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数据反演了此次泸定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并根据得到的震源破裂模型计算了峰值地面速度(PGV)分布。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矩心深度为6.0 km,是一个典型的高角度左旋走滑地震。震源破裂传播方向主要沿断层走向约165°向东南方向传播,由深部震源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并破裂到地表,地表破裂主要分布在磨西到猛虎岗一带,长度约16 km。震源破裂过程持续时间约20 s,能量主要集中在前15 s内释放。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07×10^(19)N·m,约等于矩震级M_(W)6.62。地震主体破裂发生在3~6 s之间,最大滑动量达到1.8 m,位于震中东南方向深度约10 km处。除此之外,在震中西北方向深度11 km处和震中东南方向深度18 km处分别发生两个次级破裂,滑动量大约在0.6~1.0 m。主体破裂的破裂长度约20 km,两个次级破裂的长度分别约为4 km和8 km。使用该震源破裂模型计算得到了PGV分布,PGV分布以震中为中心沿断层走向两侧扩散,其长轴与地震断层走向一致,呈NW向,极震区PGV为200~360 cm/s,地震烈度区内受灾严重的村镇均位于极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泸定M_(S)6.8地震 震源机制解 震源破裂过程 峰值地面速度
下载PDF
社交平台不平衡文本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姜钰棋 侯智文 +2 位作者 王一帆 翟晗名 卜凡亮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70-2383,共14页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海量网络数据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然而,从社交平台收集的文本数据存在有效信息类别数据量少、类别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提出SimDyFeFL方法解决中文应急关联文本识别...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海量网络数据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然而,从社交平台收集的文本数据存在有效信息类别数据量少、类别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提出SimDyFeFL方法解决中文应急关联文本识别任务的数据不均衡问题,EdaDyFeFL方法解决英文网络暴力检测任务的数据不均衡问题。采用SimBERT与EDA方法将类间差异较大的原始数据增强至类间数量相近后,融合加入动态反馈过程的Focal Loss函数对各类别加权,并设计BERT、RoBERTa与BERT_DPCNN作为文本分类模型进行三个阶段的对比实验,证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中、英文两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使用SimDyFeFL与EdaDyFeFL改进后的文本分类模型综合性能提升显著,中文模型准确率最高提升7.70个百分点,英文模型准确率最高提升5.15个百分点。与Kaggle平台已有研究取得的最好成绩相比,英文模型准确率高出了2.92个百分点,Macro F1值与Weighted F1值分别高出2.83个百分点与2.9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平台文本分类 不平衡数据处理 SimBERT EDA focal Loss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rupture process of the January 26, 2001, Gujarat, India, M_S=7.8 earthquake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力生 陈运泰 高孟潭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5期469-483,共15页
The source parameters, such as moment tensor, focal mechanism, source time function (STF) and temporal-spatial rupture process, were obtained for the January 26, 2001, India, MS=7.8 earthquake by inverting waveform da... The source parameters, such as moment tensor, focal mechanism, source time function (STF) and temporal-spatial rupture process, were obtained for the January 26, 2001, India, MS=7.8 earthquake by inverting waveform data of 27 GDSN stations with epicentral distances less than 90? Firstly, combining the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nsity, disaster and aftershock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ault where the earthquake lies, the strike, dip and rake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were determined to be 92? 58?and 62? respectively. That is, this earthquake was a mainly thrust faulting with the strike of near west-east and the dipping direction to south. The seismic moment released was 3.51020 Nm, accordingly, the moment magnitude MW was calculated to be 7.6. And then, 27 P-STFs, 22 S-STFs and the averaged STFs of them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using the technique of spectra division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the synthetic seismogram as Greens functions. The analysis of the STFs suggested that the earthquake was a continuous event with