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Atmospheric Visibility Based on Fog Droplet Size Data Obtained on a Moving Ship During 2016 Arctic Cruise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Yilin ZHAO Jinp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96-604,共9页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the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DSD) and visibility of sea fog using a fog droplet spectrometer and visibility meter,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July 23-August 3 and August 22-September 13 perio...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the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DSD) and visibility of sea fog using a fog droplet spectrometer and visibility meter,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July 23-August 3 and August 22-September 13 periods of the 2016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We calculated the visibility using the Mie theory and the DSD data and then compared the calculated with the observed visibility.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deviations in the calculated visibility caused by DSD data sampling errors cannot be ignored. During navigation, wind and ship speeds tended to push or pull the sampled air and cause turbulence pulsation, which influenced the sampling of the fog droplet spectrometer. This influence is weak when the liquid water content(LWC) is high but becomes stronger as the LWC decreases. Taking the sailing speed and head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wind speed component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air inlet of the fog droplet spectrometer exhibit different laws in the deviation. By performing a fitting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ed and observed visibilities under different wind speeds and wind directions, here, we present two sets of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two wind-speed components and a method for correcting the calculated visibility. This correction method shows excell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sea fog fog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liquid water content VISIBILITY MIE theory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Artificial Fog in the PAVIN Fog and Rain Platform: In Search of Big Droplets Fog
2
作者 Pierre Duthon Mickaël Ferreira Fernandes Sébastien Liandrat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24年第1期42-61,共20页
In fog, visibility is reduced. This reduction in visibility is measured by the 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 (MOR), which is important for studying human perception and various sensors in foggy conditions. The Cerema P... In fog, visibility is reduced. This reduction in visibility is measured by the 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 (MOR), which is important for studying human perception and various sensors in foggy conditions. The Cerema PAVIN Fog & Rain platform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calibrated fog in order to better analyses it and understand its consequences.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droplets produced by the platform are not large enough to resemble real fog. This can have a major impact on measurements si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fog depends on the wavelength and diameter of the droplets. To remedy this, Cerema is building a new platform with new equipment capable of generating fog. This study analyses different nozzles and associated usag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type of water used and the pressure used. The aim is to select the best nozzle with the associated parameters for producing large-diameter droplets and therefore more realistic fo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 Physical Simulation droplets size Distribution 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
