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ilver Nano-/Microstructures Deposited from Aerosol and Fog
1
作者 A. V. Zheltova E. V. Maslyonkova +3 位作者 Yu. G. Biryukov P. R. Kasanskii S. M. Ryndya A. S. Smolyanskii 《Advances in Nanoparticles》 2017年第3期128-139,共12页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fractal properties of arrays of the silver nano-/micro-particles deposited on the silicon substrate both from the aerosol and fog showed that the form of the silver individual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fractal properties of arrays of the silver nano-/micro-particles deposited on the silicon substrate both from the aerosol and fog showed that the form of the silver individual particles and nano-/microstructures greatly depends on the deposition conditions. By passing an aerosol through isopropyl alcohol, the formation of fractal aggregates of the silver nano-/micro-particles both in the air and in alcohol was observed. Deposition of the silver nano-/micro-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saturated isopropyl alcohol vapours led to formation of fog. Microdroplets of the silver colloidal solution were deposited on the substrate. The further evaporation of alcohol created the silver nano/microstructur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lay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cerned annular layers contained silver particles of the same shape in the form of a Crescent (or Janus-nano-/microparticles). The nature of discovered effect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fog SILVER Deposition Janus-Nanoparticle Fractal AGGREGATE
下载PDF
The Influences of Macro- and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a-Fog on Fog-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YUE Yanyu NIU Shengjie +2 位作者 ZHAO Lijuan ZHANG Yu XU Fe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24-636,共13页
ABSTRACT During a sea-fog field observation campaign on Donghai Island in the spring of 2011, fog-water, visibility,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and fog droplet spectra were measured. The main cations and anions in 191 ... ABSTRACT During a sea-fog field observation campaign on Donghai Island in the spring of 2011, fog-water, visibility,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and fog droplet spectra were measured. The main cations and anions in 191 fog-water samples were Na+, NH2, H+, NO3, C1- and SO] , an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ations and anions were 2630 and 2970 p-eq L 1,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 and C1- originated from the ocean were high. The enhancement of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migh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NH+, H+, and NO^-3. The average values ofp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were 3.34 and 505 uS cm-1, respectively, with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Cold fronts associated with cyclonic circulations promoted the decline of ion loadings. Air masses from coastal areas had the highest ion loadings, contrary to those from the sea. The ranges of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and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total ion concentration (TIC) were 3.5-4 m s-1, 79°-90° and 21°C-22°C, respectively. In view of the low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 new parameter Lr was proposed as a predictive parameter for TIC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to 0.74. Based on aerosol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sea-fog cases in 2010, we confirmed that fog-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also depended on the species and sizes of aerosol particles. When a dust storm passed through Donghai Island,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large aerosol particles (with diameter 〉 1 p-m) increased. This caused the ratio of CaZ+/Na+ in fog-water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concentration synoptic weather system meteorological element fog microphysics aerosol