the duration time of 19 s, starting rapidly and ending slowly. Finally,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lip on the fault plane was imaged from the obtained P-STFs and S-STFs using an time domain inversion technique. The maximum slip amplitude on the fault plane was about 7 m. The maximum stress drop was 30 MPa, and the average one over the whole rupture area was 7 MPa. The rupture area was about 85 km long in the strike direction and about 60 km wide in the down-dip direction, which, equally, was 51 km deep in the depth direction. The rupture propagated 50 km eastwards and 35 km westwards. The main portion of the rupture area, which has the slip amplitude greater than 0.5 m, was of the shape of an ellipse, its major axis oriented in the slip direction of the faul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rupture propagation direc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ult slip direction. This phenomenon is popular for strike-slip faulting, but rather rare for thrust faulting. 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rupture area above the initiation point was larger than the western portion below the initiation point, which was indicative of the asymmetrical rupture. In other words, the rupturing was kind of unilateral from west to east and from down to up. From the snapshots of the slip-rate variation with time and space, the slip rate reached the largest at the 4th second, that was 0.2 m/s, and the rupture in this period occurred only around the initiation point. At the 6th second, the rupture around the initiation point nearly stopped, and started moving outwards. The velocity of the westward rupture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eastward rupture. Such rupture behavior like a circle mostly stopped near the 15th second. After the 16th second, only some patches of rupture distributed in the outer region. From the snapshots of the slip variation with time and space, the rupture started at the initiation point and propagated outwards. The main rupture on the area with the slip amplitude greater than 5 m extended unilaterally from west to east and from down to up between the 6th and the 10th seconds, and the western segment extended a bit westwards and downwards between the 11th and the 13th seconds. The whole process lasted about 19 s. The rupture velocity over the whole rupture process was estimated to be 3.3 k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al mechanism source time function temporal-spatial rupture process
下载PDF
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在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处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伍顺伟 董岩 +4 位作者 李志宏 朱越 朱键 王英伟 邓玉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探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不同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为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玛湖地区微地震信号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找出微地震信号成像的技术瓶颈,针对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提出了采用震源空间成像微地震处... 探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不同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为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玛湖地区微地震信号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找出微地震信号成像的技术瓶颈,针对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提出了采用震源空间成像微地震处理技术。结果表明波形振幅偏移叠加的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得到的微地震事件结果与实钻井产液剖面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微地震事件计算出的压裂改造体积与钻井的生产情况契合度高,微地震事件密度和水力裂缝长度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处理结果不仅实现了研究区低信噪比信号的准确定位,而且实现了对压裂改造效果的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处理 走时拾取 震源空间成像 波形振幅偏移叠加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复杂环境下红花采摘识别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小荣 许燕 +1 位作者 周建平 陈金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6,共8页