下载PDF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a Fog over the East Coast of Leizhou Peninsula, China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丽娟 牛生杰 +1 位作者 张羽 徐峰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154-1172,共19页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ea fog and correlations of these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from a comprehensive field campaign carried out from 15 March to 18 April 2010 on Donghai Island (21...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ea fog and correlations of these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from a comprehensive field campaign carried out from 15 March to 18 April 2010 on Donghai Island (21°35″N, 110°32″5′E) in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There were four types of circula- tion pattern in favor of sea fog events in this area identified, and the synoptic weather pattern was found to influence the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a fogs. Those influenced by a warm sector in front of a cold front or the anterior part of low pressure were found to usually have a much longer duration, lower visibility, greater liquid water content, and bigger fog droplet sizes. A fog droplet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N≥1 cm-a and liquid water content of L≥0.001 g m-a can be used to define sea fogs in this area. The type of fog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sea fog events was mostly monotonically-decreasing, with the spectrum width always being 〉20 μm. The significant temporal variation of N was due in large part to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fog droplets with radius 〈3 μm. A strong collection process appeared when droplet spectrum width was 〉10 μm, which subsequently led to the sudden increase of droplet spectrmn width. The doln- inant physical process during the sea fog events was activation with subsequent condensational growth or reversible evaporation processes, but turbulent mixing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collection process occurred, but was not v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hysical property microphysical correlation fog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th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DYNA-FOGR MAXI-PROTM 2P 2743型超低量喷雾机雾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赵德菱 邵孝候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8,共2页
针对一种先进的新型喷药机具DYNA-FOGR MAX I-PROTM 2P 2743型超低量喷雾机,应用雾滴谱显微镜测定方法在实验室测量了该喷雾机的雾滴粒谱及喷雾量与粒谱的关系。试验表明该机喷射雾滴直径NMD为25μm,VMD为50μm,适用合于大型仓库、车站... 针对一种先进的新型喷药机具DYNA-FOGR MAX I-PROTM 2P 2743型超低量喷雾机,应用雾滴谱显微镜测定方法在实验室测量了该喷雾机的雾滴粒谱及喷雾量与粒谱的关系。试验表明该机喷射雾滴直径NMD为25μm,VMD为50μm,适用合于大型仓库、车站、码头、垃圾场等大面积区域的灭虫、灭菌防治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V喷雾机 雾滴粒径 喷雾量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猕猴桃喷雾效果影响的喷雾机参数研究
5
作者 药林桃 罗翔 +5 位作者 曹晓林 曹中盛 黄水金 刘洋 胡妍月 董力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在猕猴桃避雨棚内进行喷雾试验,测定不同行驶速度、喷嘴直径和喷雾压力的作业参数下,不同高度叶片的雾滴密度、雾滴粒径、雾滴覆盖率,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工具对喷雾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具运行参数以及对喷雾效果3个指标的平均重要... 在猕猴桃避雨棚内进行喷雾试验,测定不同行驶速度、喷嘴直径和喷雾压力的作业参数下,不同高度叶片的雾滴密度、雾滴粒径、雾滴覆盖率,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工具对喷雾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具运行参数以及对喷雾效果3个指标的平均重要性排序为喷嘴直径>喷雾压力>作业速度;在机具作业时,喷嘴直径越小喷雾压力越大,在机具作业速度越慢的情况下,雾滴密度越大雾滴覆盖率也越高。建立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喷雾效果预测模型,对不同高度的猕猴桃叶片喷雾效果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雾滴密度真实值与预测值R^(2)达0.8759,雾滴覆盖率真实值与预测值R^(2)达0.8208,预测效果较好。探讨遥控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作业参数对喷雾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果农的使用效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送喷雾机 雾滴密度 雾滴粒径 雾滴覆盖率 随机森林
下载PDF
茂名地区海雾含水量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大气水平能见度的关系 被引量:24
6
作者 黄辉军 黄健 +4 位作者 毛伟康 廖菲 李晓娜 吕卫华 杨永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53,共14页