下载PDF
Review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Fog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bservation
3
作者 WANG Zhao-yu WU Bin-gu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2期18-21,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review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bservation aspect of fog.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roles of fog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 and chemical rea...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review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bservation aspect of fog.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roles of fog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 and chemical reaction on the formation, dissipation, development of fo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f fog and the aerosol in the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micro-physicochemical observation aspect of fog were mainly introduced here. We also put forward that the field still needed the deep research content. [Result] Th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micro-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g could reveal the mechanisms of fog formation, dissip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microphysical components and the reac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focu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icro-fog droplet, the particle size of fog droplet, the liquid water content in the fog,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siz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reaction of aerosol. It included the evolu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croscopic quantities in the fo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copic quantity and the visibility. As the improvements of observation experiment instruments and sampling method, it recognized that the fog in the polluted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the clean air had the obvious difference whether in the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 or the chemical component.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chemical component and liquid water content of fog were all depended on the fog particle s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adiation, turbulent flux and the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g,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microphysics in the fo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physical quantity and the macro-physical quantity (such as the visibility), the precision of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etc. needed the further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fo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REVIEW VISIBILITY aerosol China
下载PDF
广州雾霾期间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的日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35
4
作者 何俊杰 吴耕晨 +4 位作者 张国华 王伯光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7-1112,共6页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SO42-、NO3-和NH4+的形成机制,2013年4月18~23日,使用6级Anderson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不同粒径段的气溶胶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对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雾霾期间 PM3和 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SO42-、NO3-和NH4+的形成机制,2013年4月18~23日,使用6级Anderson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不同粒径段的气溶胶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对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雾霾期间 PM3和 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32.7±13.3)μg/m3和(39.4±15.7)μg/m3.SO42-、NO3-和NH4+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它们在PM3和PM10中占总离子质量分数分别为76%和71%.3种离子主要集中在0.49~1.5μm的液滴模态,该模态中NH4+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而凝聚模态的NH4+则主要以(NH4)2SO4和 NH4HSO4的形式存在.液滴模态的 SO42-主要来自雾内或颗粒表面的液相氧化反应,NO3-主要来自夜间 N2O5在颗粒表面的水解反应,NH4+主要来自NH3在颗粒上进行的非均相中和反应,而这3种离子在该模态的日变化特征则很好的反映了以上的形成机制.受太阳辐射的影响,3种离子的浓度在凝聚模态均表现为白天高于夜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气溶胶 无机水溶性离子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西双版纳城、郊雾水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朱彬 李子华 +3 位作者 黄建平 杨军 黄玉生 黄玉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6-321,共6页
利用 1997年 11月西双版纳城、郊雾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 ,从该地区雾水化学组成与其他地区雾水化学组成的比较、雾水化学组成与环境的关系、雾水化学组成的来源、雾水化学成分的浓度与雾的微物理结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雾的化... 利用 1997年 11月西双版纳城、郊雾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 ,从该地区雾水化学组成与其他地区雾水化学组成的比较、雾水化学组成与环境的关系、雾水化学组成的来源、雾水化学成分的浓度与雾的微物理结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雾的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西双版纳城郊雾水明显呈碱性 ,F-浓度比我国其他地区高很多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 ,西双版纳城郊雾的化学成分浓度有很大差异 ;与历史资料比较 ,西双版纳城区雾水总离子浓度明显增加 ;雾水的化学组成与当地的气溶胶、土壤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 ;雾水总离子浓度与雾滴粒径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雾化学 气溶胶 水化学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南京一次典型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 被引量:82
6
作者 王静 牛生杰 +1 位作者 许丹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利用太阳光度计测得的直射太阳辐射和天空扫描数据,对南京北郊2010年冬季一次雾疆天气过程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行了反演研究.研究表明,雾霾影响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明显增加,在1020,870,675,440nm四个波段上雳霾前AOD为0... 利用太阳光度计测得的直射太阳辐射和天空扫描数据,对南京北郊2010年冬季一次雾疆天气过程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行了反演研究.研究表明,雾霾影响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明显增加,在1020,870,675,440nm四个波段上雳霾前AOD为0.16-0.43,雾霾影响期间为0,31-0.84,雾霾后为0.19~0.48;本次雾霾天气的局地气溶胶散射能力增强,单次散射反照率(ssA)由发生前的0.8-0.86增大到发生时的O.89-0.91。而复折射指数的虚部降低,气溶胶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雾霾过程伴随了大尺度气溶胶的导入,同时也有人为排放的贡献.其中雾霾影响期间粗粒子模态的体积浓度是发生前的2.5倍,细粒子浓度也比发生前增长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度计 雾霾 气溶胶光学特性
下载PDF
近50年天津地区局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润祥 司鹏 +2 位作者 宋明 郭军 汤莉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利用天津地区5个台站的降水、云量和大雾等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0年天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地区的城市化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日趋明显,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已经对云、降水和雾等的气候特征造成了较为... 利用天津地区5个台站的降水、云量和大雾等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0年天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地区的城市化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日趋明显,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已经对云、降水和雾等的气候特征造成了较为显著的影响。表现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比较明显的地区,低云量呈增加的趋势,毛毛雨日数的减少呈减缓的趋势,冬季大雾日数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等。而天津地区近50年降水趋势的变化特征,也同时包含了区域大尺度背景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降水 云量 大雾 气溶胶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天津冬季雾霾天气下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与光学特性 被引量:51