针对光照、遮挡、密集以及样本数量不均衡等复杂环境造成红花机械化采摘识别不准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模型,制作红花样本数据集建立真实采摘的复杂环境数据,增加Swin 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各分类样本的检测... 针对光照、遮挡、密集以及样本数量不均衡等复杂环境造成红花机械化采摘识别不准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模型,制作红花样本数据集建立真实采摘的复杂环境数据,增加Swin 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各分类样本的检测精准率,改进Focal Loss损失函数提升多分类任务下不均衡样本的识别率。经试验,改进后的模型各类别样本的检测平均准确率达到88.5%,与改进前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不均衡类别样本平均精度提高了15.9个百分点,与其他模型相比,检测平均准确率与检测速度均大幅提升。改进后的模型可以准确地实现对红花的检测,模型参数量小,识别速度快,适合在红花采摘机械上进行迁移部署,可为红花机械化实时采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图像处理 复杂环境 YOLOv7 注意力机制 多分类focal Loss损失函数 红花采摘
下载PDF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5.5级地震震源参数初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雅茜 戴丹青 +6 位作者 杨志高 席楠 张建勇 韩光洁 徐泰然 邓文泽 孙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2-912,共11页
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预警试运行系统于震后7.5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2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于震后10min发布正式速报结... 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预警试运行系统于震后7.5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2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于震后10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推测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林南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展布呈近NEE向,与震中附近断裂方向一致;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Ⅷ度,区域面积约528km^(2),Ⅶ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1694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地震 地震速报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 破裂过程
下载PDF
线索聚焦性影响前瞻记忆意向维持与提取:来自眼动追踪的证据
10
作者 覃晓静 王亚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
研究以眼动追踪的方法探讨线索聚焦性对前瞻记忆(PM)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1中,28名被试完成了线索聚焦和非聚焦两类PM眼动追踪任务。结果发现,个体在聚焦和非聚焦两类PM任务意向维持、意向提取阶段上均表现出不同的眼动加工特征。实验2... 研究以眼动追踪的方法探讨线索聚焦性对前瞻记忆(PM)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1中,28名被试完成了线索聚焦和非聚焦两类PM眼动追踪任务。结果发现,个体在聚焦和非聚焦两类PM任务意向维持、意向提取阶段上均表现出不同的眼动加工特征。实验2中,研究进一步对线索聚焦和非聚焦两个PM任务中PM线索词重复次数进行平衡,并重复了实验1的研究结果,说明实验1所观测到的效应不是PM线索词重复造成的混淆,线索聚焦性影响PM的意向维持、意向提取过程,研究结果支持多重加工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记忆 线索聚焦性 加工过程 眼动追踪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图像实时处理的FPGA实现
11
作者 厉天扬 陈兴杰 《红外》 CAS 2023年第7期15-20,共6页
为了消除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上红外成像结果的非均匀性与成像过程中产生的盲元,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以及红外图像的实时处理能力。搭建了基于武汉高德红外公司生产的120×90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电子学实验平台。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 为了消除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上红外成像结果的非均匀性与成像过程中产生的盲元,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以及红外图像的实时处理能力。搭建了基于武汉高德红外公司生产的120×90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电子学实验平台。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并行处理和流水化处理的能力,在FPGA上实现了非均匀性校正中的两点校正、基于中值滤波的盲元补偿、直方图均衡化以及伪彩色变换。实验结果表明,在200 MHz的输入时钟条件下,这种红外图像实时处理模块处理一帧图像耗时60.4μs,实时性强。该研究对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应用优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 红外图像处理