2008年3月16—19日,在广东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FM-100型雾滴谱仪,连续观测了海雾的雾滴谱、数浓度等微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雾液态含水量的演变特征,并结合同期的气象观测与分析数据,进行了海雾... 2008年3月16—19日,在广东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FM-100型雾滴谱仪,连续观测了海雾的雾滴谱、数浓度等微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雾液态含水量的演变特征,并结合同期的气象观测与分析数据,进行了海雾中低能见度成因的天气学分析。研究表明,海雾发展过程中含水量有着上下起伏变化的特点;直径10μm以上雾滴的增多是含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含水量的增大,雾滴谱分布有向大雾滴方向增宽的趋势,其峰值高度也不断增大。在相同的含水量区间,不同的大气能见度样本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谱分布特征;在相同高数浓度区间的情况下,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含水量的增大。而海雾过程中低能见度的出现,是众多天气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地面天气图上的均压场范围更大,大气低空及地面风速小,大气低层处于弱不稳定状态,以及高湿度层主要在近地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微物理结构 雾滴谱 含水量 能见度
下载PDF
一次南海海雾微物理结构个例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舒婷 牛生杰 赵丽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2-562,共11页
本文利用2010年3月22~23日广东省湛江市一次海雾过程的雾滴谱和能见度资料,分析了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及微物理参量(数浓度、液态含水量和平均直径)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了影响海雾的主要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湛江地区海雾的平均雾滴谱符合J... 本文利用2010年3月22~23日广东省湛江市一次海雾过程的雾滴谱和能见度资料,分析了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及微物理参量(数浓度、液态含水量和平均直径)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了影响海雾的主要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湛江地区海雾的平均雾滴谱符合Junge分布;在海雾发展和成熟阶段,雾滴谱拓宽过程以及数浓度与平均直径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本次海雾过程主要以雾滴活化和凝结增长过程为主;湍流过程的参与使得雾滴混合均匀,雾滴平均直径向3.5μm附近集中,趋向平均化。同时湍流使雾体内部和外部空气交流,外部空气的凝结核核化,数浓度升高,凝结增长造成小雾滴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雾滴谱 相关性 能见度
下载PDF
湛江地区一次冷锋型海雾微物理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吕晶晶 牛生杰 +2 位作者 赵丽娟 张羽 徐峰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利用2010年3月31日—4月2日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下湛江海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及海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海雾的生消与风场密切相关,海雾生成和发展与较强的ESE气流相联系,而弱的NE气流则会促使... 利用2010年3月31日—4月2日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下湛江海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及海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海雾的生消与风场密切相关,海雾生成和发展与较强的ESE气流相联系,而弱的NE气流则会促使海雾减弱或消散。湛江海雾的雾滴数浓度为100~102 cm-3,液态含水量为0.001~0.232 g·m-3,雾滴平均半径小于10 μm,雾滴峰值半径多位于1.4 μm。海雾雾滴谱分布以单调递减谱为主,谱宽超过20 μm,且雾发展过程中雾滴谱谱宽存在突然增宽和迅速减小的现象。海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半径小于5 μm的雾滴数密度变化引起的。海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效果并不显著,雾过程中粒径小于0.1 μm和大于4 μm的气溶胶粒子数密度显著减少,但在雾消散后又迅速恢复到雾发生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微物理特征 雾滴谱 气溶胶粒子谱
下载PDF
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 被引量:25
9
作者 黄辉军 黄健 +5 位作者 刘春霞 袁金南 吕卫华 杨永泉 毛伟康 廖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2007年3月16日至4月29日期间,在广东茂名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对海雾进行了连续观测,共取得51个雾滴谱样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观测分析表明:茂名地区海雾的雾滴谱分布符合Junge分布,平均数密度为57.1个/c... 2007年3月16日至4月29日期间,在广东茂名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对海雾进行了连续观测,共取得51个雾滴谱样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观测分析表明:茂名地区海雾的雾滴谱分布符合Junge分布,平均数密度为57.1个/cm3,平均含水量为0.018 3 g/m3,算术平均直径为4.7μm,算术峰值直径为2.9μm。文中还比较了雾和轻雾情况下雾滴谱分布的不同特征,分析了能见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微物理结构 雾滴谱分布 含水量
下载PDF
上海城市雾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鲍宝堂 束家鑫 朱炳权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通过3年冬春季雾的理化特性观测和分析,首次探讨上海城市雾的物理特性、微结构、酸度和化学成分等,从而了解上海雾的生成、发展、消散原因及理化结构。为提高雾的预报准确率和人工局部消雾提供物理背景。
关键词 滴谱分布 理化特性 城市
下载PDF
用冲击膜片法测量气流中的液滴粒径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森 余娟丽 +1 位作者 惠世恩 徐通模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1,共2页
介绍冲击膜片法测量气流携带液滴粒径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并给出了在载玻上附氧化镁膜或凡士林膜的操作步骤。该方法费用低、易操作 ,适用于锅炉排烟冷却装置及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出入口液滴或雾滴的测量。
关键词 液滴 雾滴 粒径测量 载玻片 冲击膜片
下载PDF