8
作者 姚青 蔡子颖 +2 位作者 韩素芹 刘爱霞 刘敬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2-469,共8页
2013年1—2月连续在线观测天津ρ(PM2.5)、ρ(PM10)、大气能见度、σsp(气溶胶散射系数)、σap(气溶胶吸收系数)和AOD(大气光学厚度),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天津城区雾霾天气下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与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为期52 d的观测期... 2013年1—2月连续在线观测天津ρ(PM2.5)、ρ(PM10)、大气能见度、σsp(气溶胶散射系数)、σap(气溶胶吸收系数)和AOD(大气光学厚度),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天津城区雾霾天气下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与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为期52 d的观测期间,发生雾日8 d、轻雾日1 d、霾日29 d,雾霾日占观测时长的73%;霾日ρ(PM2.5)ρ(PM10)为0.65,SSA(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95,MSE(气溶胶质量散射系数)为3.30 m2g,均高于非雾霾日,表明雾霾日下细粒子的散射作用是大气消光的主要贡献者;雾霾日的σsp和σap均高于非雾霾日,随着霾等级增强,σsp和σap逐渐增大,重度霾天气的σsp和σap与中度霾天气相当,分析高RH可能是造成能见度进一步降低的主要因素;雾霾天气下AOD500 nm和波长指数均显著高于非雾霾天气,表明雾霾天气下气溶胶浓度远高于非雾霾天气,并且细粒子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气溶胶 光学特性 天津
下载PDF
西安市两次雾霾期间气象要素和气溶胶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文峰 李星敏 +2 位作者 陈闯 刘瑞芳 杜川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98-2306,共9页
利用气象要素和气溶胶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安市2013年12月17~25日、2014年2月20~26日两次雾霾过程的气象要素风、温、湿变化,气溶胶质量浓度、粒子谱分布及散射系数的变化及其在雾霾天气的形成、发展、维持与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AP... 利用气象要素和气溶胶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安市2013年12月17~25日、2014年2月20~26日两次雾霾过程的气象要素风、温、湿变化,气溶胶质量浓度、粒子谱分布及散射系数的变化及其在雾霾天气的形成、发展、维持与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APS观测的粒子谱变化表明,雾霾过程中,粒径在0.5~0.835μm之间的粒子的数浓度增加最明显,雾霾后,〈2μm和〉3.5μm粒子的数浓度下降显著;SMPS观测的粒子谱变化表明,霾过程中细粒子的数浓度主要集中在30~300nm,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08:00~14:00、18:00~02:00为数浓度的大值时段,细粒子段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粒径大于140nm以上的粒子引起的.散射系数的增加与粒径小于1.0?m粒子的数浓度增加有关,也是雾霾期间能见度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气溶胶 粒子谱
下载PDF
2009年秋冬季天津低能见度天气下气溶胶污染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姚青 蔡子颖 +1 位作者 韩素芹 曲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6-1102,共7页
为研究天津城区秋、冬季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下气溶胶污染特征,采用2009年10—12月的大气能见度及相关气象和环境监测数据,并结合一次典型雾霾事件分析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演化过程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低能见度天气占秋、... 为研究天津城区秋、冬季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下气溶胶污染特征,采用2009年10—12月的大气能见度及相关气象和环境监测数据,并结合一次典型雾霾事件分析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演化过程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低能见度天气占秋、冬季观测时长的一半以上,其中以霾天气为主;典型低能见度过程分析显示,霾日近地层内PM_(2.5)分布均匀,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污染特征;雾日气溶胶质量浓度先升高后下降,系气溶胶粒子吸湿性增长与导致可溶性组份溶出的湿清除协同作用,低层PM_(2.5)质量浓度显著高于较高层,其垂直分布差异与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和逆温层高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垂直分布 能见度
下载PDF
北京及周边气溶胶区域影响与大雾相关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1
作者 施晓晖 徐祥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0-3239,共10页