下载PDF
水下平行双目成像测距关键技术研究
12
作者 郑冬 刘向宇 +2 位作者 李萍萍 李雨坤 马萱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27-36,共10页
针对水下平行双目视觉成像,对陆上与水下成像光路进行分析。同一物点在两介质中成像点位置存在差异,水下像距更大,陆上相机成像模型就不能直接运用于水下。分别对相机置于水体中和水体外,隔水玻璃厚度、相机焦点所处位置的情况进行分析... 针对水下平行双目视觉成像,对陆上与水下成像光路进行分析。同一物点在两介质中成像点位置存在差异,水下像距更大,陆上相机成像模型就不能直接运用于水下。分别对相机置于水体中和水体外,隔水玻璃厚度、相机焦点所处位置的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出对应的水下折射处理模型。在小视场中,对水下折射处理模型进行近似化,两介质成像点均满足线性对应关系。利用水下平行双目视觉测距实验进行验证,把水下图像进行折射处理、线性关系等效到焦距变化的误差分别为0.42%、3.77%,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利用折射处理算法,把水下图像等效为空气图像,在小视场中,把折射影响等效到有效焦距变化来处理水下平行双目视觉成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折射处理 空气图像 小视场 等效焦距
下载PDF
汶川地震震害特点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加桂 唐锐敏 +1 位作者 何宝夫 陈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573,共9页
在对汶川、都江堰、彭州和北川等地地震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震害特点并探讨了震害成因。认为汶川地震是在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产生的,地震震害有许多独特之处。地震产生的许多变形带是浅表层局部变形... 在对汶川、都江堰、彭州和北川等地地震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震害特点并探讨了震害成因。认为汶川地震是在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产生的,地震震害有许多独特之处。地震产生的许多变形带是浅表层局部变形,与浅表层地质条件有关,不是地震断层,破坏性不严重。地貌在地震中有伸缩现象,其中山体部分伸展、河谷地带收缩、地貌伸缩与地震中应力释放和应变恢复过程产生的多层次滑脱有关。桥梁在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桥梁完全垮塌,显示架空结构建筑物对地震的抗击能力差,有的桥梁有中央断裂或垮塌一半的特点,可能是因为河流两岸地震波不连续或不同方向震动强度不同。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具有不均匀性,主要表现有滑坡和崩塌加重了建筑物的破坏、地基不均匀导致建筑群不均匀破坏、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引起地基失效导致建筑群强烈破坏、斜坡带临空一侧建筑物破坏程度高、建筑物的破坏具有与地震波相关的方向性。汶川地震震害警示,在强烈地震区加强地质研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勘察和结合地震破坏特点的工程抗震设防的极端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变形带 地貌伸缩 桥梁 震源过程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加工焦点性和任务负荷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丽 李寿欣 张倩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7,共9页
采用双任务范式,探讨了加工焦点性和进行中任务负荷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探讨进行中任务与前瞻记忆任务加工的焦点性和加工类型的一致性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二探讨进行中任务... 采用双任务范式,探讨了加工焦点性和进行中任务负荷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探讨进行中任务与前瞻记忆任务加工的焦点性和加工类型的一致性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二探讨进行中任务负荷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在在焦点加工和非焦点加工条件下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焦点加工条件下的前瞻记忆成绩高于非焦点加工,且不受进行中任务负荷的影响;不管进行中任务与前瞻记忆任务的加工类型是否一致,在进行中任务负荷较高且非焦点加工条件下,场独立大学生的前瞻记忆成绩高于场依存大学生。本研究结果支持多重加工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方式 焦点加工 进行中任务负荷 基于事件前瞻记忆 TAP效应
下载PDF
2016年阿克陶M_S6.7地震震源复杂性与烈度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旭 严川 +1 位作者 许力生 李春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1422,共12页
2016年11月25日在我国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M_S6.7地震(阿克陶M_S6.7地震).我们收集国内外地震资料,对主震及4级以上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和震源机制反演,对434次余震进行了双差定位,对主震震源过程进行了反演确定和复杂性分析,并... 2016年11月25日在我国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M_S6.7地震(阿克陶M_S6.7地震).我们收集国内外地震资料,对主震及4级以上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和震源机制反演,对434次余震进行了双差定位,对主震震源过程进行了反演确定和复杂性分析,并基于反演确定的有限动态源模型估计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发生在当地一个近乎东西向展布的小型盆地内,很可能由一条新断层或隐伏断层的活动所致.发震断层近乎直立,近东西向展布,总体上表现为右旋走滑.破裂首先向西扩展,紧接着向东,随后向东西两个方向同时扩展,然后西侧破裂首先停止,东侧破裂继续,最后破裂在东侧停止,整个过程持续一20 s,释放地震矩1.08 X 10^(19)N·m,相当于M_w6.6.破裂过程最终形成两个位错高值区,分别位于初始破裂点的东西两侧,西侧高值区规模较小,东侧区规模较大.根据烈度估计,烈度椭圆长轴方向与主震破裂方向以及余震展布方向一致,最大烈度约为Ⅸ度,主要集中在震中以东很小的区域,Ⅷ度区呈纺锤形,分布于震中东西两侧,Ⅴ至Ⅶ度区呈椭圆形,总体上东侧烈度大于西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陶MS6.7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震源过程 烈度估计