近地层辐射过程与雾微结构的相互作用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丽娟 牛生杰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3-679,共7页
利用2006—2009年南京郊区(32°12'N,118°42'E,25ma.s.l.)冬季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辐射特征与雾微物理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净辐射通量密度介于-50~+25W·m-2时,雾层中雾滴数浓度逐渐增加,且雾滴半... 利用2006—2009年南京郊区(32°12'N,118°42'E,25ma.s.l.)冬季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辐射特征与雾微物理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净辐射通量密度介于-50~+25W·m-2时,雾层中雾滴数浓度逐渐增加,且雾滴半径越小,雾滴数密度增大越显著。近地层辐射冷却或弱增温,有利于雾滴活化和凝结增长。地面辐射增温较强时,雾滴数浓度和不同尺度雾滴数密度均减少,且雾滴半径越小,雾滴数密度减小得越快。太阳短波反射率的变化主要受雾滴数浓度、平均半径和液态含水量的影响。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和液态含水量每增大100cm-3和0.001g·m-3,引起的太阳短波反照率的增量分别为5.29×10-3和1.18×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辐射通量密度 太阳短波反射率 雾滴谱
下载PDF
金属矿山爆破微细粉尘云雾除尘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敬中 金龙哲 +1 位作者 李刚 王天暘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3-198,共6页
为降低金属矿山爆破微细粉尘浓度,提出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净化回风流中的粉尘。利用自行设计的雾化实验平台,分析了云雾喷嘴的雾化效果及气压、水压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获得气流量、水流量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认为当气压为0.5 MPa,... 为降低金属矿山爆破微细粉尘浓度,提出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净化回风流中的粉尘。利用自行设计的雾化实验平台,分析了云雾喷嘴的雾化效果及气压、水压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获得气流量、水流量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认为当气压为0.5 MPa,水压为0.2 MPa,水流量为35 L/h,气流量为2.65 m^3/h时,云雾雾滴中值粒径D50最小,约6.0μm。基于云雾喷嘴雾化特性及最佳工况条件,以云雾除尘主机和气水源处置为主体,研发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并在梅山铁矿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爆破落矿后,经云雾除尘装置净化后,回风流中全尘、呼吸尘的降尘效率分别为96.89%、96.04%,表明云雾与粉尘粒径匹配效果好,可有效降低沿风流方向的微细粉尘浓度,提高降尘效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云雾除尘 雾化特性 雾滴粒径 除尘效率
下载PDF
加装双钩片对除雾器流场及除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洪文鹏 张博 +1 位作者 查博宇 王欣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21,共7页
为了研究加装双钩片对板式除雾器的性能以及不同粒径液滴去除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低Re SST k-ω湍流模型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带双钩的板式除雾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钩片的结构参数、气流速度和液滴粒径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 为了研究加装双钩片对板式除雾器的性能以及不同粒径液滴去除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低Re SST k-ω湍流模型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带双钩的板式除雾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钩片的结构参数、气流速度和液滴粒径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钩片除雾器相比,加装双钩片对较小粒径液滴的去除率有显著提升,粒径为10μm液滴的去除率从原来7.99%提高到23.14%,粒径为20μm的液滴去除率从原来的31.63%提高到60.49%,而对粒径大于30μm的液滴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钩片的长度对除雾效率的影响为主要因素,而钩片的宽度对其影响很小;加装双钩的板式除雾器在压降允许范围内,改善了普通板式除雾器对小液滴去除率低的缺点,为高效除雾器的实验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钩 板式除雾器 除雾性能 液滴 粒径 压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粤西沿海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微物理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峰 王晶 +2 位作者 张羽 张书文 陈苗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5-996,共12页
利用粤西12个测站2000—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年3月湛江东海岛一次海雾过程观测数据,分析了粤西沿海海雾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湛江东海岛海雾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年均雾日数呈西部(1 7.8d·a^(-1))>东部(7.7d&... 利用粤西12个测站2000—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年3月湛江东海岛一次海雾过程观测数据,分析了粤西沿海海雾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湛江东海岛海雾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年均雾日数呈西部(1 7.8d·a^(-1))>东部(7.7d·a^(-1))>中部(3.5d·a^(-1))的特点;年际变化差异明显,除2008年外呈逐步升高趋势;年雾日数冬、春季多,夏、秋季少;一天中海雾大部分出现在02:00—08:00,这一时段雾生成的平均概率为50.8%;最多持续时间在1~3 d内。海雾生成的综合气象条件主要为:气温15.0~25.0℃、3小时变压-3.5~2.5hPa、温度露点差0.0~2.0℃、多发风向为NNE—ESE或静风,风速≤7m·s^(-1)。成雾的天气形势可以分为高压型、低槽型、冷锋型、静止锋型和鞍型或均压场型5类。雾过程中各阶段能见度变化及雾滴谱分布差异较大,平均雾滴谱分布符合指数递减规律,谱型大体上呈"单峰"结构,整个滴谱明显偏向小滴一端,雾滴谱径主要出现在2~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天气气候特征 微物理特征 雾滴谱分布 粤西沿海
下载PDF
冷雾喷头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德菱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8,共2页