针对2011年12月初北京及华北持续近一周的严重大雾天气这一热点事件,从城市群大雾过程气溶胶区域影响的视角,基于"973"项目"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的研究工作,就北京及周边地区大雾天气... 针对2011年12月初北京及华北持续近一周的严重大雾天气这一热点事件,从城市群大雾过程气溶胶区域影响的视角,基于"973"项目"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的研究工作,就北京及周边地区大雾天气与大气气溶胶区域影响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大雾前低空SO2和NO2浓度存在"积聚"与"突增"现象.北京及周边地区冬季雾日数和气溶胶光学厚度则呈正相关,并具有"同位相"的年际变化趋势.研究同时发现北京及其南部周边的冬季气溶胶高值区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其与北京周边居民户数高值区有所吻合,反映了冬季北京城市气溶胶颗粒物的远距离影响源区及大尺度输送效应.统计分析指出,冬季北京气溶胶颗粒物PM10、PM2.5主要影响成分是SO2和NOX,且有关研究也表明,电厂、采暖和工业面源是SO2的三大本地排放源,而机动车、电厂、工业为NOX的三大本地排放源,上述大气PM10、PM2.5主成分污染源亦与雾水样本化学分析结果相吻合,即冬季由于燃煤在生活能源中的比例较大,北京雾水中硫元素和碳元素的含量都较高.因此,北京冬季大雾不仅与北京城区气溶胶及其污染排放影响存在相关关系,而且与北京周边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气溶胶及大气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和气溶胶区域影响效应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北京雾霾天气及相关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首先要着眼于局地污染物的减排,但同时如何做好区域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大雾 气溶胶 区域影响
下载PDF
南京地区低空雾霾气溶胶的拉曼-瑞利-米激光雷达测量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念文 杨丰恺 +4 位作者 施建中 王帆 田力 卜令兵 夏俊荣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9-984,共6页
利用拉曼-瑞利-米激光雷达对南京北郊雾霾气溶胶进行观测和分析,并和气象预报相比对。2009年12月2日进行了长时间连续的观测实验,分析比较2009年12月2日观测的雾霾激光雷达距离矫正信号和2011年1月10日南京北郊晴空大气边界层气溶胶激... 利用拉曼-瑞利-米激光雷达对南京北郊雾霾气溶胶进行观测和分析,并和气象预报相比对。2009年12月2日进行了长时间连续的观测实验,分析比较2009年12月2日观测的雾霾激光雷达距离矫正信号和2011年1月10日南京北郊晴空大气边界层气溶胶激光雷达距离矫正信号的区别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2009年12月2日10:00至19:00观测出现雾霾,激光雷达观测到雾霾出现的时间段和当天南京气象预报相吻合;南京北郊雾霾出现在低空300m左右,厚度大约为700m,大气边界层气溶胶出现的高度为1 000m左右,厚度大约为1 5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激光雷达 气溶胶 散射
下载PDF
南海沿岸海雾特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岳岩裕 牛生杰 +3 位作者 张羽 徐峰 赵丽娟 吕晶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4-702,共9页
利用2010、2011年在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海雾外场观测试验中获得的观测数据,综合分析海雾发生时的宏微观特征、气溶胶特征和雾水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海雾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南海海雾年平均雾日数为20-30 d,受低压系统或... 利用2010、2011年在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海雾外场观测试验中获得的观测数据,综合分析海雾发生时的宏微观特征、气溶胶特征和雾水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海雾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南海海雾年平均雾日数为20-30 d,受低压系统或冷锋过境影响时出现雾的概率最大。2010和2011年平均雾滴液态水含量(Liquid Water Content,LWC)分别为0.019和0.072 g·m^-3,LWC偏低与海陆交界处雾滴湍流沉降加速有关。随着LWC的增加,雾滴与气溶胶数浓度的比值增大。雾水中主要离子为Na^+和Cl^-,其两年总离子浓度(Total Ion Concentration,TIC)平均值分别为38 260和5 600μeq·L^-1,但离子负荷量相差不大,LWC增加可能是导致2011年TIC下降的主要原因。海雾雾滴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机制是核化和凝结增长,与陆地和山地雾相比,碰并、湍流和平流因子的影响加强。雾滴谱可用Gamma分布进行拟合,且随着碰并作用增强,滴谱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雾 雾微物理特征 气溶胶 雾水化学
下载PDF
雾过程对大气气溶胶PM_(10)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樊曙先 黄红丽 +4 位作者 顾凯华 李红双 朱彬 张红亮 范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75-2382,共8页
在雾天气高发期采集大气气溶胶可吸入粒子(PM10)分级样品,测定了这些样品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雾区近地层大气中PM2.1(Dp<2.1μm)和PM9.0(Dp<9.0μm)的平均质量浓度明显增加,雾过程改变了PM2.1的昼、夜浓度变化特... 在雾天气高发期采集大气气溶胶可吸入粒子(PM10)分级样品,测定了这些样品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雾区近地层大气中PM2.1(Dp<2.1μm)和PM9.0(Dp<9.0μm)的平均质量浓度明显增加,雾过程改变了PM2.1的昼、夜浓度变化特征;雾前、雾中与雾后大气气溶胶PM10中16种优控PAHs主要分布在比表面积较大的细粒子上,平均有83.04%PAHs分布在Dp<2.1μm的范围内,雾中1.1~2.1μm粒子的16种多环芳烃总浓度(∑16PAHs浓度)明显增加,Dp<0.65μm粒子的∑16PAHs浓度略有降低,说明雾过程对细粒子中∑16PAHs的浓度分布产生明显影响;雾前、雾中与雾后白天时间段,PM10分级粒子的∑16PAHs积聚模态分布出现较大差异,雾中积聚模态峰位置与雾前与雾后相比向较大粒径偏移;一次连续雾过程中,白天的∑16PAHs积聚模态峰位置随着雾的持续向大粒径方向偏移并停留在1.1~2.1μm;夜间的∑16PAHs积聚模态峰位置没有变化,均在1.1~2.1μm,说明PM10∑16PAHs的粒径分布受雾过程持续时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雾过程 大气气溶胶 可吸入粒子(PM10) 粒径分布
下载PDF
雾滴谱分布和雾对红外的衰减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学彬 宫纯文 +4 位作者 李超 徐赤东 陈秀红 徐青山 魏合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2-745,共4页
雾天气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为了研究雾气溶胶的特性,利用光学粒子计数器对雾的实际测量结果,使用Junge谱、对数正态谱和Γ谱对雾气溶胶谱分布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地面雾和山顶雾气溶胶谱分布的特征。最后还对雾气溶胶在可见和红外... 雾天气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为了研究雾气溶胶的特性,利用光学粒子计数器对雾的实际测量结果,使用Junge谱、对数正态谱和Γ谱对雾气溶胶谱分布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地面雾和山顶雾气溶胶谱分布的特征。最后还对雾气溶胶在可见和红外波段的消光特性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谱分布 消光特性