下载PDF
地震烈度速报产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红才 王士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5,共11页
借鉴美国Shake Map系统中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福建地区现有地震烈度速报系统,讨论了影响烈度速报产品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给出评估烈度速报产品可靠性的分析方法,研发相应分析模块。以福建仙游地震、四川汶川地震、台湾集集地震为例,... 借鉴美国Shake Map系统中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福建地区现有地震烈度速报系统,讨论了影响烈度速报产品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给出评估烈度速报产品可靠性的分析方法,研发相应分析模块。以福建仙游地震、四川汶川地震、台湾集集地震为例,分别展示了烈度速报产品分析结果,并对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台站稀疏地区,烈度速报产品的可靠性主要受所选用经验衰减关系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影响;而在台站较密集的区域,产品的可靠性受到震源机制的详细程度等用于修正烈度速报产品结果的参考条件详细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速报 可靠性 影响因素 震源过程
下载PDF
1989年大同震群的体破裂特征 被引量:34
17
作者 刁桂苓 于利民 +2 位作者 宁杰远 孙佩卿 张予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0-368,共9页
采用点源位错模型,由区域地震台网的P,S振幅资料,反演得到1989年10月大同震群135次小震的可信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机制解的空间取向分布比较离散,但其优势及平均方向与震群中3次最大地震的断层面解一致,和华北构造应力场的应力作用方式... 采用点源位错模型,由区域地震台网的P,S振幅资料,反演得到1989年10月大同震群135次小震的可信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机制解的空间取向分布比较离散,但其优势及平均方向与震群中3次最大地震的断层面解一致,和华北构造应力场的应力作用方式相符.讨论了小地震对序列地震过程的贡献,表明大量小震的群体行为对震源体起着重要的作用.由震源的时空分布图像,展现出震源体动态扩展、“处处”破裂的特征.由此得出,大同震群并非沿着已有的断层面滑动所致,而可能是该区域新生的破裂;震源体内的多次破裂没有沿一个断层面扩展,而表现为一种体破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群 震源 体破裂 地震 大同地区
下载PDF
基于Talbot-Moiré法测量透镜焦距的莫尔条纹的图像处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玲玲 吴国俊 +1 位作者 仓玉萍 陈良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23-1727,共5页
利用Ronchi光栅的Talbot效应和Moiré条纹测量了长焦透镜焦距,并根据焦距与莫尔条纹斜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可求得透镜焦距.为获得条纹斜率,用CCD采集莫尔条纹图像后,利用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进行图像滤波平滑等预处理,有效地增强了图像... 利用Ronchi光栅的Talbot效应和Moiré条纹测量了长焦透镜焦距,并根据焦距与莫尔条纹斜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可求得透镜焦距.为获得条纹斜率,用CCD采集莫尔条纹图像后,利用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进行图像滤波平滑等预处理,有效地增强了图像的对比度.通过二值化、细化获得单像素宽连通的条纹,通过对条纹进行标记,为条纹斜率的直线拟合计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采用这些数据计算的焦距的误差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焦距测量 TALBOT效应 莫尔条纹
下载PDF
用地震标定律研究丽江7.0级地震的破裂过程 被引量:23
19
作者 秦嘉政 刘祖荫 张俊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7,共11页
本文根据Heaskel二维矩形地震破裂模式,导出了以ω立方的波谱衰减,在分析地震破裂过程特征、考虑三个主要的相似性假定基础上,即假定地震满足断层面几何相似、应力环境相似和动力学相似条件,研究了大小地震相似性问题的标度... 本文根据Heaskel二维矩形地震破裂模式,导出了以ω立方的波谱衰减,在分析地震破裂过程特征、考虑三个主要的相似性假定基础上,即假定地震满足断层面几何相似、应力环境相似和动力学相似条件,研究了大小地震相似性问题的标度分析,建立了地震破裂和源参数之间的标定律关系。用云南地区20多年中数百个地震的地震矩M0、面波震级Ms和近震震级ML系统以及有关的地震参数,建立了适用于云南地区的地震标定律关系。由此估算了丽江主震及部分强余震的震源参数,并对该次主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给出,丽江70级主震的断层破裂长度33km,宽度16km,断层破裂面积490km2,平均位错078m,地震矩M0=125×1018Nm,总破裂时间T=138秒,发震应力背景τ0=337MPa,应力降Δσ=46MPa。对破裂过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好象是两条新老断裂参与了活动,初始破裂为北西方向较老的中甸—丽江断裂,破裂长度约13km,破裂持续时间约54秒;主破裂为近南北向的次级断裂,是一条比较新的活动断裂,破裂长度约20km,破裂持续时间84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破裂过程 地震 云南 地震标定律
下载PDF
1998年四川泸定3.4级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珠 龙思胜 汪碧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61-665,共5页
关键词 四川 地震序列 震源位置 震源机制 震源断层 序列进程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