针对农业建筑降温系统中对降温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部件——冷雾喷头,设计了一种撞击式冷雾喷头,分析了该喷头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以水为介质,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该喷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喷头雾化特性... 针对农业建筑降温系统中对降温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部件——冷雾喷头,设计了一种撞击式冷雾喷头,分析了该喷头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以水为介质,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该喷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喷头雾化特性能满足降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雾喷头 降温 雾滴大小
下载PDF
飞轮转速对雾滴粒径影响的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志超 方长顺 +2 位作者 侯韩飞 高冠涛 杜振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
为了研究飞轮造雾系统中飞轮转速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搭建了飞轮造雾试验台。利用LS-2000分体式激光喷雾粒度分析仪测量了相同风速不同飞轮转速下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D32),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UENT软件对二维非稳态简化飞轮雾... 为了研究飞轮造雾系统中飞轮转速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搭建了飞轮造雾试验台。利用LS-2000分体式激光喷雾粒度分析仪测量了相同风速不同飞轮转速下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D32),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UENT软件对二维非稳态简化飞轮雾化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飞轮雾化液滴粒径的大小及分布。结果表明:在一定风速下,随着飞轮转速的提高,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减小;当飞轮转速为1 000 r/min时,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最小;超过1 000 r/min时,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又会增大;不同飞轮转速下雾化液滴的模拟结果与试验值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造雾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飞轮转速 液滴粒径
下载PDF
飞轮造雾系统中导流板对雾滴粒径影响的数值模拟
18
作者 刘志超 高冠涛 +2 位作者 温小萍 方长顺 杜振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了优化飞轮造雾系统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飞轮造雾系统的雾滴粒径随着导流板安装角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飞轮造雾主体三维模型,设置导流板5种安装角度、3种工况,利用FLUENT软件对飞轮造雾系统的雾化效果进行模... 为了优化飞轮造雾系统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飞轮造雾系统的雾滴粒径随着导流板安装角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飞轮造雾主体三维模型,设置导流板5种安装角度、3种工况,利用FLUENT软件对飞轮造雾系统的雾化效果进行模拟,并对雾化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板的合理设置对飞轮造雾系统雾化液滴粒径减小有促进作用;导流板安装角度由30°增大至50°的过程中,飞轮造雾系统出口雾滴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造雾系统 导流板 雾滴粒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试验汽轮机内湿蒸汽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力 蔡小舒 +4 位作者 田昌 李俊峰 秦授轩 宁德亮 徐巍 《热力透平》 2012年第2期97-105,共9页
汽轮机内部的湿蒸汽会对机组的运行效率、动叶片水蚀及机组运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对于汽轮机湿蒸汽研究的概况,使用基于多波长消光法与光阻法测量原理结合的湿蒸汽测量集成探针系统,对某汽轮机末级湿蒸汽1次、2次水滴进行... 汽轮机内部的湿蒸汽会对机组的运行效率、动叶片水蚀及机组运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对于汽轮机湿蒸汽研究的概况,使用基于多波长消光法与光阻法测量原理结合的湿蒸汽测量集成探针系统,对某汽轮机末级湿蒸汽1次、2次水滴进行了实测研究,介绍了1次水滴与2次水滴的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过程,给出了包括1次水滴湿度与2次水滴数目及粒度分布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沿着叶高1次水滴湿度与2次水滴粒度渐增,而经过运用除湿措施的末级后2次水滴平均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湿蒸汽 1次水滴 2次水滴 测量 湿度 水滴尺寸
下载PDF
基于PDA系统单喷嘴雾滴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志雄 薛秀云 +4 位作者 宋淑然 李震 代秋芳 李琨 许旭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7,共8页
雾滴粒径和速度分布共同影响着农药雾滴在靶标上的沉积量和分布的均匀性。使用PDA系统对空心圆锥喷雾喷嘴进行试验与分析,测量TR80-03C空心圆锥雾喷嘴的雾滴粒径和速度分布情况。探究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雾滴粒径和速度在喷雾空间中水平... 雾滴粒径和速度分布共同影响着农药雾滴在靶标上的沉积量和分布的均匀性。使用PDA系统对空心圆锥喷雾喷嘴进行试验与分析,测量TR80-03C空心圆锥雾喷嘴的雾滴粒径和速度分布情况。探究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雾滴粒径和速度在喷雾空间中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距离喷嘴相同的位置,压力越大,雾滴粒径越小,在相同压力条件下,喷雾范围内沿水平方向的距离越远,雾滴粒径越大;在中轴线方向,距离喷嘴200~500mm范围内,距离喷嘴越远,雾滴粒径越大。为了进一步了解雾滴粒径分布规律,对雾滴的Dv0.5和D32进行多项式拟合以及曲面拟合,结果表明:在相同阶数的拟合函数中,Dv0.5与D32的拟合趋势是一致的,压力越大,拟合结果越好;D32与Dv0.5的拟合结果相比,表现更优一些。借助拟合函数,可以更加形象地描绘雾滴粒径在空间分布规律,预测一些非测试点的粒径,进而可以有针对易飘移区域进行防飘移,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圆锥雾喷嘴 雾滴粒径 速度分布 拟合函数 PDA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