下载PDF
云雾后向散射激光回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凤杰 陈慧敏 +1 位作者 马超 龙胤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98,共5页
气溶胶后向散射激光回波在气溶胶内部的散射特性对其波形特征有着重要影响。为获取气溶胶后向散射激光回波的散射特性,文中以云雾为研究对象,建立激光云雾传输模型,仿真云雾后向散射激光回波在云雾内部的多次散射过程,统计不同云雾质量... 气溶胶后向散射激光回波在气溶胶内部的散射特性对其波形特征有着重要影响。为获取气溶胶后向散射激光回波的散射特性,文中以云雾为研究对象,建立激光云雾传输模型,仿真云雾后向散射激光回波在云雾内部的多次散射过程,统计不同云雾质量浓度和云雾距离条件下的激光回波的散射次数和传输时间,得到激光回波的散射次数范围和同次散射回波特征,以及云雾质量浓度和云雾距离对散射次数的影响规律。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气溶胶后向散射激光回波特征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云雾 后向散射激光回波 MONTE Carlo 散射次数
下载PDF
北京一次严重雾霾过程气溶胶光学特性与气象条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朔 赵卫雄 +5 位作者 徐学哲 张启磊 钱晓东 方波 王静 张为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5-1312,共8页
对北京地区2013年10月2~7日一次严重雾霾过程中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开展研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雾霾过程的影响,并结合HYSPLIT模型分析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在污染天气中气溶胶光学厚度、?ngstr?m波长指数、细模态体积尺度谱峰值浓度... 对北京地区2013年10月2~7日一次严重雾霾过程中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开展研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雾霾过程的影响,并结合HYSPLIT模型分析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在污染天气中气溶胶光学厚度、?ngstr?m波长指数、细模态体积尺度谱峰值浓度远高于清洁天.10月5日雾霾最为严重,440nm波长处气溶胶光学厚度高达3.89.在雾霾发生前后,单次散射反照率日均值随波长增大而增大,而在10月5日,单次散射反照率值随波长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675nm波长处达到最大值0.965.雾霾过程中大气气溶胶以强散射型细粒子为主,人为因素贡献较大,且受气象条件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雾霾 光学特性 气象条件
下载PDF
气溶胶粒子对城市雾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石春娥 姚克亚 马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485-492,共8页
在三维雾模式内增加气溶胶粒子的长波辐射效应,旨在运用模拟的方法研究夜间城市气溶胶粒子对雾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运用重庆市的地形及有关资料,模拟了重庆市冬季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与不考虑气溶胶粒子情况下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在三维雾模式内增加气溶胶粒子的长波辐射效应,旨在运用模拟的方法研究夜间城市气溶胶粒子对雾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运用重庆市的地形及有关资料,模拟了重庆市冬季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与不考虑气溶胶粒子情况下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的存在.由于其温度效应。使地面雾形成时间推迟.低层雾含水量普遍减小;适量的气溶胶粒子有助于重庆雾向高处发展;当气溶胶粒子成倍增加后,对雾的形成和发展均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粒子 辐射 模式 城市
下载PDF
重庆市冬季雾生消的物理特征 被引量:29
19
作者 何友江 朱彬 马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1-828,共8页
2001年12月份在重庆市郊及市区进行了雾的综合外场观测,其间12月4日和29日各出现了一次雾过程。通过对这两次雾过程的分析,揭示了重庆市冬季雾生消的宏微观物理过程。同时通过和10a前重庆雾的比较,得到了重庆城市发展后雾生消的一些新... 2001年12月份在重庆市郊及市区进行了雾的综合外场观测,其间12月4日和29日各出现了一次雾过程。通过对这两次雾过程的分析,揭示了重庆市冬季雾生消的宏微观物理过程。同时通过和10a前重庆雾的比较,得到了重庆城市发展后雾生消的一些新的特征,并分析了其原因。和10a前相比,重庆市区冬季雾维持时间缩短,强度减弱,雾体爆发性发展的时间延后;雾滴数密度可比10a前增大一个数量级,雾滴尺度约为10a前的一半。重庆城市的扩大,湿度的减小和气溶胶粒子浓度的增加是重庆雾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观物理过程 逆温 气溶胶 重庆
下载PDF
上甸子秋冬季雾霾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 被引量:89
20
作者 颜鹏 刘桂清 +5 位作者 周秀骥 王京丽 汤洁 刘强 王振发 周怀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5,共9页
通过对2004年秋冬季(9—12月)4次雾霾天气过程在京、津背景地区——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受天气过程的影响很大。4次雾霾影响时段,平均气溶胶散射系数σ_(sca)、吸收... 通过对2004年秋冬季(9—12月)4次雾霾天气过程在京、津背景地区——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受天气过程的影响很大。4次雾霾影响时段,平均气溶胶散射系数σ_(sca)、吸收系数σ_(abs)和单次散射反照率ω都远高于雾霾过后清洁时段的数值,其中气溶胶ω在雾霾影响时段为0.94~0.97,雾霾后为0.84~0.86,平均减小了0.1左右,表明雾霾天气有利于气溶胶的累积和生成。相比于光吸收性气溶胶,雾霾天气对光散射性气溶胶的增加更为有利,反映了二次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对消光的贡献可能有较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过程 气溶胶散射、吸收特性 单次散射反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